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华路-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甚至不知道,韩跃不但有空闲建城,他还打算启动第二个项目!
辽河水势汹涌,很适合建造水力发电站啊。
第261章 本侯立下三个榜,有种你就来
一炷香时间转眼过去,襄平古城再次传来隆隆蹄声,那两千骑兵疯狂从城中冲了出来,有人边跑边大声嘶吼道:“退后,速速退后,炸药引线已经全部点燃,马上就会开爆!”
城门口几千老百姓哗啦啦开始往后面跑,后面的人不知所措,连忙又往更后面跑,数十万百姓乌压压犹如潮水,惊慌失措跑出去足有两三里地。
其实那些骑兵是在吓唬老百姓,炸药包采用的是延时引线,点燃之后最少要一刻钟才能爆炸。古代一天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正好是现代的两个小时。而一个时辰又分为四刻,所以一刻钟就是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不长不短,但是足够人们安全撤离。
韩跃翻身上了毛驴老白,他晃晃悠悠离开城门,忽然回首而望,有感而发道:“再见了,襄平古县城,勿要怪我,让你提前千年湮灭……”
许久之后,就当老百姓们翘首以待,很多人开始嗤之以鼻,认为刚才逃窜是胆小之举,忽然感觉脚下一阵山摇地动,紧接着便是轰然巨震。远处古城腾起白烟,又有火光爆闪,仿佛只是一个眨眼功夫,整个城池夷为平地。
“从此之后,东北再无襄平县,世间只有沈阳城……”韩跃静静坐在毛驴背上,遥遥望着前方。
爆炸轰鸣,恍如世界末日,一座小县城再小也是几代人的建设,占地足足十几平方公里,就这么轰然倒塌,转眼炸成了平地。
百姓们目瞪口呆,数十万人怔怔立在那里,静悄悄宛如无人。
知道数盏茶过去,四周忽然响起山呼海啸的咆哮,那是无数百姓疯狂的呐喊声……
“泾阳侯威武!”
“天神之威,这是天神之威!”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
喊什么的都有,声音隆隆嘈杂,但却并非万众一声,所有百姓全都脸色胀红,大家各喊各的,双目之中闪烁着兴奋。
太震惊了,太震撼了!
古代科技不发达,老百姓见识浅薄,别说是炸平一座古城,就连天上打雷下雨这种事都能编出许多神话。
眼前的场景,在百姓眼里不啻于神话。
国人都有从众心理,百姓渴望过上好日子。尤其是这批百姓,大部分都是从河北迁徙而来,河北一地常年战乱,堪称大唐第一穷困潦倒之所,百姓们经年风霜摧残,性格都有些麻木不仁,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行尸走肉,不外如此,当初朝廷征发他们前来东北,竟然没有一个人反抗,当然也没有一个人向往,完全就是那种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只要有口吃的就行。
但是这一刻,当襄平县城炸倒的这一刻,面对着煌煌天威,无数百姓眼中忽然闪现出一抹异彩。
希望!
活下去的希望!
能吃饱饭的希望!
“老哥,这就是咱家侯爷么?好厉害啊,挥挥手就让一座城池倒塌,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到?”
“是啊是啊,有福了,这次咱们真的有福了!”旁边一个憨厚的中年汉子直搓大手,裂开嘴巴哈哈笑道:“跟着这样有本事的侯爷,大伙儿肯定能吃饱饭!”
吃饱饭!
三个字,多么简单,却让很多百姓麻木不仁的眼睛变得赫赫异彩。
便在这时,一个老农忽然吭声道:“都不要说话了,侯爷好像又要喊事情,大伙儿好好听着……”
众人神情一凝,连忙踮起脚尖耳侧倾听。
……
韩跃确实又要喊话,襄平城已经炸掉,下面就是动员建设了,他再次跳到那个石台子上,左手拿着高音大喇叭,右手一指身后的古城废墟,放声大喊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看到了没,这座废弃的城市已经被我炸了。炸掉不要怕,本侯爷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我手上有三千万贯巨富,外加四十箱子黄金,十几车白银。只要你们跟着我,本侯爷出钱给你们建一座大城……”
嘶——
满场都是抽气之声。
数十万百姓同时震撼抽气,那场面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刚刚那个老农耳朵有点不好,抓着旁边一个年轻后生问道:“娃娃,咱家侯爷喊的啥?你们咋一个一个都脸色发白?是不是有啥不好的消息?”
那年轻后生双眼略带迷茫,喃喃解释道:“侯爷说,他有三千万贯,还有很多黄金白银,要给咱们建城!”
嘶——
这老农一口凉气倒抽,差点噎死过去。
三千万贯?这是多少钱?
大唐建国初期,经济很是萧条,物资价格极其低廉,一贯钱可以买到一旦粮食,两贯钱就可以买一个童养媳。
河北山东两地尤其穷苦,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成贯的铜钱,大家伙平日里买东西,最多兜里就揣着两三枚大钱。
两三枚大钱,和三千万贯,这样的数字对比何其强烈?
“娃娃,侯爷有没有说过,这个建城该咋个建法?”老农双手拉住那个年轻后生,满脸都是期待之色。
“还没呢?这位老爹您不要急,我看侯爷又举起了那个大声音的神器,很可能就要说这个事了!”年轻后生使劲踮起脚尖,双眼一转不转盯着远处,嘴里同时保证道:“您老放心,只要侯爷有了新喊话,我立马就转告您听!”
“要的,要的,你这娃儿不错。好好听,听听侯爷要不要招工,老汉家里有好几个小娃娃要吃饭,俺得挣钱养活他们。”
年轻后生微微一愣,他转头看了一眼老汉,下意识道:“您家的壮劳力,是不是也战死了?”
老汉喟叹一声,脸色有些沉痛。
年轻后生攥了攥老汉的手,有些担忧道:“您这个年纪恐怕出不了大力,就算侯爷会招工,那也……那也……”
他没有把话说下去,然而老汉却完全懂了,脸上的神情由沉痛变得忐忑,最终长长一叹,语气很是萧索,喏喏道:“总是要争一争的,总是要争一争的,家里五个小娃子等着吃饭呐!”
“但愿侯爷能多招人手吧!”年轻后生喃喃一声,他自己家也是穷困潦倒,事实上从河北出关的这批百姓又有哪家不是穷困潦倒?就算同情别人,那也是有心无力。
人皆如此,三十万百姓皆是如此。
这种情况,韩跃了如指掌,他知道受苦的人最想要什么,他知道受穷的人最渴望什么。对待老百姓不能玩虚的,得让他们看到希望。
“各位百姓!”韩跃再次大喊,高声道:“我知道你们心中忐忑难安,生怕自己找不到活计,最后会冻死饿死,客死他乡。本侯爷实话告诉你们,不要怕,三十万人算个什么?再来三十万,六十万,我也能收留。”
他目光炯炯一扫,继续大声道:“本侯爷不但要建城,还要征兵,还要发展工业,农业。工业大生产需要几万人,农业大庄园又是几万人,征兵需要几万,建城建房建水利设施,更是需要数十万人……”
韩跃侃侃而谈,用语言给所有百姓勾画了一副雄伟壮丽的蓝图,那个老农一脸急切抓着后生问道:“怎么样怎么样,侯爷又讲什么了?”
“侯爷他……”后生脸上的震惊无法消退,喃喃回答道:“侯爷他说,他要建城,征兵,还要搞什么工业大生产,农业大庄园。这位老爹,啥是工业,啥是庄园?”
老农咂了砸嘴巴,猜测道:“恁个工业咱也不懂,庄园的莫非是修建庄子?那也用不了多少人手哇。”
后生皱着眉头正要搭话,忽然听到韩跃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连忙屏气凝息,低声对老农道:“您先等会,我再听听……”
“要的要的,娃娃你好好听,可不敢漏了半点!”
后生“嗯”了一声,踮起脚尖侧耳倾听。
此时韩跃已经讲的差不多了,他已经将蓝图描绘,剩下的就是给百姓吃个定心丸。
定心丸怎么吃?
自然是上干货,搞点实在的东西!
“你们听好了,不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来到东北大地,那就是本侯爷麾下的民。三十万人远远不够我使用,不要怕找不到活计敢,别给我摆出一副死了爹娘的臭脸。本侯爷要找的是干活之人,我这里不做送葬生意……”
满场一阵善意的哄笑!
韩跃虽然口放粗话,偏偏老百姓就喜欢听这个,你要是摆出一副文绉绉的架势,那才无法沟通。
所有人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韩跃终于一挥手臂,开始上干货。
“本侯爷宣布,从今日起在此布下三个招收榜。一榜招建城劳力,只要你还能动弹,哪怕一天只搬一块砖头,本侯也会发给十枚大钱。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任性……”
满场又是善意的哄笑!许多百姓裂开大嘴,笑得宛如一朵小花。
韩跃嘿了一声,接着又道:“第二榜招兵,本侯锐意打造一支强军,所以选拔会很严格,不过一旦你入选,哼哼哼,每天三餐,顿顿吃肉,粮饷按照朝廷的双倍发放。还是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人傻,钱多……”
这一次,没人哄笑了!
征兵,历来是百姓畏惧之事,但是韩跃这个征兵,却让人跃跃欲试,极其渴望。
听听,一旦入选,每天竟然吃三餐,而且还顿顿吃肉,更何况粮饷还是拿双倍!许多青年都偷偷咽了口唾沫,相互对视一眼,还没开始报名,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竞争的火药味。
韩跃说出两个招人榜,一个比一个有力,一个比一个吸引人,众多来百姓忍不住踮起脚尖,期待着第三个榜单是什么。
韩跃心中嘿嘿一笑,暗暗得意道:“前两个榜单你们就感动成这样,如果第三个榜单说出来,岂不是家家要给我烧香敬拜?啧啧啧,系统好久没有气运进账了。”
第262章 皇帝的评价,釜底抽薪
世间之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韩跃前两个榜都是花钱买人手,而这第三个榜则不同,他要花钱买人心。
“诸位父老乡亲,你们且听我说!”韩跃再次大声呼喊,声音隆隆,冠盖全场。“自古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家子弟为什么一成年便能当官?他们吃好的喝好的,享受荣华富贵,恣意潇洒人生。原因只有两个字,读书。”
众多百姓面面相觑,那年轻后生面带迷惑道:“侯爷正说着招工榜的事情,咋突然讲起读书来了?”
旁边老农双目闪光,脸上渐渐显出一丝异彩,喃喃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侯爷讲得真好啊。老汉俺虽然听不懂这两句话具体的意思,但就是感觉喜欢听,啧啧啧,娃娃啊,如果我猜得没错,你们的机会要来了……”
老农淳朴,见识也很浅薄,但是经年风霜苦楚让他对生活有了一份感悟,看事看人也比年轻人多了一份经验。后生们还在苦思韩跃的意思,老人们隐隐已猜到了答案。
韩跃将许多百姓的反应尽收眼底,再次大声道:“今我立下第三榜,名为招学榜!本侯意欲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造小学,初中,大学,迁徙互市研究院来此……凡家中有稚子少年,又或渴望读书者,皆可按章报考学校。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你们家中会有读书人,你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从土坷垃里刨食吃。”
读书!原来侯爷说的是读书……
许多百姓低声一叹,眼中虽然渴望,然而神情却黯淡异常。
古代读书乃是高贵之事,不过供养起来也很麻烦。百姓们穷困潦倒,小孩子长到七八岁就要帮家里做事,大一点的孩子下地干活,下一点的在家看护更小的弟弟妹妹,一家人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发愁,哪有闲钱供养读书。
“侯爷的心思很好,可惜他用错了地方,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哪里有能耐供养私塾啊……”一个百姓喃喃低语,目光落在身边正在吃手指头的小儿身上,神情又是羞愧又是难过。
吃饭都是问题,如何供养孩子读书?
韩跃嘿嘿一乐,眼见很多百姓都是愁眉苦脸,分明是担心学资问题,他猛然放声大笑,哈哈道:“你们无须担心,本侯爷出了名人傻钱多,这次我一共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外加一个综合性研究院。教育内容从小及大,采用完全免费的方式,本侯爷给这套体系取了个名字,叫做义务教育,也叫希望工程……”
他说到这里忽然一停,发现百姓们还是有些不懂,无奈只好再次解释,大骂道:“草它姥姥的,希望工程你们不懂,义务教育总该明白一点吧?义务教育,说白了就是不给钱也能上学,但凡本侯爷麾下之民,家中的孩子必须强制读书,所有花费本侯爷出,你们孩子来上学不但不收钱,我每天还给他们吃三顿饭,按时发放文房四宝,春秋两季还要给免费制作衣裳,这回你们听懂了吗?”
轰——
满场震惊,惊声大做。
千百年来,读书一直是个耗费时间和钱财的事情,一家五口咬牙勒紧裤腰带,未必能供养一个稚子读书。
可是现在,就在这一片废墟之地,有一个少年用他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大家,读书不用花钱了,不但不用花钱,而且还给孩子管饭,还给孩子衣衫,还给孩子负担文房用具。
“侯爷啊……”一个百姓忽然放声痛哭,猛然双膝跪地,用膝盖在地上行走,一路走出十几丈远,然后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
“侯爷大恩呐,从今天开始俺孙大柱的命就是您的,谁敢说侯爷一句坏话,俺和他拼命!侯爷大恩,侯爷大恩呐……”这百姓不断磕头,额角都被地面撞破,然而他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双目不断涌出感动的泪水。
不止他一个人,满场三十万百姓无不如此。
供养学子,免费读书,从古到今此事一直是世家大族的专享,然而从今天开始,咱们老百姓的儿子也能读书了!
一股莫名气息交织,某种神秘的力量悄然而生,韩跃只觉脑海里轰然一震,系统竟然连续解锁两层。
免费助学,功在千秋,德耀当代,这次收获的不再是气运,而是三十万功德。
……
不远之处,长孙无忌捻须微笑,淡淡自语道:“此子,额角越发峥嵘也!”作为舅舅,他很欣慰。
人群中不止有百姓,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留在东北的人手,这些人颇具见识,听到韩跃要搞义务教育,很多人心中都是一抽。
“世家以学识立足天下,泾阳侯此举,釜底抽薪啊……”
韩跃才不管世家的人怎么想,反正整个东北都被皇帝封给了他,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等到势力一旦形成,到时天下谁还能给他脸色看?
想到这里,他猛然冲着一队骑兵挥手大喝,声音隆隆道:“来啊,把本侯爷写好的三张榜单给我挂起来!”
那队骑兵轰然应命,相互配合默契,转眼之间就升起了三个巨大的热气球。热气球缓缓升空,下面垂挂着长长的布条,布条之上写满了榜单文字。
此举,又让百姓们赞叹莫名,几十万双眼睛凝望高空,人人脸上带着震撼。
古往今来,谁家行事能有这般大手笔,让榜单升天,那就是那老天爷来做个见证。咱家侯爷原来不是说笑,他真要这么干……
韩跃手指榜单,转身大声道:“看到没有,三榜同时升空,本侯爷向天宣誓,终此一生必完成这个事业。不过现在此地还是一穷二白,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点一点干,咱们今日先招工招兵,招收学生之事等到建完城池在搞。现在你们大声告诉我,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愿意,愿意,侯爷我们愿意……”山呼海啸,宛若炸雷,无数百姓拼命向前拥挤,大声嘶吼道:“侯爷,俺有的是力气,建城招工算俺一份。”
“排队吧,哈哈哈!”韩跃大笑,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三十万百姓终于被他调动了情绪,再也不用担心哗变造反之事。
一队战士抬着许多简易桌子过来,上百名小书吏展开纸张,开始登记招工事宜。
韩跃轻轻从台子上跳下来,走到长孙无忌身旁致谢道:“多谢赵国公鼎力支持,否则我还真找不到几百个书吏来做登记。”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只要能帮你,老夫什么都可以干!”
他看了一眼韩跃,忽然语带担忧道:“不过你那义务教育搞起来怕是困难良多啊。三十万百姓,家中子弟不少于万人,这得动用多少私塾先生?”
韩跃嘿嘿一笑,眉飞色舞道:“赵国公放心,小子潜心研究发现,大唐穷苦书生有很多,因为出身寒门,故而郁郁不得志。我已经委托陛下帮忙,请他下旨传令全国,到时必然有无数书生前来东北,这些书生完全可以教授小孩读书。”
“不错不错,走一步看三步,如此老夫就放心了!”长孙无忌缓缓点头,忍不住赞了一声。
韩跃呵呵轻笑,目光远远看着中原方向,喃喃道:“陛下已经出发三日,不知是否已经越过了长城,路途风霜遥远,娘娘的身体有些娇弱,不知她会不会生病……”
这话由衷而发,隐隐带着一丝情分,长孙无忌老怀大慰,伸手重重拍了怕他的肩膀。
此时日头才上三竿,东北初秋已有凉意,然而长城山海关一代还有些热辣,李世民的车架缓缓在路上行进着,忽然一匹快马轰然而来,马上红翎急使大声道:“禀告陛下,东北之地有心消息传来。”
两侧大军让出一条路来,让这个红翎急使飞快接近皇帝车架。
自从三日前皇帝起驾回转长安,他每天都会安排红翎急使前往东北,一路上不断关注着那边的消息。
今天这个红翎急使,是昨天派出去的。
李世民慢慢从车架上站起来,淡淡问道:“说吧,那边有何动静?”
“回禀陛下……”红翎急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泾阳侯炸掉了襄平古县城,聚集三十万百姓开始训话,侯爷在那里升起三个热气球,下面垂挂三个榜单。一榜招工,二榜征兵,三榜则是免费助学!”
“免费助学?”李世民“咦”了一声,皇帝对前两个榜单不感兴趣,却对第三个榜很是好奇,继续问道:“怎一个免费法?”
“回禀陛下,泾阳侯将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和一所综合性研究院。他向天发誓,所有麾下之民皆可免费读书,不但免费读书,而且还要供应一日三餐,给学子制作统一衣衫,发放统一文具。小人细读那张榜单,发现上面还写着一条,学习上佳者,可得奖学金……”
李世民眉头一挑,挥手让红翎急使下去,转身却对车厢轻笑道:“观音婢你听见了吧,你的大儿子开始发威了,他这一手釜底抽薪,分明剑指世家啊!”
“哼,世家老是欺负他,跃儿也该反击了!”
第263章 佛门跳出来想干啥?
长孙讲话的风格一向只有一个风格,那就是我儿子做什么事都对,如果他不对的话,请参照第一条。
李世民无奈翻个白眼,负手轻叹道:“臭小子开始动手也有好处,等于帮了朕的忙。自古世家与皇权相争,每每祸乱天下,朕自登基以来致力于削减世家,然而此事说易行难。世家传承两千载,想要打掉绝非一日之功。”
皇后掀起车帘看了看丈夫,有些担忧道:“臣妾就怕他们狗急跳墙,陛下这几年打压世家,现在跃儿也开始动手,若是他们翻脸行凶,那……”
“那他们是找死!”李世民哼了一声,面带狠辣道:“朕给臭小子留了五千玄甲铁骑,有这股力量在手,没有哪个世家能够硬冲他的地盘。若是采用暗杀手段,嘿嘿,你大儿子身负紫阳真人百年功力,去多少死士都白搭。”
长孙凤眉轻蹙,低声道:“这可未必,咱孩子太容易相信人,前几天两个伙夫就差点害死了他。”
“那可不是伙夫,乃是潜龙组织精心培育的刺客!”李世民目光有些发冷,忽然重重一哼,森然道:“臭小子这次真是一城引动风云起,潜龙,世家,佛门,什么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哼,想动我李世民的娃,朕倒要看看他们的脖子够不够硬。”
皇帝这话说的霸气,很有几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偏偏却长孙幽幽一叹,低声道:“陛下,您既然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为何还要给志操老僧写荐书?这不是难为咱家跃儿么……”
李世民顿时尴尬,干咳一声道:“朕当初欠了十三棍僧一个人情,今日志操老僧找上门来苦苦哀求,朕没奈何只能给他写个荐书。不过观音婢你放心,就算他们拿了朕的书信也没用,臭小子的性格你也知道,世界上有人吃软有人吃硬,你这大儿子却是软硬不吃,朕估计佛门这次要碰一鼻子灰。”
“碰壁活该!”长孙怒哼一声,气忿忿道:“跃儿当年待在田家庄穷困潦倒之时,也没见哪个人出来结交他?现在看他有本事了,一个两个都跳出来想结识,分明就是想借机掺和辽东之事。哼,让臣妾的儿子在前面顶着,他们却在后面捡便宜,天下哪有这般好事?”
李世民无奈翻个白眼,摊上这么个护犊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