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中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重机枪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是骑兵走向没落的时候,重机枪就是骑兵的克星,虽然之前南非战场上英军骑兵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那是布军缺少自动武器,仅凭步枪可克制不了骑兵。
现在布军拥有一百多挺重机枪,当重机枪形成规模时,重机枪前方就是一片死亡禁区,血肉。身躯是无法轻易穿过的,骑兵也无法。
一串子弹达到骑兵身上,将骑兵连人带马都打死,一百多挺重机枪一起开火,英军第12骑兵师数千骑兵在这片死亡禁区中一排排倒下,无法前进一步,无论骑兵是前进还是撤退,又或者停在原地,都逃不过重机枪子弹的收割。
短短时间内,数千骑兵就此倒下,布军的重机枪又对准跟在骑兵身后的步兵,马克沁重机枪超过一千米的射程可以让重机枪轻松打到英军步兵身上,一排排已经步兵步入骑兵的下场。
“撤退!快撤退!”
罗伯茨赶紧命令英军撤退,前线的军官也同样在下达撤退命令,因为任何一个军官都知道前面是死亡禁区,前进就是死亡,停在原地更是会成为布军的靶子,只有赶紧后撤,才能减少英军的损失。
英军撤退回到自己的阵地,布军没有进行追击,因为布军知道英军也有大量重机枪,布军现在冲上去只会是送死,今天将英军击溃,布军的收获已经足够了。
战斗结束后,英军清点死伤人数,这一场战斗英军居然死伤近万,第12骑兵师近乎全军覆没,罗伯茨看到如此巨大的死伤数字,眼睛都红了。
“该死,是谁卖给他们重机枪?”
布军突然出现的大批重机枪是英军伤亡惨重的直接原因,不管是谁卖给布尔人重机枪,拥有大批重机枪的布军,现在是英军最头疼的敌人。
罗伯茨不甘心撤军,和参谋长基钦纳商量一下后,决定短时内不向布军阵地发动冲击,而是发挥英军的火炮优势,用火炮摧残布军。
英军的炮击开始了,由于英军的炮弹也有限,所以英军火炮不是一直发射炮弹,而是间隔一段时间向布军阵地进行一次短暂的轰炸,这样也可以消耗布军的精力,等到布军的精力消耗光了,士气大跌,英军再发动试探性进攻。
就这样,英军的炮击开始了,而布军却要痛苦的忍受英军火炮的轰炸,说不定下一刻自己就会被炮弹炸死,布军战士在心中默默为自己祈祷,祈祷敌人的炮弹不要炸到自己。
英军在进行两天炮击后,突然发现情况不对劲,感觉布军阵地静悄悄的好像没有人一般。
随后一支英军小队摸上布军阵地,发现布军阵地空无一人,甚至连克龙斯塔德城也没有人了,罗伯茨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布军为什么会突然退走,不过布军将克龙斯塔德白送给英军,那英军就收下,很快英军就开进克龙斯塔德城中。
罗伯茨不知道的是,英军的炮击偶然间将正在视察布军的茹贝尔炸成重伤,次日宣告不治,根据他的遗愿,擅长游击战的路易斯·博塔继任布军总司令。
布军在路易斯·博塔的命令下,迅速撤离克龙斯塔德,使得英军轻松拿下克龙斯塔德城。
第367章 布尔战争(五)游击战
克龙斯塔德让给英国人,就代表着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大部分城市都落入到英国人手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英军的炮击中,布军损伤很大,还有部分重机枪被炸坏,布军不能就这样被英军摧残下去,只能无奈放弃克龙斯塔德。
布军在撤离克龙斯塔德后,一部分布军在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境内分散开,寻找机会袭扰英军,剩下的布军在路易斯·博塔的带领下撤回到德兰士瓦共和国,继续抵抗英国人。
德兰士瓦共和国布军司令部,路易斯·博塔拿着一本书在细细研读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句话道出游击战的精髓,也不知道这本《游击战》是谁写的,写下这本《游击战》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指挥官。”路易斯·博塔内心如此想着。
在布军中,路易斯·博塔最擅长游击战,不过路易斯·博塔的游击战战术和《游击战》上描写的战术比起来差的不是一分两分,两者完全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之前布军通过交易获得一些武器弹药,交易的对象还送给布军几本《游击战》,还说布军实力远比英军弱,应该用游击战对付英军,这样布军才有获胜的希望。
对此,当时的布军总司令茹贝尔不以为意,将《游击战》直接扔给擅长游击战的路易斯·博塔,布军在得到武器弹药后,茹贝尔便策划和英军展开一次大规模会战,用重机枪狠狠的揍英国人,告诉英国人,布尔人不是好欺负的,要想征服布尔人,英国人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这个代价会让英国人承受不起,最终逼迫英国人停战。
然而茹贝尔身亡,在死前茹贝尔发现自己的想法多么的可笑,最后将布军交到路易斯·博塔手中,意思就是让路易斯·博塔用游击战对付英国人,说不定布尔人还有一丝机会打败英国人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回到德兰士瓦共和国控制区域内后,路易斯·博塔抓紧时间研读一下《游击战》,提升自己的游击战水平,剩下的几本《游击战》也被路易斯·博塔分给手下的军官,让他们一起研读,路易斯·博塔还想让布军中所有的军官手中都有一本《游击战》,接下来布军会很少和英军进行正面对抗,转而进行游击战,将英国人慢慢拖死。
在《游击战》最后一页还写着游击战术要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搬书本上的内容。
看到这段内容后,路易斯·博塔深以为意,之后便召集布军军官,商讨布尔人的游击战作战方式。
布军上下已经确定,以布军的实力不能在和英军展开正面对抗,转而变成游击战,为此,布军会将自己手中还控制着的城市中的布军撤离,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寻找机会偷袭英国人。
凭借剩下的布军很难抵抗英军,根本守不住城市,反而会被英军围而歼之,倒不如放弃城市,保存兵力,未来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接着布军开始制定属于布尔人的游击战术。
布军多战马,布军战士也擅长骑射,而且骑兵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这便是布尔人的游击战术特点,利用小股骑兵寻找机会偷袭英军,成功后就可以骑马快速撤退,而英军很难追击。
各种游击战术在布军军官的谈论中诞生,进入六月,德韦特、德拉瑞、路易斯·博塔、扬·史末资和詹姆斯·赫尔佐格等布军军官各自带领一支布军游击队开始分散开,有的还停留在布军控制的区域内,有的却已经向英军的控制区域迈进,甚至向着更远处的英国殖民地进发。
在英军占领克龙斯塔德后,由于接连遭到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宽大许诺下,许多在英军后方活动的布尔人民团团员纷纷向英国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后返回自己的农场,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了三万人出头。
5月24日,米尔纳勋爵在布隆方丹宣布英国兼并奥兰治自由邦,吞并奥兰治之后,英军加紧向德兰士瓦共和国进攻。
布军已经放弃正面和英军对抗,转入游击战中,5月30日,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克鲁格乘坐火车离开德兰士瓦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5月31日,罗伯茨进入约翰内斯堡,6月5日清晨开进比勒陀利亚。
等到英军占领德兰士瓦共和国所有城市后,罗伯茨宣布英国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而克鲁格总统得到流亡的德兰士瓦政府授权,抵达葡属莫桑比克首府洛伦索马贵斯,接着克鲁格乘坐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派来的“格尔德兰号”巡洋舰前往欧洲求援。
在英军占领德兰士瓦共和国所有城市后,罗伯茨的三万多部队停下来进行休整,但英军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受到了仍在抵抗的布尔人的袭击,而且布军已经开始转入游击战,在广泛的区域内寻找机会偷袭英军。
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英军还挫败了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
一个月后,罗伯茨将军离开比勒陀利亚,回国接任英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将南非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基钦纳勋爵,伊安·汉密尔顿勋爵接任参谋长。(之前英军虽然有不小损失,但是罗伯茨完成了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任务,有功升职)
罗伯茨走后,南非的英军却陷入到一种无奈的局面,布尔人游击队,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英军却难以寻找到有效的方法对付这些游击队。
布尔人的这种战术让英国人想到在英国的其他殖民地中的抵抗组织,这些抵抗组织就是使用类似的战术,让英军忙于应付,却不能彻底消灭这些抵抗组织。
如何对付布尔人游击队,让基钦纳勋爵万分头疼。
第368章 夏威夷共和国大选
兴华八年(1896)
1月,马尾造船厂,丁级驱逐舰“安庆号”下水,排水量4683吨,后续该级驱逐舰将再建造2艘,分别为:庐州、凤阳。
3月,江南造船厂,清明级潜艇首艇下水,水面排水量1257吨,水下排水量1405吨,后续该级潜艇将再建造5艘。
5月,“秦始皇号”战列舰进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并成为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6月,秦朝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也是最后一艘的“秦二世号”下水,进入舾装,预计明年年中之前可以正式服役。
6月初,中华帝国海军部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华帝国将在未来五年中建立一支拥有16艘新式战列舰的强大海军,用来维护中华帝国利益,今年中华帝国将再建造四艘秦朝级战列舰,明年还会再建造三艘秦朝级战列舰,使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三年后拥有八艘新式战列舰。
中华帝国的造舰计划一出炉,没过多久,英国就跟着宣布六艘威严级战列舰建造计划,接着法国三艘、美国三艘、俄国两艘、德国两艘,世界前五大海军强国因为中华帝国的造舰计划,纷纷出台本国的造舰计划,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迅速扩大,剩下的国家看着六大海军强国的造舰计划有心无力。
海军是有钱人的游戏,没钱没技术就干看着吧。
在今年中华帝国新式战列舰服役、布尔战争都是各国重点关注的项目,到了今年下半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吸引全世界关注:夏威夷共和国第一次总统选举。
因为夏威夷土著迫害华人,但是夏威夷王国政府不能秉公处理,华人被逼无奈之下,夏威夷陈家的带领下揭竿而起,于兴华四年(1892)三月八日在夏威夷群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国家——夏威夷共和国,并且请求中华帝国成为夏威夷共和国的保护国。
夏威夷共和国的出现让美国非常烦躁,因为美国一直想着将夏威夷群岛并入美国,没想到来了这么一处,美国自然是不肯承认以华人主导的夏威夷共和国的地位,迅速派遣一支海军舰队赶赴夏威夷群岛,将夏威夷共和国消灭在萌芽之中。
没想到的是,中华帝国的空军先一步抵达夏威夷群岛,在中华帝国的飞艇威慑下,战争并没有爆发,中华帝国和美国的代表在檀香山对夏威夷群岛问题进行谈判,最后两国各退一步,达成《中美夏威夷共识》,两国承认夏威夷共和国的地位,两国均不能在夏威夷共和国成立,当夏威夷局势稳定后,夏威夷共和国政府要进行民选等等。
在《中美夏威夷共识》签订后,中华帝国和美国都纷纷向夏威夷共和国移民,然而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发生让美国吃了一个哑巴亏。
夏威夷土著因为夏威夷王国没了,他们地位迅速下降不但不如华人和欧美白人,连曰本人都不如,大部分土著勉强能够维持温饱,这让土著心里非常不平衡,在某些人的挑拨下,土著开始发动暴。乱,想要推翻夏威夷共和国,重新建立夏威夷王国。
然而土著手中没有火器,其产生的暴。乱规模比较小,虽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但是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而且土著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欧美白人,华人也受到骚扰,不过夏威夷共和国的军队和警察都是华人,凡是敢对华人动手的土著,当场直接开枪击杀,而对白人动手的土著,只是先抓起来,再进行判罚。
这就导致土著不敢轻易对华人下手,多是对白人下手。
夏威夷土著的乱来导致夏威夷共和国局势一直稳定不下来,使得以华人主导的政府一直存在着,而白人不堪忍受土著的骚扰,便纷纷离开夏威夷,夏威夷共和国华人的比例迅速提高,到了兴华八年,华人占夏威夷共和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居住三年以上正式成为夏威夷共和国公民拥有选举权华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因为夏威夷土著频繁发动暴。乱,严重影响夏威夷共和国秩序,兴华六年,夏威夷政府下达一个条令,凡是影响夏威夷共和国社会治安的夏威夷土著,连带其家人一起送到北部的荒岛上,让其自生自灭。
就这样,到了兴华八年,大部分夏威夷土著都被送到北部荒岛去,北部荒岛被夏威夷军方严密封锁,不允许外人进去,使得荒岛内部的情况不为外人所知。
土著数量锐减,夏威夷共和国的社会治安迅速稳定下来,夏威夷共和国政府终于要进行换届选举了,凡是在夏威夷群岛上居住超过五年时间的人都可以参加选举,成为夏威夷共和国政府的官员。
夏威夷共和国国小人少,选举一切从简,主要步骤就是先确定有多少人参加竞选,有多少人有资格投票,接着进行演讲拉票,投票,最后进行票数计算,确定夏威夷共和国的新任总统。
七月一日,夏威夷共和国进入到选举程序,有五个人参加总统竞选,分别是前任总统陈忠实,一个夏威夷土著,一个美裔白人,一个欧裔白人,一个曰本人。
有资格投票的人人数为76048人。
八月一日,进入到投票阶段,陈忠实获得56。8%的选票,成为夏威夷共和国第二任总统,总统任期为五年。
关注夏威夷共和国总统大选的世界各国都知道选举的最后结果基本上就是这样,夏威夷群岛华人已经是主要组成,中华帝国已经完成对夏威夷的掌控,美国无力回天,除非美国愿意和中华帝国开战。
中华帝国的飞艇威慑历历在目,就连英国都在埋头建造飞艇,很少和中华帝国发生较大的冲突,英国只有拥有一支规模差不多的空军,才有底气和中华帝国对抗。
【珩毅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前面细读,后面产生视觉疲劳,看看章节名就跳过,不少人应该和珩毅一样吧】
第369章 瀛洲攻略完结篇
“八年了,瀛洲的事情也该做一个了断了。”颜学义感叹道。
“老师英明神武,在老师的带领下,帝国战无不胜,瀛洲已是帝国囊中之物。”
素有冷面判官之称的曹文斌在颜学义面前说着奉承的话,有种莫名其妙的喜感,不过事情也的确如曹文斌所说的那般,瀛洲已是帝国囊中之物。
兴华一年,颜学义让曹文斌掌控的情报部制定一份计划,计划的目标是让夏威夷也就是瀛洲成为帝国的领土,很快《瀛洲攻略计划》出炉,情报部迅速展开瀛洲攻略,一转眼,已经过去七年,《瀛洲攻略计划》到了尾声,除非是美国愿意和中华帝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否则瀛洲逃脱不了中华帝国的手掌心。
“未到最后一步,一定不能放松警惕,情报部要时刻注意美国的举动。”
“学生明白。”
……
夏威夷共和国,陈忠实以过半的支持率当选夏威夷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夏威夷共和国的领导班子又恢复原样。
注视夏威夷共和国大选的世界各国已经料到,夏威夷共和国最后的结果大致就是如此,毕竟夏威夷共和国国内的华人已经是主要群体,能够保冷由其他人当选第二任总统,那才会让各国吃惊。
夏威夷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掌控了夏威夷群岛,就代表着大半太平洋的利益落入其手中,作为延太平洋的两大国家中华帝国和美国为夏威夷群岛的控制权,曾经差点爆发一场大战,最后两国各退一步,才保持成之前的模样。
虽然之后中华帝国和美国继续暗中出手,想要将夏威夷群岛控制在手中,但是从夏威夷群岛上华人比例不断提高就知道美国已经落入下风,中华帝国霸占夏威夷群岛是迟早的事情,美国要想获得夏威夷群岛,除非是使用战争手段,否则很难通过其他手段夺取夏威夷群岛的控制权,然而美国还不敢下定决心和空中霸主中华帝国开战。
夏威夷群岛的一切都在朝着有利于中华帝国的方向发展。
在陈忠实继续担任夏威夷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后,《瀛洲攻略计划》的最后一步计划也就开始了,这一步计划是为了让夏威夷群岛摆脱明面上的自治,彻底成为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土,让“瀛洲”这个名号彻底取代“夏威夷”。
一个月之后,身为总统的陈忠实对外发表一篇名为《夏威夷共和国国民的心愿》的讲话,在夏威夷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
《夏威夷共和国国民的心愿》主要描述夏威夷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夏威夷共和国的现状,以及夏威夷共和国的未来,陈忠实指出,别看夏威夷共和国发展快速,实际上夏威夷共和国一直处于危险之中,无论是中华帝国、美国乃至岛国曰本都有着覆灭夏威夷共和国的实力,这让夏威夷共和国的国民们产生一种深深的不安,只有让夏威夷和某个国家融合,才能让夏威夷群岛的居民们将这种不安驱除,而夏威夷群岛的居民中大部分都是华人,夏威夷共和国选择融合的对象就是中华帝国。
陈忠实的这番讲话影响是巨大的,夏威夷群岛中的非华人群体纷纷站出来抗议,他们不愿意成为中华帝国的国民,而华人群体则强烈非常想要夏威夷群岛成为中华帝国的领土,要知道这些华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东南亚华人,他们祖祖辈辈的最大愿望就是回归中华大地,而不是一直背着一个弃民的身份。
因为非华人群体的抗议,导致夏威夷共和国出现混乱局面,夏威夷共和国的军队和警察迅速出动,开始维护治安,对待那些使用暴。力的人,虽然不会直接击杀,也会暴打一顿后抓起来,让抗议的人群稍微冷静一些,但是依旧没有退去,他们希望总统陈忠实收回那些话,夏威夷共和国要保持独。立,不能变成中华帝国的领土,他们可不愿意成为中华帝国的国民。
夏威夷群岛暂时还没有和外界相联通的海底通讯电缆,陈忠实的讲话要想影响到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趁着这个时间,夏威夷共和国政府立即开始全民公投,决定夏威夷共和国未来的命运。
夏威夷共和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当然不能由陈忠实一言而定,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全民公投决定夏威夷共和国的命运是最好的方法。
介于这次全民公投的重要性,凡是目前在夏威夷共和国国内居住拥有夏威夷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拥有投票权力。
夏威夷国小人少,全民公投很快便开始了,这个时候,陈忠实的讲话才刚刚传到西方国家,西方各国的高层正在为陈忠实的讲话而开会商讨。
设立在夏威夷共和国各个区域的投票点,已经聚集大量手握选票的人,选票上有三个选项:支持、反对、弃权。
凡是华人都选择支持这一项,而非华人群体大部分选择反对这一项,少部分选择弃权,更有一部分居然选择支持。
无论反对夏威夷融入中华帝国的人有多少已经无关大局,夏威夷群岛上华人才是主要群体,全民公投的结果已经注定,夏威夷群岛融入中华帝国成为定局。
不过那些生活在夏威夷群岛上很长时间的非华人群体是一个大问题,他们不愿意成为中华帝国的国民,中华帝国也不会接收外国人成为中华帝国的国民。
目前非中华民族的外族人想要成为中华帝国国民是非常困难的,除非这个外族人是年轻健康的未婚女性,要嫁给华人为妾,这样才能获得中华帝国公民的身份,享受公民的大部分权力,少部分权力是因为其外族人身份,难以获得。
当夏威夷群岛融入中华帝国后,也会如此。
在世界各国高层还没有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夏威夷共和国全民公投结束,投支持票的人高达68%,夏威夷群岛正式展开全体并入中华帝国方案。
针对夏威夷群岛上的非华人群体,在夏威夷群岛并入中华帝国后,非华人群体不愿意离开夏威夷群岛者,将拥有夏威夷群岛的10年居住权。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抗议声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