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霸天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面面相觑,刚说完要弃用,这就来了。
    进来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沙盘
    
    几个人看完了江北传回来的情报,都面面相觑,金人到底想干什么?
    情报很短,只有两件事,一是金国沿江部队调动频繁,二是金国全国张贴皇榜,招募智勇之人从军。
    第一件事大家都很明白,金国见这次和议不成,已经打不起大规模的仗了,第二件事却让大家一时摸不着头脑。
    “再等等看吧!”最后萧炎说道。
    ******
    清晨,萧炎伙同建康的文武官员,站在东门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的上元门,以他这几天的分析,完颜宗弼现在已经是粮草殆尽,只剩下等死了。
    “杨大哥,你看这完颜宗弼应该怎么办。”萧炎看着杨再兴说道。
    “要说上元门的金狗,已是瓮中之鳖,随时可以抓,但是陈军师却一直没动,只是让我们围而不打,最多也就是打一下江北的援兵,最近这段时间江北连援兵都没了,看来是死心了,准备彻底放弃完颜宗弼了。”杨再兴想了想说道。
    “不会,宗弼乃是金国皇帝最为倚重的大臣,而且宗弼在金国威望很重,如果他被俘或是战死,对于金国上下的士气是个不小的影响,就肯定会救的,只是不知金狗还会有什么动作。”陈宝胜听杨再兴说完接口道。
    迎着清晨的阳光,萧炎透过江边的薄雾,望着上元门,神色凝重。
    “打!每天派出五千弟兄用攻城弩打,每天打上一两个时辰,不用强攻,但必须每天都打。”萧炎想了一会说道。
    “另外,侯英。”萧炎喊了一下站在远处的侯英,“用快船加强江面巡视,重点是上元门马家渡附近,江北之敌不要接站,遇敌发信号,上元门的金兵如有异动,立即通知水师,坚决不能放过一个人。”
    “另外。”萧炎见侯英接令又对着飞龙和胖鱼说道:“你们二人各带五千重装步兵,不必参加每天的轮班进攻,两队每天轮值在东城待命,一旦上元门之敌想从江上北窜,江上水师与之接战,不需请命立即从东城强攻上元门。”
    说完这些萧炎松了口气,望着其余人道:“快到年关,诸位只需各守其责,确保城中平安就行了。”
    众人齐声答应。
    说完这些之后,萧炎又说道:“杨大哥、小七、军师、薛先生、孙先生、陆大人、马大人、周知县来一下,其余的人各自忙去吧。”
    “洞庭可能出事了。”萧炎一句话就让这些人吃了一惊,特别是小七,洞庭那是他们的老家啊!
    但小七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也稳重了不少,脸上虽然露出了着急之色,但嘴上却是忍住没问。
    其他人更是明白,洞庭水寨是萧炎的老家,只是一时不明白萧炎此话何意,都怔怔的看着萧炎。
    “我只是猜测,在临安时,我曾和师傅说叫他派人到洞庭水寨把贮存的粮草物资送给襄阳守军。但是据襄阳传回来的消息,师傅军中的人去了以后,竟然没见到丁盛连其他几位寨主也没见到,粮草物资自然也就没有运走,在临安是我曾安排神风卫的人给洞庭水寨送过信,按理不该出现这种情况的,而且又过去这麽多天,洞庭方面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想过几天和小七回去看看。”萧炎说完,望着大伙。
    在大宋领兵大将离开驻地必须要朝廷批注,萧炎现在这么说,摆明了试想私自去洞庭,这时一旦被朝廷里的那些官员知道还不定闹出什么事呢。但萧炎既然说了,那肯定是下定决心了,而且那是他的老家,不让他去,于情于理又说不过去。
    “将军,既然你要去,那就去吧,建康还有我们这些人呢,翻不了天的。”马光祖挺着个大肚子。
    “那这样吧,既然将军还不急着走,我们大伙在合计合计,看看有没有给为妥善的办法。”薛弼说道。
    “嗯!也只好这样了。”萧炎点了一下头,“还有一件事要和大伙商量一下,走到军营吧。”
    萧炎在城楼上一连串命令众人还没消化呢,接着又说到洞庭现在的情况,这刚刚说完,接着又留下自己这些人要到军营去,难道还有什么大事吗?
    萧炎没说,其他人也没问,只好闷葫芦似的随着萧炎往军营赶去。
    驻屯军的大营在城西,这一路下来还真是挺累,一进大帐的门,萧炎先喊卫兵上茶,咕嘟咕嘟喝了几杯喘了口气,把众人叫道大帐中间一个盖着墨绿色绸布足有三丈见方的大台子跟前笑容满面的说道:“大家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小七不准猜。”刚说完见小七想要说话,萧炎拦道。
    大伙见着绸布地下,凹凸不平的,一时还真没猜出这底下是什么。
    “不是将军给我们准备的午饭吧!”马光祖挺着个大肚子笑道。
    “你就知道吃。”周挺打去了一句,接着又说道:“不过,还真有点想一桌酒菜。”然后歪着头又瞅了几眼,还用鼻子闻了闻,诧异道:“但是怎么什么味道都没有啊?”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猜了半天,萧炎是只在边上听,含笑不语。
    “快别打哑谜了。”马光祖说着伸手就把绸子掀了下来。
    “这是什麽。”一开始大家都没注意。
    “啊!地形图。”杨再兴是武将,看地图是家常便饭,只是他从没有见过这种地图。
    “这叫沙盘。”萧炎见谜底一揭开,也就不再打哑谜了,说道:“是根据地形用沙土堆出来的。”
    这些人听萧炎这么一说也顾不得说话了,恨不得把头都扎进去,看个仔细。
    “这时建康。”
    “这是东京。”
    “淮河、长江。”
    “这是大海。”
    好半天,大家才缓过劲来,到在想,“老天爷呀,这是怎么弄出来的的呀。”
    萧炎知道他们这是在想什麽,“总不能说,这东西在以前那都是很普遍的,地图到处都是,多少有点专业知识都能做出来。”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可没这么说,“这是我回建康时,一位无名老者送给我的,问他名字人打死都不说。”
    见众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萧炎也没办法,只好岔开话题,“卫兵,把水师的王统领喊来。”
    然后转过头来对这众人说:“一会有件好事告知。”
    
    第一百二十六章:故地重游
    
    王贵看着萧炎摆在桌子上的一件三桅船的模型,船头和船尾各有火炮一尊,船的两个侧面在中间部为留着一个个的小口,最上面是凸形幕墙外镶铁板。
    王贵久在水师自是知道这是什麽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
    一会萧炎又拿出了几个小的船模型,只有一帆,两头尖中间宽,没有外浆,摆在那大船的周围。
    众人只是觉得这东西很好看,但是不明白其中的玄妙,但王贵可是行家,他围着这几艘模型转了好几圈,最后问道:“将军,这东西的船桨设在哪儿呢?”
    萧炎哈哈一笑:“王统领果然是行家,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说着萧炎伸手拿起了中间大船的上半块,露出了底下的玄机。一排排的轮滑成三排布在船底,正正有六十个轮滑浆,也就是说要需要六十个人来驱动这艘大船。
    萧炎见王贵不解,解释道:“这艘船主要是以上面这三个大帆借风势来驱动,但在危机时候也可以风势和人力一起来加快船的速度,此船前后各设天雷火炮一尊,两边船体共设有小型天雷火炮各十二尊。此船前后长三十六丈,宽十二丈可载人五百。”
    然后萧炎又指着边上的小船说道:“这船,船体小但是灵活异常,可载人三十六,适合水上偷袭。”
    “如果我们以一艘大船,配上几艘小船,从长江出海,直奔北方在山东或是大沽登岸,不求破城,只求骚扰,一旦敌人发现立即乘船就走。”萧炎还没说完王贵打断了萧炎的话头。
    急道:“那金国可就永无宁日了。”
    这时众人若明若暗的知道了萧炎的想法了,心里都在暗叹!
    最后萧炎在王贵的强烈的要求之下答应了他,在这支海上的无敌舰队下水之时就是王贵担任这支水师的统领之时。
    这时候的金国根本无力南征了,所以才急匆匆的想要和南宋议和,以其能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行南侵。但这一如意算盘却被萧炎给生生破坏了,没有办法,沿江驻守的金兵只能慢慢北撤。
    但这是萧炎又弄出个什么无敌舰队来,看来金国这一下的打算又要落空了。
    萧炎见大伙在那沉思,缓缓开口说道:“以现在宋金的实力来说,我们大宋虽稍有不如,但我大宋却是占据了江南富庶之地,只要朝政清明,用不了几年就会恢复元气,而金国却恰恰相反,他们本是游牧民族,不适耕种,而金国扶持的伪齐刘豫更是只知道横征暴敛,现在整个江北是一片荒芜,流民遍野。”
    萧炎见大家都在听着,喝了口水润了一下嗓子接着说道:“更有甚者,赤地千里,连我们的故都东京都是十室九空,金国要想恢复元气,没有十年的时间是难有作为的。如果我们在这中间给他再倒点乱,你们想会是什么情形?”
    没等众人回答,萧炎继续说道:“如此下去,我们都不用北伐,金国就自行回他们老家了。”
    “是啊!”
    “妙啊!”
    众人越想越觉得萧炎搞的这个海上的无敌舰队的骚扰战术真是奇妙无比,不禁众口赞道。
    “如果我们在陆地上在派人联络一下江北的义军,那这些遍地的流民可就像是一堆干柴,一旦烧起来,那后果可是不可想象的。”萧炎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又说了一句。
    “如果我们在陆地上在派人联络一下江北的义军,那这些遍地的流民可就像是一堆干柴,一旦烧起来,那后果可是不可想象的。”萧炎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又说了一句。
    “这种办法,虽然笨一点,时间长一点,但那是对于我大宋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受益匪浅。”萧炎这是不但没有丝毫的兴奋之色,甚至还有点消沉。
    “不知道朝廷是怎麽想的?”一句话揭开了谜团。
    是啊,不论你计划有多好,但是朝廷不支持也是白搭。
    一时的兴奋被这都投的一盆冷水给浇熄了一半,过了半响,陆琛幽幽的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陆大人说的是,我等能为百姓多谋些福祉就行了,何必瞻前顾后。”王贵接口说道。
    “那好,我们就分分工,到时大家各管一摊,争取早日实现我等胸中大计。”萧炎高声说道。
    因临近年关,这时宋金的形式难得的出现了大宋占优的局面,所以整个江南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萧炎也不例外,连着几天都被一帮同僚给惯得每天都醉醺醺的,终于他顶不住了,找了个借口和岳琳来到了钟山之上的兴国寺,也就是萧炎第一次遇险的地方。
    他一是为了躲开这整天的醉生梦死,另一个就是他想再到这儿来探寻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事。
    萧炎一进山门,就见一个年轻的沙弥站在门口,原来是当初萧炎遇险是第一次见到的那个沙弥,萧炎和他随口说了几句,走进了大殿。
    萧炎一进大殿,就觉得怪怪的,转念一想问道:“小师傅,今日为何这寺里如此冷清啊?”
    “禀侯爷!小僧也不知,可能是正逢过年吧!”至清小和尚答道。
    萧炎从他那躲躲闪闪的眼神看出来了,再回头望望殿外那十八个形影不离的狼牙卫队,就明白了。
    不由微微一笑说道:“我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让你小师傅忙了大半天吧。”
    至清见萧炎明白了,嘴里诺诺没有言语,萧炎也没有在问,和岳琳拜了拜殿里的神像,起身回头问至清道:“至清师父,能不能麻烦你带我到密室中去一下,我有点事情想到哪里去解答一下,”
    “阿弥陀佛!”至清一礼,说道:“师尊说过,侯爷乃弥勒转世,自是去的。”说吧做了个请的姿势自行在边上相随。
    随着至清一路下到了密道里,萧炎是轻车熟路,而岳琳却觉得十分神秘。三人曲曲折折的走到了那密室门前。至清刚要伸手打开机关。
    萧炎这时觉得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伸手拦住了至清。
    说道:“我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同是穿越人
    
    萧炎把至清和岳琳让到了身后,甚至连跟在后边的狼牙萧炎也没让他们靠近。
    轻车熟路,萧炎伸手按向了暗门机关,手离机关越进,萧炎心中的那股预感越强烈,终于在离机关按钮还有一指距离时,萧炎得手停下了。而是一下子拔出了腰中的短剑。
    用剑鞘轻轻一按,然后迅速的离开了门前,站在远处远远地观望着。
    随着密室的门悄无声息的打开,过了半响并无任何反常,萧炎忍不住了,慢慢的挥挥手示意后边的人跟在他的身后。
    密室本就不大,一下子进来了十几二十人就显得有些拥挤,萧炎四周观察了一下,没有发现什麽不对的地方,但就是心里那种怪怪的感觉却一直没有消失,最后萧炎的目光停留在了供奉着傅大士图像的供桌那边。
    见供桌下边的地砖上隐约有几个凌乱的印记,不仔细看确实发现不了,萧炎分开众人来到前边蹲了下来仔细地查看着。
    萧炎的这一举动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一起向他看过来,但萧炎看了一会一脸迷茫的站起来,故作轻松的拍拍了身上,对着大家说:“好了,虚惊一场,没什么事,你们出去吧我自己在这儿待会。”
    随着密室的门缓缓的关上,萧炎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供桌前,过了一会,萧炎突然说道:“阁下既然留信,就不必再藏头露尾了。”
    “果然不愧是萧炎,不过我们现在还不是见面的时候,我只是有句话转告萧侯爷。”空阔的密室回荡着一个低沉的声音。
    “什么话。”
    “弥勒转世,圣人当空。”
    萧炎听完这话脑子里轰的一声巨响!
    疾声喝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夫子庙,余家桥下。”不疾不徐的声音回答了萧炎的疑惑。
    前世萧炎在一次执行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就是在余家桥下中枪身亡,一缕魂识附在了现在的萧炎身上。
    刚才“弥勒转世,圣人当空”这两句话一说出来,这声音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当时那几个毒贩是云贵边境的人,口音很浓重,萧炎在中枪后隐约听见有人说过,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即使到了这时他也没有忘记。
    这也是刚才萧炎心中始终有股不祥的预感的原因。现在终于明白了,他问道:“你们几个人,怎麽来的?”
    “只有我一个,你还记得这个吗!”随着话音地上响起了一声石头落地似的轻微响声。
    萧炎随着声音望去,瞬间明白了,地下是一颗弹头,萧炎临死前射出的子弹,打在了这人的身上。
    但他不明白的是这人怎么还会带着这弹头呢,难道他是整个人都过来了吗。
    “你不用想了,就在你死后不久我也不知怎麽回事,刮了一阵风,醒来后就到了现在。后来被一个行脚的僧人所救,活了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你的一些办事的方法,觉得好像我们是一个地方的人,所以今天我才费尽心思的来见你。已解开我心里的疑惑。”
    那人说道:“前世我们是对头,现在我们应该是一路人,我现在已是弥勒教的护法,你的名字已在教里挂号,如果不能引你入教,那就只有杀掉你。”
    “目的。”萧炎现在得心里已如翻江倒海般起伏不定,这个发现太惊人了。但他却知道这人既然找上他,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于是问道。
    密室里一时陷入了沉寂,过了好大一会,才有声音传来,“以后会慢慢告诉你,不过现在你不论干什么还是小心一些,毕竟只有我们两个有共同的秘密。”
    ******
    就在从兴国寺回来之后,萧炎时常会一个人静静的发呆,问他也不说。
    但就在有一天萧炎突然召集了建康大小官员齐聚一堂,说是要有事相商。
    会上萧炎一改往日持重的心态,传令建康大小文武官员,有自己亲自领军,各众文武协力支持,就在今夜一举拿下上元门,生擒完颜宗弼。
    这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不到半个时辰,驻守在上元门的金兵在一个小头目的带领下被捆得如粽子一般的完颜宗弼给带了出来。
    江北的金人听到健康方向金戈交鸣知道是宋军在攻打上元门,也曾派兵过来增援,怎奈这边的防守十分严密,在发起了几次进攻后,终于偃旗息鼓,眼睁睁地看着上元门被萧炎收回。
    对于金兵俘虏的处置萧炎干脆利落,让人传书金国,拿钱来赎,要不然杀无赦。至于完颜宗弼这个萧炎只说稍后再议,现在暂行拘禁。
    金人年前轰轰烈烈的屯兵江北,一副大军压境的样子,结果却出人意料,不但无功而返,而且还折了左路军元帅完颜宗弼。议和也没成功,现在的大金国上下可以说是愁云满布。
    年关过后,这一场宋金开战以来史无前例胜利更是振奋了大宋人的民心,街上的酒楼茶肆里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大宋在建康打退金人七十万大军,生擒让整个大宋上至官家下至平头百姓痛恨的完颜宗弼。现在有些地方甚至都在讨论完颜宗弼的死法了。
    而建康的百姓更是兴奋,人人脸上洋溢着比过年还喜庆的表情,仿佛这金兵就是他们打退的一样。萧炎及一众健康的文武官员更成了百姓口里的神明。可以说现在整个大宋都洋溢在一种极度的喜悦当中。
    而萧炎这时却好像没事人似的,整天身着便装和岳琳在城内四处闲逛,好似也在享受这种喜悦的氛围。
    就在这个时候,身在临安的赵构,仿佛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了,随后就做出了决定,改元绍兴,大赦天下。
    萧炎站在高高的狮子山上,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远处风起云涌,江水滔滔,他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在顺应这个时代还是在不断的改变着这个时代,一缕斜阳照在他的身上,拖拽出一条长长的身影,萧炎听见后边的声音,回头一看,一条瘦小的身影正迎着他走来,他笑着迎了上去。
    “不管怎样,活着就好。”萧炎这是感慨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决议北上
    
    进入了绍兴元年,萧炎知道有些历史随着他的出现而改变了,但他现在也不清楚他生活的后世为何历史会和现在的不一样,他现在更为担心的是因为它的出现,还会有多少历史会随之改变。他不清楚,但他现在也没时间去想了。
    现在有两件事让他最为头疼,一件是年前俘虏的敌军左路军元帅完颜宗弼,他屡次上书临安,谁知上面只是不疼不痒的夸奖了他几句,至于怎么处置,却是只字未提。第二件是金国在年后送来了一份挑战书,宋金双方各挑本国武士十名进行比武。
    而胜负的条件就是如果金国得胜那么大宋一方释放包括完颜宗弼在内的被俘金兵,要是大宋得胜那么金国除去一些金银布帛之外还会和大宋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归还包括东京在内的现为伪齐刘豫管辖的江北五州十郡。
    这个条件,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江北的那几个州郡现在可以说是赤地千里,金国恨不得早早送还给大宋,而且这个互不侵犯条约,更是扯淡,这边大宋的一帮子武将都憋足了劲准备北伐呢!以宋金现在两国的实力对比,大宋现在却是稍弱,但两国的势头却是一正一反,此消彼长之下用不了几年,就是不用打恐怕金国也要乖乖的把这些地方还回来。
    至于那个协议根本就是狗屁,金国一向不讲信用,如果让他喘过气来,那张协议就是一张废纸,到时翻脸肯定比翻书还快。
    但身在临安的赵构却对金国的这个提议非常感兴趣,再金国多年的余威之下,整天东躲西藏,不得安生,现在终于有机会过上安生日子了,那还不大喜过望。
    于是三天一道口谕,五天一道圣旨,催促萧炎全力办好此事,在见萧炎对此是不太积极之后,身在临安的赵构甚至不顾祖宗非皇室赵姓不得封王的祖训,开了空头支票,如果萧炎能在这次比武中战胜金国,朝廷将加封他为异姓王,不是郡王,而是直接奉一字王。
    萧炎等到人到齐了,把此事说了一遍,说完之后拿出一道圣旨,苦笑道:“这是年后的第三道圣旨了吧!”
    周挺平时为人诙谐,这是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侯爷,看来朝廷是下定决心要和金国议和啊!我还听说好想秦桧起复了,过几天可能要到建康来专门督办此事。”
    秦桧起复的消息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周挺一说完,大家都一副担忧的样子,秦桧是谁大家都知道,是萧炎把他给弄下去的,这一次赵构确派他到临安来,个中缘由,值得人深思。
    见大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萧炎打起精神来说道:“我有一个主意,大家听听。”
    “什么主意,快说。”肥龙和胖鱼一听急问道。
    “比武这件事,即使没有和议之事,我们也不能输给金国,而坠了大宋之威,但赢了呢,却也没什麽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