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就是当年高方平最担心出现的幺蛾子,也是必须启用陶志明的原因,说起来陶志明虽然有天赋,但并非独一无二,他能做到的韩毅其实也能,其他的团队成员也能。启用陶志明的原因是因为他爹是陶节夫,可以最大程度解决政治官僚上的一些问题,不至于随随便便被欺负。
  否则科技上照样敌在前三排,短期看不到利益,“元老院”分分钟就止损砍经费,各种追究责任人,那么武功当然也就废了。
  那个时候高方平被战争套牢,无暇分心解决工程院难题,所以很多问题是他们自谋出路解决的,要不是陶节夫的儿子是工程院首席、老陶又因病壮烈退休的话,不止是断粮那么简单,项目绝对被张商英给砍,人员编制都解散了。
  在张商英层面,他不需要是奸臣,就会对高方平这一系后娘养的不满。因这一系的存在,影响张商英这个判匠作监事的综合业绩,是的匠作监赚的钱都算他的业绩,那么匠作监浪费的钱财、冗员、冗官,当然也算在老张头上。
  所以这个问题上,恰好张商英不是贪官小人,敢不给陶节夫面子,这才出现的。若是换做常规的官僚,那就简单了,包个红包送点钱,项目浪费再多也会保留。
  原则上,江南造船厂和江南船舶工程院是一个系统,厂长是高方平。但那个时期高方平不过问,整个江南造船厂名誉上由时静杰代为管理。
  于是在时静杰的角度上,他是帮高方平在管,虽然可以利用造船厂的利润对陶志明他们进行输血,但也不敢做的过分,正因为时静杰也不是昏官,抱有和张商英差不多的心思,项目的成功看不到尽头,于是他就像高方平在西夏一样的,来个“小心谨慎”,虽然进取不足,但是想做到不败家。
  这些就是项目受阻甚至停顿的原因。
  而稳住这些人的办法当然也简单,就是利润。
  也算好,高方平自己、加上西门庆关七他们带头,对江南船厂下了丧心病狂的订单,让江南造船厂的利润好看,这才可以声东击西,始终维持小幅度对工程院输血,好歹暂时不把他们饿死了,维持住这个完整的技术团队,保持住了学术氛围。
  否则如果江南造船厂利润不好看,别说张商英了,时静杰就先把他们给遣散解雇了。
  “如今我回朝了,你们的所有的难题我都会解决。”现在高方平定调了,“陶志明你也留在京城没用,你老爹的病在一千年后也不会好,所以回江州吧,抓紧时间把第三代能用的轮机拿出来,才是王道,经费的事由我会签字,不通过张商英,直接走江南船厂,谁有意见让他来找我谈。放心,很快就可以看见曙光,第三代蒸汽机我带头来买,你有多少台我买多少台,看见利润后,所有人就都会闭嘴了。这和我当时的形势一样,质疑再多都没事,一场胜战下来包治百病。”
  陶志明从研发的初期就没有商业思维,从未想过这个怪物以后卖给谁去,这下好,第三代还在图纸上,大魔王却说他有多少买多少了?这也算是一种肯定,算是江南工程院的第一份成果,所以小陶非常高兴。
  高方平又道:“包括现在的第二代机器我也买,你告诉厂部,汇同你们工程院协调,扩招培训工人,尽快拿出量产方案来组建生产线。然后研发蒸汽机和大船的结合。”


第七百七十章 算死草脑洞大了
  “第二代您也买?”陶志明愕然道。
  高方平一副不差钱的样子笑道,“是的我买。我和你们这些书呆子不同,我没有完美强迫症。只要勉强能用,可以用机械力代替风力和人力,我就买买买。你也说了,现在的蒸汽机热效率不够,推重比不够,推火车那不可能,但小型化后用于船运应该无问题,因为可以借助水浮力。不用风力后,改用煤炭烧锅炉,这会提高我的运输成本,但却赢得了效率和时间,你们这些书呆子当然不知大宋的运输市场有多丧心病狂,利润率下降的同时,我却可以占领更多的运输份额,累积下高氏船运的效率和速度口碑,那就是我的竞争力。”
  “?”
  陶志明很无语,的确技术宅都有些完美强迫倾向,和奸商高方平的思路完全不同。事实上作为研发的人,陶志明自己也不想用第二代机器,然而大魔王却挥舞着支票说有多少买多少。只要勉强能用,不爆就行。
  医病啊,若现瑕疵很多的机器都能卖钱盈利,那么这个项目想不活都难。
  “行,既然您愿意提供利润来让上面部委闭嘴,购买残次轮机,我还能说什么呢。”陶志明嘴巴笑歪的样子,“正好六千吨大船的研发还没结束,因为吨位过大,设计的结构就完全颠覆了传统。那我需要急速赶回江州,汇同韩毅,以及造船厂的各位工程师,从新进行设计,把轮机和大船结合。”
  随即小陶脑洞不够的样子,忽然问:“您订购的六千吨大船肯定是要进京,要来往于南北方,但因为体量问题,不能过各处拱桥了,咋办呢?”
  “废话,谁敢拦截我的船我就拆了谁,桥当然不例外,但凡阻拦的拆了重建。”高方平寻思这不是白痴问题吗,总不能拆了我的船吧。
  哎呦我去。
  果真够霸气的,小陶不禁茶碗都拿掉了,这果然是纨绔子弟的作风啊,小陶怀疑,工部的人,以及各地的父母官会找他拼命的。
  高方平又泄气的道:“其实天下事都是钱的问题,你还真以为我能制霸一切啊,我当然可以拆桥,但是重建肯定要我掏钱的,不给钱的话,河道上的这些个鲨鱼,他们准能派几十万人拦着。”
  “总之我已经和你爹谈好了,你三天之内离京,不要让我再在京城看到你。京城很危险知道吗,蔡杰都栽了,现在还关在开封府呢。没有我大魔王的机智,你老爹也不是相爷了,所以你离这里越远越好。”高方平说完这句,喝下了最后一口茶离开了……
  高家的财富早就提升了一个量级,高俅老爹便赶时髦,下令要修缮一下高家,装裱一下门面。
  高方平吊儿郎当游荡回来的时候,见到外面有无数工人在劳作,石狮子已经撤换,换了两个更大的石头熊猫。
  然后无比雄壮的朱红色大门上的铜钉,换了更大一号的,看着更霸气,高俅才不管什么铜资源紧缺呢。也不至于有盗贼来偷了高府的大门。
  承包了这些工程的王罴在埋头工作,其实他最喜欢建议别人挖池塘,然而高俅老爹不喜欢池塘。
  小哑巴和小阿宝是勤劳的人,也在自带饭盒的帮忙,给大门补漆,这样才够根正苗红,高俅老爹表扬小阿宝说“加油我看好你哦”,然后扬长而去。
  有两个不知道姓名的王爷来找高方平,高方平哪有控见他们,打发了去陪着高俅老爹搓几圈麻将。高俅一向不怕这类麻烦,相反乐在其中。高方平觉得他什么时候不猥琐了,就会像不能打仗的种师道一样老的很快。
  现在的高家号称人傻钱多,权贵们喜欢来高家搓麻将,因为高俅老爹的规矩是,但凡贵人来就输钱给他们,还请他们吃高家那数不清的特色美食。
  小朵最把家,譬如此番来了两个王爷,她屁颠屁颠的跟在身边,不许他们乱拿东西,说他们没规矩,整天来占便宜。
  高方平没空陪王爷,乃是在强势查账,最终发现梁希玟的大多数衣服,只相当于后世五千块一件的通路货后,稍微放心了些。她要是敢模仿川普那个败家婆娘就休了她。
  又大抵查阅了一下,发现梁希玟的大多数首饰,只约莫等同于后世一两万一个的钻戒便宜货,然后还有许多是娘家带来的,又放心了些。
  就连胭脂水粉什么的高方平也进行了审计,梁希玟仍旧没太夸张,使用的是和后世三五千一套的香奈儿差不多的东京货,到此更加放心了些,哥的这个老婆娶的好啊。
  所谓蛇一粗,洞就够大。
  高方平发现贾晓红的花费竟是比梁希玟还大些,于是麻烦大了,高方平发誓再也不纳妾了,养不起,养一个败家婆娘,够聘请一堆工人保镖出去装逼了。
  到此,高方平才算是当家了,明白了赵佶为何那么财迷,整天想着弄钱,其实就因为他家里花钱的女人太多。好色猥琐当然是有代价的。
  高方平也才知道了为什么历史上赵大傻如此可怜,只一妻一妾。估计是被逼的啊,没钱了。加之显恭皇后的节俭性格影响,导致赵大傻作为一个皇帝,都没怎么享受过生活,就被捉去北方放羊了。
  更深入的查账后,高方平发现有个人过的相对清苦,就是那个张淑清。这都是奸臣老爸做的蛋疼事,把张淑清弄来高方平的名下做小妾,高方平也不接触她。
  虽然她很能干,一直在重用,一直和小朵一样是个类似CEO的存在,不过因为她是高方平名下的小妾,就不享受女厂长待遇。她的用度都算高方平的,不过她相反是花的不多的一个。
  张淑清的抠门令人印象深刻,当初发现小朵房里有袋米,都要审问一下。
  到此高方平提笔批示,维持张淑清的名头,不过她的花费不在划归高家,每年给他两千贯薪水。这个价码还行吧,相当于后世拿八十万年薪的高级白领。
  就像高俅老爹喜欢应酬一样,其实大魔王很抠门的算算家庭账,还是很有乐趣的。
  算账是为了节流,于是,高方平最终得出了和当年皇后娘差不多的结论:高家日常用度缩减一层。甚至具体到了厨房层面,规定饺子皮不能那么薄了。
  这下高俅老爹成为了第一个破口大骂的人,成为了所有被影响利益的人的闹事大头领……


第七百七十一章 西夏的精英大V们
  在西夏前三排的眼睛里,高方平除了是一个传奇之外,还是一头游走在家门口草原上的饿狼传说,简直阴险狡诈到了极限。而现在他虽然走了,离开了大家的门前,但是刘光世部,却成为了守护高方平阵地和利益的狼崽子。
  对此尤其不能接受的是李乾顺,总之就算这是战争博弈的最后结果,但有他们在西夏一天,李乾顺都觉得没办法真正安心的睡觉。
  西夏现在的礼部侍郎、是个有志的年轻一代。这种时候他就喜欢陪着一言不发的夏王李乾顺发呆,什么也不说,当李乾顺需要茶的时候,他就急忙把精美的宋国产的红泥茶壶递给李乾顺。就像是宋国的那个梁师成伺候赵佶一样的周到。
  与此同时,这个年轻侍郎的心理,也无时无刻不在从外交官的身份,思考着西夏的利益。现在他所能想到的最有效办法,还是通过外交层面、从辽国去入手。他也决定誓死为李乾顺想到一个有效的办法,让辽人也开始忌讳高方平,那么来自辽国的压力,兴许会让宋国的高方平走下神堂,退居二线。
  这些,也会是我李贤耀的仕途开启。这便是这个年轻侍郎的真实想法。
  然而现在李贤耀自己也在忧心忡忡之中,因为目下整个西夏朝廷都面临着高方平的强大经济腐蚀。
  除了李乾顺入股的“大西北联合矿业局”这个诡异企业外,目下从“宋租界”、一直延续到西平府以北,都在波斯奸商关七、宋国奸商西门庆的牵头之下,进入了强投资模式,到处是市场,到处是可赚钱的空白领域。
  目下仅仅凭借李乾顺和有志小年轻们的力量,很难顶住西夏买办们的发财大计。
  愤青侍郎李贤耀已全然看清楚了那群换个国君照样赚钱富贵的买办嘴脸,所谓的有奶就是娘、目下忘记了耻辱,维护高方平在夏利益的最大群体不是宋军、不是关七西门庆,而是西夏自己的权贵前三排!
  可惜在能量实力的面前,一切都是枉然的,爱国的宣传教育也是礼部侍郎李贤耀的责任,然而这份明白来的太迟了,面对利益的时候也太软弱。
  宋国的驻军只是两万多精锐,然而高方平的战略灵魂却是“有钱又得民心者安天下”,现在高方平的在夏政策,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民心,给予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享受着对于西夏人如同恩赐的薪水。
  且宋军在保护那些工人的钱不被没收。
  是的高方平实在太猥琐了,依托宋国驻军,正在“严正关注西夏人权状况”,妈的说的更真的似的,执行的比他宋国自己更严格,他宋国内部到处是不公平现象,他宋国才是绝对的大独裁。然而他猪肉平居然在西夏境内“解放人权、强势推广民主”。
  靠。现在西夏人已经被忽悠疯了,就像暴发户才有钱的初期喜欢处处显摆财富那样的心态、现在西夏平民开口闭口就说“我有权XXX,有权NNN”,说的更真的似的。
  在以往,西夏政权除了动用武力之外,还可以耍财政流氓手段,把西夏货币变的一文不值,让平民半身辛苦、却全部财富只能用来糊口,以便西夏可以集中全部国力资源在皇家使用。
  但现在不行了,现在他们为高方平工作,工资以“宋刀”结算。用宋国的钱,现在可以在西夏买到近乎一切东西,包括兴庆府权贵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宋国钱那真正是硬如金刚的通货。
  并且不是真金白银,而江南东路发行、大宋户部背书的纸币。如此还可以让大宋用纸张忽悠整个西夏、而他们不用为铜矿不足苦恼。
  纸币的推广初期,李乾顺和愤青侍郎李贤耀是等着看好戏的,西夏人连自己国家的钱币都不信任,很多时候是以物换物的进行交易,他们根本没有商业概念,所以李乾顺觉得他们应该很难接受宋国朝廷的“纸张”。
  无奈的还是在于,饿狼传说高方平太凶猛,看似他早在进兵西夏前,就犹如顶级棋手那样的决定了往后很多步战略。所以他进兵西夏后一改政策,别说屠城了,把西夏民众保护的比他宋人还好,不拿一针一线,进行了明码实价的交易制度,而不是比拳头大的丛林制度。
  由此他高方平取得了西夏民望的第一桶金,在当时的宋军占领区、现在的宋租界内,有大把人信任高方平。于是他们获得了工作,接受了宋国纸币。
  纸币的确没有价值,只是一个标的。但是当那群原本最困苦的底层民众,成功用纸币买到了独特又高端的进口货江州制造后,可以说西夏的经济防线就全然崩溃了,宋国纸币正式成为后世“美刀”一样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张。
  不止平民想要,其实西夏前三排的买办们,才是最想要“宋刀”的一群。他们比谁都最先看穿西夏废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群人才是最需要被保护的一群。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察哥亡老子们之心不死”。
  是的察哥一直以来的策略、都倾向于洗牌保民生、杀权贵打土豪。在这样的担忧情绪下,对这些买办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持有宋国资产。也就是持有“宋刀”。
  资产在西夏,形势一变分分钟就被察哥和谐了,无法带走,就算是勉强变现了,也无法带着庞大的金银车队,躲过西夏禁卫军的骑兵追击。那么,持有宋刀,又存在宋国钱庄之中,简直就是为西夏买办量身设计的跑路制度。
  而目下,“严正关注西夏人权状况”的宋国驻军,正是这些西夏买办的保护神。宋国钱庄当然有大宋骑兵保护。现在虽然还暂时没有什么“领事馆”,但是察哥他们想和谐的西夏买办只要以客户姿态、跑入宋国钱庄避难,那么他基本就活了。
  于是呢,这群从“宋刀”获得最大利益的西夏前三排,现在就是最维护高方平政策、最讲民主法治的一群精英大V。无他,只有宋军、只有所谓民主法治,才能保护他们堂而皇之的卖国而不被李贤耀清算!
  说穿了都是利益,马克思看懂了这个问题。但现在的李乾顺何德何能可以看懂呢?
  然而李乾顺身边的新一代有志青年——如今官拜礼部侍郎的李贤耀、他却基本看懂了高方平的套路,看懂了之后他再也睡不着了,一夜一夜的惊醒哭瞎。
  李贤耀终于知道了高方平为什么不强势灭国了,其实不用武装拼杀,现在高方平基本已经依托了西夏买办资本,完成了对西夏的全面“侵略”,只是这种侵略方式杀人不见血而已。
  现在一切都太晚了,整个草原的平民都知道“南方有机会”,南方可以打工获得宋刀,而宋刀比真金白银还真金白银,可以买到他们需要的一切东西。
  这是真的。金银在西夏根本不值钱,依照以往的政策,一旦开始国战之后,所有一切都是李家的,他们拿着金银和铜钱也买不到粮食活命。在以往,只有牛羊马匹、以及草地上那李乾顺们带不走的草料,才是牧民的唯一生存依靠。
  但是现在他们真真切切的可以做工,获得宋刀之后,就能买到麻布、棉品,刀具、工具、锅碗瓢盆,蜂窝煤炉子,粮食。
  当买到了所有的衣食住行后,他们的戾气正在快速衰竭,因困苦而带来的战士属性,也正在逐渐的丢失。
  这没毛病,这就是高方平的最终目的,他们不会打战更好,彻底放弃军队更好。将来大宋保护他们,谁敢欺负他们而破坏大宋的投资环境,一定会有志愿军入夏作战的……
  “西夏真的输了。”
  这是目下西夏皇后耶律南仙爱说的一句话。
  在开初的那段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亲手杀死高方平,以怀念那令人尊敬的萧合达将军。她甚至把这点作为了今生的最大愿望。
  但这个念头的第一次弱化,是因高方平以西夏的国礼、以染血的白马军旗盖身,把萧合达尸体送入了兴庆府。
  那之后察哥复出,一力主张和谈。
  高方平胜利的方式太过猥琐,但白池草原上的骑兵王者总归是他,那是实实在在的胜利者。怀着这样的思维,当时耶律南仙对高方平的仇恨再次弱化了些。
  后来,专门找李乾顺要求和高方平面谈、抱着要以美人计诱杀计划的耶律南仙,见到高方平其人时却又迟疑了,不是因高方平的颜值,而是因为他大热天仍旧穿着武装到牙齿的盔甲装逼,并且他不是一个真软脚虾。这让耶律南仙没有任何机会。
  至于谈到最后面的时候,耶律南仙忽然发现高方平没那么可恨。
  过渡到现在,耶律南仙就真的为难了,真的已经不知道高方平到底是西夏的恩人还是仇人了?
  耶律南仙和察哥不是买办势力,但是他们对于李贤耀目下的外交政策,持有绝对的怀疑态度,因为一旦在辽国层面搬弄是非、而又整不死高方平,西夏就面临大麻烦。一定会有大宋驻军进入兴庆府,调查所谓的“叛国行为”。那么西夏的有志青年们就会死一群,然后西夏买办们声音会更大。
  所以作为第三方势力,耶律南仙和察哥现在是一个阵营,她们怀念萧合达、想给萧合达报仇,却不想李贤耀把国策带入绝路。
  “不论极左和极右,都不能信任。”
  察哥目下喜欢如此长叹,却不知道平衡点在什么地方。察哥只知道再过三年,无需宋军继续驻扎,但是西夏将永久失去反击大宋的能力,永久成为宋刀奴隶……


第七百七十二章 属于赵佶的时刻
  大朝会之上,赵佶看着无数人员候在下方,享受着天朝上国一般的荣耀。可以说,这是他登基以来最快乐的时候。
  今个根本不是大朝会的日子,然而赵佶就是要任性,召见了大家来,显摆一下喜悦感,让大家一起分享。
  相比起来,汴京的蔡杰和王学斌事件根本就不看在赵佶眼里,问都不想问。因为他是个大昏君,在他概念里王学斌和蔡杰只是打架,死的只是一个下人狗腿子而已,这种事当然不会在国家中枢进行讨论。
  小李纲也从江州进京述职了,是被赵佶钦点的。赵佶想听他亲口汇报江州模式。
  与此同时,张绵成也作为江州的明星官员一起进京享受荣耀。
  赵佶根本不知道张绵成是哪根葱,他来是因为“小中书侍郎”高方平召见,于是述职后,目测张绵成会升官,被高方平最终带去成都府去。
  总体上高方平已经说服了蔡京和老丈人梁中书,说江州有没有张绵成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借着功劳把张绵成委任为成都府通判,一起去帮忙就显得很有必要。
  蔡京当然不喜欢张绵成这种智障了,觉得这种人一点都不好用。然而这是未来宰相接班人的要求,猪肉平如同要挟张叔夜那样,以“不想去成都府”来要挟蔡京,必须把裴炎成和张绵成升职,才进成都去历练,否则就告病说干不动。
  老蔡没办法,只有顶住自己阵营的压力,同意了高方平的任命提议。
  在政治上这没毛病,所谓的一朝宰相一套班子,作为接班人,高方平当然可以提前部署未来的新执政班子。
  至于赵鼎就哭瞎了,继续留任江州司法口。高方平放话了,他小赵脑子有问题,需要继续认清问题,继续自我批评自我纠错,思想问题理清楚了,就可以进成都。
  很显然,现在的成都需要真正的战士去“战山战水战铁路”,需要嬴政修长城的作风去翻越秦岭,把铁路修进大宋第一个殖民地西夏,以缓解西夏的粮食紧缺,利用好成都平原那沃野千里的良田。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