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点头的赵学,这一下子尴尬了。而更尴尬的是他还真否决不了。杨家的男人,第一代很猛,特别是代赵家皇帝死的那一战,大宋上下都知道,但是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更明白杨家女将的勇猛。因为对契丹人,杨家男人毕竟是死了,别管是不是什么人坑了他们,他们毕竟是死了。人死了,再勇也没用。

    而杨家女将却是打败了契丹人,她们还活着。上到折老太君,下到穆桂英全都活着走下了战场。

    人的名,树的影,大宋的男人还真不敢惹杨家女将,赵学也一样。

    “你们真这么厉害也就不会到金华这么个小地方了?”赵学尴尬之余,忍不住反驳道。

    “嘿嘿,看来你还真的就是个喽罗,还是有些不足啊!”

    沈石嘿嘿一笑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讥讽了赵学不过是个小喽罗,直把赵学这个还不到三十的青年气得不轻。

    剥去他的身份,他也只不过是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罢了。

    “说你小喽罗你还不相信。天下承平日久,用不上武将了。不上战场,咱们到底行不行。哪个知道?”

    淡淡扫了赵学一眼,眼中全是满满的看着小喽罗的鄙视,沈石冷笑一声懒得多说,继续端茶慢慢品尝,有滋有味好不享受。

    赵学却是被带沟了去了,顺着沈石的推断脑补了一番,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再看向沈石的眼神已经变了。

    难道他们这帮将门都是一身武艺惊人,却是从不显露出来,要不是今天撞上了,估计他可能会被隐瞒一辈子的。

    嘶……祖上杯酒释兵权,果然是明智之举。

    大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介绍上从来都是仁慈的像征。但是今天,赵学被沈石带沟里去了。他觉得杯酒释兵权或许不是仁慈,而是不得不如此。

    一个杨无敌,便是万人难敌,但是谁敢说其他的将门没有另一个“杨无敌”?

    身为赵家人,他还是知道不少事的。将门的功法确实可以让人一骑当千,这一点不用怀疑。从南朝到杨无敌,这样的武将出的可不只一个两个,就连本朝高祖也是武艺非凡。而皇家的内库,不也在收集将门的传承。

    “想明白了吧?”

    沈石差点忍不住捧腹大笑,脸上却是一本正经严肃问道。

    想明白了,当然想明白了。

    将门的传承很厉害,不然祖皇帝也不会杯酒释兵权。换句话说,将门哪怕是不用,也不要逼急了人家,不然跑出来一位什么“无敌”,那是谁也惹不起的。

    同样,他也惹不起!

正文 第82章、宗正需要骑兵

    默默点了点头,赵学心情沉重点了点头。他是赵家人,忠心是不少的。但他此时只是个小小的从七品的武骑尉,什么时候摸到过这么“高端”的秘事,实在是一点儿心理准备也没有。就像是瞎子睁眼开世界,没有经受过战忽局的洗礼,一下子接触了免不了心中忐忑不安得很。

    咦,不对啊!

    赵学猛然惊醒,突然反应过来他今天是来找茬的,并借着这个机会把战马搞到自己手上。这是他的任务。

    可是现在,他是在威胁自己吗?

    想到这里,赵学心中顿时腾起熊熊怒火,瞪着悠闲喝茶的沈石,怒道:“既然你们将门不再在军中做事,那日为何不把战马卖给我。你们想做什么?莫不是……”

    他停下,没有说出那个所有人都懂禁忌。同时戒备着,以免沈石恼羞成怒,击杀了他。话一出口,他就有些后悔。连祖皇帝都只能安抚的将门,自己为什么要挑衅他。

    沈石没有理他的忐忑,也没有出手击杀他。如果干掉他,就可以解决问题,沈石不介意干掉他。可问题是他只不过是个小喽罗,哪怕是干掉了他,战马的问题依然在,所以沈石才会说这么多,不过是借他的口告诉他身后的人,自己家的价值。

    沈石轻轻一笑道:“第一,我们沈家虽然由武转文没错,但我们沈家依然是将门,跟你,或是说你身后的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第二,就你们那盛气凌人的样子,我看着不爽,我心情不爽了,自然不管你是什么人,我就是不卖。”

    赵学无语,心中更是暗骂那几个文人办事不利。这么厉害的将门,也是你们可以欺负的?不怕人家直接打死你?这不是逼着人跟他过不去么,现在好了,这事怎么办。

    “也就是说,那批战马,我是拿不到手了?”

    今天的打击太过,语气都带着满满的颓丧。赵学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一直以为这个世界是他们老赵家的世界,然而到了今天,他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他家的,至少他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无法无天。

    “至于这个……我想你应该问一问你身后的人。到底是谁想要这批战马。”

    沈石的双眼看到的是气,是通过气来显示他们的身份。但是赵学也好,赵允让也罢,他们都是姓赵的,也是相同的血脉。

    这就很麻烦了。人皇气运下,除非沈石马上成仙,否则这赵学到底是谁的人,通过气运沈石根本看不出来。

    不过,话说到这就够了。忽悠住了这帮混蛋就行。沈石可不想自己家三天两头的戒严。自己是不怕,但是家中还有其他人啊。

    到了这一刻,扶龙什么的,是不用想了。哪怕沈石看不清赵学的主子,受到人皇气运的影响,却也知道这汝州防御使与自家老子可没什么关系。

    不仅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关系恶劣。

    没了扶龙气运是有点儿可惜,但是人教从来就不在乎什么人皇气运。有,不错。没有,也照样可以修炼。

    赵学却被沈石忽悠惨了,心中是再也升不起对付沈家的念头,暗暗松了口气不说,不知不觉他心中的预期已是大大降低,根本就没怎么奢望再得到金华的那批战马,只要沈家不闹事就成,这一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将门在大宋闹事的确实不多。

    “好了好了,我没兴趣跟你继续罗嗦下去!”

    沈石放下茶盏,起身就走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这份请柬,就由你转交吧。”

    说完,一点儿也没理会赵学尴尬的脸色,招呼父亲与家中部曲一同离开,骑马直奔城外而去,这样的是非之地,还是早走为妙。

    “将门,将门……”

    赵学神情恍惚,站在酒楼二楼窗前,目送沈石一行的身影消失,心情一时复杂到了极点,今天沈石跟他说的一些事情,叫他隐隐触摸到了一些上层斗争的踪迹,将门的武力更是惊得他浑身汗毛倒竖直抽凉气。

    这就是将门吗?深藏不露,千年的世家,底蕴非凡,哪怕自己是皇家的人,也不敢惹。

    想一想开国的祖上,能收服这么一批人,他甚至有点儿为祖上骄傲。再看现在的大宋……这不是他可以置侩的,但他至少可以为小王爷举荐沈家。

    好不容易稳定了翻腾的心思,他没有在外头多待,急忙匆匆返回城主府邸,找到主事的小王爷将这次的事情说了一遍。

    “嘶……想不到将门还有这样的武力。你做的很对,没有发动大军……”

    宁江军现在主事的是赵宗咏,他也是赵允让的儿子。

    赵允让御任回京,却留下了儿子,为的便是郭北县的那批战马。大宋虽然没有战马来源,但是大宋的骑兵却并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掌握在了宗正的手中。

    如果说大宋禁军是皇帝的力量,那么宗正的力量就是骑兵。

    一开始宗正只是代掌骑兵,这支骑兵还是会时不时由大将率领,带出去打仗。

    比如杨业出战时期,几场宋军参战主力竟是:精骑万余!

    “雍熙北伐”更是有一万重装钢甲骑兵迎战反扑的契丹帝国最精锐的3万铁骑宫帐军。

    可惜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开始,为了预防武官夺权,宋朝的军队方式往往是兵不认识将领,将领不认识兵就开始作战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文官领兵更是北宋的特色,以至于骑兵损耗惨烈,在西最崛起后,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中全军覆没。一同覆没的还包括其他总共20万宋军。

    这也是赵允让大力收刮地方战马的原因……宗正管骑兵,他现在做了宗正,他就需要骑兵。更不用说他还是差一点儿登上皇位的人。能从差一点儿登上皇位,退下来,不仅不死,却把儿子推上皇位的人,又怎么会什么都不做。

    “小王爷,那些战马怎么办?”赵学问道。

    赵允让这样的人并不会随便暴露自己的野心,但是他以宗正掌骑兵为由,让儿子,让他收留赵氏族是收集战马。儿子与手下同样不会不去做。

正文 第83章、育马术

    “石儿,你觉得这样行吗?毕竟对方是宁江军。”

    一回来,沈家就加大了防备,就连沈石那些伤马,也加强了防备。

    那些伤马虽说有受伤,骑着作战是不大可能了,但它们毕竟是战马,做匹种马也还是可以的。为此沈家与县衙的人不得不一分为二。

    “父亲,这事不急,还是问过包大人的意思吧。”

    除了加强戒备,沈石与沈良第二件事便是去见包拯,把这事告诉他。沈家是受了包拯的令出来的,这事没理由不告诉包拯。

    赶到县衙正好遇到公孙策外出。“怕父,贤弟,你们来的正好,大人要见你们。”

    进了县衙,便看到包拯正在内堂等他们父子。

    “大人。”

    “大人。”

    沈石父子拱手见礼。

    “二位请坐。”

    双方分宾主坐下。

    公孙策代包拯问道:“伯父、贤弟,你们为什么把人手抽调了回去。”

    养马场有沈家的人,也有包拯的人,当王朝马汉把看到沈家人手调回的事告诉了包拯,如果沈石他们不来,包拯也会让人请他们来。

    “大人应该知道前两日,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沈良说。

    他这话说的有点儿卖关子,这是文人的风格,怎么说他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又和文人呆的多了。少了武人的直爽,多了些文人的卖关子,吊胃口。这不是什么大事,沈石也就没有开口,任老爸卖关子。

    “去了什么地方?”而包拯也吃这套,直接捧了哏,而且他比一般的文官更注意武人的感受,所以他又说道,“如果可以,不知可不可以告知本县。”

    包拯这么给面子,沈良非常高兴,他不仅说了他们在宁江的所见所闻,他甚至连沈石的猜测也说出来了。“包大人,这批战马恐怕是汝州防御使大人想要。”

    这是武人的特点,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沈石知道这点,他才没有说历史,没有说赵允让的事。就父亲那武人的特点,他要知道了,很难不说出去。

    沈石穿越在沈家身上,他不可能让沈家不好的。以他的能力,他有信心把沈家带到西北种家的高度,哪怕不是土皇帝,也要做一个地头蛇。

    这不是沈石的野心,这只是沈石的因果,不管是人子,还是穿越者,这都是他必须还的。

    这也就是包拯,如果对方是赵允让的人,恐怕老爹这句话一出,就把沈家卖了个干净。

    “不,汝州防御使已经回京。现在的宁江军还没有军使大人。”

    比起沈家,包拯知道更多更快朝廷的消息。赵允让返京,对包拯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包拯知道的只是当下,他不可能知道赵允让的一生是累任宁江军节度使的。一个“累”字,就说明了他对宁江军的掌控。包拯不知道,自然也就不会去细想。而且现在仁宗的儿子出生了,还没有死,赵允让也是赵家的大家长,至少历史书上没有写他有任何的问题。包拯又怎么会知道。

    更不用说,包拯只不过是个县令,他就算是知道,先不说他信不信,他一个县令也没有发言权。

    当然,作为一名这时代的“名”侦探,他问了许多宁江的情况。“沈司马,你们抽调人手,可是防范他们。”

    宋不是汉唐,所以诸州别驾/长史/司马也不是汉唐那样的大官儿,司马在宋是一个职官,正九品,与后来宋江的保义郎是同级别的职官。

    沈良司马一职,就是包拯给的。至于沈石的封赐,那是武散官,是个荣誉,不是做事的职官,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县人大代表的性质,是没有权力抽调任何人手的。

    “是的,大人。”沈良实话实说。

    “既然是为了防范,把所有的人马集中一起不是更好吗?”公孙策代包拯问道。

    沈良看向沈石,因为他完全没想到这点。

    “包大人,公孙先生。”沈石没有职官,但到底有散官,说话还是可以。“二位有所不知。动物的世界与人不同。马群中的伤马病马,并不会受到马群的照料,马群只会抛弃它们。”

    “竟然是这样。”包拯表示很神奇,儒家的教义,一直都是“虎毒不食子”、“狐死必首丘”这些。

    “是的,大人。”

    对此,沈石肯定说“是的。”

    “想不到竟然是这样。”包拯再度惊叹。

    “它们真的不可以呆在一起?”公孙策问道。

    “不可以,它们呆在一起,它们只会死去。”沈石很肯定的说。

    包拯点了点头又问道:“看来这马与本县所学并不一致,这便是将门的育马术吧?”

    将门立世之基,除了练兵,还有这养马术。特别现在的大宋,没有游牧民帮助养马,真正的养马术,也就将门知道一点了。

    作为庆历新政的祟拜者与执行者,包拯想的是说服沈家,拿出无私奉献精神,交出养马术。所以他直接道:“只是沈家调走人手,本县手下没有精通马性的人选,不知沈家可否教授一下本县的人手。”

    “这……”

    沈良为难了。

    “沈司马,本县想要养马术,不是为马本县自己,而是为大宋上下……”

    一旦搬出了为国大义是最让人为难的,沈良也一样。一边是国家,一边却又是家族的存世之基,一旦说出去,将门就更是没有什么价值了。

    “包大人。”在沈良为难的时候,沈石站出来道,“其实战马并不是关键,只要大宋一天是文人领军,有没有战马都一样。”

    石破天惊!

    沈石这句话可是置疑大宋的国策,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沈良。但是沈石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现在是将门,就得为将门说话。而且他说的也没错,哪怕是后世,口口声声是文人统军,但是实际上他们哪一个是一点儿兵法不知道,没受过训练便直接领军的?一个也没有。这是与大宋本质上的不同。

    就在这时……

    “大人,不好了。有马匪突袭了马场。我们的人被伤了。”

    马场果然受袭了,甚至有人受伤,有人被杀,王朝急急来报。

    “张龙、赵虎。你等立即带人,追捕马匪。”包拯立即下令。

正文 第84章、本质不同

    沈良听到了这事,也立即站起来主动请缨说:“包大人,我们也去帮忙。”

    “嗯。”包拯先是点头,想了一下又道,“沈家熟悉马性,一定要寻回战马。”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尽力。”说完,带上儿子,急匆匆的逃了。

    看到沈良的样子,包拯便知道自己的想法恐怕很难成行了。“可惜了!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于世……”

    包拯是星主,但是眼下的大宋却是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于世,大宋上下其实出于一种思想混乱的阶段。毕竟宋得位不正,使得儒家君君臣臣并不是那么符合赵家人的胃口。一旦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首先赵家人自己就不会答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沈家不愿意拿出育马术,他包拯也没有办法。

    在这时候,包拯已经起了兴学的念头。因为在目前所有的学说中,只有儒家的学说给出了解决办法……用我们的学说,必将是人人爱国,路不拾遗,老有所养。

    事实证明,这就是一场大忽悠。明朝与清朝,全是这么忽悠没的。

    但是包拯不知道明清,而在儒家没有玩残几个朝代前,还是很有市场的,不然大宋也就不会发展出程朱理学了。

    当然,除了儒家外,没有人想要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世界。其实就是儒家自己,他们也不想要这样的世界。他们提出来,只是为了权力罢了。

    另一边,沈良与沈石离开了县衙,便策马而走。回到家,却没有立即派出人手。

    “父亲,你不想找回丢失的战马?”沈石问道。

    “石儿,你是不是觉得父亲太自私,不识大体。”

    沈石猜对了,沈良一路策马奔驰,他也想了一路,他确实不想找回战马。

    沈良说:“这些年,我是明白了。家族没有存世之基,只会败落。为父也想学得科考法,但是哪个会教?为父也想明白了,这育马术便是咱们沈家的存世之基。”

    “父亲,你真这么想?”沈石问道。

    “嗯。”他先点了头,又问道,“石儿,你的看法呢?”

    “父亲说的对。”沈石笑了,说,“这世界是公平的,付出什么,就要得到什么。没有收获也没有付出……”

    “呃?什么意思?”沈良听了,很迷糊。

    “没什么。我是说我支持父亲的任何决定。”沈石笑道。

    “那好,咱们立即召集人手。这次,你也去。务必找回战马。怎么说也是包大人的知遇之恩。我不会泄露家中秘术,但是我也不想他因此丢官。”沈良说。

    “是!一切听父亲的。”

    沈良想做什么,沈石都不会拒绝,哪怕他要交出养马术也一样。但是如果他不想交,也没人逼的了他。包拯又如何,星主又怎么样。天地万物,不踏出那一步,大家都一样。哪怕包拯踏出了那一步,沈家也还有他。

    这是心态心境的变化,沈石已经不再是刚穿越,一心找知秋一叶,有心认识名人的沈石了。

    道走到了这一步,道心已经开始觉醒。不是自己的道心,这时候,哪怕让沈石见了燕赤霞,他也不会激动。如果见的是吕洞宾……好吧!这位也是人教,还是会激动。但是那种激动是“道”的激动,却不是对这个人。

    这是“道”的感悟。

    说的直白点,修真修真,修的是真我。而在沈石的真我面前,他更重视的是家人,而不是包拯。

    对包拯的感觉更像是追星,也就是识者障,一旦热度过去了。再大的明星也不如家人重要。

    人教功法走的本就是理性,但是沈石却不想太理性。否则,他现在应该去福地修炼,就像八仙一样,而不是留在这个家里。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他的另一种“理性”,是人性与无情中的选择。功法之妙在乎己心,道从来没说过只在名山大川,人间就没有。不然也就没有红尘炼心了。

    “好!带上弓刀,我们出发。”

    家里的动静这么大,自然是惊动了沈母。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沈母的脸都白了,她抓住沈良正准备背上弓壶的手说道:“不是有马匪吗?你为什么还要出去?”

    沈良看着那脸上的担忧,就拍拍她的手,安抚道:“不是我一个人,还有石儿,以他的身手,难道你还不放心吗?”

    “我不许你去!”

    沈母握住沈良的手,说什么都不放开。

    沈石摸了摸鼻子苦笑着说道:“母亲,这事可不仅仅是马匪这么简单。世人都知道那马场是咱们家在管。如果有人抢了马,咱们也不管。那外人会怎么看咱们家。到时候,他们再来抢咱们家的养猪术,烧瓷术,咱们也不管吗?”

    “不!那可不行!那是咱们家的存世根子。哪个敢抢,老娘就跟他拼了!”

    沈母爱丈夫,苦日子累日子,她都可以不在乎,但是谁敢来动她的好日子,她也是敢拼命的。这是人的本能,不会因为她是女人,便有多么不同。

    “那不就结了吗?”沈石劝完,也背上了箭壶。

    正当他想离开的时候,沈母却又拦下,只不过这一次他拦的是沈石。

    “娘,您还有事?”沈石问道。

    沈母却是想了一下道:“石儿,这事你不用去,让你爸去就行了。”

    “啊?为什么?”

    “这事我想过了。肯定是你爸想还那个包大人的恩情,所以你们是去对付马匪的,对吗?”

    嘶……不愧是夫妻,这么了解自己的丈夫,哪怕什么都不说,都能猜个七七八八。

    沈母很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她继续说道:“但是你不同,你又没有什么差事,没有必要去打杀!”

    她说的好有道理,沈石差一点儿无言以对,但是差一点儿,也就是还有。“母亲,您说的对。可是父亲去搏命,做儿子的怎么可以坐视不理。”

    “怎么不可以。当年姑奶奶为了表哥,还不是一藏十几年,就连官家都不知道。亲自到府上下跪……”

    自己家还有这么牛掰的亲戚?能让皇帝下跪?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