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后面观战的耶律洪基简直高兴地手舞足蹈,情不自禁!
  “哈哈哈,狄青,你想不到吧,居然会败在王宁安的骑墙战术之下!你们这就是自作自受!”
  耶律洪基兴奋狂叫。杀吧,杀得更狠一些才好。
  假如大宋的官吏知道辽国用了王宁安的办法,砍了大宋的第一名将,还不把王宁安给撕碎了!
  想想就让人兴奋啊!
  耶律洪基对王宁安的恨,那已经是无穷无尽,他真希望王宁安就在他的面前,然后被强大的骑兵踏成碎片!
  辽兵踏着稳稳的节奏,向狄青逼过来,一转眼的功夫,已经有近百个宋军丧命。
  不得不说,墙式战术,的确是无解的东西!
  “结合!”
  狄青果断下令,静塞军也训练过墙式战术,只是他们缺少重甲,并没有完全依靠墙式战术,可此时,唯有以墙式对墙式!
  很快宋军结合起来,迎着辽兵冲了上去,两队骑兵对撞,简直不亚于两头洪荒巨兽,终于,辽兵出现了损失。
  有几个辽兵被撞下了战马,沉重的铠甲使得他们难以动弹,甚至被踩成了肉泥。
  但是相比之下,更多的静塞军死掉了。
  他们的战马,铠甲,训练,武器,都不及对方,又苦战了这么久,早就筋疲力尽。可是没有人迟疑,他们迅速弥补缺口,继续和辽兵疯狂对拼!
  他们就像是燃烧生命的飞蛾,在撞击的那一刹那,生命彻底绽放!!!
  静塞军发出了最明亮的光!
  为其他的人马照亮道路!!
  作为另一支铁骑的统帅,王良璟的眼球是湿润的。
  他的人马也早就赶到了顺州,这场战斗,每个人都在拼,他看在眼里,真恨不得立刻上场,但是他不能。
  大家的角色不同,他和他的重骑,扮演着一锤定音的压轴地位!
  唯有当耶律洪基使出了最后的底牌,他们才能出手!
  “弟兄们,让辽寇好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钢铁骑墙!”
  “冲!!!”
  王良璟带着部下,终于投入到了战斗中,究竟谁才是重骑之王,马上见分晓!


第420章 帝国碰撞
  战场的惨烈,是无法想象的。
  近六万辽国骑兵,猛攻不到四万的大宋步卒。
  慕容轻尘所部已经付出了5000人的代价,王宁安不得不把最后一个预备队都派了上去。他,还有赵祯,身边只剩下一群伤兵,还有一帮军医官。
  所有军医官的工作已经停了下来,因为没有辅兵会向后运送伤员了,辅兵们加入了战斗,或是战死,或是顽强杀敌。
  慕容轻尘下了一道最严厉的死命令,所有战士,必须忠诚地守在战斗的位置上,只准向前,不准后退。如果有人后退,随时可以斩杀!
  将领杀死一个逃兵,升官一级,士卒杀死逃跑的将领,立刻取而代之!
  坦白讲,王宁安做不到,甚至狄青也做不到,只有偏执的疯子,才能不顾一切。
  赵祯的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宝剑。
  所有的军医官也拿起来武器,紧紧守护在皇帝的身旁,至于那些还躺在地上的伤兵,此刻他们逼着眼睛,只能看到胸膛微微起伏,但是丝毫不要怀疑,只要辽兵杀进来,他们又会生龙活虎跳起来,保护自己的君王,和辽寇同归于尽!
  “朕一无所惧!”
  赵祯豪情万丈,大声喊道:“朕现在只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早点发愤图强,和弟兄们一起收复燕云故地!但愿此刻还不晚!”
  “不晚,永远都不会晚!”王宁安吼道。
  赵祯哈哈大笑,猛地抽出宝剑,高高举起,大吼:“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
  ……
  “岂曰无衣……”
  苍凉的战歌响起,鼓声惊天动地,莽莽原野,仿佛都随着鼓声跳跃,这是大地的心跳,这是每一个将士血液里的呼喊!
  “杀敌!”
  “杀!”
  面对着气势始终高昂的宋兵,耶律乙辛真的恐惧了,为了夺取那一座矮矮的土岗,他连着进攻了八次,最精锐的勇士已经死了三千多人。
  即便是他,也没有信心拿下土岗,只能本能地继续打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显然,他手下的士兵已经疲惫了,恐惧了,吓破了胆!
  他们说到底只是一群强盗,平时张牙舞爪,好勇斗狠,可是真正到了玩命的时候,总会退缩的……
  耶律乙辛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靠着督战队,疯狂杀戮,警告那些试图后退的胆小鬼。他热切期盼着,自己的皇帝能打败大宋的骑兵,尽快来援助他。
  或许再多一两万人,他就能扭转战局,彻底打败对手了。
  耶律乙辛没有注意到,他的皇帝也处在了前所未有的危急当中。
  王家军出现了,明亮的铠甲,神骏的战马,悍勇无畏,冲锋如洪水奔流,辽兵望尘莫及。他们冲向王家军,连一点浪花都激不起来,就被碾成了碎片。
  王良璟的人马距离耶律洪基的中军越来越近。
  这是继狄青之后,第二次向辽主发起的攻击。
  耶律洪基无奈地发现,他能调用的人马已经不多了,或者说,是狄青用他的勇气和牺牲拼掉了耶律洪基除了墙式骑兵之外的,所有筹码。
  无奈,耶律洪基只能撤回墙式骑兵,让他们去迎战王家军。
  墙式骑兵对战墙式骑兵!
  就看看谁更凶悍吧!
  王良璟比任何人都清楚,墙式骑兵,根本就是拼命。
  没有任何花哨,敢拼敢死就能赢!
  虽然他确信大宋拥有碾压式的优势,可是真正对拼起来,自己,还有身后的这些弟兄们,都随时会死去,没有任何侥幸!
  或许我们看不到胜利的时候,但是胜利一定属于大宋!
  “大宋必胜!”
  两头巨兽冲到了一起,顷刻之间,两军人仰马翻,王家军倒下去几十个战士,而辽兵呢,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的损失比起王家军还要大一些。
  毕竟王家军是生力军,而且整体装备,还有战马都比辽兵要好一些,但也仅仅有限,耶律洪基倾其所有,打造出来的王牌岂是小可!
  辽兵在稍微迟愣之后,立刻填补上来,和王家军第二次碰撞。
  结果又是无比惨烈,一排骑兵,损失过半。
  有的骑士被刺穿,有的落马踩死,有的战马都被撞伤撞死,倒在地上,不停哀嚎。双方没有任何怜惜和犹豫,立刻向后退去,补充人马,几乎同时,再度发起对撞!
  这是两个帝国的碰撞,无法躲避!
  当王良璟出现的时候,赵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登上了高大的元戎车,将皇帝的龙旗高高挂起。
  在元戎车上面,有一面巨大的犀牛皮战鼓。
  赵祯抓起了鼓锤,咬紧牙关,猛地敲了下去!
  咚!
  咚!!
  咚!!!
  鼓声如同沉闷的雷鸣,在耳边响起。
  宋军的将士,无不热泪盈眶!
  “杀敌!”
  狄青红了眼睛,他刚刚受了六七处伤,正躺着等候医官的包扎,可是鼓声响起,他居然一跃而起。
  连盔甲都来不及穿,飞身上了大黑马。
  “冲!”
  静塞军再度整军出击!
  士兵们都疯了,他们不顾一切,奋力向前。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面对着辽兵,要么你们死,要么我们死!即便是我死了,战斗也不会终结,后面的弟兄会跟上来,所以,你们死定了!
  狄青率领着人马,奋力反扑,辽兵也在疯狂抵抗,他们的希望也在那些墙式骑兵身上,任何人不能干扰他们的对决。
  而此刻,另一支人马也赶到了,这就是大宋的禁军,多达一万五千名的捧日军,之前他们负责的是保护粮道。
  说来惭愧,作为大宋的禁军精锐,皇帝最贴身的护卫。
  这场关键的决战,他们居然姗姗来迟。
  更让捧日军将领难堪的是皇帝身边都是河北军团,狄青率领的是西北军团,王家铁骑是沧州军团!
  这场仗结束之后,他们捧日军该何去何从?还有什么脸面继续混下去!
  “为了捧日军的脸,杀!”
  他们没有休息,直接投入了战斗。
  耶律乙辛惊慌失措,不得不分出8000人马,去阻挡捧日军。
  今天的辽兵感到了无比的郁闷,几乎每一个宋兵都发了疯,比起之前温顺的模样,简直差之万倍!
  哪怕是素来养尊处优的禁军也疯了。
  他们亡命攻击,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哪里辽兵多,就往哪里冲。
  那股疯狂的劲头儿,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辽兵被打得节节败退,他们只能勉强撑着,乞求着别的战场上能出现奇迹。
  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墙式骑兵的对决!
  他们已经对冲到了第五轮!
  王家军有近300名优秀的骑士殉国,而辽兵呢,也死了差不多400人。
  再这么拼下去,很有可能就是双方同归于尽!
  王良璟完全不在乎了。
  “弟兄们,我死,光复燕云,死得就值了!”
  “值了!”
  大家再度整队,第六次撞向了辽兵。
  王良璟没有继续充当指挥,而是冲到了第一线,他的左右都是手下的兵卒,大家并肩战斗,以决然的勇气撞向了辽兵。
  王良璟的胸口顿了一下,至少三支长枪,刺中了他,王良璟只觉得喉咙发咸,一口血涌了上来。
  他努力咽下去,手里的马槊横扫,三颗辽兵的脑袋飞上了天空!
  此刻的王良璟,浑身浴血,宛如地狱爬出来的魔王。
  夕阳坠落,他们已经战斗了整整一天,落日的余晖照耀在王家军的身上,铠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好像所有人都着了火,化成天兵天将,不给辽兵任何喘息几乎,再度冲上去。
  王良璟没有注意到,第六轮碰撞的时候,辽兵的损失已经是他们的两倍了。
  面对着无畏的宋军,辽兵手软了,胆寒了,他们无法控制逃跑的想法。而且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控制不住。
  耶律洪基学了半本兵法,他只能做到形似,而真正的墙式骑兵的魂是什么?
  是纪律!
  是铁一样的纪律!
  每一个战士都出身边地,和辽国有切齿仇恨。他们加入王家军,第一堂课就是雍熙北伐,就是报国仇家恨!
  他们入选王家铁骑,家人就再也不用担心,已经有了最妥善的照顾,他们只要做两件事,就是训练,就是战斗。
  人人都怕死不假,可是这世上却有值得拼命的东西!
  家人,荣耀,责任,使命,仇恨,激励……王宁安杂糅后世的理念,从心里往外,打造出来的铁骑,或许还有缺点。
  但是,面对死亡,没有人会恐惧,或者说,恐惧已经被排到了后面,他们有更伟大的目标!所以他们悍不畏死!
  冲!
  再冲!
  不停地冲!
  终于,辽国的重骑恐惧了,他们的眼中写满了震撼,皇帝许诺的荣华富贵,赏给他们的高官厚禄,全都不顶用了。
  他们已经不敢去补充损失,再让他们往前冲,裤裆里流出了温热的液体,吓得尿了!
  终于,当王家军再度不知疲惫地冲上来,辽兵选择了溃退,他们连忙调转战马,再也没有勇气,去面对王家军。
  而此时呢,王家军也几乎是强弩之末,但是他们赢了,所有拥有了一切,包括辽兵的生命!
  长枪、马刀,将一个个辽兵重骑砍成肉酱。
  耶律洪基倾其所有打造出来的重骑,损失殆尽,失去了最后的王牌,辽兵就仿佛被打断了脊梁的狼,连一条野狗都不如,溃败不可抑制地发生了……


第421章 沸腾的大宋
  从赵祯北巡开始,京城的纷乱就一刻不停,虽然贾昌朝手段高明,曾公亮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人说三道四,指着皇帝北巡,指责浪费公帑,靡费无度。
  还有人把兴修新都,北巡等事情联系起来,说赵祯是要学秦始皇,虚耗国力,甚至有人说皇帝年纪越大,就越糊涂,宠信奸佞小人,疏远贤臣,不能察纳雅言,大宋百年基业,有倒悬之险。
  再不改弦更张,只怕天下就会大乱了。
  京城乱糟糟的,皇宫里也不太平,曹皇后心里有本账,她知道宫中有太多的眼线,都是一堆祸患,她到了陈留之后,除了极少数的贴身宫女之外,其余的人一概不带,都留在了宫中。
  可问题是皇宫有铅毒,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皇帝都跑了,那其他人呢?
  故此许多的宫女太监,他们窃取了宫中的珍宝,找个机会,就从宫里逃跑,还有些权势不小的大太监,他们把宫里的东西拿出来贩卖,暗中设黑店,四处拉客经商,搞得好不热闹。
  京中的纷扰,范仲淹都看在眼里,老先生的年纪大了,身体也跟不上了。
  所幸六艺学堂搬进了京城,范纯仁和范纯礼两个儿子能陪在身边,范仲淹也算是老怀大慰。
  “爹,小山兄昨天回来了。”范纯仁道,小山是晏几道的号,这位晏少爷几年前去过六艺学堂,奈何他受不了读书的清苦,也不愿意被规矩束缚,就连夜逃离了六艺,直接跑到了江南。
  凭着他爹的名声,还有自己的才华,晏几道混得风生水起,赢得了才子之名。
  前些日子入冬的时候,晏殊摔倒了,结果一条腿骨断了。
  到了他们的年纪,最怕的就是这个,晏殊缠绵病榻,断腿迟迟不好,起居坐卧都要别人照顾。
  无奈何,只能让人去给晏几道送信。
  这不,晏大少爷才姗姗来迟。
  范仲淹想起了老友,叹口气,“到了我们这个年岁,就像老百姓常说的,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你们备一份礼物吧,我去探望晏相公。”
  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之下,来到了晏殊的府邸。
  晏几道哭得眼睛跟桃子似的,充满了泪水。
  范仲淹还以为晏殊要不行了呢!
  走近病房,却发现晏殊靠在病床上,神色坦然,面前还放了一本书,正在看着呢!
  范仲淹还当他装病呢,笑道:“兄面色红润,真是可喜可贺啊!”
  晏殊见是老朋友来了,忙含笑,让范仲淹过来。等到老范走进了,突然皱起了眉头,他闻到了一股恶臭的味道。晏殊很不好意思,“没办法,瞒不了人啊!”
  他伸出了手臂,范仲淹顿时吓了一跳,晏殊的胳膊都是青色的,而且肿胀高大,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半天也恢复不了。
  “腿上比胳膊还吓人,都烂了,也就不让希文兄看了。”晏殊坦然道。
  范仲淹皱着眉头道:“这么严重,为什么不请大夫?”
  “早就请了,他们说我这是消渴之症,前些日子又摔了一跤,骨头断了,伤口拖延不愈,病上加病,怕是没有几天了。”
  晏殊坦然一笑,“我14岁便入仕为官,几十年的宦海浮沉,当过宰相,办过学校,活动了一把年纪,早就把什么都看淡了,生生死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
  范仲淹叹道:“我何尝不是如此,奈何心中总是有些不平之意,舍不得死,想要多看看!你也要挺住,我看大宋江山要有一步好棋!”
  晏殊笑道:“是啊,陛下北巡,估计要改弦更张了,到时候能励精图治,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光复燕云,我是真想到燕云的土地上奏一趟,到了那时候,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了无遗憾!”
  范仲淹一愣,“怎么,没人和老兄说,光复燕云之战已经开打了!”
  “什么?”
  晏殊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探出肿胀的胳膊,抓住了范仲淹。
  “希文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是自然,我怎么会欺骗老兄!”
  晏殊听到这里,突然哀叹一声,不停摇头,“早了,太早了,兵马刚练不久,粮草还不完备,武学也刚刚建立,此时北伐,时机太差了。可再一再二,万一再败一场,只怕燕云就永远不是大宋所有了!”
  “所以这一次我们倾尽了全力!”
  范仲淹突然压低了声音,“据我所知,陛下已经御驾亲征了。”
  “什么!?”
  晏殊更加惊骇了,“希文兄,陛下不懂打仗,怎么能让陛下去凑热闹,王宁安真是坏事!”晏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儿,竟然要纸笔,想要亲笔给王宁安写信劝阻。
  范仲淹却拦住了他。
  “陛下能去,我大宋健儿气势高涨,未必不能打赢!毕竟如今的辽国和大宋都是外强中干,一身的病,就看谁撑不住了,我倒是更相信大宋会撑下去!”
  晏殊在六艺的时候,对辽国下过很多功夫,最是上心不过,骤然听到收复燕云,心中着急,关心则乱吗!
  不过他冷静下来,看了看范仲淹,突然笑了起来。
  “希文兄说的不错,就像咱们两个老家伙,已经油尽灯枯,风口之烛。但愿辽国学我,先走一步!”
  到了这时候,晏殊还有心思开玩笑,笑看生死,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自从这一天以后,晏殊的病情居然好了不少,每天按时吃药,吃饭,有空的时候,还能让人抬着他,到外面坐一坐,晒晒太阳。
  家人看在眼里,心中喜悦,以为老相公能起死回生呢!
  差不多又是十天光景,晏殊把儿子叫了过来。
  “这些天为父没有问,燕云的战局如何了?”
  晏几道一直照顾父亲,知道的不多,“孩儿这就去范相公家里问问。”
  晏殊点头,目送着儿子离开。
  正在这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响了一声鞭炮,接着爆竹声音不断,跟开了锅似的。
  晏殊眉头微蹙,他记得没错,离着过年还有好几天呢!
  怎么提前放鞭炮了?
  晏殊突然打了一个激灵,“快去街上看看,是不是打赢了?”
  管家连忙跑出去,没多大会儿,满头是汗,跑了回来。
  “相爷,您可真神了,打赢了,幽州回来了!”
  晏殊听到这里,嘴角咧开了笑容,欣喜道:“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放鞭炮,快点庆祝啊!”
  “哎,哎!”
  管家连忙答应着,挑出了挂鞭,鞭炮声此起彼伏。
  报捷的战马冲到了政事堂,贾昌朝立刻下令,开封府的官差出动,他们披着红衣,带着红花,跟新郎似的。
  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喊,“顺州大捷,燕云光复!”
  “顺州大捷,辽兵大败!”
  “大宋必胜,燕云光复!”
  ……
  所过之处,街上的百姓都愣了,接着有无数人加入其中,他们笑着,哭着,跟着差役,满世界奔跑,把消息告诉所有人。
  没有多大的功夫,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到处都是欢庆的人群,到处都是鞭炮锣鼓。
  虽然普通人不太清楚燕云的重要,但是却不妨碍他们的喜悦之情,祖宗的土地,终于拿来了!
  范仲淹带着两个儿子,还有晏几道,急匆匆来到了晏府,老相公的脸上都是笑容,一路上反复念叨着:“打赢了,真的打赢了……”
  等到了晏殊府邸,晏几道第一个蹿进去,兴匆匆扑到老爹的面前,大声叫道:“爹,幽州拿回来了!”
  晏殊含笑,晏几道更兴奋叫道:“打赢了,杀了好几万辽兵呢!”
  晏殊的笑容不变,这时候晏几道突然惊醒,他颤抖着手,伸到了老爹的鼻子前,晏殊已经走了,他是含笑而死的!
  ……
  大宋光复了燕云,从河北到京城,再从京城到全国。这一刻,每一个驿站都是忙碌的,无数信使背着报捷的文书,向各处奔跑,将消息送给所有的百姓。
  在这一刻,大宋沸腾了!
  上至朝中的重臣,下至普通百姓,贩夫走卒,他们都知道了一个消息,燕云光复了,大宋打败了宿敌辽国,一百多年的怨气终于出来了!
  从今往后,大宋的汉子能挺直腰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爷们了!
  老子也是有血性的,不是饭桶!不是废物!
  喜悦,狂喜!
  大宋提前过年了,所有的地方,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范仲淹带了一壶酒,两个酒杯,他坐在了晏殊的灵堂,送一送老朋友。
  他往嘴里倒了一杯烈酒,刺激的浑身一震。
  “他们都说光复燕云,其实说错了,咱们拿来的只是山南七州,还有九州,包括云州在内,都在辽国的手里,不过我相信,拿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不远了……等到十六州全部光复的时候,我再去地下,和老朋友好好念叨念叨,这一步走的这不容易啊!”
  这一次大战收复了哪里呢?
  山南七州,又是多大的地方呢?
  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京津唐地区,从山海关起,到喜峰口,再到居庸关,整个长城以南的这段,都回到了大宋的怀抱。
  剩下的九州,主要在山西的北部,以西京大同为中心,还包括张家口等地,当然,这九州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至少目前为止,大宋可以欢呼庆祝了!


第422章 见祖宗
  大宋拥有这个时代最精致的一切……丝绸,瓷器,茶叶,奢侈品,诗词歌赋,才子佳人,宫殿城市,街巷园林……每一样东西都是周围邻居效仿的标杆。
  从远在天边的交趾、占婆、到孤悬海外的倭国,就连连连击败大宋的辽国和西夏都是如此。他们的贵胄穿汉服,说汉话,衣食住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