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幽冥总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之后服食。通过研习玄门典籍,蛇王逐渐有了些神通,大小随心,行动如飞,每一出行必有浓雾随身。蛇王的神通日渐增强,水晶灵芝也一天天长大,如果顺利服食,蛇王就可成龙,遨游四海,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事。接连数日暴雨,山洞难以存身,蛇王带领所有蟒蛇到高处躲避,放眼四顾,山下的村庄已经完全被水淹没。这时传来啼哭之声,原来是村民们躲在一个山坡上,山洪飞涨,很快山坡就要被淹没了,这些村民自知必死,啼哭不止。蛇王研习玄门典籍,知道修道之人必然要积善,于是飞快下山,将自己的身躯变成十余丈长,搭了一座桥,将数百村民搭救到高处。事情过后,蛇王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一定会有好报,谁知一念行善反而招来了祸事。
山洪退去,村民们重整家园,将巨蟒救助的事情传为奇谈,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这一日村里来了一名道士,四处打听巨蟒的事,露出要捕捉的意思。村民们受过巨蟒救命大恩,拒绝告知道士详情,道士表示愿意出一千两纹银。这一下村民们动了心,在这样的荒山僻壤,一辈子也挣不到十两纹银,一千两想都不敢想。很快就有人找道士,准备发一笔财。原来道士也学过法术,不需要村民帮忙捕捉,只要知道巨蟒出现的地点就可以。如此简单就能挣到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因此村民们带领道士来到巨蟒出现的山坡。道士果真拿出一千两纹银,村民们欢天喜地回去庆贺不提。道士在山顶盘膝打坐,念动咒语,做法拘蛇。很快大大小小的蛇来了无数,唯独不见蛇王。原来蛇王已经有了几分神通,道士的法力不足,难以拘来。一计不成道士用火将所有蛇困在其中,群蛇发出嘶嘶的绝望之声。蛇王知道来了对头,本来不能出去,可是听到同类呼救之声实在不忍,因此不顾危险赶来。道士见到蛇王大喜,施展禁术定住蛇王,动手取出蛇胆,又从头上肉冠中取出一颗明珠,大笑离去。蛇王失了蛇胆与明珠,多年苦功付诸流水,元气大伤,奄奄一息。群蛇将蛇王送回古洞,精心照顾,希望蛇王能够恢复。蛇王知道水晶灵芝功效非凡,只要灵芝长成自己就有希望,群蛇纷纷用毒液培植,就在蛇王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水晶灵芝终于成形了。蛇王吃下灵芝,总算恢复元气,心里痛恨道士以及忘恩负义的村民,于是刻苦练习法术,准备报仇。
村民们每家都分到了十两纹银,欢天喜地,根本没有一点愧疚之意。蛇王恢复元气之后愤愤不平,带领所有蟒蛇倾巢而出,将村庄团团围住,一时间几百人的村庄完全被蟒蛇控制。村民们自知大祸临头,叩头祷告,求神保佑,蛇王决心已定,不报此仇决不罢休。眼看数百条性命只在顷刻间,忽然天上阴云密布,雷鸣电闪,驱散蛇群,一道电光射下,刚好击中蛇王头顶,蛇王翻滚几下毙命。群蛇四散,村民们心有余悸,不敢出门。蛇王的躯体留在村口,被雨水不住冲刷。这时候一朵黑云缓缓落下,云中现出一个黑大汉,正是赵公明的门徒黑虎。黑虎来到蛇王跟前,取出一个小盒,打开之后盒里射出柔和的金光,将蛇王的躯体摄入盒中,黑虎马上回转峨眉山见师父。罗浮洞内,赵公明端坐正中,陈九公,姚少司两边侍立。黑虎进洞施礼:“师父,事情办好了。”呈上小盒,赵公明点头:“知道了,你们三个把新得的道术仔细研习一下,为师到后洞去来。”接过小盒进入后洞。穿过两道石门,又过了一个水晶门,来到一个宽敞的所在。正中有一个大池,里面黑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赵公明打开小盒,随手一抓,蛇王的魂魄出现,凄凄惨惨落泪。赵公明开口道:“生死轮转乃是天地定数,不必悲伤。”蛇王魂魄问道:“仙师能否告知雷部为何取我性命?”赵公明笑道:“你聚集群蛇,要夺取村民性命,上天有好生之德,自然降罚惩戒。”蛇王不服气:“那些村民的性命本来就是我救的,他们不曾报答反而串通道士前来害我,不该报仇么?”赵公明点头:“报仇自然应当,可是上天以人为重,你是异类,自然不能与人同等对待。”
当初阐教门人总以正宗自诩,经常讥讽截教收纳异类为徒,两教不和根源就在于此。赵公明心里极为清楚,蛇王的遭遇虽然不公却是天数,再不平也无用。蛇王自然不甘心,赵公明道:“既然贫道让门徒收了你自然对你有好处,贫道保证,你的仇一定有机会报。”蛇王大喜:“请仙师成全。”赵公明点头:“贫道将你收来,免你入轮回之苦,乃是有事情要你去办。”蛇王马上应承:“全听吩咐。”赵公明一指小盒:“你的躯体经过水晶灵芝的作用,已经具有仙根,贫道要重新洗练一番以备后用。你的魂魄却要到人世走一遭,得到人身才能完成后面的大事。”蛇王已经通灵,完全明白是非,满口答应。赵公明很是欢喜:“你的躯体与人身合二为一之后,任你报却前仇,那时就算是雷部天君也无法奈何于你。”蛇王大喜:“有盼头就好,全仗仙师提携。”赵公明提醒道:“你转成人身之后会忘记今世的经历,贫道给你留一点灵光,以免将来费事。”蛇王连连道谢。赵公明取出一个葫芦把蛇王的魂魄收起来,来到前面吩咐道:“少司听命。”姚少司近前施礼:“师父尽管吩咐。”赵公明将葫芦交给徒弟:“你马上到武昌城里花枝巷沈家,将这葫芦中的魂魄注入沈四郎体内,不得有误。”姚少司接过葫芦笑道:“小事一桩,师父尽管放心。”转身离开罗浮洞赶奔武昌。

第三章 贵人出现

武昌花枝巷的沈家夫妇有三女一子,勤俭度日,一向忠厚,可是日子极为艰难,世风已坏,老实人到哪里都受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沈家夫妇接连养了三个女儿才盼来一个儿子,自然也希望儿子能撑持门面,偏偏这个儿子是个痴呆,不懂人事,眼看十六岁了还分不清东南西北,出门百步就找不到家。因为他的缘故,两个姐姐到了婚嫁的年龄却无人问津,人人都怕成亲后生出痴呆的后代。沈四郎也不是一无是处,天生蛮力惊人,十岁就能拿起百斤重物,只是脑子笨,转不过弯。沈家三个女儿每日在家刺绣,老两口在家磨豆腐,弄个小车每日推出去卖,勉强度日。沈四郎脑子太笨,从不出门,每日在家闷头磨豆腐,反正有的是力气,家里的力气活全是他干。一家人日子虽然清苦倒也平安,老夫妻唯一的遗憾就是儿子不懂人事,难以传宗接代。沈四郎颇有力气,食量也很是惊人,三餐之外每日卖不完的豆腐都被他吃了。三个姐姐心疼这个傻弟弟,省出点针线钱就给他买些吃食。太平年景还好度日,自从绿林军起兵以来,官军四面围剿,屡屡受挫,耗费颇多,官府的赋税增加了两倍,沈家的日子就更艰难了。官军损失了不少人,急于补充,下了征兵令。沈家倒是没关系,首先朝廷有明令,独子不征兵,沈四郎非但是独子还是个痴呆,自然没关系。可是偏偏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沈四郎头上,原来征兵令催的急,可是百姓不愿意到战场白白送死,官差到处抓人,有人愿意出五十两纹银让沈四郎代替自己征兵。沈家夫妇一口回绝,儿子虽然傻也是心头肉,不管日子怎样艰难也不能用来换银子。如此一来就得罪了人,有人背地使坏,将一只剧毒的蝎子扔到沈家的磨坊,沈四郎没见过蝎子,也不知道有毒,拿起来玩耍,被蝎子蜇了一下,当时只觉得疼,后来就昏迷不醒,浑身滚烫,沈家夫妇连忙请郎中诊治。
好郎中价钱自然昂贵,沈家没钱不敢问津,请了一个走方郎中,外用针灸,内服草药,沈四郎的烧总算退了,可是一直昏迷不醒。看病花去了一家人数月的辛苦钱,再不做生意就没的吃了,老两口没奈何,让三个女儿照看弟弟,继续出门卖豆腐。沈四郎卧在床上,浑浑噩噩,也不知过了多久。姚少司赶到的时候沈四郎还在床上昏迷,既然是神道自然看得出缘由,姚少司发觉沈四郎的魂魄已然离开了躯体,完全是行尸走肉,顶多三日就会断气。事不宜迟,连忙取出葫芦,打开之后将葫芦口对准沈四郎的顶门,在葫芦底一拍,蛇王的魂魄顺利进入沈四郎体内。事情办完,姚少司回转峨眉山见师父。云行甚速,很快来到罗浮洞,只见到师兄陈九公,却不见师父踪影。于是问道:“师兄,师父哪里去了?”陈九公答道:“你刚走师父就带着黑虎进后洞了,只让我看守洞府,听语气好像去的地方很远。”姚少司纳闷:“师父为何不借土遁?进后洞能去哪里?”陈九公一笑:“师弟随我来。”两人先后进入一间石室,陈九公伸手在石门上画符之后才解释:“师弟不知,师父在后洞打开了一条通道,直通幽冥地府,临行时交代要到黑暗之渊。”姚少司没到过地府,不知黑暗之渊有什么玄虚,于是笑道:“师父此番行事总有些神神秘秘,早晚会弄明白,既然无事我们还是修炼分身术,这门法术用处很多,今后离不开。”陈九公点头:“不错,学成这门法术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比从前轻松多了。”这个时候赵公明确实到了地府,蛇王的躯体经过两次大劫,水晶灵芝的功效根本没有显现出来,正要借黑暗之渊的地狱玄冰黑水锻造一番,还要用炼狱之火与冥界的业风,只有经过多重锻炼才能从容面对阐教的众多仙人,对付赤眉天君樊崇。
且说蛇王魂魄进入沈四郎体内,感觉到一阵清凉,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睁眼一看,自己身处一间简陋的卧室,心头一片茫然,自己是谁?怎么到这里来的?抬抬手动动脚,感觉到很不适应。这时候一名女子走进门来,看到沈四郎睁着眼冥想不由大喜:“兄弟,你醒了。”沈四郎喃喃道:“什么兄弟,我是谁呀?你又是谁?”女子笑道:“又犯傻了,我是你姐姐,你是我兄弟,看来还是没好利索,不过好了也差不多。好了就赶紧帮着磨豆子,姐姐推不动,我们这样人家可耽误不起。”沈四郎起身,心里倒是很明白,跟着女子来到磨坊,看着磨盘发愣,女子催促道:“快推呀,发什么愣?”沈四郎问道:“怎么推呀?我不会。”女子苦笑道:“生了一场病,连推磨都不会了。”于是手把手教,推磨并不复杂,沈四郎很快就掌握了,反正有的是力气,闷头就推,女子放心离去。一口气推了一个时辰,觉得腹中饥饿,这时女子拿着一壶水四个馒头走来笑道:“兄弟,饿了吧,快吃点吧。”沈四郎点头:“谢谢姐姐。”女子一愣,自己的兄弟一向糊涂,三个姐姐经常搞混,从来不会说客气话,今日竟然说出谢谢二字,实在奇怪。把水壶和盘子放下叮嘱道:“别忙吃,姐姐给你弄两样菜。”沈四郎已经饿了,根本等不及,女子端着两个菜回来的时候馒头已经没有了。女子笑道:“还是那么急,一刻都不能等。”沈四郎问道:“姐姐,我们家里有什么人?”女子一皱眉:“刚说你好些了,又开始犯傻,我们家里一共六口人,爹妈出门卖豆腐去了,我是你二姐,还有大姐和三姐。”沈四郎挠头道:“三个姐姐加上爹妈不是五口人么?还有一口是谁?”女子笑道:“说你傻吧你会算数,说你不傻吧却连自己都忘了。”沈四郎也笑了:“原来我自己也算一口。”
沈家夫妇回来后见儿子痊愈了自然欢喜,沈四郎也认清了父母和三个姐姐,一家人继续度日。没过几日沈家人发觉,四郎病愈以后与从前有些不同,虽然不时说几句傻话,可是脑子很清楚,只要教过一次就不会忘记。沈家夫妇大喜,难道儿子因获得福,得了一场大病反而不傻了?于是请郎中诊治一下,郎中认定,沈四郎一切如常,脑子很好使。这一下可是喜从天降,沈家夫妇觉得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四处谢神。平民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安,可是如今朝政混乱,战事不断,不可能有安生日子过。这一日城内轰传,绿林军大败官军,不少官军败兵退到城外。沈老爹在城外收黄豆还没回来,一家人提心吊胆,等到半夜,沈老爹才失魂落魄的赶回家。原来朝庭发放的粮饷被贪官克扣,军士们不服,官员竟然下令劫掠民家。因此城外的百姓遭了殃,沈老爹身上带的钱全被官军抢了,还挨了一顿打,好不容易逃回来。虽然逃得性命,可是没有黄豆就做不了豆腐,兵荒马乱的也没什么人收买绣品,粮价又居高不下,一家人怎生度日?虽然有几个亲戚,可是因为家贫,已经很久没有来往了。看到家里人愁眉苦脸,沈四郎心里不是滋味,要求出门找个活计,挣几个钱买点粮。沈家夫妇担心儿子被官军拉走,坚决不同意,沈四郎与家人商量,不出城应该没什么事,这才得到父母认可。出得家门,沈四郎心里也没底,虽然自己有一身力气,可是没什么经验,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清晨出门,转了大半天也没找到活干,只好回家。
虽然没什么收获,沈家夫妇看到儿子懂事也很是欣慰,沈四郎知道家里粮食不多了,次日又出门想办法。兵荒马乱的,人人自危,吃喝都成问题,根本没什么活好干,沈四郎转了好几天还是一无所获。好不容易看到官差招人搬运砖石修葺城墙,每日管一顿饭,还给二十个铜钱。沈四郎心里欢喜,到官府领了一根签。虽然辛苦总算能吃顿饱饭,还有钱可拿。接连忙碌了十几日,眼看城墙修好了,心里盘算着自己能领到三百铜钱,拿回家去,爹妈一定欢喜。想的不错,可是领钱的时候官差变了脸,说什么沈四郎吃的太多,要扣掉一半工钱,又要拿出一份作为军饷,沈四郎只得到六十个铜钱。平民百姓不敢与官府争执,沈四郎忍气吞声回家,把事情给父母一讲,沈老爹劝解一番,不管怎么说,这是儿子第一次挣回来的钱,全家人都觉得欢喜。可是六十个铜钱能做什么?沈四郎休息之后又出来想办法,处处碰壁是必然的,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不少苦头。粮价又涨了,沈老爹没有了收黄豆的本钱,只能干着急。沈四郎奔波多时,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计。眼看家里粮食所剩无几,沈四郎又找不到活干,没脸回家,心里苦闷,坐在石桥上闷闷不乐。远处走来一名文生公子,头戴白玉冠,身披鹤氅,轻摇折扇,风度翩翩。沈四郎心里叹气: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实在没法比,于是掉过头去看流水。那文士经过沈四郎身边停下脚步,柔声道:“小兄弟,这么好的日头不去找活干在这里发什么呆?”沈四郎转头道:“找不到又能如何?”文士笑道:“我倒有个活计,你愿不愿意干?”沈四郎大喜:“愿意,干什么都成。”文士点头:“我要做一桩生意,缺个帮手,看你挺老实,给我做个伙计。我姓姚,你呼我姚公子,你叫什么?”沈四郎没有名字,只能叫四郎。姚公子叮嘱道:“做我的伙计有个规矩,不许问东问西,一切听我的吩咐。”沈四郎点头:“全听公子吩咐。”于是两人前后走进巷子中。
沈四郎要求不高,能让全家人吃上饭就可以,看这位姚公子一身装扮极为华丽,肯定有钱,心里充满期待。姚公子带领沈四郎来到一家赌场门前吩咐道:“四郎,我在对面的茶房喝茶,你在门口等着,等一会儿天上会掉下铜钱,你记得捡上十个,不许多拿。”沈四郎点头答应,心里嘀咕:天上怎能掉下钱来?姚公子不是在说梦话吧?因为事先讲好了不许多问,只能答应,就在赌场门口等着。没过多久,赌场里走出一人,抱着两锭大银,兴高采烈,出门高叫道:“乡亲们,今日财星高照,我赢了一大笔钱,请大伙吃红。”从衣兜里抓出百余个铜钱向天上一扔,笑吟吟离去。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沈四郎离得最近,万万不曾料到,天上真的掉下铜钱。当下不假思索,闷头捡了十个,回头到茶房来找姚公子。心里赞叹:这个姚公子真是厉害,这样的事情都能知道。姚公子看到沈四郎微笑道:“难得你没有多拿,跟我来。”两人离开茶房,没过多久来到一条巷子,两边都是青楼,沈四郎根本没机会来这种地方,四处打量,觉得很是新奇。这时传来叫卖声,原来有两个少女拿着新鲜的莲蓬在这里卖点零用钱。姚公子上前问价,少女回答一文钱一个,姚公子吩咐沈四郎拿出捡来的铜钱买了十个,少女欢欢喜喜接过铜钱,跑到别处买零食吃。姚公子领着沈四郎来到一座青楼门口吩咐道:“你在这里等着,过一会儿会有人来买莲蓬,你记住,十个莲蓬要十两纹银,少一分也不行。”沈四郎心里好笑,这个姚公子真是好笑,这样的生意要是能做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事先将好了不许多问,只能听命行事。
青楼中有一名花魁娘子,姿色不凡,刚好有两名纨绔子弟碰到一起,都想独占花魁,拿出了不少金银,正闹得不可开交。花魁娘子知道两方都不能得罪,出了一个题目,就说自己想吃新鲜的莲子,谁先拿来就是胜家。两名公子先后跑出门来找莲子,一名过于肥胖,落了后。先出来的一眼看到沈四郎手里的莲蓬,几步赶到近前问道:“莲蓬卖多少钱?”沈四郎心里正在笑话姚公子糊涂,见到果然有人来问,随口答道:“十个莲蓬要十两纹银,少一分也不行。”这位公子听了价钱一愣,质问道:“几个莲蓬要十两,你穷疯了吧?”沈四郎笑道:“不买没关系,反正卖不卖不关我的事。”这时后面传来声音,原来是另一人,听到了价钱高叫道:“十两我要了。”先来的公子马上变了脸,在花魁娘子身上已经花了数千两银子,再多十两有什么关系。于是马上取出一锭银子放到沈四郎手里,拿过莲蓬转身就走。沈四郎目瞪口呆,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事,挣钱原来这么容易。顾不得多想,匆忙去找姚公子。见面之后首先问道:“姚公子,你怎么知道会有人拿十两银子买莲蓬?”姚公子笑道:“不是说过不许多问么?今日天色已晚,你先回家休息,明日清晨仍然到我们初会的桥头等我。”沈四郎把银子递过来,姚公子摇头:“你先拿回家去,明日带来就是了。”沈四郎摇头:“这么多钱还是公子收着吧。”姚公子笑道:“这点钱算什么,我信得过你。”沈四郎抱着银子回家,把事情一讲,家里人见到银子,由不得不信,惊喜交集,都认为四郎遇到贵人了。

第四章 生意兴隆

沈家虽然贫穷却没有一个贪心的,叮嘱沈四郎收好银子,弄丢了可赔不起。沈四郎隐隐感觉到这个姚公子不简单,或许自己能借这个机会挣上一笔钱也说不定,心里充满期待,一夜都没睡好,天刚蒙蒙亮就起身离开了家到桥头等候。红日初升,姚公子果然来到,沈四郎这才放下心,抢先道:“快把银子给你吧,害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姚公子点头:“你祖辈忠厚传家,遇到我是上天的恩赐,跟我来吧。”沈四郎跟在后面,心里嘀咕:这个姚公子到底是什么人?来到集市上,姚公子东张西望,随口问价,来到一个杂货摊,卖主是个老妇人。姚公子开口问道:“老人家,你这些货加起来值多少钱?”老妇人赔笑道:“没什么值钱的物事,加起来不到五两。”姚公子点头:“我给你十两,连这个小车一并卖给我如何?”老妇人摇头:“公子不要取笑,这样的贵人岂能当街卖货?”姚公子笑道:“不是我卖,是给我的伙计找件事做,如果你愿意马上付银子。”老妇人半信半疑,见到沈四郎拿出银子才相信这是真的,不由喜出望外,马上接过银子,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回家不提。姚公子吩咐沈四郎就在当街叫卖,自己站在一边。沈四郎根本不知道价钱,也不会吆喝,心里没底,有问价钱的都要询问一下姚公子。可煞作怪,别人的摊子根本没有人问,沈四郎刚刚开始卖货就有人问价,姚公子随口定价,竟然没有人还价,不到半个时辰全都卖光了,散碎银子和铜钱一大堆,沈四郎大喜。姚公子领着沈四郎到银铺把散碎银子融成一锭大银,足有五十两,另外还剩下几两散碎银子和数百文铜钱。姚公子吩咐道:“今日所得大银作为明日的本钱,剩下的你拿回家去贴补家用,小车我用不着,你推回家去吧。”沈四郎不敢相信,问道:“公子真的给我这么多钱?”姚公子点头:“这点算什么,那锭大银你还收着,明日老地方见。”飘然离去。
沈四郎如在梦中,天下怎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怀里的银子实实在在,小车就在跟前,不信也不行。推起小车匆匆忙忙跑回家,家里人惊喜交集,沈老爹有些怀疑,嘀咕道:“这位姚公子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如此照顾四郎?不会是别有用心吧?”沈大姐笑道:“爹,咱们家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三亲六故都不登门了。我看是四郎时来运转了,遇到贵人扶植。”沈三姐也帮腔:“就是,四郎的病突然好转就是先兆,看来是该发迹了,我们全家都指望着他,爹就别多心了。”沈老爹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罢了。儿子挣回钱来总是好事,这下子收黄豆的钱有了着落,日子就有指望了。买些米粮菜蔬,打一壶酒,切了二斤肉,全家人欢欢喜喜庆贺一日。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