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王睦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声,自床上颤抖着坐起身来,才发现方才梦中的血与火,黑色的潮水,都已消失无踪。

    他呆呆地坐在床上,只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你醒了?”

    韩卓的声音自一旁传来。王睦连忙抬头看去,却发现自己躺着的地方并非营帐,而是房间之中。

    “这是……宛城?”王睦张开嘴,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干涩。

    “这是宛城。”房间角落里的韩卓点了点头:“太守府里。”

    “我的……我的士兵呢?我带出去的十万大军呢?”王睦紧咬着牙关,努力了许久,才好不容易问出了自己胸中最恐惧的那个问题。

    “都死了。”韩卓的脸上,依旧没有丝毫的表情:“一个月前就死了。”

    “一个月?”王睦不敢置信地翻身要下床,却全身一阵无力,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地上。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但手脚却虚弱得支撑不起自己的身体。

    自从黄淳水那一战过后,竟然已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又能够发生多少事情!

    “没错”韩卓点了点头:“从那天起,已经一个月了。浮桥被毁,我只能背着你游回对岸。回到宛城之后,你就一直在昏迷。”

    “现在……现在怎样了!刘縯和刘秀呢?!他们还活着么!”王睦嘶哑着嗓子问道。

    “都还活着吧。而且离我们不远。”韩卓依旧留在原地,没有去扶起王睦的意思:“就在宛城的外面。具体的事情,你去问你的部下好了。”

    “来人!来人!”王睦费了全身力气,才好不容易将自己的音量提高到让门外听见。一个侍从推门进来,看见王睦躺在地上的模样,顿时吓了一跳。他将王睦抱起,重新放回床上,随后匆匆跑了出去。

    漫长的等待不知有多久,王睦终于看见了岑彭,他在离开前留在宛城内的守将。

    “大人,您终于醒了!”岑彭冲进房间,一脸惊喜地跪在了床前。

    “说,这一个月来,发生了什么。”王睦上半身靠在身后的枕头上,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紧张,让自己问话的声音显得尽可能平静。

    “黄淳水一败……一战后,大人您被护卫带回了宛城……”岑彭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汇报。

    王睦原本寄望于毕其功于一役,自宛城中带走了十万大军之后,余下的守军不过只剩下万余人而已。然而在黄淳水一战后,十万大军被几乎全歼,零散逃回城内的甚至只有两千多人而已。

    而十日之后,叛军便抵达了宛城的城下。

    所幸这座天下一等一的大城,城高池深,对方尝试了几次攻城都失败之后,也就不再做无谓的尝试,只在外面围困着,等待城内断粮。

    而与此同时,宛城外的叛军还分出了一部分,向东北夺取了昆阳,以断绝长安可能派来的援军。

    现在城外的叛军,大约在五万之数。城内的万余守军,依托城墙,倒是不担心对方的强攻。但城内的粮草却已经只剩下不足三月的数量了。一旦粮草消耗殆尽,那这宛城也就必将失守。

    “援军……会有援军么?”听完禀报,王睦瞪着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岑彭:“长安哪里还能抽得出那么多兵力!”

    “大人您回城之后,属下便向长安传信求援。”岑彭苦笑了一下:“但长安的陛下虽然回了信,却注明了只能由您一人打开,所以……属下也不清楚。”

    说完,岑彭自怀中掏出了一方包好的帛巾,双手捧到了王睦的面前。

    王睦接过帛巾,发现上面果然写着侍中王睦亲启六个字,火漆完好无损。

    他用力撕开火漆,展开帛书,上面却只写着十个字。

    “举天下而救汝,吾不悔矣。”

    没有落款,但王睦看得很清楚,那确实是老师的笔迹。

    一阵暖流涌上心头,王睦终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第六十六章 举天下而救吾(二)

    在夜色下望着前方远处,宛城高大的城墙,刘縯很生气。

    在黄淳水一战之后,刘縯的声望顿时一飞冲天。舂陵军内部自然不谈,而无论是绿林军,还是平林下江两军之内,所有的士卒都在口耳相传着,那一战是舂陵刘縯带着两千人击败了十万大军。

    而除了王匡王凤两人之外,下江兵的首领王常、成丹与平林兵的首领陈牧、廖湛,也都私下向刘縯表示了自己的敬意。

    这两支义军,并没有太多争夺天下的野心,原本便只是为求活路的灾民们所组成的团体而已。对他们来说,刘縯这样的领袖气场,更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心。

    更何况,刘縯身为前朝宗室的身份,更是一块大大的招牌。

    加上此前与王匡王凤发生的多次龃龉,更是让他们的立场上倾向于刘縯。

    然而这一切,自然也被王匡王凤看在了眼里。

    在进逼宛城之前,他们竟然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名为刘玄的宗室,仗着自己麾下兵力最强,强迫所有人以刘玄为共主。而无论下江还是平林两路人马,都与舂陵军一样,正式成为了绿林军的一部分。而刘玄也在王匡王凤两人的扶持下,登基为帝,年号更始。

    而同样身为宗室身份的刘縯,却依旧只是绿林军麾下的一员将领而已。纵然被封了一个大将军之名,但他实际能够调动的,也依旧只有自此前一直跟随着他的舂陵军而已。

    然而最令刘縯不能忍受的,是弟弟阿秀竟然被带去了攻打昆阳。

    王匡与王凤的心思,刘縯自然看得很清楚。他们的目标,便是将弟弟作为挟持自己的人质,来确保自己不会有任何异动。

    而且这一手,也确实抓住了刘縯的软肋。纵使他有心反乱,也绝不会冒着失去弟弟的风险。

    刘縯只能将李通和任光两人,都派到了刘秀的身边,照应他的周全。自己只留下刘稷在身边。甚至为了让王匡王凤安心,所有的舂陵军也都跟随刘秀去了昆阳。

    只有这样,才能让刘縯稍微安心一点。

    而昆阳被攻占的消息传来之后,刘縯也终于大大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只要能够将宛城攻下,再北上与昆阳的分兵会师,接下来便可直接向着长安进发了。

    “等我,阿秀。”

    刘縯轻声对着身前的宛城说。

    ……

    “少主,紧急军情。”

    李通匆匆走进刘秀的房间,脸上难得地挂上了少见的忧色。

    这是昆阳城内。在攻占了这座城池之后,刘秀被分到了一间不大的宅院。西南方的宛城还未被攻陷,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刘秀倒是过得很轻松写意。

    但看见脸上永远都是玩世不恭笑着的李通,竟然会一副忧虑的样子,刘秀心中也一沉。

    “宛城……哥哥那里出什么事了么?”刘秀连忙站起身,匆忙问道。

    “不,不是宛城。”李通摇了摇头:“北方,新莽调集的援军来了。”

    “有多少?”听见不是哥哥那里出事,刘秀松了一口气。他也很清楚,此前送到宛城的兵力,已经是长安最后的士兵。现在即便是再调集,也不会是多大的数字。

    “四……四十万以上……”李通在将这个数字说出口时,自己也忍不住地颤抖了一下。

    “你……你说什么?!”刘秀骇然大惊,一把抓住了李通的手:“李通!你在开玩笑么!”

    “我也希望我是在开玩笑……”李通摇了摇头,一脸苦笑:“但我已经派出了三波斥候,数字只多不少……四十万以上的新军,由王邑王寻两人率领,尚有三日便将抵达昆阳城下。”

    “这不可能!王莽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力!长安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了!王凤那里怎么说?”刘秀摇着头,依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太常偏将军大人,成国上公请您前去议事厅商议紧急军情!请立刻动身!”

    太常偏将军,是刘秀的官职。而成国上公,则是现在昆阳城内所有绿林军的统帅王凤。然而这不过只是名字好听些罢了,刘秀手下的舂陵军,不过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而王凤这个成国上公手中握着整个昆阳内的绿林军,也仅仅一万余人。

    “知道了,这就去。”刘秀望了一眼李通,两人的眼中都同时闪过了一丝恐惧。

    王凤如此紧急地召他前去商议军情,那么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匆匆策马来到王凤居住的太守府,议事厅内已经坐满了五六名将领,人人面带忧色。

    “怎么那么慢!”王凤瞪了一眼刘秀,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只是斥责了一句之后,不再借题发挥。

    “那么,人齐了。”王凤收回了目光:“恐怕诸位已经都知道了,新莽从北方又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向着南阳郡开来,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昆阳城下。应该如何应对,诸位可有良策?”

    “王莽哪来的那么多兵力!”一个偏将摇了摇头:“我想,恐怕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以长安现在能动员的兵力,怎么想也不会超过五万吧?”

    “不是长安,是河北!”王凤阴沉着脸:“此前王邑王寻两人,一直率领着二十万人,在与河北的赤眉军对抗。而现在,王莽将这些部队全部撤出了河北,调往南阳。”

    “他疯了么!整个河北都放弃了?”另一个偏将重重锤了一下面前的几案,声嘶力竭:“南阳不过是一个郡而已,河北可是冀州幽州两州之地!他为了小小的一个郡,把两州之地拱手让给了赤眉军?!”

    “不仅如此……”王凤的面色越发阴郁:“凉州并州戍卫的部队,也被王莽一同撤出。那些原本是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的二十万精锐,现在也全数调集来了南阳。”

    议事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能听见每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第六十七章 举天下而救吾(三)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良久之后,王凤的问话才打破了沉默。

    “撤退!”

    “与宛城兵马合流,再做打算!”

    “小小的昆阳,完全不足为守!何况城内只有一万多人,面对四十万精锐,完全是以卵击石!”

    议事厅内的众将,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而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意见都只有一条——放弃昆阳,与宛城的军队合流。

    听着厅内众将纷纷表态,王凤细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也早就存着了同样的念头,只是担心自己身为主将,贸然提出撤退,将会有损威信而已。但以宛城内这点兵力,要与四十万大军相抗衡,王凤觉得这简直是疯了!

    而现下众将既然都愿意撤退,那么王凤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不伤面子地宣布撤军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

    “等等!”

    王凤刚要宣布撤退的命令,却突然被一个年轻的声音所打断。

    “刘秀!你有什么意见?”王凤皱着眉头,望着这个惹人讨厌的年轻小子。

    “成国上公,属下以为,众位同僚的看法实在大谬。若是我们就此撤军,必将万劫不复。而留守昆阳,却还有一线生机。”

    “胡……你且说说看吧!”王凤冷哼一声,生生压下了脱口而出的那句“胡说八道”。

    刘秀昂然起身,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众将,发现他们的眼中也与王凤一样,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这是自然的。不管是谁,想到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都一定会失去信心。

    就连刘秀自己,也同样在心中有着巨大的忧虑。

    但他却不能将这份忧虑在脸上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因为他要成为这昆阳城中,唯一一个还抱持着信心的人。

    哪怕,这信心只是他的伪装也好。

    “诸位说要退,可在下不知道,我们究竟能够退向哪里?”刘秀清了清嗓子:“宛城么?”

    “宛城现在,可还在大司空率领的部队围攻之下。城外虽然有五万人马,但城内守军依托着城墙,一直防卫至今也无法攻下,只能在城外围困,消耗城内的粮草。难道我们退向了宛城,就能插上翅膀飞过城墙,将宛城攻下?”

    刘秀环视了一下众人:“昆阳是宛城北面的门户。我们退向了宛城,就意味着将这门户拱手让给了新莽大军。接下来,他们绝不会丝毫停留,而是继续长驱直入,向着宛城进发。而那时我们即便在宛城之下会师,甚至将其余几个城的兵力也集中起来,也依然远远少于新莽的大军。而那时,我们就连固守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只有我们坚守住昆阳,像一颗钉子一般牢牢钉在这里,钉住新莽的大军,才能给宛城的大司空争取时间,夺下宛城!而宛城一旦被我方攻下,不仅南阳一郡可以彻底连为一片,抱着救援的目的而来的敌军,也一定会士气大跌!”

    刘秀一拳重重捶在了身后的墙壁上:“昆阳必须守!只有守住昆阳,我们才有一线生机,否则,那必将是全军覆没!”

    “可是,人数相差如此悬殊,又该怎么守!”一个偏将虎视眈眈地瞪着刘秀:“一万多人对四十万人,昆阳又是这么一座小城!十天……不,不出三天,他们就能将这座城攻破!”

    “三天?”刘秀冷笑了一声:“诸君对自己难道就这般没有自信么!不过是四十倍的兵力差距,我们还有着城池驻守,别说三天,便是一个月,两个月,也绝不在话下!”

    “刘秀,你可不要把话吹得过了!”另一个偏将阴沉着脸瞪着刘秀。

    “吹得过了?”刘秀仰天长笑:“此前黄淳水一战,我与我兄长刘縯以二千兵,击破王睦十万大军之事,难道诸位都忘了么?以五十倍的兵力差距,平地交战,我等都能够取胜,何况如今据城而守?”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中,有些来自新市绿林军,有些来自平林兵、下江兵。但无论是谁,当日都在黄淳水的战场上。

    当他们率领着部队冲入王睦的大营时,大营之中已经陷入了彻底的混乱。而他们所做的,只是屠杀追赶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的新莽军。真正决定战局的,就只是那两千舂陵军而已。

    刘秀说的两千人击破十万人,还真的此言非虚。

    而刘秀方才所说的那一番道理,也确实都是事实。若是真的放弃昆阳,到了宛城城下合流,那时城外有四十万大军逼来,城内又有守军,两面夹击之下,更是必败无疑。

    但人的本能,终究都是胆怯的。即便清楚地知道未来的后果,但与大部队合流,总还是能带来一丝心理上的安慰感。哪怕再短暂,哪怕再虚幻。

    这就是所谓饮鸩止渴吧。

    “在下的话已说完了。”刘秀看着其余众将皆低下了头在沉思,就连王凤也没有即刻开口反驳,重新坐了下去。

    “太常偏将军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偏将咳嗽了两声:“若是于宛城会师,恐怕还真的有被内外夹击的风险,但若是撤离宛城……”

    “撤离宛城?去哪里?新市的绿林山么?”刘秀认出这名偏将是来自新市部的,冷哼了一声:“新市的军粮早已大半运到了宛城之下,现在撤回绿林山,根本来不及连同辎重一起运走。我军此前一直在吸纳流民,加上纳降,此刻在南阳郡内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这十万人在绿林山上,又能坚持多久?况且……我们自黄淳水一战之后至今,已经几乎打下了整个南阳郡,只差这一座宛城而已。若是此时放弃,那便等于前功尽弃!!”

    说到最后,刘秀已经声色俱厉。

    那偏将面色一灰,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成国上公,我军接下来的行动,还请您来决断。”刘秀说完,向着王凤行了一礼,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王凤沉吟着,心中也被刘秀说动了几分。纵使讨厌这小子,但他说的也确实字字在理。此时看来,倒是坚守昆阳,等待宛城被攻下之后再来援助,更有希望一些。

    而若是真的能够击败这四十万人,王莽便真的再没有可用之兵了。到了那时,挥师北上,攻取长安,这天下便已有一半落入手中。而若是被河北的赤眉军抢了先的话……

    但,死守这昆阳城,若是宛城那里迟迟攻不下来的话,自己可就必死无疑了。

    刘秀死死盯着王凤紧闭的嘴唇,等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终于,他看见了王凤张开了嘴。

    是逃,还是守?

    “报!”

    就在王凤即将开口的一刻,一名传令飞奔了进来,表情惶急:“成国上公,北面的敌军在昨日分出了一支骑兵作为先锋,向着昆阳前来,现在距离昆阳只有一日路程!”


第六十八章 举天下而救吾(四)

    王凤的面色突然一变,原本已经张开的嘴,又重新闭了起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屏息片刻,才沉沉吐出。

    “守城吧!”

    ……

    刘秀站在昆阳的城头之上,监督着城头的守军忙碌地加固城墙,安设滚木,架起火炉油锅。

    他的心中一阵感激。若不是新莽军派出的一万骑兵,或许王凤当时便会下令往宛城的方向撤退了。但城内的士兵却以步卒为主,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若在此刻还试图向宛城撤退,结局只有被衔尾追杀殆尽。

    但不知是不是报复,刘秀与他的舂陵军,被安排在了北面的城墙之上。敌军由北而来,此处也必将是受到的压力最大的位置。

    刘秀向着城外北面望去,三天前,新莽军派出的一万先锋骑兵已经抵达了城下,威吓式地绕着昆阳转了三圈之后,在城南扎下了营地。而昨日,后方的大军也已到了昆阳。

    连绵不绝的军队,如山海一般。前队已经抵达了城下,后队却依旧远远望不到头。这样恐怖的数量,是刘秀从来没有见过的。

    新莽军队在抵达之后,便迅速将昆阳包围在了中间,随后扎下了营寨,围得水泄不通。此刻放眼望去,小小的昆阳便有如大海之中的一片礁石一般,似乎随时都可能被海浪扑灭。

    敌人还没有开始攻城,但刘秀已经感受到如乌云一般的压力,那是四十万精锐的军容所散发出的杀气,浓到了在这里都足以察觉。

    刘秀望着脚下低矮的昆阳城,深深吸了一口气。

    “哥哥,这一次,该让我来守护你了!”

    ……

    第二日的清晨,新军终于发动了进攻。

    昆阳的城墙仅有两丈高,即便经过了这三日来的加固,也并没有抬高多少。这样的高度,新莽军甚至连冲车都不需要制造,而是十人一组,扛着云梯便向城墙冲来。

    城墙之上的前排守军不停地以手中的长杆推开云梯,与城下扛着云梯的士兵们角力着。后排的弓箭手不停地向前狂射着箭雨。他们没有瞄准,也不需要瞄准。以城下密密麻麻蜂拥而至的新军士兵而言,随意射出的羽箭都能够射中。

    城下虽然也有着弓箭手向城上压制,但一来需要精确的瞄准,二来仰射本就不便,因此虽然羽箭自头顶簌簌飞过,但城头的守军却只是时不时才会身上溅出血花,带着羽箭倒下。

    刘秀紧握着长剑,在城头大声疾呼着督战。任光手持着两个盾牌,小心地护在他的身前,时不时为刘秀挡住射来的羽箭。离开了刘縯的身边,刘秀这个少主就是他最需要守护的对象。

    “放滚木!泼滚油!”

    见到敌军已经渐渐架起了不少云梯,正沿着梯级向上爬来,刘秀大声吼了起来。

    一根根粗大的原木自城头扔下,沿着梯子滚下。将刀剑叼在嘴里,手脚并用地向上爬着的士兵被沉重的滚木砸中,一路被碾压到地面,溅起一片血花与肉泥。更有一些滚木直接砸断了云梯,原本梯上的士兵们在半空中挥动着四肢惨叫着落下,想要抓住些东西,最终却只能重重摔落地面,再被横七竖八落下的滚木砸成一堆看不清形状的烂肉。

    城头上早已架好了火堆,烧开了滚烫的油锅。油锅旁的士兵用厚布缠着双手,两两抬着油锅,将沸油自城头泼洒而下。如烈焰般的沸油触及到肌肤半点,便是巨大的水泡与溃烂,而那些迎面向上正爬着梯子的士兵,往往却是迎面被滚油泼个正着,整张脸都被烫成了一团稀烂,发出的哀嚎宛如地狱中的恶鬼。

    但也有悍不畏死的新军士兵拥有足够好的运气,躲过了一切攻击,自云梯冲上了城墙。然而纵使能够顺利爬上城墙,结局也依旧是在攒刺的刀剑长矛之下摔落城头。

    在付出了两千多条性命之后,新军的士气已衰,攻势无法再持续下去,只能撤回了部队。

    “守住了……”刘秀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已经到了正中。自清晨至今,已经杀了一整个上午。

    “守住了一天……不,或许是半天。”李通站在他的身后,以长剑拄着身体,苦笑着道。尽管他的身份是智囊,但一手剑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