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够绝的,一句不辩解,只是求死!
  韩琦什么时候觉悟这么高了?
  他越是如此,赵祯反而越是好奇。
  “韩琦,你以为一死了之,就能躲过去吗?朕问你,几百万贯的钱款,都跑到哪去了,你身为三司使,难道就没有要对朕说的吗?”
  韩琦擦了擦眼泪,低声道:“陛下问起,罪臣唯有如实招认……那200万贯的粮饷,的确征的是钱,主要是蜀道难行,军情如火,罪臣生怕和辽国的战局陷入僵持,故此让人尽快带着钱出川,到西北就地采购粮食。”
  “是采购粮食,还是给了王拱辰?”
  “是给了王拱辰……因为他们家是最大的粮商,存粮无数,从他们手里购买粮食,既便宜又充足。”
  “胡说八道!”赵祯怒斥道:“明明没有一粒粮食进入军中,刚刚王安石也送来呈报,他清点过永兴军路所有常平仓的账目,根本没有这笔粮食入账,你又有何说?”
  “启奏圣人,当时王相公是枢密副使,罪臣把钱拨给他们,也是为了尽快筹措粮食,奈何王拱辰太过贪婪,居然中饱私囊。罪臣也有风闻,可总是想着同僚之间,不忍相煎太急,如此没有上奏朝廷……罪臣徇私舞弊,包庇同僚,情愿受罚!”
  “呸!”
  赵祯啐了一口,骂道:“巧言令色,还说来请罪,明明把罪责都推给了王拱辰,你还有什么罪可言?”
  皇帝不好糊弄,冷笑道:“这200万贯军粮放在一边,那150万贯债券又是怎么回事?”
  “罪臣有肺腑之言,不知道能不能说?”
  “讲,朕今天就要看看韩相公是如何巧舌如簧的!”
  韩琦正色,深深叹口气,他先是抬头,看了看王宁安。
  “王相公,你此去巴蜀办案,当领会做事之难……当初朝廷仓促和契丹开战,粮饷人员全都没有准备好,所幸上天庇佑,辽国内乱,王相公才能立下不世之功……老夫这话,想必王相公也不会否认。当时为了征调粮食,集中物力遇到的阻力之大,难以想象。我大宋祖制,天子尚且不能随意斩杀士人,身为三司使,如何能调动下面的人,让他们尽力干活,不染指贪墨军需物资?”
  韩琦深深叹口气,“罪臣无能,唯有先把从上到下的人喂饱,才能让他们老实干活,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时实在是不能不为……这150万贯,的确是罪臣违规发放的,可是罪臣愿意对天发誓,这些钱没有一个铜子进入罪臣的私囊……罪臣全数用来犒赏官吏,奖励有功将士,让他们尽心做事,这才有幽州大捷……罪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愿辩解,可罪臣忠于大宋,勤于王事,旦夕不敢忘怀陛下圣恩……罪臣之苦心,可鉴日月啊!陛下!”
  说到激动处,韩琦泪如泉涌,声音哽咽,哭拜在地上,仿佛他才是受委屈的那个!
  王宁安默默听着,他都忍不住给韩琦伸出了大拇指!
  这老家伙,是真能推诿卸责!
  明明是他胡来,却说成为了大宋江山,话里话外,还把自己扯进去,仿佛正是他不惜犯罪,忍辱负重,才有幽州之胜,难不成还要给他发一个勋章不成?
  王宁安是一个字都不信,可赵祯却有些迷离。
  说到底,他是个仁慈的皇帝,心肠很软。
  再加上韩琦当年,也是庆历诸君子之一,为了变法,殚精竭虑,鞍前马后,付出了许多,庆历新政,是朕负了他们。
  韩琦会走到今天,或许也是对朕失望的结果……赵祯想到这里,心肠就软了下来。
  做事难,做皇帝难,做宰执也难,或许真如韩琦所说,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赵祯正要追问,王宁安突然咳嗽了两声。
  “陛下,韩相公所言,实在是让人敬佩,臣也有几句话想要问清楚。”
  赵祯没有多言,只是摆了摆手,意思是自便。
  “韩相公,你当真没有中饱私囊?”
  “绝对没有,如果老夫拿了钱,情愿意受雷击之刑!”
  “哈哈哈!这年头挨雷劈的人多了,累死雷公也劈不完啊!”王宁安正色道:“我想请教韩相公,蜀中江卿,购买了战争债券之后,又是如何处置的?”
  “这个……自然是朝廷赎回。怎么,有问题吗?”
  王宁安笑道:“是原价赎回,还是溢价赎回?”
  “这个……老夫不清楚,或许要问下面的人,总之是按照规矩办事!”韩琦推脱道。
  “哈哈哈……”王宁安笑得更放肆了,“好一个安规矩办事,战争债券,普遍利息超过三成,就以三成计算,应该多给江卿们45万贯,这笔钱也是从交子务出的,对吧?”
  韩琦脸色就是一变,他机械地点点头,心里头全都乱套了,他的花言巧语,骗得了赵祯,却骗不了王宁安!
  “蜀中江卿,为什么愿意购买战争债券,如果没有利益引诱,岂会如此?既能赚利息,又能结好韩相公,他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从皇佑五年,到嘉佑元年,前后一年多的光景,这150万贯都在你韩相公的掌控之中……当时因为战争的关系,中原和西北粮价飞涨,最多到了三倍,粮食生意大赚特赚!你把这笔钱借给王拱辰运粮,或者拿出去放贷,从150万贯变成300万贯,应该不成问题,甚至会更多!你自然能从容填窟窿,把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你胡说!”
  韩琦气急败坏,指着王宁安怒斥道:“这些都是你的猜测,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说着,他一扭头,又向赵祯哭道:“罪臣情愿受死,然则士可杀不可辱,王相公如此揣度罪臣,实在是让罪臣死不瞑目。”
  赵祯也有些糊涂,他看了看王宁安。
  “启奏陛下,臣虽然不清楚这150万贯的具体用途,但是接下来有迹可循……在嘉佑元年,西北又遭了水灾和兵灾,险些和西夏开战,粮食更是供不应求……到了这一次,王拱辰就联手韩琦,玩得更大!他们从交子务搬钱,又以粮食发霉折旧的名义,将朝廷太仓,还有地方常平仓的存粮低价卖给了天顺粮行。天顺粮行利用这些粮食,向百姓借贷,逼迫他们以土地抵押,王拱辰一伙吞下了300万亩以上的良田……臣这里有详细彻查结果,请陛下御览。”
  王宁安将厚厚的一摞奏表送给了赵祯。
  赵祯快速浏览,越看越气。
  啪!
  “好大的狗胆!”赵大叔怒斥道:“朝廷虽然不禁兼并,奈何乘人之危,以卑劣手段,巧取豪夺,侵吞百姓田产。摆明了是要逼着百姓造反!”赵祯大声叱问:“韩琦,你就不感到羞愧吗?”
  韩琦慌忙辩解道:“启奏陛下,王拱辰侵吞土地,老臣委实不知,他身为枢密副使,用不着和老臣商量的。”
  王宁安轻笑了一声,“韩相公,当初发财的时候,大家一起猛赚,现在出了事,都推给王拱辰,你也未免太小人了吧?”
  韩琦争辩道:“老夫是君子,还是小人,用不着王相公评断!”
  “那就让朕来评断!”
  赵祯突然一拍桌子,“韩琦,在你任三司使前后,益州交子务一共被搬出去六百多万贯……原来的储备金消失一空,还欠了八十多万,以至于交子无以为继,几乎崩溃!”
  赵祯抓起手里的烂账,气急败坏,向着韩琦扔过去,韩琦也不敢躲避,只能硬撑,被砸得格外狼狈。
  “任凭你说得再好听,这么多的钱,统统哪去了?身为宰执,不该给朕一个说法吗?”
  韩琦匍匐地上,汗水顺着鬓角流了下来,不一会儿,地面就多了两滩水痕。
  其实王宁安想错了,赵祯虽然仁慈,但他可不是烂好人,尤其是关乎江山社稷,韩琦的鬼话只能骗鬼,可骗不了皇帝!
  “朕四季常服不过4套,食不求五味,卧不过一榻,几十年躬行简约……朕每每扪心自问,觉得对得起天下百姓苍生,国势不顺,实在是天意如此……朕今日方知大错特错!朕的姑息纵容,放任无为,养大了一帮贪渎之吏,残民害民,凶如猛虎!朕愧对百姓,有负上天之泽!”
  赵祯说着,一转身,面对着韩琦,冷笑了几声。
  “你刚刚说的是真也罢,假也罢!朕都不想再听了。你和王拱辰两个,立刻押到大牢,朕会安排合适的官吏,严审此案,涉及到谁办谁,哪怕朕身边的人卷进去,也是有死无活!600万贯啊!比朕的皇宫还贵!要是不查清楚,朕妄为皇帝!!!”
  赵祯的话语,在大殿之中,隆隆作响。
  见过赵祯多少次,唯独这次,霸气十足,这才是帝王之相!
  王宁安发自肺腑,大吼道:“吾皇英明!”


第579章 杀猴骇鸡
  狗牙儿是个很有脾气的小家伙,老爹一走就是半年,连一封书信都没有,狗牙儿大少爷决定给他爹摆一张臭脸,至少让他也难受半年……呃不,半个月……要不,半天!
  一定要绷住!
  事实上,狗牙儿连半分钟都没撑下去,他爹回家的时候,手里抱着一个黑白相间的小东西,像是一个球。
  狗牙儿很不满意,走了这么久,想拿个玩偶就摆平本少爷,没那么容易!
  可是下一秒,那个玩偶居然动了,抬起大饼脸,两个黑黑的眼圈,亮晶晶的小眼睛……只是一眼,狗牙儿觉得血槽就空了,彻底被萌神收服了。
  他三步两步跑过来,瞪大眼睛仔细看着。
  “这,这是活的……”
  “嗯!”
  王宁安笑呵呵道:“我可告诉你,这是鼎鼎有名的国宝,你可以叫他滚滚,胖达,大号叫熊猫!”
  没错,王宁安手里抱的正是一个熊猫,小家伙才几个月的样子,虽然能啃竹笋了,每天还要喝奶,为了能让小家伙活下来,王宁安可是操碎了心。没办法,要修川陕直道,自然要打通秦岭,王宁安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有工人爆破,结果把一只熊猫妈妈吓跑了,就丢下了几个月的小东西。
  当时他趴在竹林的地面上,发出尖利而凄凉的叫声,护卫好奇,循着声音找过来,就发现了他。
  见小东西黑白相间,十分有趣,送到了王宁安手里。
  护卫们发誓,他们从来没见过王相公竟然会那么疯癫!
  没错,就是疯癫!
  他小心抱起,仿佛像对待珍宝一般,立刻让人准备奶粉,给小家伙泡了一盆。
  小熊猫很配合,乖乖喝光了奶,然后趴在王宁安怀里就睡了,顺便还送给王宁安一泡尿!
  护卫们都胆战心惊,你个小畜生也太大胆了,不怕王相公发怒,把你炖了?
  谁知王宁安对小家伙的忍耐甚至超过了亲生儿子,丝毫不以为意。
  要知道王宁安上辈子算是个宅男,码字之余,他对着熊猫频道能看几个小时……小东西的一举一动都能萌化人心,尤其是几个月的小奶熊,最是讨人喜欢不过。
  为了照顾好小家伙,王宁安把自己的马车让了出来,准备最鲜嫩的竹笋,苹果,还准备了牛奶,马奶,甚至连玩具都有,车厢成了小东西的乐园。
  在王宁安的小心照顾之下,一路赶到京城,小家伙还胖了2斤。
  王宁安长长松口气,其实也怪他太过小心,人家好歹是熊,没那么脆弱的!
  “从今往后,咱们家的四号人物诞生了!”
  王宁安庄严宣布,他的意思是除了自己,杨曦,苏八娘之外,小东西就最大了。只是咱们狗牙儿少爷可不这么想,他和弟弟小彘,还有二娘肚子里的孩子,没错,剩下的愚蠢人类,都去伺候新来的小祖宗吧!
  ……
  事实证明,国宝的魅力是无人能敌的,下午的时候,小太子就跑到了王家,当看到的第一眼,他就无可救药地跪了。
  把曹皇后亲手给他做的点心都拿了出来,贡献给国宝。
  人家滚滚只是懒洋洋地啃了一口,然后一脸嫌弃睡去了,小太子觉得这一口就是无比的幸运,仿佛被神眷顾了似的,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找不到北。
  从这天开始,赵宗垕就缠着赵祯,让父皇答应,他要重新搬到师父家去住……全心全意做一个熊猫奴!
  而后整个暑假,王家的中心就变成了滚滚,从上到下,哪怕是赶车的马夫,伙房的厨师,门前的护卫,一大帮糙老爷们都围着滚滚,傻呵呵笑着……王宁安突然有点后悔,他觉得照这么下去,王家的一家之主都要换人了!
  自己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砸得还挺疼!
  这一天,赵祯突然毫无预警,也来到了王家。
  又一个被熊猫征服的可怜人!
  “官家,我看干脆办个皇家动物园算了,专门养熊猫多好!”
  赵祯笑呵呵道:“就是把皇儿迷得昏天黑地的小东西?可以考虑,不过朕今天过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
  王宁安悚然一惊,试探道:“是交子务的掏空案?”
  “嗯!”
  赵祯点了点头,君臣两个到了书房,将所有下人全都赶出去,连房子周围都不准留人。赵祯的脸色很严峻,眉头深锁。
  “朕已经让文爱卿和包爱卿去彻查了。”
  文彦博不用说,包拯铁面无私,又熟悉三司的情况,更何况王宁安做了那么多前期的工作,把案子都理顺了,查起来并不复杂。
  可结果却让赵祯无比震惊!
  益州交子务,前后近十年,被各级官吏贪墨的款项多达上千万贯,大家都说交子务用纸就能变钱,无本万利,是最肥的肉,谁都想吃一口。
  当然了,韩琦和王拱辰前后三次搬空,直接造成了交子务的崩坏,是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拿交子应付俞龙珂部,影响朝廷开边,兼并百姓田地,造成西北民怨沸腾,哄抬粮价,巧取豪夺,勾结江卿,意图毁掉交子,动摇国本……
  这些所有的事情,都被包拯给翻出来了。
  韩琦虽然百般推脱,可证据历历,他能推脱得了吗!
  而且王拱辰见韩琦不讲道义,他也不绷着了,王拱辰提供了线索,包拯查到了一家兴隆钱庄,这家钱庄背后的老板就是韩琦的堂弟,而开钱庄的启动资金竟然是那150万贯战争债券!
  韩琦说是给下面人发下去了,根本是鬼话骗人。
  两位相公,一个经营粮食,一个专心放贷……真是会做生意!
  了不起啊!
  案情弄清楚了,依照包拯的看法,需要严惩不贷,他力主处以极刑。
  可是文彦博却坚决反对。
  这老货当然要搞垮韩琦,消除一个对手。
  可是文彦博心里头清楚,他手上的生意比韩琦和王拱辰加起来还大!虽然他并没有贪墨朝廷的钱,但是也没少开方便之门。
  如果处置了韩琦和王拱辰,会不会日后也有人拿着个来对付他?
  文彦博认为将两个人罢官销籍,杖责80,发配岭南就足够了。
  还真别说,文彦博的提议居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遍观历代,对贪墨处罚最为严格的是朱元璋,应该没有疑问,至于最轻的吗,大宋绝对跑不了!
  究其根源,毛病还是出在赵大和赵二这对兄弟上。
  这俩兄弟都得国不正,心里虚。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比他能打的将领全都拿下来了,不给权力,那就要给钱……像什么石守信啊,高怀德啊,潘美啊……好些名家为了保全自己,拼命经商,大肆敛财自污,开启将门堕落的先河,赵家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赵二的时候,更是重文轻武,以文御武,把文官捧上了天,给予丰厚的俸禄,犯了罪也不杀……当然要承认,最初的一段时间,文官们还算收敛,感恩戴德,肯出力办事。
  可渐渐的,他们觉得优待是正常的,而且觉得还不够!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吞贪墨,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别看大臣们表面志趣高洁,不贪不占,但是他们的族人乡里,几乎没有一个穷的。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然了,大宋也有惩处贪官污吏的机关。
  比如监督武将的武德司,还有监督文官的皇城司……可是连皇帝都不敢杀人,这两个机构又能如何呢?也只是不痛不痒而已,每次出了贪墨的案子,就是打板子,流放岭南而已,几乎都成了惯例。
  这次闹到了宰执一级,文彦博觉得杖责80,流放岭南,已经足够了,再超过就损及宰执颜面,威胁到了文官的利益。
  “臣斗胆请教圣人,您觉得文彦博的判决能顺应民意吗?”
  赵祯轻笑了一声,“什么民意,无非是顺应官意罢了!”赵大叔长叹一声,“我大宋以宽仁待臣下,方能终结五代乱世,立国百年,物阜民丰,祖宗法度,并没有错!”
  王宁安正色道:“太祖太宗之英睿神武,当然没错,可当年的祖训是针对五代乱世的,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文恬武嬉,贪墨浪费,权威消失,朝廷规矩荡然无存!陛下觉得,这时候还能靠着仁恕之道治国吗?”
  赵祯看了一眼王宁安,意味深长一笑。
  “朕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背着手,走了两圈,赵祯渐渐神色坚定下来,“的确,朝廷的当务之急是要重塑威严,整顿吏治,从上到下,清除怠惰无能,贪婪无度庸官恶吏……只是放眼望去,朕居然不知道谁人可用。连韩琦和王拱辰都能如此胆大包天,试问谁能执掌政事堂?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朕大力整顿,又有什么用?”
  王宁安终于了解了赵祯的想法,与其换一个不可靠的人,倒不如留着几个老家伙放心呢!放在以往,王宁安或许不会说什么,但是这一次他不想妥协了。
  “启奏陛下,王安石办事认真,清正廉洁,只要稍加历练,足以担当大任……我大宋人才不少,奈何官场陈陈相因,论资排辈,死气沉沉,没有位置,何来人才?是骡子是马,总要牵出来溜溜!”
  赵祯听完,欣慰一笑,“朕是要杀鸡骇猴了?”
  王宁安赔笑,“应该是杀猴骇鸡!”


第580章 人之将死
  不管是鸡也好,猴也好,韩相公这次是彻底完蛋了。
  赵祯借着早朝的机会,召集所有在京官吏,包拯作为主审之一,详细汇报了掏空交子务的案子,将每一笔钱,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众多朝臣心有戚戚,几乎所有人都惊骇韩琦和王拱辰的胆大包天,几百万贯,竟然说搬空就搬空,这大宋朝还有法度可言吗?
  大家义愤填膺,都主张严惩韩琦和王拱辰。
  只是当赵祯高举屠刀,要杀人的时候,朝臣们还是吓了一跳。
  身在最顶尖的几个人物,按照惯例,最多贬官流放,哪怕案子再严重,打板子,销籍,规定三代之内不许为官,也就是了,居然要杀头,宰执的体面何在?文官的面子何在?
  身为首相,贾昌朝带头跪倒,刷拉,其他人也都跟着。
  “臣等恳请陛下,法外开恩!”
  施礼之后,贾昌朝又站起,一连重复了三遍,而后他跪在地上,凄凉道:“韩琦纵然有罪,罪在不赦,但请陛下念在他几十年为国辛劳的份上,将他发配岭南也好,或者发配渤海也行,总而言之,留下他的一条老命。想必韩琦一定感念天恩,满朝臣工也会体会陛下苦心,更加勤于王事,不敢丝毫懈怠。”
  跟着贾昌朝跪倒的还有文彦博、赵卞、王珪、刘沆等等群臣,到了最后,就连枢密使庞籍也跪下了。
  满朝之上,只剩下两个人是站着的,一个是王宁安,一个是包拯!
  事情很明白,这是整个文官集团再向赵祯提出抗议!
  谁也没法帮忙,赵大叔,你要抗住啊!
  君臣沉默了许久,赵祯缓缓开口。
  “以恩德仁义感化人心,忠于国事,说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却未必!”赵祯字斟句酌,“醉翁破译了竹书纪年,上古君臣相得,三代之治,不过是圣贤的希望而已,与史实不符。感恩戴德,知恩图报,要先有人心才成!”
  赵祯声音突然拔高,怒斥道:“我大宋历代先帝,仁慈宽厚,对待官吏,更是极尽善待,以端明殿学士为例,月领职钱50,米麦20石,添支米3石,面5石、茶2斤,春赐绫5匹,冬赐绢17匹,罗1匹,棉20两……每年赐柴炭1600秤,盐7石,职田30顷,随身70仆人的衣粮,禄米等等各项,折合不下5000贯钱!”
  赵祯越说越快,在场的官吏老脸却越来越红。
  大宋官吏俸禄是历代之最,绝不是虚言。
  衣食住行,能想到的几乎都想到了。
  宰执一级,每月能领300贯俸禄,除此之外,还有禄米、柴、炭、盐、绫罗绸缎、冰敬炭敬,茶叶,就连房租都给!
  不光给官吏,还管他的家丁仆人,甚至马匹草料,朝廷统统负责。
  这还只是正项,每逢年节,皇帝皇后的寿诞,还有各种赏赐,多得难以计数。
  包拯在权知开封府的时候,就和王宁安念叨过,他一年的收入折合下来,差不多有3000贯!
  老包拿的是心惊肉跳,因为这些钱正好顶大宋最穷一个府的一年岁入!
  皇帝是举一国供养一人,而宰执呢,是举一府供养一人!
  拿着前所未有的俸禄,包拯是拼死拼活,恨不得把一腔血洒出来,干了多少,都觉得对不起皇帝厚赐,百姓供养。
  也正因为如此,包拯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