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相公,你把办工厂的经验整理出来,回头朕让政事堂转发各地,让各地的官员都看看,什么干吏!”
  “多谢陛下,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回到了下榻的行宫,赵曙特意把王宁安请来,狗牙儿也在一旁陪着,师徒对面而坐。赵曙微蹙着眉头,“师父,你说文相公弄的工厂,真的那么好吗?”
  王宁安不置可否,“陛下以为呢?”
  “我……我也说不好,师父讲过,任何事情都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可是听文相公所说,全都是好的,朕总觉得有些不真,他应该瞒了什么事情!”
  王宁安颔首,“陛下,臣因为还应该去看看工人的情况,他们能不能活得下去,另外再去老百姓家里问问,尤其是棉农,卖了棉花,能不能吃上饭?还有,市面上的情况也要了解,看看物价如何,民间有什么抱怨没有……如果一切都可控,不妨就按照文相公的意思推下去……谁都和钱没仇啊!”
  王宁安嘴上这么说着,可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其实激进保守,都是表象,王宁安一直觉得干什么都要有底限,至于文彦博,从来不知道脸皮为何物,根本不在乎底限……他为了利益能不择手段维护士人集团,同样,为了利益,也能疯狂偏袒工厂主……至于农夫和工人,根本不在文彦博的眼睛里。
  这么弄下去,不出事才怪呢!
  君臣谈了一会儿,就准备先休息了,等明天去全面了解情况。
  王宁安带着儿子出来,刚走了没几步,突然发觉外面的夜空特别明亮,还冒着红光。
  “着火了!”
  狗牙儿眼尖儿,立刻指着背后大声叫道。
  王宁安也急忙举目远眺,方向正好是南城,火光冲天,烧成了一片红色。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喊声,呼救声,叫骂声!
  “怎么回事?”
  赵曙也被惊动了,他虽然微服私访,但好歹也是皇帝驾临,文彦博怎么就不知道小心一点,竟然闹出火灾!
  “师父,要不要派人去救火?”
  王宁安摆手,“陛下,现在情况不明,圣驾安危至关重要。”说着王宁安看了一眼儿子,“你带着人过去探查,尽快回来禀报。”
  狗牙儿连忙点头,带着几个侍卫就出去了。
  儿子走了,王宁安继续侧耳倾听,似乎喊声大了许多,听着像打起来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水泊梁山的土匪杀来了?
  也不对啊,现在宋江的爷爷还穿着开裆裤吧!
  王宁安胡思乱想,不明所以,正在这时候,文彦博急匆匆赶来了。
  见到了赵曙,他连忙请罪。
  “都怪老臣疏忽,以至于常平仓走水,烧了不少粮食,老臣向陛下请罪!”文彦博的脸色很难看。
  白天刚刚大获全胜,到了晚上,就出了事情,这不是给自己抹黑吗!
  赵曙深吸口气,“文相公,情况如何,烧毁了多少粮食,又是谁干的?”
  “回陛下,老臣前番用7万贯购置的粮食,被烧了一半,老臣会尽快让人再购买粮食,填补常平仓……至于着火的原因……老臣还在彻查,据报是说有乱民参与,不过不要紧,老臣已经调兵处置了。”
  “等等!”
  王宁安立刻拦住了文彦博,“宽夫兄,你说是乱民闹事?这乱民是从哪里来的?今年各地丰收,粮食充足,我们一路走来,可没有看到饥民啊!”
  文彦博就是吸了口气,他的脸色很差。
  “王爷,这事情老夫还要彻查,一定给王爷一个交代!”
  “不用查了!”
  正在这时候,狗牙儿带着人从外面回来了。他走到了赵曙的面前,往旁边一站,让侍卫推过来两个破衣烂衫的人。
  赵曙一惊,“他们是什么人?”
  “回陛下,他们就是放火的乱民,官兵正抓人,让我们给撞上了,就给带了回来。我想陛下有什么疑问,他们应该最清楚。”
  “陛下……是,是皇上!”
  两个乱民双腿打颤,不由自主跪在了地上。
  “你们说,为什么要去常平仓放火?”
  其中有个年轻一点的,仗着胆子道:“为,为了粮食。”
  “粮食?你们吃不饱吗?”
  “岂止……吃不饱,都,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这俩人衣衫破烂,从撕开的口子,能看到嶙峋的排骨,瘦猴似的,貌似没有说假话。
  “你,你们怎么会吃不饱?原来又是干什么的?”赵曙继续追问。
  那个年纪大的,终于开口了,他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泪,“俺,俺们就是乡下的农户,不,不让俺们种田了,没法子,不抢活不下去了……”
  “荒唐!”
  文彦博厉声道:“有手有脚,不去耕田做工,反而作奸犯科,放火抢粮食,足见是两个刁民!陛下,老臣立刻把他们带走,严刑拷问,找出同伙,一个不饶!”
  “等等!”
  王宁安伸手,拦住了文彦博。
  “宽夫兄,你先别着急,容我再问两句。”
  王宁安蹲下身躯,声音温和道:“你们是这乡下的种田人?”
  “嗯。”
  “为什么不让你们种了?”
  “因,因为要种棉花!”
  听到这里,文彦博的脸色就是一变!
  王宁安继续问道:“种棉花不用劳力吗?你们怎么会没事可做?”
  “俺,俺都种了几十年的麦子,不会种棉花。俺不想种,就有人把俺赶了出来,不给田种了。”
  王宁安沉吟道:“那你们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不是说棉纺工厂建起来,增加了好多工作吗?”
  那个年轻的哭得更惨了,“没有,哪都去不了……收棉桃用的都是奴隶。”
  “啊!”
  王宁安脸色骤变,他急忙追问道:“你们说的是真的?”
  “是,是真的,千真万确!”
  王宁安缓缓起身,盯着文彦博。
  “宽夫兄,如果我没记错,朝廷是准许用奴隶,但是仅限于矿场,主要是挖煤挖铁矿石……怎么能把田里的农活儿也都交给他们!那我大宋的子民能干什么?”
  冷汗顺着文彦博的脸颊就流下来了,“这事老夫立刻调查,谁敢破坏朝廷规矩,绝对不姑息!”


第863章 文彦博造的孽
  事情闹到了这一步,不用文彦博说,王宁安也会查。
  一个工厂,几百万贯的收入,为了弄到这么多的钱,究竟都干了什么,简直不敢想象。连赵曙都坐不住了,他让狗牙儿跟着老文,省得老家伙使坏,销毁罪证。
  王宁安立刻让人去封了衙门的案卷,开始全面排查。
  这一查可真不得了,饥民放火抢常平仓,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原来自从六七月开始,这类的案子就屡见不鲜,最近是因为文彦博赶来,发了一批救济粮,勉强压下去了,只是没想到,在赵曙赶来的当晚,又爆发出来,将老家伙苦心营造的繁荣景象,戳得粉碎。
  除了抢粮之外,各地的杀人越货,抢劫偷窃,各种案子,都比往年增加了十倍不止,另外,还有大批的百姓逃亡,许多人都跑到了邻近的水泊梁山,据说那里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匪徒,气焰十分嚣张,朝廷已经派官兵清剿,可是当官兵出现,这些人都藏了起来,或是变成了普通的渔民,等到官兵离开,又立刻原形毕露,打家劫舍,到处抢掠。
  “陛下,王爷,因为水泊梁山地处郓州境内,济州的百姓逃亡,跑到了水泊,主要祸害的还是郓州,如果去查郓州的卷宗,只会比济州严重百倍,只是郓州没人敢说,有苦难言!”王旁解释道。
  赵曙把眼睛一瞪,“是因为文彦博吗?他们怕得罪文相公?”
  王旁没有吱声,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这个文彦博,简直可恶透顶!他眼睛里还有没有大局?还有没有百姓?”赵曙气得拍桌子!
  王旁道:“陛下,王爷,有些事情,或许文相公也不清楚,下面的人也在瞒着他。”
  “一层瞒着一层,把朕当成聋子,瞎子吗?”赵曙怒吼道:“你说,你给我说清楚,改种棉花以来,济州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王旁秉承老爹的意思,留在地方,他除了观察兖州的情况之外,也经常跑到济州和单州来看看,因此很多情况,他是一清二楚。
  作为赵曙未来的二舅哥,他是没什么可隐瞒的。
  ……
  文彦博推行改种棉花,很多佃户就不高兴……他们种田交租,剩下的就是粮食,可以填饱肚子,可种棉花,他们总不能吃棉桃吧?
  虽然说会收购棉花,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买粮食,但是粮价如何,又到哪里去买?很多事情都没有讲清楚,老百姓愿意干才怪。
  但问题是文彦博催得紧,而那些从江南来的大户人家是商人,也没有解释的义务,而且这些田原本是孔家的,他们现在是主人,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佃户不愿意干就滚蛋,反正不缺干活的人!
  为了尽快改种棉花,这些商人,还和当地的官吏联手,他们把曾经依附孔家的打手,恶棍,地痞,流氓,无赖,混混……全都集中起来。
  利用这些人,去逼着百姓改种棉花,谁不答应,动辄打骂,还有更严重的,直接烧了房子,把人赶跑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赵曙气得小脸都扭曲了,好你个文彦博,居然为了推行改种棉花,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顽固百姓死活,你,你老东西该死!
  王旁还不停止,他继续讲下去……改种的时候,闹了一场乱子,等到百万亩棉花种下去,乱子也没有停止。
  因为棉田需要灌溉,用水比麦子高粱要多,当地又发生了争抢水源的问题,传统农户和种棉农户,种棉农户之间斗得不亦乐乎。
  大户商人豢养着打手无赖,他们也参与其中,王旁告诉赵曙和王宁安,根据他所知,至少因为争水,死的人就有100多个,受伤更不知凡几。
  好不容易等到了棉花采收,因为要在几天之内,趁着晴天,把棉桃摘下来,早了晚了都不成。
  这几天很辛苦,但是工钱也不少。
  很多老百姓都希望能多干点活儿,赚些钱,今年的粮食必须从外面购买,不多挣钱,就只有饿肚子。
  可结果呢?
  他们却发现,真正收棉花的时候,那些大户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许多奴隶……这些奴隶个子很矮,又长了一副罗圈腿,但是却很勤劳。
  只要给点饭吃,就能从白天干到晚上,甚至夜里借着月光,也能赶工。
  奴隶的出现,又断了老百姓的一条财路,富余的劳动力怨声载道,只能拥到城里,抢夺有限的机会,把城市弄得乌七八糟。
  如果说这些乱子还能承受,但是在收购棉花的时候,却是一场浩劫。
  大户们依旧指着地痞无赖收购。
  试想,这帮人能不趁机占便宜吗?
  朝廷收田赋,大斗进小斗出,地痞们更是推陈出新。
  他们故意不告诉收购的地点,老百姓只能提前到县城等着,很多人一等就是两三天,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吃没喝……熬得他们筋疲力尽,这时候才来收购,价钱压到了极限,老百姓只能含着泪出售。
  还有一些人故意找茬,把棉花的等级压低,甚至干脆不要。
  好多老百姓忙活了一年,血本无归。
  “够了!”
  赵曙真是听不下去了,他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师父,这个文彦博简直草菅人命!去把他叫来,朕要问话!”
  王宁安很平静,他仔细听着王旁的介绍,这些乱象,他一点都不意外……别说是大宋朝,哪怕放到了后世,没有仔细准备好,就急功近利,强行改变,不出乱子才怪呢!
  此刻的文彦博全然没了昨天的趾高气扬,他急得来回乱转,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其实有些状况他是听说的,但是总没有当回事,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可事到如今,文彦博也不敢马虎,他把各种卷宗找出来,又询问了地方的情况,他的头立刻就大了!
  “你们是想要我的老命啊!”
  老文猛地举起巴掌,狠狠甩了儿子文及甫一个嘴巴!
  “逆子啊,你爹的一世英名要毁了!”
  文及甫被打得满眼冒金星,也满心委屈,“爹,都是那些刁民不配合,儿子也没有法子,还有那些江南来的棉商大户,他们个个腰缠万贯,肥的流油,结果还什么都斤斤计较。采收棉花,就给当地的百姓如何?让他们赚一点口粮钱,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子!”
  “哼,你说这些有什么用?王宁安他会放过你爹吗?”文彦博眼珠子都红了。
  “爹,不管怎么说,我们增加了200多万贯的税收,功劳摆在那里,这点区区小事,陛下也不会穷追不舍的!”
  文彦博迟愣一下,摇了摇头。
  “我告诉你,朝廷的事情,可大可小,全看上面怎么看。这一次二王肯定要借机掀起波澜,不砍几个脑袋,是过不了关的。”
  文彦博沉吟道:“无论如何,你先找出几个人来,等陛下问我,拿他们顶罪。”
  文及甫傻眼了,“爹,这个不好吧……人家可是冲着你老的名头来的,如果把人杀了,就再也没人给咱们办事了!”
  “呸!还想什么呢!要是这一关过不去,你爹都没了!”
  文及甫被喷了一脸吐沫星子,没法子,他慌里慌张,拟出了一个名单,其中包括两个棉商大户,还有几个经手的吏员,以及地方上的流氓地痞。
  等刚把名单拟好,外面传旨的就来了。
  文彦博只能硬着头皮,来到了行宫。
  “老臣拜见陛下,老臣特来请罪!”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赵曙的声音才幽幽传来。
  “文相公,免礼吧!”
  等文彦博站直身体,赵曙又问道:“文相公,你有什么看法?”
  “启奏陛下,种种乱象,老臣的确有罪……罪在监督不严,管理不善……老臣认为地方官吏枉顾民生,应该重罚,至于商户,一心逐利,贪得无厌,半点不想着朝廷,更应该严惩不贷,老臣已经调查清楚了,这是几个行径恶劣的官吏,还有几个黑心的商人,老臣恳请立刻处斩,以安民心!”
  说完,文彦博将名单拱手奉上。
  不得不说,文彦博的效率还挺高,看到这里,赵曙的怒气也消了一些。
  “贪官墨吏,黑心商人,都要惩治,只是朕还有些疑惑,文相公,你看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棉纺工厂引起,该如何取舍?”
  这话问的,文彦博心里是拔凉拔凉的。
  “陛下,老臣以为棉纺工厂还是好的,毕竟增加了那么多岁入,朝廷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建万世不拔的基业,都离不开钱……说到底,还是地方官吏和商人无良,辜负了圣恩,残杀百姓,罪不容诛。老臣身为宰执,过去疏于监督,也是太过相信下面人的操守德行……老臣愿意一同领罪。”
  文彦博这个老货,惯会避重就轻,推诿卸责,一番话听起来颇有些道理,但实则全是推脱之词,不断给自己开脱辩解,把罪名全都推给了下面,他只是失察,只是糊涂……可事情能这么简单吗?
  “师父,你的意思呢?”
  赵曙问到了王宁安。
  “陛下,臣以为文相公也不用急着请罪,这一次的事情原定是做个比较,济州的情况我们看到了……成果是有的,但是问题也不少。臣以为,不如再去兖州看看,两相对比,权衡利弊,才能得出公平的判断。文相公,不妨一起去兖州吧!”


第864章 试点很成功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王宁安当初安排这个对比,就是想拿出实际的东西……毕竟庙堂之上高谈阔论,可以说的天花乱坠,讲得吐沫横飞。
  但是靠着辩论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更何况王宁安最多知道一个大概的脉络,而且还是历代学者梳理的,那玩意最多只能当成参考,如果真的当成金科玉律往下推,保证会出事的。
  而且别忘了,以王宁安现在的地位,随便推一项法令,没准就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受难,搞不好是要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的,他必须慎之又慎。
  从赵曙继位,也有一年多了,王宁安除了弄出了蒸汽机之外,就没有多少动作……有些时候,他甚至在怀念,有赵大叔在的时候,至少有个人给他擦屁股,你说牵制也好,保护也好,至少能遮风挡雨,化解副作用。
  现在干什么,最后都要自己承担。
  这就好比从经理变成了董事长,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但是自从踏入兖州境内,王宁安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
  能够很明显感觉到,兖州境内的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两边的田地也十分整齐,而且每走一段距离,就能发现引水灌溉的沟渠,而且还有很多人在忙活着。
  把家里的粪土挑到地里,利用深秋这段时间,整地堆肥,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看不到一个闲人,这就是给王宁安的第一个感觉。
  跟着他们一起来的文彦博老脸很长,跟驴差不多了。
  他本以为把棉纺工厂办起来,税收增加,一俊遮百丑,什么毛病都没了,可是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
  而且看样子兖州弄得的确比他要好,文彦博的脸都没地方放了。
  精明了一辈子,从来都是算无遗策,那么多人倒台了,唯独俺老文能屹立不摇,这就是本事!
  只是这一次或许一开始就错了,自己压根就不该跳下来,亲自发展什么工厂,做多多错的道理都忘了?只盼着兖州的问题更多,到时候王宁安不但没法发难,还要自打嘴巴。
  漫天的神佛啊,一定保佑弟子啊!
  好嘛!
  文相公都求神拜佛了。
  可显然佛爷都不愿意管他的事情……兖州方方面面,都远比济州好太多,能很清楚感觉到百姓的满足,他们脸上都带着希望,在田里干活,不时有人用粗犷的嗓子,大唱山野曲调,别有一番味道。
  “看着是不错,师父,把几位土地神请来吧!”
  赵曙就在临时的行宫,召见了几个负责兖州事务的年轻官吏。
  苏辙、章衡、章惇、吕岩,外加上王旁,还有几个税官书吏,全数到场。很明显看得出来,章惇和吕岩都晒得黝黑,两个人应该是没少在乡间跑,只有苏辙几个也瘦了一圈,但是从脸上都看得出来,几个人自信十足。
  “按照你们的呈报,一共织出了20万匹棉布,可远远比不上济州的54万匹啊!有什么可说的?”王宁安发问。
  “当然!”
  章惇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睥睨地看了一眼文彦博,而后轻笑道:“回王爷的话,我们实际上是织出了37万匹棉布,仅仅比济州少了17万匹而已!我们都认为,济州虽然比我们多,但是他们的作法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
  文彦博黑着脸道:“你们说话要讲究凭据,织的少就是少,不要狡辩!”
  “非也!”
  章惇晃着头道:“王爷,可否容我们把详细的情况如实上奏?”
  “说吧,不过要注意你们的言辞,不要牵扯别人!”王宁安假意训斥了两句,就让他们讲讲,是怎么干的……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吕岩是计划分成三年,然后才把田亩分给佃农。
  他们和百姓沟通之后,百姓欣然答应。
  大家都会算账,以往他们要交田租,要交赋税,基本上一半多的产出都要交上去……按照吕岩的设计,给他们留一半的田种粮食,剩下一半,改种棉花……实际上,他们的口粮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要多花费一点功夫,去种植棉花。
  如果真的能成功,三年之后,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土地,百姓是非常乐意的。
  农民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越用越有,没什么可怕的!
  在分田的刺激之下,兖州的百姓终于动了起来。
  他们全力改种棉花,而且棉花的长势喜人,吕岩,章惇,还有不少吏员,天天往地理跑,和百姓打成一片。
  经过沟通之后,又组织百姓,用两万人,把厂房盖了起来。百姓完全是免费出工,他们只花了一点砖瓦和水泥的钱。
  随后章惇也入股的名义,从幽州引进了蒸汽织机,一共两千纱锭。规模只有济州的三分之二,这也是他们商量过的。
  如果一上来就权利种棉花,也不顾百姓生计,缺少口粮,饿死了人,那可是要捅娄子的。宁可步子稳一点,不要急功近利。
  就在工厂建立的同时,吕岩又组织百姓,修了十几条的引水渠。
  不但解决了棉花的灌溉问题,而且还把其他的口粮田也给灌溉了。
  在济州,因为争水而出现的械斗,不但没有发生,还让百姓的粮食普遍增加两成产量。别小看这两成,原来吃不饱的人能吃饱了,吃饱的人,有了一点余粮。
  这下子让苏辙看到了希望,他立刻在兖州成立了学堂,专门收农家子弟,也不要求这些人读书考科举,只要求识字,会基本的计算,能看懂说明……然后又从幽州聘请了两个百工院的讲师,让他们培养这些年轻人。
  其中表现好的,可以进入工厂,一边上学,一边操作,每个月能拿100文,这点钱放在洛阳,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放在兖州,那可就不一样了。
  普通的学生,一个月束脩只要50文,也就是说,上学,学得好,不但不花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