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霸天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兵器库中的腰刀萧炎见打制的不错,一千把。皮盾也可以,一千。长枪还行,一千。等萧炎出库,见陈规随在后边,纸上密密麻麻的记着这麽多,萧炎一拍脑门,就带了这十几个人可怎么拿走。
萧炎边想着是不是打发高战回去喊人,谁知一出武库的大门,外边恭恭敬敬的站着几个人,萧炎一看认识。
“侯爷,前来视察武库,下官接驾来迟还请恕罪。”兵部尚书卞长卿身子一躬说道。
以萧炎现在的身份,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做到兵部尚书之人岂能连这点都看不透,在萧炎和陈规进去以后,就有人通知了卞长卿。
卞长卿在建炎元年,因曾救过赵构,而得以步步高升,其人还算是本本分分,只是官越大胆子却越来越小,萧炎对着卞长卿影响到不错,只是看到他那副惊惧的样子,“不知他当年是怎么有勇气从金人手下救出赵构的。”
萧炎今天大有收获,而且还发现了陈规这个人才,在交谈中,发现他不但对于各种兵器熟悉,而且对于行军布阵,城防建设防守,民生民计也是信手拈来,致使萧炎如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不已。
一出来见到卞长卿,萧炎有了主意,含笑回应,“卞大人,怎么来了,我就是随便转转,顺手为几个卫士找几套兵器甲胄。”
这个顺手可够大的,卞长卿却不理会这个,他见萧炎笑容可掬的说完这些话,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说话也顺当了,“侯爷身份尊贵,理当加强护卫,这本是应该下官考虑的,却劳侯爷亲移玉趾,是下官失职。”
卞长卿抱着礼多人不怪的想法,一张嘴就谀词如潮。
“嗯!”萧炎点了一下头,不是因为他的马屁,而是觉得这卞长卿还真没浪费这宦海生涯的历练,会做人。
“卞大人,今晚可有空,萧某蒙皇上恩典赏赐府邸,今日正逢乔迁,如卞大人有暇,可否赏脸。”
有求于人,而且萧炎深知现在的临安城恐怕一半的官员都在琢磨着如何萧炎家中去祝贺,萧炎顺水推舟给了卞长卿一个面子。
卞长卿近日正在为此事发愁,按说他这个尚书倒没必要巴巴的去讨好萧炎,但萧炎自到临安来的一系列风波,再加上赵构的宠信,由不得他不去巴结萧炎,一旦这个侯爷发飙,连丞相都落马了,更不用说是他这个尚书了。
萧炎话一出口,卞长卿顿时觉得有种瞌睡刚来,立即就有人递枕头的感觉,受宠若惊之下磕磕巴巴的说道:“侯爷邀请,下官一定过府候教。”
随卞长卿来的那几个主事这时也眼巴巴的望着萧炎,萧炎却在没开口相邀,这面子给多了就不是面子了,必要的时候这个逼还是要装的,萧炎深知此理。
卞长卿见萧炎只对自己亲口相邀,也觉得面子倍足,不自觉地把腰都稍稍伸直了些,准备陪着萧炎出去。
“噢!陈主事,晚上一起去吧,下午萧炎会派人来接你的。”萧炎就要走时回头说了一句。
众人看陈规的眼神立即变了,尚书大人才只不过是开口邀请了一下,一个六品主事竟然要萧炎派人来接,两人什麽关系。
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陈规冷不丁的听萧炎这么一说还是脸激动得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我自己去就行了,不敢劳动侯爷。”陈规好不容易把话说出来。“倒是大伙一起去侯府恭贺乔迁之喜。”
陈规刚才见到萧炎只是出口相邀卞长卿,而没理会边上的那帮子主事和侍郎,这时自己一个芝麻小官竟的萧炎如此推崇,于是大着胆子为几个同僚说了句话。
“嗯!”萧炎知道陈规的意思,点了一下头,看着那一帮子眼神热切的兵部官员,“萧炎奉旨主持此次京查,身份微妙,本不欲邀请多人,被人诟病,但诸位大人要是有时间的话,萧炎必定恭候。”
第一百一十三章:护国金剑
饶是萧炎早有心理准备,道了下午还是被门前的场景吓了一跳,据高战和几名亲卫的观察,前来恭贺萧炎乔迁之喜的官员光送礼的队伍排出足有几里地了。
那些官员到是没有随在队伍里,而是拿着拜帖,和礼单聚在萧炎府前的小广场上,足有千人之多。
岳飞朱胜非梁红玉康元之及一些二品以上大员,到是被萧炎迎进了府里。
最引人注目的是兵部尚书卞长卿,来的不早,竟然被萧炎的亲兵亲自迎进了府里,连带着他的一些僚属也跟了进去,看那些僚属的官服,竟然还有一些六七品的低级官员,这让等在外边的那些三四品的官员腹诽不已,但在见到萧炎的亲兵对那几个低品官员还特别客气的时候,不由满脸迷茫之色。
卞长卿现在可是觉得面子上最有光的,不但有人亲自迎接,而且还把自己的僚属都请了进来,这时现场所有官员都没有的,当然他心里知道,这有可能是陈规的面子。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的望了一眼陈规。
陈规没想到今天的场面这麽大,而且他进来时看见一些平时都不用正眼看自己的官员带着羡慕的眼神看自己,心里那点小虚荣也是一下子膨胀起来,进来后见到自己竟和平时如高山仰止般的官员坐在一起喝茶,茶都喝了好几碗,还如在梦里,再看和自己一起来的那几个同僚俱是如此。
萧炎坐在主位上轻声细语的和这些人说这话,对卞长卿的态度更是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得出来,特别的亲近。
卞长卿这是自是暗自高兴,见萧炎的态度就知自己这次的礼送对了,他在萧炎走后,立即就问陈规萧炎来到后的一言一行,等他知道萧炎的来意后,苦苦思索了一会,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见萧炎和他的亲卫高战骑得马是正儿八经的大宛良驹外,还有十八个人,人倒是个个精明强悍,但骑得马却是普通的北地军马,虽也不错,但毕竟不是良驹,卞长卿心念一动,率众人来到太仆寺,为萧炎挑选了十八匹训练有素的大宛良驹,匹匹神骏非凡。
当时的大宋朝廷,建国初就对军马的管制极严,到了南宋后因南方不产马,对马的管制更是胜过从前,卞长卿虽说身为兵部尚书,但公开的那朝廷的东西送给私人这也是大罪,不过自金人南侵,这些制度倒是有所松懈,即使这样卞长卿也只是送了萧炎十八匹马而已,多了他也不敢私自做主了。
另外听说萧炎还想找几把弓弩,但没合适的,卞长卿也不管何时不合适了,挑了五百把制作精良的外形稍小的,连带着上千只箭矢一起送到了萧炎的府上。
果然萧炎见到卞长卿的礼后,赞不绝口,而且在看了那些骏马后对卞长卿的细心更是赞赏有加。
大宋所有的军用品包括战马,都会有专门的标识,而更好的良驹神骏更是在马臀上烙有皇家的印记,卞长卿为了消除这些印记而又不伤及马的筋骨,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
见萧炎大喜过望,自觉一番辛劳没白费,卞长卿这时的心理是放松极了。
众人在厅内喝着茶闲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卞长卿来时曾望了一眼萧炎的府门上,竟然是空着的没有匾额,正在想着是不是找个话题问一下,还在思虑着如何让开口呢!
赵构身边的内侍红人蓝珪在高战的引导下来到了厅里,后面还跟着六个手捧锦盒的年轻内侍。萧炎见装敢忙迎接,蓝珪的来意两人都心知肚明,在一番寒暄之后,蓝珪来到厅前中堂面南一站,高声道:“圣上有旨。”
厅中诸人忙随着萧炎跪下,蓝珪一番开场白后,接着念道:“萧炎实心国事,朕特此赏赐玉如意一对,金元宝八锭……,亲书镇北侯府匾额一款,望萧炎……”
念完之后,,萧炎谢恩完毕与众人刚刚站起来,谁知那蓝珪又从内侍手中拿过一旨,“太后懿旨。”
刚站起来,又要跪,萧炎腹诽不已,你就不能一起念了,但他也只不能,只好再次和众人跪下,旨意倒是类同,无非又是一些赏赐,但最后却是叫萧炎和众人吃了一惊,“赐金剑一柄,四品以下官员如有违背国法,罪大恶极者,可先斩后奏。”
听完蓝珪的圣旨知道蓝珪叫起,萧炎等人才好似是醒过神来,虽说是只管四品及四品以下官员,但这个权利也太大了,自大宋开国以来,不用说是不受重用的武将,即使是文官也没几个啊。
萧炎站起来后朝着蓝珪眨了一下眼,想询问一下到底是怎麽回事,蓝珪双肩一耸意思是不知道,但还是说了一句:“太后晚年得收萧侯爷此等义子,欣喜之情自是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萧侯爷在建康实心为国的一些事情太后知道了之后,一个劲的夸赞侯爷,是国之栋梁。为此在于陛下商议之后为了侯爷能更加安心的为国效力,特赐下护国金剑,以期后也能为大宋扫荡妖氛,澄清寰宇,还大宋开国之盛事。”
蓝珪不说还好,这一说包括萧炎和众人更是如坠雾里,这都哪儿跟哪儿,‘扫荡妖氛,澄清玉宇’,但是赵构这一下和隆佑太后话里话外的意思众人是明白了,就是萧炎代表的是皇家,是大宋,谁要是和他过不去那就是和皇帝和朝廷过不去。
蓝珪自己的事毕,也放下架子笑着和萧炎说:“来前,陛下有谕,萧炎今日不必进宫谢恩,明日一早进宫不迟。”
“老奴,一路疾奔,这时口干舌燥,还请侯爷赏碗茶喝。”蓝珪又打趣了一句。
这时众人那紧绷的脸色才稍稍舒缓了一下,至于后边的向众人宣谕,和迎接匾额事宜自由人安排,到不用萧炎多费心思。
夜幕降临,由于来的人太多,萧炎只好安排把酒宴摆在了门前的小广场上,广场四周是甲胄林立的侯府护卫,广场里边是灯火通明的酒酣耳热,烛光在微风中时不时映在卫士铮亮的枪尖上闪着艳丽的光芒,倒是一场别具一格的盛宴。
‘马屁和唾沫横飞,美酒与佳肴共享’一场下来萧炎即使浅斟慢酌也有了几丝醉意,望着灯火通明的广场,萧炎的思绪也不知飘荡到了何方,直到岳琳来到身边,拽了他一下,萧炎回过神来,低声说了一句:“也不知是对还是错。”
第一百一十四章:萧炎的奏折
翌日。勤政殿内,人人眼中布满血丝,但各自的精神头却是十足,眉宇之间具带着喜色。
萧炎是今天当仁不让的主角,上殿以后,萧炎率先拜谢皇帝及皇太后的恩典,然后按班归位以后本想稍等一下在出班奏事,谁知站在高宗身边的蓝珪却不住的暗中示意,没奈何。
“臣萧炎有本上奏。”
昨天饮宴完毕,萧炎和蓝珪会同府中诸人大约清算了一天所受的贺礼,当时就吓了一大跳,折合白银竟有三百多万两。
萧炎和蓝珪二人在惊诧之余,经过眼神短暂的交流,为了不体现出朝廷官员极度贪污腐化的现象,影响朝廷官员的集体形象,一致决定留下一百万两,替这些贪官分担一点罪责。
望着赵构脸上的喜色,萧炎知道昨天蓝珪就应该迫不及待的告诉了赵构,所以他才这么着急。
肚子里暗自好笑,脸上却很严肃,“臣蒙皇上信任,主持京查大计,这几天在家苦思冥想,拿出了几条章程奏呈皇上御览。说着双手伸出捧着一份奏折。
玉墀上的蓝珪下来那回去交给赵构,垂首肃立在赵构身边。
赵构伸手拿过萧炎的奏折,打开一看,顿时脸涨得通红,而站在边上的蓝珪则回过头去轻声咳了一下,双肩耸动,似是非常激动。
殿中的大臣看着玉阶上的赵构和蓝珪这看了萧炎奏折后出现的表情,皆惊诧不已,不知萧炎奏折上写的什么,让赵构如此激动,而且看不出是喜还是怒。
萧炎昂首站在那儿,始作俑者装的跟个没事人似的,也不理会大殿上投来的疑惑的目光。
昨天,中军书办孙革替萧炎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关于整顿吏治的奏折,谁知萧炎看了以后随手放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空折写了几个字,顺手递给了边上的薛弼,孙革凑过去一看‘折合白银二百三十四万两’几个大字。
两人大眼瞪小眼当时不知何意,过了一会,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萧炎这次主持京查大计的目的,监察百官是虚,而为赵构敛财那才是实,加上昨天蓝珪已回宫禀报,那今天的赵构还不向现在的人中了彩票大奖一样,在等待领奖的夜晚想象着一笔巨款明天就要到手了,无心睡眠。
今天的朝会,萧炎如果把孙革写的奏折递上去,那还不是中了大奖到福彩中心去领奖,不给支票先给一本普法知识,等你学会了再拿支票,摆明了是找抽吗。
孙薛二人大笑之余对萧炎的心思聪慧真是佩服之极啊!
萧炎现在站在这里不是不想笑,而是昨天笑够了,今天能憋住了。
见赵构的脸色恢复得差不多了,萧炎开口道:“臣还有事奏。”
“准!”
“臣这次主持京查大计,牵扯官员众多,为此臣遴选了几人协助臣主持此次京查。”
萧炎从袖里拿出一份名单念道:“吏部左侍郎康元之、右侍郎谢克家、新任镇江知府朱胜非、兵部尚书卞长卿、御史中丞赵鼎五人,恭请皇上恩准。”
“另,吏部右侍郎谢克家,为官清廉,担任吏部右侍郎经年,恪尽职守,现礼部尚书一职空缺,臣提议由谢克家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协助臣主持京查大计。”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朝中大小官员无不吃惊,但最吃惊地还是谢克家自己了,这次萧炎乔迁新居,谢克家是为数不多的没去祝贺的人之一,并且还联合御史中丞赵鼎等一干御史弹劾萧炎借机敛财。
谢克家和赵鼎等人本是抱着被贬官罢职甚至深思的危险上的弹劾奏章,谁知今天在金殿上萧炎竟然保举自己和赵鼎协助他主持京查大计,这还不算,竟接着上奏提议由自己担任礼部尚书。
酸甜苦辣咸,谢克家心里觉着没有一种滋味能形容自己的心情。
赵构对萧炎的这两道奏折也是吃了一惊,弹劾萧炎的奏折,就压在御书房的条案上,对于他们的弹核,赵构虽然不能做出举动,但对于这些人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他现在宠信萧炎,但也不希望整个朝中大臣去依附萧炎。
他本来做好打算,要是萧炎借京查之际打击报复这几人的话,自己还准备好了措辞要报他们呢,谁知萧炎竟然出乎他的意料,不但不借机整他们,而且还很看重他们,思索了一会,他好像明白了,心里对萧炎有放了一点心。
让自己的政敌和自己一起共事,一是显得心中无私,二是没有结党之嫌。
“嗯!”赵构暗自点了一下头想到:“萧炎也许是借此想自己表明心机呢。”
“准奏。”想到这里赵构开口道:“着吏部记档,诏谕随后就发。”
“众爱卿,此次京查大计事关朝廷、吏治,皆为国之大计。”赵构心情高兴,也不免多说几句,“望众爱卿同心同德,以不负臣民君父之重托。”
朝会至此,已无在议之事,剩下的就是各部有司衙门的一些事务,赵构这时已准备退朝,蓝珪上前一步,正准备叫退朝之际。
“启奏陛下,金国使臣,前来参见陛下。”殿外的内侍奏道。
殿内诸人连同赵构都是一愣,随即小声议论起来,勤政殿里响起一阵嗡嗡之声。
萧炎是此次宋金谈判的主持人,这时自应出来回话,“陛下,金国此次前来同我朝谈判,我们是主,他们是客,谈判的时间应由我们来安排,陛下此时不可接见金国使臣。”
“萧侯爷说的是,臣附议。”谢克家出来奏道。
他这倒不是因为萧炎这次举荐他,而是觉得不能纵容金使的气焰,不能你想见就见吧。
“臣附议。”既然一人出头,那就会很多人追随,而且现在看赵构的脸色,摆明了是不想见金使吗。既得罪萧炎,又不讨好皇上,这种事没人会干。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朝会之上难得如此齐心。赵构本自己就不想见,见群臣也不同意自己接见金使,正好借坡下驴,“准奏。”
话音刚落,“陛下!”一阵急促的声音传进殿里。
第一百一十五章:朝会风波
一名御营司的军官,在殿外被内侍阻拦,急的高声喊道。
“什么人在殿外大声喧哗。”蓝珪在赵构的示意下,来到殿外。
见蓝珪出来,殿外的人双手一躬急道:“烦公公禀报皇上,金国使臣三人,见陛下久不招见,想要闯宫,被宫内侍卫阻拦,双方动起手来,被金使的一名武士打伤几人,现在正在僵持。”
蓝珪是随赵构从北方过来的,对金人一直深有余悸,一听侍卫这么说,脸色一变,“等着。”急匆匆的进殿去了。
龙椅上的赵构听了蓝珪在身边的耳语之后,脸上阴晴不定,众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望着赵构,赵构侧脸示意了蓝珪一下,蓝珪马上高声宣了殿外的侍卫金殿禀报。
侍卫把刚才说的在大殿之上又说了一遍,众人听完具是满面怒色,暗道:“金使简直是欺人太甚,真拿我大宋无人吗。”
“陛下!”赵鼎性子最急,率先说道:“金人欺人太甚,陛下万不可纵容金使的胡作非为。”
赵构这时的意思,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召见金使一下,安抚一下,被因为这个影响了谈判。
但他看殿下具是义愤填膺的样子,这话无论如何也是说不出口的,于是他把眼看向了萧炎,萧炎本来正在考虑此事如何处理,现在还没考虑周全呢,但见赵构的眼神望过来,也容不得他多想了,出来奏道:“臣,萧炎有话要说。”
“按说,我们现在不宜和金人起冲突,以免影响和谈大计。”正说在赵构心坎里,见赵构脸色稍缓,接着道:“但金使擅闯宫门,乃是大罪,皇上仁慈宽厚,可以不计较他们的罪责,臣等也深以皇上的宽厚为荣。”
说了半天,等于啥也没说,不过一通马屁下来,赵构的脸色明显好多了,点了点头示意萧炎继续说。
“众位大人,气愤不已,这正是表现了我大宋官员对犯我国法者的态度,是为了皇上的尊严,俗话说‘君辱臣死’由此可见众位大人的忠君爱国之心。”
一个不落,马屁拍够,见殿上气氛缓和萧炎倏地口气一变,脸色拉下来,“陛下,今日接到建康急报,金国尽起倾国大军号称七十万,屯驻江北。”
“啊!”龙椅上的赵构一声大叫,往后跌去,晃得边上的蓝珪急忙去扶,嘴里还喊着:“传太医,传太医。”
殿上也是一片慌乱。
“镇静!”萧炎看着乱成一团的大殿,高声喊道:“皇上只是急火攻心,没事的。”
说着萧炎快走几步,来到御座前,在赵构的人中上一掐,“爱卿啊!可是真的。”缓缓醒来的赵构满脸苍白,第一句话就问道。
见萧炎点点头,他缓缓闭上了眼,似是极度虚弱,萧炎知道赵构的心思。
等他缓了一会,在他耳边,轻轻说道:“皇上,你保重龙体,金人这次倾国出动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臣有把握,让他们有来无回,到最后主动与我们议和。”
“啊!真的。”赵构像是屁股被针扎了似的,差点一下子蹦起来,碰到萧炎的头。
萧炎暗自腹诽,“变化也太明显了吧。”
殿下的群臣见萧炎上去一会,也不知干了些什么,赵构竟然一下子好了,暗自诧异,由于萧炎是背对着群臣,干了些什么,只有蓝珪知道,群臣却是看不见,但心里对萧炎还是佩服之极。
见赵构醒了,萧炎缓步下来,重新对着赵构一躬,“陛下,金人这次屯兵江北,无非是给我们施加压力,意在和谈中加重砝码,不过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一边谈一边准备打,如果有机会趁机吃掉一部分金兵,伤伤他们的元气,要知道前方打得越好,后面我们谈判就越有利。”
萧炎说道这里,见自己这几句空话起的效果不大,知道需要下点猛料,顿了一下一字一句的说道:“金国左路军元帅完颜宗弼,已被建康驻军困在上元门,前来增援的金兵已被我们打退过几次,最近战报,完颜宗弼的粮草已近告馨,估计这时金人比我们还着急呢,我想这也是金使为什麽急着见皇帝的原因了。”
萧炎话刚落音,大殿上轰的一声,别人还好说,完颜宗弼,这次南侵就是有他带队,在宋人的眼里他就是屠夫的代名词,大宋噩梦的创造者。竟然被困在建康,听萧炎的说法想要生擒活捉也不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赵构本来以为今天的朝会,会很轻松,没想到因为金使的到来基本上就变成了军事会议了,这让这帮武将和本就坚持北伐的很是兴奋,而那帮文官在萧炎这一惊之下,又是一喜,而且对于军事也插不上嘴,只能听被人在哪儿白活。
赵构这时好像也慢慢缓过神来了,毕竟是皇帝,虽说懦弱点,但是事到临头还是有所但当的,端坐在龙椅上听一般武将在哪儿议论。
萧炎这时倒是再没做声,只是静静的听着,过了一会大体的意思萧炎听出来了,还是要以建康驻屯军为主,其余的禁军厢军负责协助,在一个岳飞在边上提了一个议,萧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