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粲谖颐堑摹!

    曹操连忙安抚道。

    “彦章你尽管放心,我必定斩杀敌将,为你报仇!”

    旁边的夏侯惇也是一步上前,右手握着大刀正色说道。

    他不单是要为王彦章而战,也是为自己而战,更要为曹操,为整个曹军而战!

    “好,妙才,我的这顿军罚是否能够逃过,就全看你待会的表现了。”

    王彦章勉强咧嘴一笑,开着玩笑让众人都轻松下来,不要为自己的伤势担心。

    除了面颊上被青龙偃月刀的刀锋留下的伤口,王彦章并没有遭受多大的外伤。

    但是他遭受的内伤极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刀加上他的两只铁枪,以及关羽无匹的巨力和战马冲锋的力量,全都加持在他的肩膀上,可想而知他刚才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虽然现在甲胄在身,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但是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之辈,不用看也知道他现在的肩膀必定受损严重。

    一旦不好,还可能永久地落下毛病,从而影响到王彦章的武艺。

正文 第501章 后手文忠

    曹操面色凝重,对于王彦章的伤势十分担心。

    他匆匆叫来曹洪,让他陪着王彦章立即下去进行治疗,不要落下什么病根才好。

    王彦章欲言又止,最后只是重重一叹,对于曹操的如此恩遇感动得无以为加,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王彦章暗暗地把这种知遇之恩牢牢地记在心里,下定决心必定要一生鞍前马后,为曹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操却没有能注意到王彦章内心感慨的想法,他回过头看向另外一边士气高昂的益州军,表情不是太好看。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一胜一负,他对第三场有着十分的信心。

    站在他旁边的夏侯惇面容坚毅,虽然气势内敛,但是那种坚定的决心足以让周围的人都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对胜利的渴望和把握。

    “凤凰涅槃,逝者重生!”

    曹操轻轻嘀咕,他知道王彦章的受伤和现在局面的严峻,都深深地刺激了夏侯惇这个刚烈大将,让他从深渊中一步步地爬了起来。

    现在的夏侯惇,或许在武力上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他的心境已经有了极大地提高。

    只是这种心境的提升比不上姜松的那种彻底顿悟,已经牢牢地镌刻在姜松的脑海之中,只需要不断消化即可。

    夏侯惇的这种心境提升,还显得十分地脆弱和不牢固。

    一旦这场正名之战以失败告终,他很有可能会再度跌入深渊,甚至就此一蹶不振。

    “元让武力精熟,便是张让严颜之辈也不是你的对手,刘备手下更是再无大将,可是为何我这心里,竟然如此荒谬地有些不安?”

    曹操微微地感到头疼,那好久不见又极为熟悉的偏头痛再次涌来,让他不由得抬起左手,轻轻地扶了扶自己的脑袋。

    “主公……”

    旁边的程昱看得真切,原本就紧皱的眉头更加深密了,不由得出声关切道。

    曹操患有头疾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他前不久还被张任一箭射伤,程昱开始有些担心曹操现在的情况了。

    “无妨,不得声张!”

    曹操冰冷地说了一句,放下手,看向了已经走到场中央的夏侯惇。

    横刀立马,威武不屈,真是一代大将风采。

    只是在夏侯惇的对面,竟然空荡荡地没有一人。

    “刘备和王玄策果真无将可派了吗?”

    曹操冷冷一笑,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头疼得到了些微地缓解。

    另外一边的刘备,满脸焦急之色。

    他本来想让关羽先战了第二场,然后争取时间拖上一阵,再做打算的。

    但是很显然,曹操将他的想法摸得通透,马上就派出了夏侯惇这样的勇猛大将,根本就不给他半点筹划的时间。

    “玄策将军?”

    刘备无将可派,只能走过去向王玄策求助道。

    他对益州的情况也十分清楚,王玄策身边虽然有吴兰、雷铜这样的大将,但远远是不能够和夏侯惇相比的。

    他出口询问,更多的是想看看王玄策有没有什么拖延之法。

    出乎刘备的意料,王玄策并没有多少的紧张之色,他的嘴角微微勾起,竟然是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刘备心头一震,难道王玄策还藏有什么连他都不知道的后手不成?

    “刘公为我益州已经劳累了关张两员大将,这第三场,也是时候该我们益州亲自出马了。”

    王玄策淡然一笑,紧接地微微转身,对身后一员其貌不扬的黑甲小将发令道:“文忠,我益州的生死存亡如何,就要看你今日之战了!”

    闻言,一员眉清目秀,却神色坚毅的小将越列而出,硬声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要拿下敌贼,扬我益州威名!”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协在招募李靖的时候乱入到王玄策身边的,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

    李文忠文武具备,有勇有谋,论战功只在徐达之下,若论骁勇善战更是在诸将之首。

    他乱入到益州之地后,很快就凭借才能得到了王玄策的赏识和提拔。

    不过王玄策很有心计,一直都把李文忠当做后手隐而不发,甚至连刘备这个现在的攻守同盟都没有告诉过。

    这也是刘备先前会感到惊讶的原因,在曹操派出夏侯惇的情况下,王玄策还能如此淡定地让这个不知名的小将出战,那就证明这个小将极其不凡。

    同时也就表明,王玄策对他依旧有极大地戒备之心,不然不可能让这样的大将现在才显露出来。

    “小将军英武不凡,定能得胜归来。”

    刘备心中复杂,只是淡淡地鼓励了几句,便带着关羽退到了一边,一时之间,没有往日的热情。

    王玄策见此一幕,面色不变,刘备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

    虽然现在就暴露了李文忠这个后手会让刘备心生介,算不上是件好事。

    但是这样一来,也能让刘备对他们益州不敢小视。

    毕竟益州积累深厚,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底蕴到底有多深。

    不过王玄策却高兴不起来,益州的情况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益州真的还有别的后手,他也不会现在才让李文忠出来了。

    实在是情况紧急,李文忠再不出手,那就没机会出手了。

    李文忠没有多言,翻身上马,拿着一柄锋利的大刀就策马而出。

    面对着夏侯惇这个成名已久的大将,他没有半点的怯色。

    “大哥,这个李文忠很不简单,他的气势收放自如,恐怕是不弱于我和三弟的大将。”

    看着在战场中央对峙起来的李文忠和夏侯惇,关羽在刘备身边低声说道。

    刘备心中惊异,表面上却保持地淡定,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王玄策,神色复杂,没有说话。

    他以为自己已经高看了李文忠,将之于夏侯惇相提并论,但没有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厉害,也小瞧了王玄策的城府。

    而另外一边的曹操,虽然不知道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从李文忠的出场,他就开始感觉到了一种不安。

    “此乃何人?”

    曹操发现自己竟然对李文忠没有任何的形象,更加忧心,不由得出声问道。

    不料他身后的诸将个个面面相觑,竟然没有一人知道李文忠底细的。

    曹操面沉如水,对于众将的表现极其不满意,打仗了这么久,竟然连知己知彼的道理都还不懂吗,怎么会连对方的大将是谁都不知道。

正文 第502章 胜负之战

    其实是曹操错怪诸将了,李文忠虽然能力不凡,但是他才刚刚才乱入到这个世界。

    而且期间又被王玄策有意地进行隐藏,是故曹营诸将虽然对益州军的大小将领都有了充分的探查和了解,但是对于李文忠这个异数,仍旧是一无所知。

    曹操虽然气怒无比,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惩罚众人动摇军心的时候,气得狠狠地把长袖一甩,将目光投向了战场中央。

    曹军诸将噤若寒蝉,一个个飞快地命人手下去打探李文忠的消息。

    夏侯惇出战之后,一直等了半响,方才看到益州军里面冲出来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将,看上去还十分地年轻,身形也算不上勇猛。

    夏侯惇不由得有种被轻视的感觉,微微一怒。

    “哪里来的乳臭未干的小子,现在滚回去,本将还能饶你一条性命!”

    夏侯惇冰冷地开口斥道,这一场是他的正名之战,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胜利,还需要一个旗鼓相当地厉害对手!

    很明显,没有名气不算勇猛的李文忠,不被他看在眼里。

    李文忠听到夏侯惇的轻视之言,却没有半点的生气,仍旧十分地从容,硬声回答道:“益州将领李文忠,前来领教阁下高招!”

    “我的话只说一遍,益州难道真的无人可用了吗,这是要随便派出一个人来送死不成?”

    夏侯惇的话虽然是对着李文忠说的,但是他的眼睛却看着远处的刘备和王玄策,话语中尽是挑衅和讽刺之意。

    “夏侯将军不用多说了,两军交,战军令如山,岂有儿戏之言?你今天的对手就是我!只是,将军未免大自傲了,我可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文忠仍旧没有因为被轻视而感到恼怒,淡淡开口,气势不俗。

    那种远远超脱常人的淡定,让在场众人都越发地察觉到他的不凡。

    不说是各有脾气的顶级大将,便是寻常的将领,在面对敌人三番五次的小瞧时,又有几个不会愤怒出手,为自己正名的。

    偏偏这个李文忠脾气好得可怕,完全没有他这个年纪会有的冲动急躁,显得异常的稳重。

    夏侯惇也慢慢地意识到了李文忠的不同寻常,开始正视起来,大声说道:“既然如此,你我手底下见真章!”

    “战!”

    李文忠也是大吼一声,两人同时催动战马,提起武器就向对方冲杀而去。

    两人都是使一口雪白的翻花大刀,只是一个看上去勇猛雄壮,另一个虽然算不上瘦弱,但也绝对谈不上壮实,旁人看起来,两人在气势上瞬间就差了一大截。

    不过李文忠的表现很快就再度出乎他们的意料,两口大刀毫无花哨的正面相撞后,李文忠竟然没有落一点下风,和夏侯惇拼了个旗鼓相当。

    夏侯惇的面色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恢复正常,爽朗地大声笑道:“原来是我小瞧了你,好,不错,再来!”

    “怕你不成!”

    李文忠也大吼一声,再次拍马向夏侯惇冲去。

    夏侯惇同样拨马来战,他将手中的大刀舞得天花乱坠,无数刀影眼花缭乱,叫人看不清哪一记才是他真正的杀招。

    李文忠不慌不乱,斜提大刀,一直等到两人近身,他才直直地挥刀劈砍而下。

    这一刀看上去算不得出奇,尤其是在关羽先前惊艳的两刀之下,更加显得有些朴素。

    但就是这样平凡一刀,却让夏侯惇面色紧绷,如临大敌。

    寻常的人,在面对夏侯惇如此纷繁的刀法的时候,下意识地就会心中紧张,然后花费时间去苦苦寻找应对之策。

    但李文忠却是意志坚决,根本就不为所动,直接就挥刀劈去。

    管你有什么阴谋诡计,我就攻你必救之处,只要我速度够快,你就必须回防!

    一力破万法,纵然你有千般巧妙,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花招除了分散力气之外,没有半点的作用。

    李文忠的反应能力和对战经验,完全就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拥有的,比之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有心得,让夏侯惇再度对他重视起来。

    李文忠的刀速极快,是那种你明明将他大刀的所有轨迹都看得清楚,却又无法准确锁定,只在眨眼之间,就立刻斩在你面前的那种奇异速度。

    快如闪电的速度,加上猛如雷霆的爆发,仅仅几刀过去,李文忠就把夏侯惇逼得束手束脚,施展不开。

    “奇怪,这李文忠的大刀舞得慢腾腾的,看上去也没什么威力,怎么几回合下来,反倒是妙才在防守,没有选择凌厉地进攻呢?”

    乐进看着十分不解,不由得小声问道。

    “举重若轻,似慢实快,李文忠的刀法大巧若工,杀机暗藏,就算比不上关羽的刀法,但也绝对差不了多少。”

    杨玄感沉声说道,他对于夏侯惇这一战的情况开始担心。

    同时他心中的好战之心再度被点燃,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去和李文忠以及关羽交交手,看看谁的刀法更高一筹!

    他们说话的声音极轻,远处的将士都听不见,但是一旁的曹操却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曹操的身体微微一晃,感觉那头疼的感觉更加剧烈了,他皱眉眯眼,看着已经被动防守的夏侯惇,有些震惊。

    “妙才真的要败了吗,耳这个李文忠,又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

    一时之间,曹操的内心有许多的疑问争相冒出。

    “啊!”

    就在这时,战场中央的夏侯惇憋屈地大吼一声,终于奋力一刀荡开了李文忠绵绵不绝的刀势。

    夏侯惇趁着这短暂的间隙大口地喘着粗气,等到胸前的起伏渐渐平缓,他才冷冷地看着李文忠厉声说道:“我承认,先前是我小瞧你了,现在,你是我的对手!”

    话音刚落,夏侯惇身上的气势马上就为之一变。

    如果说刚才的夏侯惇是一把不掩锋芒的大刀,现在的他就是一把未出鞘的宝剑,将所有的气势都收敛凝聚,看上去像是一座大山般厚重,但一出手就是狂风骤雨的爆裂。

    见到夏侯惇的变化,李文忠也微微地将手中的大刀握紧,脸上的那种淡然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

正文 第503章 动摇的心

    绵竹关外,旌旗招展,将广兵多,声势浩大。

    阵阵温凉的山风徐徐吹来,将罩笼的闷热祛除了不少,可是空气里压抑紧张的气氛,却并没有因此有半点的减少。

    夏侯惇率先发起了冲锋,现在的他心中宁静,除了一个必胜的念头,就再没有被其他杂乱的念头所纷扰。

    夏侯惇的心境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现在的刀法,刀势变得前所未有的果断,直接舍弃了先前在真正高手面前毫无作用的花哨招式,一刀斩去,颇有五丁开山的豪壮气势。

    作为他的对手,李文忠仍旧像是一潭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湖水,在他清秀的面庞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紧张,整个人都沉稳得有些过分。

    但是他的刀法却是截然相反,速度快如闪电,威势犹如山雨急袭,就连抽刀防御,也是极有威力,轻轻一刀就震得夏侯惇手臂微酸,难以继续攻击。

    他的刀法十分的霸道坚决,一刀一式都洋溢着年轻的冲劲,攻击的时候似大海涨潮绵绵不绝,防守的时候又如惊雷炸裂,如此反常的应对之法,让观战的众人都十分地惊讶。

    李文忠的刀法已经有些颠覆了众人的认知和经验,可是偏偏这效果出奇的好。

    现在的夏侯惇很难用具体的数值去衡量他武力的高低,但绝对是一员难缠的大将,真实战力也足以迈入顶级大将的序列,虽然只算是其中末流。

    而李文忠则是更加变态,他这种好似阴阳逆乱的刀法,完全就将攻击和防御做了个调转,让勇猛刚烈的夏侯惇受尽了束缚,所有的气力和技巧竟然全都施展不开来。

    而且或许是因为这场战斗至关重要的缘故,李文忠极为地谨慎。

    好几次有机会可以击败夏侯惇,他都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打法,并没有冒然突进,轻易丧失自己已经牢牢占据的优势。

    夏侯惇显得无比的屈辱和愤怒,李文忠的这种打法让他根本就看不到获胜的失望,就好像是用温水煮青蛙,要将他慢慢地耗死。

    他已经耐住性子故意卖了好几次破绽,可是李文忠老成毒辣,根本就不加理会。

    胜利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偏向了李文忠,夏侯惇之所以还能苦苦坚持,是因为李文忠的谨慎求稳,也是因为他高傲的倔强。

    只不过,这份倔强并不能帮助他扭转战局。

    旁边观战诸人的心情都颇为复杂。

    三局两败,益州方面快要获胜了,曹操的面色自然很不好看,阴沉得快要下雨似的。

    曹营诸将已经勉强查探到了一些关于李文忠的消息,他不过是出身于微末的寻常将领,得到王玄策的提拔才渐渐地开始担任要职。

    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和他有关的信息,甚至连他过去的经历,家庭成员什么的全都没有记载,跟从空气里冒出来的没有多大差别。

    “不愧是高祖成就四百年大业的龙兴之地,这益州藏龙卧虎,不好图谋啊!”

    曹操心中微微一叹,但他的双眼中却爆射出两道精光。

    益州越是难以攻下,越是证明它的关键和险固,曹操越发觉得有将它攻下的必要!

    这种决心,是属于枭雄的独特霸气,无可撼动!

    而另外一边的刘备,他的心情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虽然他手下的将士也在愈发明显的胜败趋势中开始欢欣鼓舞起来,但他却面无表情,心中想得很多很乱。

    他从始至终的目标,都不只是做个老好人帮帮益州而已。

    他和曹操的目标一样,说到底就是为了益州而来。

    本来他以为通过帮助益州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益州人的亲近和友好,但是从现在王玄策对他的保留来看,是他一厢情愿了。

    蜀地的人,并没有要投效他的想法,甚至从某方面看来,他现在的地位,比曹操这个入侵者还要尴尬。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属于半个生意人的范畴,自然不会想着做亏本的生意。

    他黑漆漆的大眼珠子溜溜一转,像是两汪深邃的泉眼深不见底,让人看不清他具体在谋划什么。

    只有王玄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李文忠的获胜,虽然并不能让强敌曹操就此罢兵,但是却能极大地激励他们益州军的士气,告诉益州百姓曹操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不用惧怕和曹操打持久战。

    只是打退了曹操呢,难道益州的乱子就能消息,风平云静了吗?

    王玄策微微扭头不经意地看了看刘备一眼,眼睛一黯,刚才的喜悦之情也立刻消失不见。

    “强虎可退,贪狼又来,益州存亡,实乃命途多舛啊!”

    王玄策心中长叹,看着周围不断为李文忠高声呐喊助威的益州将士,他第一次有了一种彷徨之感。

    他一直辛苦维持,夙兴夜寐,到底是为了刘璋这个主公,还是为了益州的军民百姓?

    “忠之道,先中己心,不背仁义,才可论忠。昏庸不辨,拘泥固化,偏执害人,是为愚忠;顺流大势,择主而事,定纷止争,方乃明忠!”

    王玄策不禁想起了一封突如其来的神秘书信,初时看的时候他觉得荒诞不经,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句句发人深思。

    那封书信虽然没有署名,但他还是能够凭借他的智慧和权力,确定这封信来自于成都。

    “死忠容易,明忠太难。王玄策啊王玄策,你的心终于动摇了吗?”

    王玄策看着李文忠惊艳的一刀突然杀出,逼得无以为继地夏侯惇掉落马下,他终于忍不住在心中自嘲一句,然后又缓缓地平静下来。

    李文忠的刀法刚柔转换,运用随心,夏侯惇虽然刚烈勇猛,但是拼死坚持了这么久,终于还是非常凄惨地败下阵来,直接被李文忠逼得靠掉落马下才躲过致命的一击。

    出乎众人的意料,李文忠并没有拍马上去,将已经差不多失去战力的夏侯惇一刀斩杀,而是向他道了一句“承让”,就施施然地策马回去了。

    曹操来不及多加思虑,连忙让众将去将夏侯惇抢回来,沉闷地没有再说一句话,只是深深地看了绵竹关一眼,带领着萎靡不振、跌入低谷的大军就缓缓撤走了。

正文 第504章 祝融启程

    看着得胜归来的李文忠,刘备却没能高兴起来,他微微地有些疑惑。

    稍加思索,他又很快就明白过来。

    李文忠之所以会对夏侯惇手下留情,恐怕是提前得了王玄策的吩咐。

    很明显,王玄策对他刘备的忌惮之心越来越重,王玄策现在已经开始为自己留后路,不会因为追求一时之功而彻底地得罪了曹操这个强力诸侯。

    所谓朋友敌人,在政客眼中只是利益使然罢了。

    刘备的心情愈加不好,甚至没有过去和李文忠道喜勉励几句,就直接和关羽领着大军先一步退回关内,宣泄着内心的愤懑。

    王玄策把刘备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没有多加纠结,他也很快就带领东州兵团返回绵竹关内。

    等一切又重归秩序之后,他才叫来李文忠问道:“文忠,一刀破敌之功,何故要留夏侯惇一命,莫不是你与他交战一番,惺惺相惜不成?”

    话虽然重,但王玄策的语气里并没有质问的味道,更多的反而是考究。

    同时也表明,李文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