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霸天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赵构一下子坐下,顺嘴说了句真的,那是幸福来得太快,所以腿有些发软,所以……,但这看在众人眼里可就不一样了,那是皇上想到亲人受苦情切的表现。
    这一会功夫,群臣本来对于赵构一个劲的想议和,心怀不满,但赵构的这一系列‘表现’群臣也对赵构突然来了个大转变。‘皇上不是真心议和,而是……哎!皇上也是被逼无奈啊!
    
    第一百零六章:头大的萧炎
    
    “皇上保重龙体。”群臣又是一阵关心的劝慰。
    “秦桧。”赵构声音倒是很平静。
    “臣、臣在。”饶是秦桧宦海多年,但在不测临头之前,也是心神恍惚。
    赵构其实知道,秦桧不论有什么想法,其实还是想讨自己的好,但是“可惜啊!马屁拍在了蹄子上了。”赵构怀着怜悯的目光看了一眼秦桧,恰恰与秦桧对上了眼神,看着一副可怜样子的秦桧,心里想到此前的种种,不由心下叹了一口气,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因为苗刘叛乱对与秦桧的表现不满意而故意来冷落了他,再者他与萧炎现在摆明了水火不容,而萧炎一下子成了侯爷,外人看来萧炎在自己心里现在是第一红人啊,所以秦桧这也是为了自救吧,才……”
    想到这里,赵构不由微微摇了摇头,这让秦桧看在眼里,本就在下沉的心,一下子变得冰凉冰凉的。
    赵构知道,如果让群臣议秦桧的罪过,那只有死路一条,自己呢虽然这次是没法保住他了,但也不想一下子就让秦桧太惨。
    瞅了一眼,心道:“皇上也不是什么都说了算数啊!”先开口道:“礼部尚书秦桧。”
    “臣在,臣知罪。”秦桧也知道一旦群臣开口那必定是要知自己于死地啊!皇帝开口最不济也不过就是一死吗,但总还是有一线机会的,见赵构说到自己,赶紧出来跪下认罪。
    “礼部尚书秦桧,为邀圣宠,胡言乱语,误导君父,实乃不赦之罪。”赵构这是缓缓说道。他一时也没想明白要给他定个什么罪名合适,斟字酌句的说道:“但念及多年侍君侍国还算忠心,朕放你一条生路,回家好好反省,无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秦桧愣了,这算什么处罚,群臣也愣了,这……
    但皇上说了那就是金口玉言,只能高呼皇上圣明仁慈。
    萧炎冷眼旁观,心里叹道:“看来历史的轨迹虽有所改变,但基本还是按照规律走的。”
    “萧爱卿!”赵构喊道。
    “靠!”怎么又是我,嘴上却说道:“臣在。”
    “爱卿,一心为国,这次朝议,爱卿居功至伟,朕要怎么赏你呢!但是爱卿刚刚晋封爵位而且又是大将军,真虽然可以在下旨,但你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升的太快反而不是好事啊!”赵构一片谆谆之心。
    “哎呀!这次听赵构说的倒是有些道理。”萧炎回道:“臣为朝廷之臣皇上之臣,忠心为君,乃是本分,实心说话办事,更是理所当然,何须赏赐,如陛下真要赏赐,萧炎也是绝对不敢领受的。”
    “嗯!”这几句话说的赵构还是心里挺舒服的,“是个识抬举的人,懂得大体。”
    “这样吧,爱卿之心天日可昭,朕也明白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朕就赐你一项特权,今后凡是你辖下五品或五品以下官员由你自行任命,然后报吏部记档。”赵构说道。
    “哄!”殿下一阵轻声,要知道大宋的国策是与士子共天下,武将的地位始终比不上文官,是为了防止武将造反。萧炎这一下可是开了大宋的先例了,作为武将,而且还是侯爷,不但驻扎一方总领军政民政大权,现在又有了人事权,这意味着在建康镇江两地,萧炎就是‘皇帝’。
    “另外。”赵构将继续说道:“这次有你统领镇江,而韩世忠将军调到平江,镇江一地不论军政聚会缺少官员,这些一切有你自行决定,报吏部备案。”
    “康元之。”赵构对萧炎说完,又转头想康元之说道:“建康镇江两地如有奏折,即刻办理,不许刁难。”
    “是!”康元之答道,看来赵构知道一些下面官吏的‘本事’。
    其实就是赵构不吩咐现在谁还敢得罪萧炎,驻守两地爵封王侯,十几万大军,摆明了这是当朝的第一红人啊!
    “另外!”赵构又说话了。
    一连串的封赏,群臣都来不及反应,见赵构又一个另外,有的人甚至在想,在另外是不是皇位都得让了。
    “京查大计,乃当务之急,,本来这次准备让秦桧主持,谁知,哎!”赵构叹了一口气,“现在就有萧炎负责吧,相关人手可有六部或是各州府自行挑选。”
    萧炎听完,上前领旨,回来心里暗笑:“这能装啊!估计这回秦桧想死的心都有了。”
    果然,秦桧本就苍白的脸现在没一点血色了,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后悔的。如果面前有块豆腐,他肯定奋不顾身的撞上去。
    “还有!”赵构没等群臣反应又来了,不过这此不是另外了,改为还有了。
    ‘刷。刷、刷、刷。’所有的目光全聚到萧炎身上了。另外完了,又来还有,群臣彻底歇菜了,面对如此多的目光,饶是萧炎脸皮厚点也有些顶不住了,终于脸红了。
    赵构也发现这种情况了,不过他到没理会只是超着萧炎笑了笑:“一事不烦二主,萧爱卿身在宋金前沿,对金国的情况了解清楚,这次与金国的会商就有你领头,王伦协助,一切相关司衙全力配合。”
    萧炎这是觉得头都大了只是剩下‘臣遵旨’了。
    “最后。”赵构说完这个又道。
    “扑哧”赵构自己都笑了,群臣的目光这时已经固定在了萧炎身上了。
    “皇、上。”萧炎懦懦张了一下嘴。
    “退朝。”赵构自己和群臣开了个玩笑后大笑着扬长而去。
    ******
    “侯爷、侯爷。迎宾馆的内侍轻声的叫道:“侯爷外边各部的官员都在门外等候这侯爷的接见呢!”
    萧炎早就醒了,也隐约听见外边车仰马嘶的,但是他现在还没把事情理出头绪来呢,出去也是空话套话,于是吩咐道:“你去外边告诉他们,各回自己衙门,有事我会去找他们的。”
    内侍匆匆去了,不一会又匆匆回来了,低着头苦着脸说道:“侯爷,小的无能劝不回去,他们都是事情紧急,拖延不得。”
    “那就,让他们全进来吧!”萧炎想了想说道。
    内侍的头再低都要到裤裆里了,蚊子似的说道:“这也不行。”
    “怎么不行。”萧炎不解的问。
    “侯爷还是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萧炎穿戴好了随着内侍的指引,往外走去,还没到门口呢就听到门外的低声喧哗,内侍打开门一看。
    “我滴妈呀!”萧炎惊呼。“却是进不来。”门外灰压压的一片。
    “难道全临安的官员都来了。”顿时头就大了。
    
    第一百零七章:府邸
    
    幸亏这种情况,还没持续多长时间,萧炎就得到解脱。
    “圣上有旨,宣萧炎进宫议事。”萧炎见是蓝珪亲自来的,敢忙过去接了旨,然后和蓝珪一起走进院里。
    “兄弟,是不是有些头疼啊?”蓝珪嘴朝着边上一努,笑着说:“皇上知道会这样,我特地自告奋勇的出来,一是为兄弟解围,二是有几句话告诉兄弟。”
    “啊哦!”萧炎有些诧异旋即就明白了,权利,还真是个好东东啊!“蓝大哥有什么话屋里说去。”
    “去找两顶轿子。”蓝珪转身对随时在后的内侍说道:“到后边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停下。”
    见萧炎瞅着自己,笑着说道:“兄弟,哥哥带你去一个地方。”见萧炎想问,抬手拦住了他,“到了就知道了。”
    两人一是当朝最得宠的内侍,一是现今风头最劲的将军却像做贼一样,一人坐一顶四人小轿,一前一后的离开了迎宾馆。
    迎宾馆在朝天门外,萧炎坐在轿上感觉约莫小半个时辰轿子停了小来,押轿以后轿夫撑开轿帘萧炎一低头走了出来,见蓝珪已笑容满面的站在那里,萧炎四处打量了一下,见是在一座小山坡上四周地处空旷,不远处苍松翠竹,林间隐约露出雕翎飞檐,山坡下不远到时一处热闹所在,顺风还能听见熙熙攘攘的声音,倒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见蓝珪向自己招手,信步走了过去,这时他也没问,随着蓝珪走了进去。是一座府邸,蓝珪没有带着萧炎进去,而是先领着萧炎围着外边转了起来,四周倒是寂静无比,高大的围墙外边是宽阔的马路,边上到时府邸林立,时不时还看见带甲的军士循行而过。可能是看见萧炎和蓝珪穿着打扮不俗,故而没有盘问,这一圈下来,萧炎看看天上的太阳,已近中午。
    “蓝大哥,还在和小弟打哑谜呢。”这一路上,两人倒是没少说话,只是萧炎一提起来,蓝珪就笑嘻嘻的说,稍后便知。
    终于又转到了那府邸门前,“萧兄弟,到了你的府上还不请哥哥进去喝杯茶吗?”
    “我的府上。”萧炎很是诧异。
    “萧炎听旨。”蓝珪没接萧炎的话,但随即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镇北侯府邸一座,以资嘉奖。”
    “萧炎谢皇上恩典。”接旨完毕,萧炎站起来,朝着蓝珪笑道:“多谢哥哥了,只是今天恐怕没法招待哥哥啦,改天一定请哥哥光临。”
    说完,萧炎脑子突地一动,又开口说道:“萧炎这次负责京查大计,哥哥知道是什么意思。”
    蓝珪点了一下头,萧炎继续道:“萧炎蒙皇上隆恩,心内感激万分,但有怕力有不逮,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所以!”
    萧炎看见蓝珪的表情,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再拐弯抹角:“萧炎想请奏皇上,派哥哥和兄弟共同办理此事。”
    萧炎说完之后,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蓝珪心里暗赞萧炎聪明,在蓝珪来前,赵构还和蓝珪说起,不知萧炎能否担起如此重任,言语之间是对萧炎不放心呢。有心派人协助,又怕萧炎说自己不信任他,不派吧,赵构自己又不放心。为此他一早上都心神不定的,今天一是派蓝珪出来宣旨,二是让蓝珪谈谈萧炎的口风。
    蓝珪和萧炎的关系不错,他本来准备,宣旨过后和萧炎说的但没想到萧炎自己提出来了。那反倒不用做那个坏人了。
    “哥哥会把你的这片心意回奏皇上,至于委派人员,这还要兄弟自己上奏,毕竟我们是做臣子的。”蓝珪一副你懂得的样子说道。
    “是啊,皇上吗,要给面子。”想到这里萧炎说道:“哥哥,我们进去看看吧。兄弟这还是第一次有自己的府邸呢。”
    蓝珪想了一下说道:“兄弟,今天先不去了,噢!”说到这里,蓝珪一拍脑袋:“兄弟皇上说了给你三天时间,处理一下自己的事,然后进宫见驾。”
    蓝珪急着回宫复旨,萧炎呢眼下的是更多,两人便没再啰嗦,,匆匆告别。
    萧炎急匆匆地赶回迎宾馆的时候,那名内侍正在后门那急得打转呢,见萧炎回来,他连忙迎上去,轻声在萧炎耳边说了几句,萧炎一愣,赶紧走进迎宾馆的内花厅。
    一进门见全是熟人,打发内侍走了之后,萧炎也没顾忌,一下子跪倒在地,“师父,徒儿给师父行礼。”
    萧炎本不是个好下跪的人,但有些时候却是没办法,但在岳飞面前,这倒是真心诚意,岳飞是萧炎在后世最为佩服之人,而且他和萧炎虽然相处时日不多,但萧炎却能感受到岳飞对自己的爱护,在外人面前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尽量不会显得特别亲热,但现在没外人在场,倒是不用避讳。
    “哎呀,都是侯爷了,我可承受不起了,快起来吧。”岳飞那双大小眼一咪笑嘻嘻的开玩笑道。
    岳飞知道自己这个徒弟,虽说外表嬉笑怒骂,没个正行,心里却是明镜似的,而且极重义气,极重感情。
    萧炎起来以后又朝着在做的一躬,“各位叔叔伯伯好。”又朝着梁红玉一躬:“大姐好。”接着两人又打趣了几句。
    其他人到时欣然接受,只是微一点头,唯有康元之与萧炎没正式接触过,起来客气了一下。
    萧炎找了个地方坐下看道,朱胜非,梁红玉,康元之,岳飞,独少了韩世忠。问道:“韩叔叔是不是去追苗刘二人了。”
    “岳兄,真没想到,萧世兄是你的徒弟啊,老康真是羡慕死了。”
    岳飞虽然打趣他,但心里还是对萧炎在众人面前对他的尊重非常满意,见康元之如是说,道:“康兄,你可别惯坏了他,这小子顺杆就会往上爬。”眼中却满是慈爱。
    萧炎又和这几人闲谈了几句,见朱胜非问起自己主持的这次京查大计,萧炎收起了刚才的笑容,正色道:“即使师傅和各位叔伯不来萧炎也会去找你们商议的,这次的京查大计……”
    萧炎刚要说,突然转向门口,喝道:“谁!”
    
    第一百零八章:筹谋(一)
    
    “侯爷,小的过来看看各位的茶凉了没有。”外边说道。
    “噢!进来吧。”萧炎很随意的喊道。
    “吱呦。”一声原来是服侍萧炎的那名内侍。
    内侍轻手轻脚的进来,挨个茶碗看了一下,完全是一副尽心服侍的样子。
    “回来。”看着内侍准备出门的背影,萧炎轻声的喊了句。
    身子轻轻的一震,这下所有人都觉察了,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内侍慢慢地转过身来,躬身道:“侯爷还有何吩咐?”
    萧炎笑着站起来走到内侍边上,“你……”话没说完右手一伸,不容那内侍反应一掌砍在了内侍的左边的脖子上。内侍是来不及哼哼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萧炎这一下,正是后世特警训练的必修科目,一招制敌,砍在了人的大动脉上,瞬间使人昏厥。这本是非常平常的一招,但看在花厅中的几个人眼里,那可是出手利索,绝不拖泥带水,让人淬不及防。
    萧炎拍拍双手,看了一眼地上的内侍,过来坐下,这时几人才反应过来,“好!岳兄的好徒弟。”他们还以为萧炎的这一手是岳飞教的呢。
    岳飞刚要出言解释,见萧炎朝着自己使了个眼色,改口道:“这怎么处理。”
    “先放着吧,等会醒了再说。”萧炎一脸轻松,想了一会,来到门口,把门打开。
    几人一愣,随即点头,脸上浮现出敬佩之色。
    此处的花厅处在迎宾馆的的东北侧,后面是一个荷花池,左边几步之遥是围墙,右边虽说是一片花草,但萧炎处在花厅的中间,只要不是刻意的吆喝,厅外的人无论如何也是听不见的。唯有前边,萧炎这一下子打开门,从里边往外边看是一览无遗,而外边看里边,由于光线的原因,如果不是走近了,厅中的情况还真是看不清楚,更不用说是说话了。
    萧炎的这一举动,几人都明白了,肯定是事关重大,于是几人一下子静下心来,准备听萧炎说。
    “此次京查大计,虽名为监察百官的操守和朝廷的吏治,实际上是由萧炎出面为朝廷的国库增添一点收入。”萧炎一句话点明主题。
    “这和国库收入有什么关系。”朱胜非不解的问,岳飞也是一脸迷茫。
    “朱兄,岳兄。”萧炎没说话,康元之出言了:“千里为官只为财,要是这顶乌纱帽没了,那那里还有财发啊!”
    “要想保住乌纱帽,那就要先破财,然后再发财啊!”梁红玉白了朱岳二人一眼,“你们这么多年的官怎么当得,这点道理都不懂。”
    “那和买、官有什么两样,这可是亡国之道啊!”朱胜非有些不相信这是萧炎的注意,而且赵构竟然还同意了,“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拿钱买、官,确实是亡国之道,不过这要看这卖、官的人是谁。”梁红玉和康元之早就明白了萧炎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了,见朱岳二人还没明白,心里腹诽不已。
    见几人好像暂时能接受了萧炎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杀鸡儆猴,抓住一两个政声不好的,民愤大的,或杀或抓,现在官吏中引起恐慌,然后再派人私下传播。最好是被处置的官员的家人或是下人出来说,他们家花了多少钱,多少钱,才平安无事。
    我想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小子就财源滚滚了,当然还有一条,就是这些人必定不甘心,肯定会羊毛出在羊身上,去搜刮老百姓,为此皇上特被有谕,着我属下驻屯军五百军士入城负责京畿的治安,如发现又趁机骚扰百姓者可杀一儆百。
    “这、这。”朱胜非乃是多年宰相,更是孔孟信徒,萧炎这一手他怎样也觉得不是很合适。但又提不出反驳意见来。
    “贤侄。”朱胜非支支吾吾说道:“这一下贤侄的名声可就。”
    “我的朱老哥。”康元之忍不住了,“我朝自立国以来,就重文轻武,要不是立国以来战事不断,恐怕现在武将的地位更低,萧兄弟年纪轻轻,手握重兵,肯定会引起皇上的忌讳,这次萧兄弟,蒙太后收为义子,爵封侯爷,不无拉拢之意,本想趁机让小兄弟留在临安做一个闲散王侯,但是没想到这次秦桧和金国的使臣无意之间帮了萧兄弟一个忙。”
    似是话说得多,康元之喝了口茶继续道:“咱们的官家,也是聪明之人,知道这时要是把萧兄弟留在临安,难免会在建康引起混乱,给金人可乘之机,他可是对上次的金人南侵,陛下可是心有余悸啊!”
    众人哈哈笑了一阵,萧炎看在眼里,大宋亡国不为无因,这些官员私下里对朝廷已经没了信心。
    “这次在外驻军将领的调整,可以看出来。”康元之接着说:“萧兄弟,这次虽接管建康镇江两地,明面上是皇上对你的信任,但你看这此吕颐浩,他本是皇上的老师,勤王有功,怎麽样也要封侯拜相吧,但皇上虽升了他枢密院副使,但是还兼着江淮两浙制置使,江南转运使,负责沿江驻军军粮转运。韩世忠韩将军这次领军平江,正在萧兄弟的后面,而且萧兄弟的一半军粮都有韩将军负责供应,而韩将军的物资粮饷却又临安户部统一调拨。”
    康元之似是憋了很多话,不吐不快,“岳将军,此次攻克襄阳六郡,本可乘势北上,但却被勒令只可在襄阳驻扎,而不能随意调动。这时为什麽?”
    康元之自问自答,“功高震主,这次吕颐浩驻守江淮,岳将军的军粮恐怕也会卡在吕颐浩的手里。”说到这里瞅了一眼萧炎。
    “萧将军是洞庭湖人士,我想这次将军的江淮路义军大总管改为江北义军招抚使,实则是把兄弟的根基给拔出了一半。”康元之说到这里看着萧炎。
    康元之这几句犹如醍醐灌顶,萧炎一下子清醒过来,对事不迟疑,“师父,我在洞庭的水寨之中还有不少的粮食物资,师父要马上派人到水寨去全部拉走,不能便宜了吕颐浩。”
    萧炎说完之后,几人相视一笑,都不以为意,觉得一座小小的水寨能有多少东西,也都没在意。
    萧炎全当没看见,继续说道:“粮食约有二十几万石,军械甲胄装备个十万人不在话下,金银珠宝要有几百万两。”
    “等等。”众人惊了。岳飞打断了萧炎,他知道萧炎有钱,但没想到有这麽多,一时不知如何说了。
    “哎哎。兄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大姐我这而不要多了,一半就行。”梁红玉这时急道。
    “不带这样的,这是我徒弟孝敬我的。”岳飞一听梁红玉插了一杠子,也急了。
    看着两人斗嘴,朱胜非轻轻地问了一句萧炎,“贤侄,我问你一句,那建康你有……”
    “十年。”萧炎看似答非所问,但这一句就够了,萧炎现今手下也是十几万人,十年的军饷。
    见朱胜非和康元之看着自己,萧炎的一句话,把这两人都给惊着了,他们还不知道这还是萧炎有所保留呢。
    “抢的。”萧炎看见两人那好奇的目光,脱口而出,理直气壮,随即又加了一句,“金人的。”
    
    第一百零九章:筹谋(二)
    
    萧炎笑着半真半假的把自己从洞庭湖奔袭建康的经过说了一遍,一席话下来所有人都呆住了,岳飞虽然多少也知道一点,但却没想这次萧炎说的这麽多,过了好久几个人才缓过劲来。
    “感情,我们这里不但有一位少年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大财主啊。”朱胜非摇头晃脑的说道。
    看几人的表情,萧炎暗自好笑,“我这还是有所保留呢,要不然你们的眼珠子还不得瞪出来。”
    事不迟疑,萧炎也没犹豫但他现在身边没有别的人,只好叫岳琳出去一趟了,好在岳琳和王元贵也认识,到不用在多说什么。岳琳听萧炎说完后自行去了。
    “这次京查大计,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是陛下的事了,暂时先不用说,还有就是这次金人议和的使者来到临安,看皇上的意思是铁了心要议和,不知各位叔叔伯伯有什么好的提议。”萧炎说道。
    几人都一时没说话,看样子是在思考,萧炎也没打断他们,只是自己在一边端着茶杯喝茶。
    “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和兵力,暂时议和,积蓄力量,以待将来北伐,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康元之见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