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际’,也跟苏联界限分明,不让我们介入他们的事务。”
“共产主义国际?你是说拉方丹统一欧洲左翼政党的路线?”克伦茨不屑的说道,他毫不客气指出左翼联合阵线的幻想性,“他们只不过是因为难民问题被迫的联合起来,实际上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法国的联合社会党阵线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指望他们能赤。化欧洲还不如指望钢铁洪流平推世界来得实在。”
德拉维列插嘴说道,“所以你的存在变得尤其重要,毕竟我们也没有预料到只是经过五年,欧洲的形式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共产主义不再是西欧头号敌人,泛伊斯烂的运动就像一颗毒瘤在欧洲蔓延。果然能让两种不同意识。形态联合起来的就只有极端的宗教分子了。”
“但你还没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出去?”克伦茨有些疑惑,苏联在德国毫无根基,凭什么能将他无罪释放。
德拉维利挪动了一下位置,尽量让自己在监控器下显得自然一些。
“告诉我,克伦茨同志。我们在这里聊了这么久的天,为什么没有人监听我们的对话?讲道理,你这样的政治犯人还有探监的权利,难道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吗?”
克伦茨深吸了一口气,的确他们在这里聊了这么久的禁忌话题,居然没有人过来阻止。
“克格勃在德国的势力远远比你想象中蔓延的深远和复杂,难道你就不好奇1990年3月31日史塔西从东德撤离之后,那一套完整的监控网络和控制体系为什么被摧毁的没有痕迹,完全没有留下来吗?史塔西的部分档案可是在前东德国安联邦档案管理局建立之前就进行了销毁,包括某一部分秘密特工和情报人员的资料,以便他们在日后继续在联邦德国内部进行情报搜集工作。”
震惊。
克伦茨听到德拉维列的讲话之后,只有目瞪口呆的表情。他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会觉不真实呢?
“当初一手策划这个秘密计划的人,就是现任的苏共总书记。”
德拉维列示意克伦茨镇定一些,然后才说道,“现在你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底蕴来自哪里了吧。”
探监的时间已经到了,假扮成律师的德拉维列必须离开联邦监狱,他丢下克伦茨一个人,走出了这间阴森的监牢。
在离开之前,德拉维列警告克伦茨必须牢牢封住自己的嘴巴,只要敢透露半点风声,他在德国的家人将会发生不幸。
在大门之外,异常低调的弗拉基米尔同志正在等待着德拉维列。亚纳耶夫将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弗拉基米尔打理,足以看出亚纳耶夫对这位新晋级的克格勃领导人的信任。
车门被打开,身影与车内阴暗环境融为一体的弗拉基米尔只流露出侧面的轮廓与线条,他沉声问道,“克伦茨同意了吗?”
“他还在犹豫。”想了半天,德拉维列选了犹豫这个词。
弗拉基米尔冷哼了一声,“我就知道这家伙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但他是我们手中一张重要的牌,不能失手,相比之前,总书记的另外一张王牌显得更加保险一些。”
德拉维列没有插嘴,他清楚弗拉基米尔所说的另一张牌就是隐藏在联邦德国政府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现在正在等待着爆炸的时机。同时也是秘密行动中最关键的一环,据说克格勃在她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占据了德国情报搜集经费的一半以上,甚至连亚纳耶夫都在卢比杨卡亲自开过会议,宣称德国行动处于优先地位。
“自从1990年分别之后,她走的比我们想象中更远。就连总书记也惊讶于她的成长速度。一开始我以为她只会止步于政府部长级别的地位,但是现在看来她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弗拉基米尔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恍然想起亚纳耶夫第一次说起这个人的时候,他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亚纳耶夫谋略的钦佩。
更大的成就?德拉维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德国领导人的位置,想想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居然是苏联情报人员,想想都不寒而栗。
“德拉维列,将来会让你负责在德国的行动,所以迟早会接触到这些整个莫斯科高层都不会超过五个人知道的秘闻。”
换句话说,弗拉基米尔希望德拉维列将秘密烂在肚子里,永远不要在嘴唇上吐露出来。否则等待他的,将是内务部的严厉审查。
在1989年参加了东德的“民主崛起”组织,而后又进入了东德时期的最后一届政府,成为德·梅齐埃总理的副发言人。也就是那个时候,亚纳耶夫注意到了她。
1990年,她所在的民主崛起与基民盟在东德地区的组织合并,随之成为基民盟党员。
1990年底,在两德统一后的第一次大选中,这位器重者成功地获得了斯特拉尔松·吕根·格里门选区的直选席位,成为联邦议员。不久,又被赫尔穆特·科尔纳入内阁,开始德国政坛中崭露头角。
“她在科尔的特别关照下,很快地成长起来,在基民盟内平步青云。有人甚至将她称之为科尔接班人。你想想,能在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1994年至今任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反应堆安全部部长。短短六年,可以说一帆风顺。”
“然后她会走上德国领导人的位置吗?”德拉维列问道,这是他最好奇的一个问题。
沉默了半天,弗拉基米尔也只是说了一句我不知道。
随即他又补充了一句,“但是在未来,我想整个欧洲将会记住这个人的名字,就像所有人记住亚纳耶夫总书记那样,在一千年前神圣罗马帝国的狄奥凡诺女皇之后,她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位领导日耳曼的女性政治家。”
弗拉基米尔不知道亚纳耶夫在欧洲博弈中安插了多少枚棋子,但是像史塔西这样的秘密情报人员,只多不少,虽然现在这些人还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绿苗,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巨木,颠覆这个欧洲的政局。
“安格拉·默克尔,我真的很期待将来你能以德国总理身份访问莫斯科的那一天。”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自由而战
苏维埃舆论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启便不会停止,直到敌人在宣传阵地上一败涂地,狼狈不堪。即便德国人民对于民主德国的厌恶程度并不亚于纳粹,但这不妨碍让克伦茨站出来成为东德人民的新领导人。
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煽动东德人民的手段不可能再给他们灌输苏维埃万岁的想法,只能以反抗压迫的自由之名笼络人心。
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折磨之后,他们对东德主义的厌恶等同难民和土耳其人带来的灾厄。所以克伦茨必须塑造成维护东德利益的代言人,哪怕让他背弃共产主义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让苏联更好的介入东德事务。
对于克伦茨的审判,联邦最高法院突然有了一个神转折,他们认为克伦茨的“支持恐怖主义”和“射杀市民”的罪行并不成立,所以对于克伦茨进行了无罪释放。在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的同时,谁也不知道克格勃在暗中进行了多少的运作,包括对最高审判法官路德维希的利诱和要挟,克格勃手中掌握了路德维希政治献金丑闻的证据,以此要挟对方在判决中有所倾斜。同时德国政府内部也在向法院施压,要求尽快妥善处理好对于克莱茨的审判。联邦政府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迫于压力之下,最终只能无罪释放克伦茨。
当克伦茨从法院出来的时候,门外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报社记者,他们将话筒和摄影机对准了刚从法院大门出来的克伦茨,纷纷询问这位前东德最后一任领导人的感受。
“请问克伦茨先生无罪释放之后还会重新参加联邦德国的政府选举吗?听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向你抛来了橄榄枝,对此克伦茨先生有什么意见想要发表的吗?”
“对于克伦茨先生的审判,右翼共和保守党认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审判,他们坚持认为您应该对射杀翻越柏林墙的市民负责,对此,克伦茨先生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克伦茨先生……”
记者的发言一个比一个尖锐,克伦茨回望了一下四周,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期待的,他们迫切希望克伦茨能够在这场发言中说错了话,好抓住谬误大书特书,毕竟在联邦德国政府看来,克伦茨被宣布无罪释放就是共产主义势力的回归。他们开始担忧苏联是否又借机开始往德国方面渗透。
“我这次站在这里,并不是代表已经逝去的东德政府说话,仅仅是作为一个德国人,一个凭着自己良心说话的东德人。”克伦茨开声之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所有人都能看到现在德国的现状。作为一名德国人,我们的社会福利正在被难民,被移民的土耳其人瓜分,如果说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忍耐的话,那么我们绝对不容许他们强迫我们改变自己的信仰,他们开始用各种手段向政府施压,要求我们尊重他们的宗教,再目的达成之后,进一步让他们的信仰凌驾于我们的法律之上。当然,我曾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现在作为一名东德公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克伦茨的声音并不大,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原本喧闹的场合安静了下来,所有记者都在静静的倾听克伦茨的发言。他是第一个,在公共场合直接提起难民问题的政治家。
“不仅仅如此,虽然那面阻拦两德统一的墙已经坍塌将近八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德国之间的间隙已经消失了,反而隔阂依旧存在,而这种隔阂影响着东德和西德人民的发展。更令人寒心的是,德国总理科尔的政策正在利用难民打压东德人民,凭什么要将绝大多数的难民安置在东德地区,凭什么要让外来好吃懒做的移民分享我们的福利,这本来就是政府的一场阴谋,冷战思维的延续,他们依旧想着控制我们,奴役我们。东德人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克伦茨的发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他的民众基础在东德,既然现在联邦德国政府的政策不得人心,那么他也正好利用所有人的不满,打出自己向政府发难的第一枪。
现场的摄影师将摄像头对准了克伦茨那张饱经沧桑的脸,还有他富有激情的肢体动作,克伦茨的发言绝对会成为一枚让政府头疼不已的重磅炸弹,这宣告着另一个科尔又树立起了另一个敌人。
社会主义的口号已经不能让东德人民产生共鸣,但是对于被压迫和被歧视的愤怒却能很好的引起东德人民的愤怒。愤怒和激进的口号是拉取支持率和选票的最直接手段,尤其是在对待伊斯蓝的宗教问题上。就算这次德国人将他们统统送进毒气室去做肥皂,全世界人民都会举双手赞成,赞扬德意志为人类文明除害。
煽动东西德国的民众对立,这是克伦茨分裂东西德国的第一步,毕竟德国这个国家可是没有《反国家分裂法案》。
而德国政府将要为自己的政治正确种下的祸患买单,起码除了之前的难民问题之外,还有拉起了一股德国背离势力。
这场记者访问变成了克伦茨个人演讲,他富有激情的演说引起了一部分记者的赞同,同样另外一部分坚持政治正确的记者则认为克伦茨在胡说八道。只是谁都没有留意到,当年也有一个小胡子人物,利用它的精彩演说和高明手段,缔造了一个狂热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他从来不奢望能够重新建立起一道柏林墙,但是在内心亲苏克伦茨却想着如何让东德从联邦德国的魔爪中脱离出去,制造第二次的德国分裂危机。
“所以,我在此号召东德人民团结起来,为了我们的自由和希望,我们不是联邦政府的替身,自由将引导东德人民解放,虽然民主德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东德人民永垂不朽,普鲁士荣耀万岁!”
第四百九十章 趁势而起
“克伦茨是苏联在德国布下的明线,而默克尔则是我们在德国布下的暗线,为的就是两人配合着在未来制造出德国再次分裂的局面。不过这个目标在短期内还无法达到,毕竟德国政治正确还贯彻的不够彻底,在科尔下台之后,会有人继续坚持收纳难民的政策,直到成为拖垮德国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
亚纳耶夫所说的那个人就是下了赌注的默克尔,1990年当他遇见默克尔的时候就知道一个改变德国未来的机会呈现在自己眼前,亚纳耶夫要为戈尔巴乔夫犯下的错误买单,但是重新恢复旧世界的秩序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默克尔是他在未来削弱西欧的一个重要伏笔。
没有哪个野心家能够抵御得住权利的诱惑,当然默克尔也不意外。当年成为联邦德国的副总理德梅齐埃的发言人却又抛弃了东德,只不过是为自己赚取一个投奔西方世界的“自由战士”的形象,以便今后在西德政治中能够更好的站稳脚跟。
所以在利益面前,再怎样坚定的反苏立场都会改变,默克尔的背后几乎是东欧超级大国对她政治的支持,帮助她扫清政治势力,一步一步爬上德国总理的位置。作为回报,默克尔上台之后将会跟苏联保持友好的态度。
但是双方之间的唯一冲突就是关于德国统一的问题,亚纳耶夫坚持认为德国应该变成东德和西德,这样才更符合苏联的利益,但是默克尔则坚持德国统一,并且也绝对不会容许德国出现分裂。
“亚纳耶夫总书记,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无法跟我们的默克尔取得一致意见的话,将来可能会埋下祸患。”弗拉基米尔有些忧虑的说道。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亚纳耶夫总书记会这样无条件的去支持她,明明还有其他的潜在人选。只是因为她的晋升速度让我们刮目相看吗?”弗拉基米尔隐约抱着一股不屑的想法。
察觉到弗拉基米尔情绪上的不快,亚纳耶夫向他解释道,“别小看了铁娘子默克尔,依照她的手段,现在科尔所在的右翼党几乎没有人是默克尔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她值得投资的地方。”
“但是将来一旦这枚棋子失控,我们可能会为自己树立起一个强大的敌人,到时候,苏联在欧洲的政策将会变得更加的……微妙。”弗拉基米尔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正是因为见识了默克尔的手段之后,他才有想要将事态控制在可操控范围内的想法。
“但是默克尔答应跟我们合作的那一刻起,我们不就有了要挟她的把柄了吗?”亚纳耶夫笑着说道,“默克尔现在还是我们的人,如果将来有一天她准备背弃我们,我们完全可以将手中合作的证据丢出去。你想想一个国家的元首居然是另一个国家的秘密间谍,还真是讽刺的很。”
“我懂了。”
弗拉基米尔深吸了一口气,等他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亚纳耶夫在后面突然说了一句,“哦,对了,你知道关于最近德国清正寺发生的事情吗?”
“恩?你是说……在清蒸寺搜剿出来的那批枪支?”弗拉基米尔第一个就想到这件事。
德国清蒸寺搜剿出军火的新闻已经不胫而走,闹得整个德国沸沸扬扬,而且甚至居然还有阿訇无耻的辩解这是默罕穆德留下的神迹。
“让克伦茨在这方面多做文章,联邦德国政府越是妥协,利比亚的难民越是嚣张,我们的机会就大,让德国内部分离的趋势也就越大。”
克伦茨复出之后没有停歇片刻,毕竟在他手中还拿着苏联提供的资金,为自己在东德聚拢势力做准备。每当德国难民或者宗教分子跳出来作死的时候,克伦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态,谴责外来移民和抨击政府的政策。
这是克伦茨出狱之后,第一次在东德公开场合进行讲话,对于克伦茨来讲,宣传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对方还没有察觉到你意图的时候直接灌输他们你的思想,长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早就了东德人民的愤愤不平的心态和联邦政府强加的难民政策,都是克伦茨煽动人民的重要前提。
一开始只有寥寥几人站在台下,面无表情的等待着克伦茨发表演说,他们只是将克伦茨的演讲当做是茶余饭后的打发时间,毕竟政客只会许诺虚伪的谎言,还有无聊的演讲。
克伦茨站在演讲台上,沉默了许久,下面仅剩的几个观众摇了摇头,准备挪动步子离开的时候,克伦茨却在此时突然开口。
“东德的公民们,你们还想要过这种愤怒却又无能为力的生活吗?”
“你们还希望一群好吃懒做的蛀虫,侵吞德国人民的一切吗?”
“你们希望你们的未来,交给你们并不信任的政府手中吗?”
克伦茨连续使用了三个疑问,让一些原本路过的路人都停下了脚步。其他人不知道克伦茨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他们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会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演讲。
克伦茨突然提高了音量,他激动的对台下的民众说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德国人的土地上!站在柏林,这块我们祖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的身后,是安德烈·柯里昂的雕像!他是全世界公认的自由斗士!他是指引着人类文明前进的光芒!”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在经历了1989年德国合并的惊喜之后,我却没能从你们脸上看到任何的喜悦。那场宣告着德国胜利的合并结束之后,原来东德人民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从地中海飘扬过来的难民骑在东德人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民族地尊严!你们告诉我,你们是选择像本杰明·马丁一样去做一个自由的斗士,还是一个奴隶?”
“自由的斗士!”
台下终于有人开始回应克伦茨的演讲,而观看克伦茨演讲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因为他说出了现在东德人民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无休止的难民危机,还有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这两个问题也是最能煽动民众情绪的问题。
“是的,自由的战士们。你们或许要说:克伦茨先生,我需要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是的。你的说法很对,平等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那就是尊严!德意志的尊严!告诉我,凭什么那些未经任何审查的难民可以大摇大摆的分享我们的福利,为什么他们不滚到其他国家去,而是偏偏选择了德国?因为他们以为我们是软弱的,可以欺负的!我们的确承认战争的错误,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普鲁士的铁血精神。”
克伦茨把手一挥,当年作为国家领袖的威严态势又开始慢慢的回归,“看看我们的周围都是被什么人?一群被人权组织忽悠的蠢货,德意志人民的叛徒!他们将一群懒虫,杀人凶手,潜在的恐怖分子统统收纳到我们国家之中,如果我们不继续制止这种行为,德国迟早完蛋,到时候德意志将不是我们日耳曼的德意志,而是阿拉伯人的宗教国家。”
“我不知道我的呼喊能唤醒多少德国民众,但是我站出来保护我的国家,我曾经深爱的东德人民,德意志永不灭亡。”
说完最后一句话,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在克伦茨的煽动演讲之下,那些沉寂已久的眼神中似乎多了某种狂热和渴望。
第四百九十一章 英国脱欧
德国事件按照亚纳耶夫的计划进一步的发酵,克伦茨在东德煽动人民抵制联邦德国政府的政策,而默克尔则在暗中协助克伦茨,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为这位“民众意见领袖”的煽动群众开绿灯,同时利用政府的权利帮他清扫一些障碍,好让克伦茨更好的成为东德人民的领袖人物。
德国的事态按照亚纳耶夫预订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英国这边也进入了脱离欧盟公投的最后投票阶段。整个欧洲都在注视着英国人民的一举一动,包括亚纳耶夫。他等待着明天的最终结果,英国是否选择脱离欧盟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欧洲的局势,甚至是西欧各国的外交政策还有一系列的变动。所以说在欧盟遭遇国际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英国人的这一手釜底抽薪或许成为削弱欧盟复苏的最后一根稻草。
英国跟欧盟,甚至在欧共体时期就已经龃龉不断了,早在1960年的时候,英国就曾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但是遭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因为他认为英国一直践行“光荣的孤立”政策,所以英国并不能完全算是欧洲的盟友。
等到的时候1973年的英国首相希斯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成为成员国。但是到了1975年英国首相威尔森举行公投,结果是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
而在明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计划将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阻止。不过这件事可能因为约翰·梅杰的举动永远没有机会实现了。
约翰·梅杰首相近日向英国下议院提交了关于公投的议案,并且将在近日举行脱欧公投。这也算是英国对欧盟见死不救的报复,在有利有弊的情况下脱离欧洲这个大坑。
“现在的英国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有利保持其出口竞争力,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使的它很难真正的加入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