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中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清军一退再退让自己的斗志一点点被磨灭,面对蜂拥而上的俄军,一部分清军居然吓得扔掉武器逃跑。
战斗理所当然以俄军全胜告终,清军大半逃跑,少部分人和俄军死战到底,就是这少部分人让俄军付出近五百人的伤亡代价。
清军强吗?
强!但是没有斗志的清军就是垃圾。
战后,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再也没有能够抵挡俄军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唐努乌梁海地区已经落入沙俄的掌控之中。
但是这样就结束了吗?
没有!
从新彊到蒙古,再到外东北,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野心下,成千上万俄军正在集结,沙俄想要从满清身上获取更多的土地。
侵占唐努乌梁海地区只是第一步,沙俄的脚步不会这么容易停下来。
俄军侵占唐努乌梁海地区,击溃驻守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清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相对而言,信息传递太慢),快的俄军完全占领唐努乌梁海地区后,满清朝廷都还没有得到一点消息,更不要说还在驶往欧洲船上的李鸿章。
沙俄从来都是中国的最大敌人,没有之一。
在清朝时期,中俄两国边境线长达上万公里,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面对穷凶极恶的沙俄,满清起码需要五十万大军才能守住这么长的边境线。
沙俄是世界上对土地最贪婪的国家之一,从沙俄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在不断的扩张领土,即便是冻土一般的西伯利亚,也不嫌弃,只要吃进肚子中,就不会再吐出来。
可是西伯利亚太冷了,虽然已经成为沙俄的领土,却没有多少人愿意生活在那里,西伯利亚反而成为犯人的流放地。
西伯利亚不适合人居住,但是西伯利亚“下面”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呀,沙俄的目光又瞄到领土同样庞大无比的满清身上。
从17世纪开始,沙俄向满清伸出罪恶之爪。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1727年10月3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沙俄暗中吞并。
1840年(道光二十年),属邦哈萨克,被沙俄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沙俄并吞。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沙俄侵占,满清被迫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
在另一个位面里,至一九四五年止,中国共有588万3800平方公里土地俄国(包含沙俄和苏联)侵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
沙俄在侵占中国土地的时候还犯下一系列让国人愤怒不已的恶性,海兰泡大屠杀和江东六十四屯血案等等,那被沙俄侵占的土地上流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曰本被中国人仇恨,是因为曰本曾经侵占大半个中国,那么沙俄更加应该被中国人仇恨,此仇不可忘!
还好在这个位面中,有颜学义这位特殊的存在,中国的历史将会彻底发生改变,那些屈辱的历史将会由颜学义改写,抢我土地、杀我子民,我们要把这些屈辱都还回去,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和一个列强开战,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否则只会失败。
唐努乌梁海地区已经落入沙俄手中,而沙俄入侵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消息才传递到京城,满清朝廷得到消息后,一片唉声叹气,“短毛贼”这个内患还没有解决,居然又多了一个大敌,这么多年时间,满清能看出来沙俄对满清领土的垂涎,可是现在有什么好办法能够阻拦沙俄?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西方列强。
西方各国得到沙俄又侵占满清土地的消息后,其实反应并不大,毕竟沙俄的领土大部分都不适合人类生存,连沙俄侵占满清的那些土地也是人口稀少之地,这样也不会增加沙俄太多实力。
不过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是答应充当说客,尽力阻止沙俄侵占满清土地,你沙俄在北边待着就还,来南边干什么?各国也不希望沙俄侵占满清那些富饶的土地,这样会大大增加沙俄的实力。
然而让满清没想到的是,沙俄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另一个国家也对满清下手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曰本大野心
自1868年,曰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曰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曰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然而曰本环顾四周,只剩下一个目标供曰本选择,那就是接连被列强打败的满清,也是腐朽不堪的满清。
1872年,曰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弯。
1874年,发生了琉球漂民被台弯高山族杀死的事件,曰本以琉球是曰本属邦为借口大举进攻台弯岛,但当时曰本和中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日军失利,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曰本向满清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军。
1879年曰本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随后,曰本又开始侵略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1876年曰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曰本,但曰本还是如愿在《济物浦条约》中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
从近十几年看来,曰本的野心昭然若知,满清朝廷除了李鸿章等少数大臣外对曰本岛国毫不在乎,还以为满清是天朝上国。
等到1883年6月颜氏造反占据四汌,并打败满清的十五万大军,满清却无力继续对四汌发动进攻。
这个时候,曰本高层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从满清身上咬下一大块肉的机会,当时满清调动全国大部分兵力围堵颜氏,若是曰本出兵攻打台弯和朝鲜,满清根本调动不了多少兵力来和曰本开战,曰本有很大可能夺得台弯和朝鲜。
不过此时的曰本也没有准备好,国内兵力不足以发动大规模战争,也需要一定时间扩军。
为此,曰本参谋本部提前数年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弯,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于是曰本高层迅速做出决定,扩军,拿出大半财政收入用来扩军,主要是扩建陆军,至于满清的北洋水师,不被曰本人看在眼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北洋水师比曰本海军还强大,但是满清却没有想过夺回琉球,北洋水师就是一个纸老虎而已。
曰本的扩军计划已经实施,却突然得到英国人要帮助满清训练十万新军的消息。
面对这个消息,曰本高层犹如当头一棒,两眼昏花。
然而扩军计划已经开始,要是就这么停下来,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腐朽不堪的满清即便有十万新军也打不过我们大曰本帝国的军队。”
“就算十万新军有一定战斗力,但是要想练成还需要好几年,有这个时间,我们大曰本帝国早已经占领台弯和朝鲜,使之成为既定的事实,就算满清的新军来了也不怕。”
曰本将这个英国人帮助满清练新军的消息分析一下,又得出一个新的结论:风险不小但是也可以继续计划,只不过这一次要赌上国运和满清开战。
为了曰本的大陆梦想,曰本高层决定赌上国运和满清开战,于是曰本对计划的投入继续增加。
进入到84年下半年,曰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目前陆军人数已经超过十万,甚至有曰本陆军军官放言:曰本陆军能够打败一百万满清官兵。
好吧,曰本人已经狂妄到极点,凭借曰本现在年产钢不到三千吨的工业基础,陆军武器装备连满清都不如,张口就能打败满清一百万官兵,嗯,应该指的是装着大刀长矛的民兵。
就在曰本准备找机会对满清发动战争的时候,曰本高层得到沙俄对满清入侵的消息。
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呀,满清内有大患,还有沙俄这个外敌,肯定会将满清大部分兵力吸引住,这样曰本对一举占领台弯和朝鲜有了更大把握。
时间进入到八月中旬,曰本主动寻找机会出兵朝鲜,并与满清开战。
因为曰本迫切想要开战的心理,在曰本的帮助下,9月23日,朝鲜“甲申政变”提前三个多月发生,在此期间,曰本秘密向朝鲜增兵两千余人。
朝鲜方面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在曰本协助下,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成立新政府,并发布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
然而没过三天,袁世凯率领满清驻朝军队镇压了这次政变,开化党的“三日天下”结束,开化党人或被处死,或亡命曰本,袁世凯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朝鲜的事情没有这样就结束,9月28日,曰本借口满清官兵在这次朝鲜“甲申政变”中杀害曰本士兵,向满清发出“绝交书”(战书)。
与此同时,曰本在朝鲜的军队向满清驻朝鲜军队突然发动袭击,再加上曰本秘密增兵朝鲜的两千人,曰本在朝鲜的军队人数超过满清一倍,不过也是因为满清之前国内的局势,满清将领吴长庆奉调率领1500名清兵回国,使得满清驻朝鲜兵力大减。
这其中也有曰本没有想到的事情,就比如说袁世凯带领剩下的清兵居然镇压了这次叛变,让曰本方面措手不及,于是改变计划,直接对满清开战。
袁世凯带兵奋勇作战,凭借比曰本陆军更先进的武器,数次打退日军进攻,使日军伤亡惨重,可惜清军人数过少,在清军死伤近四百人后,袁世凯迫不得已下令撤退。
十月初,日军占领朝鲜大半领土,同时日军士兵正源源不断从曰本本土坐船来到朝鲜,一边对朝鲜进行全面占领,一边准备抵挡满清的“反扑”。
第一百一十七章 满清危急
【珩毅在这里和大家说声对不起,这几天珩毅状态非常不好,打开电脑后就一个字也不想打,勉强写出一章,珩毅自己都有些乱,唉】
面对现在这个局面,满清上下头疼不已。
内患“短毛贼”未除,大敌沙俄也在“慢慢”侵吞满清领土,现在又多了一个曰本。
到底该如何解决?
“你们这群蠢奴才就不能给哀家出个又用的主意。”慈禧太后对着下面跪着的大臣们“破口大骂”,心中却在想着,要是李鸿章在这里该多好,朝廷中还真没有一个大臣能赶得上李鸿章。
可惜在沙俄入侵满清的时候,李鸿章带领的满清访问团还在大海上漂泊,等到曰本快要占领整个朝鲜,李鸿章才抵达英国,从英国得知满清现在这个局面。
此时的李鸿章是心急如焚,顾不上因为长时间坐船而身体虚弱,赶紧发电报回国,电报中内容只有一个,不能继续和沙俄、曰本开战。
李鸿章知道,要是只有曰本一个,满清还能和曰本打打,但是现在又多了一个沙俄,国内还有一个“短毛贼”,等于是三线作战,凭借满清的实力,连“短毛贼”短时间都消灭不掉,更不要提和沙俄还有曰本开战。
李鸿章虽然不知道“短毛贼”为什么龟缩在四汌省不出来,但是包围四汌省的几十万官兵不能轻易调离,一旦调离后“短毛贼”又发动新的攻势,在北洋新军没有练成之前,满清可以没有官兵能够抵挡,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地盘被“短毛贼”夺走。
现在满清唯一的方法就是不主动和敌人开战,必要时刻允许后退。
李鸿章现在多么想要飞回去满清,但是这不可能,要是坐船回去,还得六个月,时间上也来不及,还不如在英国用电报和满清联系。(越洋电报)
而且李鸿章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联系西方国家,让他们帮忙调停,只有能够调停,满清付出一定代价也是可以的。
要是战争继续下去,满清同时面对三个敌人,那满清灭亡的那一天也就不远了,李鸿章身为满清大臣,满清灭亡后,自己又会如何?
还好,西方以英国、德国为首的国家愿意给满清、沙俄、曰本调停,只是调停还需要时间,战争还在继续。
进入到11月初,几个月时间里,沙俄又侵占满清接近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而曰本已经完全占领朝鲜,总计三万余人日军驻守朝鲜,驻守朝鲜的日军倒是没有进攻满清本土的意图,而是准备长时间占领朝鲜,另有数万日军准备乘船登录台弯。
满清朝廷已经急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李鸿章发回来的电报已经收到,最后慈禧太后决定,按照李鸿章方法的去做。
朝廷其他大臣得到解脱,一些大臣实在不敢乱出主意,一旦自己的主意被采用,最后却出现一个坏结果,那事情就大了,现在有李鸿章在前面顶着,大臣们可以放心大胆去做,出事了也是李鸿章的错。
英国、德国等国首先调停的对象就是沙俄,而且是用比较严肃的言辞让沙俄停止入侵满清,沙俄的领土已经够大了,他们可不想看到一个“黄俄罗斯”出现。
沙俄那边拖延时间,又吞掉满清几块土地后,才答应和谈,和谈的条件还要满清“商议”一下。
而曰本这边,英国、德国等国开始时只是知会曰本一声,让曰本停战,他们也没有想到曰本居然已经派兵进攻台弯了,曰本一边拖延时间,一边命令日军加快进攻台弯。
11月12日,台弯攻防战打响,七千日军准备从基隆登陆台弯,遭受到刘铭传率领的清军顽强抵抗。
清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而日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虽然清军给日军造成近千人伤亡,但是清军也损失不小,且弹药不足,无奈之下,刘铭传只能撤军,遂日军占领基隆,台弯情势危急。
刘铭传撤退后,迅速召集驻守在台弯其他地区的清军,准备抵挡日军的继续入侵,不过七千日军也只是其先头部队,后续日军源源不断登录台弯,使得台弯日军数量超过清军,没办法之下,刘铭传只能组织民兵和清军一起抵挡日军。
虽然清军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中不断败退,但是已经达到拖延日军的目的,使之日军不能快速占领台弯,而满清的援军和物资也在进抵台弯。
现在的日军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要是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可以封锁台弯,满清的救援也就无法运抵台弯。
台弯可不比琉球、朝鲜,琉球、朝鲜只是满清的属国,可台弯是满清的国土,而且台弯的重要性满清朝廷非常清楚,一定不能让曰本占领,荒无人烟的地方可以暂时让步,但是台弯不能让,特别是对手还是一个小小的曰本的时候,更不能轻易放弃。
清廷一边让刘铭传抵挡日军,一边调派更多的援军支援刘铭传,最后甚至决定派出未编练完成的北洋水师,一定要将日军击退。
满清的北洋水师一直是曰本方面重点观察对象,一得知满清要出动北洋水师,曰本高层就着急起来,一旦不能快速占领台弯,等到北洋水师过去了,那占领台弯的计划将彻底行不通。
然而台弯清军的顽强抵抗,以及跨海而来的大量援军和物资,使得日军快速占领台弯计划彻底破产,进入到长时间的拉锯战中。
曰本高层明白,付出五千多伤亡的日军已经发展快速占领台弯,要是等到北洋水师到来,曰本将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所以只能撤军了。
84年年末,侵略台弯的日军全面撤军。
得知消息,无论是满清朝廷还是远在欧洲的李鸿章都松了一口气,台弯不容有失。
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这三场战争对满清的打击是巨大的,不但丢掉朝鲜属国,还丢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另有上万清军官兵战死沙场,军费开支数百万两,这个损失太大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满清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危险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纷乱
【珩毅最近几天状态不好,抱歉】
战争来的快,去的也快。
在这个时代,人们很难想象一场战争只打几个月就结束了。
这是在打仗还是在过家家?
惨烈的战场让人们注意到,原来这不是在过家家,是真的爆发了一场战争,一场死伤人数上万的大战。
沙俄入侵满清,后者不想打,不断后撤,前者想多占领一些土地,却有西方诸国阻拦,不得已停止自己的领土扩张计划,准备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曰本入侵满清领土台弯和属国朝鲜,面对早早做好准备的曰本,满清只能从朝鲜败退,朝鲜被曰本占领,与此同时,曰本还想占领台弯,却被奋勇抵抗的清军阻拦,满清迫不得已要和曰本开战,欲要保住台弯,最后曰本快速占领台弯不成,只得撤军,两国就此停战。
只是西方各国知会曰本后,曰本还对满清发动进攻,这让西方各国有些恼怒,商议着要让曰本好看。
战争已经结束,剩下就是满清和沙俄、满清和曰本谈和事宜,这些都需要在谈判桌上解决,双方会为了一丁点利益长时间扯皮,甚至谈判的时间会比战争时间还长。
战争的结束让满清朝廷松了一口气,他们现在是真的不想打,一个“短毛贼”就够他们受的,再来两个外敌实在扛不住呀,值得庆幸的是“短毛贼”龟缩在四汌省,没有任何动作。
清廷顺气了,不过他们口中的“短毛贼”政权的领导者颜学义此时却没有什么好心情。
颜学义看着情报部送上来的一份份情报,面目变得狰狞,这当然是被气的。
情报部送上来的情报都是和沙俄、曰本入侵有关:西北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沙俄侵占,属国朝鲜被曰本占领,更有无数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残忍的杀害。
看到这些,颜学义能不怒吗?
实际上,满清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也和颜学义有关系,若不是颜氏崛起割据四汌,满清不得不将大部分兵力用来包围四汌,使得其他地方兵力空虚,沙俄和曰本不可能这么快出兵入侵满清。
当然,要是颜学义没有出现,腐朽懦弱的满清在之后依旧会遭受到外国的入侵,被一点点割肉,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现在颜学义要做的就是,用几年时间在四汌省建立起来一个基础工业,这样当颜学义统一统一全国后,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有足够的把握打败他们。
颜学义不相信西方列强能够看着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
在西方人眼中,一个腐朽懦弱的中国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他们才能从中国身上不断吸血,压榨中国。
但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后,西方列强从中国得不到利益,贪婪的他们有非常大的可能发动战争让中国重新变得腐朽懦弱。
这不是颜学义想要看到的。
现在汉军的实力足够推翻满清统一全国,但是颜学义没有任何把握能够面对之后到来的“多国联军”,那样受苦受难的还是中华民族,所以颜学义一忍再忍,在实力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千万不能面对西方列强。
“沙俄、曰本、法国、英国…你们都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血债血偿!”在颜学义的怒吼声中,颜学义手中拿着的纸变成碎片在书房中散落。
在大汉王国中,得到中华大地被异族入侵的消息不止是颜学义,大汉王国的官员、汉军将士、工厂工人乃至最普通的农民,在颜学义有意的宣传下,他们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信息。
作为保家卫国的军人,汉军将士是最激动的人群,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去和沙俄还有小曰本开战。
汉军中普通士兵还有些冲动,但是汉军排连以上的军官就要稳重不少。
作为汉军的军官,班长职位只要军功达到就能够升上去,但是排长以上都需要进行考核,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相对而言),是晋升不到排长职位的。(目前汉军还没有军衔)
也就是说,汉军中,排长以上军官都对中国目前的情况有一些了解,也知道汉军不可能现在就打到西北去,和沙俄开战,那不现实,单单一个后勤问题就难以解决。
职位更高一些的军官,了解的就更多一些,他们知道,只要等汉军彻底扩军整编结束,就是汉军出击的时候,那时候不但会推翻满清统一全国,更有可能和列强开战,汉军“安稳”的日子不会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