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古神话之选天录
跳舞 著
第一章 凤凰落生
汉哀帝建平元年,济阳。
一道赤光冲天,赤光涌动,变幻莫测,形似凤凰,透露着一股神秘浩荡的气息,盘旋于济阳县衙上空,似是在等待什么。
甲子时分,一道新生婴孩的啼哭声,惊破了县衙的宁静。
伴随着婴孩的诞生,须臾之间,凤凰便落入县衙之中。
刹那间,整个县衙赤光闪烁,室内尽明。
是岁,济阳县,所有的稻禾均一茎九穗,名曰“秀”!
同年,济阳有歌谣流传:“赤光冲天,凤凰毕集,嘉禾九穗,王者降临!”……
汉哀帝元寿元年。新都。
隆冬的深夜,无风。夜空中,浓密的雪花如白羽般纷纷洒落,将大地染成一片银白。
四十三岁的王莽,独自一人坐在高楼之巅的小窗旁,满目萧索地望着窗外的大雪。
即便新都县是他的封地,但相对于他的身份来说,这座宅院还是有些太小了。
而宅中最高的建筑,也不过是一座三层小楼而已。
这是他的府邸,也是他的囚笼。
自五年前,成帝驾崩后,新天子登基,丁氏外戚得势。而王莽,只得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新都,孤守在宅邸之中。
如今,他的天地,只剩下了这小小的一个新都。
小楼的顶层,只有一个小小的阁楼,方圆不过一丈。没有雕梁画栋,没有珍宝玉器。阁楼里,只有一桌一席,临窗摆放着。
桌上,摆着简单的三两盘小菜,以及一樽一爵。
菜几乎没有动过几口,满满的一樽酒却已将要见底。
樽底的炭火早已熄灭,酒液已冷。尽管无风,但寒气早已自大开的窗户渗进来,侵透了这高楼之上的小房间。
但王莽却始终未曾关上窗户。
自从回到了新都之后,每一天从早至晚,王莽都只是枯坐在这里,自高楼上向窗外望着。日复一日,从未更改。
就连府中的下人,往往也会偶尔在私下里议论,老爷是不是已经得了癔症,发了傻了。
但知道王莽为什么这么做的,却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他在等。
等一柄钥匙。
等一柄打开这牢笼的钥匙。
王莽用勺舀起了最后一点点酒液,倒满了最后一爵。
看起来,今天又是虚度的一天了。
那么喝完了这爵,就去就寝吧。
王莽轻叹一声,端起了酒爵,正要一饮而尽时,手却突然停在了半空中。
除了一个年迈老仆,还在楼下等着伺候以外,府内的人早已睡去。原本的天地一片安静,甚至能听到雪花落在地面的轻轻窸窣声。
然而此刻,遥远的黑暗之中,却传来了几乎微不可闻的马蹄疾响声。
而且,自远而近,渐渐大了起来。
王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开始了砰砰狂跳。
他顾不得再饮酒,将酒爵重重顿在几上,站起身来走向了窗口。
窗外是茫茫的黑夜,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就连一道月光也无法透下。尽管皑皑白雪已经覆盖了整片大地,但自窗口望去,却依旧只能看见望不尽的黑暗。
只是,那马蹄声,却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发的清晰,越发的接近。
王莽一手扶着窗棂,另一只手已经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刺入肉里,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与流下的一丝鲜血。
深夜踏雪疾行的奔马,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原因。
马蹄声自远而近,听那声音传来的方位,马上人已然到了府门口。
就在王莽心中汹涌澎湃的时候,天空中的乌云却骤然散开。
仿佛被一双巨手自中间向着两侧分开一般,乌云出现了一道狭长的缝隙,堪堪正露出天空中的一轮满月。
月光自乌云的缝隙中洒下,落在地上,恰好在府门与小楼之间映出了一道长长的光带,仿佛一条道路一般。
府中的下人已早已熟睡,无人来得及开门,来人却已经自马背上纵身一跃,轻巧地翻过了高大的府门,落在庭院之中。
那是个一身黑色劲装短打的瘦小身影,头上戴着一柄大大的斗笠。长途跋涉似乎并没有丝毫损及他的精力一般,刚一落地,便向着小楼的方向拔足狂奔。
正是沿着——那一条被月光投影出来的道路。
王莽此刻,心中已再无犹疑。
他所等的那柄钥匙,终于已经到了。
那身影瞬息之间已经穿过了庭院,奔进了小楼之中。老仆的一声惊呼还未发完,身影便已经登上了楼顶,摘下斗笠,跪在了王莽的面前。
那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眉宇间还能看得出未脱的稚气。身上的雪花虽在狂奔中抖落了不少,但衣衫仍被打湿了不少。
“主上,天子已经决定,召主上回朝。诏书已经起草,不日便将行文。”
黑衣少年低着头,沉声开口。
王莽伸出手,端起了一旁几上的酒爵。但却要极度用力,才能控制住手不再颤抖。
“起来吧,韩卓。我已说过很多遍了,你不必这样。”
“是,主上。”
黑衣少年这才站起身来,不过却只是俯首站在一旁,双手垂在两侧,恭敬而小心翼翼。
王莽将爵中酒一饮而尽。冰凉的酒液自咽喉中滑下,但胸中一股热意,却丝毫没有被浇熄,反倒如同火上浇油一般,激得更加炽烈。
放下酒爵,王莽再度走到了窗口前,望着窗外。
天空中的乌云,那一道狭长的裂隙,正在渐渐扩大。照下来的月光,已从一条小径变作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大道。
夜空中,渐渐响起了呼啸声。微风吹进窗内,灌满了这小小的一方斗室,将王莽的袍角吹起,猎猎飘扬作响。
“韩卓,你听,起风了。”
良久,王莽转过身,望着那黑衣少年,原本平静的脸上,已经燃满了豪情。
“是。属下请为主上关窗。”名唤韩卓的少年轻声道。
“关窗?吹动时代的风已经来临,为什么要将它挡在窗外?”王莽大笑着摇头:“君不闻,前人有诗云: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属下不曾读书,并不懂诗,也从未听过这两句。”韩卓平静地摇了摇头。
“你自然不懂。”王莽走到韩卓的身前,重重拍了拍少年瘦弱的肩膀:“但……不仅是你,这两句诗,普天之下,又有谁能听过?”
伴随着王莽的大笑,天空中的乌云已彻底散去,一片晴朗,微风也渐渐变作了烈风。
空中的雪虽已停,但在烈风的卷动之下,地面的积雪却被狂乱地吹起,在风中漫天地四散飘扬,看起来,竟似比方才还要更大了不少。
“时代的烈风已吹起……在停下之前,每一片雪花都无法避免狂舞至死的命运了么……”
王莽弯起嘴角,笑了笑。
猛烈地吹动吧,那为我而降临的天命之岚!
第二章 来一壶江湖酒(一)
元始三年,南顿县。深夜。
县衙的后室,屋子里的陈设已经很陈旧了。斑驳的书桌缺了一条腿,用半块碎砖垫起。桌上一个破笔筒内插着的几根毛笔,也已经秃了大半。
角落里摆着一张长榻,榻上正躺着一个形容枯槁的中年男子。
长年的病痛已经折磨了他太久。深深凹陷的眼窝与两腮,稀疏得可以数清的胡须,昏黄浑浊的双目半开半闭,努力想要看清身前的两个身影。
一个,是高大健壮的英俊青年,面目如刀砍斧凿般轮廓分明。他的一头长发没有绾起成发髻,而是扎了一条凌厉的冲天辫子,竖起半尺之后,再如瀑布般在身后洒下,一直垂到腰间。原本应该是宽松的长袍,穿在他的身上,却丝毫不显飘逸,而是被充满了爆炸力的肌肉撑起,紧紧绷在身上。
只是原本不羁的神色,此刻却在脸上半点也找不着,而只剩下了深深的哀愁。
另一个,则是不满十岁的幼童,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被身旁的青年紧紧握着左手。
他紧紧咬着下唇,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努力着不让它落下来。
“快……快到时候了……”
刘钦剧烈地喘息了两声,艰难而吃力地伸出手,想要触碰榻旁青年的脸。
那是他的长子刘縯。在身旁被牵着的,是刘钦的次子,也是刘縯的弟弟刘秀。
刘縯默然蹲下身,将脸凑近,伸出手握紧了父亲那只如枯竹一般的手,紧紧贴在自己的脸上。
“对不起……没能给你们兄弟俩,留下些什么东西……”刘钦双目黯然,嘴唇轻轻翕动:“爹……无能……不能照顾好你们长大了……”
“我死以后……回……回舂陵,去找你们的二叔吧……他……他能……照顾好你们兄弟俩的……”刘钦鼓动了好几次胸膛,才勉强将这段话讲完整。
“二叔?”刘縯皱着眉头,轻轻哼了一声:“爹,我已经十八岁了。”
南阳舂陵,虽然算是一家的祖籍,但早年便背井离乡的刘钦,和那里尚有往来的,也只有亲弟弟刘良一人了。在刘钦心里,那应该算作一个可以托付的对象。
“可……你弟弟才……八岁!”刘钦用力睁大眼睛,挤出身体里最后的一丝力气,握着刘縯的手紧了一紧:“就算……就算你能照顾好自己……那他呢……他怎么办!”
“阿秀那么乖,我一个人就能带好他!”刘縯话刚出口,就看见了父亲紧紧咬着牙关,脸上的肌肉也因焦急而扭曲。
但父亲已经再说不出话来,只能在口中发出嗬嗬的呼叫声。刚才的激动,已经彻底耗尽了他最后的一丝生命力。
“是……孩儿知道了……孩儿会带着阿秀,去舂陵,找二叔!”刘縯连忙用力握紧了父亲的手,而另一边的右手,也将弟弟刘秀的手紧紧握在了手心之中。
母亲已经在三年前病故。那之后,这个家里就只剩下父子三人了。
而现在,父亲也即将离开他们两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刘縯绝不想让他抱着遗憾离去。
三个人手拉着手,连成了一体。刘钦看着刘縯坚毅的脸,以及仍旧茫然不知发生了何事的刘秀,勉力挤出一丝微笑。
然后,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刘縯感受到,自己握着的那只手,在那一刹那瞬间一轻,失去了最后的一丝力量。
这个世界上,终于,只剩下自己和弟弟了。
刘縯握着父亲的手,在自己的脸上又摩挲了两下,随后轻轻地放回他的胸前,才站起身来。
身边的弟弟依旧紧咬着下唇,然而泪水却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地滑落下来。
刘縯强忍着泪水,对着弟弟挤出一丝微笑,将他抱在了怀里,向着门外走去。
纵然在南顿当了三年的县令,但刘钦却实在没有留下什么余财。父子三人,向来过的是最清贫的日子。
何况,如今的世道,谁活得不艰难?
而出殡与下葬,尽管已经用了最简朴的方式,却仍然将父亲留下的最后一点积蓄掏空了。
当刘縯带着弟弟,踏上前往南阳舂陵故里的道路时,甚至已经连一辆牛车都雇不起。
夕阳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手牵着手出了县城的大门。刘縯背后的小小包袱,便是两兄弟最后的财产。
黄土铺就的道路,向西一路延伸,直直伸到已经西沉的落日之下,仿佛远得看不见尽头。
“走吧,阿秀。”
刘縯拍了拍弟弟的脑袋,迈开了脚步。
“哥,还要走多远啊?”
刚刚出城没多久,刘秀便开始嘟着嘴,抬起头可怜兮兮地望着哥哥:“外面都不好玩……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
“回家……?”想到离家前家中突然出现的大火,刘縯心觉有些古怪,。
那大火烧尽家中所有,若不是阿秀一时腹急,让自己陪同,他俩应该命丧大火里了吧。
“我们,已经没有家了啊……阿秀。”
……
两个人沿着道路,一路向西走着。直到太阳落山时,刘秀幼嫩的双腿终于坚持不住长途跋涉了。
看着弟弟虽然咬牙坚持,但脚步却一点点放缓的模样,刘縯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默默站到他身前蹲了下去。
刘秀欢呼一声,跳上了哥哥的背,紧紧抱住。
趴在哥哥的背上,就像爹爹一样……不,那是比爹爹更加强壮,更加有安全感的地方。
哥哥走得很快,但却很稳,甚至感觉不到一点点颠簸。身下的哥哥一步步向前走着,刘秀望着天边的夕阳一点点落山,眼皮也渐渐沉了下来。
睁开眼的时候,应该就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了吧……
带着这样的心情,刘秀渐渐进入了梦乡。
而当他再度醒来时,却发现已是清晨。
一棵大树下,哥哥正躺在自己身旁,睡得沉沉的。哥哥的袍子被解下,披在了自己的身上,他身上却只余下了一件内衫。
阳光透过树叶,映出一道道光斑,照在哥哥轮廓分明的脸上。他披散着的漆黑长发在地上洒成了一片,仿佛落地的瀑布。
虽然已是初夏,早上却还是有点冷。刘秀打了个哆嗦,蹒跚着爬起身,将袍子披在了哥哥的身上,再掀开一角,重新钻了进去。
果然,还是哥哥的身边,更温暖啊……
就像太阳一样……
抱着哥哥的胳膊,刘秀闭上眼睛,再度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刘縯醒来时,看见像是一只小兔子一般,蜷曲在自己身旁的弟弟。
那紧紧抱着自己的样子,就好像,自己是他的全世界一般。
刘縯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弟弟的额头,看见他微微扭动了一下,嘴里不知嘟哝了什么两句,换了个舒服一点的姿势继续睡着。
刘縯想了想,没有叫醒刘秀,而是干脆披上了外袍,将弟弟抱在了臂弯之中,沿着道路向着舂陵的方向继续走去。
这条路……应该还得再走上三天吧。
第三章 来一壶江湖酒(二)
“哥哥,阿秀饿了……”
背上的刘秀伸出小手,拽住刘縯束成长瀑的头发,轻轻地拉了拉。
这已经是旅程的第五天中午了。刘縯错估了带着弟弟赶路的速度,原本计算中三天的路程,却直到现在也未曾抵达。
其实往往,刘秀也并没有那么累。只是相比于牵着哥哥的手走路,他更喜欢趴在哥哥背上的感觉而已。
不需要自己费力,也不需要思考前进的方向。哥哥坚实的脊背仿佛大地一般,支撑着他小小的身体。他要做的,就只是安心地抱着哥哥的脖颈,被哥哥带着前往那个目的地就好了。
“再忍耐一下吧。应该已经不远了。”刘縯伸出手,反手拍了拍背后的弟弟:“到了舂陵,哥哥就让二叔给阿秀做好吃的。”
真正上路后,刘縯才发现实际行走的速度要比出门时估算的慢得多了。即便是他已经尽量省下了口粮留给弟弟,但带着的干粮,还是终于在今天早晨尽数吃完了。
“嗯……”
刘秀轻轻哼了一声,又把脑袋靠在了哥哥的肩膀上。
只可惜,一直走到了日色偏西,刘縯依旧还没有望见半点舂陵的影子。
而背后弟弟的肚子,已经咕咕响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他始终乖巧地没有发出抱怨,只是静静趴在背上,但那腹鸣声听在刘縯的耳朵里,却让他心里一阵阵地被揪住。
而一路上的跋涉,加上一天粒米未进,也让刘縯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远远看见前方一片小树林立在道旁,刘縯叹了口气,赶紧加快了脚步。
那是一片不大的树林,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下,能看见小鸟在树梢飞舞的身影。
看来,今晚又得在道旁露宿了。
“哥哥,今天……还是到不了了么?”
在树下,被刘縯放下地的刘秀,垂头丧气地问道。
“嗯……不过没关系,明天一定能走到的。”
刘縯擦了擦头上的汗,对着弟弟挤出一个温柔的微笑。
“好吧……”刘秀叹了口气,眨巴了两下眼睛,咽了一口口水:“那……是不是要到明天才能有东西吃?”
“当然不是啊!”刘縯笑着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哥哥怎么会让阿秀挨饿呢?”
“真的么?”刘秀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
刘縯夸张地用力捏了捏拳头,在弟弟的面前比划了一下:“要相信哥哥!”
“好!”
刘秀点了点头,急切地咬着下唇,一脸期待地看着哥哥,不知道他会从哪里变出食物来。
“现在没有啦!不过阿秀稍微等一会,哥哥这就去弄。”刘縯脱下自己的长袍,盖在了刘秀的身上。
“记住了,千万不要乱跑,就在这里乖乖等哥哥回来。”刘縯活动了一下胳膊,再三叮咛了几次弟弟,才向着小树林里走去。
方才,刘縯已经小心地看了一下四周。这样的小树林,不会有什么豺狼虎豹之类的猛兽,道路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仅仅是离开片刻的话,弟弟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反正,阿秀一直都是很乖的。
刘秀听话地按照哥哥的吩咐,老老实实坐在大树底下,望着哥哥那高大的背影渐渐远去。
太阳已经渐渐要落下山头,
心中,突然一阵失落感。
自从离开了家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与哥哥分开。
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哥哥很快就会回来,但……还是有一些无来由的害怕。
刘縯拨开齐腰的长草,在树木的缝隙间缓缓穿行。
既然有林子,尽管不大,那就一定能找到鸟窝。
本来就已是日落时分,林子里的光线自然更加昏暗。刘縯一边缓步前行,尽量让自己不发出声音,一边小心翼翼地侧耳倾听着。
扑棱棱的翅膀扇动声自前方传来。刘縯耳朵一动,压抑着心中的兴奋,向着前方蹑手蹑脚地走去。
从小到大,掏鸟蛋的把戏刘縯已经不知道玩过了多少次,早已轻车熟路。即便只凭着一两声轻轻的扑翼,也能够判断出方位与距离。
等着吧,阿秀,很快就有东西吃了。
……
刘秀眼巴巴地望着天边。
落日几乎已经快要全部落入地平线之下,静谧的树林里,悄无半点声息。在小小的刘秀眼里,哥哥仿佛被这片巨大到无边无际的密林吞噬了一般。
为什么那么久都不回来……?
刘秀只能低下头,玩起自己的手指来。
因为哥哥说过了,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等他回来。
太阳终于还是落了下去,黑暗降临,笼罩了这片树林。
渐渐的,一丝恐惧开始在刘秀的心里出现,并且一点点蔓延开来。
哥哥……该不会不要阿秀了吧……
他会不会……嫌阿秀太麻烦,于是就把我丢在这里,自己走掉了?
第四章 来一壶江湖酒(三)
刘縯屏息凝神地一点点向树顶爬去。
离他头顶数尺的距离,便是一个鸟窝。就在方才日落时分,刘縯清楚地看见一对鸟儿落进了窝里。
而此刻,天色已黑。他将自己隐藏在树叶之中,一点点向上爬去。
他的手脚动作得很慢,很慢,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任何的声音,惊扰到树顶的飞鸟。
他上身剩下的最后一件短衫,也已经被解了下来,紧紧握在手中。
三尺……两尺……一尺……
鸟窝里依旧没有任何骚动。
扑!
在最后一尺的距离上,刘縯猛地飞身扑了过去,而右手中捏紧的短衫,也像是一张大网般飞快地向着鸟窝罩下去。
暴起的刘縯瞬间惊动了窝内的鸟儿。然而正当它们振翅欲飞时,短衫却已经笼罩在了整个窝顶,再被刘縯紧紧包裹住四周。柔软的短衫上不停地被鸟儿撞出一个个凸起,但它们却再也无力冲出牢笼,只能在窝内惊叫个不停。
刘縯掂了掂手中的鸟窝。听起来,除了两只鸟以外,还有着四五枚的鸟蛋。
收获还算不错。
刘縯满意地笑了笑,单手抱着树干,向着地面滑落下去。
落到地面之后,他马上便从罩着鸟窝的短衫边缘上拉开一个小口,将手伸进窝内,捏住了两只小鸟的脖子。
伴随着清脆的响声,两只小鸟的脖子已被拗断。
刘縯满意地掀开了短衫,借着穿过树叶投下的稀疏月光,看见窝内除了两只死去的小鸟,还有五枚圆润光洁的鸟蛋。
不过,数量还是有点少。就算是填饱弟弟一个人的肚子,只怕都不太够。
刘縯正在犹豫,是现在先带回去让弟弟吃上,还是再去找上几个鸟窝时,脚边的树丛里却突然冒出了一阵窸窣响声。
还未来得及反应,刘縯便看见了一只野兔自长草中飞速蹿出,然后——
一头撞在了树干上,耳朵动了两下,便昏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