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进化光线-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么多的失独空巢老人,总不可能全都请护工、保姆来照顾吧。

    愿意干这事的,基本上都是处在壮年阶段。年轻人会嫌累嫌脏,年纪大的又没那个力气精力,以养老院一人护理六名老人的标准来算,这就是上千万的数量缺口。

    对于一个工业国家来说,是何等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啊。

    一个人的壮年阶段正是他人生当中经验、学识、性格、人脉关系最为丰富鼎盛的时期,若是白白地把这上千万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用在这种无法提高生产力的工作岗位上,无疑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消耗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更不用说,这一来一去,又会对社会的其他人造成多大的压力。

    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一部分人无法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另一部分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养活所有人,目前国家非常在意和看重的养老金问题,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延迟退休和二孩政策都是ZF想要弥补老年人过多、岗位上缺乏适用劳动力的问题所造成的恶劣状况。

    否则,我们就会像那些已经整体陷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一样,因为真正的工作没多少人做,经济活力不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衰退阶段。除了会让经济负担压力增大,个人、国家债务难以偿还,这种生产力断层的危机,还会促成难以想象的可怕社会动乱现象。

    首先就是贫穷。

    并不是说这些国家的平民无法生存,大部分工业国家的人口都不会超过其资源承载上限,之前积累的财富和物资保有量足够他们的生活达到一定标准上限,而是整体相对贫穷的经济环境将造成社会对个人的压榨程度空前加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

    在那里,上班族的工作时间、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已经被增强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过的非常紧张,一个人需要从事的工作量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正常的民众范围,才能支撑他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标准。而相应的是,当地的物价水平也同样会被提高到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阶段,以平衡这种资源的供应不足问题。这就造成了,在大量普通人支付掉房租、日用消费品等必要的生活开支后,很难留下足够的存款以应对未来的风险或进行包含额外目的的消费性投资行为。

    这种绝望的社会现状,不仅造成了日本苛刻的工作文化,作为上级对下级享有超乎想象的掌控权,其产生的庞大生存压力,还成为日本自杀率世界排名第一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旦遭遇了工作危机,失去了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日本人都不知道自己下个月该怎么过。无怪乎,很多日本人都把工作机会当成自己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一样东西,对于丢掉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样的事情,不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还要承受外界的诸多看法,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其次是社会财政不足造成的福利降低或消失情况。

    这方面,最受影响的就是基建住房、服务医疗和教育保障体系等社会公共资源。

    不说很多老龄化国家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基础设施水平,恐怕很多人都意想不到,这里面目前问题最大的就是美国。

    明明有着整个世界最好的经济基础条件、科技水平,靠着领先于所有国家的军事实力、金融霸权,从全球范围掠取了海量的利益资源供应本国,却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从事劳动力生产工作,更倾向于服务金融行业等来钱快、轻松的原因,造成了整个社会各阶层的割裂,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大量领着救济金、食品卷的底层民众,根本交不起高昂的医疗保险费,也上不起动辄就需要贷款几万美元才能进入的昂贵私立学校。

    至于传说中能够领取免费早中餐的公立学校。如果能把那种放羊一样的教育环境当做普罗大众都有的向上渠道,那么广大美帝民众也不至于失去改变自己生活希望的动力,让大量本该有着光明前途的年轻人,去从事卖yin、黑·帮交易、贝反毒等非法活动,间接地让校园暴力事件上升到一个恐怖的程度。仅从美国那些自己出产的电影电视剧所涉及到的校园欺凌文化内容就知道,这一情况究竟恶劣到多么严重。

    若不是无望之下,大部分普通人都只能困守在整个社会阶层的最低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自己的阶层,为人父母的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的更好。

    连带着警·察这个保护社会安全的重要职业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变成了富人、ZF的狗腿跟打手,和普通民众产生严重对立的情绪。

    等情况发展到最恶劣的时候,有着庞大外来移民数量的美国也会像那些南美国家一样,明明青壮年劳动力充足,却无法转化成适用于社会安定的生产力,始终处在混乱不堪的阶段——底层黑帮横行,民众无心工作,上层不思进取,富豪更愿意将产业置办到那些人力成本更便宜、工业人口更多的低收入国家,让整个国家处在一种空心化的状态,不知何时,就会因为内外的双重压力而彻底崩塌掉。

    最后是大规模的孤老状况对民心士气的打击。

    应宁无法想象,若是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数量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载能力上限,会出现何等糟糕的事情。

    她只知道,每次看到流浪汉和无家可归的人,她都会有一种难言的悲哀和恐惧,对自己的未来,对社会的前景、对国家的信心产生动摇。

    如果这一天真的会出现,那绝对是一场噩梦,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绝望的痛苦深渊!
………………………………

第三百二十六章:近乎完美的解决办法

    只是孟院长看着应宁被吓到的样子,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状况。”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应宁愕然道,她实在是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结果比她知道的那些更无法接受。

    孟院长没有解释,只是再次叹了口气:“你知道养老院的老人一般是怎么送过来的吗?”

    在记者探寻的目光中,他说道:“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很多人都不会把自家的父母送来养老院。在大家心目中,长达几千年历史所养成的孝道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让大部分人都觉得,送父母来养老院都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会被别人骂白眼狼、不孝子。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让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将父母送来养老院的原因,是人们普遍难以信任我们。”

    “久病门前无孝子,何况是作为外人的护工人员。害怕我们在他们不知情的时候,对照看老人的要求出现怠慢、漠视甚至是置之不理的态度,故意找机会虐待老人,是普通人都会有的正常心态。而且,还有一些不够资质的私人养老院曝光后在大众面前造成的恶劣印象,也让大多数人宁愿把父母留在家里,任其自生自灭,也不准备把他们送到一个理想中更合适的环境进行照顾。”

    “事实上,在院里的老人被送来之前,很多都出现过危险事故,如果不是被人发现及时,又侥幸没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恐怕他们很可能就没有了被送来养老院养老的机会。这也是ZF为什么会定期排查留守老人的情况,主动将那些已经失去自理能力的寡居失独老人接来养老院的原因。”

    说到这里,孟院长的声音带着某种沉重的味道。

    应宁瞬间就懂了,她也看过一些有关于此类的社会新闻。

    因为无人照看,独自生活又行动不便的老人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故酿成大问题,如果遇上的是那种马虎又不怎么管父母的子女,连人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直到尸体发臭了,才会被左右邻里们发现。

    虽然当着摄像机的面,孟院长没有将这些事情具体说出来,但应宁完全可以想象的出,那种一点一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衰弱下去却又呼救不能的等死滋味是有多么难熬。而周围人在听说和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又会有多么的唏嘘跟不忍。

    这的确是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状况。。。。。.

    应宁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连在脑海里想一想,都有种让人癫疯欲狂的感觉,要是自己未来面临这样悲哀的事情,她肯定等不到被送来养老院,就提前自杀掉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应宁苦恼问道,都有点后悔来做这个节目了,面对如此沉重的话题现实,自己对未来都险些失去了信心。

    她是真不敢想象,当自己老的时候,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

    对于这个问题,养老院院长并没有回避,他直言道:“以前的话,我不太好讲,因为这方面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不管是养老院的数量,还是愿意从事护工职业的人数,对于越来越多需要照顾的老人而言,都是杯水车薪。而目前实行的二孩政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不太现实,随着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再额外承担养大一个孩子的全部花费,何况是靠他们来照顾自己?但现在,我多少有点自信,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未来完全解决。”

    “完全解决?”应宁顿时就惊讶起来,眼光茫然中又饱含期待,她根本没想到孟院长能给出这样的一个回答,对于这个所有人都会经历到的严酷现实问题,不会有人不关心。

    “是的,完全解决。”孟院长看到应宁这么吃惊,不由笑道,“之前在里面拍摄的时候,你应该有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情况吧。”

    “不一样的情况。。。。。”应宁迟疑道,她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确实是有点不一样。

    住在这里的诸多老人,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暮气沉沉,面对陌生人和节目组的来访完全没有多少反应,如同已经在心里面把自己当成了那种时日无多的家人累赘。而是有种难以言说的神采,就如同刚找到一件新奇玩具的小孩一样,全身上下都透着兴奋和活力,而这一切,都跟被他们围在中心的几个像洋娃娃一样可爱的小孩有关。甚至,对于他们的采访都爱答不理的,当时差点没让应宁怀疑,这些老人是不是对国家和ZF有意见。但如今,被院长这么特意地点了出来,她立刻就明白了,显然解决的办法是出在这几个小孩身上。

    正巧这时候,应宁看到,离养老院的大门不远处,又来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孩。

    他被一对中年夫妇抱着,正晃头晃脑的左摇右看,样子特别的可爱和萌,她一眼就发现了其中古怪的地方。这个新出现的小孩和之前的那几个长得非常相像,如果不是发型和衣服不对,五官又有些许的差异,恐怕会让人错以为他们都是诞生在同一个家庭。

    “你是说他就是解决的办法?”应宁下意识地就指着那个新出现的小孩问道,她可不会认为自己能碰上这样神奇的事情,这些长得很是相像的小孩多半根本不是多胞胎。

    而随着摄像机将过来的一家三口纳入画面,孟院长点点头道:“不错,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的,像这样辛苦又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护理工作,大部分人其实都不太愿意从事,虽然能够通过提高薪水酬劳的方式诱使大家进行选择,但对其他人来说并不公平。而且社会和未来都是需要向前发展的,总不可能让这个问题一直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吧。我觉得,作为人类,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自由,而不是将自己的人生限定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养老院里,所以,我认为这样服务性的工作,更适合交给它们。”

    应宁这时候终于想起来,这些长得非常相像的小孩是什么了。

    一个近乎能够完美解决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办法,智能机器人!
………………………………

第三百二十七章:你是猴子请来的演员吗?

    当这一期关于养老院孤寡老人话题的节目播出来以后,立刻是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能够看出来当今养老问题的,并不是只有应宁孟院长这些人。

    上到国家主·席、总·理,下到普通的平民老百姓,都清楚这个话题的背后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这里面不乏目光长远之辈,预见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无法妥善解决,最终它会成为压垮在整个民族、国家范畴上的沉重负担,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因此,所有人都能理解,女记者在知道真相后,为什么会表现出一副激动地快要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他们也是。

    所有在电视电脑还有手机屏幕前收看到这一期节目、并关心这个问题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欢欣鼓舞的感觉。

    比起占用大量正当壮年的优质劳动力来从事这种简单的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辛苦工作,智能机器人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它们不知疲倦、不用休息、能够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进行待命,也不会因为情绪矛盾而爆发冲突,可以放心地使用,不用再担心出现照顾不周的问题。而且它们最好的一点在于,能够通过网络远端链接的方式,跟身在养老院的父母随时随地的进行联系,即使他们不会操作电脑手机,也没什么关系。

    看到这一幕的人,只恨先驱者公司为什么还没开发出专门应用于这种事情的智能机器人,那样,绝对是家里有老人小孩者的福音——不用再忧虑自己抽不出时间照顾,也不用再害怕父母孩子万一有什么事情自己无法及时出现。

    事实上,那些对此有迫切需求的,已经心情焦急地打来了无数次电话进行询问:先驱者公司何时才能够推出这样专门用于照看护理类型的智能机器人?甚至退而求次的要求,能不能在康康的基础上,额外设计一款体型和力量方面更大的智能机器人。

    显而易见,这期节目的播出,意外造成了有关于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更加的深入人心了。

    这是先驱者公司自己都难以预料的事情。

    开玩笑,有关自己公司的产品出现在央视社会类焦点节目中,还占用了新闻联播长达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播放,这广告费该多少啊?

    即便有七大长老做靠山,也不一定够面子上!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为此高兴,庆幸技术的发展让大家担忧的问题得到解决,未来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对于那些盼着先驱者公司倒霉的人来说,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噩耗。

    “史密斯先生,你不是跟我保证过吗,他们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一定会出问题,怎么两周多时间过去了,我只看到他们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不仅所有的电视台新闻最近几天都在大肆报道相关话题,而且我已经得到消息,在ZF上层的授意下,国内几家实力最雄厚的机械制造类和电子产品公司都已经向先驱者公司发出合作邀请,这里面甚至有两家是国字头的军工企业!”

    啵的一声,杨震宇一脸阴沉地将正在播放的和这一期节目内容有关的电视关掉。

    根本不需要他再次翻译说明,刚才出现在电视上的频道,就是央视专门用来向那些外国主流观众群体传播国内消息的全球英语频道。里面不仅详尽地将此次节目有关内容的前因后果报道了出来,还随机采访了大量国内各个阶层的民众。。。。。从经常需要外出打工的农民,到大学教授这样的高知识份子,从居住在山村的留守老人,到拿着退休工资可以到处旅游的年迈夫妇,言语中,都非常自豪的宣称,这是国内科技领域的一大进步,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对下一代的生活、对未来的希望,都更有信心。

    只要不是白痴都能得看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驱者公司在国内的地位将越发不可撼动,即便他们能够使些卑鄙肮脏的手段,对其名声产品进行抹黑诋毁,但别人并不是傻瓜。

    要知道,连早期国内工业产品和国外存在巨大差距,大部分国内企业民众都能坚持住始终购买国货,何况是这种国内企业完全领先于国外的骄傲典范。

    哪怕产品本身的确是有些问题,这些人估计也不怎么会介意。

    他们心里明白着呢,就像现在国内工业全面发展后所带来的巨额经济红利,只要先驱者公司能够保持住这个优势,那么,不止会在国内产生数量庞大的工作岗位,还有源源不断地从国外吸取而来的海量利润。

    仅看目前网上正在热炒的那个关于国内外智能机器人产品出口差价的话题就能知道,面对国内产品要比国外便宜五六倍的售价差距,即使再苛刻的国内消费者,都会变得无比宽宏大量。

    显然,史密斯也知道这个问题的核心。

    面对杨震宇的质问,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淡定从容,作为“深潜者”这个在国际上排名前三的顶级黑客组织的领导者之一,眼里带着几分茫然和无措,连声辩解道:“这绝不是我们的问题,我可以肯定,扰乱程序已经通过其出厂服务器,植入到每个智能机器人的产品当中。这方面,我们一直有在监视和控制,不可能出现问题。”

    “那为什么这么久了,都还没有智能机器人事故被报道出来?”杨震宇盯着史密斯反问道,脸上明明白白地摆着不信。如果不是这个黑客组织实力强大,据说跟CIA、FBI都有过合作,而且自己只是出钱出力的几方之一,他现在就会让这外国人知道,敢骗他们杨家的下场是有多惨。

    “这。。。。这个。。。。。”史密斯被问住了。

    是啊。

    明明在他们的监控下,一切都很正常,从对方公司服务器里反馈来的信息没任何问题,可为什么,他们期待的报道没有出现?

    找不到解释的史密斯急的汗水都出来了。

    这太不合理了,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这个顶级程序员和黑客所遵循的逻辑概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看着杨震宇的表情渐渐变得不耐烦,想理由快把脑袋想到爆炸的史密斯突然福至心灵,记起了曾经某人对他说过的关于这个国家的评价。

    邪·恶·独·裁的政权,总喜欢将人民的各种自·由专·制掉。

    所以,他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这一定是你们的国家在实行新闻管制,那些出现在电视上的家伙全都是腐·败官员请来的演员!”
………………………………

第三百二十八章:公·知·大·V遇险记(一)

    虽然贼TM地不相信事情会有这么简单,不过杨震宇所代表的杨家,还有背后的那些合资汽车品牌已经不能再继续等了。

    再这样等下去,就没人能治得了智能产业的发展了。

    不仅先驱者公司将成为国内最被看重的科技企业之一,获得国家ZF的大力支持,乃至作为整个川省及西南地区的核心发展战略,其推动和影响的智能汽车产业项目也将再无变数。

    这可不是才刚起步没多久的新兴产业,它能够依托并取而代之的是全球高达数万亿美元规模的传统汽车产业。

    只要能够成功。

    它将一举扭转国内汽车产业的诸多劣势,改变原本的那种大而不强的局面,让居于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下游位置的国内品牌,把竞争力提高到能和那些国际知名的跨国汽车制造巨头相提并论的程度。

    哪怕是为了拖延时间,让自己的日子能够好过一阵子,他们也不得不从暗处走出来,出手去对付先驱者公司了。

    否则,一旦失去了资源和政策层面的倾斜,又在技术上被国内企业追平赶超,本就因为价高、服务态度不好等原因而不讨国内民众喜欢的合资品牌,被抛弃的速度一定非常恐怖。

    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没有谁会心甘情愿面对这个结果。

    既然他们已经坐在了一条即将沉没的大船上,那么,最好的办法不是齐心协力地去修复拯救这条破船,而是尽力让它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正常,然后告诉其他人这船还能够开很久。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趁所有人不备带着所有能带走的值钱东西偷溜下船。

    至于其他人的死活,只要他们能够活的好好的,其余的都不重要。。。。。。。.

    很快,大成实业还有国内的一些合资企业品牌,纷纷开始发动他们能够调用的所有力量,准备进行最后的反扑。

    肖建仁是网络上知名的公·知·大·V,喜欢造·谣和抹黑ZF,诋毁国内的一些人或事物的形象,因为言论角度新奇,关注的方向异于常人,非常贴合某些人内心深处的阴暗面,肖建仁在微博、微信、海角等网络社区公众平台上,都拥有不少的粉丝支持。又因为经常追逐热点事件,擅长于无中生有的捏造新闻,往往能引来大批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转发跟追捧,在网络上拥有着不弱的号召力,一个评论,就能得到数万的关注和转发。

    不过,恐怕要让那些相信自己的网民失望了,他并不是这些人心目中那种敢于和黑暗、不公作斗争的自·由·民·权斗士,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他本质上仅仅是为了拿钱发帖而已。

    说白了,这就是一门生意。

    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外资金进入国内,专门用于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