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黄巾无敌-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让阴恻恻地说道:“诸公,陛下虽立了皇子协为太子,何屠夫的官职也是一削再削,然而其在朝中的党羽终究势大,陛下担心何屠夫升起异心,诸公可明白陛下的意思?”

    蹇硕心中一动,不由的看向张让,沉声道:“莫非陛下之意。。。”

    张让摆摆手,阴恻恻地道:“何屠夫不能动,他终究是何后的兄长,不过司徒袁逢、司空袁隗、太尉张温这几个老匹夫在位置上呆的太久了,该动一动了!”

    曹节凝声道:“袁逢、袁隗、张温这三个老匹夫就在朝中,威望慎重,怕是好动啊!”

    赵忠转头对曹节阴声道:“节公,可还记得废立之事?”

    曹节道:“此事陛下不是早已下旨查探,此系子虚乌有之事吗?”

    十常侍正密议之时,一名小宦官忽然径直闯入秘室,蹙硕脸色一变,恐秘议之事外泄,遂拔出宝剑就欲刺死小宦官,赵忠急制止道:“硕公且慢,此乃心腹,深夜闯入相见,必有紧要之事。”

    蹇硕回剑入鞘,那小宦官凑到赵忠耳畔轻轻说了一番话,赵忠点点头,待小宦官退出,蹇硕等人纷纷问道:“忠公,何事?”

    赵忠阴笑道:“爷们安排在三个老匹夫府上的内应,已然将几人勾结的信件收集到手也!”

    张让道:“善,明日朝议,诸公可依计行事。”

 第三百五十章 移民

    邯郸城,中军大帐。

    张宝据案而坐,典韦、许褚、周仓、郭大、程远志、廖化、俞涉等诸将以及贾诩、郭图、张烈等人齐聚帐中,张宝神色阴沉,满脸凝重地说道:“诸位,壶关、邺城皆沦落西凉董卓之手,我军失去了赖以为护的屏障,各位可以说说各自的想法了~”

    典韦、何曼等恶汉皆是面无表情,肃立帐中,论上阵杀敌,无人认怂,然而面对出谋划策,他们还真没有那脑子。

    张吧锋利的目光掠过一众恶汉的脸上,心中不由叹息,还是期望太高啊,随即把目光投向郭图,沉声道:“公则,你怎么看。”

    郭图豁然睁开双眼,眸子里掠过一道阴芒,凝声道:“壶关、邺城门户尔,如今门户皆失,在死守邯郸、广平、武安等地已然无益,再者董卓麾下兵马骑兵占据大多数,而我军几乎皆为步兵,无屏障所依赖而野战,于我军之不利,依图之愚见,莫不如收缩兵力,强攻幽州官军大营、安抚公孙度,后以幽州为根据地,向北方塞外扩充势力!”

    “强攻幽州大营,不是不可以!”

    张宝皱眉道,“只是幽州地处偏僻,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无粮食产出,再者毗邻塞外异族,我军亦是难以休养生息,还有公孙度久居辽东半岛,怕是难以与我军相处融洽!”

    郭图恭手,沉声道:“主公所言皆为实情,然幽州为重要战马产地,占据了幽州就等于拥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供给,只此一条就便价值千万~”

    张宝眉头紧皱,以手扶额,目光落在贾诩身上,心中一动,极为顶尖的谋士,不知这老狐狸有什么想法,遂问道:“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凝声道:“诩赞同公则所言!”

    “嗯!?”

    张宝心中略微有些失望,沉声道:“幽州虽盛产战马,然人烟稀少,真能作为我军基础?”

    “主公所担心无非公孙度、塞外异族以及粮食尔!”

    贾诩淡淡的说道,“公孙度此人贪婪无智,麾下兵马久疏战阵,若相安无事则罢,如若不然我三军将士不是摆设,再者塞外异族皆野蛮之徒,一计则可定矣!至于粮食~”贾诩说此一顿,目光陡然变得格外清厉,沉声道,“既然决定放弃冀州,那么何必留一个完好如初的冀州交给敌人!”

    “嗯?”

    郭图心头一跳,霍然回头,恰好和贾诩冷冽的目光相撞,霎时间郭图便已经意识到了贾诩想要干什么。

    张宝炯炯有神的目光一瞬不瞬地凝注在贾诩身上,放佛一直以来一直这般瞧着贾诩,而贾诩浑浊的眸子迎上张宝清冽的目光,毫无退意。

    “文和,你可知道移民的代价?”张宝看着贾诩一字一句的肃声问道。

    贾诩仍然淡然道:“冀州百万民众,半数到达幽州即可养活我大军尔!再者塞外异族无数,以此汉民百姓为根基,掠夺塞外异族为奴隶,只要有人,不出五年,幽州之富裕便可与中原相比也!”

    张宝心中难以抉择,遂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天色已晚,今日先到这里吧。诸位可各自回去~容本将军思之~”

    “诺!”众人告退,缓缓离去。

    张宝以手扶额,盯着案上的羊脂油灯发愣,幽州盛产战马,此一条极其吸引着张宝,虽然黄巾铁骑威名传遍天下,然而终究数量稀少,张宝早已眼馋董卓麾下骑兵久矣,然而由于没有战马来源,一直无法组建大批的骑兵,若是占据治理幽州,就有源源不断的战马资源,从此黄巾也有骑兵也!

    然而幽州土地的贫瘠,人口的稀缺终究制约着发展,若是依照贾诩的意见,冀州民众移民幽州,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不过这是极其冒险的行为。

    历史上的汉武帝也曾经征发上百万移民充实边塞,不过那并不是一次姓的,而是前后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以当时西汉强盛的国力,尚且无法支撑规模浩大的移民工程,更何况现在的张宝?

    西汉武帝时,从中原征发十万百姓充实边塞,能够活着走到边塞的绝不会超过五万,而能够熬过第一个寒冬并且等到第二年开春小麦成熟之后的,更是不会超过两万人。

    造成移民大量死亡的不仅有餐风宿露引起的风寒、缺乏食物引起的饥饿,还有抵达边塞后水土不服引起的疾病,如果恰逢炎热的夏季甚至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瘟疫,令所有迁徙过去的中原百姓以及边塞原有的居民死亡殆尽。

    毫不夸张地说,大迁徙之路就是一条用白骨铺成的死亡之途。百万民众很可能到最后只剩下十之一二~

    不过水土不服可以忽略,冀州本就挨着幽州,水土几乎出自一体,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唯有食物,如果有足够的食物,也许百万移民真的不成问题。

    “唉~食物,食物~”

    张宝揉了揉发痛的脑袋,叹息一声,百万民众的食物以及开春的粮种,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啊~

    。。。。。。。。。。。。。。。。。

    是夜,郭图一脚踏入贾诩大帐,抱拳道:“不知文和兄唤图何事?”

    “公则,来来坐!”

    贾诩边招呼郭图坐下,边将刚刚泡好的茶从壶中倒出来,抬头道:“主公之泡茶法古之闻所未闻,然却远胜煮茶之法,不仅茶汤清冽,更是清香无比,主公真乃雅人也!”

    “嗯!”

    郭图坐定,接过茶盏于鼻底闻上一闻,顿觉清香之气直冲脑海,半晌对贾诩道:“文和兄,不仅图独爱此泡茶,如志才亦是喜爱也!”

    贾诩端起茶盏,浅呷一口,随即轻声道:“如日间之事,公则以为主公如何选择?”

    郭图缓缓放下茶盏,眉头紧皱道:“主公仁慈之主,一旦不使移民之计,我军若再强行占据幽州,恐怕不仅不能使得我军休养生息,更是制约着我军以后的发展!如此图则为罪人也!”

 第三百五十一章 贾诩的春天

    贾诩深深地吸了口气,霍然抬头望向郭图,眸子里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阴森,沉声说道:“公则兄,主公仁义、不愿牺牲千万无辜百姓以换取生存,可我等身为主公帐下谋士,却不能眼看着主公陷于困境而无动于衷,是也不是?”

    郭图凝声道,“只要是为了主公大业,图无所不为!”

    “好一个无所不为!”贾诩沉声道,“移民之策,诩料主公犹豫之间,相信以公则之三寸不烂之舌,必能说服主公。”

    郭图闻言眉头一皱,心中一动,霍然迎上贾诩的目光,凝声道:“文和兄意欲何为?”

    “董卓占据了壶关、邺城,以此为根据地,对我军虎视眈眈。”贾诩眸子里掠过一丝阴冷之色,阴恻恻的说道,“百万移民何等规模,岂能瞒住董卓?唯有以祸水东流之计,使董卓大军实视线转往他处,我军方能从容不迫的实施一切部署~”

    郭图定定的望着贾诩,心中竟然升起一道寒意~

    。。。。。。。。。。。。。。。。。

    朝阳初升,邯郸城雄伟的城郭沐浴在薄薄的晨雾中,张宝斜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忽听帐外脚步声响起,豁然睁开双眼一道精光一闪而过,但见郭图消瘦的身躯已然踏入帐中。

    郭图疾步走到张宝面前,弯腰塌肩恭声问道:“图参见主公。”

    “公则,你来了!”张宝点了点头,招手道,“来,入座。”

    “谢主公。”

    郭图弯腰一礼,在张宝对面屈膝跪坐下来,见张宝眉宇间一片踌躇之色,轻声问到:“主公可是对昨日所议有疑惑?”

    “唉~”张宝长叹一声气,遂将昨夜所思说与郭图,最后道:“如此种种,以本将军推测,恐怕文和昨日所言百万民半数到达,这尚有虚数啊~”

    郭图微微一笑,说道:“诚如主公所言,移民最为重要的是粮食,如果有粮食想必主公也不必如此烦恼了吧?”

    “是啊~”张宝点点头,“百万民众的口粮不是一个小数目,纵使将我们的军粮全部发给百姓,怕也是难以支持这一路!”

    郭图脸上忽然露出阴冷之色,阴声道:“主公勿忧,粮草之事文和兄早有交代!”

    “嗯!?”张宝大喜,这贾诩技能能弄到粮食,可真真正正的解决了最大的一个难题,遂霍然起身,疾声道:“公则快说说,文和有何良策?”

    郭图阴恻恻的说道:“无他,唯世家大族尔~”

    。。。。。。。。。。。。。。。。。

    邯郸医务大营,医务官雀儿正在努力的研读医书,忽听帐外脚步声响起,惊回首,只见一名身着黑衣的贾诩翩然而入,慌忙起身行礼道:“雀儿见过先生!”

    “雀儿姑娘务要多礼,诩特来感谢雀儿姑娘的救命之恩!”贾诩抱拳作揖,笑道,又从怀中掏出一物,“这支簪子权作谢礼。”

    “不,不,不行,雀儿不能要。”雀儿清秀的脸上霎时间布上红晕,惊慌失措的连连摆手道,“救死扶伤乃是雀儿本职,岂可要先生谢礼?”

    贾诩脸上作势严肃道:“姑娘可是嫌弃这支簪子廉价?”

    “不是的~雀儿、雀儿~”雀儿唯唯诺诺的不知说什么,贾诩这是老狐狸的目光掠向雀儿布满红晕的脸庞,不由的有些刹那的失神,以他洞彻人心目光如何能不知雀儿的心思?

    贾诩遂将簪子塞入雀儿的手中,微笑道:“这支簪子权作谢礼,不过还要请雀儿姑娘帮在下一个小忙!”

    雀儿拿着簪子,神色略微有些惊慌,听贾诩有事要自己帮忙,不由看向贾诩,喏喏道:“不知先生有何吩咐?”

    迎上雀儿询问的眼神,贾诩低声道:“那个~~雀儿姑娘久随圣女,医术精深,可知世上有何奇药能变换人之形貌?”

    雀儿愕然道:“先生要此药何用?”

    贾诩道:“雀儿姑娘只需告诉在下,世上可有此药?”

    “变换容貌之药雀儿并不曾听说过。”

    雀儿摇摇头,目光转向所读医书,忽然心中一动,说道:“有一种药汁,涂于脸上可令人满脸浮肿、月余始消,纵然是最为亲近之人,等闲亦难得辩认得出。不知此药可否?”

    陡听门外甲胄声响,惊回头,只见袁术已昂然而入。

    “妙极!”贾诩击节道,“烦请姑娘速备此药,在下有急用。”

    雀儿道:“既然这样,请先生明天来取药便是。”

    “多谢姑娘。”贾诩向雀儿作揖,又道,“还请雀儿姑娘切勿与别人说诩来求药~”

    “嗯!”雀儿点点头,甜甜的应了一声,一双目光追随着贾诩的背影,直到贾诩出了帐外,雀儿低头看看手中的簪子,脸上又悄悄的爬上了红晕之色~

    。。。。。。。。。。。。。。。。。

    自占领了壶关这道门户,并州全境已然在董卓的全权掌握之中,府邸也从河内郡搬到了晋阳,这日董卓府邸前忽然来了个怪人,这怪人身上穿着一件又破又旧的道袍,腰上系着草绳,头上戴着草帽,整个脸又浮又肿,两只眼睛被挤成两道细缝,当真是奇丑无比,而且浑身散发出一股熏人的恶臭,所过之处行人无不远而避之。

    恰董卓出门,随行亲兵正欲上前驱逐这怪人,那怪人却忽然口出狂言道:“天地虽阔,何无一人耶?”

    董卓闻之,随口应道:“吾手下文官武将凡数十人,皆为当世英雄,何谓无人?”

    那怪人道:“愿闻其详。”

    董卓道:“吾婿李儒机深智远,李肃能言善辩,虽萧何、苏秦不及也。吾儿吕布、华雄、李傕、郭汜、张济等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虽樊哙、彭越亦不及也。徐荣大将之才,当世无人能出其右,可与韩信比肩,安得无人?”

    “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尽识之。”那怪人道,“李儒机深智远,或可看家护院,李肃能言善辩,可以吊丧问疾,吕布可使击鼓鸣钟,华雄可使放牛牧马,李傕、郭汜、张济等辈可使屠猪杀狗、磨剑拭刀,徐荣大将之才,亦可令砍柴耕田,仅此而已。”

    董卓勃然大怒道:“汝有何能?”

    那怪人道:“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居庙堂足以辅君王为尧、舜,统三军可以逐鹿中原,虽运筹帷幄之中,却可决胜千里之外,此之能,岂是尔等俗人可识的?”

 第三百五十二章 历史的重演

    董卓身后的吕布闻言勃然大怒,擎戟欲要刺杀那怪人,却为李儒所阻止。

    “奉先将军且慢。”李儒伸手阻住吕布,又向董卓道,“岳父大人,此人虽然语气狂妄,却是出口成章、言辞犀利,堪称饱学之士,且如此藐视天下英雄、自视清高,若非疯癫之人,便是果有真才实才之辈。”

    “既如此,本刺史帐前尚缺一名文书小吏,可使充之。”董卓冷声说罢,忽闻一股恶臭袭来慌忙以衣袖掩住口鼻,疾声说道,“来人,速带此人下去沐浴更衣。”

    待下人带着那怪人去了,吕布才愤愤不平地问道:“此人口出狂言、语多不敬,义父不杀他也还罢了,为何反而给他官做?孩儿甚是不解。”

    “奉先吾儿有所不知。”董卓抚髯微笑道,“如文优所言,此人虽然言语轻狂、举止疯癫,却言之有物、语锋犀利,焉知不是天下名士?吾若枉杀此人,岂非寒了天下士人之心?绝了天下能人异士投奔之路?此有违君之道也!”

    “哦~缘来如此。”吕布听了个云遮雾绕、不知所谓,却竭力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嘴脸。

    。。。。。。。。。。。。。。。。。

    邯郸议事厅,张宝正在与张烈议事,忽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在张烈略微惊诧的眼中,一名身材中等,长相毫无特色的汉子匆匆而入附耳张宝,若是郭图在此,定然知晓此人便是秘密情报组织首领~毒蛇。

    听着毒蛇的密保,张宝眉宇间霎时一片阴沉之色,半晌转头对张烈道:“天逸,通知公则与文和前来帐中议事!”

    “呃?”

    张烈惊愕一下,起身道:“遵命。”

    片刻之后,郭图在张烈的带领下,匆匆踏入议事厅内,抱拳恭声道:“图,见过主公!”

    “嗯!”

    张宝点点头,脸上无悲无喜,只是点了点头,却顺手拿起书简,不再理会郭图。郭图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张烈,张烈喂喂摇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郭图硬着头皮,踏前一步,低声道:“不知主公唤图何事?”

    张宝抬起头来,一双乌黑的眸子里流露出一道精光,沉声道:“我军安排在西凉的内应传来消息,董卓今日招募了一名怪才啊~”

    “嗯!?”

    郭图心中一颤,有些忐忑不安道:“董卓身居高位,有人投奔不足以为奇。”

    张宝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寒芒,将手中书简放在帅案上,霍然起身,负手于帐内踱步,郭图从身后望去只能看到张宝雄伟的背影,却无法看到张宝脸上的表情,张宝忽然转身,锋利的目光落在郭图身上,凝声道:“速招文和前来庭中议事!”

    “文和、、文和、患病多、、多日、、”

    郭图心中一颤,言辞闪烁,低声道,然而看着张宝越来越严厉的目光,郭图再也忍不住,双膝一弯,锵然跪在地,低头不语。

    张宝闷哼一声,沉声道:“公则,你还想瞒到什么时候?”

    郭图叹息一声,颓然道:“文和兄,图有负所托啊~”

    张宝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郭图不敢在隐瞒,只得将此事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原来贾诩为了黄巾能够顺利实施移民大计,决意乔妆前往晋阳游说董卓对洛阳用兵,怕张宝不答应,便自作主张与郭图串通一气先斩后奏,最终却没能瞒住张宝的眼睛。

    “文和去了晋阳?”听完郭图叙述,张宝并未流露出多少震惊,更未如郭图预料般勃然大怒,只是仰天长叹一声,呐呐道,“看来,该来的还是会来,该发生的还是会照样发生,世事并不会因为某些小小的意外而发生逆转呀,贾诩终究是打开这乱世的第一人啊,唉~~”

    。。。。。。。。。。。。。。。。。。

    晋阳,刺史府议事大厅。

    集凉刺史、刺史、河内太守于一身的董卓正召集麾下文官武将议事,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应趁势追击黄巾贼军。

    前些时日在董卓官邸外口出狂言的怪人此刻就以文书小吏的身份,忝居末席负责记录将文官武将们的言论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以供董卓随时翻阅。

    席间几乎所有的文官武将都赞成趁势出兵追击,不可与敌人喘息之机,只有李儒目光深沉,还没有表明态度,众人正议论纷纷之时,厅外忽然响起沉重而又杂乱的脚步声,立于厅外的小校早已经引吭高喊起来:“徐荣将军、李催将军到~~”

    厅中诸将纷纷侧首,只听金铁撞击声中徐荣、李催已直入厅内、锵然跪倒,疾声道:“末将徐荣(李催),参见主公。”

    “两位将军快快请起。”董卓肃手道,“徐荣将军来得正好,本将军正要问你,壶关乃是你所夺,贼军从壶关狼狈而逃,我军是应该休养生息还是趁势一举攻克贼军~”

    徐荣直截了当地答道:“该。”

    “哦?”董卓欣然道,“既然徐荣将军也赞成出兵,本将军再无疑虑……”

    “此鼠目寸光之辈、柴门陋户之见,有何可取?”

    忽有一把清朗的声音横插进来,强行打断了董卓的话,众人纷纷侧首,只见最靠近厅外的席案后面缓缓站起一人,却见此人脸肿如斗、眼细如缝,端的奇丑无比,赫然正是之前口出狂言的怪人。

    “这位先生甚是面生得紧。”徐荣脸色铁青、语气不善,“末将乃是鼠目寸光之辈,所言乃是柴门陋户之见,却不知先生又是何方神圣,又有何高见?”

    怪人浑不理会徐荣,只问董卓道:“敢问董公,出兵追击黄巾贼兵意欲何为?”

    董卓道:“黄巾逆贼作恶多端,霍乱天下百姓,且占据幽、冀二州,兵多将广,若是不趁机讨伐使得恐贼军休养生息,岂不是坐看贼军壮大?再者本刺史身负皇命,岂能不尊?”

    “董公此言差矣!”怪人冷笑道,“素闻董卓雄图大略,原也不过如此。”

    董卓怒道:“足下何出此言?”

    怪人说道:“贼军虽占据幽、冀二州,却根基不稳,兵多粮未必多,再者二州内世家蠢蠢欲动,贼首张宝纵有通天之才,何能为也?不过是一兵可灭之!今董公挟裹并、凉、河内、大半冀州之众,坐拥雄兵二十万,麾下战将不下千员,更有李儒这样的智谋高深之士襄助,泽被四海、威振宇内正当其时,岂可一叶以彰目、因区区黄巾贼军而坐失良机乎?”

    怪人话音方落,一直闭目未语的李儒忽然睁开了双眼,眸子里有莫名的阴冷之色一掠而逝,恰董卓向他投来垂询的眼神,便轻轻颔首。董卓会意,起身肃手道:“先生请上座,来人,看座。”

 第三百五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天下

    待怪人坐定,董卓才一本正经地问道:“以先生之见,吾该当何为?”

    怪人道:“驱师洛阳,挟天子以令天下也。”

    “嗯?挟天子以令天下!?”

    董卓目光悚然,厅中诸将更是纷纷色变,唯有李儒目露震惊之色。

    良久,厅中始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之声,以华雄、李傕为首的西凉旧将摩拳擦掌、神色兴奋,似恨

    不得即刻挥师洛阳、擒拿天子。而徐晃、丁原等人以及大将徐荣却是激烈反对,以为挟天子以令

    天下实乃大逆不道,必为天下人所不齿。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