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中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反,俄国人给予外蒙古王公贵族的好处不少,想要投靠俄国的王公贵族比较多,不过更多的王公贵族知道强大的俄国可以随时翻脸不认人,到时候俄国人一旦把外蒙古消化掉,那他们可就危险了。
另外还有一些王公贵族,他们有着更大的野心,身为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想要重现大蒙古帝国,这其中就有外蒙古最最尊贵的人——活佛哲布尊丹巴八世,不过哲布尊丹巴八世还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意见,一直在观察外界的变化。
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分成这三种势力,使得外蒙古归属遥遥未定,一直在俄国和大汉王国之间徘徊,直到大汉王国的使者将俄国西路军大败的消息告诉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情况有了转变。
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从大汉王国使者的口中得到俄国西路军大败的具体消息,无比惊讶:这群汉人这么强大,居然能够将俄国人打败。
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没有怀疑过这个消息的真假,要是大汉王国骗了他们,同样以后他们也可以欺骗大汉王国,不过他们也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俄国的使者。
俄国的使者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为身为俄国人而自豪的他怎么可能相信六万俄国大军会被中国人打败?
虽然俄国的使者不相信这个消息,但是俄国使者还是向俄国中路军通报这个消息,让他们去验证,只是俄国使者都没有相信这个消息,俄国中路军统帅列昂尼德中将也不相信这个消息,连验证都不去验证,直接就将这个消息扔到一边去,使得俄国中路军错过支援被围在乌里雅苏台城的俄国西路军的机会,当然,就算俄国中路军去支援西路军,最终也只有全军覆灭这一个下场。
之后一段时间里,赵罡率领的朱雀军团一部向外东北的俄国东路军发动进攻,消灭俄国人,只是外东北都是苦寒之地,连俄国人都没有多少,大汉王国现在占据那里又没有什么用,所以汉军又退了回来。
时间临近十月,俄国中路军终于得到西路军大败被围在乌里雅苏台城的消息,急急忙忙派遣手中的一个哥萨克骑兵师前去支援西路军,同时更加迫切想要外蒙古投靠过来,许诺外蒙古王公贵族更多好处,甚至有条件帮助外蒙古建国。
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一听到俄国人可以帮助外蒙古建国,顿时双眼放亮,连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心也跟着剧烈跳动,要是外蒙古立国,作为外蒙古最尊贵的人,他哲布尊丹巴八世就会成为外蒙古国的皇帝。
谁也不知道,年仅二十岁的哲布尊丹巴八世,心中掩藏着一颗巨大的“野心”。
不过俄国人突然间这么好说话也让外蒙古这些王公贵族们警惕起来,他们知道,俄国人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除非发生了什么不清楚的大事。
这时候,大汉王国的使者再一次到来,装作非常没有耐心的样子,严厉要求外蒙古快点归顺大汉王国,否则大汉王国将会出兵讨伐外蒙古。
事实上大汉王国真的没有耐心继续看着外蒙古在大汉王国和俄国之间徘徊,汉军以及新编的两个骑兵师已经进行准备,随时可以进军外蒙古,有飞艇在,汉军不需要为深入草原缺少补给而担心。
看到语气大变的大汉王国使者,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也是面色一变,心中疑惑大汉王国怎么会这么强硬,就不怕外蒙古倒向俄国?
随后大汉王国的使者假装不经意间将目前大汉王国的战事情况透露给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让他们知道大汉王国已经打败四国联军,大汉王国有底气说话,现在就看外蒙古自己的选择了,是打还是归顺。
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及一些外蒙古的王公贵族非常不甘心心中的梦想破碎,可是强大的大汉王国就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
没过多久,汉军在外蒙古边境频繁调动的消息传到王公贵族们的耳中,让他们心中更加不安,无奈之下,哲布尊丹巴八世发话,告诉这些王公贵族们:可以归顺大汉王国,其他的你们自己去谈。
既然哲布尊丹巴八世都发话了,说明外蒙古归顺大汉王国的事情已经定下,但是不少王公贵族们都害怕事后大汉王国会对他们下手,看看大汉王国内满人的下场就知道了,死的死,做苦力的做苦力,很少有能够保全的满人,而且其大部分财富都被没收。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是大多数外蒙古王公贵族心中考虑的问题。
想来想去,王公贵族们想到一个方法——联姻,通过联姻的方式使得外蒙古王公贵族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联姻这种形式在满清时期很常见,满清时期的皇帝其皇后多是蒙古人,满人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拉拢蒙古人,同样也使得蒙古王公贵族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现在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又想到这个方法,而且他们把目标盯到大汉王国的统治者颜学义身上,只要能够和颜学义联姻,一切都不成问题。
于是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开始行动了,他们甚至找到内蒙古的王公贵族,向大汉王国的使者提出外蒙古归顺大汉王国的条件:我们愿意归顺大汉王国,但是皇帝陛下必须娶一个蒙古人作为他的皇后。
大汉王国的使者如何能够决定这件事情?
第217章 草原明珠
“什么?让我娶一个蒙古女人?”汉王宫议事厅中,坐在上座的颜学义声调陡然变高。
一个小小的使者当然不能决定身为大汉王国最高统治者颜学义的婚姻大事,赶紧乘坐飞艇返回源河市,将这个消息上报内阁。
内阁众位大臣商议一下,一致同意联姻,不过皇后的位置不可能,顶多一个妃子罢了,蒙古人在大汉王国的地位还没有高到那个地步。
大汉王国需要内蒙古和外蒙古归顺大汉王国,主要是为力今后大汉王国对俄国的策略。
大汉王国已经打败英国、法国、俄国、曰本四国联军,现在正用飞艇逼迫英国、法国和谈,面对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列强,大汉王国恐怕从英国和法国身上得不到多少东西;曰本岛国实力微弱,但是正因为其势力微弱,大汉王国也不可能从其身上得到太多的东西。
真正麻烦的俄国,俄国和大汉王国的领土接壤的部分太多了,中俄边境线超过一万公里,大汉王国恐怕需要派出数十万大军长期驻守北疆才可以。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单纯的防守只会坐以待毙,所以颜学义定下对俄国的策略,与俄国进行一场长达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战争,争夺西伯利亚的归属,而大汉王国这场战争的主力就是目前陆地上机动力最强的骑兵部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正是骑兵部队的最好人选。
所以通过联姻更好的收服整个蒙古,对大汉王国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内阁是达成一致了,但是真正决定联姻的只有颜学义自己,要是颜学义不同意联姻,谁能逼颜学义娶一个蒙古女人?
没有!
所以在汉王宫议事厅中,总理颜学才奏请颜学义纳一个蒙古女子为妃,才导致先前的那一幕。
“臣恭请陛下纳一蒙古女子为妃!”颜学才起身便向颜学义拜(弯腰)道。
“臣等恭请陛下纳一蒙古女子为妃!”内阁的其他大臣也跟着起身向颜学义拜道。
颜学义看着面前一众大臣的样子,一时间无语,自己可是这个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居然敢联合起来逼迫自己,要是这样发展下去他们还不得翻天了,至于纳妃子这件事,颜学义倒是无所谓。
“哼!怎么你们还想逼我呀?”
一道怒雷在内阁一众成员脑海中炸开,使得数位年龄较大的臣子腿脚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
颜学义这动用一丝精神力的“怒哼”,在下面的臣子心中就是帝王之怒,若是惹得帝王发怒,下场可想而知。
“臣等不敢。”颜学才等人赶紧跪在地上说道。
虽然颜学义废除跪拜礼,但是一些时候,跪拜礼还会随习惯出现,就比如现在这种情况。
没多久,今天的朝会结束,大汉王国的重臣们离开议事厅后松了一口气,他们感觉身上的衣物已经被汗水湿透一层。
今天颜学义这一“怒哼”给众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帝王之怒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
好在颜学义最终答应纳一蒙古女子为妃。
……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两匹马,一红一黑,由远到近,你追我赶,仔细一看,竟是两个少女在策马奔腾。
“郡主,郡主,您慢点,小心摔着。”骑黑马的少女气喘吁吁的喊道,她使劲的挥舞着马鞭,想要追上前面驾着红马的少女。
“哈哈,我怎么可能会摔着?你来追我呀。”骑红马的少女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身下的红马速度却是越来越快。
看着和红马的距离越来越大,骑黑马的少女只能在后面大喊道:“郡主等等我。”
大草原上放牧的牧民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都知道,那是被誉为草原明珠的奥云塔娜郡主和她的侍女,大草原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将草原明珠娶回家,但是以草原明珠的身份,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到?
奥云塔娜,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珍珠般美丽聪智,年仅十六岁的奥云塔娜正是因为她那天资绝色,再加上她郡主的身份,被誉为草原明珠。
然而奥云塔娜还不知道,她的阿玛(父王)正在为自己能将女儿送给大汉王国的皇帝颜学义,成为他的妃子而高兴。
虽然不是皇后,但是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这在草原上只有他一家,也就意味着他在草原上的地位将会迅速提升,这能不让他高兴吗?
当大汉王国使者将颜学义的旨意带到蒙古大草原上后,外蒙古归顺大汉王国不容改变,蒙古王公贵族们争着抢着想要将自家的女儿孙女嫁给颜学义。
他们都记得明末清初时期,科尔沁部落的女子成为满清皇帝的皇后,导致科尔沁部落在草原上的地位节节攀高,现在这个机会又到了,即便不是皇后位置,只是一个妃子,也值得争抢。
最终这个妃子的名额落到车臣汗部的札萨克和硕亲王伊德日布赫的女儿头上,伊德日布赫的女儿正是奥云塔娜,草原上的明珠。
伊德日布赫面对一众王公贵族,振振有词的说道:“谁都知道我女儿奥云塔娜是大草原上的明珠,你们的女儿还是孙女能和我女儿比吗?”
一众蒙古王公贵族听伊德日布赫这一说,还真没有法比,毕竟奥云塔娜这草原明珠的名号享誉蒙古大草原,谁都知道奥云塔娜是蒙古大草原上最漂亮的女子。
即便还有别的女子样貌能比得上奥云塔娜,但是奥云塔娜的名号最响亮,一众王公贵族最终也只能选择奥云塔娜作为和颜学义联姻的对象,而还在大草原上策马奔腾无忧无虑的奥云塔娜还不知道这一切。
联姻对象一选定,伊德日布赫便迅速往回赶,他可是想要早日让自己的女儿成为颜学义的妃子,那他就是颜学义不知道多少个岳丈之一,但是在大草原上他是独一无二的,到时候自己在蒙古大草原上的地位还不飞一般的上升。
第218章 曰本欲议和
颜学义纳妃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原本就万分忙碌的内阁,还要抽出时间负责这件事情,不过远在曰本的北洋舰队却传来一个消息:曰本想要议和!
……
大汉王国对曰本的策略就是将曰本彻底打服,顺便让曰本割地赔款,为大汉王国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此时大汉王国已经将朝鲜和琉球群岛攻占,剩下的就是曰本的本土了。
虽然大汉王国暂时没有攻占曰本本土的想法,但是依旧派遣北洋舰队骚扰曰本沿海地区,看到悬挂曰本旗帜的船只,不投降就击沉,对于一个岛国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打击,不要说发展曰本经济,能没有人饿死就是最幸运的事了。
原本曰本高层都在咬牙坚持英国和法国对大汉王国全力出手,但是最后曰本高层却得到英国和法国已经与大汉王国进行议和谈判的消息,这对于已经接近崩溃的曰本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曰本早就没有力气和大汉王国继续战斗,英国和法国都已经与大汉王国进行议和谈判,那曰本再坚持下去有什么用,曰本的努力,一朝尽丧。
东京天皇行宫中,首相黑田隆清悲伤的对已经愁白了头发的明治天皇说道:“陛下,我们需要尽快和大汉王国议和,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曰本会发生剧烈动荡。”
“去吧。”明治天皇有气无力的挥挥手,让黑田隆清去处理这件事。
曰本从当初那个闭关锁国的小小岛国,到被西方列强轮番欺辱,再到明治天皇出现,经历“明治维新”,将曰本带上通往大国的路上,更是找准时机从偌大的满清手中夺走琉球和朝鲜,这一切都是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做到的。
明治天皇之前自信的认为,只要和英国、法国、俄国三大列强联合起来进攻大汉王国,就一定会获得胜利,从大汉王国获取更多的利益,让曰本快速发展起来,向着大国梦想更进一步。
可是这个梦破碎了,明治天皇认为四国联军可以轻易打败的大汉王国居然是一个超级巨人,就算是面对三大列强再加上曰本的进攻都能扛住,之后更是接连打败四国的军队。
现在更是逼得英国和法国与其进行和谈,而曰本已经面临本土沦陷的危险。
明治天皇后悔了,后悔为什么要加入四国联军,一起进攻大汉王国,要是现在还握有朝鲜这个殖民地,曰本依旧会发展起来,只是时间会慢一点,但是绝不会变成如今这个局面:陆军被打残了,多年发展而来的海军没了,努力建设的工业也所剩无几,“明治维新”以来的成果一朝尽丧。
明治天皇当然不会知道,就算曰本不加入四国联军,大汉王国也会对曰本下手,朝鲜和琉球不能白让曰本占了。
……
曰本的海域中,大汉王国的北洋舰队横行无忌,只要看到挂着曰本旗帜的船只,一律不能放过,投降还能够活命,一旦想要反抗,北洋舰队的战舰直接用舰炮将其击沉,有时候北洋舰队也会对陆地上的重要目标开火。
曰本海军主力已经全军覆灭,在曰本海域中几乎没有能够威胁到北洋舰队的存在,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曰本进行封锁,丁汝昌直接下令,让北洋舰队各战舰分散行动。
丁汝昌的命令下达后,整个北洋舰队便彻底分散开,寻找自己的猎物。
大汉王国海军中有一条规定,海军在大海上缴获的东西,除了归公的一部分外,剩下的都归缴获这些东西的那艘战舰所有,也就是说海军的官兵们能够从缴获中分得一杯羹,北洋舰队的各艘战舰如何不努力去寻找自己的猎物,说不定发现一条大鱼,那就发财了。
看着其他战舰将海域都占了,邓世昌只能在官兵们期盼的目光下,命令致远号巡洋舰向更北的方向前进。
然而让致远号巡洋舰上官兵失望的是,或许是这些日子北洋舰队在曰本海域肆掠来厉害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发现一艘船只,连艘渔船都没有。
北洋舰队知道有些曰本船只会悬挂别国的旗帜企图蒙混过关,不过北洋舰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直接把战舰开过去上船检查,要是不让检查,就用舰炮轰。
北洋舰队这样的行为导致航行在曰本海域的船只大大减少,白天基本上看不到,只有晚上才会多起来,偷偷的来往曰本海域。
致远号巡洋舰桅楼,哨兵西门秋雨拿着望远镜到处寻找目标,可是大海上连个船影都没有。
“唉,老子发财的机会到底在哪里?”西门秋雨唉声叹气的说道。
“西门大官人,别唉声叹气了,赶紧好好找,别漏掉了。”水手江海在桅楼下听到西门秋雨的话后回道。
“知道了,知道了,老子是千里眼,怎么可能漏过一个?”西门秋雨直起身子一边向远处眺望,一边不耐烦的回道。
对此,江海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然而没过几秒钟后,江海就听到桅楼上的西门秋雨大声喊道:“发现目标,发现目标,前方XXX,有一条大鱼,不对,是有一艘轮船。”
致远号巡洋舰上的官兵凡是听到西门秋雨的话后,立刻行动起来,致远号巡洋舰按照西门秋雨报告的方向加速前进。
“哎,奇怪了,这艘轮船怎么向着咱们这个方向来了?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西门秋雨疑惑的说道。
身为致远号巡洋舰的舰长,邓世昌也有些疑惑,不过疑惑归疑惑,现在曰本可没有什么海军力量了,两千多吨级的致远号巡洋舰不需要害怕那么多,有危险,舰炮轰之。
两船越来越近,西门秋雨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那艘轮船上挂着的不是外国旗帜,正式曰本的旗帜,不过除了曰本的旗帜外,这艘轮船上还挂着一面白旗,代表投降的白旗。
看到这面白旗,原本兴致勃勃的西门秋雨,下一刻就萎了。
这艘船正是曰本方面派来联络北洋舰队的船只,而不是西门秋雨想象中的大鱼。
第219章 对朝鲜和琉球的策略
颜学义本来就没有想要现在把曰本灭掉,曰本想要议和,那就议和好了,但是曰本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议和,否则,大汉王国的北洋舰队就继续在曰本海域转悠,看看曰本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
在另一个时空中,甲午中日战争,满清大败,最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一共11条款:满清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曰本对朝鲜的控制;满清将辽东半岛、台弯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曰本;满清赔偿曰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开放沙市、山城、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曰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曰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等等。
四国联军进攻大汉王国,曰本惨败,想要议和,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能比《马关条约》少,至于曰本能不能付得起,管他呢,付不起那就慢慢分期付,慢慢在曰本人身上割肉,别一次就把曰本宰了,那对大汉王国就没有多少意义了,而且曰本以后还有别的用处,这才是颜学义没有直接覆灭曰本的原因。
曰本和大汉王国的议和谈判也得慢慢来,就算是谈判结束,也恐怕得等到英国和法国与大汉王国议和谈判达成后。
此次大汉王国反攻,虽说没有攻占曰本本土,但是却把曰本之前占领的朝鲜和琉球收复。
朝鲜和琉球一直都是满清的属国,属国也是国家,有自己的政权,现在被大汉王占领,颜学义没有想过恢复两国的政权,不过暂时对朝鲜和琉球的处置方法不同。
琉球还好说,琉球现在以琉球土著和曰本人移民为主,在曰本未占领琉球之前,琉球群岛以琉球土著为主,总人口多达二十四万,等到一八七九年曰本正式占领琉球后,向琉球大量移民,同时对琉球土著展开屠杀,到目前为止,琉球群岛上琉球土著不足十七万人,曰本人超过五万,另有原琉球国王尚泰居于曰本。
当汉军占领琉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曰本人,将琉球的曰本居民大部分财产没收后,命其限期离开琉球,若是不离开,直接将其赶下海,游回曰本本土去。
琉球群岛,自曰本南部的九州岛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到台弯东北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55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鉴于琉球的重要性,颜学义决定将琉球群岛当成本土经营,设立琉球市,对琉球进行大规模移民,同时对琉球土著进行迁移。
不过颜学义可不会对琉球土著进行大规模屠杀,这样的手段太血腥一点,就算是要屠杀,也不能颜学义亲自下达命令,而是由下面的人自己去做。
迁移琉球土著的方法有多种,现在大汉王国修路、挖矿都需要大量人力,可以征集琉球土著去做这些事情,只要给予少量报酬就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除了战争年代外人口男女比例都比较平衡,但是这个平衡就出现大问题了,毕竟有钱有势的人都是三妻四妾,皇帝更是后宫佳丽三千人,这样就导致一些穷苦老百姓找不到老婆,琉球土著中的年轻女性就有了去处,不过尽量选择样貌稍好点的,不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丑陋不堪的还是不要为好。
另外还有一个对待琉球土著最“狠毒”的方法,虽然不对琉球土著进行直接屠杀,但是可以将琉球土著送到某个荒岛上,让其自生自灭。
因为琉球地小人少,还有地理上的重要性,对琉球进行本土化,而朝鲜就不同了。
朝鲜总面积二十二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两千万,相当于大汉王国一个省份,颜学义想要将朝鲜划成大汉王国的一个省份,但是朝鲜的人口太多了,容易消化不良,所以暂时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在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