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轻舞红楼-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因为怕养不活所以根本没有记在族谱上,只要这次北静老太妃能和慧净禅师说上话,到时候他们再一安排,静怡郡主进宫就水到渠成了。”
“照老祖宗这么说,这事儿还能成?”王熙凤奇道,又看向林皓睿:“林兄弟可要提前和慧净禅师招呼一声,别让他们给绕进去。”林皓睿微微一愣,笑道:“师傅自不会说什么的。他老人家已经遁入佛门,怎会干涉红尘俗事。”
贾母摆了摆手:“慧净禅师自是什么都不会说,只是有心人会造成一些假象罢了,好了,也不说这没影儿的事儿了,想元春也进宫5年了,不知道如今在宫里生活的如何?”坐在一旁的王夫人也不禁跟着流泪。元春是洪贞元年的选秀选进宫的,只是最初的时候听说封为了贵人,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由于贾府在朝堂上说不上话,**也没什么关系始终打探不到什么结果,让贾府的人都颇为揪心。
林皓睿这才知道,原来这贾府竟还有一位小姐进了宫,也不怪他不知道,前一世他所呆的地界儿离皇城实在有些远,对于这些细节是丝毫不知的。所以此时,他只是静静的坐在位置上,不曾答话。
到是王熙凤笑着打趣:“哎呦老祖宗,大姑娘可是带着福气来的,您老放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贾母一听这话果然心情好了起来:“还是凤丫头会说话。”贾母看了一眼正在一边抹泪的王夫人,一脸的不喜。
王熙凤察言观色,赶忙转移话题:“依老祖宗看,这次天家选秀又是个什么章程?”
“这还能有什么章程,**里皇后一人独大,当今圣上继位5年,除了皇后膝下的两位皇子,就德嫔还有一女,如今最小的长平公主都已经12了,皇帝这期间就愣然没有一个孩子降生,元年选秀进去的16位秀女竟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位封为高位,甚至没有一位传出有身孕。恐怕是龙阳宫的那位坐不住了。天家子嗣不旺,可不是吉兆啊。”贾母皱着眉头分析着:“这大皇子今年也快17了,就到了选正妃的年纪了,恐怕这次选秀也有此考量。”
“哎呦,这可是真真儿的不得了了,老祖宗这分析的透彻啊,要是老祖宗是个男儿身,恐怕现在也是封侯拜相了。”王熙凤笑道。贾母笑骂:“你这个泼皮猴儿竟敢拿我取笑,真应该拖出去打20大板。”
“我知道,老祖宗是心疼我的,势必不舍得的。”王熙凤笑着,几位小姑娘对这些事儿自是不关心,听了一会儿便觉得索然无味,正要起身告退。却听贾母道:“初十上香,几个丫头都一起去吧,开春了,也别总在家里呆着,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几个女孩儿听了之后,自是十分高兴。
林皓睿从贾母的正厅出来,随黛玉一起回到侧厅说话,宝玉也要闹着一起听,被紫鹃巧言给劝了出去。林皓睿看着宝玉走出的背影,笑:“这宝玉还真是小孩儿心气儿!”
黛玉微微一愣,万万想不到林皓睿会说这个,歪着头想了想,才道:“我们这几年,一直同老祖宗住在一个院子,比其他人自是亲厚些。哥哥在意的,黛玉都懂,以后黛玉会注意的。”
林皓睿微微一惊,看黛玉低着头,脸上的神情有些落寞,暗骂自己多嘴,知道黛玉是个敏感的女孩儿,还如此说话不忌讳,忙笑道:“妹妹说什么呢?哥哥只是单纯的有些羡慕宝玉,等哪日妹妹回了家,哥哥也会像宝玉一样,护着妹妹的。你们是兄妹,没那些有的没的。对了,宋嬷嬷可还好?慕青那丫头还听话不?”
黛玉的脸色这才微微好了些:“宋嬷嬷很好,也教了黛玉一些东西。慕青很听话,哥哥不必挂怀。”林皓睿有些讪讪的,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递给黛玉:“这是我在佛前求的,请师傅开了光。虽然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件,带在身上也能保个平安。刚才让妹妹破费了,这个妹妹就留着吧!”
“这是哥哥贴身之物,黛玉怎么敢收?”黛玉忙摇头。
“本就是给你求的,拿着吧!”林皓睿将荷包递到黛玉手上,黛玉打开一看,是一块上好的玉佛,入手温润异常,知道比不是平常之物,忙收好了,攥在手里,不敢随意安放。
林皓睿依旧没有在贾府留饭,和黛玉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策马出京,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法华寺。黛玉吃过晚饭,和宝玉一起下了会儿棋,这才准备洗漱。这个时候,宋嬷嬷命两个小丫头,抬了两个箱子进来:“姑娘,这是大爷走的时候留下的,让我给姑娘。”
“哥哥?”黛玉披着衣服坐了起来,笑道:“什么东西这么要紧,非要现在说。”宋嬷嬷笑着:“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只是老奴看姑娘这儿宝二爷、三位姑娘老常来常往的,怕他们撞见说咱们藏私,才这会儿拿来的。”说着宋嬷嬷亲手打开了箱子,黛玉微微一愣,因为那两个箱子里装的都是一些银锭子和金锭子。
听到动静走进来的紫鹃和雪雁也不由得微微一愣,宋嬷嬷笑着把手里的钥匙给紫鹃,她知道,黛玉的贵重物品都是紫鹃收着的,这样的动作,也向紫鹃说明,林家是很信任她的。果然紫鹃脸上有些激动,看向黛玉:“姑娘,这……”黛玉笑:“你收着吧。”虽然黛玉表现的很平静,但是心里却有些波澜,虽说她在这里和几位姑娘的月钱一样,但她从扬州带过来的现银依旧是越来越少。虽然父亲每年都会给贾府送大量的物品,但一般给她的都是些吃穿用的,并没有现银。
宋嬷嬷拿出了一些银票:“这些都是大爷交待的,大爷交给老奴的时候,特意交待老奴一定要告诉姑娘,贾府高门大院规矩大,底下的人也都是见过世面的,让姑娘千万不要想省着用,过段时间,他还会托人送新的来的。”
黛玉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宋嬷嬷将银票放在桌上:“这些面额都不大,有20两、50两、100两不等的面额,银票都是德泰钱庄的,兑换方便。大爷说,姑娘可以放心的赏人,不会有什么麻烦。”
说罢又指着面前的大箱子:“这里的现银是给姑娘的,也是大小都有,还有一些铜钱,碎银子,留给姑娘随手用。”又打开另外一个箱子:“这些是赏给紫鹃、雪雁和春纤三位姑娘的,紫鹃和雪雁每个人三个金元宝,三个银元宝。春纤姑娘每样两个。剩下的小金银裸子,是留着姑娘打赏其他丫头的。老奴都给姑娘放这里,姑娘自己分配吧。”
紫鹃和雪雁对视了一眼,那金元宝少说也有个三四两,这赏赐可是不轻啊。特别是紫鹃,心里的振动更大。黛玉微微有些诧异,她能想到林皓睿给自己准备银钱,却没想到他连自己赏给下人的也想好了。
“这些都是哥哥准备的?”黛玉有些不敢相信。虽然听宋嬷嬷说,兄长是个心细的人,但是这也……。宋嬷嬷当然知道黛玉在想些什么:“是,给姑娘的东西,还有给贾府的礼物都是大爷负责准备的。以后大爷是要继承林家的,这些本事儿现在都在接触。不过依老奴看来,大爷接手非常快。说句逾越的话,有些物品恐怕比老爷准备的还要好上几分。”
林黛玉半响不语,宋嬷嬷接着说:“这是琐碎的事情,也是老奴准备教给姑娘的,以后姑娘势必要管家的,这些东西越早接触越好。虽然大爷说,老奴不可占了姑娘看书写字的时间,但老奴还是想和姑娘商量一下,咱们的时间如何安排。”
黛玉真的有些反应不过来,虽然在扬州的时候,母亲也常说,等她长大了之后,要多教她一些东西,但是母亲却没来得及教她什么就撒手西归了。而在贾府,小姐们就只负责每日打扮自己,陪老祖宗吃饭,吟诗作对。二姐姐今年都快十四了,也没见学什么管家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凤姐姐在管着,黛玉总以为,这些事情总要等着嫁人了之后才会涉及,却没有想要宋嬷嬷却说现在就要接触,一时间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姑娘要是不喜,老奴每天就只占半个时辰即可。”宋嬷嬷看出黛玉的犹豫,忙说。黛玉笑着:“嬷嬷不必总是以奴婢称呼,在咱们这儿没有这么多讲究的。”黛玉注意到,宋嬷嬷只要自称,基本都是老奴或奴婢。
宋嬷嬷笑容有些暗淡:“老奴是习惯了,也不想改了。这样称呼自己,也好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身份。”
“嬷嬷都给黛玉安排了些什么课程?”黛玉笑着:“嬷嬷这样悉心教导黛玉,黛玉应该尊称一声女先生才对。”宋嬷嬷慌忙摆手:“姑娘可是折煞老奴了。”
第六章 初闻蕴婷
洪贞五年四月初十,一大清早荣国府遍大门中开,十余辆马车从里面陆陆续续的出来,当先的是贾母乘坐的一辆八宝华盖马车,后面跟着王夫人、邢夫人、宁国府尤氏、王熙凤、李纨等人乘坐的五辆描漆雕花的锦棚马车,接着又是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乘坐的规格稍小的青篷马车。再后是下等婆子和三等丫头们的马车,后面还有一些驮车拉着给法华寺的米、面、柴火等布施之物,浩浩荡荡竟有好几里长。
宝玉、贾珍、贾琏、贾蓉等人骑着高头大马随侍在侧。再加上护院、小厮,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外城方向走去,一路上马鸣声、说笑声煞是热闹。
在贾府浩浩荡荡的出发不久之后,皇宫的西华门也安静的打开,一列车队安静的使出,除了马车行驶的声音竟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车队旁边有禁卫军沿途保护,显得肃穆异常。
黛玉这次出行带了宋嬷嬷并紫鹃、慕青一起,雪雁自动留下来守屋子。自从宋嬷嬷来了,言谈举止皆是不俗,黛玉身边的嬷嬷们都不敢与之攀比,再加上宋嬷嬷是贾敏旧识,又是宫里出来的,所以黛玉的教养任务就全部移交给她了。原日里贾母所配的嬷嬷们不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自请去了别处。虽然身边的嬷嬷少了,但是黛玉却觉得比起往日来学的东西更多了,身边也安静了,所以就和宋嬷嬷日益亲近起来。就连紫鹃、雪雁也愿意和宋嬷嬷相处,学一些为人处事之道。
黛玉拉了宋嬷嬷一起坐车,紫鹃也随侍在内,倒是慕青终究是年龄小些,坐在马车前缘上,晃着腿,不时的和在车内的紫鹃说着路上的见闻。黛玉见两个丫头说的热闹,也不由的好奇,掀开车帘一角,偷偷的向外张望。
不过是刚到辰时,街上已经有很多行人,小商小贩们也在街边摆起摊位,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肉的、卖胭脂水粉的层出不穷。而临街的店铺也都开了张,招呼着人们入店,一时间竟热闹非常。宋嬷嬷见黛玉满是兴趣的样子,于是抓紧时间普及知识:“咱们现在走的是和顺大街,是上京清晨时分最热闹的街市,这里有卖新鲜的蔬菜水果、有特色的小吃、玩物。再往前走就是和平大街了,和平大街会比较安静,在和平大街上的商铺多是一些酒楼、金银店铺、古董店铺之类的,这个时候都还没有开张。”
黛玉兴致勃勃的看着宋嬷嬷,就连紫鹃也诧异的看着,她从来没想到,像宋嬷嬷这种皇宫中出来的人,还会知道上京城的风貌。宋嬷嬷见两个人感兴趣,也来了兴致:“像东边国子监大街,就是书画笔墨比较多,因为那边多事监生或者是广大学子光顾,那边也是有一些酒楼,但是酒楼的位置就偏向贡院那边了,每逢秋闱春闱,那边都是生意火爆。”
黛玉微微沉思,笑问:“那咱们宁荣街那边是什么商贩比较多呢?”宋嬷嬷笑着:“宁荣街是咱们荣宁二府的大门,怎么会有什么店铺林立的,撑死了有些小贩挑着扁担卖一些小吃,给那些看门的小厮们解馋罢了。像咱们宁荣街这样的,还有南安郡王府那边的南安街,坐落了好几个公主、王子府的富贵大街,都是如此。”
黛玉微微皱眉:“这些地方都是用什么理由命名的啊,难道都是随意叫出来的?”宋嬷嬷摇头:“具体也不清楚,只是这些名称都这样流传下来了,比如说,还有什么福顺大街,平安大街的。其实,要说咱们上京的地名儿还有些比较有意思的呢,就比如说在南城那边有个帽儿胡同,还有什么井儿胡同、鸦儿胡同的。”
黛玉娇笑:“帽儿胡同,是帽子的帽吗?”
“正是!”
“为什么叫这个名儿呢,因为形状像个帽子吗?”黛玉笑的狡黠。
“谁知道呢!”宋嬷嬷继续说:“除了这些名字,还有比较好听的,像什么百花深处胡同,杏花胡同。当然也有那附庸风雅不成,反而落了俗套的,像什么狗尾巴胡同。”
这下紫鹃和在外面竖着耳朵听着的慕青也大笑了起来,紫鹃佩服的说:“宋嬷嬷您真是见多识广,这些事情,您怎么会知道那么清楚呢。”黛玉也好奇的睁大眼睛:“是啊,嬷嬷一直在皇宫里,难道皇宫里还教这些事情吗?”
宋嬷嬷微笑,眼眸中闪过一些怀念:“这些事儿,不仅我知道,林夫人也是知道的。”
“我娘?”黛玉这下子更加惊讶了。
宋嬷嬷点头:“这都要归功于太上皇对子女的教育。咱们大齐绿林起家,虽说现在的行事风格都偏向严谨了,但是皇家还是对子女的教育十分的不同,像太上皇就要求所有皇子不仅要学习四书五经、治国之道。武功骑射也是不能落下的。而皇女们除了女工这些女儿家的东西,也要每日去识字念书,虽然不会有武艺的课程,但是太上皇却依旧下旨专门添加了一门风俗课,那些夫子们会将各地的风俗和文化,详细讲解给各位皇子公主们,省的以后去外地办差,着了暗道。那会儿蕴婷长公主尤其爱上这样的课程,还曾拉着我和你母亲乔装成男子,来这和顺大街游玩过。”
黛玉看着宋嬷嬷脸上的笑容,一脸的向往。那个时候,母亲必定是十分快乐的,不像她印象中的那几年,整日愁容,除了看书,竟什么也不管。想起母亲为了林家的子嗣终日愁容的样子,黛玉不由得眼眶红了起来。
宋嬷嬷轻轻的拍了拍黛玉的手:“如果林夫人泉下有知,知道林家后继有人,会含笑九泉的。”黛玉点头,拿帕子轻轻的擦掉眼泪。
“嬷嬷一直没告诉黛玉,那蕴婷长公主后来如何了?”黛玉收拾好心情,继续了刚才的话题。
“和亲去了赫图阿拉。”宋嬷嬷的语气里有些落寞。紫鹃看了一眼黛玉,接话:“赫图阿拉?是哪儿?”宋嬷嬷重重叹了口气:“在奴儿干地区。”
“去了蒙古?怎么会?”黛玉猛的想到前些日子看到的地图,惊呼出声。
宋嬷嬷对黛玉的知晓有些小小的吃惊,本来想一句带过,也不由得解释清楚些:“瓦剌和鞑靼一直和咱们大齐在边境上战火不断,那年燕王剃发出家,北方战场的悍将消失,瓦剌和鞑靼肆无忌惮的对咱们发起猛攻,虽然太上皇多次派大将前往驻边,甚至在后期还曾派大皇子、二皇子代父亲征,但却是败多胜少。宣德12年,瓦剌大军攻至山西大同,太上皇亲自手书请燕王殿下还俗带兵,就在这个焦灼的时候,位于赫图阿拉的建州女真部首领赤金来和太上皇谈判,说愿意出征瓦剌,以解大齐之困。代价是要迎娶蕴婷公主。”
黛玉和紫鹃听的入神,就连在车外的慕青也挤进了车厢里,目不转睛的看着宋嬷嬷。宋嬷嬷叹气:“虽然最后燕王殿下答应日夜赶路去往前线指挥,但是蕴婷公主还是以绝食明智,愿意为大齐牺牲自己。十天后,蕴婷公主前往赫图阿拉,赤金也遵守诺言,从背后袭击瓦剌,再加上燕王殿下亲自指挥,终于取得了大捷,保住了咱大齐的边境。但是蕴婷公主却是要一辈子都呆在蒙古了。”
“蕴婷长公主真是个了不起的人!”黛玉听着一阵激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勇气,恐怕连那些男子都比不上。”宋嬷嬷笑:“可不是,蕴婷长公主和亲之后,当今圣上与太上皇大吵一架,说都是太上皇的教养不当才会让自己的姐姐有报效国家的念头,太上皇也觉得自己对蕴婷长公主的教养太出圈了,所以后来的那些公主,便没有了那让蕴婷心醉的风俗课,就连文化课也少了些。”
“我到觉得太上皇的教养很成功啊。”黛玉轻声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蕴婷长公主一定想的很通透。不过皇上一定是心疼自己的姐姐,才会如此激动的。”
“是啊,皇上和蕴婷长公主是双生子,从小就一起吃一起睡,感情自是比其他兄妹要好很多。”宋嬷嬷简单的解释着,黛玉似乎还有什么想问,这时,车突然停了下来。只听外面有声音传来:“法华寺到了。”
慕青赶紧跳下车,拿出了板凳,站在车边等着黛玉下车,紫鹃也赶忙帮黛玉戴好纱帽,又小心的扶着宋嬷嬷先下了车,这才扶着黛玉走下马车。等几个人站好之后,迎春、探春、惜春都带着丫鬟们走了过来。
“这法华寺真是气派!”探春笑着:“我到瞧着比咱们那铁槛寺气派多了。”探春轻喝:“四妹妹可不要胡说,这是皇家寺院,怎是咱们那小小的寺庙可比的,让人家听去可不得了。”
惜春在纱帽下偷偷的撇嘴,却也不再出声了。黛玉没有理会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只是像远处望去,只见贾府的队伍,熙熙攘攘的,聚集在这山门之处,护院、小厮、丫鬟、车夫再加上这些主子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竟也有二三百人。
不多时,李纨带着丫头们过来:“虽然今日法华寺并没有其他闲杂人,但毕竟是和北静王府一起,王府规矩大,姑娘们可都要跟好我,不要乱走,免得冲撞了。”
法华寺建在半山腰,走过山门,迈上一百零八级台阶就是法华寺的大雄宝殿了,贾珍、贾琏合力抬了一个小竹椅奉贾母上了台阶,而几个姑娘都走的气喘吁吁,才看到了三层大殿的真貌,庙里供奉的是如来佛释迦摩尼的金身,整个金身大概有两层楼高,煞是庄严。两侧是十八罗汉,形态可掬,都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这寺里果然清净,除了他们这些人竟再也见不到旁人,想那北静王府可能还没有到,因为还在外殿,几个姑娘都还头戴面纱,便未进大殿拜会,聚在殿外等贾母。
贾母下了竹椅,带着众人进了大殿,首先在蒲团上跪拜了下去,求贾府的几世繁华,王夫人和邢夫人、尤氏陪同,所求不一。其余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拜了几拜。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小沙弥走了进来,恭敬的给贾母行礼:“老太君安,小僧是慧净禅师座下的空念!禅师有位故人来访,一时不方便前来。观音殿旁的西侧殿已经收拾妥当,请老太君和各位夫人小姐们先休息一下。”贾母听到小沙弥的话之后,自是不敢托大,忙道有劳,才随小沙弥向后殿走去。
法华寺分为三进大殿,第一进大雄宝殿供奉的如来真佛,第二进则是文殊菩萨,文殊大殿的东侧门出去,就是闻名天下的学子园,学子园占据了法华寺东边的大部门山体,除了2000间房舍,还有良田千亩,此时通往学子园的侧门已经上锁,门口处站了四个守卫。穿过文殊大殿,就是第三进供奉的观音大殿了,观音殿相对较小,有东西两侧房,殿前有一水池,池水清澈,直通寺外的南河,是放生的地点。
此时鸳鸯捧过一个玉盆,贾母亲手将里面的金鱼放生,保佑家宅平安。又叫宝玉帮着放生了小龟,这才带着一行人往西侧殿去。空念站在门前并不准备进去,只是说道:“各位夫人小姐如果嫌闷,从西侧门出去,是一间小花园,里面清幽的很,不妨去逛逛。观音殿有专门为女眷解签的大师,如各位夫人小姐想要解签,请自便。另外,今日寺里来了故人,所以有些院子是封闭的,还请夫人小姐们不要随意进入其他院落,以免出现意外。”
“多谢小师傅告知!”贾母笑道,王熙凤赶紧地上了一个荷包,空念推拒,正色道:“出家人万念皆空,施主想要布施,不妨为法华寺多捐香油钱。”
王熙凤有些讪讪的,笑道:“不知北静老太妃可是已经到了?”空念道:“这个空念不知。”说完又有些吞吞吐吐的,愣了半响才道:“不知哪位是皓睿师叔的妹妹?”王熙凤一愣,就率真的笑了起来。黛玉也一愣,才往前迈两步。面前的空念虽然年岁不大,但是比起林皓睿来那还是大上好多的,所以大家都有些奇怪。
空念见黛玉走出,忙大大的行了个礼,甚至比给刚才贾母行的礼还有深几分,黛玉微微脸红,侧过身子不肯受全礼。空念也没在意,直接道:“皓睿师叔让空念带话给林姑娘,说今日有贵客,恐怕无暇来见姑娘,让姑娘不必挂念。”空念说话的时候,贵客两个字说的甚是清楚,宋嬷嬷的眼眉微微一动,便又恢复了正常。
黛玉忙微微躬身:“谢小师傅告知。”
谁知那小沙弥见黛玉行礼,慌忙向边上侧了一步,竟是一点儿礼都不肯受:“林姑娘是皓睿师叔的妹妹,是空念的长辈,怎可对空念行礼。林姑娘客气了,小僧告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