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朝之牧狼-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轩对这个老头子执礼甚恭,老头子的神情就没有一开始那么激愤,只是直截了当问慕轩:“老朽听闻阁下言道:‘圣人之学,难道不是有容乃大?yù修内治,为何不从富民开始?想攘外侮,岂能抛却强国之策!’以我大明今rì现状而论,不知阁下有何见教?”
谢迁他们几个面面相觑,心想这个题目太大了点吧,让人从何说起啊?
之后,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慕轩身上,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有何高论。
慕轩的神情毫无惊怪之色,微微一笑,不答反问:“箐斋先生认为王通此人如何?”
慕轩所说的王通,是隋朝末年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哥哥,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爷爷,据说在隋文帝时期,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但没有受到重用,后来虽然得到同乡薛道衡的推荐,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之职,但还是弃官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业,他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作《王氏六经》——也称《续六经》,他门人众多,尤以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一时俊彦,甚至有人说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李靖也都是他的弟子,他死后,门弟子私谥之为“文中子”——不过后世对此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这个王通好自求名,华而不实,是个欺世盗名之辈,房玄龄等人根本不是他的弟子,但也有人对他评价非常之高,认为他是开创唐初繁盛气象的灵魂级人物。
无论褒贬如何,在慕轩看来,至少这个王通的思想之中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他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都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只是,慕轩有些想当然了,以为这样的人物在坐的各位一定了如指掌,所以只说其名而忘了说朝代,结果闹了个乌龙事件——历史上“王通”这个名字相当普通,南朝陈、隋、元的史书上都出现过它,而李东阳他们听到这个名字第一个想到的是当朝的成山侯王通,这个王通,景泰三年就去世了,目前的成山侯是他的孙子王镛,成山侯王通当年与交趾作战不利,遭到群臣弹劾,被夺券抄家,之后在土木之变中守京城、御也先有功,再受朝廷恩宠,为什么方先生要说这个人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么?
周洪谟毕竟熟读书史,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个年轻人必定说的是隋末大儒王通,略略沉吟,说:“王仲淹家学渊源深厚,对于儒学确有独到见解,不过‘王孔子’之名有些言过其实了。”“仲淹”就是王通的字,王通当年被称为“王孔子”,历代以来很多读书人嗤之以鼻,都认为这是他粉饰自己的“罪证”之一。
李东阳他们才恍然明白方先生说的是哪个王通,却听慕轩说:“文中子公纵有万般不是,但其所主张的仁政于民有利,三教合一之说显示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唐之繁盛未必全是他的功劳,但其中一定有他的影响,纵然后世对他众说纷纭,莫辨妍媸,但无碍他的功绩,比起那些明知对百姓有利却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迂腐之人,文中子公高大伟岸得多矣!”
李东阳他们相顾骇然,方先生这话分明是指桑骂槐,当着和尚骂秃子嘛,也太**裸了吧!
周洪谟居然没有生气的意思,看着慕轩,忽然呵呵一笑,说:“原来你这个年轻人对王仲淹非常钦服,那你可说得清王仲淹究竟有何德何能,能得你如此推崇?”
李东阳他们都看着慕轩,想听听他有何惊世之言,谁知慕轩老老实实地摇头,说:“慕轩说不清。”
谢迁、程敏政都觉得很是泄气,你说不清还这么推崇他?
但李东阳、刘健、王华三个的神情却相当令人玩味,看样子,他们仨都觉得慕轩这话之后肯定另有下文。
果然,慕轩说:“慕轩虽然无法说清文中子公的德能,不过慕轩曾经听过一件轶事,或许可以从中得窥一二,不知箐斋先生可愿一听?”
这个时候你要讲故事?谢迁他们有些傻,你当我们都是三岁小孩子么?
周洪谟却毫不惊怪,点点头,说:“愿闻其详!”
慕轩清清嗓子,说:“据说佛祖曾经说过,世间但有七窍者皆可修炼成仙,猫自然也想修炼成仙,而修炼中的猫每过二十年就能多长出一条尾巴,如果它能拥有九条尾巴,它就功德圆满了。可是,每次当尾巴长到第八条的时候,它就必须去满足一个俗世之人的愿望,而一旦它为这个人实现一个愿望,就会消失掉一条尾巴,那样的话,它就不可能拥有第九条尾巴了。于是,八尾猫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周而复始,却始终不改初衷,而它的尾巴也始终没有突破八尾之数。就这样,八尾猫已经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帮多少人达成过愿望,它也曾经向佛祖抱怨——这样下去如何才能修炼得道?佛祖却始终只是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八尾猫又出现在一个俗世少年面前,听少年向它许愿,它准备好再一次失去第八条尾巴、开始又一轮无休止的修炼时,少年的愿望却让它终于拥有了第九条尾巴,它终于得成正果了,箐斋先生,您觉得那少年许了什么愿望?”
慕轩神情有些肃然,看着周洪谟,周洪谟一愣,微微皱了双眉,李东阳他们也都微皱着眉思索起来,他们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很快,每个人眼中都露出恍然之色,目光齐齐盯住了慕轩。
慕轩知道他们都猜到了,点头说:“不错,那少年所许的愿望是:‘我希望你能拥有第九条尾巴!’于是,猫终于修炼成仙,他也终于明白佛祖的心思了——只有遇到那个肯让它功德圆满的人,它才能修成正果。”
在座的一片寂然,大家许久无语,最后还是周洪谟打破了沉寂,他叹息一声,说;“在座诸位,谁是那苦苦修行的八尾猫呢?”
李东阳他们都是中年之人了,平素也都非常沉稳内敛,不会轻易动情,可这一刻,每个人都心头一震,抬头望向周洪谟,人人眼中都闪过感伤的泪光。
周洪谟再次长叹一声,忽然曼声吟道:“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是南宋陈与义的《临江仙》词,周洪谟此刻吟来,令在座众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每一个人眼中都难掩沉甸甸的失落之情。
慕轩看看他们几位,他叹息一声:“诸位正当盛年,正是为国出力之时,何必作此小儿女之态,让人耻笑!”他忽然击节高歌:“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他前面那话显然是放肆得很,但在座的都没有责怪他之意,反倒沉醉于他后面的高歌,李东阳和王华已是见怪不怪了,谢迁、刘健、程敏政三个却都脸露惊异之色,而周洪谟眼中异彩泛动,忽然呵呵笑道:“老朽虽然行将就木,却也不妨‘一腔热血勤珍重’一回,小兄弟,可愿接纳否?”
慕轩当即起身,冲他躬身一揖,说:“小子无状,还望老先生海涵!箐斋先生愿为生民立命,小子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他此刻对这老头子的直脾气很是喜欢,瞧他老人家的神情模样,分明是个胸无城府的可爱老天真呀!
周洪谟一开始是气势汹汹的兴师问罪,但在彼此交谈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却跟慕轩结成了忘年交,在慕轩看来,跟这样性情脾气的老人相处,绝对比跟谢迁他们要容易得多,不过,他在谈话之间,现这位老先生常常咳嗽几声,听那声音,他觉得有必要找个大夫给他把把脉,想到这个,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找个空隙跟李东阳一说,李东阳点头答应了。
慕轩午后回到沈家,现凝珮她们都在厅里坐着,大家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见他回来,晴杉赶紧说:“那个黄锦石又找真伊出去了,真伊回来后把自己关在房里,我们怎么叫她都不开门,她到现在连午饭都没吃呢!”
黄锦石又来了?慕轩皱皱眉,自从在太子那里见过黄锦石后,这个朝鲜使者居然找来了沈家,毫不掩饰他对真伊的好感,真伊从他那里听到故国的一些状况,聊以安慰自己,慕轩也没有说要限定她的zì you,他对黄锦石这个中年人敢于这么明目张胆来追求真伊倒是很觉得诧异——这个黄锦石不可能是个老光棍,家有娇妻居然还敢这么高调的追求别的少女,后世韩剧中经常出现大叔萝莉配,难道就是他们的传统?当然,他也知道,黄锦石接近真伊,多少跟太子有关,可能真伊自己也有所现,每次受邀出去,她都拉上晴蓉陪着。
今天晴蓉照例跟着去了,那个黄锦石还像之前两次一样,只是请真伊在街市逛逛,后来进了一家胭脂水粉店,为真伊买了两盒香粉,也就是在离开胭脂水粉店后,真伊的脸色就有些苍白,接着就向黄锦石道别回来了,回来后就把自己关屋子里了,晴蓉当时也挑了一盒水粉,没有注意那个姓黄的到底跟真伊说过些什么话。
慕轩想不清楚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就来到真伊的房外,敲门说:“真伊,我能进来吗?”
里面默无声息片刻,就听细碎的脚步声响,而后房门被打开了,真伊苍白的小脸出现在慕轩眼前,她退开两步,让慕轩进去,而后又把房门给关上了。
慕轩对她这种举动更觉得反常,自从自己跟晴杉、梅儿她们成亲之后,真伊一向是相当害羞的,什么时候敢跟自己孤男寡女单独相处过呀!
“真伊,那个黄锦石说什么难听的话了?我找他算账去!”慕轩故意给黄锦石泼脏水,以真伊的性情,她是肯定不会冤枉别人的。
果然,真伊一个劲地摇头,脸色苍白,忽然冒出一句:“方大哥,我很抱歉,我是白虎,不能嫁给你!”
你是白虎?我还是青龙呢!这是慕轩的第一个反应,而后,他的心蹦蹦跳,好像明白真伊在说什么了——你你你,你这个话题好像太限制级了吧,私密性和挑逗性太高,真让人受不了啊!
!daT
第七集 今上圣明
更新时间:2014…8…28 19:06:09 本章字数:4725
第七集今上圣明
真伊的小脸红得都快沁出血来了,但她还是非常勇敢的说明了来龙去脉。
她在那胭脂水粉店里,根本没有心思挑什么东西,不经意间,她听到旁边两个女人的窃窃私语:“哎,你知道隔壁大勇为什么死得那么惨吗?”
“大夫不说是绞肠痧吗?”
“哼,什么绞肠痧,根本就是他那个命硬娘子给克死的。”
“克死的,不会吧?”
“你不知道,他娘子那里根本没有几根毛,分明就是个白虎,白虎克夫,你不知道吗?”真伊非常清楚的看到,那个女人说这话的时候,右手下意识的往下体比划了一下,她顿时如中雷击,那里的——我那里的那个好像也非常少,难道我也是白虎?白虎克夫?那我怎么可以嫁给方大哥?我会克他的!我该怎么办?
慕轩很是无语,这个,该怎么跟她解释呢?所谓“白虎克夫,青龙克妻”——女子那里体毛稀疏或完全没有称为“白虎”,男子胸、腹、下体的体毛连成一片或那里完全没有叫做“青龙”——分明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体毛稀疏或没有大多是生理性的,体内并没有病变,也不影响自身的健康和生育能力,又怎么可能克死自己的配偶呢?
“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慕轩轻言细语,“其实你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只是相比而言还是属于不常见的,那些少见多怪之人才会编出这种荒谬之言,你大可不必理会!就像槿儿的相貌,在她娘亲的族人中很是寻常,但在汉人之中很是突出,就难免会有那些见识少的人指指点点,难道槿儿就该想办法改变她的相貌吗?”
真伊听得非常认真,眼眸专注地瞪住了他的眼睛,小脸之上渐渐有了喜色,不过,慕轩知道,恐怕她的心里还是会有疙瘩的,为了让她不再受这种莫名其妙的困扰,他不得不追加一份筹码,他抬手在她鬓角轻轻理一下微乱的鬓,柔声说:“真伊,如果你没有改变心意,那等事情告一段落,我就准备大红花轿迎娶你过门吧,到时候,你可以亲自验证一下能不能克我了,好不好?”
真伊的小脸再次血红,但眼眸之中闪动的是无法言喻的惊喜之色,她看着慕轩,终于非常坚定的点了点螓,而后深垂着螓再不抬头,慕轩为了减少她的尴尬,赶紧说:“哎呀,在李家吃得太少了,我肚子又饿了,你饿吗?咱们再去吃点吧!”
真伊非常温柔的“嗯”一声,站起身来,慕轩就跟着她出来了,而后他亲自动手热了一下饭菜,陪着真伊吃了一点,凝珮她们刻意回避了,慕轩之后找个机会跟凝珮说了真伊的烦心事,凝珮哑然失笑之余,又不由对真伊万分同情,她很清楚那个“克夫”的包袱会对真伊造成多大的困扰,于是跟梅儿、晴杉、依婕她们悄悄商议一番,四个女人之后一有机会就跟真伊探讨男女之事,权当是给她做进洞房的准备吧!
为了减少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凝珮还有意无意的给槿儿和晴蓉做起了男女之间的科普宣传工作。
既然跟真伊定下了亲事,慕轩自然就不容许黄锦石再来横插一杠,而且暗中盯着黄锦石和郑孝用的人传回了很重要的情报,黄锦石跟郑孝用显然不合,黄锦石属于朝鲜朝廷中的士林派,而郑孝用属于功勋派,目前这两派斗得正火热,这一次前来大明,似乎还不止之前所提的那两件事,而且,显然两人在较劲,谁办成大事,就意味着那个人所在的阵营会占上风。
此外,还有一个消息,朝鲜的孝宁大君李补已经去世了,他是朝鲜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所生的嫡次子,算起来是现任朝鲜王李娎的曾祖李祹的二哥,享年九十高龄,照理说,朝鲜使者应该将此事禀报明廷,可是却迄今未有动静,黄锦石和郑孝用还为此事争吵过不止一次。
慕轩觉得,黄锦石他们隐匿孝宁大君之死的消息必有什么缘故,大明对朝鲜的主动反击或许可以从这事找到突破口。
另一方面,慕轩从自己那个和尚岳父口中还知道,岛国目前暗chao涌动,很不平静,不少大名都在担心自己守护的地方出现一揆。
所谓一揆,最初只是主要生在京都一带,因为进入室町时代之后,土地、房产是允许zì you买卖的,乡间就出现了很多兼并土地的庄园主,而随着庄园制度的衰落,一些农民逐渐成为了小地主,这些小地主联合起来,形成了“惣村”组织——一种自治村落,凭借着惣村的支持,上层农民便常常动农民起义,要求朝廷、幕府施行德政——就是将被兼并的土地还给农民。
每当天皇即位、将军换届之时,这种土民联盟就会频繁出现,在京都附近制造混乱,从正长元年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去世时生的正长土一揆算起,五十多年来已经生了六次一揆,最近的一次是前年十二月生的山城国一揆,应仁之乱后,东军的畠山政长同西军的畠山义以山城为中心展开了旷rì持久的战争,山城国的国人和农民苦于战乱,最终奋起反抗,终于将这两支军队赶出山城国,目前,山城国处于自治状态。
慕轩以后世的眼光评判,这种土民联盟的出现并不是农民对地主的反抗,其实应该看作新兴地主对旧地主的夺权,而且,无论是土民联盟还是自治村落,都缺乏统一的领导力,虽然他们的组织结构以家庭和血缘为纽带,内部关系非常牢固,容易结成军队,但并不能维持长久。
不过,慕轩觉得rì本的这种一揆很值得大明的百姓借鉴,岛国净土真宗宣传的众生平等理念很容易深入到底层的民众中,那样一来,这些土民联盟就很容易凝聚成支持本愿寺的势力,以唯宗菊池的看法,他觉得rì本未来必定会出现以宗教教义为组织结构的一揆,慕轩觉得,要对rì本采取什么行动的话,应该从这方面促使一揆的爆提前些时rì。
对于朝鲜、rì本两国的图谋,慕轩并没有刻意瞒着真伊和晴杉,真伊对于国事没有什么兴趣,完全不在意自己未来的夫君会帮着明廷怎么对付自己的故国,而晴杉不可能置身事外,毕竟自己的父兄还在国内转战,但是,对于慕轩采取的方式,她并没有什么可反对的,她是斯波家的女儿,又不是天皇或者幕府将军的女儿,只要斯波家在未来的征战中获得稳定长足的展就行,至于整个rì本会变成什么样,她不是很关心,而且,她现在毕竟是大明子民方慕轩的媳妇,她最关心的,是自家夫君的未来。
唯宗菊池最想要的是报自己的大仇,目前他也没心思替整个岛国考虑什么,他在慕轩引见下拜访了大明的太子,送上的是慕轩和岛津细久共同给他准备的厚礼,代表的是岛津久逸的立场,有慕轩托付的李东阳、刘健他们的协助,朱祐樘虽然忙着准备做新郎官,还是非常耐心的接见了他,甚至还同他谈论了一会儿佛理。
唯宗菊池对于大明太子的表现赞不绝口,至于对慕轩这个神通广大的女婿,他更是一扫疑忌之心,开始全面配合这个大明女婿的行动。
举子们的请命行动到了第五天,终于有了巨大的突破,而这突破居然是因为万安,这个一向胆小怕事的内阁辅,这一次居然非常坚决的站在了举子们的的一方,上奏成化帝,一定要大力整饬庄田之事,还京畿百姓一个公道,给天下举子一个交代。
尹直在震惊之中,急着来找彭华商量,却现自己这位盟友突然卧病在床了,据说出现了严重的风痹之症的征兆,而一向被人称为“刘棉花”的刘吉,在这一次举子事件中竟然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万安一方,这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现实,让尹直很快觉出了异样的气氛,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夏侯老爷子在关键时刻也上了一封密折给成化帝,奏折上写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据知情人说,今上看了老爷子的密折后,在御书房来回踱了不下两刻钟,神情非常忧虑。第二天上朝,成化帝就宣布,春闱结束之后,将派员整饬庄田事宜,不管涉及哪一个皇室成员、勋贵宦官,都将整饬到底,绝不宽宥。
消息传开,举子们欢声如雷,异常振奋,为了显示他们对皇帝的英明决断的支持,他们很快就各回客栈,安心攻读诗书准备赴考了。
慕轩对于这样的事态展自然感到满意,不过,为了推动事态展,他已经将上一次没有用足的能量都动起来了,他利用万安向成化帝进献房中术这个事实,迫使万安表态支持举子们的请命之举,万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得那么隐蔽的事居然会被人察觉,他顶着“万岁阁老”、“纸糊阁老”的帽子还承受得住,却不愿再戴上匿名短柬上所说的那个“洗**相公”的帽子,于是选择了服从;至于刘吉,他一向就是见风使舵的,既然万安这个一向胆小的辅都表态支持举子们,他犯不上跟辅作对,即便举子们所图之事不成,他也可以获得不少人心,以他刘吉的眼光,这次站队肯定利大于弊。
只是很遗憾,先提出整饬庄田的王献却没能听到举子们这一刻的欢呼声,就在前一晚,他溘然长逝了,死前还在念叨着:“百姓生计无着,朝廷如何安定?”
朱祐樘听到噩耗,尤其是王献死前的那句话,他当时就落了泪,李东阳趁机提出了慕轩的建议,朱祐樘沉吟片刻,点头应允。
王献卒于任上,朝廷下旨赠他礼部右侍郎之衔,谥号“襄敏”。
百官面对这样的事,心情各异,不过,太子向今上的上奏却让他们人人感激涕零——殿下奏请朝廷组织一批医术高明的大夫为两京百官查验身体。
成化帝非常痛快的批复:“所请照准,立即执行!”
可是,感激涕零之后,有些人却开始动起了心思——要是自己身体没有疾病还好,万一有什么病症,那,还能继续在目前这个位置上呆着吗?将来,还有展前途可言吗?
人心,真的是非常复杂的东西!
!daT
第八集 必考八股文
更新时间:2014…8…28 19:06:10 本章字数:4495
第八集必考八股文
朱佑樘原本对于慕轩所说的不要让太医院出面负责百官的身体查验之事有些不解,但当李东阳说到自从朝廷下旨之后,短短一rì之内,太医院上至院使下到吏目,居然都有人登门拜访,他才觉出这中间有问题。
于是,朱佑樘当面向父皇请准,百官查验身体之事交给了东宫典药局。
东宫设有典玺、典药、典膳、典服、典兵、典乘六局,每局设局郎、局丞各一人,内使十名,典药局局郎、局丞及内使都是专司负责太子的医疗保健事宜的,不过朱佑樘并没有全部采用典药局这些人手,他听从慕轩的建议,从京师大小药铺招募了四十名大夫——他自然无从得知,这四十名大夫有三分之二来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