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狐毛的深红色马夹,肌肤粉白,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漂亮可爱的像个小
仙女,用软糯的声音道:“小外甥。”
    众人纷纷恭喜何敬焱、李晶晶。
    谁知,李曼曼又大声道:“小外甥女!”
    狄玉蓉惊喜道:“哟,晶娘,曼娘说你这怀得是龙凤胎。”
    “我的曼娘猜得最准了。”李去病一把抱起女儿,自豪的笑道:“她娘、
淼郡主、雨娘刚刚有喜让她猜,她都猜准了,这回猜她姐姐,肯定也是准的
。”
    何敬焱朗笑声更加高了,伸手去抱李曼曼。
    别的小孩子都怕何敬焱,唯独小姨子李曼曼不怕,就张开小手臂让他抱。
    李晶晶来到陇北,头一回见到何敬焱这么高兴,他也就在大婚那天这样过

    她不由得期盼起明年生下小宝宝之后何敬焱的表情。
    众人怕太闹吵到李晶晶,晚饭都不用了,就各自回府,还特意说年三十就
不在焱王府过了,让她好好安心养胎。
    到了晚上,何敬焱将三位管家叫过来,当着李云霄的面,道:“公主有喜
,不能劳累,日后有小事就按平素的来办,大事问本王,本王不在,就问郡
公。”
    三位管家连忙恭敬的点头。
    何敬焱询问了这几日府里的事务,得知有许多人排着队等着让李晶晶瞧病
,板着脸道:“药院里有五位大医师,一位大药师,患者让他们瞧了就是,
不许打扰公主静养。”
    前来找李晶晶瞧病的患者都不是普通人,拿了皇室人的引荐信的本朝达官
贵人,从国外万里迢迢来的各国贵族。
    三位管家提出此事就为了得到何敬焱这句话。
    何敬焱低头品着宫里赐下的母大红袍新茶,心说:这样好的茶,可惜我的
娘子有喜不能吃了。
    他一想到李晶晶,表情都跟着柔和了,道:“明个就将年钱都发了,数额
比去年翻三倍。”
    焱王府的年钱数额比其他王府的都多。
    今年何敬焱抢了吐蕃国,光是黄金珍宝,就足够李晶晶投资十个陇北的银
钱。
    何敬焱上供朝廷,赏赐众位将士官员,还富得流油。今个高兴,赏赐府里
人的银钱也就多了。
    三位管家鞠躬行礼替府里所有下人、亲兵谢恩。
    李云霄等着三位管家走后,低声道:“妹夫,何平、何安曾是佛教的人,
你把他们弄出府去。”
    半个月前,何冬以平乱为由下旨封了长安寺,将寺里的和尚全部派到倭国
去传佛。
    佛教上下震动,几万香客自发的联名要保住长安寺。
    何冬接着下旨以长安治安为由令白云观的道士全部在年前迁走。
    佛教见连国教道教也受到了皇权狠厉的打压,在龙腾军、狮啸军的压制下
,只能服从圣旨。
    如今长安寺的几千名僧人已经在前往倭国的路上。
    道教的白云观只是迁出长安,不是飘洋过海远走异国,比长安寺强太多了

    元云子虽是大骂何冬过河拆桥,然而不敢抵抗皇命,只有带着观里的人冒
着严寒迁到洛阳的天河观。
    “我也正有此意。”何敬焱对于子风、妙水、刘大医师及广明子还是信任
的。
    焱王府跟个铁桶似的,连只有坏心思的苍蝇都飞不进去。
    何敬焱、李云霄仍是万分小心谨慎,不允许李晶晶从现在到生产后出现任
何的差池。
    何平、何安在药院呆了这么多年,就这样被何敬焱一道命令清出药院,安
排到虎奔军当军医。
    年三十,金城上下欢腾过大年,焱王府相比起去年就安静的多了,除了祭
祖、年夜饭之前放了鞭炮,就不再放了。
    何敬焱怕太闹腾惊着李晶晶腹里的胎儿,用了年夜饭之后,与李云霄不让
李晶晶守夜,让她早点去歇息。
    “我的身子好得很,没那么娇气。”李晶晶没有练武,但是自小采药、跑
步,少女时期常骑马,身体比前世要好的多,胎也稳得多。
    “妹夫,你去陪妹妹。我府里转转。”李云霄兴冲冲出了屋,带着随从去
府里各个地方巡视。
    他每处都去过了,见执勤的下人及亲兵都没喝一滴酒坚守岗位,便放心的
回了院子,给家人写了信之后,披着斗蓬站到院子里,瞧看金城夜空的灿烂
烟火。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他在这一年,去了趟北地与匈奴交界的草原,领兵斩
杀三万匈奴铁骑,跟随何敬焱去横扫吐蕃国,收获了名声威望,拥有了郡公
爵位,还得到了大笔的财富。
    “明年我妹妹就会给我生下外甥、外甥女!”
    正月初一,长安皇宫国宴开宴之前,何冬亲自宣读圣旨,旨意的内容震惊
天下。
    ------题外话------
    本月下旬的第三天了,亲们,本文现在还在第12名,离上榜还差了几十票
呢,快把票都投下来,帮本文上前10名。谢!

  ☆、35 明君旨意得民心 庆王如愿以偿

定朝自今年起连续三年免征各地所有的农税,免去四成商税,彰显皇室对百
姓的仁爱。
    历朝历代朝廷的国库最大的税收来自农税与商税,特别是商税,一直是税
收的重头,皇室开销、文武百官及将士的俸禄军饷都是来自税收。
    何冬一下子免了这么多的税,藏富于民,让百姓富裕起来,有吃有穿过得
好。
    只此一件事,就能够让他留芳千古,成为天下各国最爱民的皇帝。
    定朝自今年起取消贱籍,所有的贱籍百姓纳为良籍。
    千百年来,朝廷将户籍分为五种。
    第一等是皇籍,就是拥有皇室血统的人;第二等是贵籍,以世家大族、拥
有功名官身的家族为籍;第三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老百姓;第四等是贱籍
;第五等是奴籍,就是奴隶身份。
    五等户籍如同金字塔,阶级高低分明。
    皇籍就在塔尖高高在上。奴籍就在塔底,卑贱低微。
    第三等的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是社会等级的低层
,仅仅比奴籍高一等而已。
    贱籍世代相传,除非不再操持贱业,才能脱掉贱籍。
    历朝历代入了贱籍的百姓,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犯了罪也比良籍的百姓
罚得重,世世代代被人瞧不起,苟且存活。
    何冬一道圣旨取消贱籍,造福定朝贱籍几千万百姓。
    以前有皇帝想要取消贱籍,然尔被贵籍的人坚决反对,差点被逼得退位。
因为科考的名额有限,这些贵人不想让贱籍的百姓参加科考参与竞争。
    何冬在初建定朝时,就与李炳商议,有废除贱籍的想法,然而那时提出来
,下场就是被各大家族联手推翻统治,是以一直等到了现在。
    如今长安四大家族败落的败落,迁走的迁走,长安中、小家族没有四大家
族撑腰,掀不起风浪。
    那些几百年的家族,云族、白族都没了分支,邓族正在恢复期,牛族、洪
族、狄族都远离长安,鞭长莫及。
    废除贱籍,让有才华的百姓参加科考,脱颖而出,成为定朝的官员,造福
百姓,使得帝国更加强大昌盛,还能得到民心,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定朝自今年正月起,提高长安及各大城府的官员俸禄一成,提高边防、县
城的官员及将士俸禄三成。
    定朝的官员、将军的俸禄是延续了开朝的定额,这笔银钱是个非常庞大的
数额,哪怕涨一成,都是几百万两银钱。
    何冬这么大的手笔,也是开了历朝历代皇帝的先河,官员及将士必会对他
更加的忠诚。
    何冬高声道:“朕自今日起休身养性隐退,由太子监国。”
    他今年实岁五十七岁,何义扬整二十岁。
    当年他在何义扬的这个年龄,已经遇到了李炳,并拉起支军队伍谋反。
    现在他要把定朝交给何义扬,而后去各地巡视。
    众位官员仰视着何冬,头发乌黑,虎目炯炯有神,眼角皱纹少,根本不像
快要六旬的老人,看上去最多四十几岁。
    人一旦当上了皇帝,坐上龙椅,到死之前都不愿意弃位。
    纵观上下千年,只有身体实在不行或是被逼迫退出朝堂的皇帝,还没有何
冬这样主动退出朝堂视野的。
    帝皇心深似海。没有官员能看透何冬到底是怎么想的。
    四道圣旨一出,令在场从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陷入无比震惊之中,连
后面给何融、何敬焱、何敬海的封地提高一倍资助的圣旨都没细听。
    文武百官可以想象四道圣旨会在整个定朝乃至天下引起多么大的震撼。
    “众位爱卿与夫人这就随朕与皇后入席享受酒宴。”何冬声音洪亮,携手
雍容华贵红颜不老的皇后慕容英,受了文武官员及诰命夫人的跪拜,走向举
行国宴的大殿。
    “龙圣浩荡,陛下升了我们的俸禄。”
    “此时陛下只涨得的是实职官员的俸禄,那些爵位、勋位及散官的官员不
在其中。”
    许多的官员激动的议论,他们是第三道圣旨的受益者,便连他们的夫人都
高兴的谈论此事。
    何庆夫人、何敬鑫夫妻都是只有爵位、诰命,没有实职的官位,俸禄没有
涨。他们从未为朝廷出过力,在家里呆着一点风险都没有,天天享受荣华富
贵,没有降低俸禄就非常知足了。
    可是不是人人都像何庆一家四口,一些有着爵位、勋位却是已经退出朝堂
的官员,心里有些不平衡,不是在意那些银钱,而是认为没有受到重视。
    秦雄晃粗声粗气的问道:“先生,我在军中没有实职,俸禄不涨,您呢?

    他听了李炳的劝,几年前从北地回来就退居二线。秦家军大元帅如今是长
孙,也就是国公世子秦朴康。
    李炳在众位官员目光注视下,特意云淡风轻的高声道:“本王已辞去了大
元帅、太师的职位,如今就只有爵位,不在涨俸禄的官员之列。”
    四道圣旨就是李炳与何冬共同商议定下来的。李炳早就知道自己不涨俸禄
的事。
    “原来李王爷也没有涨俸禄!”
    “李王爷去年为本朝立了盖世大功,可惜去年年底就把实职的官职都辞掉
了,今年涨俸禄没有他的份。”
    “陛下待官员一视同仁,没有给李王爷破例。”
    那些心里失衡的官员心里暗道:卧虎先生未涨俸禄都没有生气,我还生什
么气呢?
    有了李炳做对比,一些不在涨俸禄之列的官员心里终于平衡了。
    今年国宴饭菜的规格比往年略高些,节目多了吐蕃、高丽、回屹部落、倭
国,甚至是天竺、东罗马帝国的美姬献舞。
    “先生,我与皇后敬你与夫人三杯!”何冬夫妻举杯向李炳夫妻敬酒,对
去年李炳又为定朝立下绝世大功感激不尽。
    李炳朗声道:“多谢陛下、皇后。”
    曲氏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在国宴上也不怯场,端起酒杯跟慕容英一样连饮
三杯。
    国宴之上,也就何冬能让李炳连饮三杯,其余的人没有这个资格。
    何冬、慕容英第二个敬得就是何庆、孔叶,多谢他们生了何敬焱这样的好
儿子,再次为定朝抵挡匈奴外敌,千年来首次攻打到吐蕃国都拉萨扬定朝帝
国国威。
    国宴结束之后,李家人出宫回府。
    何庆、孔叶按照惯例留下要参加晚上皇室的族宴。
    今年的族宴,何融、邓王妃、牛王妃、何敬海夫妻都不在长安,小辈的何
武、何全、何敬凡、何海也不在。
    何冬后宫的嫔妃只剩下了胡贤妃。胡贤妃虽与何敬莲跟胡族断交了几年,
然尔身体里流着胡族的血液,怕出现在公众场所,被何冬想起她与胡族的关
系,干脆称病,连国宴都没参加,族宴就更不会来了。
    她原本是张扬爱出风头的性子,经过了这么多的事,终于学会了低调。
    族宴就成了何冬一大家子与何庆一家子。
    何义扬已有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跟邓芸的关系比前两年好多了,也许
是过得幸福,竟是变胖了。
    天天跟何义扬在一起的人没瞧出来他体型宽了,几个月不见他的人头一眼
就能发现他至少胖了十几斤。
    不过他以前很瘦,现在胖了,就是脸颊、四肢增加了肉,身体正好,不胖
不瘦,仍是那么英俊,特别是笑起来,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眼角上扬,带
着点邪气,又比以前成熟老练,更加的有魅力。
    何义扬坚决不选秀,不再扩充东宫后院,那些爱慕他的贵女将邓芸、董敏
羡慕妒忌的要死,特别是对于董敏这个大肉球,竟然能得到何义扬如此宠爱
生下两个女儿。
    何庆剥着炒花生,边吃着边笑道:“大哥,俺们闺女有喜了。”
    何冬对这个小了八岁的弟弟向来是关爱,目光慈祥,和颜悦色的道:“我
早就听先生说了此事。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又大笑几声,有些得意的
道:“敬焱这小子比扬郎整整大七岁,扬郎都有了两儿两女,敬焱这回可终
于要当爹了。”
    何庆定定瞧着何冬,道:“大哥,俺们与鑫郎一家子想去金城。你看行吗
?”
    何冬自是知道何庆话里深意,脱口而出道:“自是行的。你们去吧。”
    何冬从未怀疑过何敬焱的忠心,也从未有过把何庆夫妻、何敬鑫当成人质
扣在长安防止何敬焱谋反的想法。
    何冬此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对李炳、皇室的亲人、开国大臣都是如
此。
    想当初他在长安,李炳在北地当细作头子,一分别就是十几年,只靠着书
信交流,他就是相信李炳,放权让李炳指挥十几万大军。君臣携手,就这样
把青城等十几座城府从匈奴王朝手里抢了回来。
    何庆大喜,生怕孔叶没有听到,高声道:“表妹,大哥答应咱们家去金城
。”
    孔叶麋鹿似得大眼睛一亮,笑道:“大哥,俺们在金城就呆到闺女做完月
子。”
    去年何敬淼与丁柔棠先后生产,孔叶虽然很想念何敬淼,可是不能抛了二
儿媳去金城照顾女儿。
    这回孔叶是一定要去照顾大儿媳李晶晶生产做月子。虽说焱王府奴婢成群
,但是也抵不上有亲人在身边。
    何义珏目光在何义扬与木思国身上来回打转。何义扬要监国,不能去金城
,木思国能去可是慕容英肯定不允许。她得想个办法跟着去金城瞧看李云霄

    木思国眼珠子打转,也在想着主意去金城瞧看李晶晶与李曼曼。
    何义珏忍不住问道:“父皇,您要出长安去各地巡视,会去陇北吗?”
    “陇北是肯定要去的。珏娘是要跟我一起去陇北?”何冬哪会不知晓女儿
心思,心里也是认为李云霄这个女婿立了大军功,非常优秀,希望他能对女
儿多上心。
    木思国俯在慕容英耳边小声道:“义母,义父年事已高,长途跋涉周游本
朝,您要是陪着他同去,把我也带上,我想去看望大恩人晶娘。”
    晚上的族宴没有半点不和谐的声音,更是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何冬、慕容英一直高兴的笑着。
    何庆一家人没有再收到蔑视的目光,自是同样的高兴。
    这两年何冬、慕容英去过庆王府几次,明摆着替何庆夫妻撑腰。何庆夫妻
也是比往年多进宫来瞧看大哥大嫂。
    两家之间真的如同民间的兄弟一样来往着,关系自是亲近。
    免税令、取消贱籍的皇榜张贴在皇宫及长安府衙门外的城墙,不到一个时
辰,长安城百姓人人皆知。
    从中获益的百姓对何冬简直是感恩戴德,特别是脱了贱籍的百姓纷纷在家
里给何冬立了长生牌位。
    佛教原本想要利用香客、信徒及被解散的田家军在各地制造暴动,逼迫何
冬下旨把远去倭国的长安寺僧人全部召回来,这下可好,民心都向着何冬,
不得不终止这项阴谋。
    千里之外的金城,何敬焱、李晶晶得知了正月初一早朝的几道圣旨,同样
非常震惊。
    李晶晶忍不住啧了一下嘴巴,惊诧道:“陛下现在财大气粗,出手阔绰的
让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他呢。”
    这次何冬给陇北的资助增加了一倍。
    何敬焱笑道:“皇帝大伯一直不吝啬,只是国库没有有银钱。此次爷爷从
倭国、高丽国给皇帝大伯弄到了巨富。皇帝大伯手里有了银钱,自是对所有
人都大方了。”
    李晶晶微笑道:“陛下是你的大伯,你当然说他不吝啬了。”
    “娘子,你有所不知。”何敬焱神秘兮兮凑过来,在李晶晶耳边低声道:
“国库空虚,皇帝大伯穷得连个人的开销都是由皇后大伯娘出的。”
    李晶晶疑惑道:“陛下不是有月银的吗?”
    何敬焱用鼻尖轻蹭李晶晶的额头,轻声道:“皇帝大伯喜欢收集天下间的
稀奇古怪的玩艺,好多都出自国外工匠,不是有权势就能得到,需要用银钱
购买,月银哪里够用。”
    李晶晶喃喃道:“这个怎么没听我爷爷说过。”
    何敬焱在李晶晶耳朵里吹了一口气,轻轻搂着她的香肩,问道:“娘子,
爷爷不会将有损皇帝大伯圣誉的事情传出去。你也不会,对吗?”
    李晶晶笑道:“好啦。我不会出卖你的。”
    夫妻俩自从有了将要出生的小宝宝,感情更上一层楼,已经达到无话不说
的地步。
    上元节还未过完,金城就来了三个定朝最尊贵的大人物。
    ------题外话------
   


  ☆、36晶晶发善心赠种子 继业考头名遭质疑

两个穿着豹皮斗蓬的男子。
    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国字脸,皮肤微黑,浓眉大眼,瞧上去四十几岁,不
怒而威,给人很踏实的安全感。
    一个身材瘦高,猿背蜂腰,不多见的鹅蛋脸,玉面红唇,剑鼻桃花眼,墨
眉将要入鬓,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气质儒雅,给人很好说话的感觉,年龄至
多三十几岁,是个数一数二的美男子。
    同样款式的黑白斑点的豹皮斗蓬穿在这两人身上,生生的穿出两种风格,
国字脸的穿上就是王者风范,鹅蛋脸的穿着就有了灵敏帅气的风度。
    一个穿着黑貂毛斗蓬的男子。
    此人身高九尺,体壮如熊,牛眼大嘴,满脸横肉,瞧着丑陋凶恶,不敢接
近,说话声音粗而高,笑声豪放的震得人耳膜疼。
    他披着奢华的黑貂毛斗蓬,竟是没有半点的贵气,远看去就像一只黑熊。
    这三位正是当今的天子何冬、一字并肩王李炳和正一品天策大将兼国公秦
雄晃,定朝三位地位身份最尊贵的大人物。
    三男出来时非常匆忙,只带了千名御林军。
    他们从长安至金城千里,越往北走天气越来越寒冷,官道都结了厚厚的冰
,影响的行程。
    他们为了不让马儿冻死,就让马儿拼命奔跑,只在驿站歇了两晚,到达金
城已是深夜。
    守城门的将军借着月光见是穿着银甲装备着定朝最先进兵器的御林军,又
得知是一字并肩王李炳,连忙从城头奔至磕头行礼,而后大开城门放行。
    “敬焱与晶娘的府邸,我熟悉的很。”李炳两年前来过金城,对这里主要
街道地形位置很熟悉。
    半夜三更,焱王府灯火辉煌,何敬焱、李云霄、李晶晶惊喜无比去大厅见
三人。
    何敬焱跪下磕头行大礼,道:“侄儿得了驿站官员派人捎来的口信,说是
你们最早明个上午到金城。”
    “先生看天象,会有大雪,我们就不在定西府歇息,直接到了你这里。”
何冬双手扶起何敬焱,见他的气质里少了几分戾气,更加的成熟稳重,仰天
大笑几声,道:“好小子,不吭不哈的就把吐蕃国王老窝给揣了!”
    何敬焱谦虚的笑道:“侄儿全靠着皇帝大伯真龙天运庇护,这才打了大胜
仗。”
    李炳补充道:“敬焱说的极是。此番我过海去打倭国、高丽国,很是凶险
,也是靠着陛下龙威庇护。”
    秦雄晃跟着拍马屁道:“陛下洪福齐天,这些年来本朝屡战屡胜!”
    何冬最近得到的称赞极多,但是这三人在他心中的位置特殊,听了三人夸
奖,心情极好。
    李云霄兄妹向三人行礼。
    李晶晶瞧着风尘仆仆却是帅得让人移不开眼睛的李炳,激动的叫道:“爷
爷,你不是在信里说开春等业郎参加了县试才来金城,怎么提前了?”
    李炳见孙女的模样跟前年没有什么变化,性子也是那样不急不慢,柔声道
:“我的晶娘快要当娘了,我一高兴就提前来瞧你。”
    李晶晶笑眯眯,道:“你是来瞧看我弟弟风郎的吧。”
    李去病去年得了大胖小子李云风。李炳与曲氏还没有见过小家伙。
    “我主要是来瞧看你。”李炳跟李晶晶说了几句话,挥手道:“你别把我
的小曾孙累着,快去歇息。这里有敬焱、霄郎陪着。明个你再来见我。”
    李晶晶目光崇拜,道:“爷爷,我想听你说说怎么打得倭国、高丽国!”
    “晶娘乖,莫闹。明个我再说给你听。”李炳柔声哄着。
    他已将豹皮斗蓬脱了,露出玄色锦袍,腰间系着鱼形古玉佩及几个紫色腰
包,仍是那么俊朗帅气,生机勃勃,根本不像已过六旬的老人。
    何冬跟着劝道:“晶娘,你听你爷爷的话去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