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会建立疫病衙门吗?”

    洪信好奇地问道。

    “嗯,中国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无一幸免地饱受过疾疫之害隋唐五代时期见诸文献记录的瘟疫共有50多次疫病的类型主要有疟疾、伤寒等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安史之乱后瘟疫重心区域有南迁的趋势。瘟疫频繁的发生也给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贾昌朝说的慷慨激昂,洪信却没怎么听进去,而是在想着万一沈石解决了疫病,该怎么封赏。

    洪信是个有抱负的人,所以哪怕是个治病防病的衙的,也比他做武职来的更有前途。

    于是他的心便转动了起来,去龙虎山。

    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个念头来,但是他就是有了这么个念头。

    非要说的话,这简直是历史的必然。

    原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纷纷扰扰达五十余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汴梁,国号大宋,为太祖武德皇帝。太祖传位御弟太宗,太宗传位与真宗,真宗传位与仁宗。

    九十余年来,河清海晏,天下太平。谁料乐极悲生,仁宗嘉祐三年春,江南瘟疫流行,不久便传至东西二京。坐镇南衙的开封知府包青天,取出自己的俸银,施舍汤药,却无济于事,病人越来越多。

    仁宗天子无奈,采取大臣的建议,亲手书写圣旨一道,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龙虎山,宣请张天师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沈石的到来,虽然让疫病提前发了,按照原历史应该是那黑山到了江南,引发疫病,助一百零八恶鬼脱困,行那扶龙代天之举。

    现在,沈石虽然改了历史的走向,但是一百单八的恶鬼恐怕还是要脱困了,因为洪信起了这念头。

    他要争上一争,脱下武官的皮。

正文 第317章、心动恶鬼出世

    “相公……”

    “怎么?你有别的想法?”

    “是的。我打算去龙虎山一趟。”

    “……”贾昌朝想了一下,应下,“也好。我会与你文书。”

    怎么说,也是自己养的。这点儿面子,还是要给的。

    “多谢相公。”

    ……

    出了贾府,洪信便已经下定了决心。将门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他一来,便与杨家扯上了关系。而现在他不断刷着存在感,皇帝的意思一露,多少武勋集团纷纷靠拢,倒是他这正规的指挥使家门口门可罗雀,冷清得不像样子,这让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洪信很不舒服很没有面子,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找回个场子,如果不找,他恐怕会失去非常重要的东西似的。

    这是一种感觉。洪信自己并不知道原历史上他是指挥使。

    然而现在的失去,已经够他难受的了。

    他在临京前,去看了一下沈家。和洪信家的门可罗雀不一样,现在的萧府可算的上是门庭若市,往来车马川流不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内阁首辅的府门口,然而就算是内阁首辅的府门口,现在也和洪信家门口差不多,不说门可罗雀,但也就是小猫两三只,怎么能和沈家如今这副盛况相提并论呢?

    虽然他知道这是世人怕死,不想染疫病的选择,但是他就是不甘心。自己兢兢业业,跪舔三十年如一日,凭什么一场疫病,便让小子得了诺大的好处去?

    至于沈石在皇宫的救驾之功,以及他的不作为,他全都忽略了。不忽略不行。不忽略,他根本没可能去争。毕竟功大不过救驾。

    洪信领了朝廷的文书,什么仪仗也没带,只带了数十名随从,直奔江西信州贵溪县。不止一日,洪信一行人马来到信州,大小官员迎接了,次日陪同他来到龙虎山下。

    京城的消息还没有传一过来,倒是京城出了疫病,由洪指挥使求救龙虎山的官文下了来。

    在这儿,他再度找到了为官的乐趣。

    就是那龙虎山上清宫的住持也率领众弟子,鸣钟击鼓,香花灯烛,把洪信一行迎到山上。

    方外之人又如何?这才是方外之人应有的态度。

    来到三清殿,洪信恢复了官员的本色,问:“天师在何处?请他来说话。”

    这天师也是无妄之灾,他又怎么想的到洪信会把气撒到龙虎山上。

    住持说:“指挥使大人,这代天师号曰虚靖天师,性情清高,住在山顶的茅庵里,不在本宫。。”

    洪指挥使傻了,问:“那怎么办?”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来这龙虎山的目的。他可不是来牵怒的,他是来求人的啊!

    现在,见不到人,怎么办?

    龙虎山不出手,龙虎山还是龙虎山,但是他却不行。

    住持说:“大人要救万民,只有请指挥使斋戒沐浴,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拜天师,方可得见。”

    住持是对外,为龙虎山打探消息,以应对人事的工作。

    京中的疫病,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哪怕是不主动打听,也有的是富商来求保命的符。

    龙虎山知道,却这样对他,已经是摆明了在拒绝。治病,从来都不是龙虎山的专业。龙虎山的专业是治鬼。这山上便有不少的鬼。而有修行的都有感应到恶鬼的不安分。

    关押恶鬼的天师早已经过世,甚至不知轮回多少世了,但是现任天师还活着。

    讲的大了,为天下万民,他要镇压恶鬼。讲的实际点儿,恶鬼出笼,他们会不报复吗?

    这时候的龙虎山,无力,也无心招惹事非。

    可惜这也不是洪信知道的,当然,就是知道,为了自然的官位,他也要拼上一番。洪信说:“我自京城到此,一路吃素,如何心不诚?明日我就依你所言,步行上山。”

    洪信完全不在意龙虎山的拒绝,执意上山。

    “主事,怎么办?”

    他们可以婉拒,但是却不能硬来,因为洪信有官身。

    “我看明日放阿大出来,把他吓下山。”一个道士建议道。

    “这会不会有危险?”

    阿大是只老虎,是龙虎山的护山灵兽。他们倒是想养龙,但是在低武的世界,龙是妥妥的高能,根本打不过。

    “看紧些,不伤他性命,也就是了。

    再说如果让他口诵道经,以他的官运,说不定还可以助天师一把。”

    “也好。试一下吧!一定要看紧了阿大。”

    第二天天不亮,众道士便伺候洪指挥使香汤沐浴,换了布衣麻鞋,吃了素斋,手提银香炉,烧着御香,指明路径,送他上山。

    洪信口诵天尊宝号,独自登山。然而洪信虽为禁军指挥使,却非什么本事高强的将领。不过是翻了两三个山头,走了约有二三里路,已经脚酸腿软,心中有些不快。就在这时,忽听雷鸣般一声大吼,从松树后跳出一只猛虎来。洪信惊叫一声,跌倒在地。

    武者,而且还是个武将,没有本事也就不说了,胆量还这么小。也就可想而知宋禁军实力了。

    好在那只猛虎只是来吓吓他,望着他,咆哮一阵,往后山跳了下去。不然他的小命已然没了。

    猛虎去了好一阵子,洪信才爬起来,收拾了香炉,再往前走。

    龙虎山怎么会有老虎?这帮子道士是在吓我吗?

    洪信心中隐隐约约觉得这老虎出现的不正常。自然是更不喜道士,口上不由嘀咕,抱怨受了惊吓。谁料一阵风吹来,又从山边竹林中蹿出一条花蛇来。洪信扔了香炉,惊叫:“这次我完了!”

    他真心不是一个多有胆量的人。摔倒在一块大石边。那蛇盘在洪信身旁,眼冒金光,吐着血红的舌头,朝他脸上喷了一阵毒气,溜下山去。

    这下更是坐实了他的猜测。洪信爬起身来,大骂道士无礼,若是见不到天师,回头再跟道士们算账。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道士们也不想惹火烧身,见洪信知道了。吓不住他,道士们只能是通知天师了。

    天师得信儿,说他们胡闹,便吹着悠扬的笛声,倒骑一头黄牛,横吹一管铁笛,去见了洪信。道童样的天师笑着说:“将军勿恼,此事我龙虎山接下,准备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便去京中,祈禳瘟疫。”

正文 第318章、时过心变

    得了答复,洪信想到方才所受的惊吓,觉得山上太过危险,不是老虎便是毒蛇的,直接转身下山去了。对他这类人来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那是最正确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他是为此才成为儒家信众,不惜为之跪舔。

    现在回想起来,他才觉得自己是冒险了。这事儿他根本不用自己亲自来,派个手下人来就好了。请来了人,功是自己的,还不用自己冒险。

    回到上清宫,洪信埋怨众道士不该骗他上山,几乎葬身虎口蛇腹。仿佛上山这件事是人家逼他似的。

    这对龙虎山众道士们来说,可真是无妄之灾。人家一开始根本就不想让他上山是吧。

    没办法,人家是官,哪怕龙虎山也不想往深里得罪了他。所以住持想了一下告诉他说,那虎和蛇都是天师试探他的心诚不诚的,而那位小道童就是天师。

    甩锅甩的极溜,业然是已经成为了业务能力。只要这么耍一下锅,一般人都不会再生气。

    果然这话一出,便安抚住了洪信。只不过被安抚的洪信却是又起了别样的心思。

    明意上,他是要留下来游玩一番。但是实质上,却是在评估龙虎山多有钱,好捞上一笔。他就是起着这样的念头,为此连老虎毒蛇都不怕了。

    正所谓人为财死,但凡可以谋利,他就不会错过了,哪怕是人家在为他做事。

    没办法,龙虎山的外门主持只能设素筵宴请他,饮酌至晚。

    次日早膳后,住持和众道士又要陪同洪信游山。这家伙也不是傻的,身边捆绑了大群的道士,就是为了安全。

    然而即便是这样,洪信也没有任何再上山的打算。他游览了各处宫殿,评头论足,估算着人家山门的财富。

    这贪心一起,自然也就引起了众恶鬼的注意。

    他鬼使神差的来到右廊的一所殿宇前,只见殿门上用胳膊粗的大锁锁着,檐前匾上写着“伏魔之殿”四个金字。

    这处所在,不要说游客了,就是龙虎山的道士们也没有多少人来过。

    不是他们没有好奇心。而是恶鬼镇压之地,从来都少不了隐匿的阵法。一般来说,除非阵法毁了,否则不通术法之人是没可能发现这里的。

    对他们来说,这儿是没有路的。就是看到了,也只会当成是一块石头,一根小草。

    然而洪信就是走了进来,就是看到了。简直像是跳崖不死,还有老爷爷传功的天命之子一样。他问:“这是什么殿?”

    住持没有瞒他,直接实话实说道:“这是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的,每一代天师都要加一道封阵,使子子孙孙不得妄开。”

    洪信一听,乐了,心说:噫!总算找到了。什么妖魔,我看是金银吧。只见他面不改色说:“我要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

    住持慌忙劝他:“大人,这殿绝不能开。”

    哈哈!我就知道。这天下最有钱的便是你们这帮和尚道士了,只要我打了开,里面总要分我一些。

    “对!对!这里满满的都是金银。”镇魔殿中有人低声细语。

    “来来,来打开。打了开,这里的金银都是你的。咯咯……”

    “放肆!”

    “住口!”

    低咛声方起,便有人怒斥,怒斥声有男有女。

    “武侍卫,祝女官,怎么?你们当年助那臭道士封印我等,自己也没出去。已经关了几百年了。你们就不想出去。”

    “咯咯,妹子,你不想出去。大姐可想。自从吃光了你们的血肉,大姐已经几百年没尝过肉味了。”

    “放肆!本女官奉大唐天子之命,镇守……”

    “你算了吧!大唐都亡了。你们当年九十九名护卫,你们自己也吃了不少。”

    “我们是为了守住,所以不得不……”

    “得了吧!说的再好听,你们也是恶鬼。不然那老道士不会把你们也封印进来。”

    封恶鬼,特别是一方鬼雄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护卫宁愿自己被同伴吃了,也不愿意被恶鬼吃掉,做他们的伥鬼。

    “喂!小道士,你怎么说?你师父可是丢下你跑了。”

    封在里面的不仅有恶鬼,有大唐门神护卫,也有女官。

    门神护卫是太宗所立,而门神护卫中加入女官,就是武则天的手笔了。

    而里面的小道士本是随师父一起历练的,却遭了劫,死在了这次的历练。

    他不想出去吗?

    一开始,没想过。他甚至一直在镇压群鬼,然而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几百年过去了……

    再漂亮的人,也会有凄凉;再执着的未来,也会有逝去;再潇洒的海鸥,也会有迷惘;再优美的旋律,也会有情殇;再期盼的目光,也会有失望;再高昂的故事,也会有低潮;再纯净的文字,也会有悲伤;再动人的风花雪月,也等不到地久天长……

    他变了。

    任何的事与人心都很难抵挡时间的变迁。而封印,最怕的就是内鬼。

    虽说当年的真人下了道令,命令每一任天师加封,担心的便是里面的道士变了心。

    然而,能成为天师的虽说天资不凡,但也不过是修习天师传承不足百年光景。而鬼,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

    只要没有魂飞魄散,就可以一直修习下去。

    几百年下来,他已经完全吃透了这里的封印。也是他传授的众鬼透过封印看外面的能力。

    一开始,他是真的以为这是个好主意。

    看日升日起,看世间变迁,心会老,会累,会倦……

    他以为是这样。然而,心确实会变,变的却是不甘,不满,想出去……

    “时间到了,天导一百零八星今日当出世。”道士平静的说。

    “你说什么?你疯了!”与他一起镇压此处的护卫们大惊失色。

    道士却说:“他们封禁于此,外间的世道也没有变好。反而我等唐人任人鱼肉。天道不公,我等当替天行道!”

    护卫们惊了,不知道怎么劝说,直接看向他们的头说:“林将军,你也说上一句啊!”

    “我?我说什么?高护卫为我而死,我却吃了他,成为你们中的最强!呵呵,最强啊!”

    这人已经颓废了。大唐的灭亡,让他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了。

正文 第319章、封印解

    “好!好!说的好!我等便是天导一百单八星。你们皆为我兄弟。我黑面鬼发誓,出去后,必定替天行道。”

    恶鬼们见镇守者放弃了,那是异常的开心,连连保证。

    镇守者这方,道士放弃了,将军颓废了。他们剩下的人,不,是剩下的鬼,还坚持个什么劲儿。

    这样一来,众鬼更是鬼语呢喃,引诱着贪心的人。

    “对了,他叫什么?”一个机伶鬼问。

    “他似乎是姓洪的。”

    “那好!我们就让他代天行命。”黑面鬼说着,神出鬼爪,探出镇压碑,那鬼爪与碑文相撞,不断发出滋滋声,以及黑气。

    每消失一个封字,鬼爪便小上一分。代他除尽了历代天师封印,黑面鬼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鬼力。

    也就是说,哪怕他出去,他也没可能仗着鬼力成为强者了。

    “黑面大哥为我等不惜损耗功力,我等出去后必认大哥为头领。大哥俏歇,剩下的看我们,那老道的封印,我等必除之。”

    ……

    众鬼使尽了手段,除去一却玄奥,只剩下人力的部分。

    关鬼的是人,放鬼也只能是人。天道循环,轮回不休。这是洞玄的道。

    “大哥,你看。”

    一个机伶鬼并没有除去所有的字,而是留下了四个字。

    “遇洪则开。好,好!这一下天道就补足了。还有力气的兄弟,还不引外面的无赖进来?”

    “咯咯,哥哥说的是。好壮的男人,妾这里满是金银,能拿多少,全是你的……”

    那声音,人听不到,但是却让洪信动了怒,说:“你们不让我看,回到朝廷,我就向皇上说你们违背圣旨,不让我见天师,假称镇锁魔王,妖言惑众,把你们都充军到边远军州受苦!”

    面对金银的诱惑力,洪信是干劲十足,就算是矫诏,他现在也敢干。

    面对这样的无赖,除非龙虎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人灭口,否则面对他的权位,一群道士哪儿抗的住?

    如果天师在还好,但天师已经准备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去了。根本不在这儿,也没人敢去打扰天师行法。

    住持被逼不过,只好叫来几个火工道人,砸开铁锁,打开殿门。洪信走进去,里面黑沉沉不见一物。他命从人点起十多个火把,见殿中竟然没有任何的金银,只看见一个巨大的石龟驮着一通石碑,碑上刻有四个大字:“遇洪而开。”

    这四个字本应是封印文中的四个字。就像是符录上常写的“大将军在此”等一类符文一样。道士们从来都不会在符文中写上怎么破符的法门。

    这事儿,想一想就知道不对劲。就像是猎人捕到了吃人的猛兽,关在笼中后,不仅不拔钥匙,反而把钥匙插在了锁孔上,怎么想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作死的人,总是有一种忽视到所有不可能的本事。洪信说:“你们不让我看,却不知几百年前就已注定教我开看。你们多给我唤几个人来,用锄头铁锹把它挖开!”

    住持慌忙相劝,怎能劝得下?

    “咯咯,哥哥,现在的蠢人比咱们那个时候还多啊!”众鬼也是忍不住地嘲笑着洪信。

    这嘲笑,自然是不会让洪信听到的。

    洪信命众人搬开石龟,掘有三四尺深,见有一块青石板。众人撬开石板,洪信探头一看,是个黑洞洞的万丈地穴。

    这一下,所有的封禁手段全都被破坏了。

    “众兄弟,破困只在今日。”

    一声大吼,地**一阵雷鸣似的响亮,一道黑气冲出来,掀塌了半个殿角,直冲到半天云霄,散作百十道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众人大吃一惊。

    这时候,洪信才想起来问缘故,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大人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大人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这主持道人也只是听说过这事,他又哪儿知道几百年前的传说,竟然是真的。

    其实当他做了这接客住持,也就意味着他的天赋不行,道途已经绝了。

    这样的人,本身便不是纯信徒,做了住持后,他变的更看重权钱,而不是修道。他与洪信倒是搭的很。不然,他们但凡有一个坚持住,这事儿也不会发生。

    洪信目瞪口呆,再不敢待下去,慌忙收拾行装,带着从人下山。要与此事再无半分的关系。

    “这是……”

    然而恶鬼出世,还是在龙虎山这样的道家圣地,不管是佛、道皆有感应。

    金山寺中,一俊美的年轻僧人张开了双眼,细语道:“人间又要多事了!”然后闭上双眼,继续诵经。

    这和尚已然是佛门留在此界的最后一尊罗汉。

    当然,说“留”不是那么准确,因为他就是法海。他有一因果未了,所以才逗留此界。所以他只对妖感兴趣。鬼,无视。除非那鬼作死,闯到他的清修之地。

    至于其他道门。没实力的,斗不过一方鬼雄,去干就是送人头。能活着,哪个想死?感应一下双方的实力,这热闹也就没人凑了。

    至于有实力,有根脚的,都为了末班成仙车而拼命呢,也顾不上。

    妖修们的处境也差不多。天界马上要完全脱离了,以后再没人可以飞升。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毕竟天庭的成分在那了。有人成的仙,也有着妖精做的神。

    同种同族都没办法齐心协力,更不必说这跨种族的大联合了。只要通着上面,这事儿便都知道。

    甚至有那坏心眼的,还巴不得人间大乱呢。因为人间只要乱了,便注定要影响一部分人。不管影响的是哪个,只要不影响的是自己,那么便等于减少了自己的一个对手。

    所以这事儿,天下人知道的是不少,出手的却没有几个。

    唯一一个出手的是罗真人。因为这是其师门欠下的因果。

    现在道士脱困,待他转世,罗真人必须渡其入门,以了结因果。

    再一个,便是龙虎山的天师了。自家的恶鬼出了笼,他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

正文 第320章、车水马龙

    天师府的麻烦事先不说。只说沈石这边。

    自从老穆家有心嫁女儿,这事也就愈发的大了。

    不说别的,就看这沈石不断在皇帝身眼前儿晃荡,先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