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范进的平凡生活-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
  东南的庄园与北方不同,占地并不十分广阔,但修缮得格外精致考究,如同东南的人文特点一样。注重细节,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力争做到完美。这处乡下的小小别墅,本是魏国公府的一处产业,作为国公夏季避暑纳凉的消遣处之一。如今,则成了上元县令范进的临时公馆。
  在庄园门外,十数名公人手持棍棒如临大敌,而在他们身边,八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怒目横眉地看着对面。只那一副凶神的模样,就足以吓退大多数访客,让人不敢上前半步。
  这是魏国公府的家生奴仆,随着军队操演武艺,本领高强自身又有一定地位,动手不考虑后果。放眼江宁敢招惹他们的人不多,通常而言,看到他们,就知道该躲着走。
  在庭院对面,几座临时的凉棚已经搭起来,身穿青衣的仆役持蒲扇为自家主人打扇,有人在远处升起了火,搭建了简易的灶台煮茶。那些衣冠楚楚年龄不一的太面人物都在凉棚下坐着纳凉,享受着仆人的服务之余,依旧不住地骂着手下人没用,动作太缓慢。
  他们全都伸长了脖子,向着小院看去,恨不得透过院墙,看到里面情形。一些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也有些人默不作声,不知道在考虑些什么。
  过不多时,院门开了,以四品知府致仕的仕林前辈徐乃应被人送了走出来。在门首只寒暄几句,随手便关上了门。
  徐乃应今年已经五十几岁,身体又较为肥胖,夏季对他来说本就是折磨。加上心情的原因边走边出汗,等来到凉棚时,衣服都要被汗打透了。
  不用问结果,只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谈判的并不顺利。有人问道:“老黄堂,事情谈得如何?范大尹到底是什么想法,是愿意息事宁人,还是非要闹个天翻地覆?”
  徐乃应摇摇头,一边擦汗一边找水喝。仆人说是茶还未煮好,便吃了他一记耳光。虽然是五十几岁的人,手上还有点气力打得仆人脸上瞬间起了巴掌印。
  “没用的蠢物,要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没看出老爷现在口渴得很?只管拿水来,开不开没什么关系,只是凉水都行。”
  一口气喝了几杯凉水,徐乃应沉沉气,朝几人道:“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我都没见到范老爷,让六小姐就给挡驾了。有她横着,谁又见得到人?”
  “这……六小姐也在?范进一个大男人,六小姐在这算怎么回事啊。”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关心那些做什么。关键是六小姐怎么说啊?”
  徐乃应摇摇头,“六小姐的意思是,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找出幕后指使。她已经给家里写信,要加派人手,全力调查了。真是的,好生生怎么来了这么一场祸事,这下咱们道德乡怕是有难了。”
  几个乡绅都摇着头,神情很是有些无奈。对于发生在乡下的一切,都表示莫名其妙。
  范进下乡的招牌是视察各乡社学,尤其张居正罢免讲学后,大的书院全都被关闭,乡下小地方的私人书院,往往还开着。尤其东南地区文风兴盛社学蜂起,乡下地方谁管你张居正说过什么。知县的工作里本就包含文教,视察学校顺带检查关停民间讲学场所的借口无可厚非。但大家没人是傻子,谁都猜的出,范进视察学校是假,借机纳凉消暑是真。
  乡下有山有水总归比城里凉快,到这里纳凉是个不错选择。大明的官员夏天没有休息日,可是做官的自身就是绳墨执行人,自然知道该如何从规章制度里找到漏洞。打着视察学校名目,到乡下各村庄大吃特吃一顿,再胡乱找两倒霉学校处理一下,就足以完成任务。这样的手段之前也有人用过,倒是不算新鲜。何况与范进同行的还是魏国公府小姐,两人先去的地方又是钟山徐家的祖坟,就更像是陪女孩子出来约会,没人当一回事。
  直到道德乡的粮长也是上元七区乙字区的总粮长顾寿山火烧火燎地找到各位乡绅头上问计,大家才知道范进这次出来,并不只是游玩纳凉那么简单。夏粮刚刚征收完毕,他就是要趁着这个时候,彻底重查夏粮征收中的私弊。为防万一,甚至没有动用公人,而是由徐家找了锦衣卫。
  好在顾寿山是息园顾家的人,在锦衣卫里也有关系。这边刚一查他,那边就送来了消息,让他多加谨慎。
  夏粮里的私弊,大家心里都有数,尤其一条鞭法在江宁实行的早,乡绅们对里面的私弊掌握的多,都知道怎么钻空子。今年夏粮里的窟窿,各家都有份参与,如果被查出来,多少都会有些麻烦。再说那位平素交情莫逆的管粮食官要因为这种事翻船,以后谁还跟自己合作?是以不管怎样,这事必须压下去。
  收钱的时候人人有份,现在出了事,大家谁也别想跑,都得跟着想办法解决。按徐乃应的想法,各家凑出一笔钱贿赂范进,再按着规矩,每年拨出一笔常例来给他。除此以外,再找个漂亮的女人陪他几个晚上,就什么都能解决。自己在知府任上时,这样的事做得多了,保证不会出问题。
  可是顾寿山却有些担心范进狮子大张口,这种出身寒门,又得宰相青睐的小子,最容易不知天高地厚,搞不好要一个大数目,怕是给不起。与其软做不如硬做,从乡下买出几个死命之人,拿把刀吓唬他一下。让县官知道乡下不比城里,自己逃回城就是。
  就在两方商议着到底是该软做还是该硬做的时候,范进遇刺受伤的消息就传开来,随后整个事就失控了。
  即便是最为激进的顾寿山,都没想过要买杀手行刺。杀官形同造反,何况是张居正的准女婿,杀了他不是自己嫌命长。众人试图找出是谁这么白痴,居然闹到请杀手的地步。大家互相指责了半天,刺客没找到,自己内部倒发生了积累分歧。现在道德乡的乡绅们貌合神离,不少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算盘。
  内部的事是一回事,外部的事怎么解决,就是另外一回事。范进身份不是普通县令可比,何况还有六小姐随行。派几个人吓唬他,还能说是他犯了众怒,派杀手这事那可是官场忌讳,张居正知道,绝对不会轻饶。
  是以在找指使者之前,最重要的是先安抚范进的情绪。各位有功名或是从官身致仕的绅士轮番登门游说,既是自辨,也是请范进息怒。都表示那刺客跟自己无关,自己都是体面缙绅,哪能干那种下作之事。可具体是谁做的,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从行刺到结束,大家都是听到谣言,没人见过真相。至于范进伤的怎么样,刺客又如何,也没人知道。想见范进的,全都被挡了驾,连人都见不到。虽然江宁这地方致仕的大佬多,可是这事明显是范进占理,别人又怎么说话?何况魏国公家六小姐给范进站台,致仕官员也好,文坛名宿也罢,能惹得起这混蛋国公的实在太少。
  这事里最有嫌疑的就是顾寿山。首先他是总粮长,贿赂管粮官克扣夏粮的事,他是第一责任人。其次就是他是顾家的人,就是顾实顾守拙那个顾家,顾实差点成了宰相女婿,但是被范进截胡,其家族怀恨在心,买凶行刺范进……看上去能够自圆其说,从做案动机上完全解释的通。
  乡绅们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大概都有默契,准备让顾寿山当一回背锅侠。可是这事总得见到范进,才能继续谈,现在连人都见不到还谈个鬼。
  徐乃应是道德乡活人里面,官职最高的一个,连他都被挡了驾,其他人只怕更没办法。几人长吁短叹,抱怨着不知哪个冒失鬼行此下策,连买凶杀官的事都敢做,要是被查出来,非剥了他的皮不可。另一方面,就得考虑眼下这关怎么过。
  徐乃应忽然眼前一亮,“各位兄台,据我所知守拙似乎从京城已经回乡,好象还没什么事做。不如大家请他出面与范进谈一谈,不管怎么说,两人在京里总有一面之交,或许他出面最合适……”
  院落上房内,药香四溢。徐六皱着眉头道:“姐夫明明没受伤,为什么搞一屋子药味,难闻死了。”
  正坐在黄花梨太师椅上,拿着折扇摆造型的范进,用扇子做了个敲头的姿势,“六妹一个聪明人,怎么这时候又糊涂了?做戏就得做全套,半途而废,算得什么好手段?我就是不能让他们看出我受伤没受伤,等到有拦不住的人进了房间,只一闻到药味,就还是搞不清楚我的情况。这也是障眼法的一部分。”
  徐六听的不住点头,眼神里满是崇拜之意:姐夫最厉害,姐夫最棒。
  她想着几天前那个晚上,姐夫和她正在庭院里散步时,刺客突然出现。也是承平日久,人都没考虑过在江宁附近会遇到刺客敢杀朝廷命官,因此防卫上有些疏漏。虽然有凤鸣歧这等大高手压阵,不至于真吃了亏去。可假设没有范进拼命挡在前面,与那几个刺客搏斗,徐六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伤。
  一想到姐夫赤手空拳迎向几口单刀,把自己保护在身后的场景,徐六的心就跳得莫名快些,那些自己构思的故事,渐渐凝结成了实体影象,在眼前不挺闪现。脸不由自主地羞红,望着范进的目光里除了崇拜仰慕,还多些别的东西。
  范进道:“我不算最厉害,派刺客的人才是真正的厉害。几个刺客武艺不错,手法也比较利落,看着就是专业人士,不是乡下土财主能接触到的人。几个人被捉后就自尽了,剩的那个活口居然说是黔国公出钱雇的他们。一般人几乎就上了他们的当!”
  徐六想起审讯的内容,也恨恨地握起了拳头。“我舅舅还没到江宁,这事怎么就成了他做的。再说舅父他老人家是朝廷命官,哪里会做如此下作之事?肯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范进也道:“黔国公为人如何我不做评论,但我相信,他要是想杀我的话,一定不会选择这么粗糙的手段。买几个刀客刺我,还不如用毒箭,黔国公用这个熟练的很,对付我绰绰有余。我相信此事和黔国公无关,估计幕后主使是派人冒充黔国公的门下雇凶,甚至故意带出一些云南的习惯误导他们,一旦被捉就能误导官府。那人也不指望这几个人真能把我杀了,他或他们所求的是让我向黔国公发难,近而在江宁闹出一场是非来。”
  “那这是非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问的好!我想这是非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朝廷的注意力会被是非吸引,而不再注意他。而他可以趁机改正过错,或是挖一个更大的窟窿跑路。不管走哪条路,他都需要时间,而要争取这个时间,就得让市面乱起来。这次行刺的机会选的很好,我如果在道德乡遇刺,最大的怀疑目标是顾家。即使这几个刺客被捉,也只会供出黔国公。那么不管我是死是活,对他而言,都能达到目的。惟一能让他徒劳无功的,就是我压根不上当。”
  “是啊,那个坏蛋这回注定白费心思,姐夫这么聪明,怎么会上他的当!活该他白费心机!姐夫,这个坏人是谁,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嗯,算是有个方向,但证据不完整,现在说出来也没用,动不了他。”
  徐六道:“那你告诉我啊,我让爹爹把他抓起来打,不怕他不招。”
  范进笑着起身,“六妹不必操心了,这事我自有分寸,六妹好生歇着就好。一会我陪你下棋。”
  “真是的,姐夫总是拿我当小孩子。”徐六郁闷地摇摇头,又有些郁闷。自己好找的锦衣卫,结果转头消息就走漏了,如此没用,也难怪姐夫把自己当小孩子。早晚有一天,要做一件漂亮事姐夫知道,自己不是没用的人。姐姐能为他做的,自己都能……


第四百二十五章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顾实是在当天傍晚时分赶到的道德乡,随他同来的,却是一直以来未曾与范进见面的刘勘之。这三个人的聚会,让范进觉得无比好笑。冠军与失败者之间的聚会,该谈些什么?不管谈什么,似乎都能对他们造成碾压伤害,做人要厚道,这样虐人是不对的……
  他心里胡思乱想着,顾实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开口,还是刘勘之打破了沉默。他是个遵守诺言的君子,既答应了范进远离张舜卿的生活,就不会再纠缠,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提。只看看范进笑道:
  “还记得与退思初见时,只知道退思文墨精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想到退思的武艺也是如此了得。这几个穷凶极恶的刺客,都没能伤到你分毫。”
  “元定我兄过奖了,无非是几手粗浅的防身本事,算不得高明解数。真说本事好的,还得是凤四爹,他老人家一来,那几个贼人就只剩了被捉的份。”
  “是啊,我还想请四爹到刑部,教那些公人武艺。可惜凤四老只肯在县衙门教那些捕快,也不肯到刑部去教课。看来官府的人缘还是不好,老百姓宁可帮朋友,也不肯帮官。”
  范进与他又客气了一番,才切入正题,刘勘之此来,是两件事。第一是向范进要人犯,将那名被捉的刺客交给自己带回刑部仔细审问,另一件事,就是替顾家辩白,证明刺客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以范兄的聪明才智,这些话其实不用我说,你也想得到。之所以现在不表态,无非是在等对方提供一个你能接受的价钱。”刘勘之看看顾实,见他看范进的眼光里既有愤怒又有着某种恐惧,摇摇头,拍着顾实肩膀道:
  “守拙,你忘了大觉禅师怎么跟你说的了?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放不下伤的只能是你自己。男人总要有点男人的样子,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不顾大局。何况你这个样子怕是有负家中尊长所托。本来与退思谈条件的话该是你说,可你既然不肯,就只能我来代劳。但我希望你能平心静气的听,如果我哪里说的不合你意,你也好及时纠正。”
  范进的目光在顾实身上一掠而过,与刘勘之不同,对顾实这个人,他是连结交的兴趣都不曾有。只随口问道:“顾兄应得的家产都拿回来了么?顾兄的息园也是我上元管境,若有人在家业上为难顾兄,只要一句话,本官定为顾兄主持公道。”
  后者一语未发。范进只好又对刘勘之道:“元定兄,明人不说暗话。这次顾家的老辈没出面,让我有些怀疑他们的诚意。万一我提了要求,守拙做不了主,不是让他为难?再者元定兄心怀天下,何以要掺和到这等闲事里?”
  刘勘之摇摇头,“没法子,我与守拙兄虽然相交不久,却早已慕名。再者顾家的几位兄长与小弟有旧,他们出面请我出面,小弟也是情面难却。至于做主的事退思不必担心,守拙拿着顾家族长的名章,如同族长亲临。有关财产上的事,一千两以下,守拙都可以做主。除了要为朋友帮忙,我也是有件事要和退思商量。刑部最近在办一件大案子,具体的细节请原谅我保密,不能多透露,只能说涉及到的人位高权重党羽众多。正如你一调查那些管粮官,这些人就先自得到消息一样。小弟那里就算再怎么仔细,那人肯定也听到了风声,正在做着准备。不管是逃还是消除罪证,他都会试图扰乱市面破坏秩序,分散官府的注意力。刺杀退思的事,也多半是此人指使。可是眼下我们还没拿到足够的凭证,不能收网,退思怕是就得受些委屈。”
  范进看看刘勘之,“这段时间刘兄不在江宁城里露面,原来是做得这好大事?”
  “去岁时害了个吐血病,我的身体大不如前。趁着眼下还有几分精神布置,为江宁也为朝廷除一害,也是小弟应尽之责。范兄是个聪明人,如果用心去查,这件事多半逃不过你的耳目。小弟只能求范兄高抬贵手,做一回太平县令,于这件事不要过多参与。”
  “这是自然。上元县衙门哪里敢去坏刑部的事?如果有什么需要上元县配合的,元定兄只管开口,小弟自当一诺无辞。”
  “退思客气了。说来惭愧,这次的事还真不是刑部的事。因为如果以刑部名义调查,只怕事情刚开个头,那面就对我们的全盘布置都掌握清楚,接下来自然就是不了了之。请相信小弟,那人的手段高明,自有的是办法把调查变成一场笑话。所以整件事就是小弟以布衣之身,用自己的几个亲信在做。他们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从官府里又得不到什么助力,刑部的公人非但不是他们的帮手,反倒可能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上元县这边,我也是不敢用人,谁也没法确定那人的手伸到了哪里,又掌握了谁的关系。”
  范进心里对于刘勘之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或许自己这辈子也达不到他的境界。用自己的私人手下去查公事,如果易地而处,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有这个时间不管是参加文会,还是找女孩子聊天不是很好?不管那人多凶残,也不会没事找事和刑部尚书家的公子为难。
  但是他这样的为人,也注定没时间多陪妻子,不会花心思讨妻子喜欢。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自己更适合成家,他更适合立业。
  心里想着这些,范进口中说道:“元定兄如此说,我便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既然做戏,就要做全套。市面可以不乱,但是我也要做一些事证明自己是在发火,否则那边也是瞒不过去。这件事不是顾家人做的,我也只能当成顾家人做的。再说此地的管事,也就是我们上元七位总粮长之一,那位顾大管家身上也不干净。”
  “顾老世伯说了,一二害群之马,自应请官府代为惩处。只希望念在他多年为顾家奔走份上,手下留情就好。”
  “我尽量,但前提是他要说实话。其次,我接下来要做的事,希望顾家配合。至于银两赔偿就不必了,自东桥先生下世,顾家已经有几十年没出过一个做官的子弟,开支又大,就不必用银两了。”
  见范进答应的痛快,刘勘之长出口气,“幸不辱命。今晚月色正好,你我三人同饮几杯以做庆贺,不知范兄意下如何?”
  “求之不得。”
  有人送来了酒,三人心情不同,一样的琼浆便有百般的味道。范进与刘勘之借着酒即兴赋诗联句,顾实则是一言不发,只低头喝酒。就在两人正在兴头的当口,顾实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句:“范进!我……要定亲了。”
  “哦。那恭喜了。”范进无所谓的应了一声,然后继续与刘勘之进行联句游戏,顾实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似乎也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加入了这场联句游戏中。范进原谅了顾家,顾实也原谅了范进,这个夜晚看上去是那么美好。只是越来越闷热的天气,破坏了这如诗美景。风不吹,蝉不叫,一股巨大的能量就在沉默中缓慢积蓄。
  江宁,杨家。
  罗武作为护院首领,被主家赏了三间房子。就在杨家大宅比邻处,也属于杨家物业。虽然房间矮小,但是罗武向来将之看做最珍贵的财产,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在江宁这座大城市里奋斗的证明。
  人来人往。
  往日很平静的小院,在这个夜晚格外热闹。门首的红喜字依旧在,可此时已经被白布覆盖。几个女子的哭声从房间里传出来,有人大叫着胭脂姐的名字,哭得撕心裂肺。
  罗武站在院子里,胡须没有修剪,胡乱生长着,看着就很邋遢。身上已经几日不曾洗澡,身上满是汗臭,迎着风就能闻到。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性子忠厚到偏于懦弱的地步,为了维护主家,他可以与任何强人搏杀。要是有人欺负到他头上,他反倒是以退让为主,甚至被酒醉的人打上几拳,都不会还击躲闪。
  可是今晚,他那双平日看上去很是友善乃至有些迟钝的眼神,渐渐变得狰狞可怖。在月色笼罩下,他身上似乎正在发生着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是与他近在咫尺的那个小厮,只觉得周身汗毛都要炸开,仿佛站在身边的不再是往日那个憨厚朴实的罗鼻头,而是一头极凶猛的野兽,随时可能把自己撕成碎块。
  这是一向跟在杨世达身边的小厮,因为精明干练,算得上亲信那一级别。他也是杨家家生奴,也是阿鼻中人,跟着家里一起入了乌龙会。
  “鼻头……胭脂姐对我很好的,她的死我也很难过。但是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二爷那边怕是还要叫我,在这里待久了不好……”
  罗武只看了他一眼,那如刀目光将小厮后面的话都斩断了。过了好一阵,罗武才开了口。他的声音平时就不算好听,现在听来就有些嘶哑了。
  “胭脂不喜欢我,这点从成亲的那天我就知道。她喜欢的是书生,不是我这种老粗,但是老夫人发话,她不能不听,何况又是为老太爷冲喜。和我成亲的那一晚,她偷偷在哭,我看到了,但假装还在睡觉,因为我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段日子她很委屈,因为她不喜欢我,我虽然变着方对她好,她也努力装出笑脸,但每天晚上没人的时候她都会去哭。她去伺候老太爷,就是因为不想和我同房,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不在乎,我只知道她是我的老婆,只要我一直对她好下去,她早晚有一天会回心转意。可是……现在没机会了。”
  “鼻头……会有的,二爷说会给你找个丫鬟……”
  “我只要胭脂,只要我的老婆!”罗武的声音冰冷,让这小厮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