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中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隐蔽!隐蔽!快躲起来!”

    轰!轰!轰!

    一枚枚炸弹在俄军阵地上炸开,火光冲天,弹片四射,其间伴随着俄军士兵的惨叫声。

 第281章 勇往直前!无坚不摧!

    【五更完毕,珩毅完成加更计划】

    此次空军携带的航空炸弹都是250公斤重,这样每艘飞艇就能携带更多的数量的炸弹,足以完成对俄军阵地的地毯式轰炸。

    短短两分钟时间,空军将俄军阵地都炸了一遍,俄军的火炮阵地基本覆灭,俄军士兵死伤惨重。

    空军对俄军阵地进行一次地毯式轰炸后就放弃继续轰炸,再轰炸一次也不会有多少战果,还不如交给骑兵去对付。

    地面上,二十个骑兵师外加六十个团协从军从四个方向向俄军阵地奔腾而去。

    而俄军阵地,在遭受一次地毯式轰炸后,幸存的俄军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迅速进入到战斗状态,没有被炸毁的重机枪重新架好,其他士兵也稳稳持着步枪,一旦敌人到来,就会给他们致命一击。

    俄国先锋军的三个步兵师不算是俄国的精锐军队,只能说是俄国正规军的普通水平,就是这样的部队在经受过一次地毯式轰炸后,还能有勇气和即将到来的骑兵战斗,不得不说,这就是老牌列强强大的基础。

    近了!近了!

    在距离俄军阵地一千两百米距离时,各个骑兵师的炮兵部队立刻停下,短短不到十秒钟时间内,轻型迫击炮架好,一枚枚炮弹向着俄军阵地飞去。

    刚刚遭到过飞艇的地毯式轰炸的俄军阵地,如今又遭受到无数迫击炮的轰炸。

    二十个骑兵师,总计数百门火炮,每两到三秒就向俄军阵地发射出一枚炮弹,俄军阵地中进入战斗准备的俄军士兵被无数炮弹吞噬。

    俄军无法想象到,一支火炮部队怎么可能跟得上骑兵部队的速度。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短短几十秒中,骑兵距离俄军阵地越来越近,俄军阵地中幸存的俄军士兵朝着冲过来的敌人开枪。

    骑兵队伍中,不时的有人中弹从战马上摔下,但是剩下人依旧在向着俄军阵地冲刺。

    “我们是什么?”

    “骑兵!”

    “我们的使命?”

    “勇往直前!无坚不摧!”

    “承荣而生,载誉而死,心如吾刃,视死如归!”

    “冲啊!”

    “杀!”

    炮火停了,冲在最前方骑兵举起自己手中的冲锋枪,更多的骑兵却是抽出闪亮的马刀。

    哒!哒!哒!

    冲锋枪响了,无数子弹喷射到俄军阵地上,虽然冲锋枪准确度不够,但是冲锋枪射速快,一梭子弹过去,就是一个班俄军被压制住,难以抬头,下一刻,骑兵冲上了俄军阵地。

    “杀!一个不留!”

    无数马刀在俄军阵地上挥舞着,每一次挥舞都有一个俄军士兵倒下。

    俄国人长得比较高大,但是骑兵骑在战马上,比俄国人更高,居高临下,凡是和骑兵对抗的俄国人,不是被战马撞飞,就是被骑兵挥刀斩杀,当然也有俄国士兵被冲锋枪、手枪射杀,在这种近距离战斗中,步枪没有任何用处。

    俄国人太少了,根本不够骑兵分,之前还有大量俄国人被飞艇和迫击炮炸死,现在五个骑兵需要抢一个人头,而骑兵师后面还有六万协从军,他们在这次战斗中恐怕就是战后打扫战场的用处。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敌人,剩下的俄军已经无心再战,不少俄军士兵扔到武器趴在地上,希望活得一命。

    没有俄军士兵选择逃跑,因为四面都被包围了,如何能够逃跑。

    然而骑兵们却没有在乎俄国人是否投降,凡是看到活的俄国人,上去就是一刀,这可都是战功,怎么可以将他们放走。

    更有躺在地上装死的俄军士兵,被战马直接践踏而死,这死的可真是憋屈。

    四路骑兵最终在俄军阵地中间的位置汇合,俯视战场,四万两千余人的俄国先锋军士兵全部倒在战场上,而朱雀军团损失不足八百人。

    战斗结束,二十个骑兵师带着战友的尸体退出战场,六万协从军进入战场,开始打扫战场,并掩埋或者燃烧俄军的尸体。

    这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斗,朱雀军团轻松取得完胜,全歼俄国先锋军,而自身损伤很小。

    在西方国家没有研制出先进的飞艇前,中华帝国都会牢牢掌握战场的制空权,战斗都会变得如此简单:飞艇轰炸、火炮轰击,骑兵冲锋。

    俄国人却难以抵挡朱雀军团的进攻,或许以后朱雀军团遇到的敌人,再经受两次轰击后,就会向朱雀军团投降,而俄国先锋军已经算是比较顽强的军队了。

    这一战中,没有任何一个俄国人得以生还,若是让俄国人知道中华帝国的实力如此强大,即便是面对更好先进装备的俄军也能轻松击败,那俄国人不会再有任何侥幸,而是龟缩在欧洲区域,对中华帝国不管不问,只等以后拥有打败中华帝国的机会再冲出欧洲,重返亚洲。

    在这场还算大一点的战争中,朱雀军团装备的武器很好的显示出它们的威力,特别是冲锋枪和轻型迫击炮,这两样武器完全就是骑兵的杀手锏。

    火器时代到来,骑兵的作用在不断下降,面对坚固的阵地已经装备大量自动武器的敌人,骑兵冲锋只会死路一条。

    俄国的哥萨克骑兵显然也看出来这个问题,可是哥萨克现在能够装备的火器只有步枪和手枪,在大多数时候,这两样火器还不如冷兵器好使,虽然哥萨克骑兵正在改变中,但是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的。

    但是中华帝国的骑兵不同,中华帝国的骑兵装备大量适合自己使用的先进武器,在空军的配合下,无论是何种战场,骑兵都能胜任,更重要的是骑兵的机动性,完全可以拖垮任何对手。

    西方国家包括还在和中华帝国开战的俄国在内,没有国家知道亚洲北方区域发生一场人数超过二十万的大型战斗,西方国家还在为白银危机而头疼。

    从七月一日后,中华帝国顺利完成币制改革,西方国家的白银产业已然崩溃,每天都有因为白银产业崩溃而破产的商人自杀。

    更重要的是白银危机已经从白银产业向其他行业开始扩散开,首当其冲的银行业和海运业。

 第282章 纷乱的世界

    【写到战斗场面的时候,订阅突然掉下去,好吧,珩毅以后少写战斗场面】

    银价已经跌到历史最低点,以英国、法国、美国、俄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出现一大批破产者。

    最先破产的恐怕就是那些资产不多的投机者,这些投机者看准机会,想要在这场白银危机中捞一把,甚至向银行贷款,用来收购白银,等到七月一日未来临之前,就将白银抛出去,这样或多或少都能赚到一笔钱。

    然而以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家的商人先一步抛售白银,的确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国的投机者却倒了大霉,等到他们将手中的白银抛出去时,整个市场上的银价狂跌,所有人都在抛售白银,却没有人再去购买白银。

    在西方国家,白银的用处主要只有两个,一个是“炒白银”,一个则是用白银到还是银本位的国家进行贸易。

    之前世界上最大的银本位国家就是中华帝国,一个四亿多人的庞大市场,吸引无数西方商人到来,西方商人开往一趟中华帝国,可以进行三次交易:第一次是将本国的商品卖到中华帝国,第二次是将中华帝国的商品卖到本国,第三次则是两国白银的差价,三次交易让很多西方商人富了起来。

    虽然大海充满无数危险,但是每天都有大量满载货物(包括白银)的商船从西方出发,前往中华帝国,只要能够平安归来,就代表着一个新的富翁出现。

    但是白银危机到来,凡是想要用白银在中华帝国境内依靠赚取钱财的商人,都后悔万分,手中的白银无人购买,中华帝国进行币制改革,取消银本位,白银也无法在中华帝国使用。

    整个是白银产业陷入瘫痪,白银冶炼公司也纷纷停工,冶炼白银的成本远高于白银现在的价格,继续冶炼白银,就是在不断赔钱。

    而开往中华帝国的轮船也大大减少。

    进入八月,第一家银行因为白银危机破产,这是一家美国的地区性小银行,白银危机产生大量坏账死账,导致银行中的流动资金几乎没有,只能破产。

    接下来几乎每一天都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国的小银行破产,大银行因为资金比较多,能够坚挺下来,小银行本来就是夹缝中生存,一次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到来,破产在所难免。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在西方国家流传开:各国政府准备向中华帝国“学习”,放弃金本位制度,使用信用货币,金价将大跌!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西方国家不少人根据带着自己手中的黄金到银行换取纸币,这种行为导致大批银行中的纸币被兑换出去,在进行其他交易的时候,别人也不用黄金进行交易,一时间,西方国家的一些中型乃至大型银行的流动资金都在快速减少,已经有中型银行因为流动资金不足,开始停止黄金兑换纸币业务。

    面对突然传出的消息,发愁到极点的各国政府首脑,差点想要昏厥过去,连还在沾沾自喜的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的政府首脑也是无语,白银危机对他们国家的影响没有英国、法国等国那么严重,可是这挤兑风波无法避免。

    “这是谁瞎传的消息,政府什么时候想要放弃金本位?”

    即便各国政府站出来声明此事纯属无稽之谈,但是进入银行用黄金兑换纸币的人络绎不绝。

    一时间,各国境内纸币供应不足,各国只能加快印刷纸币,缓解市场压力。

    这一次还没有结束挤兑的事件,给各国政府提了一个醒,已经有政府在思考:是不是应该向中华帝国那般,不使用金本位,而是使用信用货币。

    不过各国政府也知道,放弃金本位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

    但是不要忘记了,白银危机没有结束,又突然发生挤兑事件,再加上那只在幕后推波助澜的黑手,各国股票市场行市大幅度下跌,白银行业的企业股票跌幅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与白银行业相关联的企业股票跌幅也超过百分之三十,连与白银行业无关的产业股票也在下跌,整个股票市场一片哀嚎,民众对行市产生不信任,纷纷抛售手中握有的股票。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与白银相关或者无关的企业纷纷破产,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遭受重创。

    ……

    就在西方各国因为白银危机以及白银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焦头烂额时,中俄战争还在继续。

    俄国先锋军四万两千人被朱雀军团全灭,紧随其后的俄国主力部队却因为先锋军失联,变得小心谨慎,在没有了解到确切的情况前,不敢轻易行动。

    装备大量重机枪的俄国主力部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要是朱雀军团想要一战拿下这支敌军,恐怕需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于是朱雀军团制定一个“剪羊毛”计划,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空军为主,空军轰炸飞艇编队对俄国主力部队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空军的每一次轰炸都会给俄军带来巨大伤亡,还会时俄军的士气降低。

    不过俄国人也慢慢想到各种办法去对付飞艇的轰炸,比如说深挖战壕,挖空大山等,这样的方法就会让俄军在飞艇的轰炸下,减少伤亡数字。

    但是飞艇对俄军轰炸那么多次,无数俄军被炸死,俄军士气大跌,甚至有大量逃兵出现。

    俄军中有人提议撤退,但是俄军司令马特维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俄军若是撤退,没有防御工事抵抗,很快就会被敌人的飞艇与骑兵消灭掉。

    飞艇又一次来到俄军的头上,航空炸弹将俄军占地犁了一遍又一遍,就在这个时候,远方传来阵阵雷鸣,那是无数马蹄践踏大地的声音,朱雀军团终于对俄军发动总共了。

    在飞艇轰炸下苟延残喘的俄军,士气全无,接着又有骑兵的上百门迫击炮速射。

    俄军阵地已然沦陷。

    看到这一幕,马特维下令,让剩下的俄军投降,而他则吞枪自杀。

    【卡文了,卡的欲死欲活】

 第283章 困境中的俄国

    【卡文,暂时只有两更】

    时间已经来到十月,中华帝国朱雀军团接连,消灭超过十五万俄军,已经迈进俄国的西西伯利亚地区。

    相比于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因为靠近欧洲区域,生活的俄国人更多,当然,依旧使用蒙古语的蒙古人也不少。

    前方俄军战败的消息终于传回到莫斯科,俄国震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以及一众俄国高层没有想到前方的俄军竟然会败的这么快,敌人已经进入西西伯利亚地区,距离欧洲已经没有多远了。

    此时俄国还处在白银危机下。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白银危机下,惶恐不安,俄国当然也受到白银危机的影响。

    俄国位于最北端,俄国庞大的土地和人口让俄国成为强国,但是工业和经济都比较一般,即便是如此,白银危机也深深的影响着俄国。

    俄国的经济本来就不如其他一些西方强国,要是被白银危机这么一摧残,俄国的经济就更加落后了。

    白银危机影响最深的区域就是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每天都有企业公司破产倒闭,已经破产倒闭的大型企业公司不在少数。

    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正在全力和白银危机做斗争,想要尽力挽回一切,一直持续对俄国的支援,也暂时停下。

    也就是说,俄国现在是单独在和中华帝国对抗。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此时心中也是后悔,一边是中华帝国的大军,一边是白银危机,两重危机,让整个俄国有些疲惫不堪。

    白银危机不说,其他西方国家也在白银危机下苦苦挣扎,俄国也无法避免。

    而中华帝国的大军已经进入西西伯利亚,大片俄国领土失陷,若是中华帝国的军队打到俄国的精华区域内,那俄国可就危险了。

    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亚历山大三世身为沙皇,俄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他不会轻易向他口中念叨着的黄皮猴子低头。

    亚历山大三世决定要战,战斗到底。

    亚历山大三世的选择同样是大多数俄国贵族的选择,而普通俄国人的意见可以无视。

    俄国人贵族也不愿意俄国被中华帝国打败。

    即便白银危机还在泛滥,但是整个俄国已经动起来了,为打败中华帝国而努力。

    然而前方战场失利让俄国高层头疼不已。

    “该怎么打败中华帝国?”

    俄国已经装备大量新进武器,按道理说与中华帝国的军队相差不远,而且中华帝国的军队又多是骑兵,俄国。军队怎么会一败再败?

    最后原因找到,是中华帝国的飞艇,让俄国。军队每一次都面临失败。

    英国和法国援助的防空火炮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它们打不到飞在高空中的飞艇,而飞在高空中的飞艇却可以随意往地上扔炸弹。

    克里姆林宫中,亚历山大三世和俄国一众高层多次探讨该如何打败中华帝国。

    打败中华帝国,必须先解决中华帝国的飞艇,然而英国和法国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制造防空火炮被动防御,目前俄国拥有的防空火炮都是其他型号的火炮改造而来,射程太低。

    英国和法国已经生产出专门的防空火炮,射程超过四千五百米,这正是俄国需要的,俄国需要从英国和法国手中获得新型防空火炮,或者将这种技术拿到手,而俄国自身也需要研究防空火炮。

    不过俄国一众高层也知道目前的防空火炮还无法解决飞艇的问题,据说中华帝国的飞艇飞行高度可以超过六千米。

    有总比没有强,迟早有一天能够制造出射程足够的防空火炮。

    剩下就是要面对中华帝国的骑兵部队了,骑兵部队机动快,俄国部队很难追上,俄国也有骑兵部队,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名头非常响亮,但是哥萨克骑兵无法与中华帝国的骑兵对抗。

    之后一个俄国大臣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国领土的亚洲区域地广人稀,很难抵御中华帝国的骑兵,我们可以大量修建能够防御飞艇轰炸的堡垒,然后将迁移欧洲的国民到亚洲区域去,只要有足够的国民做后盾,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众多的后备兵员,装备步枪,再简单训练几下,就是合格的士兵,另外我们也可以大量使用地雷、铁丝网制造无人区,与坚固的堡垒连在一起,形成防线,阻拦骑兵的前进,然后防线渐渐向东方推进,就能够将骑兵驱赶走。

    这个方法的确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方法,但是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构建坚固的堡垒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这种堡垒必须能够扛得住飞艇的轰炸,那就得用到大量钢筋和水泥。

    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建多长距离,而修建堡垒需要用到的大量钢筋和水泥只能用铁路运输。

    时间!

    中华帝国的骑兵已经进入西西伯利亚,哪来的那么多时间。

    但是现在俄国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挡中华帝国骑兵的前进,要是派出大军,也只会在中华帝国的飞艇轰炸下溃不成军。

    “为什么俄国就没有这样强大的飞艇呢?”头疼的俄国高层们心中出现这么一个问号。

    很遗憾,俄国没有飞艇,英国、法国也没有如此强大的飞艇,这种飞艇,世界上只有中华帝国拥有。

    各国使用无数方法想要从中华帝国获取飞艇制造技术,都失败了,虽然中华帝国的情报部在国外发展一半,但是其在国内堪称庞然大物,特别是源河市这样的重要区域,外国势力的行动不可能逃得过情报部的眼睛。

    最终亚历山大三世决定采用这个不算是办法的办法,反正西西伯利亚东部区域也没有多少人,只要把西部区域快速布置上铁丝网和地雷,那一切都还来得及。

    俄国的工厂里开始生产源源不断生产出铁丝网和地雷,还有一大批钢筋和水泥在向西西伯利亚地区运送过去,而西伯利亚大铁路大铁路的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没有一个俄国贵族希望俄国被中华帝国打败,这是一个耻辱。

    于此同时,俄国将更多的部队向西西伯利亚地区调集。

 第284章 龙城

    从一八八八年五月开始,到兴华元年十月,一年半时间过去了,中华帝国的新首都已经建造出一个雏形,部分必要的建筑已经修建完毕,新首都基本上达到迁都要求。

    作为中华帝国皇帝颜学义的起家之地——源河市,凡是跟随颜学义起家的人心中都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无论众人对源河市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如今却到了要舍弃的时候。

    源河市作为中华帝国最重要的两座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发展使得这座城市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即便汉王宫在源河市郊外,也脱离不了环境污染的侵袭。

    口罩在源河市随处可见,成为源河市居民的生活必备品,可想而知源河市的污染有多么的严重。

    人们上街的时候,很少在大街上漫步,几乎都是快速行走,不愿意在大街上多带一会,这都是环境污染的惹的祸。

    污染如此严重的源河市,已经不适合成为中华帝国的首都。

    在中华帝国出兵覆灭满清的时候,中华帝国的大臣们都在商议新首都应该在哪里,最后由颜学义做出决定:在河喃省南阳附近平原上建立一座新的城市作为中华帝国的首都。

    颜学义一共下令建过三座城市,第一座城市源河市,第二座城市是永逸市,第三座城市则是未来中华帝国的首都。

    建立源河市的时候,颜学义以及他的家族还很弱小,弱小的连一个满清州府级别的官员就能将颜氏消灭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十年时间,一座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工业城市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为颜学义起家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立永逸市的时候,颜学义已经成为四汌省的统治者,颜学义集合一省之力,花费不到五年时间,建立起来一座可以和源河市相媲美的工业城市,永逸市和源河市已经成为中华帝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而建立第三座城市也就是未来中华帝国的首都时,颜学义已经成为整个中华大地的统治者,治下1384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4。1亿人口,集合全国的力量,新首都在快速建设着。

    在那片巨大的工地上,有超过十万的工人正在忙碌着。

    为了建设新的首都,中华帝国从四汌省调集大量机械器具以及技术工人,但是建设新首都还需要大量普通工人,这却是最简单的事情。

    中华帝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全国最多的就是以种地为生,全家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