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夜将至-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总指挥部内,一位身形瘦削的青年坐在轮椅上,在他身后,三维立体电子沙盘上,数不清的红点出现在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在他身前,上千块屏幕从不同视角记录着席卷而去的魔潮。

    “开始吧。”

    他说了一声,然后缓缓站起身,站得笔直,在屏幕上映出一道剪影,


………………………………

第四百四十章 打不通的专线

    “如果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能挡得住吗?”

    看完杨小千用大屏幕播放的视频后,捧着酒葫芦的于谦提出这个问题。

    全球顶尖的电影特效也做不出视频中魔潮奔腾的效果,因为不论特效做得多么好,哪怕3D电影里那些怪物做得栩栩如生逼真传神,观众也能看出那是假的,或许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但总有一些电影制作人没能顾及到的细节会使观众潜意识里认识到,这是假的。

    电影院里的惊呼赞叹大多是送给特效技术,而不是真的被荧屏中那些怪物给吓到。若是将这段真实的视频对外播放,收到的观众反应很可能更多是沉默,而非惊呼,因为绝大多数人在意识到视频的真实性后都会因魔潮的恐怖感到震惊,乃至舌头僵硬,头皮发麻,无法发出声音,就像与于谦一同观看这段视频的几位觉醒者一样。

    大家都曾见过尸山血海,但即便是新远江大决战时南城门前那百万尸海,也比不上这场汹涌浪潮。

    因为尸海的主体只是普通丧尸,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长时间未进食人肉的丧尸,肌体脆弱,行动迟缓,对付这样的敌人,若是弹药供应跟得上,几挺机枪便能守住一条街道。

    而魔潮则不一样,组成狂潮的每个个体都拥有远超丧尸的实力,即使是相对最弱的四足亚人,也有着相当程度的智力,还懂得各兵种分工合作,远远强过一窝蜂往前冲的蠢笨丧尸,更不用说其他魔怪,大多拥有堪比普通变异体的实力,还具备种种特异能力,如果当年冲击南城门的是这些魔怪,留守殿后的部队必定全军覆没,一个也走不了。

    “没有空军和炮兵部队支援的话,一分钟也挡不住。”

    杨小千摇着头给出否定答案,救远军在远江决战时就打残了,之后考虑到政治影响,一直没有重建,所以远救会直属的武装力量并不多,只有几支中队,几个精英小队和一个重骑营,再加上议会麾下觉醒者和超能学院这批学员,以及裴青弦带领的猎人公会,这么些人想要挡住如此程度的魔潮,无异于让单薄且无长枪的步兵方阵在开阔地带拦截重骑兵。

    当然,快反部队本身就不是打阵地战和阻击战的队伍,基本由精英组成的快反部队应该是实行闪电斩首战术的机动作战部队,是战场上锋利的手术刀,而不是抗击打的盾牌。

    于谦又问:“南都军区的部队有炮兵师,有高炮旅,有轰炸机和战斗机,还有陆航团和东海舰队的火力支援,防线应该不会被突破吧?”

    “防线肯定没事。”杨小千回道,“这才刚刚开始,像这种无脑的冲法,只要是个合格的指挥官就能用炮火覆盖将它们尽数拦截,更何况这次总指挥是刘远舟。”

    “可到现在我也没有听到炮声,好像不止我们,各部队都没有接到调动或开火命令吧?”

    “不清楚。”杨小千微不可查地耸了耸双肩,此次作战总指挥部并没有为他留下一席之位,他只对部队的部署布防情况有知情权,至于各部队之后从指挥部接收到的命令,并不会通知他。

    听到身后的心腹们传出细微议论声,杨小千头也不回地说道:“对尸总指刘司令的指挥水平,无需怀疑。不要嘀嘀咕咕,保持警惕,继续待命!”

    嘴巴闭上了,心中思绪却没有停止,没人会质疑刘司令、刘总指的能力,谁都有可能出纰漏,唯独刘总指不可能,可大家还是忍不住感到疑惑,此时魔潮已近,按说理应急调三军,布阵迎敌。

    除非是像当初远江那样覆盖式无死角轰炸,否则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可第二次魔潮才刚刚开启,总不能一上阵就甩出底牌,更何况,大威力武器轰击裂缝时会将裂缝进一步撕裂扩大,所以现在即使对冲向防线的这批魔怪进行炮火覆盖,也是定点精准打击,很难用一轮炮火就将它们一网打尽。

    所以,按说现在应该派出一支部队侧面阻击,营造缓冲区,减缓后方防线压力才是,可刘总指却下令让所有部队按兵不动,那他到底要怎么打这一仗呢?

    疑惑的不只有远救会与议会这些半路出家的非专业指挥官,南都军区总指挥部与各级只会去参谋部内,一大批科班出身的军事人才同样疑惑不解。

    南都,总指挥部内,负责遥控指挥协调参战部队及军区内二线备战部队的司令员郜振军把会议桌拍的砰砰作响,其他同志个个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谁都知道郜司令是军队里少见的好脾气,从军多年只发过两次火。

    第一次是98年抗洪时发现自己手下的兵为了挡住洪峰,壮烈牺牲,竟是因为村民偷盗堤坝上的泥沙砖块,导致紧急时刻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身体去抗,而且事后还无法追究村民责任,这样的窝囊事,搁谁都要火冒三丈。而第二次,就是现在。

    “电话打通了没有!”郜振军上了年纪,嗓门却没降下去,喊起话来震得桌上瓷杯都在抖。

    “报告!打不通!”汇报者用更大的嗓音吼了回去,不是为了抬杠,而是为了让郜司令听清,郜司令早年间耳朵受过伤,听力有缺陷,即使装了助听器,也要贴近了大声讲话他才能听清。

    “他娘的,红色专机打不通,混账东西!”郜振军继续拍桌子,拍的手心通红,“刘远舟混账东西!炮兵部队是他娘的打手枪吗!测距矫正不要时间吗!炮弹飞行不要时间吗!轰炸机飞过去不要时间吗!等他慢悠悠动手,防线都告破了!都是他出的好主意,就一道防线!破了怎么办!拿老子的兵不当人吗!拿人民群众的性命开玩笑吗!混账东西!妈的混账!”

    郜司令骂出了在座每一位同志的心声,但没人敢出声附和,刘远舟担任总指挥是海里(中南海)钦定的,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刘远舟不到三十就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不出意外以后早晚会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万万不能得罪。

    骂了一通,郜振军瞪了一眼,喝道:“愣着干什么!继续打!打到他娘的接电话为止!”


………………………………

第四百四十一章 银河坠落

    尚海战区作战总指挥部内,两台红色座机静静地摆放在三军总指挥刘远舟的办公桌上。

    左侧的红色座机是军用保密电话,除数字拨号键盘以外还有两个按键,用以切换明码通讯和加密通讯两种模式,这部电话使用军用保密通讯线路,在加密通讯状态下的通话内容,即便被截取,也很难破译,只是一段没有意义的电流噪音而已。另外所有保密电话都与地方通讯网络做了严格的物理隔离,基本不存在被窃听或是泄密的可能。不过,由于接入的网络众多,这台保密电话的保密安全性其实不如它身旁的同类。

    右侧那部样式老土的红色座机便是大名鼎鼎的军委一号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红机,为避免泄密连拨号盘都没有设置,而且,任何原电路被异物介入或者外壳损坏都会使机身内部的保护器发出警报。

    这不仅是一台电话,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通常只有副高官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摆上这样一部红色电话,拥有它就意味着取得了“党内名流”的身份和管理国家的资格。《华尔街日报》曾刊文言称:“能拥有红色电话的圈子大约为三百人,主要是男性,他们主宰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有人能够配备这样一部电话,就意味着他在华夏拥有了至高权力和影响力的决定性象征”。

    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拥有一号机使用资格的人远比华尔街日报的估测要多,不光是政治(和)局常(谐)委和高官官员以及正军级以上干部能使用一号机,还有诸多大型央企的一把手都会配备一台一号机,所有离退休的副国级以上干部家中也会放上一台一号机,方便与现任领导人直接沟通。

    不过数字估测的错误并不影响华尔街日报对一号机的定义,也不会让一号机的尊贵地位稍有下降。至少,杨小千身为教改组组长,自身拥有且可动用的能量甚至高过大部分高官官员,但他至今还是没有资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摆上一台一号机。

    由此可见一号机的珍贵程度,包括文主席在内所有一号机拥有者都会将这台红色座机摆放在办公桌上最容易触碰到的位置,以便在铃声响起时更快拿起电话话筒。

    只要红色座机响起铃声,绝大多数人会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话筒,毫不夸张的说,某些央企负责人会跳起来接电话。

    可在刘远舟的办公室里,情况有所不同,与南都军区与总参进行交流的军用保密电话和与主席总理直接沟通的一号机摆在离刘远舟十米开外的长桌上,当铃声响起打破寂静时,无人理会。

    南都军区的郜司令显然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所以电话铃声鸣响不停,但坐在轮椅上的刘远舟目不转睛地盯着身前的屏幕,看也不看它一眼,更没有要接电话的意思。

    最后,一个小男孩拔了电话线,才让这宽阔空旷的房间重回安静。

    一台圆柱形的机器头顶亮起绿灯,音源输出端传出极为人性化的声音语调:“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呢?向他们解释并不会浪费多少时间。”

    “最近你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不是所有问题都会在提出后得到回复,你要学着自己思考并寻找答案。”刘远舟没有正面回答零一的问题,他缓缓站起身,站得笔直,在身前无数电子屏幕组成的高墙上映出一道剪影。

    “开始吧。”

    随着这声指令传出,零一不再发出任何声音,它头顶亮起红灯,并以极快的频率闪烁不止,看起来它很吃力,显然当前正在处理的事项占用了它全部计算能力。

    与此同时,上京零一基地内,待命已久的工作人员们全部行动起来,如工蚁般有序地穿梭在基地内部。一盏盏指示灯接连亮起,基地内所有超级计算机全部进入超频状态,降温设施同步开启。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完成。”

    零一的声音此时变得有些单调呆板,刘远舟轻轻点头,身后载着诸多仪器,连满了各种线路的奇怪机器缓缓行驶到刘远舟身旁,刘中千快步走来,捧起一个装有电极、线路、管道和天线的硕大头盔。

    刘远舟接过头盔,将之放置头顶,零一基地内,一百七十四位有着不同肤色和相同神情的“客人”在基地内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齐齐戴上外形怪异的头盔。

    “第二阶段准备工作完成,一切准备就绪,刘司令,请指示。”

    刘远舟双眼失去焦距,只剩星光流转,他没有说话,但却有数不清的命令却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里瞬间跨越遥远的距离,传递到各处。

    在人类感知中,各单位接收到命令的时间完全一致,不分先后,但在机器的感知中即便是一微秒的延迟也不容忽视,所以零一能够探测到,最先接收到命令并展开行动的是存放在战区指挥部特用仓库内的微型无人机,它们距离指令输出端最近,而且它们实行命令所需要的程序最为简捷。

    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分批次起飞,这些携带着视频音频录入及传输设备和改装武器系统的微型无人机灵活地游弋在夜空中,闪烁着小小的交通指示灯。远远望去,仿佛一大片萤火虫成为了舞者,在无比高明的指挥下,献出一台合舞。

    当它们的机翼以相同的速度开始旋转,嗡嗡鸣声产生的共振现象使地面建筑内的玻璃纷纷破碎。

    华夏各大空军基地内,许多装有智能系统的设施在没有人员使用的情况下开始自行运转,所有大型无人机开始脱离空军基地的控制,自动驶向跑道。

    建立在尚海城郊、鲜有人知的秘密军事基地内,一架又一架无人运输机开始升空,一部又一部无人坦克、无人战车排好队列驶出基地。

    在火控系统接收到发射指令后,由战争利器所组成的,最擅长于制造毁灭的炮兵网络开始行动。

    上百台大炮将炮口调转,以肉眼看不清的射速轰出一枚又一枚导弹炮弹,燃着炽热尾焰的毁灭使者们带着杀戮指令奔向上方,转瞬间化为一颗悬挂在空中的闪光点。

    这闪光点如此之多,先到者尚未坠落,后来者便已追赶而来,以至于让观众们产生了一个奇怪的视觉效应,仿佛城市上空出现了一道道光幕。

    光幕配上没有月光和星光的漆黑夜幕,仿佛寂静宇宙中的一条银河。

    下一刻,璀璨银河坠落!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科技伟力归于己身

    精确到单比特的指令在无垠的数据海洋中穿行,凡人无法想象的计算力将它们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一处目的地,最终交织成一只不可触及的大手,将无数炮弹导弹抛向夜空,形成一道银河。

    灿烂美景只是昙花一现,当银河开始坠落,取而代之的是天崩地裂的恐怖景象,每当有一颗“星星”砸落地表,都会有一幢“高楼”拔地而起,然后是血肉、火焰与各种碎片朝四处抛飞。

    爆炸产生的焰火铺满魔潮,紧接着又被冲击波与粉尘所覆盖,周围许多建筑摇摇欲坠,更有不少高楼在这一番震天撼地的轰炸中受到波及,倾斜崩塌。

    南都军区总指挥部内一片死寂,大嗓门的郜司令不再出声,他直勾勾地望着眼前的三维立体电子沙盘,每一枚导弹或炮弹的着弹点都在沙盘中同步显示出来,经技术人员放大视角后可以清楚看见任何一颗发射出去的炮弹导弹是从哪里升空,在哪里落地,飞行过程中划出了什么样的抛物线。

    刘远舟只动用了尚海战区以内装备有最新智能火控系统的炮兵部队,却打出了军级火箭炮阵地连射的效果,而且不仅是视觉效果惊人,轰炸覆盖面内炮弹着弹点的精准更为惊人,如果零一基地传出的即时战报统计没有错漏,那么这一轮轰炸中所有炮弹都没有误中裂缝,并且只有两颗炮弹在飞行怪物的干扰下没有命中预计着弹点。

    如此惊人的科技伟力,让年迈的中将有些怀疑人生,这不是任何一个军事指挥官能够想象的成就,当机器能够轻易复制你多年积累勤学苦练才获得的技能,并且做得更快,做得更好,每一个可能被取代的人都会感到后背发凉。

    “如果……我是说如果,拿几倍的炮兵部队给我们,同样有智能火控系统的炮兵部队,能打得出这种水平吗?”有位比郜司令稍微年轻几岁的将军忍不住出声问道。

    郜振军目光下滑,盯着自己眼前飘着热气的茶杯,怔怔出神,这个问题无需军事专家来回答,哪怕是一个对炮兵部队不甚了解的行外人也知道,答案肯定是做不到。因为瞬息万变的战场不是简单的电脑模拟,智能火控系统也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再准确的弹道计算也不能将敌方可能做出的拦截以及其他种种变数全都给算进去。

    如果智能火控系统能搞定一切,那还要炮兵干什么?可人力又穷,就算是七大军区的炮兵部队一起上,也终究比不过一个刘远舟。退一万步说,就算能重现一次准确的炮击又能证明什么?刘远舟的能力与价值远远不止于此,看看他搞出来的这些新东西——比如眼前这个超过美联邦起码二十年的电子沙盘——每一样都会带来颠覆性的改革,仅仅是要跟上他的脚步就已经让各大军区的长官们感到吃力。

    尽管心中感慨万千,但郜振军并没有表现出来,这种负面情绪不能在部队里传播,所以他清了清嗓子,打开大嗓门把话题带到别处。

    “不要去假设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先去思考摆在眼前的问题,魔潮声势浩大,肯定没有被刚才的炮击给一网打尽,要把部队派过去清剿漏网之鱼肯定是不行的,现在交战区全都是爆炸粉尘,可视性极低,而且可能有些魔物是之前在南都和上京不曾出现的新魔物,一旦遭遇作战手册里没有提到的怪物,部队很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应该下令让周边部队尽快做出动作,在防线前边架起阻击阵地,营造缓冲区,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冒险,不能让防线有一丁点被突破的可能性。”

    那轮炮击看起来毁天灭地,但对魔潮的实际杀伤力肯定不像视觉效果那样震撼,而且为了避免误中裂缝导致空间裂缝进一步扩大,炮击范围内其实有不少区域虽然被爆炸后产生的粉尘所覆盖,但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炮火打击,里面肯定还藏着一些怪物。

    如果贸然派部队进交战区,很可能承受不必要的人员损失,但如果无所作为,幸存下来的怪物们很可能会再次集结起来朝着防线发起冲锋,到时总不能为了这大猫小猫三两只,又来一轮炮火覆盖,这只是尚海市第一批出现的怪物,为了它们就要来两次大范围炮火覆盖,哪怕是军费排名世界第一的美联邦也经不住这么败家的打法——值得一提的是,美联邦不仅每年军费排名世界第一,而且其军费投入比排在它之后二十名的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郜司令说的在理,自然无人反对,可调动部队的命令还没有从军区直属通讯营传达出去,一架无人机的出现便让郜振军改变了主意。

    一架不知从哪里来的微型无人机,像幽灵一般飘到了郜振军所在的指挥室门外,让所有保密和安保措施全都成了笑话。

    微型无人机出现的同时,郜振军的保密电话也响了起来,迟疑片刻后他提起了话筒,而后命令紧张的警卫员打开大门。

    微型无人机笔直飞到郜振军面前,然后缓缓降落在会议桌上,郜振军定睛一看,这架微型无人机还带来了一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郜振军亲手拆开刘远舟送来的礼物,盒子里装着一本小巧的说明书、两枚金属质感的贴片与一个闪着蓝色指示灯的圆弧状物体,他在说明书的指示下,将两枚贴片固定到圆弧上,而后带着狐疑的神情,将圆弧戴到脑后,并将两枚贴片贴在耳后。

    “你,说句话。”郜振军指着一位参谋,说道。

    “说什么?”眼前这出无厘头的闹剧让参谋摸不着头脑,他随口问了一声,随后发现郜司令的表情有些古怪。

    “再小点声,重复一次。”郜振军说话时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脑后的金属圆弧。

    “说什么?”参谋压低声音重复这句话,随即想到自己刚才说话时嗓音并不算大,按理说郜司令应该听不清才对。

    郜振军抿着嘴不再说话,接着无人机飞了起来,还传出呆板单调的电子音。

    “郜司令,希望您喜欢这份礼物。”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一人成军(上)

    随着位处空中的裂缝逐渐增多,无人侦察机的巡视范围被迫压缩,炮击区域内,为数不多的幸存魔物隐蔽在厚重的粉尘与夜色之中,小心翼翼地躲藏起来,不敢轻举妄动。整片交战区内仅有寥寥几声惨叫哀嚎,是由那些重伤垂死的大型怪物所发出。

    隔着几公里距离,零一基地研发出的声纳探测定位仪也能精准定位到声源位置,所有发出声音的怪物成为了无人军队的首要狩猎目标。

    最先赶到战场外围的是一支机器人工兵团,它们并不具备人形,有的是单片机操控的轮车,有的是装有电子芯片的机械臂,它们各司其职,建设工作井然有序,段段时间内便在战场外围搭建起多个临时信号中转站。

    随后赶到的是微型无人机军团,密密麻麻如蝗虫过境的微型无人机在进入交战区后向着各处散开,每三架为一支小队,以小队为单位,在废墟中搜寻那些藏匿在建筑残骸、地下通道中的小型怪物。

    每当侦查到敌情,无人机小队便会第一时间将图像传回后方,然后对怪物发起进攻,由于载重能力有限,微型无人机在装备各种仪器设备(比如成像仪、遥感装置、摄像头、音频输入端等等)后,很难挂载大威力武器。

    所以这些微型无人机所挂载的武器系统并不是真正的机载武器,既没有机枪大炮,也没有联装导弹,只有一根小口径枪管、数量有限的子弹与几颗圆球。

    像这样的小口径枪弹,往往只有在命中要害部位时才能对怪物造成伤害,所以这批微型侦查无人机主要使用的武器其实是那几颗金属圆球,这些圆球各有作用,有的是炸弹,有的是化学武器,在上一次魔潮中,南都与上京两个战区都生擒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怪物,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武器开发,其中放在研发日程最上边的就是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

    在内置的简易火控系统将机载武器激活后,无人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