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外戚攻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茜身旁,拍着她的脊背柔声安慰起来。洪茜不知道是真的原谅赵顼了,还是心中另有算计,顺着赵顼的动作扑入他的怀里,小声啜泣。倒是越发显得一家四口温情脉脉起来。
这一番举动看的堂上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接下来是应该按照原定计划给赵顼一个下马威,还是顺着赵顼的话劝和小夫妻“床头打架床位和”。洪萱更是急的一眼又一眼的看着洪茜,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恨。不过她与孙氏相对于洪家其他女眷来说,毕竟还是外人。这会儿洪茜自己都没个立场,她们母女两个也是不好喧宾夺主替人强出头的。
好在洪茜的母亲冯氏还是个明白的。看着赵顼三言两语就将自己女儿哄得不知东南西北,冯氏又是生气洪茜的耳根子软,听不得两句好话就认怂了,又是心恨赵顼这个姑爷将自家女儿拿捏的死死的。
不过冯氏到底不是洪茜这等被人情情爱爱几句话就哄得不知所以的年轻媳妇,遂冷着颜面开口质问道:“姑爷今儿这番话,真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只是我就不明白了,姑爷既然如此明白事理,怎么就能在外头悄悄养了外宅,更是养的外面的野种比自己嫡亲的儿子年岁还长?英国公府家教森严,规矩确实是顶好的,可这顶好的规矩总不能体现在比嫡子还大了几个月的外室子,以及非得逼着正妻认了外头身份不明的贱籍女子进府的道理罢?”
一席话意味分明,数落的赵顼面色青青白白。洪茜也在赵顼的甜言蜜语中冷静下来,只觉得一股凉意从头到脚,再次看向赵顼的时候,眼中只剩悲愤,全然没了方才的软弱与期盼。
嫁入英国公府不过数年,就能在拢住丈夫不耽误生儿育女的情况下,将整个英国公府上上下下的人际关系捋顺清晰,且叫阖家大小挑不出她半点儿不是,洪茜从来都不是蠢人。只不过她对赵顼用情至深,宁愿相信赵顼的甜言蜜语,也不信他当年对自己柔情小意,背地里却暗暗养了外室这么多年,还能将自己瞒的滴水不漏。
可事实摆在眼前。今儿晌午领着儿子大闹英国公府的女人总不会是凭空出现的。正如母亲所言,赵顼若当真事事把她洪茜和一双儿女放在前面,又怎会闹出一个比赵谦年岁还大的外室子?那英国公与国公夫人若是顾念半点儿旧情脸面,又怎会不顾忌她的感受,执意要让那个贱女人与那个孽种进府?
这无疑是当着满京城百姓的面儿,将她洪茜的脸皮,将整个理国公府的脸皮生生扯下来扔到脚底下踩。就算是赵顼口口声声为着赵谦——堂堂英国公府的长房嫡孙,上头竟然还有个比他大几个月的庶出哥哥,这又是什么得脸的事情了?
将来赵谦进学入仕,与人交际,又该怎么面对旁人非议的目光?
洪茜越是深思,越是生气。原本看到赵顼时,心头升起的几分温情也全都没了。只目光阴冷的看着赵顼,寒声问道:“这些且不必说,我只问你,你打算怎么处置那个女人和她的孩子?”
赵顼被问的十分为难,沉吟半日,躲躲闪闪地说道:“茜儿怎么如此问,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女人罢了。就算是进了府,也不过占了个姨娘侍妾的名分罢了。若不是为着她那个儿子,父亲母亲也断断不会允许这样的女人进入英国公府的。”
洪茜冷笑道:“可我正是因为她这个儿子,才不能让她入了英国公府的大门。”
赵顼闻言,不免急道:“事已至此,茜儿你又何必同我赌气。且你并不是那等拈酸吃醋的人。当年你怀着谦儿的时候,也还曾主动为我纳了两位温柔谦顺的侍妾,因着此事,父亲母亲也都赞你贤良大度。今儿不过是同样的事儿——”
“这怎么能是同样的事儿?”洪茜看着一脸为难模样的赵顼,急着抢白道:“赵顼你是被那狐媚子迷惑了不成,自古良贱不通婚,你为着这么一个贱籍出身的女子,不顾英国公府和理国公府的颜面,不顾你我多年夫妻情分,不顾谦儿的前途名声,竟连你自己的前程也都不顾了?”
赵顼闻言,一脸苦笑着摇头说道:“她若只是贱籍,我自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等糊涂事情。可关键她不仅是贱籍,还是官、女支——她的父亲,便是当年因帝师孙文一案,上奏为孙大人求情辩解,因而触怒继宗,被牵连的阖族男丁流放琼州,阖族女眷打入官奴的御史大夫阮正清。如今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阮大人且在恩旨特赦之内,不日即将归京。若他知道……若天下人知道,他的女儿他的外孙因洪家长房嫡女的反对而不能认祖归宗,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你觉得天下人会怎么想?”
“当年我之所以会同阮烟罗……不过是我与同窗去喝花酒时,酒后误事……后来即便得知阮烟罗珠胎暗结,然我敬佩阮大人的气节风骨,不忍叫他女儿沦落风尘,遂替她赎身,将她安排在外头罢了。我并没有想到今日之事,也从来没有让阮烟罗进门,让阮诫认祖归宗的意思。可谁能想到陛下登基,大赦天下——”
再往下的话,赵顼已经不能说了,遂他突兀的住口。
可就算如此,赵顼这一席话还是听得堂上众人哑口无言,半日不曾言语。
虽然阮清正因为孙文一案被牵连的阖族遭难,认真说来与理国公府并没有什么瓜葛。可不论怎么说,洪赋都是理国公府的长房长子,都是帝师孙文的关门弟子兼东床快婿。而理国公府现下的荣光与前程,也悉数落在孙太后与洪贵妃的身上。
后两者可都是孙家的嫡系血脉。孙文虽然死了,然则阮清正对孙家的大恩却是实打实的。孙太后与洪贵妃纵然不能对阮家施以援手,却不能对阮烟罗落井下石。就连孙氏与洪萱也没有指责阮烟罗的立场。
而洪茜若是不想让外人指着理国公府的大门唾骂忘恩负义,也只得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对于阮烟罗母女入英国公府的事情,绝对不能露出半点儿不乐意。
赵顼话落,看着面色骤然变得铁青的洪茜,头疼的说道:“得知圣上下旨召阮家归京一事,我便知道阮烟罗和阮诫的事情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瞒不住了。我本想着趁这几个月的工夫徐徐图之,从长计议,叫你能慢慢接受此事。却不曾想烟罗沉不住气,以为我悄无声息是没有让她入府的意思,竟然会背着我闹出这么一场风风雨雨。我——”
赵顼长叹一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第二十四章
洪茜听了赵顼这一番话,一时间要强的心也去了七八分。自家人知道自家的情况,如今理国公府名头虽响,内里却也只剩个空空架子罢了。借赖着祖辈的功勋,勉强还能守着个公侯亲贵家的名声。不至于为柴米油盐之琐事费心罢了。
若不是新帝登基,长房大老爷一家起复回京,兼且宫中孙太后与洪贵妃均是护短重情之人,又得承启帝器重信任,理国公府也不会因此动心谋划,央求着长房一家重新归府……
事已至此,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罢了。理国公府要是想着借由孙氏一脉并长房大老爷一脉的交情重新走进京中的权力圈子,那么孙家与洪赋是尤其不能得罪的。既然这两家子不能得罪,那么孙家的恩人自然也是不能得罪的。当年因帝师孙文一案,被牵连流放的能臣干吏不计其数,其中御史大夫阮清正在金銮殿上大骂继宗的旧闻更是惹得天下轰动……
洪家决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她洪茜既为理国公府的女儿,生来享受祖辈父辈的余荫,自然也不能给自家的名声抹黑。为今之计,也只有——
正当洪茜死咬牙关说服自己忍气吞声的时候,一直在旁默默不语的洪萱终于忍不住了。大抵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她不知道在场的这些长辈为什么都不说话了。可是她却不能忍受赵顼那一篇无耻言论。眼看着堂上众人皆垂头丧气,洪茜更有委曲求全之意,洪萱猛地走到洪茜身前,按住洪茜的肩膀直接讽刺道:“姐姐别听他谎话连篇满口的胡吣。我在江州呆了那么多年,虽从未见识过天下繁华,却也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事情——难道说阮家对孙家有恩,阮家的女儿就能抢洪家女儿的男人?他姓赵的又跟孙家有什么瓜葛,就这么急赤白脸的想要替孙家报恩,还非得报到那女人的床上去,报出个比正经嫡子还大出几个月的外室子来?”
“……退一万步想,这姓赵的可是在成婚之前就养了外室。难道说他还没定亲之前就晓得一定会娶姐姐进门,然后将那姓阮的女人赎出身来,养在外头十几年就为了替孙家报恩?那我就想问问了,他赵家跟孙家是什么关系,用得着他一个堂堂的英国公府长房嫡子爬了官女支的床来报恩?”
“又或者当年他与别家女儿成婚了呢,那别家的女儿跟阮家又有什么瓜葛了?也用得着他爬床报恩?管不住自己就说管不住自己的事儿,非得把这些腌。臜事情强加在孙家和咱们洪家头上,这未免也太过强词夺理,将全天下人都当成傻子了罢?”
洪萱说完,还恶狠狠的冲着赵顼的方向大啐了一口,满脸鄙夷的说道:“自己贪花恋色,不顾礼义廉耻,只自己臊得慌就好,凭什么牵三扯四的将污水泼到孙家和我们洪家头上,没得恶心死人!”
洪萱这一番话说的酣畅淋漓,也将堂上众人的思维从死胡同里面拽了出来。洪茜更是恍然大悟,纤纤玉手恨不得戳在赵顼的脸上,恨恨地说道:“好你个赵子页,我原还敬你是个男子汉大丈夫,觉得你是个有担当的男人。没想到你竟是把我——把我们理国公府都当成傻子耍了。我今儿就告诉你,那小贱人和那孽种的事情你甭想就这么连哄带吓的糊弄过去。我洪茜就是一头碰死在金銮殿上,也绝不会让这个失了身的女人踏进理国公府一步。”
“对。”洪萱闻言,也在一旁气势汹汹的说道:“你甭想做下这腌、臜事情后拿孙家和我们洪家的名声来顶缸。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人。表面上装的礼义廉耻,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还满口的冠冕堂皇。我总算是知道了什么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怪不得世人都说,倘若读书人心坏了,那才是烂到了骨子根儿里。就你这种种行事,真是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伪君子,什么叫做又想当——”
洪萱本来想说的是“又想当女表、子又想立贞洁牌坊”。但思及这句话太过粗鄙市井,若说出来,少不得引来孙氏的训斥,这才恨恨的住了嘴。不过在座的几位女眷却都听明白了洪萱未尽的意思。心中大觉痛快之余,也唯有孙氏隐含不赞同的瞥了洪萱一眼。
洪萱冲着孙氏谄媚一笑,眼看着孙氏且有些忍俊不住,轻勾唇角,知道孙氏没把这句未说出口的粗话放在心上,这才放心的松了口气。
洪茜虽然不像洪萱这般把人数落的一针见血,但也是立场坚定的开口说道:“你且回去罢。你们英国公府若对此事没个妥善结果,我宁可背着善妒的名声,也断断不会再登英国公府的大门。你是要我这个正经发妻和一对嫡出儿女,还是要阮氏那个贱人和她的孽种,你自己思量罢。”
洪萱在一旁补充道:“还有,没事儿少拿我们孙家和洪家的名儿在外头拉大旗扯虎皮。我们两家再是不济,也用不着自家的男人以身相许的报恩——”
说到这里,洪萱再次冷笑的嘲讽赵顼道:“倘若你当年为那女人赎身的时候,就说出要让她进府的话,我也能佩服你一二分。你既然藏着掖着那么多年,连那么大个儿子都能瞒的滴水不漏,想来正如你自己所说,你只是贪恋那女人的颜色,却未曾想要对她的终身负责。现在听到陛下大赦天下,阮大人要起复的消息了,你又忙忙的做出这种姿态来,为的究竟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你也别在我们跟前儿唱大戏,我们要是看不清你是什么样的人,那就算我姐姐白遭了这么多年的蒙蔽!”
洪萱这一席话只顾着指责赵顼的行事为人。却不想勾起了洪茜心中最痛的往事。想想她与赵顼成婚不过数年,一直琴瑟和鸣,举案齐眉,赵顼更是数次推却了她给安排的娇娘美婢。彼时她还一直感念着赵顼的专情。就算背上外头指责她善妒的风言风语,也是甘之如饴。如今看来,哪是赵顼对她专情啊,恐怕是赵顼眼界清高,瞧不上那等庸脂俗米分罢了。
也是了,当年阮清正阮大人还未遭陷害之时,阮家出才女,阮家出美人的赞誉可是冠盖京华的。赵顼既然有了阮烟罗这等绝色红袖添香,又怎么会看得上寻常的清秀女子?
只是这么多年来,赵顼当面柔情小意,对她深情似海,叫她凭白担了个生性好妒的恶名儿,背地里却跟别的女人私情缱绻,好不快活……洪茜想着当年诸多情景,心头之恨宛若涨潮一般,恨不得将整个人都淹没。再次看向赵顼的时候,眼神越发阴冷恨厉地说道:“赵顼,你很好。”
说完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洪茜再也懒得理会赵顼,起身同堂上长辈见礼告退,抱着女儿拉着儿子的转回内堂了。
正所谓君若无情我便休,往日如昨易白头。再是情深似海,海誓山盟的感情,若打破了最脆弱的那一环,就如原本完整的铜镜有了裂缝,哪怕重圆,裂痕依旧存在。
洪茜既走,洪家诸位女眷跟赵顼更是没有话说。老夫人杨氏以身子骨乏累为由,大大咧咧地端茶送客,将赵顼撵出了理国公府。门子将赵顼送出府外之后,瞧着赵顼的车轿缓缓离开,更是鄙夷的冲着赵顼离开的方向大吐口水。枉他们从前还觉得姑爷是个好人,没成想这读书人坏起来,更是奸猾狡诈百倍。做了对不起他们理国公府的事儿,还想把污水泼在他们理国公府的头上,自己个儿里子面子全得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而另一厢,被逼离开的赵顼坐在轿中久久沉思——他原本想着借由阮家与孙家的旧事,将阮烟罗与阮诫的事情抹平。如此一来,既能于京中仕宦清流之间传出他赵顼重情重义的名声,也算是将少年时的荒唐往事一笔接过。届时传将出去了,恐怕也是一则脍炙人口的风流韵事。更难得此事成功后,阮家、洪家乃至孙家都能记着他这一笔情。届时他科考入仕,有了这么几支人脉相助,往上的路也能容易一些。
赵顼算盘打得很精,离成功也是很近。没成想却被一个江州小地来的粗鄙小娃三言两语破了算计……
一想到洪萱在理国公府正堂上恨不得刀刀见血的唾骂,赵顼只觉得一张白净的脸上都羞臊的发热。正好比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一般,将赵顼长久以来自欺欺人的借口,全都掰开揉碎的扔在地上踩。
而以理国公府对他赵顼的恨意,对自己和孙家名声的紧要程度,恐怕今日之后,他赵顼伪君子的名声就得传遍京都。当务之急,赵顼可没工夫伤春悲秋,唏嘘感叹,还是得想想该怎么挽回自己的声名才是。
想到这里,赵顼不禁又想起了那位从江州而来,没见过京中世面,行事都比寻常女子更加粗鄙的小姨子,不觉心中暗恨的骂了句“泼妇”。
而更晚一些时候的永宁宫,洪贵妃优哉游哉地斜倚在明间的小条炕上,一只手爱怜的抚摸着自己依然平坦,但里头已经孕育着生命的小腹,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盘子里的酸梅干儿,耳朵里头听着玉沉绘声绘色的讲述稍早时候发生在理国公府正堂上的那一幕大戏,直听到洪萱言辞犀利的大骂赵顼的时候,不觉面含赞赏的轻笑道:“往日里陛下常说本宫的口舌犀利,那且是他没瞧见本宫的妹妹是如何数落人的。不过萱儿说的很是。咱们洪家的女儿,再怎么着,也由不得旁人欺负。咱们洪家的名声,更不能容旁人当做踏脚石一般的利用。”
洪贵妃说到最后这一句话的时候,因不满赵顼的自作聪明,贪得无厌,话语中已多了几分轻飘飘不带一丝烟火气息的愠怒。
玉沉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躬身笑问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洪贵妃打量着玉沉越发精致的面容,好整以暇的靠着身后的软枕,开口轻笑道:“萱儿在打了吴清姝一巴掌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本宫很是喜欢。那阮家的女人既然想借孙家与阮家的旧事在京中搅风搅雨,本宫不妨成全了她,也越发成全了阮家的清名。只是到时候这结果是不是她想要的,本宫就没办法控制了。”
玉沉闻言,越发好奇的接口道:“哦,娘娘的意思是说……您的手中有阮家的把柄?”
“阮家是孙家的大恩人,本宫且能有阮家什么把柄。不过本宫当年还在孙太后身边伺候的时候,曾听孙太后与当时还未致仕的张阁老说过一嘴,当年阮家因直谏犯上触怒了继宗,因言获罪,全家男丁流放琼州,女眷被贬为官奴。不过阮大人向来清正廉洁,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同本宫的外公一样,乃清流翰林之表率。因此好多大臣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愿看着阮家零落至此。遂联起手来……不说欺上瞒下,只在官中拍卖官奴的时候,齐心合力将阮家的女眷买了下来,连同奴籍一并交给阮大人。这其中好似还有我那当太后的姨母的手笔。”
“……因此阮家的女眷虽然被贬为官奴,可大多数都随着阮家男丁一并流放到琼州去了。何况阮大人如此清正耿直,又怎会忍受自己的血脉沦落风尘,苟延残喘于世上?再说被贬为官奴又不是被贬为官女支,那赵顼的外室既然是阮家女儿,缘何会流落教坊,且被赵顼金屋藏娇了这么多年,你不觉得稀奇吗?”
☆、第二十五章
不提宫中洪贵妃如何算计出气,且说晚间洪赋等人归府,少不得前来老夫人杨氏处请安问候。正巧理国公府诸位女眷均留在荣安堂安抚劝慰洪茜,洪赋父子与洪贯父子因此便多听了一耳朵,得知天底下竟有如此不顾廉耻,颠倒黑白之人,心中义愤不消细说。
洪茅自襁褓之时随着父母流放江州,虽身为国公府幼子,却从未经过骄奢淫逸,富贵享受。且他自幼习武,少时常同军中将士混在一起,越发养就一副刚烈果毅,坚韧耿直的性子。最是看不惯这等表面装得道貌岸然,实则投机取巧,满心钻营的人。
因此在听过洪茜委屈哭诉之后,当即连连冷笑道:“少时读史书,便察觉越是大奸大恶之人,越在丑事没有败露时装的冠冕堂皇,义正词严。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由此可见,这天底下原就没有那等十全十美的人。之所以虚伪周全,不过是所图甚重罢了。大姐姐今日能看清这人的真面目,也是一桩幸事。如若不然,大姐姐光风霁月,没个警醒,却留着这等心机深厚之人常在枕边,早晚要出大事。”
洪萱在一旁听的极为畅快,也跟着添油加火的说道:“大哥说的对。那姓赵的生性凉薄,为人奸猾,且城府太深。他同姐姐夫妻多年,明明外头养了外宅甚至连儿子都有了,当着姐姐的面竟能瞒的滴水不漏,可见他做事周密,心中有数得很。他既从未与姐姐交过心,自然也不配得到姐姐全心全意的对待。今日姐姐看清了那人的本质,虽一时哀伤痛苦,可自此以后,心中却是清明的很。总好过被这种人蒙蔽一辈子。”
洪茜听了洪茅兄妹的一番劝解,心中又是哀痛又是清明。哀痛于夫妻多年情分一朝散尽,清明于洪葵洪萱所言甚是。她听了一会子,竟也听的庆幸起来。甚至觉得赵顼如此无情也是件好事。至少能完完全全断了她的愚蠢念想。从今以后,她洪茜再不会有什么夫妻伉俪,举案齐眉的痴念。不过好生教养儿女,做好一位母亲罢了。
只是洪茜心情略微疏阔,自觉想通之余,也不免好奇大伯父与大伯母是如何教养子女的——除宫中的贵妃娘娘人品高贵她多年未曾见面也就罢了。这洪茅与洪萱一对兄妹,却是口舌机锋,一个比一个伶俐。更难得两人心思通透,并不会拘泥于常理之中。
比如今日之事,若是寻常人听了,虽也会为她生气不平,可总会劝她忍一时风平浪静。比如她的母亲冯氏,这一个下午苦口婆心的不知说了多少“男人家三妻四妾,本是寻常事。赵顼虽然行事畜生,可谦儿到底是英国公府长房嫡孙。你今日受了委屈,闹一闹也是情理之中。只这事儿不能总这般僵着。等着下回英国公府再来人接,你也顺水推舟的回去罢……为娘的并不是嫌弃你有事躲回娘家。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我岂有不心疼你的。你就是想回理国公府住一辈子,为娘的也没有半句不是……可就算不看旁人,且得看着谦儿,若真的闹僵到无可挽回,谦儿可怎么自处。再者你本是英国公府正经的长房媳妇,岂有家中正室反避开外头狐媚子的道理……”
如此这般兜兜转转的车轱辘话,听的洪茜耳朵都快生茧子了。好像女人这一辈子除了看着丈夫的脸色争风吃醋教养子女,竟也没有别的用处了。听的本就心绪不平的洪茜越发的头昏脑涨。也只有晚上得了洪葵兄妹的劝说,才算是清明起来。
洪茜暗地里决定,平日要时常往洪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