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懿偈孜膊荒芗婀恕C涣瞬懿伲荑だ丛忝涣艘庖澹醣敢渤闪宋薷∑迹俨蛔阄肪逡印!

    郭嘉侃侃而谈,信手之间,便设下一个呼应王玄策,针对曹操、刘备、周瑜三方的惊人谋划来。

正文 第675章 兵危陈留

    “此计不妥。”

    诸葛亮摇头,道:“奉孝之计,虽然遍算诸侯,唯独算漏了潼关的李世民。李世民能和李靖对峙而不落下风,足见其厉害。届时曹军势危,李世民必定来援,我军本就分两地作战,兵马不足,一旦被李世民所,很容易陷入险境之中。”

    郭嘉却不以为然,反驳道:“自古行兵,哪能尽数十全把握,欲破僵局,必定要行险招。如若不然,坐等周瑜领兵来援,届时合三路诸侯之力,我军又如何能与之一战?”

    刘协见两人意见相左,也不相劝,郭嘉用兵素来偏险,诸葛亮却以稳字著称,难怪两人会有此争论。

    “咦,听了两位的计策,我倒有了个新的法子,只是不知道灵也不灵。”

    贾诩笑道,将争论不休的两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

    见众人都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贾诩却是扭头看向了刘协,道:“此计,却要看主公的魄力如何了。”

    ……

    果如刘协等人所料,孙坚退守合肥之后,本不欲再战,奈何周瑜,鲁肃等人看得长远,情知若是曹操等人再败,诸侯便再难抵挡刘协,等到幽、冀、并、豫三州也彻底稳定下来,刘协实力大成,真的是回天无力了。

    禁不住麾下文武日夜请战,孙坚最终命周瑜统率大军,暗中前往司隶相助曹操、刘备,又遣诸葛瑾南下荆州,自己则领兵佯攻汝南掩人耳目。

    周瑜等人随诸葛瑾南下从荆州借道,绕过颍川的陈庆之,大约行军一月之久,方才抵达司隶。

    此时,曹操和刘备为了掩盖周瑜领军到来的消息,领兵向酸枣进行逼压,却不想刘协早就猜到周瑜必定会引兵来援,反倒从两人反常的进攻里觉察到周瑜肯定已经到达司隶附近了。

    不多久,悬镜司查探归来,得知周瑜并没有引兵会合曹操、刘备,而是独自领兵前往荥阳。

    荥阳临近颍川和陈留,刘协很快就反应过来,周瑜恐怕是想要以雷霆之势打下颍川,以此会合攻打汝南的孙坚大军,再趁着他和曹操刘备纠缠难以脱身之际攻下陈留,彻底断了他的后路。

    陈留并非好的治所,以前蔡邕、宋濂等老臣就多次向刘协提议过改治青州,但刘协自信兵强马壮,不惧他人来攻,如今弊端终于显现,一旦被周瑜得手,甚至连他自己都有性命危险。

    刘协当机立断,吩咐陈庆之收缩兵力据城而守,同时遣大将薛礼领兵前去抄掉周瑜退路形成包夹。

    陈庆之并没有料想到周瑜会突然出现在荥阳,大意之下,为周瑜所乘,丢了颍川大部分县地,所幸陈庆之并非庸才,且战且退,领兵驻守在许昌,合杨再兴、罗成、岳云三将之力,终于把周瑜大军抵挡在陈留之外。

    而许昌,距离陈留只有不到三日的路程罢了。

    周瑜领军偷袭的消息传来,陈留人人自危,荀彧连忙命人镇压谣言,甄宓得知后,又和孙尚香亲自出面稳定人心,两人一个是刘协正妻,一个刚刚才名镇徐州,威信都极高,百姓们见到她们出面,方才放下心来。

    毕竟,若是陈留真的有危险的话,武王的夫人不可能还留在陈留的。

    “陈庆之确实不凡,听说他极善用阵,他要固守许都,短时间之内我们很难绕过他威胁到陈留。”

    周瑜以雷霆之势连下颍川三关六县,可是陈庆之反应过来后,硬是在许都将他给挡了下来。

    杨再兴、罗成、岳云三员大将勇猛非常,江东军中,唯有孙策、陆文龙、周泰能与之匹敌,同样十分的难缠。

    鲁肃劝道:“公瑾莫忧,主公已经拿下汝南,相信不出三日,就能领兵赶到许昌,到时以我绝对大军之力,陈庆之再是厉害,也抵挡不住。”

    周瑜摇头轻笑,道:“陈留何等重要,我军已经打到许昌了,刘协岂能没有防备。我现在所忧的,并非是陈庆之。而是,刘协到底藏了什么后招。”

    “报,主公大军行至阳瞿,遭逢薛礼埋伏,情况危急,我等拼死突围,还请将军急速救援!”

    “什么?”

    周瑜惊讶,随即不怒反喜,他最担心的暗招终于出现,孙坚虽然被围,但刘协要抵挡曹操和刘备的进攻,所以薛礼的兵马肯定也不会太多,只要他引兵前去破了薛礼,剩下一个陈庆之再不足为惧。

    然而事实超乎了周瑜的预料,孙坚领八万大军尚且中伏,损伤惨重,军中将领拼死一战,仍旧难以突围。

    薛礼麾下同样有六万大军之众,以逸待劳之下,占尽天时地利,并非周瑜猜想的那般只是一股人数不多的奇兵而已。

    周瑜领八万大军赶到之时,战斗已经快要结束,毫无疑问,有薛礼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在,孙坚并没有能讨到半点好,麾下大将潘璋、马忠皆亡于薛礼方天画戟之下,江东军尽皆为之胆寒。

    “父亲!”

    孙策眼见孙坚在薛礼画戟下难以支撑,不禁大怒,急忙拍马挺起霸王枪前去救援。

    薛礼怡然不惧,画戟一扫,将孙坚和孙策两人都揽进攻击范围,独斗二将越战越勇。

    周瑜担心两人有失,连忙命大将陆文龙领兵救援。

    薛礼副将狄青打马而出,拦住陆文龙大战三十回合,最终不敌,只能眼睁睁看着陆文龙杀进去。

    狄青正欲再追,江东将领凌统和丁奉联手而上,欲要将他斩杀。

    狄青大怒,獠牙的面具下俊脸扭曲,水龙刀一挥,震得凌统连连倒退,丁奉一惊,连忙舞刀迎上,不想也被狄青杀败。

    两人再不敢大意,分作左右联手来战,狄青水龙刀狂挥,势如劈山,两人抵挡不住只能一退再退。

    周瑜见状,又遣大将周泰前去相助。

    不料,马蹄声响,大将杨再兴和岳云突然杀到。

    陈庆之在周瑜撤兵之时,便知道是己方援军埋伏孙坚成功,留下性格稳重的罗成帮助自己守卫许昌外,便遣杨再兴和岳云二将领兵前来相助。

正文 第676章 益州之乱

    杨再兴一骑当先,见己方大将竟被人以多欺少,不禁大怒,双目圆睁,挺枪直取周泰。

    周泰挥刀将他挡住,两人大战十回合,杨再兴一枪刺在周泰腰间,周泰痛呼一声,尤自不退半步。

    两人再战,五回合刚过,周泰再次不敌,肩膀上又添了一道血痕烂肉模糊。

    周泰仍旧不退,两人又战,三回合不到,杨再兴一枪打在周泰胸口,周泰口吐鲜血,咬紧牙关死战不退。

    杨再兴见了,不由得为之侧目,虎头金枪再动,周泰对周身伤口恍若未绝,不屈的意志支撑着他继续挺刀交战。

    岳云见这个时候周瑜身边并无大将保护,手中银锤挥舞,驾马直冲周瑜而去。

    双锤挥舞,江东军没有一个能挡住岳云的,甚至连滞塞其冲势都难做到。

    周瑜不禁微微变色,他虽然也有些武艺,但如何能挡住岳云这般的猛将。

    危急时刻,黄盖和韩当齐齐杀到,两人拼死救下周瑜,却不敌岳云银锤厉害,远处吕蒙难以救援,两人俱都亡于岳云手下。

    岳云斩杀两人后,正欲再杀周瑜,不想周瑜早就逃远了。

    孙坚见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老将战死,不禁泪目纵横,大怒之下,联合孙策和陆文龙逼退薛礼,拼命抢回二人尸体后,正欲和薛礼决一死战,终究还是在周瑜的拼死请求下领兵撤走,选择暂避锋芒。

    孙坚遇伏,周瑜勉强将他救出后,两人领兵撤回襄城,薛礼和陈庆之则合兵一处,一路追击反攻,将繁昌等城夺回后方才收兵。

    江东军败,曹操和刘备加大兵力,对酸枣发起猛烈攻击。

    薛礼带走六万兵马,酸枣的力量一下就薄弱下去,即便加上这些日从冀州等地勉强筹集的兵马,刘协身边,也不过十万大军而已。

    曹操和刘备的兵马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万之众,杨玄感等将接连冲城,宇文成都和姜松率领诸将拼死血战,方才将酸枣守了下来。

    只是这一次能守住酸枣,又有谁能保证下一次他们也这么幸运呢。

    “文和,你这家伙可是害我不浅。”

    刘协看着惨烈无比的战场,不禁对贾诩苦笑道。

    贾诩惶恐,连忙请罪,却没有半点的推脱解释之言。

    刘协盯着他看了良久,旋即将他扶起,不再多说。

    翌日,益州传来消息,南蛮之中突然出现一名足智多谋之士,蛮人得其相助,竟然将沮授也算计了一阵,大败益州曹军,全靠张任等将拼死突杀,方才保着沮授和大军撤走。

    蛮人击败沮授后,士气猛涨,在智士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徐徐渐进,已经将益州南部永昌,兴古等郡拿下。

    蛮人在占据益州南部诸郡之后,贪婪之心并没有因为智士的劝谏而有所停止,冒然之下再次出兵,反被沮授设伏杀得大败而归。

    沮授击败蛮人一阵,却没能高兴起来。

    曹操前往司隶征战许久未归,对于益州的控制已经有所下降,加上曹操征战所需的粮草大部分是从益州支出,这早已经引起益州大小世家之不满。

    恰逢曹操在外,沮授也被蛮人缠住,益州世家便暗中联合在一起,开始有意无意地密谋着要脱离曹操的控制,再次掌控益州。

    因病留守成都的程昱得知世家妄动的消息后,气得大怒,暗骂若非曹公征战在外,这些软弱世家岂敢兴风作浪。

    程昱杀心渐起,只等世家作乱,便遣重兵以雷霆之势尽诛大小反叛世家,甚至一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世家也不能幸免,尽数被程昱抄家没族,所得钱粮全被充当军资,男丁则贬成罪军前去支援沮授作战。

    益州世家内乱还没有来得及施展,便被程昱以快刀之势连根拔除。虽然益州暂时稳定下来了,但如此残忍的手段让百姓们都颇有微词,只是忌惮程昱杀威不敢议论。

    而蛮人在兵败之后,再次奉智士为天人,智士但有指令,无有不从。

    这一日,智士道:“各位大王能征善战,益州能有忌惮者,便是沮授和张任的大军。沮授足智多谋,张任勇猛能战,要想击败他们,唯有出奇制胜。”

    孟获等蛮王听得一知半解,想了半天也不解其意,最后索性任由智士吩咐。

    智士又道:“沮授张任据城而守,要想用计,并非易事。但要引他们出来,也并非什么难事。”

    智士当下,便将计策一一说来,蛮王听后,纷纷大喜,对智士的敬佩更甚。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智士的厉害也引起了孟获的忌惮。

    以一己之力操纵真个蛮族,尤其他还是一个汉人,处于胜利的喜悦中的蛮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孟获已经感觉到了不安。

    汉人太过聪慧狡猾,计来计去,焉知相助他们蛮族也不过是计中一环?

    最终,在攻取益州和保护蛮族之间,孟获选择了后者,决定带兵将智士控制住,等智士帮助他们击败了沮授,再将他也一块杀了永除后患。

    只是智者毕竟技高一筹,孟获带兵来抓,不想被各路蛮王撞得正着,人人都以为孟获是要独自占有智士,不禁大怒,倔脾气一上来,几方撕破颜面竟然陷入混战之中。

    战至天明,各路蛮王方才停手,智士也早就在混乱中不知去向,诸位蛮王大怒,但也庆幸智士提前给他们留下了破敌之策。

    不过,各路蛮王也因此嫌隙更深,各自分开驻兵,减少了往来。

    沮授听闻蛮人内战的消息后,还以为是计,不敢妄动,等派人查探确定下来后,不禁大喜,连夜命张任、吴兰、雷铜等将领兵各个击破。

    蛮人聚则强,分则弱,遭遇大败,一路仓惶败逃。

    张任等将连连追赶,等沮授收到消息想要阻止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原来,蛮人内乱亦真亦假,智士早就算到一切,提前命蛮人在此设下伏兵,张任等人刚刚追击而至,各方蛮人伏兵全部杀出。

    大象兵将张任大军阵型冲得大乱,藤甲兵趁势攻上,四周蛮兵杀出,各展所能,竟然一改颓势反败为胜。

    张任遭逢大败,拼尽全力率领诸将死战,战至天黑方才趁势突围逃走。

正文 第677章 沮授平蛮

    张任的大败而归,让沮授再度领尝到智士的厉害,不过他也从张任和将士中了解猜测到,那个神秘的智士很可能已经离开南蛮军中。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蛮人的厉害终究需要为智谋掣肘,一旦没有了智士的出谋划策,虽然遭逢新败,但沮授有足够的信心帮助益州扭转局面。

    蛮人埋伏得手后,变得愈加骄狂起来,各路蛮王领兵对益州进行新一轮的入侵和攻打,沮授和张任依度地形城池节节抗击,勉强将蛮人如火的攻势抵挡下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蛮人的耐心和激情实在是有限,比起先前有智士相助时的无往不利,现在的建树实在是难以与之相比,蛮人开始变得焦躁和厌烦起来,逐渐地将最后一丝冷静也消磨干净。

    半月后,突然有消息传来,武王刘协大破曹操,刘备联军于酸枣,刘备投降,曹操败逃,益州形势为之告急,程昱已经领益州兵马前去接应曹操,沮授也放弃了击败蛮人的机会,直接舍弃南方诸郡,携大军北返回成都稳定局面。

    消息如寒后春风传得很是疯狂迅速,孟获知道后,第一时间不是高兴,而是怀疑。

    汉人在他的印象里就是狡诈,可谓根深蒂固,多次和汉人打交道的他,十分忌惮这是否又是汉人的阴谋诡计。

    但这一次的消息并非作假,沮授撤退的快速又隐秘,临行前还留下数百将士守城故布疑阵,广扎军旗,以悬羊踢鼓之法伪装大军仍旧在守城的假象。

    孟获对汉人的狡猾仍旧心有余悸,不过其他的几路蛮王却对汉人的城池和财富十分贪恋,沮授的撤走,留下了一座又一座防御空虚却又富庶繁华的城池,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天予不取,返受其殃。孟获在多次小心试探之后,发现沮授是真的已经撤走,心中的担忧才慢慢消除下来。

    不过这时候的蛮族,再度因为利益纠葛出现了新的问题。

    益州南方诸郡,虽然不比北郡和中原城池富庶繁华,但比之南中蛮人的族地,已经要富裕优渥得太多,蛮王都想据之为己有,可是狼多肉少,如何瓜分这不多的城池的难题重新摆在了蛮王们面前。

    争论无果,反而将彼此间以往的矛盾也逐渐牵扯而出,蛮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又紧张,连孟获也压制不住,最终,各路蛮王纷纷率众出走,遵循了蛮族最原始的狩猎法则,谁打到的猎物就属于谁。

    蛮王再度分兵攻城,不同于上次争夺智士遭到沮授逆转,这一次每个人都十分顺利,短短不到五日,每个人都攻下大小数座城池。

    有的蛮王为此心满意足,安于酒色享乐不再进取。也有的蛮王雄心勃勃,攻势不绝,想要再夺抢占城池。

    不管是进是退,无形之中,他们其实都有一处不为人注意的共同点,那便是每下一城,他们都必须要留守兵马驻扎。

    这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之事,可也正是这样,将本就分兵各自为战的蛮兵再度分散。

    入夜,不同于白天的湿热,益州的夜风充满了凉意,茂密的林间叶子随风簌簌作响,偶尔有野兽猛禽低吼尖啸。

    蛮人已经将一切习惯,近日来的享乐让他们将所有的警惕都扔得干干净净,没有人会注意到,一支神秘的汉人军队正悄悄地从百姓家,密道中等各种隐蔽寻常之处突然冒了出来。

    更为可怕的这并非是个别现象,每一座被蛮人占领的城池,在黑夜的掩护下,都有一支又一支的汉人军队舔着嗜血的刀芒,正在向那些贪享安逸的蛮兵发动雷霆般凌厉又狠辣的反击。

    酸枣的战事仍旧十分胶着,刘协并没有如传言般轻松击败曹操和刘备的联军,更何况现在连孙坚、周瑜也领兵直逼进来,刘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同样的,益州并没有发生动乱,沮授虽然撤走了,但远不是形势逼人不得不退,反而是他散布谣言,故意为之。

    他知道,一旦他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了,蛮王们必定会因为利益瓜分而将新仇旧恨全都引发出来。

    有孟获在,蛮王或许不会拔刀相向,但最少也得分兵而行,而沮授等着,便是蛮人分兵,逐个击破。

    张任的中伏到底让益州军伤了不少元气,短时间之内难以在正面和蛮兵相抗,而且这样即便是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但如果让蛮人尝到甜头,不断的攻城分兵,便会将蛮人的实力削弱得不足为惧,尤其是他们的士气和战意都被安乐消磨殆尽后,这支蛮人大军再不足为惧。

    各路汉人伏兵尽数杀出,是这般的突然和意想不到,蛮人们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来不及反抗,甚至很多人都还在美梦之中,便被益州军一刀砍杀。

    等到各路蛮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沮授精心谋划了这么久,自然不可能给蛮人留活路,一夜过后,益州军彻底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不断追击领兵败逃的各路蛮王。

    蛮王大败,慌忙逃窜,所夺城池在转眼间再度易主,各路蛮王悔不当初,只是这一次,再没有智士出现为他们出谋划策点破僵局。

    沮授趁势反攻,势如破竹,连败七路蛮王大军,一直领兵打到南中地界,孟获引兵前来救援后,他才有些不甘心地领兵离开。

    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不想给蛮人休养生息的机会的,但这个时候的局面十分紧张,一旦他攻入南中,势必会激起所有蛮人最为强烈的反抗,他虽然有信心可以应付,但终究会浪费不少的时间,也会被消耗和牵制太多的粮草兵马。

    蛮人虽然是益州的后方大患,但很显然,和刘协相比,他们远远不够看,沮授在命令雷铜、吴兰两员大将留下防备蛮人后,便领兵撤回准备前往支援曹操。

正文 第678章 知耻后勇

    南蛮的败退,并不在刘协的意料之外,蛮人的优缺强弱十分明显,一旦没有了王玄策的计谋相助,他们便如同一头不会思考的老虎,空有利爪和强劲的气力,却很难威胁到人。

    刘协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他的仁慈善良亦非廉价,从派遣王玄策相助蛮人的一开始,他便打着让他们两败俱伤的想法,沮授虽然强势反击,但益州军也折损不少,就算勉强能支援过来,不说要花费多少时间,事实上也已很难对他造成什么威胁了。

    反倒是孙坚在折损黄盖和韩当两员老将后,颇有一蹶不振之势,两人的阵亡对他打击太大,当初他和黄盖、韩当、祖茂、程普四人一起平黄巾战董卓,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谁曾想他如今坐断了江东,身边之人反倒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了。

    孙坚已经老迈,白发霜染,额头的皱纹深成沟壑,神态疲惫,再没有往日的龙精虎猛,甚至连背影都变得佝偻起来。

    孙策和周瑜见了,想要安慰,却又无从说起,将军难免阵前亡,不管是祖茂还是黄盖、韩当,都死在了战场上,并没有遗憾。

    只是细细想来,有些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报,主公,大事不好了,广陵郡为岳飞所夺,程普老将军……”

    “德谋,德谋他怎么了?”

    小校的话还未说完,孙坚猛地一震,冲到面前急声追问道。

    “岳飞突然领军而来,不到半个时辰便破了广陵城,老将军来不及撤退,为岳飞亲手所擒,现在广陵郡已为徐州军夺回,老将军也被敌军押送回下邳城去了。”

    刘协说过,他不想看到广陵郡被江东占据太久,他对徐州军的表现有些失望,这让包括岳飞在内的整个徐州上下都很是惭愧惶恐。

    巢湖之战,虽然有长孙无忌暗中通敌泄露军情的缘故,但败了就是败了,何况还败得如此之惨,甚至若不是有孙尚香在,连下邳城也守不住。

    岳飞和徐州军不会为他们的失败找借口,他们可以败,可以战死,但徐州军的魂不会就此倒下,所谓知耻而后勇,不外乎如是。

    兵马稍有回整,岳飞便率五千兵马突袭广陵郡,以雷火之势,连破五县,打到广陵郡城前的时候,手握两万精兵的程普也不过刚刚才收到徐州军前来进犯的消息而已。

    广陵城坚,当初岳飞没有少在这座城的防御上花费功夫,但也因此对之倍加了解,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麻烦,走马之间便攻破城门活捉了来不及撤走的程普。

    “还好,还好。”

    孙坚稍有心安,虽然失手被擒,但好歹保住了性命。若是连程普这么最后一个老兄弟也战死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