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难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百善孝为先,你虽来的迟了,到底事出有因。下次若有缘故,不妨与我直言。今儿是我错怪了你,明日定要给你个补偿。”
  玉陵吞了口口水,傻傻地看着先生,不知如何回答,再一转头,发现玉萱冲自己眨了眨眼,带着绿萼走了。
  玉萱的心情就别提多好了,那小屁孩儿看自己的眼神,分明只写了两个字:崇拜。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找惹自己?这样想着,又摇头一笑,真是白活了二十几年,怎么跟个小孩子过不去。
  学堂里酉时下学,太阳还没落山,天际洒满了余晖,为万物笼罩一层金黄。
  京城自古繁华,可那些杂耍的、说书的、叫卖的、走生意的都在外四层,高墙里只鳞次栉比的都是达官贵人的府宅,宁静肃穆,恢弘庄严。
  自从来到这里,今日是玉萱第一次出门,她还真想看看大周朝的风土人情。便低声对绿萼道:“一会儿出了门,你自己上马车,挡着我从哪条小路逃走。”
  绿萼一惊,颤声道:“小姐,你不会是怕被退学,要离家出走吧?”话里已带着些哭腔。
  “想什么呢你!”玉萱弹了一下她的脑门,道:“我有事要办,晚些时候自会回去,记住,千万不许声张!”
  “小姐……”绿萼一脸为难,拉着她的手怎么也不肯放。
  玉萱知道这丫头又要啰嗦,当下板起脸, “别废话,按我吩咐的做,你说露了,瞧我不掌你的嘴!”
  绿萼吓了个哆嗦,心想小姐只好了两天,到底还是原来的性子。 只好不情愿地点点头,服侍这样的主子,实在讨不来一点好,只让她做这种踩钢丝的事儿。办成了,被夫人太太发现,难免一顿板子,办不成,又要招她的斥责。
  玉萱见她愁眉苦脸的,又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放心,过了戌时我就回来,不会出什么大事儿,你且先回去,叫马车从小门里进去,婆子若发现了,就说我肚子不舒服,如厕去了。”
  “知道了,小姐。”绿萼没法,只得钻进印着武宁侯府印的马车,马车刚一动,又掩护玉萱逃走。
  玉萱跳下车,眼见绿萼着急的对她挥手,虽不敢出声,口型分明是:小姐,你一定早点回来。 玉萱眨眨眼,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直到学堂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玉萱才从柱子后探出头,顺着小路向外四门走去。
  出了内城墙,真真如换了个世界。冲耳的都是叫卖声、呼喝声、锣鼓声、喧闹声,眼前亦是琳琅似锦,热闹纷繁。有卖糖子儿的、捏泥人的、扎窗花风车的、表演吐火的,舞龙舞狮的……绵延成阵,一望无尽。
  玉萱也在书上或电视上看过古代京城,却都不如亲眼所见这么生动。三三两两的行人结伴成群,在街上穿梭,穿着花红柳绿,各色时兴的衣裳,公子们或摇着折扇,或抱着鸟笼,道不尽的逍遥自在。
  玉萱随便在几个小摊前问了问,大概对银子有了概念。一个泥人一钱银子,一碗面五个铜板,那么一两银子大概值一千多块钱,自己欠了蔡文雅四十八两,足足有五万!
  想到这,玉萱才真真头疼。虽说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文造诣一定能胜过蔡文雅,这笔账抹掉的概率很大,可谁又知道公羊羽的品味呢?万一蔡文雅的诗真和了他的意,这四十八两银子自己到哪弄去?
  从家里要肯定是不行了,就凭周氏的性子,非又得拿来说事儿不可。至于林氏……瞧她平日的吃穿用度,也不像还有闲钱的样子。
  玉萱不知道林氏有多少嫁妆,可嫁妆就算再多,也都是林氏的梯己。何况府里上上下下,需要打点的地方又多,自己万不能给林氏添乱了。
  想到这,玉萱又四处打量,不知这外四门,能不能找到生财之路。
  玉萱沿街走了一阵,京城里除了餐馆、绸缎庄、金玉堂等寻常的铺子外,最多的竟是诗文馆。这些馆子都修建得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从门外一瞧,就带着浓厚的文化气韵。
  玉萱观察了一阵,往来也有不少小媳妇子进去,看来不是什么腌臜的地方,便也提了裙子,走进一间名叫“春寿”的文馆。
  进了门,只见馆中分上下两层,挂满了名诗名画。中央摆着一张圆案,上头大大小小挂着木牌,随着人流微微晃动。一个白衣文士站在中央,左手拿着名册,右手不断变换桌上的木牌。楼上楼下各开这八扇槅门,门上前飘着缕缕薄纱,印着水墨,缥缈灵动,晃晃如世外仙境。
  桌前围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打扮俱都不凡,看来不是寻常之辈。玉萱前脚刚进,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厮便迎了上来,笑道:“姑娘请进,姑娘是玩诗词,还是古文对子?”
  玉萱一愣,这诗词对子还能玩么?也不知是怎么个玩法?
  小厮见她衣着考究,生得又如瑶池仙子一般,自也不敢小瞧,道:“左边玩的是诗词,楼上的客官出题,写上阕,然后将所限韵律和题号写在木板上挂着,您接哪个题便直接取了木板,让我们记下,随后写出来,由我们场子里的文官点评,若比出题人写的还好,您胜,设题时出的银子便归姑娘所有,若是输了,要也要按数目赔的。”
  玉萱一听,觉得这到有意思,没等那小厮往下说,就道:“好,我就玩诗词!”
  “好嘞!”小厮应了一声,将玉萱引到左边的圆桌前,又道:“姑娘先玩着,只别忘了,无论输赢,馆里要抽一层的利钱。”
  “知道了。”玉萱点了点头,这馆子占地两层,加上每日的招待、笔墨,费用想必不少,抽一层到也应当。
  一楼接题的约有七八十人,而楼上出题的,是一个槅门一间,只有七八个。想必出题人都是才华横溢,惊世绝艳之辈,否则也不敢丢人现眼。
  桌前围着的人大多只是看看,未必有多少人真敢接题。玉萱心中忖度,如此看来,一天能成交的题目也就几十个,能支撑这么大个门前,想必题目的开价不低。
  玉萱虽已有了准备,等看见面前的木牌,还是吓了一跳。
  想不到这些题目,最少开价也在十两!看来这文馆,还真不是一般人来得起的,难怪尽是些穿着考究,器宇不凡之辈。
  此处的词牌与玉萱所知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题目上有浪淘沙、水龙吟、临江仙等。这些题目若出了妙句,可能无人敢接,两个时辰之后,价格也跟着上涨。
  若过了十五天还无人获胜,题目会被送到其他文馆,同时挂着。三个月之后还没人胜,当朝一些士族显贵也许会召见出题人,若被看中,收为幕僚,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以。
  据说本朝的户部尚书林文渊,当年便是以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文馆中声名大噪,最后被靖王引荐,一路坐到尚书的位置。
  所以说,这出题之人为的不只是眼前的利,更多的还是日后的仕途。
  木牌以金字塔的形式排列,最下边的价格最低,越往上层越少,水平也越高。
  玉萱看了底下的几个,虽也是佳作,却自认不如自己,赢了也没什么趣味,随后往上看了几排,出于好奇,便直接看了最顶端的牌子。
  牌子上写着“浪淘沙”三个字,而价钱竟已标到了五百两!
  玉萱有些心跳加速,五百两,这得是什么档次?至少也证明这首词在文馆里挂了整整两个多月,还无人胜过!
  玉萱对着木板上的数字,一眼就看到了题目。这首词价钱最高,自然挂得最为显眼,悬在大厅正中央,字体也比旁边的大了许多。
  主持的文士见她只盯着最顶上的木牌,笑道:“姑娘,上边的牌子题目难,先接下边的牌子也是一样的。”他这样说,到并非瞧不起玉萱,只是怕客人退缩,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接的越多越好。
  玉萱并不理他,只看着那条幅上的半阙词:
  “细雨染轻绡,古寺风摇。廊前花乱竟春宵,缘是当年携手处,又惹寂寥。”
  虽只半阙,却真个勾出肃穆苍凉之感。细雨轻绡,廊前花乱,可这繁华景色都因当年与君携手,物是人非,而今徒剩寂寥。
  不知为何,这半阙词竟似写到了玉萱心里一般,她呆呆站着,痴痴看着这牌子,心潮涌动,亦不知生了多少惆怅。
  “姑娘,您要接题么?”场中文士见她傻站着,既不接题,也不说话,只怕她耽误了别人的位置。
  玉萱回过神,道:“要接,我就接最上边的那首浪淘沙!”

  第九章(修)

  玉萱说她要接最顶端的浪淘沙,话音一落,众人都吃了一惊,场中霎时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而楼上的某一座槅门里,一个身影也微微一动,手中捏着的白瓷杯晃了晃,这首词已在文馆中挂了近三个月,想不到真的有人敢接!
  不过敢接又如何?之前不是也有许多人接过了么?他们所给的下阕,无论遣词作句,还是意境刻画,都远不如自己的原词动人。
  想到这,那个身影又淡漠地放下了酒杯。
  “姑娘,你可想好了么?这篇题目的价格可是五百两!”文士提醒了一句。
  玉萱的心尖颤了颤,他不知道出题人的下阕到底写了什么,五百两,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她虽然是侯爷府的千金,可她心里清楚,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她如果冒冒失失地输掉五百两,周氏绝不会轻饶了她。
  可玉萱从来都不是个临阵退缩的人,隐隐的,她也有这份自信。
  前世的她虽是现代人,却对古诗词有很深的造诣,曾任X大学莱文诗会的会长。她的水准,老师同学们都是有目共睹。
  虽然来到这个不知名的时空,不清楚这里人的脾气和秉性,但文化和艺术毕竟是不分时间和国界的。
  “我想清楚了,你们研墨吧。”
  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少女的眼眸澄澈晶莹,没有一点瑕疵,颀长的身体娇媚动人,仿佛一株含苞绽放的花朵。
  这样的人,自然也该有一颗玲珑剔透,聪慧灵秀的心吧?
  馆中的文士也为她气韵倾倒,鬼使神差地备下笔墨,奉到玉萱面前。
  玉萱闭上眼,似乎在沉思,没一会儿,提笔写下了一行字。
  她想,也许只有这半阙,才能配上如此惊艳的开篇。
  细雨染轻绡,古寺风摇。
  廊前花乱竟春宵,缘是当年携手处,
  又惹寂寥。
  俯瞰璧山腰,烟雨迢迢。
  因何岁岁总今朝,莫若初时重取舍,
  换我逍遥。
  玉萱写下第一句,众人脸上还带着怀疑和不屑。毕竟在京城文馆里混了这么多年,成名成家的词人大都认识,这小姑娘年纪轻轻,怕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罢了。
  而当她写完这首词,所有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惊讶和难以置信。
  廊前花乱,当年携手。上阕是为词人错付的感情。
  岁岁今朝,换我逍遥。除了她填的半阙,还如何能纾解这寂寥?
  馆中的文士皆不是泛泛之辈,他们看着这首词,先是怔怔的,随后又化为赞许。
  “好!好词!”也不知谁喊了一声,仿佛石子激起水面,惊呼声似波纹一般,倏然扩散。
  “姑娘,在下这叫将词裱起来,送到楼上。也请出题的公子写下下阕,供先生评判。”那文士如获至宝,小心翼翼捧起宣纸。
  “不必了!”楼上忽然传来一个清润的男声,仿佛珠玉相撞,说不出的悦耳。
  “这位姑娘所填下阕,的确胜过在下,看来在下这半阙,真该烧了才对!”槅门里隐隐现出一个白色背影,微一抬手,将指间的红笺送入烛火,化为一滩灰烬。
  场中人声沸腾,见玉萱还是呆呆的,都叫道:“姑娘你赢了!出题的公子认输了!”
  玉萱还不知道文馆的厉害,自己不过续写了一首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只是好奇地看着楼上,想看看出题的公子到底是谁。
  当她看到那个背影,竟是心中一动。若说许少卿的身姿让她赞赏,这个身姿却真是让他惊艳了。
  那人坐在帘后,脊背挺拔,宽肩细腰。周身散发着一股温润沉郁之气,似与万千红尘格格不入。
  许少卿高洁得犹如奁中美玉,而他却清冷的好似山中冰雪。
  玉萱正好奇地看着出题人,忽听得有人叫她:“姑娘!”
  玉萱收回目光,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青袍素带的儒者,眉目清朗,颇有超然出世之风。
  那儒者彬彬有礼地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我叫……”玉萱刚要回答,转念又想,她初来乍到,还不知京城文馆的规矩,像她这种闺阁小姐,是不是不应抛头露面?还是别透露身份,免得招惹麻烦。
  这样想着,玉萱并未回答,反问道:“你是谁?”
  儒者倾佩她才华横溢,不想说话却如此憨直无礼,先是一愣,转而笑道:“在下是这寿春文馆的馆主,姑娘今日摘了本馆的顶牌,请将尊名留在红笺上,若有文人迁客慕名而来,也可登门讨教,以文会友。”
  “不必了!”玉萱摆摆手,顿了下,又道:“只把银子包给我就是了。”
  有了这五百两,就算明儿的诗倒霉败给蔡文雅,也能还上债了。
  她话音一落,满堂寂静无声,众人的表情都无比奇怪。要知道文人都清高孤高,重名轻利,凡是在文馆接题挑战的,皆为了一句惊人,名扬天下。
  他们见玉萱才貌双全,先前不肯留名,只当她出尘傲世,视虚名如粪土,暗自仰慕钦佩。哪知话锋一转,竟只要银子,真是满嘴的铜臭味。
  玉萱见馆主拧着脸,跟吃了苍蝇似的,奇道:“怎么了?不留名字不行么?”
  “可以,可以!”馆主应承两声,吩咐左右撤下红笺,抬起头,看她的眼色分明多了分鄙夷。
  满场的文士也都暗暗摇头,还以为京城真出了位超凡脱俗、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想不到竟是唯利是图的肤浅之人,真是可惜可叹。
  玉萱哪知道文人迂腐,看他们一个个苦着脸,大觉奇怪。心想是不是因为自己赢了银子,还是快些拿钱走人。
  没一会儿,馆主吩咐小厮将银子包好,递给玉萱。玉萱打开一瞧,见里边装着白花花的元宝,成色到好,只是她还没有银钱概念,也不知是不是缺斤少两。
  “有银秤子么?”玉萱抬头问。
  馆主面色一沉,世上也有许多超脱的文士,故作俗态,大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思,他既从事这一行,爱才如命,本还对玉萱抱有一丝期望,可看她见了钱,竟要拿银秤子称,真是市侩低俗!
  而玉萱见他黑着张脸,更觉得他缺斤少两,想欺负自己一个姑娘,没好气地道:“怎么?当面点钱,还不让人称称么?”
  馆主冷声道:“这银子并非在下所给,而是楼上出题的公子所出,姑娘这么做,可是信不过楼上的公子?”
  玉萱大为不屑,做生意的当面点好,事后不算,有什么稀奇的?
  “馆主若是有就取来吧,我与那位公子当面点清,免得事后麻烦。”
  馆主狠狠哼了一声,还想再说,忽听得那出题人道:“姑娘与在下素未谋面,有所猜忌也是人之常情,洛馆主,麻烦帮姑娘取银秤子来?”
  “是。”馆主似乎对楼上的公子极为尊敬,听他吩咐,连忙吩咐小厮取来大号银秤。
  五百两不是小数目,玉萱一个人拿着有些吃力,看小厮们也没有帮忙的意思,暗自腹诽,这群人刚才还笑嘻嘻的,这会儿怎么都变了脸,唉,大周朝还是真是世态炎凉。
  玉萱有条不紊的将银子一锭锭拿出来,称好计算,待全部称完,发现不仅没少,还多出来五十两。
  “不是说馆中要抽一层做费用么?怎么还是五百两?”玉萱问。
  一小厮答道:“费用楼上的公子替姑娘出了,这五百两全是姑娘的。”
  “呵!”玉萱一笑,“他到是大方……”
  不用说,这公子不肯以真面目见人,出手又如此阔绰,定也是一位王孙贵胄。
  “那就多谢公子了!”玉萱冲楼上招了招手,小心翼翼包好银子,背在身上转身走了。
  白衣公子微一抬眼,并没有说话,唇边却勾起了一丝微笑。
  这丫头,还真有趣得很。
  待玉萱走出文馆,屋中才又回复原来的嘈杂。有人摘了寿春文馆的顶牌词,不用说,明日一早便会传满大街小巷,只是这摘牌人身份神秘,并未留下名字,不免遗憾。
  而玉萱若能预料到日后发生的事儿,今天她打死也得把身份说明白。
  京城说书人凭借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快为她的来历编了十几个版本,还印成各色小说,情节感人,催人泪下。
  出题的公子目送玉萱出馆,又自斟杯酒,送到唇边,却并未喝,浅笑道:“武宁侯家的姑娘,果然非同一般。”
  他身旁站着一个书童,奇怪道:“公子怎知道她是武宁侯家的小姐?”
  白衣公子淡然道:“她虽不想透露身份,可腰间那条碧纹雕花玉佩却出卖了她。这条玉佩是去年上元节间,皇后娘娘赏给武宁侯家几位姑娘的,她竟带着它招摇过市,还真是胆大。”
  却不知玉萱哪知道什么皇后不皇后,只见这块玉佩质地精良,温润生光,与柜子里那些货色不同,出门时便选了这块。
  书童恍然,道:“公子果然明察秋毫。听闻武宁侯家的几位小姐都是天香国色,有倾城绝世之貌,今日一见,还真是如此。”
  公子嗤笑一声,道:“你个小人儿,知道什么是天香国色?只是我在兖州两年,听闻他家的二小姐文采精华,有当年天下第一才女,灵素夫人的风韵。今日这一首词,文笔清隽,浑然天成,比起灵素夫人,竟尤胜三分。”
  “是了!”书童似想到什么,欢喜道:“王妃前日还提起世子的婚事,钟意的正是这位二小姐,看来府里马上就要多一个主子了?”
  那公子并未回答,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酒杯,眼底的笑意,却更深了一层。

  第十章(修)

  玉萱走出文馆,太阳已经落山,暮色渐起,笼罩在斑驳的城墙上,外四门的夜景初见端倪,街两旁的楼馆都点了灯笼,有双蝶绕花的,有凤凰展翅的,有双鱼戏珠的……缀着七彩流苏,映着月光,当真是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这外四门里虽然热闹,三教九流的也多。玉萱一个姑娘,背着五百两银子,自觉不□□全,便想雇一辆马车,拉自己回府。
  只是这“计程马”不知道要怎么打,玉萱在拐角处寻了几个摆摊的打听,知道街西便有个马车铺。
  玉萱背好包袱,穿过人流,快步走到街西。果见有间大门面,门口停了数量马车,旁边搭了个凉棚,车夫三三两两坐在里边,喝水纳凉。
  玉萱走上前,“这马车租么?”
  车夫头也未抬,粗声道:“到里边问去。”
  想这些车夫是被主家雇的,对生意好坏并不怎么上心,尤其入了夜,巴不得早点回去睡觉。
  玉萱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提着裙摆进了屋。只店铺收拾的到也干净,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站在柜前,低头打着算盘。
  玉萱走到柜台前,轻轻扣了扣柜台。老者抬头,见她花容月貌,衣饰华贵,忙赔笑道:“姑娘要用车么?到什么地方去?”
  玉萱道:“去二门里乾元路。”她出门时候特意留心,记住了武宁侯府的位置。
  老者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为难,“姑娘,这内四门入夜就宵禁了,这会儿送您回去,可回不来了。”
  玉萱一惊,不知京城里还有这个规矩,急道:“我加钱,你们要多少银子?”
  老者一看她便是贵人,眼看是桩好生意,还是为难的摇了摇头,“宵禁之事可大可小,内四门里住得都是侯门贵人,岂是随便进的?价钱不说,若被抓到,可不是闹着玩的。”
  玉萱见老者没问能给多少,便矢口拒绝,便知这确实是件极为难的事儿,心头一沉。依他的说法,自己就算徒步走回去,怕也要赶上宵禁,难道真要睡在马路上?
  正自无法,忽见两个汉子走进屋来,手里各拿着一个长形包袱,喊道:“老头,车准备好了么?”
  老者一见二人,忙迎上去,恭恭敬敬地道:“早就准备好了,二位爷这边请。”
  玉萱心觉好奇,这两人也不知是去哪的,这会儿还雇马车,若让她知道是去内四门的,非让这老头好看不可。
  二人走到门口,验看了下马匹,道:“车夫找好了么?”
  “门口的四个都闲着呢,爷看上哪个随便挑。”
  那人微一点头,“熟悉内四门的路就行,其他的到不妨。”
  玉萱一听这话,气得七窍生烟,这老头到底什么意思?这会儿明明还能送,却跟自己打马虎眼!
  她正想上前理论,那二人又进了门,行走时腰间的包袱一抖,露出森寒冷光。
  玉萱心头猛地一颤,包袱里分明放着两柄明晃晃的尖刀!
  再看两人面相,凶神恶煞,目光阴骘,一看便不是善类。他二人来这铺子里租车,想必这老板也不是什么好人。想到这,玉萱警惕地抱紧包袱,顺着墙角溜出车铺。
  走到人群繁嚷之处,玉萱才舒了口气。幸好自己没坐他家的马车,否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