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说书人-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方稍有动荡,大军瞬间而至,将板荡扼杀在萌芽之时。
是以在看似昏庸的唐王为杨玉环不惜马力,确是何等精明!”
此话一出,陈进才都没想到过,原来当初妃子笑,竟有如此用意。
可惜呀!
方法是好方法,手段是好手段,当识人不明却把大好局面,全给葬送。
唐皇错信了安禄山,想不到自己以为干臣的人到最后却是反了自己,所有布置俱化为泡影。
此乃大唐没落之开端!
但是现在,蔡京所说的并不是大唐之兴衰,而是说的一个道理。
无论是大秦二世而亡,还是大唐的岭南荔枝,他蔡京说的就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控制地方。
这一点,大宋已经吃到了苦头。
当年侬智高之乱,被僚人攻破了广南几十军州之后,都几个月了,在东京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邕州汉人被屠戮一空,合浦等地鸡犬不留,朝堂上居然收不到半点消息。
这便是朝堂对地方,失去了控制。
小小的大宋朝,就已经如此。
更何况现在陈进才画出来的区域,不知道,竟是几十个大宋。
如此大的地方,他要如何控制得住这些经略来的地方。
这在蔡京看来是一个大问题。
这本来就是一个大问题。
蔡京这么一说之后,所有有点脑筋的人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刚才陈进才画出来的那个大大的帝国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沙滩上的城堡。
陈进才没有想到,这大宋居然还有人了解到交通是这么重要。
这样他很是欣慰,只有在场的人有了这些认识,他才好把后面的布置一件一件的拿出来,让这些人消化掉。
他胸有成竹的表情,让人知道这个事不算什么大事儿。
“看先生的样子,胸中早有丘壑,不如为我等解一解疑惑可好!”
不耻下问,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必须要有的品德和品质。
更何况,开口说出这句话的是大宋做学问的人当中已经说的上号的茅山书院的山长。
这本来就是陈进才要说的话,现在有人要问,那就更要说了。
“在900年后,这片大地上,有一种叫高铁的东西,可以让人一天内从现在大辽的都城,到达现在,大宋的最南边,那个僚人叛乱被割掉的安南。”
“更有一种路,叫高速公路,让人驱车从天亮到天黑能走上3000里路,如果用现在,大宋的里程来算的话。”
陈进才的话,让所有人都受惊了。
“我的个老天爷爷,一天跑上3000里,咋个跑法?”
“天呐!3000里,如果在东京城的话,都可以到达东海边了!
朝游苍梧暮归东海,此乃神仙之能也!”
“废话!照你这么说,900年后的人个个都是神仙。
没听先生刚才说了嘛!那是因为他们修了,一种叫高速公路的路。”
“这种叫高速公路的路,竟然如此厉害,咋修的呀?”
是啊!
先生既然说出了这个高速公路,那肯定是有什么想法,所以所有人都看向了陈进才。
“其实高速公路,早在1000多年前的大秦帝国就已经有了。”
第282章 秦始皇和隋炀帝还有大明的郑和
“原来白牛先生,说着是大秦的秦直道。”
一个书生站了起来,在这个年月,书生不使未必比后世的史学家差多少。
所以,当陈进才说到其实秦朝的时候已经有了,最初的高速公路的时候,他们就想起了那条秦直道。
秦直道这条跨时代的路,可能到了现代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一条路,甚至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那条路上还连一棵树都长不起来。
有的路段现代还可以很好的行走汽车,如果说起质量保证,这绝对是质保2000年。
“造这一条路,耗尽大秦的民力,大秦二世而亡,除了控制地方没有做好之余,其实更多的就是这条秦直道耗尽了大秦的民力,还有财力。”
再次说话的还是蔡京,他作为一个老相,把持了大宋的朝政多年,所以当起了头说起秦直道的时候,他能把里面的事情侃侃说来。
这就是一个人的底蕴,而且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不管是控制地方还是秦直道耗尽了民力,他都是一语中的。
足见这个人,以前当上大宋的相爷,不是侥幸。
“跟秦始皇一样的,还有隋炀帝。
他挖的大运河就跟秦直道一样,后世得益,但在当时确实耗尽了民力,还有财力。
不过隋炀帝倒是比秦始皇要好一些,他挖通了大运河,还没有耗尽,直到他三征高丽才耗尽了国运!”
他们说的话,陈进才是非常赞同的,他说的一千年前的高速公路就是秦直道。
而秦直道确实是耗尽了大秦的国力。
但是,他却可以让骑兵三天内,从秦都咸阳直奔北疆。
把以前需要两个月的行程缩短为三天三夜。
据后世调查,当时秦帝国有30万强悍的士兵据守在北疆。
这些士兵每天需要消耗50顿粮食,当然,这是现代的单位,以前所用的单位应该不是这些。
然后,如果是从咸阳给北疆那里的士兵,运送军粮的话。
想要运送50吨粮食,却必须要带上9000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因为以当时的运力,路上被民夫和牲畜消耗的粮食,却是要比需要运送到目的地的粮食高出百倍以外。
所以说,大秦帝国修了这条秦直道,是一个跨时代的创举,不过因为他太急了,导致死的人太多,消耗的财力也太多了,拖垮了整个帝国!
隋炀帝也是,他挖的那条大运河,可以很快的用船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后来的那些朝代能很稳定的,维持整个帝国的强大和安稳,靠的就是南粮北运。
这条大运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船运比陆运更好的是,少了牲畜消耗的粮草,这是一笔很大很大的开销。
基本上,会算账的人算过这笔账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运送的粮草,基本上百分之五六十都落到了这些牲畜的肚子里。
而照顾这些牲畜需要民夫,路上民夫得吃喝,吃喝也是消耗!
牲畜和民夫加起来的消耗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数量!
一个非常重的负担。
可是如果船运的话,人们惊人的发现,一艘船上能装的东西非常非常多,是马队的好几倍,而消耗却是惊人的小。
一艘船用得着多少人?
可是,两三匹马却需要一个人去照顾,长途运送的话,其实一匹马或者牛也拉不了多少东西,哪怕是有车。
所以,船运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惊人的一个进步。
大运河的诞生,可以说是为后来的朝代,加上一条非常粗大的血管。
这条血管,意义重大,属于定海神针一类的东西。
不过悲哀的是,不管是秦始皇还是隋炀帝,都是因为这些耗资巨大工程,而被后世学者们所病诟。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耗资巨大消耗国力,苦了老百姓!
也是操之过急的一种现象,一种表现。
应该是不管是秦始皇修那条秦直道还是隋炀帝挖那条大运河,他们都没有让参与者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是得到了苦难和死亡。
“如果修那条秦直道可以得到财富,挖那条大运河也可以得到海量的财富。
参与者皆得益,便不会对人形成苦难!”
“在900年后很难想象修一条高速公路,居然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对老百姓造成苦难的。”
“更难想象的是修一条运河航道,也会么一个皇帝背上了残暴的名声。
难以置信啊!”
“要知道在900年后,有一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财富流通之必须。”
“从咸阳修一条秦直道去北疆,对于国家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以负担的事。
如果将秦直道分段包给一些财力雄厚的家族或者富商,他们出力修路的话就不会是强加徭役于民众,因为他们没有那个权力,他们只会出钱。
这样的话,修路的那些老百姓他们就不说出来做白工,而是可以拿到工钱,这便是修路给那些参与的老百姓带来的权益,或者说利益!
而那些包下直道分段的富商,不能是摊派只能是他们自愿。
能让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去换,必定也是更加巨大的财富!
在那北疆,草原上有海量的皮毛牛角牛筋,最最重要是那里有海量的肉。
只要掌握了怎么做肉干的方法。
他们就可以用一些生活必需品,从北疆那里的匈奴人手中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是一个经商的权利,也可以让他们在自己修筑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建一个收费站。
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多少年,用于修路的回报。
这些都是修路带给那些富商的财富。
像挖大运河也是,在河道上设个卡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儿。
只要那个富商包下来那一段的河道挖出了是合规格的运河。
就有资格在他挖的那一段河道里收费多少年。
这就是挖河道所带来的财富,大同小异。
反正这些工程,给国家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是必须要做的,只不过是做的方式,如果不对的话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如果做的方式对的话,给百姓带来巨大的财富。”
陈进才说到这里的时候摇头叹道:“在原来的历史里,几百年后的明朝,有一个叫郑和的,也是这么一个悲剧人物。
他跟秦始皇和隋炀帝一样,都是桌子上趴着的杯具!”
第283章 这是在交代后事
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其实那就是在一个岔路口,看你是往左还是往右。
而在那个时候因为前路的迷茫,结果大明朝选择了不走。
却在那个时候西方竟然开始了,由航海而产生的高速发展。
由航海产生利益,有利益争端催发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决定了国力强大与否,还有以后发展的路线或者以后发展的潜力。
而这一切,大明朝都没有,或者说他们错过了,因为他们选择了不走。
“在几百年后的大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抢了他侄子朱允炆的帝位。
后来传说朱允炆逃往海外。
朱棣命宦官马三宝,也就是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郑和的大太监,带着人马下西洋到海外去找这个,出逃的建文帝朱允文。
郑和从头到尾一共下了七次西洋,俗称是宣威于海外,其实据猜测,另外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寻找到建文帝朱允炆。
结果他七次下西洋,耗费的财力巨大,最远的时候,有记载的说是到了后世人称的非洲。
也有传说,他当时已经比西方人更早的发现了美洲。
但是很悲哀的是,无论是秦始皇修建高速公路,还是隋炀帝挖通大运河又或者是郑和七次下西洋。
他们也许都是为了国事。
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通过这一个事情这个行动这一件事儿,为国家带来财富,而不是只是虚耗国家的财力。
所以在郑和死后,大明朝内些当官的那些读书人,那些脑袋缺根弦的大臣们,一把火烧掉了所有船图,海图,游记见闻。
让郑和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让华夏民族,从此落入深渊。
因为这个时候,西方正在利用大海开始崛起。
开始超越华夏!
因为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大海,谁就赢得了未来的话语权!”
这一段历史,是后世中国人心中的痛,如果当时的华夏能掌握这一个机会。
那该多好!
陈进才在这里说的慷慨激昂,离他不远处的一间屋子里,月姫听着他的声音却是心神不宁。
这个,心神不宁的感觉,从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现在听着陈进才给那几千,读书人说的话,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为什么呢?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一种即将发生自己难以接受事情的感觉。
特别是听到夫君现在正在说事儿的声音时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当一个人坐立不安的时候,她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热锅上的蚂蚁。
人通常都有一种非常特别的能力,叫做预感也叫做第六感。
我们几乎任何一个人小的时候,都曾经有一种经历。
就是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会看见一些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
这个就是当时还小,心灵纯净的时候能看见的,所拥有的一个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长大之后还有这样的能力,这叫天赋。
最后一种就是当自己的亲人,自己特别特别在乎的人,要发生一些不幸的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坐立不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月姫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
随着陈进才说的话越说越多,她心里那个危机感就越来越重!
这是为什么呢?
可是现在,陈进才的声音,还在说:“……我前面跟你们说过,未来是大海的天下,谁掌控了大海,谁就拥有了未来。”
“因为海运比陆运拉的东西要多运送的兵力要多速度还快。
在陆地上要走一年的距离,在海上,可能只需要一个月,两个月。
这就是速度!
当探索出来海路的时候,那就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商路。
当然,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征伐路线。
最主要是,我华夏海岸线很长,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如果不对海洋进行开发。
那么漫长的海岸线中任何的一点都会是别人进攻的桥头堡。
如果说,当以后发展到一定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地话,一个对自己的百姓负责的国家就会把战火燃烧在自己的国境线外。
这也就是俗话说得好,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别的国家的人总比死记自己国家的人强很多。
好了,话说的有点多!
我和平谷有个图书馆,那里面整理了,原来世界,在原来的历史上所发展的未来几百年。
各国的军事兴衰里有他们走过或者错或者对的路。
你们在场所有人,主要得到和平谷评估对华夏民族有贡献,对百姓有贡献的话,就可以得到进入和平谷深造的资格。
在那里,别的不敢说,你们会明白自己未来的路,自己国家未来的路。
在未来,有运送货物比现在轻变很多的,四轮马车,汽车火车,u在天空上像鸟一样飞的,一次可以运送几十上百人的飞机,一天就可以飞上万里远!
和平谷都有那些东西的资料,还有,未来的天下是大海的天下。
那么船就是重中之重,和平谷也整理了一批从不传到铁船再到超级巨舰的发展历。
然后还有武器,和平谷里有古代的,现在的,未来900年所有武器发展史。
从弓弩到火枪,然后再到后来的一挺机枪守在那里就可以屠杀几千人上万人的超级大杀器!
当然还有火炮的发展史,最重要是那你还整理着,900年后那个时代,已经创造出可以把人族送到月亮上的技术。
当然,以上所说的任何技术都只是一个大概方向。
具体,要怎么做,和平谷那里整理出来的资料会有一个大概的指引,剩下的就靠去学习的人自己努力!”
陈进才一口气说了好多好多,好像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说一遍。
他的状态很不对,他的语速变快了好多,下面的那些学生们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站在他身边的赵佶,却能很清楚很明白的看到陈进才眼中的痛苦与挣扎。
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怎么会有这个表情?这个眼神?
突然一个倩影冲了过来,紧紧的抱住陈进才,泣不成声!
陈进才僵住了,半晌手才抬起来,轻轻地把怀里的倩影给揽住。
月姬抬起头时,眼泪已经把脸,全给糊住:“你是在交代后事吗?”
第284章 我走后,你要照顾好自己
你这是在交代后事吗?
月姬清脆的声音现在竟然变得嘶哑,满脸的泪水伤心欲绝。
她心里在忐忑,不知道怎么就有了这么一个念头,如此荒诞的念头。
那就是,现在的陈进才就是在交代后事。
这是完全不敢置信的,也很难让人相信,就连月姬自己,在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了这个念头之后也是马上就把这个想法给否了。
可是,有些东西一旦出现就很难把它弄走,这个想法也是这样。
就在刚刚,她脑海里出现了这个念头之后,就给了自己一巴掌:“胡思乱想什么?夫君何许人,勇冠当今天下,何人能威胁到他的性命,又怎么会有交代后事这一说!
竟然咒自己的夫君,该打!”
说完又多打了两巴掌,很用劲,但是念头这个东西有时候就像是毒蛇一样,一旦产生就会在心底里滋长,长成那缠死那参天大树的老藤。
她想起自己夫君这一个月来,这半年来所有布置,越想就越发现,自己夫君就像是要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给交代出去一样。
什么底也没有给自己留,这样,除了像是交代后事,还会像什么?
特别是,自己预感,自己预感到如果夫君说完现在要说的话,做完要做的事之后,将会有非常不妙的事情发生。
一件自己永远也接受不了的事。
而自己接受不了的事,除了夫君离开自己以外,还能有什么事?
确实,现在的月姬,除了陈进才这么一个弱点,她好像没什么弱点……不!还有一个,一个连陈进才现在都不知道的事。
所以,她冲了出来,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夫君为什么要交代后事,但是她觉得自己要是不出来阻止的话,会失去挽回自己夫君的唯一机会。
所以她冲了出来,问出了上面的那句话。
“你是在交代后事吗?”
“求你了,不要离开我,不要……我会接受不了,我会受不了的!”
月姬在哀求,在盼望,她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只要一点,那就是陈进才答应自己,停止交代后事,留在自己身边。
直到永远!
“月儿,你在说什么?失心疯了么!”
赵佶大声喝道,怎么好好的都要扯到交代后事上了。
不过,在月姫没有出来说这句话之前,他还没有感觉,现在听到这句话之后,连他都觉得陈进才说这些,完全是太过着急了。
其实不只是他,再长几个上了年纪的都是人精,他们也是听到了这句话之后,联想到现在陈进才的举动。
好像真的是尽快的,在这里把所有事情都给交代下去。
这个事很不对劲啊!
难道这真的是要交代后事?都不敢自信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然后都艰难地摇了摇头,不可能的,陈进才这个名字代表着无敌!
而且看了他现在红光满面的样子,也不像是有什么隐疾。
特别是他的出身还有他的年纪,那神秘的出身还有强悍的身体,都让人相信这世间任何疾病都不会在现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年纪找上他。
特别是,听说当初他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用血换命。
用别人的血来换伤者的寿命,这就足以证明在医术上,这世间,难以有人出其右。
这样的人怎么会在现在申请提壮,还很年轻的时候患上足以让他交代后事的疾病呢?
所以这是不可能的,那么除了这个,除了无解的疾病以外,还有什么事让他绝望到要在现在交代后事呢?
所以,对于月姫说陈进才现在是在交代后事这个说法,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敢相信。
可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月姫作为陈进才的枕边人,跟他在一起,已经好几年了。
那么接触到他的一些秘密,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现在这位以前大宋公主……帝姫,现在的和平谷主母,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陈白牛有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秘密。
所以现在突然出现在这里,哀求。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是说白牛先生陈进才命不久矣,那么他提起要建立的大中华帝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失去了力压天下群雄调控华夏大地,各种势力的陈进才,在场的聪明人们不认为这天底下还有谁能保证,在场所有人看到了刚刚陈白牛所说的所有利益之后还能保持向着中华帝国的心。
如果陈进才真的死亡,那么未来那个还没有出现就已经夭折的中华帝国将不会再出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陈进才真的要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