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者人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天之后,群臣都清醒过来了,看了自己的打扮穿着,都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赶紧净身洗面,穿戴整齐,上朝面君。此时国王装扮如故,仍然赤裸泥面,斜坐王位,诸臣看了无不惊怪,并问国王说:“吾王一向多智明睿,今天为什么会一反常态,打扮成这个样子呢?”国王回答说:“我心常定,没有变易,只因你们喝了被恶雨污染的水而心智都癫狂了,但却反过来说我不正常了,说我生病发狂了,只好打扮成你们当时的样子,以免遭到大家的排斥与迫害。其实我的内心非常清楚,一点都没有受到迷惑。”

《恶雨》

似乎当大家都做得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随波逐流,否则就会被放逐,而不容于世,如渔父中那位老翁劝屈原所说的:“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J其糟而f其r?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当一个人太坚持自己是“对”的,最后的下场可能就是被牺牲的可怜鬼! 又有谁会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只会嘲笑他的愚蠢! 我们已经入了社会,学习的就是圆滑地做人,当面对内心的正义与现实冲突时,你会如何抉择呢?

洞悉是非真伪的智慧,独善其身的果敢……究竟多少的人有这两样条件?明辨真伪往往不只是智慧的问题;一个智慧极高的人可能生长在一个极权制度中,资讯受到封锁,教育受到歪曲与控制,神话、谎言作为洗脑的材料,从生到死他根本没有洞悉真伪的机会。透过统一编制的教科书、控制严格的报纸与电视、宣传标语、威吓利诱的手段,一个政府可以塑造人民的思想,像搓泥人一样,玩于股掌之间。在中国文革的狂热中,在德国希特勒的民族主义热浪中,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趋势中,人人都是泥人,你要泥人怎么样跳出塑泥的大手掌去辨别客观的真伪呢?确实有些人,在举国呼:“嗨,希特勒”的时候,清楚地冷眼洞悉隐藏在爱国狂热背后的危机,目击是非价值的颠倒,弃德国而去。这些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的人,即使动了疑心,也没有能力作独立的判断。一个当过红卫兵的人说:“当时我们冲进教室把老师拖出来打得鼻青眼肿,逼他下跪,我心里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可是大家都这么做,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所以我也定了心,放心地去打。”人云亦云是人的常态,自我觉醒、反抗潮流,是人对自己较高的道德期许,一种理想的追求。

人假设一直身处于不正当不正确或称作歪斜的人生价值里,毕穷一生或许都会误以为生命的本质原生就理所当然偏离正道,一旦偶然接触了真理,反而排斥并视为歪理。而一直居高临下自命清高的人,便会轻易视弱势者,为不努力不争气不上进的自受自作活该得报应之芥。而把自己的优势当作攻击的利器,无法容仁慈以待弱势者。

这二种都是极端,而现代生活里满是极端份子。前者不屑一顾后者,后者嗤之以鼻前者。各自怀抱各自的人生理念,绝不也不许对方涉入领土警戒,在争斗的交错点上分道扬镳从此渐行渐远,冷漠以对。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太骄傲自大,渔父的“J其糟而f其酾”又过分随波逐流。

而你是哪一种?最好都不是,中庸最好。

第71节:爱不分血缘

城里有位财主,是个首陀罗,家里积蓄了很多财富,但一直没有孩子,后来捡到一个男孩,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精心抚育。

谁知,没过几个月,首陀罗的妻子竟然怀孕了。首陀罗真是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已经有后代了,就把那个小娃抛弃了。

但那个小娃很讨人喜欢,被其他人收养了。

首陀罗知道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也有点后悔,便把这个孩子重新收养下来。

首陀罗看这个捡来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心中很不安,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老大除掉,以除后患。

几次陷害老大,但孰知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后来再施毒计派他送信去某个庄园,可是首陀罗的侄女喜欢上了大儿子,并设法救了他,还嫁了给他。首陀罗知道这件事以后,又气又怒,就病死了。

《六度集经》卷五《童子本生》

人们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人际交往与认知过程里的较为亲近的对象,俗称“自己人”。所谓“自己人”,大体上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更喜欢把与那些与自己志向相同、利益一致,或者同属于某一团体、组织的人,视为“自己人”。

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一般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中,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让人们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对对方表现得更为亲近和友好,并且在此特定的情境中,更加容易发现和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和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的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势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以这种“自己人”的方式来规定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准则,那么也许只有可悲的几个亲人在你身边。友情只能在一种平等的没有利害关系的交往中产生。以势交者势尽疏,以利交者利尽散。友情的生命力在于不可歇止的精神需要。你在给他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的同时,也从他那里得到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你在从他那里得到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的同时,也会给他同样的回报。有许多现象耐人寻味:耄耋老翁与青春少年成为忘年之交;市井小民能在显赫官员家中出入;作家和从未谋面的读者成了挚友。年龄地位职业教养的不同不是友情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精神情感的相通会把一切障碍穿越。在人和人的种种关系中,多讲一点友情,扩散一点友情,人们相互将增加一份了解一份亲近,生活则平添一份和平一份温馨。

第72节:相处是缘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

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

耕种者说:“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这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来,死亦赤条条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据《佛经故事》

是什么让我们相遇在一起,并结下如此善缘呢?茫茫世界,人如沧海一粟,却又会不断地相遇相识,从陌生到熟悉。刚进大学的时候,视野顿时开阔,同一个班里面有来自黑龙江的同学,有来自四川的,也有来自香港和澳门,甚至有些班上还有一些不远万里的外国留学生。你会不由地在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巧合的力量呢,让我们相聚在这小小的一方。相识即是有缘,有缘就要珍惜,要去努力培养善缘,不枉相识一场。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有这样一句话: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由地交往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过程,可能一个人一生能遇上一至两个对象就算幸运。这是只存于无比默契的挚友之间的交往,除了自然与自在之外,其最大的特点是随心所欲,交往者之间无需设防。自由交往者之间无论怎么表达,对方可能不同意但不会引起反感,因为心与心是沟通的。自由交往带给人的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暖洋洋感觉,这种交往可能不会激情般的大喜大悲起起伏伏,但却像深沉的海一样宽广壮阔。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然,这是主动交往者主观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遇上适当的交流对象就可能自在地交往。而要想自由地交往只能看各人的造化了。

有人认为,好朋友就要经常相处在一起,恋人就应该整天痴缠。有些人甚至刻意去追求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缘分。太在乎交往对象,生怕自己的交往行为被对方耻笑或不能取悦对方,重视了对方的感觉而委曲了自己的感受,自然交往也就显得困难了。

报载,韩某于1977年结婚,婚后夫妻因家庭琐事经常吵架,韩某之夫曾三次提出离婚起诉。1999年1月,法院判决韩某夫妇离婚。但韩某对离婚不满。2001年12月的一天,韩某用自己的钥匙打开了院门,然后用一把锤子砸开了北屋的玻璃,一把火点燃了房子。后韩某被依法追究了法律责任。

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韩某是放不下那段情,被心魔所缚。人生之中的离离合合本是常事。如果还有机会再重新开始,那么也不必用这么激烈的手段;如果情已逝,缘已尽,再多的动作也是枉然。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也不会是你的。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眼前人。

第73节:快乐相处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无德禅师》

俗语里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或“我跟你很有缘”、“我和你说话很累”的话。在人际交往的过程里,人们往往因着不同的人、环境和主题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人际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每一次的交往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及反应:有人可能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至交”;有异性朋友可能第一次见面就彼此来了“感觉”,遂发展成恋爱关系;也有人可能第一次谈话不投机,性格迥异,便草草收场,以后再也不联系了。

这是因为在人际互动的过程里,除双方的价值观与信念(或称心态)的差异影响沟通的效果与品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理性的元素能导致沟通质量的高与低,那就是——沟通中的双方心灵的开放程度及对对方心理需求的滋养与满足状态。如双方在谈话或任何形式的互动里,能最大限度的开放自己的心理与情感空间,势必带给对方在人性深处更多的了解、理解及共鸣,这对心理健康的支持是非常有助益的。如果二人的价值观与信念有较多的“交集”,再加上坦诚的心理互动,将会带来他们合作与友谊的“双丰收”!即使二人的价值观及信念的差异较大,不能共事合作,至少也能促使双方发展良好的友谊。

良好的人际关系一直是每个人所期盼的,人人都希望能与别人自在、愉快的相处,享受友情的芬芳。然而,却有不少人无法达到此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自已缺乏信心,不敢自我肯定,表现退缩封闭的行为,即是负面的自我概念所形成;其次是对人际关系存在着似是而非的非理性想法;三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态度与行为。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真正内涵,因此他无法体验到交往中的快乐。两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两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间,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点不言而喻。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来自某种压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种丧失。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对付这些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

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

第74节:获得快乐的方法

有一位年轻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处,请教佛陀:“世尊,一般在家俗人应该怎能样做,才能在这辈子里得到平安和快乐呢?”

佛陀对婆罗门说:“有四种办法。这就是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什么叫做方便具足呢?就是要有各种谋生的技术,比如种田、经商、写作、绘画、计算的技术,没有技术,没有技术要努力学习、掌握;什么叫守护具足?就是对自已苦心经营所得的金银财物,能善自处理,不让天灾人祸、刀兵水火夺了去;善知识具足是指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对于未生之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对于未生之喜乐,能令带生,已生喜乐,护持不失;至于正命具足呢?就是金钱收支要经常保持平衡。多出少入不好,少出多入也不好。自已没有钱财使用而广为散用,这是愚痴贪欲,不顾其后。财物丰厚,却不知使用,也是愚痴。在家之人,如能时时刻刻做到上面说的四件事情,就能获得此生的安乐。” 据《阿含经》

如果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成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等,那么对于社会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福音。君不见,有多少背负盛名之人其实都是空有其名?他们从不施益造福,只求自己袋满肠肥。比起这些欺世盗名之徒,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的知足常乐不失为是一种独善其身的生活形式。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留下了多少成功者志得意满的笑声,但如今还不是荒坟青草长、黄土埋枯骨?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不会实现人生价值,一本厚厚的支票册,一长串阿拉伯数字的符号也不能看作是一个人的成功标志。惟有快乐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如何获得快乐呢?佛教的人生观,尽管最终都以劝导人们信佛为根本,但它的思想对人们的启迪意义是朴素而深远的。如上面的这个故事,不外乎说人在世间要自力更生,要有特长,有本事,懂得守护自己的钱财,做到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等等。这个理念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生哲学,劝导人们必须善于安心、知足,凡事要想开一些,这就是“善知识具足”。这是一种安心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所主张的获得快乐的方法,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情势。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会理财,却又虚妄、放逸,如何获得快乐?如何生活得心安?

第75节: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名叫大萨他婆。

一回,大萨他婆同着一伙商人,坐船渡海,中途,忽然一阵暴风巨浪袭来,船被击坏了,海水直涌坐舱,眼看就要沉没了。众商人面面相望,急得无路呼救了。

正是危急的当儿,大萨他婆心想:“听说,大海不沉死尸的!唔,就这样办吧!”于是,就向众商人唤道: “不怕!我救大伙儿出海啊!来吧!快,快!快抓牢我的头发手脚呀!”

众商人一听这个呼声,睁开了希望眼光,争先恐后地紧紧抓住大萨他婆全身各个部分了。大萨他婆,待他们全抓牢稳当了,便将快刀慷慨地自杀了!

即时,大风吹将大萨他婆的尸体若浮囊似地抵达海岸;就这么,使一伙商人完全脱险!

据《大智度论》

在2003年春夏之交“SARS”肆虐的日子里,曾在报章上读到一则文章,这样解释可怕的“SARS”:S表示sacrifice(牺牲)——牺牲小我,完成大我;A表示appreciation(欣赏)——欣赏别人为我做的一切,互相宽容、谅解;R表示reflection(反思)——反思人生的意义;S表示support(支持)——互相支持,共渡难关。

面对非典这个张牙舞爪的恶魔,人们虽然感到了恐惧,但并没有被它吓倒,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如此解读SARS,是字面上的一种幽默联想,不过,从深层而言,这次非典灾害确实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思索。灾害带来了危险和损失,这不容否认,但坏事也不全然是灰色,其中也包含向好的方面转化的积极因素。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危难的时刻,我们认识到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没有那么多可爱的白衣战士坚持在一线,没有那么多科研人员加班加点研究治疗方法,没有那么多无名的英雄做坚强的后援,非典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牺牲小我,实现大我,为人民和社会的利益奉献一切永远不会过时。

欣赏别人为我所做的事情,多一些谅解和宽容。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学会谅解和宽容,是社会和谐温馨的基础。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很多人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调整看问题的视角,有些干部与群众,居民与居委会,邻里之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其实,多一些关爱和谅解,多一些从社会整体的利益考虑问题,一些事情原本不复杂,一些麻烦原本没必要。

反思人生,是前进的动力。“痛苦使人反思,反思使人明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面对非典,相信很多人都像保尔一样有过这样的追问。这样的追问很有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人生的航标。

互相支持,共渡难关。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要互相支持,才能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才能渡过难关。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大家互相关爱,互相支持,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位孩子的父母一起走上了抗非典的第一线,然而孩子并不孤独,班主任每天都来帮她辅导功课,邻居每天都来帮她做饭,社区的叔叔阿姨每天都来问她需要什么帮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民族精神在危难中迸发,并如此生动地被阐释。

从对SARS的这一幽默解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信心;从这一解读中,我们更受到了启迪。非典这场灾害让我们更加成熟。人经历一场疾病,会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社会从这场疾病中也会产生抗体,使缺失的东西得以弥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