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黄巾无敌-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道:“备领命。”

    。。。。。。

    吕布官邸。

    王允与吕布翁婿言谈正欢时,忽有亲兵入厅来报,司隶校尉刘备大人携义弟关羽、张飞过府相访。

    吕布命人将刘备兄弟三人引入偏厅,与王允相见。

    刘备抱拳歉然道:“深夜冒昧而来,真是打扰了。”

    吕布抱拳回礼道:“刘备大人不必客气,且入席。”

    众人分宾主落座,吕布又命家人奉茶,刘备正欲说话时,冷不防坐于其下首的关羽忽然问吕布道:“听闻吕布将军有爱妾貂蝉,乃是司徒大人令媛,生得貌美如花、令人激赏,何不唤出一见?”

    刘备以手扶额,心忖真是失策。

    关羽允文允武,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好色。关羽本是河东解良士族,表字长生,后与乡中豪族争风吃醋、怒而杀人,这才改字云长避祸涿郡以卖枣为生,得与刘备、张飞结识。今日非要一道前来吕布官邸,便是打定主意要见识见识貂蝉的美貌。

    关羽话音方落,吕布顿时面有恚色。虽然当时风气开化,客人到访时主人经常会唤出心爱的妾室侍酒招待客人,可那得主人自愿,似关羽这等反客为主,主动要求主人唤出爱妾侍席的却是少之又少。

    王允见厅中气氛有些尴尬,便慌忙打圆场道:“奉先,不如将蝉儿唤出?”

    见王允发话,吕布只得忍下心中怒气,向侍立屏风前的家丁道:“去,唤二夫人前来与刘备大人相见。”

    家丁领命而去,不及片刻功夫,貂蝉便莲步珊珊进了偏厅。

    关羽乍一眼看见貂蝉,顿时如遭雷噬,狭长的凤目里流露出难以言喻的神采来。旁边的吕布见了,不由心中更怒,从鼻孔里闷哼了一声。关羽却浑然不觉,只顾直直地盯着貂蝉猛瞧,一副意乱情迷的模样。

    刘备慌忙干咳一声,说道:“备奉太后之命,有要紧事找吕布将军商议,正好司徒大人也在,不妨一起商议如何?”

    吕布压下怒火问道:“何事?”

    刘备道:“黄巾贼军似有蠢动迹象,太后拟委任吕布将军为河东太守、引军出屯安邑,以抵御黄巾,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啥?”

    “什么?”

    刘备话音方落,吕布、王允同时愕然失色。

    刘备惑然道:“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王允蹙眉道:“玄德大人有所不知,老夫昨日已经上奏太后,奏请奉先担任豫州刺史,以替代战死的孔伷平定豫州之乱,这河东太守之人选,怕是只能另选他人了。”

    刘备道:“豫州刺史人选,太后已经嘱意谯郡太守曹操,此事怕是很难变更了。”

    “什么!”王允失声道,“竟有此事?”

    吕布更是大失所望道:“岳父大人,怎么会这样?”

    王允表情极为难堪,顾左右而言他道:“这个~~为父也是不知。”

    。。。。。。。。。。。。。。。。。

    汉献帝初平五年正月,朝廷正式敕封谯郡太守曹操为豫州刺史,率军讨伐叛乱,同时任命虎贲中郎将吕布为河东太守,引一万旧部出屯安邑,以此震慑并州张宝。

    豫州地处中原,人口稠密、物产丰饶,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豫州下辖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治所在谯郡的谯城。豫州最鼎盛时有人口四百余万更是全国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但到了汉献帝初平五年,曹操出任豫州刺史时,总人口已经锐减至不足百万。

    汉献帝初平五年正月月底。

    曹操率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李典、藏霸、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文官武将以及三千族中精兵进至谯郡,谯郡太守许靖出城五十里相迎。

    。。。。。。。。。。。。。。。。。

    当曹操新官上任、踌躇满志时,征北大将军、勃海太守袁绍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十四路关东军讨董时,袁绍仗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被推举为盟主,打进洛阳后又被朝廷封为征东大将军,可事实上所谓的征东大将军只是个空头衔,属于袁绍的领地仍旧只有勃海一郡之地。

    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韩馥兵多将广、坐拥冀州一州之地,在实力上对袁绍拥有压倒姓的优势。韩馥担心袁绍强大起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便开始处处压制袁绍,严格限制对袁绍军的粮草、军械供应。

    汉献帝初平五年秋天,勃海郡各县的新粮刚刚征缴上来,便被韩馥派人强行运走,一粒都没有给袁绍留下。

    在讨伐董卓时,袁绍便已经耗尽了军中所有的存粮,现在新粮又被韩馥强行征走,麾下的两万大军立刻就陷入了缺粮的困境!袁绍勉强从勃海郡的士族豪绅那里借得一些余粮,可这些余粮毕竟有限,仅能维持大军数月用度。

    眼看麾下大军就要因为缺粮而瓦解,袁绍正度曰如年、无计可施时,一个重要人物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逢纪。

    逢纪,字元图。此人替袁绍指出了一条明路——夺取冀州!袁绍手下兵不少、将也众,更不缺谋士,唯独没有地盘,只有了夺取了冀州,才不会受制于人,才不需要仰他人鼻息,才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不过韩馥是除了幽州张宝以外,在北方实力最强的势力,麾下不但有雄兵数万,武有张郃这样的猛将,文有辛评这样的谋士,而且邺城墙高沟深、易守难攻,是河水以北地区最重要的一座军事堡垒,袁绍根本就没有打败韩馥的信心。

 第五百零六章 钢铁般的意志

    所以听了逢纪的话后,袁绍十分犹豫,迟迟不敢下定决心。

    袁绍忧心冲冲地说道,“有道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万一和韩馥开战,而最后攻打邺城失败,韩馥势必会率军反击,到时候只怕连勃海郡也守不住,这样一来我军就连落脚之地都没有了。”

    许攸淡然道:“主公勿忧,丰有一计,必能助主公夺下冀州。”

    “哦?”袁绍急问道,“子远计将安出?”

    “韩馥者,碌碌无为之辈也。空有数万精兵,张郃、辛评等文武之助,却无能为也。主公可书信一封,密与幽州张宝,诱张宝引幽燕之众击河***馥必然惊慌失措,到时候主公再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邺城,向韩馥陈明利害,料可逼他让出冀州。”

    袁绍皱眉道:“张宝会上当吗?”

    “黄巾张宝野心勃勃,主公若去书信,假意逢迎其为冀、幽之主,必会引军南下。不过~”许攸说此一顿,沉声道,“主公毕竟是逼迫得来冀州,接下来我军就恐怕要单独面对黄巾军的怒火了!”

    袁绍眸中掠过一道锋芒,阴狠道:“冀州之地,某势在必得。”

    许攸的话最终促使袁绍下定决心,一面派人送密信前往蓟县,一面加紧进行夺取冀州的军事准备。

    。。。。。。。。。。。。。。。。。

    当袁绍密谋夺取冀州时,长沙太守孙坚与荆州刺史徐缪之间的矛盾也迅速激化,终于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汉献帝初平五年六月,袁术率大军离开洛阳返回扬州,途中曾要求荆州刺史徐缪供应军粮,为徐缪所拒绝,袁术遂怀恨在心,回到寿春之后便令庐江太守刘勋领兵两万出屯寻阳,从陆路威胁江夏,又令大将雷薄率领水军八千屯于柴桑,从水路威胁江夏。

    然而刘勋、雷薄这两路军队只不过是疑兵,袁术真正的杀手是长沙太守孙坚。

    当刘勋、雷薄成功地将徐缪的军队大量吸引到江夏设防之后,长沙太守孙坚率领八千精兵绕开了徐缪重兵设防的筑阳、蔡阳,先长驱往东经随县再向南翻越绿林山进入南郡,五日之内长途奔袭四百余里,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

    徐缪一夜醒来,突然发现城外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军队时,不由大为吃惊,一边急令蔡瑁加强防御,一边派人从水路前往江夏,急令江夏太守黄祖率军回援。接到徐缪急令,黄祖不敢怠慢,急命都尉李通率三千精兵为先锋,自己则点起水陆两万大兵浩浩荡荡地杀回襄阳来救徐缪。

    然而,黄祖大军还未到襄阳,便在黎丘中了孙坚埋伏。

    一番激战,黄祖麾下两万军队全军覆灭,都尉李通也被孙坚部将黄盖一箭射杀,江夏太守黄祖仅以身免。此后不久,武陵太守韩玄以都尉黄忠为先锋,点起八千精兵来解襄阳之围,亦被孙坚所败。

    襄阳被围数月,数路援军皆被孙坚所败,城中粮食告急。

    徐缪迫于无奈,只得接受谋士蒯越的建议,令蔡瑁、张允整顿水军,从水路突围逃往汉寿,以暂避孙坚兵锋,一边又派人潜往寿春,以重金收买袁术心腹谋士金尚。

    金尚遂向袁术进馋言,说孙坚自恃功高,经常在黄盖、程普等部下面前流露出对袁术的不敬之意,久有自立之心,袁术听信了金尚馋言果然开始怀疑起孙坚来,便断绝了对孙坚军的粮草供应。

    徐缪军又趁机散布谣言,孙坚军军心动摇、攻势受挫。

    徐缪部将金旋、韩嵩终于在当阳挡住了江东猛虎的猛攻,这时候,江夏太守黄祖屡败屡战,又募集了八千新军卷土重来,趁机夺回襄阳并成功地切断了孙坚军的退路,孙坚军立刻陷入了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绝境。

    经过一番苦战,孙坚最终杀透重围、回到南阳,然而刚出征时的八千大军已经只剩下了八百残兵败卒!

    。。。。。。。。。。。。。。。。。

    汉献帝初平五年八月,当中原地区狼烟四起,各路诸侯开始互相争战时,张宝却已经率领一万步卒,三千铁骑以及两万西域胡骑攻了下长安。

    “报~~”

    张宝征衣未解,前方忽有快马疾驰而来,“函谷关急报~~”

    “函谷关?”俞涉脸色一变,凝声道,“难道西凉军已经回师长安了?”

    张宝迎上疾驰而来的快马,厉声道:“快讲。”

    传讯兵翻身下马,跪地急道:“公则先生急报,郭汜西凉大军兵出函谷关,正往长安开进。公则先生正设计阻拦。”

    “啊?”

    张宝闻言同时大吃一惊,震惊道:“关东联军没有趁机追杀西凉乱军?”

    传讯兵道:“正是。”

    俞涉急道:“公则先生于何处防守?”

    传讯兵道:“长安古道。”

    张宝眸子里有冷焰一掠而逝,低声道:“公则手中只有一千重甲铁骑以及两千乌丸骑兵,虽然长安古道有天险可守再加上典韦、许褚所向披靡,可凉州乱军至少有十万人众,两军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守~~恐怕是守不住的。”

    “唉~刚刚到手的长安可惜了~”俞涉跺脚道:“如果公则先生守不住长安古道,放十数万凉州乱军进入关中,末将以为我军应放弃长安,退守北地。”

    “看来放弃长安和关中已经是无法避免了,可惜了这天大的好时机,唉~~”张宝说此一顿,目光陡然变得格外清厉,沉声道,“不过,本将军绝不会将一个完好如初的长安交给郭汜、李催等凉州乱军。”

    俞涉疑惑道:“主公何意?”

    张宝目光冷冽,阴狠道:“本将当初在迁徙冀州之民补充幽州,如今既然放弃长安,那么就留给他们一座空城吧。”

    张宝说此一顿,厉声道,“俞涉听令!”

    “末将在!”

    “即可率领五千西域胡骑增援公则,务必要坚守长安古道两个月。”

    “这~”

    俞涉为难道:“主公,西凉大军最少有十万~”

    “这是军令!”张宝断喝一声,打断了俞涉的话,眸中掠过一道锋利的目光,厉声道,“本将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哪怕是把手下的八千轻骑全部拼光了,也一定要守住长安古道至少两个月!这是死命令!否则提头来见。”

    俞涉立即挺起胸膛,大声道:“末将遵命!”

    “程远志、廖化、何曼、王渊听令!”

    程远志四位将领同时踏前一步,厉声道:“末将在!”

    张宝清冽目光一一掠过众将脸上,森然道:“本将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两个月内尽可能的将大量百姓迁入北地郡,有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诺!”

    。。。。。。。。。。。。。。。。。

    函谷关以西两百里。

    正沿着长安古道往西开进的樊稠军突然发现通途变成了天堑,险峻的山谷中,不何有何扎下了一座坚固的营寨,将笔直的官道拦腰截为两段。营寨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看架势最多只有三、四千人驻扎,却像一头拦路虎死死卡在了西入关中的必经之路上。

    号角声中,一支人马从营中冲杀而出,于官道上摆开阵势,樊稠远远望去,只见这支军队士气高涨,铁甲诤诤,列阵错落有致,可谓精锐之师,再看敌军帅旗时,上面却绣着斗大一个“郭”字。

    “传令,前军突击!”樊稠拔出宝剑,往前挥出,下令道,“给本将军捅破它!”

    “遵命。”

    身边的前军司马顿时领命而去,不及片刻功夫,前军两千骑兵便在并不宽阔的官道上摆开了突击阵形,前军司马一声令下,两千西凉铁骑便同时策马而进,向前方严阵以待的黄巾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突击。

    。。。。。。

    目睹两千西凉铁骑排山倒海般冲杀而至,郭图嘴角不由绽起一丝轻冷的杀意,铁甲骑兵充作步兵,也许挡不住重甲铁骑的正面突击,可要挡住前面这支西凉铁骑的突击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这里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非常不利于骑兵的突击。

    “拒马枪~~竖阵!”

    “喝~~”

    郭图一声令下,三军响应。最前面的六百名士兵分为前后四队、两人一组将三百支足有六、七丈长、碗口粗细的木制拒马枪竖了起来,呈半倾角斜指前空,白惨惨的枪尖霎时编织成了一片恐怖的死亡森林。

    “弓箭手~~准备!”

    “哈~~”

    郭图轻喝一声,三军再次轰然响应,两千名表情冷峻的弓箭手已经开始在拒马枪阵的后面列阵,倏忽之间,一把把长弓已经挽如满月,一支支锋利狰狞的狼牙箭已经绰于弦上,只等郭图一声令下,便会无情地开始收割西凉骑兵的生命。

    “轰~~”

    蹄声如雷,大地震动。

    虽然狭窄的官道不利于骑兵突击,可西凉骑兵还是将骑兵突击的声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是那支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凉州劲旅,还是那支训练有素、骠悍狂野的西凉铁骑,可遗憾的是,这支军队的主将再不是徐荣,再不是董卓了。

    郭图翘首向天,有浓重的阴霾在他眸子里急风骤雨般逼进,下一刻,郭图高举的右臂狠狠挥落,亲兵一声清越的长啸霎时响彻山谷:“放箭~~”

    两千名弓箭手的嘴角霎时绽起冷冷的笑意,绵绵不息的弓弦崩响声中,一篷篷的箭矢如密集的骤雨掠过寂寂山谷,向着狂飙疾进的西凉铁骑兜头攒落下来,步兵弓箭手历来就是轻骑兵的噩梦,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西凉铁骑之所以被称之为铁骑,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像黄巾重甲铁骑那样,都是身披重甲的铁甲怪兽,事实上西凉铁骑一直就是一支轻骑兵,他们被称为铁骑是因为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的突击,还有手中那一口口令人望而生威的斩马刀。

    不过这一次,西凉铁骑无坚不摧的突击撞上了难以撼动的磐石。

    钢铁般的意志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但是,当两支意志同样坚强的军队相遇时,战斗意志却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因素。

    密集如蝗的箭雨终于攒落在了西凉铁骑头上,战马的悲嘶和士兵的惨嚎霎时响彻长空,疾速奔行的西凉骑兵一片片地倒了下来。

    凉州骑兵胸前背后那两片可怜的薄铁甲可以挡住挡住草原骑兵的骨制、石制箭簇,却根本挡不住张宝麾下精锐弓箭手精铁箭簇的贯穿,如果射中正面,甚至连凉州兵头上的铁盔也会被轻易射穿。

    张宝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代价改良军队装备的精兵政策在这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两军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最终铸成了西凉铁骑诞生以来最惨烈的完败!两千西凉铁骑就像殉道者一样前赴后继、无所畏惧地冲向敌阵,直至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只有数十骑突破了黄巾军军弓箭手冷血的洗礼,突击到了阵前,他们连人带骑、无比悲壮地撞向那一片密集如林的拒马长枪,任由锋利的木削枪尖洞穿自己的胸膛,完成了一名士兵最后的神圣使命。

    “唏律律~~”

    一匹受伤的西凉战马从尸山血海中挣扎着站了起来,仰天发出一声嘹亮的悲嘶然后扬蹄飞奔,让人绝望的是它的双眼早已经被射瞎了,于是直直地撞上了壁立如削的崖壁,一声巨响,然后是骨骼碎裂的清脆声,长安古道上旋即一片死寂。

    。。。。。。。。

    凉州军后阵。

    樊稠瞪大双眼,直直地盯着尸横遍野的山谷,久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两千骑精锐铁骑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无坚不摧的西凉铁骑居然被一支步兵给击败了,而且是毫无悬念的完败,这结果简直令人发疯!

    。。。。。。

    黄巾军中。

    凉州军完败,郭图脸上却是毫无得意之色,回头向身后的亲兵郭林道:“身为三军主将,永远要审时度势、因时因势而战,绝不可凭借武力横冲直撞,更不能妄想以同样的战术战赢得每一场战争!否则,就难免会重蹈今天凉州铁骑的覆辙。”

    亲兵郭林道:“末将明白了,多谢先生教诲。”

    郭图沉声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为将者切忌生搬硬套兵书战法,这世界上没有包打天下的兵法,也没有常胜不败的军队,只有胜不骄、败不馁,进则疾如风、退而不及乱,才称得上是精锐之师。”

    “嗯。”

    郭林重重地点了点头,目露了然之色。

    郭林乃是郭图族人,其人生的膀大腰圆,却粗中有细、性格沉稳。郭图有意历练郭林以使其日后能够为张宝效力,因此不仅要求郭林熟读兵书、精通韬略,更是身体力行感染和改变着郭林~

    。。。。。。

    凉州军中。

    “可恶!”

    当樊稠终于意识到前军铁骑已经全军覆灭时,狂暴的怒火顿时在胸中腾地燃起,樊稠使劲地握紧双拳,眸子里几欲喷出火来,霍然回头,向身边的传令兵大吼道:“传令,左、右两军同时出击,踏破敌营、鸡犬不留!!!”

    “遵命!”

    传令兵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第五百零七章 小人物的悲壮

    汉献帝初平五年八月至十月间。

    张宝再次以铁血手腕强迫关中百姓,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迁徙,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三郡共有将近六十万百姓被迫迁入凉州北地郡以及并州,在北地平原的黄河两岸定居下来。

    大迁徙过后,关中大地十室九空,千里之内渺无人烟。再加上董卓死后,凉州乱军对司隶东部四郡的洗劫,整个司隶校尉七个郡的总人口由汉灵帝中平四年的三百多万,锐减至汉献帝初平五年的三十余万。

    毫无疑问,关中百姓的大规模迁徙是张宝的又一次血腥的迁徙。

    如同上一次从冀州迁往幽州一样,不分士族门阀和贫苦百姓的区别,刀兵所向,不论贵贱贫富统统迁徙,违令不从者~~斩!而且,有了第一次迁徙的经验,在这次大迁徙开始之前,大量屯积于士族门阀仓廪之中的存粮和生活物资一律充公,用来沿途提供百姓生活所需。

    然而此次迁徙毕竟不同于上次冀州迁徙准备的充分,更是为了加快速度,此次迁徙百余万人,到达目的地却不过六十余万人~

    。。。。。。

    长安。

    张宝负手肃立城头,目送最后一批长安百姓在骑兵的“护卫”下踏上了征途,当那浩浩荡荡的车队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地平线上时,张宝悠然回头,身后繁华的长安古城此时已成一座死寂的空城。

    无论是达官贵人、士族门阀,还是市井小民,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狗,都在黄巾骑兵钢刀的威胁下开始了大迁徙,当然也有许多士族豪绅不愿意背井离乡,那么下场只能是满门抄斩,粮食充公。

    何曼疾步奔上了城楼,向张宝道:“主公,长安城内、城外的二十余万百姓已经全部迁徙完了。”

    “嗯!”张宝眸子里忽然掠过一丝浓浓的阴霾,低声道,“公则可曾从长安古道发来求援了?”

    “正是。”何曼沉声道,“公则先生已经连续两次以八百里加急向主公求援了,如果不是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公则先生是绝不会向主公求援的!主公,不如末将率兵救援公则先生如何?”

    “本将何曾不想救援公则,只是眼下咱们根本无兵可派~”张宝目光深沉,凝声道:“算算时间,俞涉的五千骑兵差不多也该赶到长安古道了。”

    张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