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她现在不愿意离开,那也不用勉强,派人好生护卫她周全,有什么困难帮助一下就行。”不愧是能够教出太史慈这般顶天立地的好母亲,刘协倒是对这位老夫人极为佩服。
“各地诸侯可有异动?”刘协又问道。
“别的地方都没有出现大的变动,只是冀州局面出现了改变,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
现在的悬镜司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大汉十三州都笼罩得严严实实,各地一有风吹草动,却都瞒不过待在陈留足不出户的刘协。
“噢?难道是韩馥投降袁绍了?”刘协问道。
“主公说得没错,韩馥胆小无谋,畏惧袁绍名望军威,竟然在数日前不战而降,现在已经被袁绍封了一个闲职软禁起来。其麾下大将中,潘凤领精兵五千北上投靠了渔阳太守刘备,其余者如张郃麴义等将领,尽皆投降于袁绍。袁绍的实力因此瞬间增长不少,隐隐中已经成为继董卓和我们兖州之后的第三大诸侯势力。”
“袁绍袁家毕竟是四世三公,这个名头可不是说说而已。倒是潘凤居然领兵投靠了刘备,这就比较棘手了,恐怕公孙瓒要落于下风了。”刘协开始有些担心幽州的局势了。
“对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冀州应该有两位名士,一名唤作沮授沮公与,另一位叫做田丰田元皓,不知道他二人现在情况如何?”
“主公遍识天下贤才,当真令人佩服!沮授原为冀州别驾,上次韩馥和袁绍交战之后就挂印不辞而别,如今下落不明。而田丰本为太尉府征辟选为侍御史,后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因此弃官归家。其人正直刚烈,不为韩馥所喜,如今赋闲在家。据说袁绍占据冀州之后,已经亲自携带重礼前去请他出山,不知道成功与否。”
“田丰多半会接受袁绍的招揽的,你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沮授身上,此人才华可与诸位军师相提并论,一有机会不管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都要把他给我带回来,明白吗?”沮授居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投靠袁绍,这就让刘协有些意外了。
“明白。”韩侂胄言简意赅地回答道。
“嗯,你先下去忙吧,最近你们悬镜司的事情比较多,不要出了乱子。尤其是戚继光那边,不得掉以轻心!”
“喏。”
“袁绍已经拿下冀州,如果他真的成功请田丰出山的话,依照田丰的谋略,袁绍应该会缓缓图之,以恢复冀州生民为主。但袁绍现在手下的谋臣郭图、逄纪、审配、许攸等也都应该差不多齐全了,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郭图、逄纪果而无用,再加上袁绍优柔寡断,他们凑在一起还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来,不能大意。”刘协并没有轻视于袁绍,相反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老典,命苏烈领兵一万前往昌邑驻守,太史慈领三千背嵬军同行,让他们注意提防冀州的袁绍大军。若有异常情况,急速回报,可便宜行事。”刘协相信有苏烈和太史慈两员有勇有谋的大将和三千无敌骑兵背嵬军在,就算袁绍胆子再大也绝不敢轻举妄动玩弄花样的。
“喏。”守在门外的许褚出声应道,典韦昨天被众人灌得烂醉如泥,现在还不知道搁哪里躺着呢。
正文 第255章 风云再起
“今日备闻喜鹊啼鸣,便知有豪杰英雄前来,不料竟是冀州上将潘无双亲至,备实在是激动不已。”
幽州渔阳郡渔阳城外,刘备领着关张和简雍刘放等人,亲至迎接刚刚抵达渔阳的潘凤大军。
“刘皇叔过誉,潘凤不过是无家可归之人,当不得皇叔如此夸赞。如今潘凤走投无路,还请刘皇叔收留。只是我和袁绍这厮素有仇怨,还请刘皇叔有朝一日能够助我报仇。”
潘凤一想起当日汜水关前自己为联军出战华雄,袁绍却借着换战马害自己一事,就忍不住须发尽张,愤怒无比。
他现在也知道,袁绍当初害他就是对冀州早有不轨之心,可惜韩馥无能,到底还是让袁绍得逞了。
刘备看了看勇猛难当的潘凤,以及他身后的五千冀州精锐,饶是他早有所料,现在亲耳听到潘凤来投靠自己,还是止不住的喜悦,当即慨然应道:“无双放心,无双的仇怨便是我刘备的仇怨,只等我把幽州……必定帮助无双报仇雪恨。”
刘备倒是谨慎无比,即便这里都是自己人他也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野心来。
至于袁绍,刘备自认为等他掌控了幽州之后,绝不会弱于任何人。区区袁绍,志大才疏,依靠家世门庭才有今日之成就而已,不值得他特别担心。
“潘凤见过主公!”见刘备如此英雄,潘凤再无犹豫,率军投靠刘备。
“好,今得无双相助,如高祖得樊哙也。此乃大喜之事,子弃,快去摆下宴席,我要为无双接风洗尘!”刘备喜不自胜,激动地说道。
旁边的刘放微微一笑,躬身道:“主公放心,我早已经命人备好酒菜,只等潘将军入席即可。”
“好,子弃不愧是我的左臂右膀,当真是心思全备。”刘备夸道。
“左臂右膀?”旁边的关羽张飞听了之后,脸上略有一丝不好看之色。
他们都知道刘备对谋士极为渴望重视,不过现在听他如此形容刘放,难免还是有点不舒服。
所幸他俩一个脸红一个黝黑,倒也没有人能够发现。
而在渔阳郡东面的右北平郡,公孙瓒很快也收到了潘凤投靠刘备的消息。
公孙瓒脸上的担忧之色十分浓烈,道:“玄德为刘虞所用防备我们,其麾下关张二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我身边也只有子龙可以挡住他们中一人而已。小将孙礼骁勇,同样不是易于之辈。此外又有简雍、刘放等智谋之士相助,现在更是有潘凤领五千冀州精锐投靠,短短时间之内,已经能够对我们产生极大威胁了。”
公孙瓒的长史关靖起身说道:“刘备乃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当日走投无路投靠我们,现在却因为刘虞的一块骨头就被收买反叛,实在是让人所不齿,如今更是占据渔阳郡和我们遥遥对立。不过他包藏祸心,野心不小,刘虞未必能够将他降服,搞不好是引狼入室之举也。”
大将严纲却挺身而出说道:“刘备现在看似兵强马壮,但毕竟立足未稳,渔阳更是刚刚经历战乱,根本比不上我们右北平郡,辽西郡稳定。况且将军征战塞外,幽州的百姓有谁不心向将军,刘备何足惧哉?”
“不然,玄德的厉害你们不曾见识过。想他织席贩履出身,却能获得关张这样的猛将追随,又怎么会是你们看到的那样简单。他收买人心的本领,绝对不容小视。我们现在的唯一优势,便是骑兵。”
“玄德的麾下多数都是步兵,骑兵甚至还凑不出一千,绝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哎,毕竟同窗一场,只要他不主动来战,我公孙瓒绝不先向他动手。”
冀州,刚刚自领为冀州刺史的袁绍,拜河北名士田丰为冀州别驾,以郭图逄纪,审配许攸为军师,同时封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河北四庭柱,正式宣告占据河北,一跃成为天下第三大诸侯。
袁绍占据冀州后,采用谋士田丰之谋,派人结好刘协、董卓、刘虞等冀州睦邻诸侯,同时不断招兵买马,精修内政,休养生息。
而占据洛阳的曹操,在先后得到了程昱、钟繇,蒋济,毛玠、满宠、陈群等智谋之士的投靠之后,已经率兵成功占据了整个司隶之地,实力不容小视。
长沙太守孙坚,也得到了庐江周瑜、临淮鲁肃两位顶级谋士相助。孙坚以孙策周瑜为先锋,借追击山越穷寇之名,短短数月尽破江东六郡。
之后,孙坚又得到江东张昭、张肱,步鸷等世家人才的鼎力相助,迅速稳定了江东局势,实力暴增,同时也为淮南袁术、荆州刘表所忌惮。
三大集团在江淮一带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互有摩擦,矛盾频发。
而就在这时候,退守长安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的董卓突然向天下诸侯发出诏令,言:少帝刘辩之妻,皇后何萱于近日诞下龙子,取名为平。
董卓以大汉一日不可无主为由,扶刘平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安和,同时自领大汉相国,代幼帝行事。
董卓又采取李儒的计谋,借皇帝登基之机大封天下。
封刘协为武王,总督兖、青二州军事,其麾下重臣宋濂为兖州刺史,虞允文为青州刺史,其余诸将皆有封赏。
命袁绍为冀州刺史,封爵邺侯。
命刘虞为为幽州牧,加领大司马,封襄贲侯;刘备为北平太守,公孙瓒为渔阳太守。
封曹操为前将军,负责驻守旧都洛阳。
又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南阳太守,封爵吴侯;以后将军袁术为江夏太守,以刘表为荆州刺史,领长沙郡。
……
这是李儒之谋,让董卓挟持刘平以令天下诸侯。
同时,李儒为了增大刘平帝位的合法性和诸侯的认同度,对于刘协、袁绍、曹操等实力强大,且很距离长安较近的诸侯,以拉拢讨好为主;而向刘备、公孙瓒、袁术、孙坚、刘表等实力较弱,且距离较远难以对其造成威胁的诸侯,以挑拨离间为主,令其自相残杀。
此诏令一出,天下震惊,各路诸侯尽皆有所反应。
正文 第256章 各方反应
“诸位都看看这所谓的圣旨吧,孤是该接呢还是不接呢?”刘协见了董卓派来宣旨的天使后,便把还在陈留的郭嘉、荀彧、贾诩三人都召集过来,一起议事。
三人对萱皇后诞下少帝龙子刘平一事早有耳闻,现在听了刘协的话,便凑在一起相互传看圣旨。
荀彧先开口说道:“萱皇后生子一事真假难辨,但势必天下诸侯都会极为默契地选择相信。平皇帝如今尚在襁褓之中,说起来有等于无,真正把持朝政的仍旧是董卓。而这,恐怕也是天下诸侯最为想看到的画面。如果没有平皇帝,主公便是最有机会登上这至尊之位的人,这是各路诸侯最害怕看到的。但同样,这也不是我们兖州所需要的。现在的汉大汉需要一个皇帝,但却不能是像殿下这样手握一州,雄才大略的皇帝。”
“文若所言极是,平皇帝已成定局,不是我们兖州单独可以改变的,何况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改变。这圣旨里加封主公为武王,总督兖、青二州军事,其实就是为了安抚主公,给了我们一个名正言顺的攻占青州的借口。如此了解我们兖州军的动向,这必定是李儒之谋。”郭嘉也跟着说道。
“你们这样说,岂不是说这圣旨对我有利无害,应该收下吗?”刘协问道。
“不然,圣旨虽然要收,但不能收得这么草率。”沉默许久的贾诩缓缓睁开眼,慢慢说道。
“嗯?文和有何高见?”刘协有点意外贾诩居然会主动开口,这次叫他过来也是顺便为之,并没有期望他能够出谋划策,不想他现在竟然开始主动献计了,这倒是一个好趋势。
贾诩眼神发亮,似乎知道刘协在想些什么,轻轻笑了笑,道:“圣旨所言,对于我们兖州而言的确是有利无弊。但主公若是草率接旨,恐怕声名皆毁,更容易被天下诸侯所针对也。”
郭嘉荀彧闻言也是轻轻点头,显然他们也知道贾诩指着是什么。
“各路诸侯都知道,这道圣旨名为平皇帝所传,实乃董卓之令。主公可以接平皇帝的圣旨,但却不能听董卓的命令折损身份。因此主公可以令人代借圣旨,同时派出使团进长安谢恩于平皇帝,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主公是因为平皇帝才接旨。并且,主公不可以第一个接旨,要等到别的诸侯接旨做了出头鸟才接旨,如此便可以不落人口舌。”贾诩一字一句娓娓道来,马上就将迷惑地刘协点拨得清清楚楚。
“想不到李儒这厮竟然在这道圣旨里暗藏了这么多的阴狠心思,若不是文和指点,我必为其所害也。”刘协也知道就算贾诩不说,郭嘉荀彧肯定也能看出告诉自己。
但是贾诩好不容易才有了如此大的转变,他是不会吝啬于夸赞之言的。
“不单如此,恐怕其他诸侯的圣旨也大有文章。李儒多半回通过敕封来调换诸侯领地官衔,达到让诸侯相互攻伐的目的。此乃阳谋,诸侯手下都不乏能人可以看出这一点,但他们会抱着自己地盘不撒手的同时,十分贪心地按照圣旨所封前去征讨扩张领地。”
贾诩也不知道怎么了,今天说起来就收不住了,让刘协又惊又喜。他知道,自己这名军师,总算是对兖州有所认同,开始主动建言献策了。
“三位都坐下,我们慢慢聊。”刘协微笑,心情不错,一招手让他们三人坐在自己身前细细讨论。
司隶,洛阳。
曹操军中,文武分左右而列,看起来比之刘协的兖州文武都丝毫不逊色。不知不觉中,曹操已经发展出一股让天下诸侯谁都不敢轻视的雄厚实力。
“李儒倒是好算计,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让一个出身不到一个月的襁褓婴儿作皇帝,我倒是佩服他的胆量气度!”曹操面前同样摆着一道圣旨,不过他大声狂笑,并没有将这道圣旨当做一回事。
“李儒之谋,向来刚柔并济,令人防不胜防。这道圣旨对我们而言,不但封了主公前将军之职,有了统兵之权,更是把司隶一地都划归主公统领。看似全是好处,但弄得不好,恐怕会是块烫手的山芋。”刚刚投效曹操不久的程昱深得曹操依赖,高居谋臣首位,当即第一个说道。
“仲德的意思是,这接旨的方法上暗藏玄机。”曹操站起来将圣旨高高抛起,然后一把稳稳接住,对着程昱笑道。
“看来主公早有所料,是我多心了。”程昱看到曹操了然于胸,微微一笑,暗自庆幸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曹操允文允武,平天下成霸业者,舍他其谁?
董卓的数道圣旨从长安而出,短短不到半月便席卷天下,引起震动。
各路诸侯中不乏智谋之士,如孙坚麾下的周瑜鲁肃等,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李儒的挑拨离间之计。只是他们能够看破,袁术、刘表未必能看破。就算袁术、刘表能看破,他们却未必愿意看破。
刘协却并没有管这么多,这道圣旨对他的影响并没有多大。他和荀彧等人讨论出妥善的应对之策后便没有再多加费心,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青州的战场之上。
李存孝之名早已经在战败吕布的那一刻名传天下,便是黄巾贼众中稍微有点见识之人也没有不知道他的。
黄巾贼被李存孝一日之类连破六路大军之后,就再没有一路大军敢和他正面相抗。
而薛礼,也如刘协所料,在虞允文和戏忠的建议下先攻占了乐安郡。
不过拿下乐安郡之后,他也不得不分兵驻守济南国与乐安郡两地,同领兵驻守昌邑的苏烈和太史慈连成一条线防备袁绍南下。
因此,现在除了李存孝的三千先锋军没有动之外,薛礼已经命令于禁和吕虔各领兵五千驻守两郡,同时负责抽调俘虏中的精壮进行训练成为青州军。
现在,薛礼并虞允文和戏忠领兵两万,在会合了李存孝的三千兵马之后,便马不停蹄地朝被黄巾主力管亥所重兵包围的北海而去。
正文 第257章 北海之围
北海城外,管亥率领十万黄巾贼众攻打北海已经有数十日之久,终于在数日之前打到了北海城外。
一方人多势众,一方城坚墙厚,短时间之内倒是难分高低。
黄巾军营中,管亥愁眉苦脸,薛礼以李存孝为先锋连破济南国乐安郡两地黄巾的事情他早已经知晓,而且他估摸着,只要薛礼修整得差不多就会马上朝北海郡而来。
管亥虽然号称有十万黄巾众,但其中老弱妇孺众多,真正的青壮年只有不到四万人,装备简陋,训练缺乏,战力并不强,否则也不会被孔融一座万人驻守的城池阻挡了这么久。
管亥熬到现在,粮草已经所剩无几,手下之人军心涣散,这个状态的他们根本难以和薛礼手下的强军抗衡。
“事到如今,也只能和北海死磕到底了。来人,传我命令,集结大军死攻北海城,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撤退半步。”管亥一拳砸在案牍上,厉声喝道。
“喏。”旁边的喽啰一个激灵马上应道,鼓响锣鸣,十万黄巾贼恍若蝗虫蔽日,迅速将孤立无援的北海城层层包围住。
孔融也站在城楼上,看着黄巾贼这般铺天盖地的阵势,便是不通军事的他也知道管亥是下定决心破釜沉舟,要和他背水一战了。
现在的孔融已经没有了当初在联军大帐里的红光满面,这些天和黄巾贼的持续交战,让他身心俱疲。
而北海的粮草水源,同样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哎,可惜武安国被吕布所伤,若是他双臂健全,何教管亥这厮如此嚣张!”孔融看着城墙下被黄巾喽啰层层拥住耀武扬威的管亥,不由得重重一叹。
“太守大人何必如此忧心,我宗宝愿意为孔太守斩杀此獠,振我北海军威!”
孔融手下大将宗宝向来不服武安国位居于他之上,现在见孔融这般长吁短叹,顿时不服,请求出城与管亥一战!
“就是,宗将军勇冠三军,如今我们北海城坚守这么久,箭支滚石等守城物资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也该出城与贼一战振奋士气了。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凭借宗将军的武艺,必定能够阵斩管亥。只要管亥这么一死,剩下的黄巾贼众自然不攻而破。”
武安国伤残后,整个北海军的将领全都倒向了宗宝,因此他一发话,旁边的校尉将领全都出声附和道。
孔融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见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也忍不住豪气顿生,看见希望。
孔融将长袖一挥,慷慨激昂,道:“好,今日本太守就亲自出城,看宗将军斩将立威!”
宗宝闻言大喜,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斩杀管亥立下赫赫战功的一幕,大声回道:“太守大人放心,宗宝不取管亥项上人头不归!”
“将军,北海军打开城门出来了。”黄巾喽啰们看见紧闭的城门被打开,孔融竟然亲自率领的将士出城而来,连忙向管亥禀报道。
“我去看看!”管亥一拍马,领着黄巾贼众和孔融遥遥对立。
“孔太守,我敬你是孔圣后人,不忍与你刀兵相向,拼个你死我活。我知道北海粮草充足,只要你借我一万石,我管亥立即领兵撤退。如若不然,我打破城池,必定老幼不留!”管亥大刀一指,寒声说道。
孔融乃是孔子后人,推崇仁政,最是爱民惜民,听了管亥屠城的威胁,顿时气愤交加,大声呵叱道:“我孔融乃是大汉的臣子,守的是大汉的土地和百姓,莫说我现在没有粮草,就算是有,又岂能借给你这等叛逆之贼?”
管亥素来痛恨别人说他是贼,要不然也不会让手下之人叫他将军。现在被孔融说到痛脚,管亥也没有了再劝他的心情,当即怒道:“既然如此,多说无益,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管亥休得放肆,我宗宝前来战你!”宗宝飞马而出,一杆长枪银亮锋利,气势十足。
管亥拍马上前,轻蔑地大声笑道:“莫说是你这等阿猫阿狗,便是武安国在,我管亥也绝不皱眉!”
“贼子,受死!”两人飞马靠近,宗宝听他提起武安国,含怒一枪刺出,直奔管亥胸口而去。
管亥大刀一挥,毫不费力地便将宗宝长枪拍向旁边,没有反击,两人纵马错身而过。
管亥轻笑道:“若你只有这些三脚猫的功夫,那便可以去死了。”
宗宝气急败坏,拨马挺枪再向管亥杀来,口中喝道:“死!”
“死的是你!”管亥大刀挥出,烈风阵阵雷音滚滚,宗宝来不及躲避便被他一刀斩于马下!
旁边的孔融等人见了顿时大惊失色,想不到刚才信誓旦旦地宗宝,竟然和管亥战不过两回合便阵亡沙场。
“快回城!”孔融毕竟是文人,见此情况哪里再敢和管亥正面交战,拨马回逃,连忙催促麾下将士撤回城内。
“兄弟们,给我杀,破了城女人美酒大肉的什么都有!”管亥见孔融自乱阵脚,狂笑不已,一马当先冲了上去。
“杀!”黄巾贼跟在后面一阵冲杀,虽然最终还是被孔融侥幸逃脱,但是趁乱之中不知道杀了多少北海士兵。
“传我命令,把这北海城的四面都给我牢牢围起来,城池不破,不得后退!”管亥勒住战马,看着城墙上吓破了胆的北海士兵,大声吩咐道
“喏。”
“贼兵势大,为之奈何啊?”孔融损兵折将,急得连连拍手乱走,偏偏身边是一堆无能之将,全都垂头丧气根本没有一人有退敌的办法。
“哎,命令将士们做好防御,管亥这厮要攻城了。”孔融无计可施,也只能据城坚守了。
“咚咚咚!”
孔融话音刚落,黄巾军中鼓声大作,管亥一声令下,数万黄巾大军就开始像黑云压城般的朝北海城碾压而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