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仙境-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找了沈石,告诉沈石疫病的事,沈石也坐不住了。虽然历史上这次没发生什么大事就结束了,但是现在自己穿越了。会不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比如说死上一城的人?
没人知道,也没人敢保证。所以沈石立即加入了进来。
当然,沈石同样不是学医的,但是他却有一双眼。只要他看过一次疫病气,他就可以记下,找出疫病源,不管是烧掉,还是用生石灰消毒。办法还是有一两个的。而且他的眼睛可比后世的科学仪器还要准,至少后世的科学仪器可检测不到玄学的气。
所以事情的关键就是找到发现,并证明是疫病的。
沈石对包拯说了自己的要求。
“嗯。这事好办。开封府有一吏员也中了疫病,问他就可以。”
包拯想了一下,立即想到一个人选,而这个人竟然是开封府的吏员。
这一下,沈石也认真了起来了。特别是见到人之后,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甚至在沈石他们到来前,这人体温急剧升高,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这样的现象,很像是天花。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沈石先喂了他水,然后认真询问到。
毕竟如果汴京城中爆发了大面积的天花,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而让沈石担忧的却不是什么天花。
天花是天灾,虽然杀伤大,却没什么。沈石担心的反而是人祸。
“我……嗯……事情、事情是……应该是发生在三天前。我是可能开始应该是在三天前。毕竟那时候不就说有疫病了吗……三天前,有人请我上花船。只是放松一下,我们绝对没有狎妓。我们只在河上转了一圈……嘶——呼——划着,我就碰到了一个东西。呼……呼……”
他烧的很厉害,头脑却很清醒,不然他不会还记得朝廷法度,官员不许狎妓。
“那么你们碰到了什么东西?”
“唔,我、我们一开始以为是垃圾。江河里面嘛,江河两岸人的有人洗衣服,也有人乱扔垃圾的对不对?我一开始以为是哪家婆娘洗衣又有衣物被水冲……”
他的烧又上来了,大口喘着气。
“来,喝口水,继续说下去。”沈石一边喂他喝烧开的凉开水。这是沈石对包拯说过的,水必须烧开后喝。一边让人为他更换凉毛巾。
做完这些,他明显舒服了不少。
“哦……哦,继续……垃圾……我以为是垃圾,就看了看……靠在船边,探头向水里面看了看,就看到水里面……就我的那只桨旁边,有一个人头……我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人头!我不是忤作,也没见过人头。我就看到黑乎乎的长头发飘着,那脸惨白惨白的,我也没看到五官啊!大太阳的,整个江面都反光,根本看不清!那看起来就像是个垃圾啊!我还拿桨拨了一下,它就晃了下,好像很沉,没有动。我、我……我……呼……呼……”
紧张让他的体温又开始上升,不得不张开嘴巴,像狗吐着舌头一样的散热。嘴巴张的大大的,一下子便散失了语言能力。
“来来,司库大人,您喝点水,放轻松,慢慢说。咱不急。”
“水?不!不要!咕噜……不要,不要水!”听到水字,他吓的连连摆手,努力挣扎,不让任何的水靠近自己。
旁边的人告诉沈石,他当时从船上掉了下去,喝了不少的水。然后他被救上来后,整个人就不对劲了,浑身发冷打摆子。
这是当然的。不管是喝了腐尸之水,还是沾染了鬼气,身体都会有反应。没死已经是命大。
正文 第261章、铜镜
从一个病重的人口中打听消息并不容易,其间间断了十一次之多,其中还昏迷了一次。
对他,沈石没有办法使用灵气。因为灵气对一切生命体有效。如果这人没病,自然是增强的体质,可是生了病,增强的可就是病毒了。
好在感冒风寒不是什么大病,最终还是问明白了一切,最重要的是问到了他发现尸体的地方。
这是必然尽快处理的。
“这尸体有问题?”包拯他们问道。
“不一定,但是河中的尸体必须捞出来。”
“好,我立即安排人手。”
他们不仅安排人手,沈石与包拯同样去了现场。
只不过现场倒是很干净。一行差人驾船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尸体。而江面上,也没有什么鬼气、疫毒。
“大人,这江水一直流动,莫不是冲到下游去了?”
到了傍晚时分,差人们还是没有发现,忍不住问道。
“大人,这倒是也有可能。”公孙策这时已经回到了包拯身边,应和道。
公孙策与包拯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了。只要有机会,两人就在一起。
“这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如果有尸体,也会被冲下去。”
“天色已经晚了,去带两个人看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村庄,驿站没有,我们找一处地方先落脚,明日再继续。”
太阳已经落山,从江上找来,他们已经找出了汴京城。周围没什么人烟,江面上更是什么都看不清,今天只能到此为止。
听到工作结束,差人们立即坐在甲板上休息。自从汴京传出疫毒,他们就一直很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这儿是他们的家乡。如果他们不努力,不扼制住,他们也会死。
王朝马汉骑着快速奔走。
很快,他们又回来了。
“大人,前面三里之外有一处村庄。”王朝说道。
“很好,边去那里落脚。”包拯点了点头。为了尽快找到源头,他们不可能白天外出,晚上再回城里休息。
现在找到了一个村子,正好去借宿一夜。这样的借宿,包拯当年游学的时候常常做,倒是做了官儿之后,这还是第一次。
当他们一行人走到村庄村口的时候,村民们也发现了他们,但是没有人出声,他们只是看着。脸上表情麻木,如果不是他们还有呼吸,简直像是群木雕像似的。
沈石他们继续向村中走去。
突然,一个浑身破烂,形如乞丐的少年却忽的冲了过来,拦住了他们。
“我这里有一面镜子,求求各位了,能让我照照么?”乞丐少年神情憔悴,拦住前面的差人苦苦哀求道。
他手中拿着一面古朴的铜镜,绿色的铜绿,斑驳的铜面,都在表明这铜镜似乎有些岁月了。
“混……”
差人们又累又饿,这时候他们一点儿也不希望出任何的麻烦事,只想着找个地儿歇下,生火做饭,吃的暖暖的,然后躺进被子中休息。可麻烦事偏偏自己找上门来,心中当然很火。
如果包拯他们不在这儿。这少年讨顿打,几乎是肯定的。
然而当前的差人举起刀柄欲打的时候,他身边的差人便拉住了他。对其使了个眼色,差人从恼怒中清醒过来。
平日里,打了也就打了,可是现在身边有两个文官在,包拯与沈石。特别是包拯,基本上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自然要顾忌一下。
差人脸色一变,收回了打出去的手。
“小子,你这也太莽撞了。有冤去县衙,哪儿有当街拦路的?”
“求求大爷,让我照一照这面铜镜吧,就照一下就好了。”乞丐少年似乎完全没听到,也不在乎差人说的是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恳求差人,照一照手中的铜镜。
前面有人拦路,后面的人不得不停了下来,王朝上前问道:“前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王侍卫,小的也不知道,这少年拦住我的去路,要我照一照他手中的那镜子。”差人也是一脸的疑惑。
这要求也太奇芭了。大老爷们一个,照哪门子的镜子?比起照什么镜子,他们更想安顿下来,歇下脚,弄些热菜热饭来吃。吹了一天的江风,浑身上下,身体内外,全是江风的湿气,很是不舒服。
听到差人的回复,王朝他们也很好奇:“小兄弟,为什么要拦住我们这些人,还要我们照一下镜子?”
王朝他们劫道的见的多了,但是劫道是为了让人照镜子的,却不是那么多见。
那乞丐少年见他们和颜悦色,而不是要打自己,,急忙拿着手中的铜镜对着他们照了一下。
于是王朝马汉,并一应差人,全都在铜镜中显了影。表现的很正常,与一般的铜镜没有什么区别。
“好了。你已经照完了。可以让路了。”
被人照了一下,虽然没什么损失,但是少年到底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差人对其也没有多客气。
乞丐少年看了铜镜中的影象,顿时神情有些失落,竟是一点儿也不为自己镜子照到人而开心。
王朝倒是安慰了一句:“小兄弟的镜子磨的很好啊!是个合格的了。”
王朝在夸他,真的。
磨镜是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
一开始是用细细的毛呢使劲摩擦,使镜面产生反光。到了西汉以后是用水银和锡粉调和而成的研磨粉,劳作现场就比较脏,而且水银与锡粉都是有毒的,弄不好这种粉尘就往磨镜人鼻孔里钻。
这是真正的高技术工种。赚的多,却也不是人人可以接触到的技术。
不要看这少年乞丐一样。有了这技术,真的是会随时吊丝变富翁,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赢家。
然而这少年似乎不是那么满意,又发疯似的对着其他人照铜镜。
他一个个照过去,其他人在铜镜上全都有影像。这是喜事,但乞丐少年却也依然神情失落无比。
“怎么会这样?不应该是是样。不行,肯定有照不出来的。”
他又去再照。
“我一大老爷们照什么镜子,一边去。”这一回,差人们不再配合他,反而不耐烦瞪了他一眼喝道。
甚至有那脾气不好的人,想要打人,驱赶他了。
正文 第262章、意料之外
“小兄弟的手艺很好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少年的行为很古怪。不管是公孙策他们,还是沈石都没看出这镜子有什么问题,与街市上的铜镜唯一的区别,也就是一个有铜绿,一个新。但是这有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手艺。手艺有了,不就行了吗?
“小不!我不是要照人,我是要照不出人。”少年开口道,心若死灰。
呃……这个回答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磨镜子,难道不是为了照出影吗?
哪怕是见多识广的,这一刻也是理解不了。
“小兄弟,可以详细说说吗?我们知道了原由,我们才可以帮你。”公孙策代众人开口道。
乞丐少年顿时惊喜道:“真的么,你真的肯帮我?”
“当然,我等为官,为天子牧守一方。百姓有事,我等自是愿意帮助。”包拯点头,定了调子。
“太好了。”乞丐少年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村子里的人没有一个人肯帮我,都以为我疯了,可是我知道我没有疯,只要能找到镜仙所说的人,村子就有救了。”
“嗯?镜仙?什么镜仙?”沈石眉头一动问道。
少年说出了发生在自己身上奇异的事情。这事他一直想对别人说,可是没人信他。
少年父亲姓周,名世柄,表字谦和。其人生得儒雅,是个中了秀才的读书人,其治家甚严,因管教有方,其子周胤之小小少年,便有才名,闻名乡里。忽一日,周胤之从外归来,手中拿了一面古镜,其父周世柄见状道:“所拿何物?”周胤之道:“父亲,只不过是一面铜镜罢,在街上购得。”周世柄冷道:“切莫玩这些不相干的事,小心误了前程!”周胤之不敢言,默默回到房中。
却说这面铜镜从何而来?数个时辰前,周胤之在街上游玩,正是兴致之时,不料脚下却被一物所绊,惊慌之余,只见脚下之物乃是一面古镜,掂量在手中颇有分量,周胤之以为奇,便将其带回家中。此便是缘由,又说周胤之将铜镜挂在房中,看觉颇为得意,洗漱后,便睡去。谁知睡至半夜,忽的做一梦,但见那镜子化成一个奇形怪状的生物来,对周胤之道:“我乃是镜仙,只要汝想之物,对镜便能得之”言罢消失不见,周胤之亦醒将过来,正疑惑间,却是诧异,只见那铜镜不知何时跑到怀中来?恍惚间又想起适才所做之梦,便道:“莫不是此梦乃是真?且待我试来。”
少顷,周胤之便手持铜镜,心中想着一锭银子,忽然间那镜子中慢慢形成了一锭银子,缓缓挣脱出来,落在床上,周胤之拿在手中,果真是真金白银,万分大喜,如获至宝,少顷心中又想到宝石、扇子、猫狗之类,具得以实现。
……
讲完自己的故事,少年又说道:“镜仙说了。只要可以找到照不进镜子里的人,就可以杀掉村子中的妖怪。”
听少年所说,这铜镜会除妖,不管它的目的是什么,至少表面上看,它是站在人这边的。
包拯他们全看向沈石。在这方面,沈石才是专业的。
沈子想了一下说道:“镜子可以给我看一看么?”
“只能给你看一小会儿,你可别弄丢了。”乞丐少年很是不舍的将铜镜递了出去。
沈石接过之后,只觉这铜镜清凉,微沉,似乎和寻常的铜镜有些不同,他再次拿起铜镜,细细察看,上面还是有自己的影象。不管是怎么看,这都是一面普通的铜镜。
不过是不是,再证实一下好了。
“公孙先生,来,来来。”沈石对公孙策招手。
沈石拿铜镜对着他照了一下,铜镜之中立刻就出现了公孙策的倒影。
公孙策也不行吗?
如果这面铜镜是真。那么自己代表的是修士,不行。公孙策代表的是星辰转世之人,也不行。那么,似乎可以证明了。
沉吟了一下,沈石将铜镜递给了那个乞丐少年,并且问道:“村子闹妖怪?”
镜子似乎是假的,但是妖气,村子中似乎还真的出。很淡,但是并非没有。
是过路的吗?
“是的,湖里有一只很凶猛的妖怪,吃了很多人了,我二伯游泳时被吃了,我母亲在湖边洗衣服的时候也被吃了,我父亲说自己是读书人,浩然正气,必可灭妖,也被吃了……我四岁的妹妹拿着竹竿去打妖怪,也被吃了。”
乞丐少年说到这里,站在原地呜呜的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擦着眼泪。
四岁的小女孩,听闻自己父母被妖怪吃了,拿着竹竿去湖边打妖怪?
沈石闻言顿时沉默了。
“我一家人都死了,我要报仇,我要杀死那个妖怪,所以我去附近的寺庙,求神拜佛,希望神仙开眼收了那只妖怪,但是没有神仙理会我。”
乞丐少年哭着说道:“后来我想到了镜仙,请镜仙为我报仇。镜仙说它只是一面镜子,打不了妖魔鬼怪。它让我去找一个镜子中照不出人影的人,只有找到了这样的人才能去对付那只妖怪。”
“可是自打那以后,镜仙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与她说话,她也不出声。”
“你说,镜仙她不会骗我吧。”忽的,乞丐少年一抹眼泪抓住沈石问道。
“村里的人都说镜仙是骗人的,没有镜仙,也没人是镜子照不出来的,你说说看,镜仙是不是在骗我?”
沈石认真道:“镜仙没有骗你,它说的是真的,只要找到镜子照不出来的人影的人就能帮你除去那妖怪,不过镜仙还没有说,这有照不出影子的人能除妖,照出影子的人也能除妖。”
“真的么?”乞丐少年怔怔的看着他。
“当然是真的,你看,我就可以除妖。”
沈石不知道镜子中的是什么人,但是这面镜子并没有成精。也就是说镜子对少年的回答,应该是一个有修为的存在,在以类似玄光法术类的法术与少年互动。
甚至它的目的是什么。沈石也不得而知,除非它再一次开口说话。但是这妖,沈石是真的除定了。
不管它是不是过路的妖。是不是歇歇脚,吃饱了肚子就已经离开。
正文 第263章、怕的信仰
不管是什么人通过这面铜镜,送给了这个少年多少财物,让他去寻找有能力,有道行的帮忙。
但它却没有直接出手的意思。也许它不是人,不想与妖交恶,但是沈石不一样。
“求求你,我求求你,你帮我杀了那只妖怪了,只要能杀了那只妖怪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乞丐少年听了沈石的话,有如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似的,当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咚咚咚的狂磕头。
他的前额在坚硬的土路上面撞击下,立即发青发紫。
“你这是做什么。”沈石脸色一变,急忙将他扶了起来,“你不需要磕头,我答应你帮你除去那只妖怪,起来,快起来。”
“谢谢恩公,谢谢恩公。我不贪心,我不贪心!我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乞丐少年抹着眼泪哭着道。
少年一直在埋怨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太过贪心,向镜仙要了太多的太多,说不定镜仙就会帮自己了。
特别是少年觉得自己不是好人之后。他觉得自己不仅贪财,还好色。他自己曾经见过一女,生得貌美如花,自上次街上匆匆一瞥,便觉销魂入骨,至今难忘,有此念头,便对着镜子,心中想着那女子的面容,渐渐浮现在古镜之中,周胤之稍退半丈,观其变化。只见那镜中之人,慢慢从古镜中钻出,俄顷,渐渐变至真人大小,亭亭玉立,真乃是美人,周胤之看得呆了,眼中竟是炽热,这时那女子道:“周公子何故唤奴家来,却将奴家闲在此处?”周胤之方才缓神道:“姑娘说的哪里话,小生这就来!”
只不过这铜镜凡是召来死物,便得长存,若招来活物,二日便消散,化为一捧泥土,而少年食髓知味,初尝女子,那是屡试屡爽,数十日足不出户,每至深夜,便持铜镜,唤美貌女子来,不亦乐乎。
这是他的秘密,他谁也没告诉。日日贪花,夜夜好色。直到他的父母、妹妹死去,他才幡然醒悟。
只是其中的苦涩与后悔,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如果他当时没有太过贪花好色,如果他一开始便告诉家人。家人也不会为了自己没了性命。
他至今还记得那一晚,一家人跟踪自己,肯定是发现了自己的不正常。可是自己为了贪欢,不仅在外面买了房,更是夜夜偷去享受。
父亲怀疑也是正常。
至于什么游泳,什么洗衣……都是里正说的。
真正情况是父亲与二伯跟踪自己。二伯被妖怪杀了,父亲以为自己有浩然正气,也死了。然后是找来的母亲与小妹……
而自己当时在做什么?
自己竟然开心甩开了他们,可以继续享受。他们落了水,自己没有停下来救人,如果自己当时停下来,找回去……
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
这是少年的秘密,他没有说,是他没脸说。或许当他报了仇,死去的时候,他才会说吧。
沈石与包拯商量了一下,他们继续向村子过去。只不过这一次不再仅仅是为了休息。
“大家都警戒起来。大家互相照应。”王朝马汉他们立即四处走动,要求差人们警戒起来。
“大人,这村子里若是真有妖怪的话,我们拿什么法子去除啊,咱们只不过是差人,管人还行,但是妖,不应该找高僧,道士。”
少年的故事让差人们很了舒服,就像他们自己说的,他们是管人的,不是管妖魔鬼怪的。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入村去看看。”王朝说,“先看看有没有妖。看都不看,转身就走。怎么?今夜你们打算露宿吗?”
“再者说了,如果真的有妖。是村子安全一点儿,还是野外安全?你们自己琢磨吧。”
这要琢磨?越琢磨,越是要进村的好吧!
太阳已经几乎完全落了山,黑幕降下。
阴沉的惨淡的最后一点光笼罩着这方天地。听上去静谧得如同一切都沉睡在死亡的恐惧中,睁大眼睛看,总有着鬼怪的身影与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可以让人产生到了阴间的幻觉。粗壮参天的诡异植物,色泽妖娆的无名昆虫,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
露宿?
免了吧!
就连船上的差人,也急不可耐地下了船,把船绑好,跟上了队伍。
这野外的环境,真的是越看越吓死个人的。
这一回没人再反对,有如刚听完了鬼故事,再不愿呆在野外的人一样,打着开封府的仪仗缓缓的向着村子里驶去。
大湖村。
这是村子的名字。
还未进村,便看到一块有些岁月的石碑立在村路旁边。没什么生气,有如焉了的青菜,就那么立着。
倒是村子里的人由于他们的靠近,已经有不少村里的村民,站在田间,好奇的张望起来。
“哪来的队伍啊,怪气派的,瞧那些仪仗,还有马,个个人高马大的。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不会是哪个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