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佶听得暗暗称奇,少顷惊呼道:“小高果是神人,竟然能于这些方面有研究,为朕的朝堂解了疑惑。”
  顿了顿,赵佶好奇地问道:“若依照他的这般说法,有朝一日若是水泊的水褪去,那便是沃野八百里的天府之地了?”
  张叔夜一字一顿的道:“陛下英明,是的,此点上策论中,高方平有过明确论述以及展望,无奈水泊乃天然形成,他言及以目下的生产力而言,对抗此等自然形成的鬼斧神工,无异于蚂蚁搬山。所以他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水泊调研,思考出详细的方略来,若能有运气、以及其他方面的进度配合,有个二十至二十五年,一旦引走水,他放胆预测那片地产出的粮食,够养活千万人!”
  赵佶险些嘴巴都笑歪了,若是能由此多出千万子民来,那的确显得很热闹,很威风,而且赵佶会算最简单的算术,税费由子民提供,同样的朝廷构架子民多了,嘿嘿,那是好多好多的钱财啊。
  “太好了,小高不但是朕的祥瑞,更是我国朝的中流砥柱,将来就靠他啦,他办事,朕放心。”赵佶笑道。
  “……”
  群臣很无语,无奈今日朝堂上的消息太过震撼,许多人的脑子都还没有缓过神来,也没太多这方面的心得,无法发言。
  而且这事是一向公正的张叔夜在奏报,他们也不太有把握进行大肆评击,毕竟人家蔡京都低调的在一边闭口了。
  想不到高方平胃口竟然有这么大,这么丧心病狂,妄图以人力去谋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形成的格局。然而一旦成功,那便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妈的到时候被猪肉平二一添做五,贪污个三分之一的良田,便是富甲天下啊。
  果然啊,做贪官还是要能力和创意的,否则也只是贪官中的食物链底层。
  转眼间,原本沉寂的大殿顿时人声鼎沸,几乎人人都在哇哇哇的抢着说话,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
  陛下万岁,陛下英明……文成武德,日出东方,法力无边!什么什么的。
  这些家伙哪是上朝,简直就是马屁锦标赛。
  许多蔡党人士慷慨激昂的强调,真正的祥瑞乃是皇帝,而不是小高那犊子。前些日子皇帝亲自主持求雨,对国家的成就和意义、对往后几十年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英明神武的,法力无边的。
  一些无耻的相公借题发挥,拍完了马屁后。不甘寂寞的陶节夫走出来,轻咳一声道:“既然大家把今次作为一次年中的朝见总结,我枢密院,也由老臣来补充几句。”
  接下来,张叔夜和张商英们双眼发黑,陶节夫这个胖子接着刚刚蔡党人士的马屁喊了两句英明神武后,开始说今年半年以来,天下的反贼啊、土匪啊什么的,一些数字乃是老生常谈。
  以往这方面枢密院是很少发言的,因为天下的名将们,大多数时候在烤芋头而不是剿匪。妈的陶节夫也不敢轻易下令剿匪啊,万一厢军都被土匪杀光了,朝廷不但要赔钱抚恤,地方政府的工程兵苦力也不够用了,那不得被张叔夜给活剥了啊。或者把厢军逼急了,那些棒槌他们真敢杀民冒充土匪。
  然而这次,陶节夫也勉强的把两次振奋人心的剿匪战役拿出来说了。
  是的大宋没有惊喜,今年半年以来,天下将军们手里两次拿得出手的剿匪战役,都出自永乐军。乃是高方平这个酷吏督军之下完成的,一次是老常上报的二龙山,一次便是前些日子的郓城攻防战。两次都极其亮眼,以极其不科学的战损解决了问题。
  汇报完了高方平的两次战役,陶节夫补充道:“小高总体来说脑壳有坑,证据就是当初用地瓜攻击老臣,我都没有惹过他。然而,他也有些才能,带兵上还行,中规中矩,虽然也有不少滥用军伍的前科,然而总体上在我枢密院的关心、过问、把关之下,没有出现大的乱子,也算是交出了及格答卷。老臣以为,这半年来,乃是大宋辉煌的半年,陛下仁德勇武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大宋,老臣和张叔夜,在陛下的带领指示下,正在把大宋的兵事,一步一步的朝良性方面引导。老臣也制定了枢密院的三年计划,打算打造一只梦幻级的重骑——正是高方平的永乐军,将在骁勇善战的高方平率领之下,成为国朝为难时刻的中流砥柱。”
  赵佶最喜欢别人这么说了,高兴的大力点头。
  要是张克公在的话,老陶铁定被骂死掉。然而那个老张不在,就没人骂他了。
  张叔夜听闻后一阵头疼,觉得陶节夫太无耻了。可无奈的在于,老陶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这个胖子的发言风格有满满的奸臣风范、以及佞臣技巧,然而他的确在说事实,这半年以来,军事能上得了台面的事,还都是高方平那头丧心病狂的小鲨鱼做的。
  陶节夫说他小子脑袋有坑,也是证据相对充分的,当初用地瓜攻击得胜回朝的帅臣也不说了。前些日子他一言不合就出兵曾头市,杀了三个女真人,而且恶人先告状,怂恿时文彬先一步弹劾马政。马政那叫躺着中箭,稀里糊涂之下就被小高整得死去活来。
  张叔夜和陶节夫两位军相,当时都还在磋商着不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想着怎么限制永乐军的戾气,却是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就遇到了水灾,形势千钧一发。然后那犊子就有这样的运气,最终稳住了郓城。
  妈的稳住也就不说了,正式文书到达的时候,居然还有良田增加一千多亩的福利?
  那小子运气真的叫逆天。这次郓城水患没有真正的成灾,但毕竟是粮食还是有影响的,减产原本是个可以接受的板上钉钉的事。可他小子偏偏因为运气,今年在他的政策领头下,种植大豆。士绅手里的地,也有一部分跟着高方平赌大豆。
  大豆最是耐水也最需要水分,可以说这场并不成灾的水对大豆是增产的,对稻米有一定的影响,却因救治及时也影响不大,所以郓城方面,大豆和稻米综合起来拉扯下,虽然增加的不多,然而在水灾的概念下,这小子郓城的总粮食,的确是增产了。
  是的,现在就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除了用运气,张叔夜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他。
  在心理YY着,眼见在陶节夫相爷的马屁下,赵佶的喜悦和幸福感到达了顶峰。
  时机成熟了,张叔夜出列道:“陛下,老臣有一事奏报。”
  赵佶笑道:“朕心情好着呢,张卿有话,快些说来。”
  张叔夜道:“眼看进入八月天,礼部省试将要开考,此举对于国朝,对于读书人的意义极其重大,十年寒窗苦读、满胸才华一心报国的士字们、将会一展所长,高方平列为开封府子民、亦是老臣的门生,自也是今次的重点关注考生之一。”
  赵佶笑道:“这是好事啊,听闻小高也会赴考,朕就放心了,等考起了,朕升他的官。”
  蔡京立即觉得不妙。
  张叔夜接着飞快地说道:“然而事与愿违,如今高方平身为郓城父母官,郓城百废待兴,水泊反贼在旁虎视眈眈,他也正忙于制定三年计划,调研周边,以便整理出治理水泊演变良田的经国方略,所以此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苦读十二年的高方平无法抽身,注定要对这个今生他重要的时刻失之交臂。”
  许多人闻之昏倒,妈的高方平那叫苦读十二年?貌似他花花太岁是在京师干了十二年的坏事吧?


第三百一十章 今科同进士登第
  赵佶一听便摇头道:“那怎么行,今次的省试一旦错过,便也失去了后年殿试会考资格,小高无论如何要来参考,朕是很看好他的。”
  “郓城几万人等着吃饭,水泊虽然此番大败,但造反之心不死,在政务立场、军事立场上,高方平这个陛下您钦点的守臣,绝对不能随意离开。”张叔夜决绝的摇头道。
  “那如何是好?”赵佶很往昔地说道。
  张叔夜道:“我朝以往,对不方便参考的、有特殊用处和贡献的流内官员、给予锁厅试的恩典资格,虽未在陛下年号内开过例,但老臣以为可于这特殊时期,对高方平开这个特例。”
  所谓的锁厅试就是开小灶,理论上科举的最后一趟殿试主考是皇帝,吏部礼部国子监参与的会考。但正如张叔夜说的,会有一些在任的官员也要参加考,但政务为重无法走这个流程时,而那个人都被特别看重、或是对朝廷有特殊用处的,就要给予优待。由皇帝开锁厅试。
  然而老张知道那孙子肯定也考不起,于是进一步地说道:“可即便是锁厅试小高还是走不开,水泊妖人造反之心不死,不可不防。总不能让陛下去郓城监考。所以老臣不情之请,请陛下此番直接赐高方平同进士出身。就把他以往的言论,政绩,政策,以及此番郓城的大功,加之《论土地得失、福祸相依》视为他的天然考卷。”
  经过一步一步的铺垫,张叔夜总算提出了这个要求。
  老张也无奈啊,当时答应了猪肉平要帮忙,但是和张商英等人研究之后,他们一致认为,猪肉平考个蛋,八百年也考不起。然而放纵他小子混进去作弊的话,那太坑了,不但有辱两个老张的名节和节操,此外还有相当大的政治风险,因为蔡党肯定会关注,一旦殿试作弊被抓了,猪肉平的仕途也完了。他就是不考进士,虽然不能拜相但也可以有大作为,但殿试作弊如果赌输了,连他老爹高俅,也都要被蔡京往死里整。
  所以经过两个老张的研究,干脆耍流氓,直接对皇帝将军,提要求,还来的爽快些。
  “这怎么行,这有为祖宗规矩!也还没有先例。”何执中当即出列反驳道。
  张商英似是早有准备的出列道:“这怎么他就不行,陛下若觉得适合,便是开了先例。”
  “难道要用你那半吊子学问,和老夫理论理论?”何执中大声道。
  “傻子。”张商英白他一眼,把何执中险些气死了。
  不等何执中咆哮,张商英转身对赵佶道:“陛下,老臣支持张中书看法,科举科举,学的是科,举的是位。最终的目的是为陛下选新一代精英,收拢人才用于治国理政。一切的经义,典故,词赋,德、行,等等的考教,只为检阅他们的能力。而这些过程老臣以为,高方平已经用实际行动做到了。何左丞所谓的祖宗规矩,其实祖宗的规矩、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问和德行。以老臣观止,高方平当然有毛病,然而满朝臣工谁没有?论学问,他无数面世的策论,词赋,以及故事话本,老臣就以我张商英的名誉作保他是学问人。论德和行,天子脚下的汴京,孩子死亡率大幅下降,怀孕的妇女稳步增加,已然可以展望将来的繁荣,被治愈的小儿咳嗽越来越多。这便是他的德和行,足以弥补其他的缺点。此番进京的《论土地得失、福祸相依》,若老臣是主考,必然评至魁首,国之重器。”
  顿了顿,张商英再道:“不是说咱们要废弃祖宗规矩不考。而是情况特殊,小高他已有作为,以他之才华必然考起的情况下,政务为重,特事特半,建议允许免考通过。”
  “张商英你这奸贼,休要信口雌黄,你怎么知道他必然考起?”何执中愤怒的咆哮道。
  张商英仰着头道:“他有《永遇乐》,有《怒发冲冠》,有《西游记》,有政绩,有饲料,有《论跨过三岁口即是正义》,《论黄金一代》,《论为政者良心》,《论货币与钱庄》,《论粮食与各类肉种的转换效力》等等不细数了。我张商英要问,若是他小高考不起,你何执中是如何考起的?若是他小高考不起,目下朝廷之上除了陛下和我张商英外,谁能考起?”
  “……”
  许多人明知道张商英这厮在这里流氓逻辑带节奏,想把他拖下去打死。可是无奈,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何况根据小高那出人意料的经常神奇反转,老实说目下在场的人,虽然有那么一些知道高方平不学无术绝对考不起,但他们也总觉得小高就是来参考也会过关的。
  赵佶原本就想这么干的,今天正在兴头上,小高也的确有大功,而且张商英也已经给皇帝找到了许多理由,于是赵佶便拍手笑道:“就这么定了,鉴于水泊形势特殊,小高无法离开驻地赴考,为选拔精英治国、不埋没人才计,朕特赐高方平免考、今科同进士登第。”
  皇帝想这么干、张商英这个文字大流氓又找到了理由,张叔夜一律推荐。加之此番高方平声势太大,政绩突出,形势进行到此一切显得顺理成章,再无反对理由,于是蔡京叹息一声,不在唱反调,微微低头躬身,意思是“老臣遵旨”。
  张克公才嚎叫着请出去关小黑屋呢,这个时候最好别乱来。蔡京也相当于在无关痛痒的时候滥用了机会,其实上次若是任由陛下封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能怎样?目下看来,压制童贯远没有压制高方平重要了。可惜老蔡的抗旨机会,被浪费在童贯那个废物身上,真正该用的时候没有了。
  是的天地之间,什么东西的是会用光的,包括人品、以及洪荒之力。
  大宋的宰相当然可以抗旨,但是可抗旨的次数,当然和声望、能力等综合因素息息相关。早前在童贯事件上抗旨,得罪皇帝和皇帝的宠臣。目下间隔的时间不久,倘若再次得罪皇帝以及更得宠的人,形势真的极其不妙。
  蔡京给皇帝的感觉是温文尔雅、老成持重之人,上次已经让赵佶不高兴,所以这次万万不敢了。这是人性的奇妙之处,要是老蔡给人的印象如同高方平一样是个问题人物,被认为性格冲动,行为幼稚,脑子有坑的话,那么这种人犯错的时候其实更容易得到原谅。这是期望值的不同。可惜老擦不是这种面目示人的,更不是以这种风格拜相的,这注定了他作为和号召力,和王安石简直不能相比,差的不是三个档次那么少……
  京师的气氛又恢复了和谐,有点乌云散尽的意味。
  蔡京有个最大的好处,他是一个性格成熟的厚脸皮,没节操,他能容许失败,失败后会翻开新的一页,而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怀着瑕疵必报的心思钻牛角尖。
  围绕高方平和王黼之争,竟是掀开了如此大的声势,现今高方平的一切被定调为功劳,获得了大宋最为荣耀的一种封赏,对此别人怎么想蔡京不知道,但他是接受了,并且打算反过这一页,重新开始。
  加赐高方平同进士出生的事定调了,但是这个文书怎么执笔,成为了目下蔡京最为头疼的事,要是写的太圆满,则太过凸显了高方平光辉的形象,而写的不圆满,就显得皇帝耍性子乱来,毕竟是赐人同进士出生,要是写的理由不足,那当然就成为了朝廷的笑话,玷污皇帝的圣明,玷污进士这个词的血统。
  所以蔡京从文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咬着笔杆子,不知从何下笔的尴尬境地。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在一些圈子传为美谈,然而在论坛,张商英喷蔡京为“文采不行”,“提笔不识字”等等……
  史文恭因为回京述职,后又等着新一批的精钢锁子甲,无缘于郓城发生的两大战役。
  此番他的任务终于圆满,带着又一批的几十套锁子甲回到郓城。
  目下打造完毕的精钢锁子甲已经有两百多套,够一个营换装为高方平设想中的精锐重骑。
  对此,也没人去争夺第一批装备,因为根本不用想,因高方平和梁红玉的缘故,最先换装的自然是虎头营。
  与此同时,史文恭也带来了朝廷的正式文书:加赐高方平同进士出生。
  “高方平其人,自幼聪明伶俐,好学刻苦,贤德之处为圣心所体察……”
  看到文书这第一段的时候,你妹的,高方平有些不来气,不知道蔡京专门这么写,是不是在讽刺还是什么?高衙内要算是自幼聪明伶俐刻苦贤德的话,那真就变成一个笑话了。
  甩甩头,过滤老蔡的一些官面废话后,继续观看:“高方平于汴京制造饲料,解我百姓之腹苦。研制咳嗽丸,治疗小儿百日咳。更有千古神奇的‘剃毛之术’,惠及妇女……”
  看到这里高方平一口老茶忍不住,喷了出来在文书之上,弄湿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挂在月亮上的金腰带
  老蔡这是诚心要让我猪肉平沦为笑柄了,我那是卫生条例的一个部分吧,光伟正大的东西,然而蔡京竟然在朝廷的官面文书中,用词千古神奇剃毛术这等戏讽刺之词。
  “蔡相公文采不行,提笔不识字。鉴定完毕。”阅读到这里尴尬之际,高方平给予了评价。
  “相公威武霸气。”周围的一群马屁精又开始大喊了。
  继续观看文书:“前有壮举无数,此番于郓城任上大破贼兵七百众,朝廷诸公皆认可此乃我朝为数不多的军事大捷……”
  高方平昏死在地,看起来老蔡的大嘲讽术一开,我小高的进士出身自此有点蒙羞的感觉了。妈的若是只写“于郓城大破贼兵”便是光环了,老蔡写“大破贼兵七百”,然后说乃是为数不多的军事大捷,他这是在把高方平往死里坑,这得让但凡打过胜战的帅臣有多恨高方平呢?
  高方平黑着脸,继续看文书:“再有关于《论土地得失、祸福相依》之说,剖析自然过程,此功在社稷,利于千秋,当为执政官吏效仿学习。朝廷于陛下立场、为天下民生、才尽其用计,授予高方平今科免考,同进士登第。”
  到此这封牛逼的文书算是完了,再看看格式,还有皇帝签押,以及宰相蔡京的签押。这是一封圣旨。
  从这封圣旨中,高方平读到了一些担忧,皇帝太过托大,依旧太信任蔡京了,以至于蔡京起草后皇帝看也不看就签押了。此点高方平是可以肯定的,赵佶肯定没看内容,否则其他方面皇帝容易被忽悠,言辞上不至于,他要是看了,当然知道蔡京在开大嘲讽术,那便会让蔡京修改。
  然而没办法,赵佶就这德行。他之所以被列为一个大昏君,就是因为这些方面的错误太多,太过信任别人而找不到问题所在。历史上,他身边的大奸贼如此之多,诸如梁师成这些奸贼甚至敢假传圣旨,就是因为赵佶的这些脾气个性。
  其余的没有了,除了同进士登第外,高方平没有获得新的官职,应该是老蔡在搞鬼。这次他们在文书上给的用词是:“今科免考,特赐同进士登第”。意思也就是说,现在高方平还不是进士,今科,那要到后年的时候才考。
  免考,意思就是后年殿试高方平不用去考了。同进士登第,那是在说,得等后年的李纲时静杰他们考了之后,东华门张榜的时候,会有高方平的名字,那时,才有这个传说中的金腰带。
  赵佶作为皇帝,他这么说只是一种俗称的习惯用语,也或许是一时口误,他本身绝对不是要压制小高、等后年才给小高进士身份的意思,但是既然皇帝这么一说了,又因为君无戏言,蔡京一旦咬住此点,哪怕皇帝不是这个意思,但他老蔡就是要这么下达朝廷文书,那是谁也拿老蔡没有办法的。
  高方平暗暗叹息一声,坏事啊,要是这事皇帝别口误,现在就直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话,今年底再来个大功,明年初的大朝见一总结,张叔夜分分钟就可以把握小高推到知州的位置上了。可惜了。
  当然了,高方平目下已经从六品了,倘若在升,很快就可以换官袍,俗称“脱绿”,也就是说,到一定的品序就不是绿色官袍了。
  在官场,绿色官袍的确是有些没面子的讽刺感觉,很可能那些猥琐人士乐意多看高方平“绿”几年再说。但是这个也急不来,绿就绿了,反正现在基本上头上就没有天花板了,苦熬个几年资历,若是不被他们整倒,迟早是大红袍加身的。
  梁红玉的官还是比高方平大,今次已经升到了正六品昭武校尉。
  在京城最早的传言之中,高方平就是个神,无所不能的神,全部的事都是高方平做的,全部的功劳都是高方平的。但是正式官版文报进京,高方平和时文彬也基本陈述了实情,据实上报了每个人的作用。
  原则上张叔夜对梁红玉小萝莉没多感冒,所以如常对待,但是架不住高俅老爹喜欢小虎头啊,于是高俅专门把梁红玉的事说给陛下听,赵佶也最是喜欢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萝莉,评价为神童,于是金口一开,便给小萝莉升了官位。
  刘光世于郓城攻防战一役立下大功,进官一级,但职司不变,依旧任职保安军麾下的营指挥使。
  史文恭林冲杨志关胜等人全部有功,皆进官一级,鲁达因为是贼配军的身份,不能获得官位,但是继续待罪立功,被高方平委任为营指挥使。
  这次高方平系的人马皆大欢喜。
  对于郓城的主簿和县尉而言,这次是他们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意外之喜。
  这两个棒槌,稀里糊涂的跟着进官一级,为文官系列正九品。
  林冲史文恭刘光世等人进官不稀奇,他们是高方平的嫡系,而且武官进级不难,不用皇帝甚至不用宰相批准,可说,目下就算不得宠的种师道,手里都会有几分空白的告身,填写上名就可以拿去卖官了。
  但是文官系列的晋级尤其难。特别是主簿王勤飞、县尉曾世成这样的本地土著,没有势力没有进士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