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忌你少说风凉话!”李世民虎目一瞪,恶狠狠道:“花钱者是朕,你当然不感觉心疼。哼,此事朕不能独自吃亏。”
  皇帝说到这里缓缓一停,眼中忽然闪过一道戏谑光彩,嘿嘿道:“你不是羡慕吗?朕给你机会!”
  他目光炯炯看着长孙无忌,眉飞色舞道:“朕听说你也投了三十万贯给那臭小子,现在这三十万不算投资了,算是舅舅赠送给外甥建国的军费,以后不管他收益若何,你都没有红利……”
  这一下,轮到长孙目瞪口呆了。


第245章 总有小人在嫉妒
  “陛下,臣那三十万可是全部的家当。”长孙无忌跳脚大叫。
  “朕那两千万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李世民嗤之以鼻,哼哼道:“半个国库一下掏空,你见我心疼半分了吗?”果然挨坑就得找个做伴的,现在皇帝感觉舒服多了。
  “您还不心疼?您刚才脸都青了!”涉及到自家私财,长孙无忌也无法保持冷静,抓着皇帝袖子哀求道:“陛下啊,不能啊,臣为了凑齐那三十万贯,不但又卖房子又卖地,而且还找人借了不少印子钱。这要是白白送给韩跃,老臣一家就要喝西北风去了。”
  “喝不了!”李世民施施然一笑,意味深长道:“臭小子虽然让人生气,不过为人倒是出手大方,你以后跟着他混,吃喝之事不用发愁。”
  皇帝这话说的有些奇怪,长孙无忌微微一怔,下意识道:“陛下此言何意,老臣一时竟有些不懂。”他乃是堂堂户部尚书,怎么会跟着韩跃混?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淡淡道:“你们不是想让他建国吗?可以,这个渤海国主朕封了,不过建国需要人手,虽然要建的是诸侯国,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诸侯国也得有朝堂六部。”
  长孙无忌脑中灵光一闪,他踟躇半天,小心翼翼试探道:“听陛下这意思,您是让臣去做他的户部尚书?”
  “无忌啊,你是他的亲舅舅,帮外甥守好国库这种事,朕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选。怎么,你不愿意么?”
  “臣,干了!”长孙无忌猛一咬牙,点头应承下来。
  李世民负手背后,目光望向辽河对岸,忽然意味深长一声叹息,淡淡道:“辽东,不是那么好打的。”
  辽东确实不好打,昔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穷发中原百万之兵,结果不但没有打下辽东,反而拖累得国库空虚。
  战争连年不断,终于天下大乱,杨广自己也做了亡国之君。
  长孙无忌缓缓上前,目光同样望着辽河对岸,沉声道:“陛下,您应该对那个孩子有信心。别人打不了辽东,他肯定有办法,突厥就是前例。”
  他看了皇帝一言,接着又道:“天色即将放亮,按照时间推算,出征队伍不久应该能回,陛下何不趁此机会招他奏对,对于辽东征伐之事予以问询?”
  “朕正有此意!”李世民仰首看天,忽然转身离开河岸,边走边道:“观音婢随朕回营帐吧,你我稍事歇息一番,等会臭小子回来,你还得给他解征衣。”
  长孙微微一呆,随即满脸甜蜜,感动道:“陛下有此心,臣妾必然办得妥妥的。”
  李世民竟然让她给韩跃解征衣,这件事简直让长孙开怀无比,兴奋的俏脸都泛着红晕。
  为什么皇后会如此?只因解征衣这事唯有母亲和妻子能做。古代出征活着回来的可能很小,一旦能够活着回来,全家老少莫不喜笑颜开,必然要大肆庆祝一番。这种庆祝活动一代一代不断传承,渐渐变成了出征归来必做之事。
  无论是领兵大将,还是普通小卒,只要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必然要做一场解征衣。
  皇帝让长孙给韩跃解征衣,此举隐含着莫大深意。
  “大兄我先回去了,陛下让我给孩子解征衣呢,需得好好准备一番。”长孙喜滋滋的跟兄长告别,提着裙子追着李世民方向,不久身影消失在河岸之边。
  皇帝和皇后都回了营帐,长孙无忌却留在了河边,这位大唐户部尚书双手负在背后,抬脚缓缓在河边走着,辽河水势涛涛,不时拍击岸边石头,溅起水花打湿他的鞋面。
  长孙无忌慢慢踏上一块大石头,目光望着奔流不息的辽河,忽然喃喃说了一句:“解征衣,想不到竟然是解征衣,想不到陛下决心来的这般早……”
  ……
  ……
  金乌西沉,夜色渐去,东方微微露出一点鱼肚白,天色不断开始变亮。
  随着时间缓缓推移,终于有几抹晨光染红朝霞,一轮大日猛然冲破云涛,天地间洒下金光万道。
  辽河对岸忽然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河畔值守的军士放眼而望,但见对岸风烟滚滚,无数骑兵手持兵器,小心护卫着一支长长的车队不断接近。
  那车队规模很大,粗看也得有上百辆马车,车队前方另有十几匹健马,上面端坐的正是大唐各位国公。
  值守的军士放眼再细看,忽然倒抽了一口冷气,喃喃道:“俺滴个老天爷,好多的斩首军功。”
  原来那车队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装满了各种箱子,想来应是战后掠夺的财物。后半部分却血气冲天,车上装着数之不清的脑袋,一个一个怒眼圆睁,分明是辽东人的首级。
  整整几十车脑袋,少说也得两三万人。
  岸边值守的军士面面相觑,眼中都闪烁着浓浓的羡慕之色,一人破口骂道:“他奶奶的,老子怎么就没被咱家侯爷选中。昨晚突袭总共千人,结果却斩首三万,每人至少分得三十个斩首军功。”
  “就是啊,光是赏钱怕是就得上百贯,这个钱来的真是太容易了。他奶奶的,老子怎么就没被选上……”
  “你他妈是谁的老子?”旁边值守队长跳起来就是一脚,大声道:“对面那可是泾阳侯,还有大唐十几个国公,这些人在前你们也敢胡言乱语。赶紧给老子闭上臭嘴,再敢乱叨叨,小心老子揍死你们这帮蠢货……”
  当兵的嘴上都粗,他让士兵们不要张口老子闭口老子,偏偏没注意自己也是如此。好在周围士兵也都没注意这个,纷纷脸带羡慕看着对岸,嘴角哈喇子都快留下来了。
  大唐最重斩首军功,每次对外征战必有重赏。一个首级三四贯,三十首级就是上百贯。不但给赏钱,而且能晋升,这些普通士兵哪能不眼热。
  “各位哥哥等会有好戏看了,泾阳侯此次出征乃是用的私兵,按例需要额外给兵卒赏钱。啧啧啧,阵斩三万首级,每人最少也得分到一百多贯,千人那可就是十几万贯……再加上私兵赏钱需得翻番,那就是小三十万,不知泾阳侯舍不舍得这笔钱?”
  这个士兵明显是嫉妒,语气中带着浓浓醋意,话中暗含挑拨,旁边几个士兵微微一愣,那个队长猛然跳起来就是一巴掌,大骂道:“牛三你他妈想死不成,咱家侯爷那么厚道的人,你也敢恶语中伤?”
  他这一巴掌可不轻,士兵牛三半边脸都肿起老高,张嘴一口鲜血喷出,外带两颗门牙。
  便在这时,对岸的车队已经到了,但见无数骑兵纷纷下马,走到车队旁边开始卸货,然后每人扛着一个箱子趟水过河。
  “不知道侯爷会发下多少赏钱?”几个士兵咕嘟一声,各自悄悄吞了口唾沫,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箱子。


第246章 程咬金的担心
  旭日缓缓东升,照的辽河一片金闪,上百辆大车物资太多,卸货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等到日上三竿之时,整个辽河西岸都被大箱子铺满。
  那队长啧啧一声,羡慕道:“几百口箱子,咱家侯爷这趟出去可是发了大财啊。”
  卸完物资,又开始摆弄后面车队的人头,有骑兵凑到韩跃跟前请示怎么处理,韩跃目光微微闪动,沉吟道:“昔年隋炀帝东征高丽,我汉家儿郎数十万客死异乡,头颅都被辽东人剁下来铸造了京观。今日我韩跃带兵出征,阵战辽东三万,咱们也铸京观,就在这辽河东岸,让高丽人看看汉家儿郎的报复……”
  他看了一眼这个骑兵,淡淡又追加一句道:“这三人辽东人头,只是第一个京观!”
  “侯爷威武,铸造京观!汉家儿郎,一雪前耻!”那骑兵大声呼喊,旁边也有人跟随,渐渐三军将士一齐发喊,大叫道:“侯爷威武,铸造京观!汉家儿郎,一雪前耻……”
  万众一声,直冲天际,惹得营帐中许多大臣都探头观看,李世民站在营帐门口笑骂道:“这臭小子越来越不像话,才砍了三万人头就拿来炫耀,朕当年纵横中原,河北一战阵斩百万,也没见像他这般高调。”
  皇帝这明显是在吹嘘,当初他和刘黑闼交战,双方大军加起来死亡之数也不过十多万,旁边长孙捏着鼻子忍了,不过却一脸鄙夷看了看丈夫,嗤笑道:“陛下,臣妾可不曾记得您有过一千斩三万的战绩。”
  李世民老脸一红,牛皮被老婆当面拆穿,皇帝老大不自在。
  ……
  日头不断攀升,转眼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河对岸无数骑兵不断忙碌,终于将三万人头筑成京观。
  那京观好生了得,日光之下血气冲天,望之让人浑身发颤,胆小的一眼就能吓丢了魂。
  办完京观这事,骑兵们终于各自归队,屏气凝息等待韩跃指令。
  如今虽然征战归来,但是帅旗尚未收下,依旧算是征途之中……
  ……
  韩跃目光越过辽河,眼见李世民已经出了营帐,旁边长孙也正垫着脚尖向这边眺望。他心中无端一暖,虽然河对岸只是一些简易营帐,韩跃却忽然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他缓缓收回目光,然后在军队中扫视一眼,忽然高高扬起手臂,重重向下一挥,鼓足内力大声喝道:“收帅旗,过河,回家……”
  “谨遵大帅命令,过河喽,回家喽!”三军将士齐声呐喊,人人笑灼颜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要出征就意味着死人,能够活着回家,这种感觉真好。
  玄甲铁骑缓缓开始过河,有韩跃带去的一千骑兵,也有李冲带去接应的两万多人。整支队伍有条不紊,没有一丝一毫乱象。
  “初次领军便能如臂使手,老夫观此子真有大将之风,实乃天生帅才。”李勣手抚长须发出一叹,他是大唐军中儒将,人送外号美髯公,每当他手抚长须之时,必然会发出郑重感慨。
  老程目光炯炯看向河岸,隐隐有些担忧道:“现在还有一件事要办,不知道这孩子会不会闹笑话,他毕竟没有领过军,怕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出征大胜而归,按例必须犒赏三军,老程担忧的正是这个。
  “程知节放心,那孩子不会让人失望。”李勣微微一笑,忽然伸手一指河对岸,淡淡道:“你看,他已经开始准备了……”
  老程目光一闪,顺着李勣手指看向对岸,果然见到韩跃正在喝令一队骑兵,将掠夺的大箱子全都打开。
  日光照射之下,百万铜钱绿油油,四十箱金子黄灿灿,一大堆白金似山高,另有人参貂皮等物,随意铺在河边地上,望之宛如一座野外宝库。
  “但愿他懂得舍财,千万不要吝啬!”老程喃喃一声,策动战马开始过河。
  便在这时,只听韩跃大声喝道:“三军将士听令,昨夜尔等辛苦,堪称劳苦功高,今大胜归来,按例当赏。”
  他鼓足内力大喊,声音响彻辽河之畔,无数士兵屏气凝息,远处营帐挤满的观景的大臣,都在等着看他如何封赏。
  ……
  一箱箱的黄金白银就那么放在河边,日光之下泛着灿烂的光彩,此外还有整整两百万贯铜钱,唐代铸钱流通天下,辽东人虽然自己也铸造钱币,但主要还是使用大唐铜钱。
  韩跃随手抓起一把铜钱,然后五指轻轻张开,让钱在指缝缓缓滑落,地面响起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
  众士兵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钱币,许多人都在悄悄吞咽唾沫。
  自古有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士兵爱钱,有了钱就能养家,战死也不用担心后事。
  “我知道大家都在担心赏钱!”韩跃忽然大声高叫,他目光缓缓扫过士兵,打趣道:“你们都以为我初次领兵,心里也许会犯嘀咕,咱家侯爷是不是个雏儿啊,要是他不懂得军中规矩,咱们这趟拼命岂不是白拼了……”
  他这话一出,河边顿时响起一片笑声,一个士兵大着胆子喊道:“侯爷,您别光说不练啊,俺们还等着发财呢。”
  韩跃哈哈一笑,他猛然抓起一把铜钱,狠狠向前方一扔,大声道:“说得好,正是要你们发财。当兵吃粮饷,战后要封赏,此乃天经地义之事。本侯决定了,昨夜所有出征之人,每人按照三十斩首军功折算,一个首级二十贯,三十首级六百贯,大家觉得怎么样?”
  此话一出,满场寂静无声,无数人倒抽冷气。
  一个首级二十贯,想不到竟然是一个首级二十贯。所有士兵目瞪口呆,无数人口歪眼斜,哈喇子流了一地犹自未知。
  韩跃嘿嘿一笑,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故意打趣道:“本侯如此诚心,大家给个答复配合一下嘛!你们这般眼冒绿光看着我,弄得本侯心中很是怕怕啊。到底是嫌少呢,还是嫌少呢,还是嫌少呢?”
  远处李世民一脸铁青,气怒道:“这臭小子莫非疯了不成,按照他这个奖赏办法,一个士兵能得到六百贯,千人就是六十万,败家子,败家子啊……”
  皇帝气的心肝都在发颤。
  哪知他话音未落,河岸之畔忽然响起轰然大喊,无数士兵疯狂暴喝,兴奋的脖子筋不断跳动。
  “侯爷威武,侯爷威武!”
  人人面色胀红,分明血脉喷涨。这时候韩跃要是给他们一个炸药包,这些人绝对敢去城墙。
  长孙吃吃一笑,扯着丈夫胳膊道:“陛下您看看,有这么威风的败家子吗?六十万贯换来一千人狂热效忠,臣妾觉得很值呢。”
  李世民阴着一张老脸,忿忿不肯说话。
  此时程咬金等人正在过河,看到这个场面也都是一脸震惊,李勣啧啧一声轻叹,意味深长道:“视钱财如粪土,赏兵卒如手足,这等行事作风,他不受爱戴谁受爱戴?再看看东宫那位太子,啧啧,老夫忽然觉得昨夜站队站晚了……”
  老程缓缓点头,低声道:“我先前还担心他不懂军中规矩,现在看来分明是瞎操心,这娃娃胸有乾坤,宁舍钱财不舍兵,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没几个人愿意做!”
  他俩低声品评,旁边却跳出了一个浑货,此人正是夔国公刘宏基,大唐有名的流氓混子国公。只见这货仰天哈哈大笑,恶形恶色道:“赏的好,赏的妙,赏的呱呱叫。兵卒们发完赏钱,接下来就轮到咱们了,嘿嘿嘿,各位老兄弟,那个头功的奖励咱老刘可就当仁不让啦。”
  众人顿时一阵腻味!
  昨夜城中砍杀,这货身背六把大刀嗷嗷直叫,砍辽东士兵如绵羊,还真被他抢了个头功。
  那件流云金丝锁子甲,眼看就要归他了!
  老程忽然把大脑袋往前一凑,嘿嘿坏笑道:“老刘,听说你不久前赌钱很是输了几笔,弄得又押宅子又押地。哥哥知道你手头不宽裕,咱们打个商量,那件铠甲让给我咋样?”
  “你想得美……”刘宏基牛眼一瞪,哼哼道:“老子就是穷到全家去吃粗饼子,也不会出让这件铠甲,咱要拿他当做传家宝。”
  “给脸不要脸是吧?”老程同样牛眼一瞪,大叫道:“不出让也行,把老子的欠债还来。”
  混世魔王猛然一伸大手,恶狠狠道:“咱俩从武德二年认识,你前前后后总共借了老子十七次钱,加起来足足二十万贯,利息看在同袍之谊就免了,老子追债只追本金,我现在就要……”
  我现在就要!这话一般在后世幼儿园常见,小屁孩们前脚和好朋友玩的开心,后脚闹翻了就索要送出去的糖果,老程显然深得小屁孩追债精髓,一句话噎得刘宏基白眼直翻。
  “懆你姥姥,程知节你趁火打劫,还要不要脸?”
  “你个驴日的,老夫什么时候要过脸?废话少说,还债!”
  两人都是出了名的滚刀肉,一旦闹起来,张口就骂娘。
  但见吐沫星子满天飞,旁边几个国公一脸鄙夷,远远躲开这两个无耻之徒。
  唯有李勣忽然一拉他俩,低声道:“先别闹了,你们看那孩子又要干啥?难道他发完了铜钱,还要分赏金银不成?”
  众人一惊,下意识向岸边看去,果然见到韩跃施施然抓起了一块黄金。


第247章 黄金不够分,怎么办?
  “不会真要分发黄金吧?”老程摸了摸脑袋,他猛然催动战马加快过河,焦急道:“此事万万不能,赏赐铜钱也就罢了,所谓重赏之下出精兵,他赏出去多少都能赚回来。但是黄金可不行,这东西用一笔少一笔,老夫不能让他这么糟蹋。”
  自古至今黄金都是战略硬通货,唐代黄金产量不高,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多两白银,一两白银又能兑换到1000至1500枚铜钱,如此换算下来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五贯。
  但这只是理论数字,实际上你拿二十贯去换金子,很少有人会愿意兑换。
  李勣对黄金也很看重,出声道:“是啊,不能让他这么祸祸,铜钱没了可以赚,黄金这东西必须留着,此物镇压府库,实乃战略之姿,老夫跟你一起去劝他!”
  两大国公急忙过河,还没到岸边便看到韩跃又抓起一块黄金,他俩连忙再次加速,生怕韩跃一开口就赏了出去。
  那块黄金,至少得有两斤重!
  古代的度量衡和现代不一样,一斤是十六两,一两约合后世37克多。黄金的质量很重,37克黄金也就花生米那般大。而韩跃手上抓着的那块金子,足足有半个拳头大小。
  哪怕是不懂黄金之人也知道这块金子有多重,最起码两斤,折算铜钱那得七八百甚至上千贯。
  老程和李勣联袂而来,两人一左一右将韩跃夹住,低声道:“小子,你可不要发疯,铜钱赏多少都行,白银赏一些也可,但是黄金你得留着,此物有大用,乃是镇压库藏之物。”
  韩跃暗暗摆手,示意两位国公不要说话。
  他目光望向下面的士兵,眼见人人双目放光,绿油油仿佛恶狼一般,韩跃猛然仰天一笑,手举黄金大声道:“战士们,这东西你们喜不喜欢?”
  此时已是日上三竿,阳光浩浩直射,映的黄金璀璨逼人,上千骑兵齐齐吞口唾沫,一人大着胆子道:“侯爷,这金子俺喜欢。”
  韩跃哈哈一笑,打趣道:“你这小兵有胆魄,本侯爷身边站着两个国公怒目相视,大家都吓得不敢出气,偏偏你还敢回答,看来这黄金你是真喜欢……”
  众人一阵哄堂大笑,那士兵年龄不大,顶多也就二十岁岁,他脸色有些胀红,忸怩道:“您是咱家侯爷,您的问话俺田四牛当然要回答。”
  “咦?你姓田?”韩跃目光微微一动,出声询问道:“莫非是田家庄出身?”
  田四牛一挺胸膛,大声道:“侯爷猜得没错,俺正是田家庄人士。”他脸色有些骄傲,仿佛出身田家庄乃是天潢贵胄一般。
  韩跃继续又问道:“你是田家庄人,为何本侯爷却没见过你?”
  田四牛脸色有些黯然,低声道:“回禀侯爷,以前咱们田家庄很穷,三年前俺爹娘都饿死了,俺在村里无依无靠只能离家当兵,因为体格壮硕敢打敢拼,所以被选进了玄甲骑兵……”
  韩跃缓缓点头,这田四牛三年前就离家当兵,那时候他还没有穿越,两人自然缺少交际。
  他看了一眼田四牛,忽然再次一举手里的金子,大声道:“你刚才说喜欢这块黄金,那你想不想要?”
  这次田四牛没有直接回他,他目光紧紧盯着金子,喉咙里不断翻滚。
  韩跃身边程咬金和李勣怒目相视,田四牛既有惧怕又有渴望,终于还是得到黄金的念头占了上风,这小子猛然一咬牙,大声道:“回禀侯爷,这块黄金俺想要……”
  满场都是一怔,老程嘿了一声,压低声音对李勣道:“这生瓜蛋子还真有几分胆色,若能好好培养一番,将来怕是个敢孤身冲阵的猛将。”
  李勣微微一笑,淡淡道:“陛下最看重玄甲骑兵,选拔之时可不止察验体格一项,胆色和忠心也要进行考核。”
  两位国公窃窃私语,韩跃却不管这个,他猛然将手中黄金一扔,金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啪嗒一声直接落尽田四牛怀里。
  “既然你喜欢,这块金子就是你的了,本侯爷最喜欢实话实说之人。”韩跃淡淡一笑,转身又从箱子里拿起一块黄金。
  他这番动作惹得满场寂静无声,上千骑兵屏气凝息,岸边营帐区域那些观景的大臣也翘首相望。
  一块黄金足足二斤,折算成铜钱那可是上千贯,就这么随手一扔送人了。
  ……
  ……
  “这小子莫非得了失心疯不成?黄金也是能乱赏的?”李世民眉头一竖,抬脚便要冲过来阻拦。
  黄金确实不能乱封赏,这东西一般都是放在库房作为镇库之物,自古至今都是响当当的硬通货。
  你别看李世民有时候封赏的时候圣旨写什么赏金千两,那个金乃是黄铜,并非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