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证明,人在饿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根本就是骗人的。

    狼肉,真心是难吃。

    话说这货不是与狗一样吗?为什么全然没有狗肉好吃?

    反倒是小咕噜,尝了一下,吃的分外开心,看它大块朵颐的样子,让沈石觉得莫非自己的吃法有问题?要不,咱也学学它趴着吃?

    ……

    沈石当然不会干这么没品的事,他起了身,找到狼尸的排泄系统,用狼的排泄物撒上一圈。

    吃不是重要的事。沈石可不想吃着吃着,又引来了其他的猛兽。当然,撒的时候顺便再捡一些鸟蛋,这也没什么的,不是吗?

    捡来鸟蛋睡下,却怎么也睡不着,到了半夜的时候,他觉得有些发冷,原来火堆里只剩下一簇火星,柴禾几乎已经烧完了,夜露的吹拂下,还是有点儿冷。看看蜷缩在他怀里睡的很舒服的小咕噜,沈石爱怜地拍了拍它的小脑袋,小东西一对大耳朵扇动了一下,砸了砸嘴,翻了个身,露出块大肚皮。

    沈石把自己的破衣服拿了过来,盖在了小东西裸露的肚皮上,又轻轻地摸了摸小家伙的肚皮,它很舒服地睡着。

    悄悄站起了身,去了旁边的茅草丛里又拣了点树枝和干荆棘,回来把火堆又给续了起来。

    明天不能再找知秋一叶了,还是下山回家去好了。

正文 第8章、下山

    不说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知秋一叶,就算是有好了。自己是沈石,又不是宁采臣,就连坐牢的时间都卡不上,上哪儿去撞知秋一叶去?

    相反,比起知秋一叶来,还有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原沈石坐牢的问题。冷风吹打之下,总是让人脑子清醒,沈石突然想到他在二十—世纪网上看到的一件事。

    历朝历代都有禁杀耕牛的严格禁令,这一点不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急剧提升,牛耕成为最主要的的农业耕种手段,耕牛因此成为重要战略物资,由国家进行统筹,禁绝了私宰耕牛的行为,然后从秦至唐,各个朝代都实行严厉的保护耕牛政策,私宰耕牛不是斩首就是凌迟。到了北宋,个体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耕牛对农户更为重要,立法明确严禁杀牛,杀牛罪可处死刑。

    但那是“杀”牛,原沈石可没有杀牛,他只不过是吃牛肉罢了。有什么理由判的那么重,直接便成了死刑?

    这绝对是量刑过重。

    是谁?是判他的知县,还是其他什么人?

    原沈石没注意到,自己竟然也没有注意到这么大的漏洞。

    现在自己成了沈石,就一定要把这事捋清了,甚至如果把人想的邪恶一些,说不定便是有人坑了原沈石一把。

    那么到底是谁坑了原沈石一把呢?

    火光映着沈石的脸颊,一片火红。

    “你放心,我会还你一个清白的。”

    原沈石是读书读傻了的。他出身将门,哪怕是没落了,也约等于退休的公安局长吧!这货愣是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与家人联系帮忙捞自己出来。除了读书读傻了的人之外,沈石想不出第二个可能来。

    “不过我可不是你。刚穿越过来,就顶上一个罪犯的帽子,对不起,这个锅我不背!”

    咦?不是没第二冲可能。

    第二种可能就是他家是“官迷”,每逢大宋大考,都是他爹他奶奶他娘……他们一大家子跑关系的时间。

    换句话说,原沈石坐牢的时候,他家一个人也没有。毕竟这是古代,是没可能一个电话便找到人的时代。这可是我了个草!如果不是我穿了,他们岂不是儿子死了,都没人知道?

    求援是没有可能了,只能靠自己。

    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沈石不断回忆着与思考着。

    老实说,沈石并不是什么侦探,他只不过是从三流大学步入军工厂的伪军人罢了。

    比如说养猪,他在行,管理一个厂子,也凑合。至于破案,那是警察的职业技能。不过好在现代人听的多,见的多。“吃口牛肉便要杀头”,是怎么也接受不了的。

    “呃……又饿了。”

    回忆太用力,又饿了。(真正原因是,他刚刚修炼,身体对能量需求的自然反应。当然,回忆会消耗精神力,也免不了有个—毛八分的关系。)

    沈石看了下两只狼,炸掉的那只没什么用了,但那只仅仅被拖出了内脏的那只,却可以卖上一个不错价钱。

    沈石抓起它,试了试分量,觉得还行。绝对是长了力气,三五百斤的大青狼,他竟然觉得很轻。就这么直接扛在了肩上。怎么说这也是狼,自己不吃,卖了也好。碰上个冤大头,二十吊钱还是有人要的。

    沈石一起身,小咕噜也就醒了,一双不大的眼睛骨碌碌看着沈石。很是好奇沈石在干什么。

    沈石想了一下,又捡起地上的狼尸碎肉,穿在树枝上烤了起来。下山之前,这五脏庙还是要先填饱的。

    再怎么难吃,也没有饿肚子难受。

    而且这感觉仿佛会自己放大一样,越想越饿。现在,就是给他一头牛,他也吃的下。

    小咕噜见到沈石重新烤肉,充满欢欣地尖叫了一声,三两下又顺着胳膊支起身体,对着沈大官人的脸舔上几口。不过知道它的嘴咬过什么后,沈石哪儿还么让它舔。

    吃过烤肉之后,沈石还是没有任何的睡意。怎么办?

    站起身子,试着打了一套军体拳……

    卡……一拳下去,竟然打断了一棵树。

    这可真是了不得。

    军体拳,就是大学生新生入校也会打它的,至于它的威力吗……强身健体,算不算?

    “这可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世界!”

    对于自己的变化,沈石还是很满意的。

    小咕噜这个小东西看到他出拳出腿,打的虎虎生风,也从学着沈石的样子,直立而起,曲着后腿,奶里奶气地学着沈石出拳踢腿,沈石哈哈大笑,他觉得这小东西真是太有趣了。

    “来!”沈石一把抄起了烤的不知生熟的一大块肉,丢给了小咕噜,“咱爷俩吃过这顿肉后,就一起下山去。”

    “咕噜。”

    小东西开心的叼过肉,却突然“咕……”的一声,嗓子中发出了低吼声。

    “怎么了?小咕噜,是狼吗?”

    “不是?是有人上山了?”

    ……

    另一边。

    山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宋朝的人口可不少。一青衣秀士,身边跟着几个汉子,正行走在山道间。

    特别是那秀士,手拿一把扇子,在那摇啊摇的,别提多骚包了,大晚上的,他也不怕冻着。要知道古代的感冒是足以取人性命的。

    大晚上,火光照的足够远。远远的便看见了。

    “少爷,您看,他是不是山中野人,要不小的带人捕了他过来。”

    大危机,这才是真正的大危机。

    这几个人不用问,有点儿古代常识的都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捕野人。

    这里的野人可不是后世所传说的那种长于深山,毛茸茸的类人生物,而是指人,真正的人。没有户籍,不给朝廷纳税的都是野人。

    对于这样的人,封建王朝是不拿他们当人的。随便抓,随便捕。抓捕了是杀,是卖,还是自己当奴隶用,朝廷不仅不管,反而大力支持。

    毕竟人口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红利,哪个朝代不想要?就像那有名的东吴,愣是靠着捕野人弄了个三足鼎立。

    当然,能捕的仅仅只是野人。

正文 第9章、读书人的待遇,不服不行

    至于沈石,不是是家硬要管他叫“野人”,而是他不仅坐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牢,他还跟野狼肉搏,一身破破烂烂的,所以怎么看,怎么像个野人……

    对于不照章交税的野人,历朝历代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抓。只要抓到了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慢着,咱们正常过去。千万不要惊了他。万一他要是逃了,这山,咱们可追不上他。”青年秀士发话道。

    “是的,老爷。小的们就说买他的狼。”

    这种事,套路熟的很。

    “兀那汉子,我家老爷买下你的狼,你快过来。”

    一应汉子分包围状,走进篝火范围,其中一人开口引诱沈石道。

    这套路,怎么跟狼这么像?

    不过沈石却是愣了一下,他可不是好奇深山有人,毕竟小咕噜报警,他早知道有是过来。让沈石发愣的是他们的口音,不是普通话,竟然是南方的腔调。

    老实说,沈石一直都是“字幕党”。幸好是魂穿,有原沈石的底子在,不然他自己恐怕都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你们出多少?我这狼可是完整的,少于二十吊,我可不卖。”沈石张口大声道,用的也是闽越腔,也就是这时代的官话。

    同时他小心地把狼户护在面前,以宣示所有权。

    而小咕噜干的更是明显,只见它一只狗腿踩在狼尸上,一口小狗牙呲牙咧嘴的恐吓着“抢”它美食的汉子。

    当然,它太小了。这点儿恐吓吸引不了任何人的注意。

    “二十吊?”下人看了一自家少爷,狼这玩意儿虽然是猛兽,但也就是个十吊钱,二十吊,那是冤大头的价格。

    青年文士却没有出声,他也不用出声,因为他们是大宋捕奴队,只要把人抓了起来,看他会不会出上一文?

    “那得看一下你的狼才行。”下人继续交涉着,不给沈石任何思考的时间。要知道大宋已经不再是初建国那会儿了。不交税的野人被抓了小一百年,再蠢的人也学聪明了。已经很少有单独的野人出没了。

    沈石说:“好咧!你们等着。”

    有人愿意当冤大头,沈石自然是乐意的,之所以让他们等一下,毕竟这狼尸真正的主人是小咕噜。沈石需要问一下它的意见。

    小咕噜:“我要烤肉。”它举着小爪子。

    沈石:“卖掉它,可以买调味品,做出更好吃的烤肉。”

    小咕噜一边看看生冷的狼尸,—边又看了看热乎乎的烤肉,妥协了。沈石得到了狼尸。

    “啪……”

    沈石弯腰收拾狼尸的同时,一本书也从他怀中掉落。牢中老人给他的书,斗狼的时候,他把书收入怀中。

    看到沈石怀中有书,青年秀士制止了自己手下围拢抓人的举动。开口问道:“阁下是读书人?”

    “惭愧!久试不第。”沈石说。

    呃……这下不能捉了。

    大宋律法下,你捉野人,朝廷上下是支持的,但是你要敢捉一个读书人当奴隶用。呵呵……整个士林非让你知道一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哈哈,阁下竟然是位读书人?看阁下年岁不大,怎可说是久试不第。”

    青年秀士哈哈大笑,硬生生从捕奴,表现的与沈石亲近不少。不这么干,还能怎么办呢?

    这可是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

    “不知兄台贵庚?”

    这不,连“兄台”都叫上了。

    “周岁十五。”

    沈石看着这二十好几的大龄青年,赶紧报上了自己的年龄。十五岁被二十好几叫“哥”,他还是很有羞耻心的。

    “什么?十五?”对方惊呼。

    “是的。”

    他的表情太夸张,沈石心想:莫非我这身体,就这么显老吗?

    “哈哈……不过十五,贤弟说什么久试不第。像为兄,今年已经二十有六,至今没考上秀才,岂不更是久试不第?”

    宋朝的秀士从来都不是秀才,它是专指那些未考取任何功名的读书人。比如有名的白衣秀士王伦便是其中的代表。

    当然,二十多岁还没考中秀才,也不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非要说骄傲的话,也就是他还没有落草,嗯,这确实值得骄傲一下。

    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了,这事就好说。

    一匹狼,二十吊钱是贵了一些,但是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有通财之宜,所以“买了”。

    只不过一吊钱,官方规定是一千文,二十吊钱就是两万枚大铜子。太重,没人出个门还随身装着两万枚大铜子,这数量也随身装不起。

    所以,狼换秀士家的壮丁背着。书由沈石随身装着,走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秀士家的庄子赶去。倒是小咕噜,一步三回头,分外不舍得沈石烤肉的地方,毕竟这地儿意味着它人生第一次的美味儿。

    当然,它也就缅怀了一下。瞬间一双小眼睛便以更加炙热的眼神望向了沈石。

    一边不过是烤肉的地方,另一边却是会烤肉的人。它脑袋或许不大,但是小家伙精着呢。不舍归不舍,却是一点儿也没有不跟沈石走的打算。

    ……

    山下不远,便有一处庄子,上面与着“公孙”二字。

    沈石也是艺高人胆大,都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就跟人家上门收钱,也不怕……

    呃……他还真不怕,二十一世纪便是打架王了。现在又长了一倍的力气,他当然不会怕一个乡下的土财主了。

    对方真敢做什么,沈石绝对不会客气。

    对方并没有做什么,反而对沈石很是客气。真真让沈石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大宋读书人的主人翁待遇”。

    进了公孙庄院,他便立即热情地命令下人烧水沐浴,准备新衣。

    让沈石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爽。

    另一边,公孙公子安顿了沈石后,便去向自己父母请安,这是规矩,也是礼仪。

    “父亲,孩儿结识一位少年英才,带回家中。”

    沈石的事,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父亲,直接说道。

    “好好!”年纪不大的公孙庄主对儿子带读书人进庄,没有不满,反而是分外的开心。

正文 第10章、两个吊丝上青楼

    沈石自从进入了公孙山庄,不能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却也是幸福的乐不思蜀。甚至他说要走,公孙父子还极力挽留。倒是让沈石明白了自己老爹为了一“童生”都那么拼的原因了。连老娘、媳妇的路子都用上了。

    真爷们!

    哪个爷们不想过好日子?拼就对了。不过……

    “公孙兄,我今天必须告辞了。”

    是的,沈石得走了。不说回家告声平安,关键是他不弄清楚原沈石坐牢的原因,实在是顾不上乐不思蜀。不管是不是有人挖坑,作为当事人,他总是需要知晓的。

    “这个,贤弟,关于你托付的事,为兄倒是打听到了一些。”

    少庄主公孙策,便是带沈石来的青年秀士,他自然是知道沈石为什么想走。

    沈石对自己的遭遇,当天就告诉他了。

    好好的读书人为什么弄的自己野人—样,总是有原因的。而在梳洗打扮,拜见了老庄主之后,老庄主知道了沈石的经历,便打了包票帮沈石打听。然后他便把这事交给了自己儿子公孙策。

    “公孙兄,有信了?”

    沈石要离开,是以为他们没有打听到,所以要亲自去打听,没想到他竟然打听到了。

    “是的。不过,我觉得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倒是贤弟古道心肠……”

    在公孙策的介绍下,原沈石是真正古道心肠的好汉子。三五个人一起吃牛肉,被抓的时候,硬是原沈石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罪。

    “其实吃牛肉不是什么大罪过,贤弟为什么会关入死囚……这一点为兄倒是没有查到。”公孙策不好意思道。

    公孙策是一个实诚君子,没有查个水落石出,心中总是不甘的。

    “这……多谢公孙兄了。”沈石抱拳谢礼。

    人家是帮了忙的,并不是没有帮忙。至于没有调查出个结果,这一点上根本怪不得任何人。

    沈石上一辈子也是半个体制中人。所以体制中发生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实在是太正常了。

    有可能是重名,有可能是恶作剧,甚至是真的有可能有人看他不爽……

    要从许许多多的可能中找到唯—的真相,根本不像电视演的一样,真相只有一个。事实上,真实的破案率是很低的,哪怕是传说的命案必破,也不过只有20%的破案率。只不过二十一世纪,杀人犯本就不多,一个杀人犯差不多是复数以上的命案犯人。抓到一个,几个,十几个的案子就破了,所以哪怕是20%,也不低了。

    而这还是命案,其他的案子就更低了。甚至派出所都不给立案的。

    沈石的案子也一样,吃牛肉就属于不用立案的范畴。没有白纸黑字,仅仅是一张嘴,甚至都没有嘴,只是有人看读书人不爽,整整他,有可能吗?

    当然是有可能的。人一上万,形形色色,有人看重读书人,就有人讨厌读书人。这没什么奇怪的。

    “难道我的事,就这么算了?”沈石不太甘心。

    “贤弟,退一步,海阔天空。”公孙策劝他道。

    不这么说,他还能怎么办?这样的事,除非当事人主动说出来,否则怎么查?

    “如果我会法术就好了。”沈石自言自语道。

    沈石声音不大,可公孙策却全都听到了,心中想道:坏了!他不会向玄学求助吧!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公孙策是一个读书人,他自然不想沈石陷入鬼神事中。想了一下,他笑嘻嘻的劝道:“贤弟,醉红楼的花魁细侯,以诗词才女示人,你我为读书人,怎可不见细侯君。正所谓为人不见细侯君,读尽诗书也枉然。”

    我叉!古人是这么个海阔天空的吗?二十一世纪,便常常听说古人多么开放,就算一群太监也上青楼,这可真是……太妙了!

    是啊,他来了兴趣。

    古代的花魁啊!

    像李师师、陈圆圆、苏小小这些名姬,可都被传有姿容绝丽,倾国倾城之貌。

    沈石被勾起兴趣。

    不去见识见识,不是白来一趟古代吗。更不必说他所在的单位怎么说也是军企,虽不至于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却也真没见过多少的美女。

    沈石直接站了起来,看公孙策发愣。“公孙兄,走啊!”

    军人,就是这么干净利落,说去就去。

    不过想了想,这么干脆会不会吓到古人,所以他又多说了一句道:“妓院酒楼,消息最灵了。”

    公孙策一愣,然后笑了。

    唉!古人的笑点很低。

    如果公孙策知道沈石在想什么,恐怕他会怒吼一声:“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不过,公孙策也好不到哪去。

    公孙策说:“贤弟准备好了诗词吗?没有诗词,到时可是很尴尬的。为兄不仅备有诗词,还花银子请人润过笔的。”

    呃……

    果然是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拿来。”沈石说。

    “拿什么?”

    “当然是诗词了,看你写的怎么样?你不想到时候出丑吧。”老实说沈石还没见过公孙策的诗。

    “哦,好。”

    公孙策赶紧从怀里掏出两页宣纸递给沈石,他也想多个人帮自己把把关。

    作为一个考童生考了二十年的老秀士,公孙策对自己的水平……嗯……这么说吧,怀疑人生,算他一个。

    沈石拿在手里看起来,汉字,繁体的,他皱着眉看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

    看不大懂!

    这些生涩难懂的诗词句子,写的真的是诗词吗?不会是故意堆砌的冷僻字吧?

    沈石一甩手,将两页纸丢给公孙策。

    “怎么样,贤弟。”公孙策赶紧接住,紧张问道。

    “还行。”

    沈石满嘴胡诌。作为一名吸收过才气的穿越者。首先,这诗,他没有任何熟悉感,几乎便判了一半的死刑。没有熟悉感就说明没有脍炙人口,传下来。其次,他没有触发双眼的才气。

    自从有了那才气,对类似的才气,他的双眼都会有反应。这也是沈石留在这两三天所开发出的开眼手段。

    只可惜到底是末法时代,公孙庄的人气倒很多,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缕的天地元气。这是个遗憾。不过有了开眼的收获,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而公孙策的诗词完全没有引发他开眼,这绝对是判了这些诗词的死刑。他不会做诗,但是有了这双眼睛,看诗还是可以的。

    所以,他下了一个决定,自己就是去凑凑热闹,瞅瞅这古代花魁,至于作诗这种高逼格的事情,还是让那些所谓的古代大才子们去做吧。

正文 第11章、自己跳出来的坑货

    “走了,去参加诗会。”沈石一抖书生袍,潇洒的站起来。

    “诗会”?

    对,就是诗会。上青楼是不能说上青楼的。这就和后世的开会,探讨人生,是一个套路。

    是不是老司机,—开口就判断出来了。

    所以,原沈石绝对是个常上青楼的老司机。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古代读书人就爱这么个调调,沈家由武转文,不上青楼怎么转?

    上青楼是件很开心的雅事,所以小咕噜是不能带的。说起来,沈石也有两天没见小咕噜了。这货自从进了公孙庄园没少祸祸人家的鸡鸭。只有每天沈石读书的时候,它才出现。

    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