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1991-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勃雷宁的责问开始了,他质问对方,“如果真的按照克伦茨总理所言,我们之间的属于牢不可破的联盟,但是为什么美国会抢先苏联一步,开始联合东欧国家?又为什么刚好在于我们准备行动的这个点采取行动,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吗?”
  克伦茨一口咬定自己不知情,“说实话我们目前也还不清楚到底是从哪里获得了情报,还是对方访问东欧仅仅只是巧合。”
  克伦茨的说法站不稳脚跟,多勃雷宁反驳他的可笑观点,“巧合?是巧合的话又为什么能巧合到刚好与苏联的战略计划折叠在一起?恕我直言,这种概率比明天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几率还要低!苏联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也不希望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
  “德国可是完全的置身事外,根本没有参与到所谓的东欧阴谋之中,就算入亚纳耶夫总书记所言,实际情况也是美国和东欧国家的内务事情。我们并没有知晓内幕的权利。德国在东欧问题立场是完全的支持苏联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出现就是我们当中出了叛徒。”
  问题又绕回了原点,克伦茨一再声称德国并没有出卖苏联,然而现实情况看起来却不像想象中一目了然。即使是没有,德国政府背后肯定也有事情瞒着自己,从克伦茨的谈话和语气中,他捕捉到某些蛛丝马迹。即便不是他们,但也绝对和东欧问题脱不了关系。
  多勃雷宁搓了搓手,牵动了一下嘴角表示出笑意,但是在克伦茨眼中,这种冷笑却渗人的很。
  “够了,克伦茨总理,难道你真的以为苏联奈何不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
  苏联希望克伦茨能够搞清楚自己的立场,他是被一手提拔的领导人,如果试图通过挑拨美苏之间的关系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德国明显还嫩了点。
  克伦茨倒是不怎么在意对方的威胁,甚至语气里还带着调侃的意味,“了解,当然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又怎么能跟亚纳耶夫坐在一起谈判呢,他可是敢把宗教教徒送进毒气室和焚尸炉的第六天魔王啊,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合作,不就是在某种摇摇欲坠的动态平衡上进行的吗。”
  话音刚落,克伦茨的态度就开始阴沉起来,“但是你也别忘了,这里是柏林。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人不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而是我们。德国的外交政策决定了我们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执行计划。如果你们要将美国人的阴谋故意套用在德国的身上,那我也无话可说。多勃雷宁大使,请告诉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摧毁了德法苏三国同盟,苏联任人鱼肉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高傲。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克伦茨的态度说明一切,多勃雷宁原本就是试探性的进攻。对方却用高傲的态度拒绝了自己。听起来像是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利益?还是说已经和美国人在暗中做了见不得人的交易?
  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已经可以试探出对方的想法。
  多勃雷宁没有反驳,因为亚纳耶夫下达的命令是无论结果如何,他都需要第一时间向苏联汇报,不管对方的态度如何。
  “看来这次的会谈可以结束了。”
  多勃雷宁站起身,他大致了解了德国的态度,虽然明面上告诉对方自己还是德国的合作者,但实际上某些立场问题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克伦茨说道,“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合作依旧按照计划进行,对吧?”
  “当然了,克伦茨总理,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欧洲的共同体,如果坚持认为德国的复兴必须从其他人的尸体上踩过去的话,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最后一句好自为之,多勃雷宁没有说出口。
  等到他与亚纳耶夫通话之后,这一切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接下来将会交给总书记亲自去处理,当初煽动德意志民主复兴党革命的时候,他还留了一张东德内部不为人知的底牌。亚纳耶夫总有一张秘密的底牌可以阻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苏联终于服软了。”
  望着多勃雷宁远去的背影,克伦茨流露出胜利的微笑。
  多勃雷宁怒气冲冲的兴师问罪,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这一轮是德国赢了。
  但他不会知道,这一刻的胜利只不过是梦魇的开始。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知道受骗之后,脸上的表情依旧风轻云淡。并不是他不想出手,而是即便出现了意外,还需要计划还需要按照步骤继续进行下去。
  德国再怎么上蹿下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东欧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等到一切结束之后,他会让那些背叛者感到颤栗和恐惧。


第八百五十四章 席卷燎原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相试探并没能够阻止美国召开东欧会议,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就算是亚纳耶夫也很难扭转东欧峰会的召开。
  白宫门口停满了国宾车队,四周围占满了戒备森严的特勤局保镖,这次的东欧会议的保障等级提到最高级别。在场所有高层领导都感觉到一种不安的气息。自从东欧剧变之后,他们就没有感觉过这种不安的动荡感。
  那个徘徊欧罗巴的红色幽灵,又回来了。
  带着不甘与仇恨,盘旋在东欧的上空,巨大的阴影笼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罗的海和土耳其,都被列入了他的阴影范围之内。
  应邀而来的东欧国家领导人都收到了马里奥总统那份特别的声明,苏联将有可能在近期对东欧国家采取“特别的行动”。他故意忽略了阴谋的另一方德国,将吞并东欧的计划归咎到亚纳耶夫的野心之中。
  除了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利以身体不适婉拒出席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出现在华盛顿的邀请名单之上。包括了保加利亚总统史托亚诺夫和罗马尼亚的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土耳其总统塞泽尔,所有与邪恶帝国为邻居的国家都出席了这次的会议。玛德琳的东欧访问计划把所有人都吓得够呛,尤其是那份半真半假的文件,甚至将苏联的兵力和部署都罗列出详细的数据,再加上近期敖德萨和明斯克之间的军队调动情况,甚至连58集团军也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前往边境部署。
  这一切看起来都像苏联在为最后的行动所做的部署。
  这是第一次,东欧领导人一起坐在讨论欧洲的未来,他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藏匿于克里姆林宫的暴君正将邪恶的手伸向东欧,没有人能躲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跟东欧剧变时侵吞国家财产,并且作为寡头统治而存在的统治者。真要被亚纳耶夫煽动了革命,很快整个国家都将燃起红色的火焰。
  寡头的资产被瓜分,人民的怒火席卷整个军队,最终燃烧的军团席卷整个东欧,他们被处决在人民的审判之下。
  屠刀挂在脖子上的冰凉让人不寒而栗。
  想到这里,史托亚诺夫脸上的表情就不太自然,他望向坐在隔壁的康斯坦丁内斯库,罗马尼亚已经开始对国内的动乱进行严苛的镇压,反对的浪潮此起彼伏,形成可怕的声势。
  或许那就是亚纳耶夫即将入侵的信号,只是他们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而已。
  “史托亚诺夫总统,最近的东欧可不怎么太平,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动乱。从土耳其的工人党开始,到后来的罗马尼亚骚乱,风暴一场接着一场,似乎永不停歇。我不知道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但似乎跟莫斯科的阴影有着难以摆脱的联系。”
  史托亚诺夫却从塞泽尔的语气里听出了嘲讽的味道。
  “哦,是吗?土耳其最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吧?库尔的工人党的攻势是不是越来越猛烈了?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跟你们玩游击战了。而是要将整个国家吞下吧。”
  坐在一边的康斯坦丁内斯库让身边的大使将原话翻译给对方,“你们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分内事情吧,别到时候安卡拉被人插上了赤棋,那就得不偿失了。不是吗?”
  眼见火药的味道越来越浓烈,史托亚诺夫连忙站出来和稀泥。
  “我们坐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危机吗?如果我们不能联合起来的话,就等着被人推翻政权吧!别以为只有你们,保加利亚也呈现出动荡不安的趋势,如果不是玛德琳的那一份文件报告,我想现在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实际上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推翻民主政权了……”
  说到民主政权的时候史托亚诺夫的底气显得没之前足了,其实他们都知道所谓的寡头共治是怎么回事。民众的欺骗和愤怒正在酝酿,从东欧开始形成一道燎原的火势。
  康斯坦丁内斯库握紧了拳头,好不容易才摆脱了东欧的阴影,他不希望又重新沦陷为苏联的附庸。但是亚纳耶夫那一套急剧煽动性的……
  斯大林同志的强硬,莫洛托夫的手段,加上安德罗波夫的狡黠,怪不得戈尔巴乔夫加上叶利钦也不是他的对手,垂死挣扎的保守派硬是将当时势力庞大的激进派给压了下台。对方的手段和本事都不是东欧某个小国家能够应对的。
  “所以呢?”
  塞泽尔不屑的说道,“只要我们的拳头足够硬,就不会惧怕反对派的袭击。实际上他妈呢没有民众基础往往很难与政府军交战。只要隔绝掉他们的根基,所谓的反对派也发动不了内战。别忘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是怎么上台的,没有当初东德几大州的支持,克伦茨现在能成为德国的总理?”
  “你说的很对,但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塞泽尔总统。”
  马里奥总统走进办公室,身边的翻译小声的阐述他们之间的对话。
  “先生们,现在民主自由世界正遭到危机和挑战。正如你们所见,苏维埃的势力试图蔓延扩散到东欧地区。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开始,前共产主义的势力范围很有可能被对方重新吞并,今天站在这里,就是为了组建起新的牢不可破的联盟,应对亚纳耶夫东扩的危机。”
  牢不可破的联盟。
  史托亚诺夫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名字真不吉利。
  不过马里奥总统没有在意这点,他对面前的三位总统说道,“而现在,我们面对上最严肃的问题了。根据可靠的情报显示,苏维埃的钢铁洪流很有可能穿越你们的边境线,一路平推东欧。”
  康斯坦丁内斯库的脸色立刻变得纸还惨白。
  原本事不关己的塞泽尔也慢慢收敛了表情。
  只有史托亚诺夫还能稍稍保持镇定。
  “所以,在座的各位感受到压力了吗?”
  “铁幕将会重临欧洲,席卷燎原。”


第八百五十五章 铁幕攻势
  被马里奥总统定义为铁幕攻势的计划实际上就是亚纳耶夫近几年欧洲东扩的翻版,包括打通土耳其海峡的航道,争取在叙利亚部署空军和红海军力量,拉拢塞浦路斯与希腊和土耳其对立,黑海舰队可以从中浑水摸鱼。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方面制造莫斯科可以掌控的土耳其政权,并且鼓动当地的底层民众反对现任的民主政权,以“反对寡头,社会民主”作为煽动的口号鼓励民众站出来发动革命。最后以两国政权重新变红为终点,完成整个战略大包围。
  至于之前就与苏联有着暧昧不清的芬兰政府,阿赫蒂萨利没有出现在会议上也属于情理之中。他不需要参合到这趟浑水之中。
  马里奥总统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带着冷漠和阴沉。
  盲目而愚蠢的众人。
  靠着街头政治和鼓动民众上台的货色也就想着怎么剥削民众充实自己的口袋,没有半点的战略眼光,东欧能出一位战略眼光长远的家伙,也不至于被苏联死死的压制到现在。
  也幸好没有出现那种人,否则就轮不到马里奥总统来发号施令了。
  他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这是白宫的国际局势部门,马里奥的智囊团经过长时间的分析论证得出的答案。克里姆林宫扑朔迷离的战略动向在他们面前被展开,清晰的一目了然。
  这是马里奥第一次窥伺到亚纳耶夫的整个战略计划,尽管后知后觉,但总比为时已晚要好得多。
  他深吸了一口气,迎着众人的目光,开始分析起亚纳耶夫的企图。
  “我们有理由相信亚纳耶夫应该在四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暗中部署这个计划。首先通过舆论来煽动民众的情绪,根据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无限的扩大东欧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加上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和市场改革的不可避免因素,这一套理论在东欧社会中还是非常有市场。接下来就是关于土耳其的战略包围政策,毕竟社会主义的那一套价值理论在世俗化的宗教国家没有市场,所以莫斯科的政策是煽动国内的库尔德工人党和叙利亚政府军,还有挑动塞浦路斯的局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小亚细亚的水搅浑浊,好从中取利。”
  话音刚落,安静的会议室出现了杂音,每一个人都神情凝重。
  塞泽尔作为军变之后上台的总统,最明白这个道理。之前短暂的过渡军政府就试图在叙利亚的问题上和克里姆林宫较量,最终的结果是被赶下了台。
  亚纳耶夫手段有多高明,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当初我试图联合各国政府,制造反导系统的东欧包围圈来阻止亚纳耶夫野心的扩张,但是各位碍于苏联的强大实力而退缩,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非常遗憾,如果能够早一步的完成部署,也不至于现在才草率的组建联合会议。当然我不是特地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不是亚纳耶夫的对手。”
  谁都不是苏联的对手,红色军团颤栗欧洲之时,东欧几个国家什么都不是。
  德意志第三帝国曾经挑战过苏联的权威,在1945年全军覆没,总理自杀。
  马里奥总统故意的夸大了苏联的威胁,来刺激在场国家领导人心里的“反苏”情节。越是宣扬苏联的可怕,就越能鼓动对方的心里。
  “我们应该怎么办?”
  史托亚诺夫皱着眉头问道,“总不至于说在白宫开一场领导人会议,就想着阻止对方的战略扩张吧?苏军真的要行动,我们一个也阻拦不了。”
  塞泽尔说道,“而且军事实力方面,就算三个国家共同联手,都不是苏联一个集团军的对手。在实力方面,我们的差距就存在着悬殊。”
  “罗马尼亚的骚乱与克里姆林宫脱不了关系,我希望北约能够帮罗马尼亚一把,维持住国内的稳定局势。”
  康斯坦丁内斯库是在座所有人中最害怕的一位,他的政权位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暴乱在前几天被终止,国内的反抗声音稍稍被压制。但是再不找到出路的话,下一波席卷全国的燎原之火,将会彻底的摧毁罗马尼亚。
  想起被煽动的民众,打破贫富差距的口号就令人感到恐惧。
  民主派可以靠煽动民众上台,但是他们却阻拦不了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将他们驱逐下去。因为寡头的吃相太难看,总有一天会被人清算。他们的利益和既得利益的资本家们绑在了一起,真的被清算,吊死在某个路灯上就是他们的结局。
  马里奥总统不愿派驻军队进驻东欧,原本那里是北极熊巨爪下默认的势力范围,贸然的挑衅只会激起更加疯狂的反扑。
  马里奥没有必要与亚纳耶夫正面冲突。何况他也没对朝三暮四的东欧国家抱着多大的希望,只求能阻拦一时便是一时。如果用北约的驻军来减缓亚纳耶夫的攻势,这个风险还是愿意去担当,何况就算失败美国也可以迅速的抽身离手,剩下德国的中欧联盟去抵抗红色东欧。
  克伦茨想着算计美国,反过来却被美国算计。
  气氛酝酿的差不多,美国便抛出自己的军售计划。即便是在帮助盟友的情况下,也不忘记为国内军工创造增加订单的机会。
  “美国将免费的为在座的各位提供军备,包括全新的升级打造海陆空三军,有计划的针对苏联的入侵,并且完善和支持兵种联合作战计划。”
  马里奥总统原本就是借助联合的机会向东欧大规模的贩售军备,试图将他们变成武装到牙齿的美械师。
  但所有人都知道,历来美械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东欧拥有完全抵抗的军事实力之后,我们才会考虑派驻北约军队。否则的话,北约部队将会慎重的考虑在东欧部署军队的数量。”
  马里奥的态度摆明了,如果不买他们的装备,东欧国家就别想指望美国来替他们撑腰。所有一切都是有代价的,美国也不是干白活。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抢占先机,亚纳耶夫甩卖钢铁洪流的结果是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区冲突所使用的武器都是苏式的。赚的钵满盆溢的亚纳耶夫自然引起了美国人眼红。
  “驱逐舰,战斗机,坦克,装甲车,我们都可以将全新的武器或者库存大甩卖出去,价格方面会给予最大的优惠。”
  去年退役的F4战斗机还有机会大规模的抛售,搭配着空对空导弹一起打包给东欧国家,M60A3那一大堆的库存也应该在东欧碰碰运气了,还有海湾战争中疯狂制造生产的子弹,也可以作为剩余物资运送到东欧。东欧国家花大价钱去购买这些军火是没有可能的,但是低价抛售的东西没有人会不动心。
  对方贪小便宜的心里正好让马里奥总统逮到了机会。
  史托亚诺夫没有表现出渴望的神色,但是康斯坦丁内斯库眼睛里流露出的贪婪渴望却没躲过马里奥的眼睛。
  他现在急需转移国内的矛盾和注意力。美械大甩卖无疑是一支强心针。
  无论是对内镇压,还是对外威慑,这笔军火买卖都非常划算。
  至于罗马尼亚军队的实力?能维持自保的水准就足够了。
  马里奥利用了东欧国家忌惮苏联的心理,来为自己中饱私囊,因为总有傻瓜会上当。
  “在美国的援助下,我们甚至可以打造出一支东欧联军,组建成防止苏联继续前进的钢铁城墙。”
  马里奥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空头承诺,试图把东欧国家全部绑在一起,像掉在一根线上的蚂蚱,成为不幸的共同体。
  “所以现在各位对东欧联盟有兴趣了吗?”


第八百五十六章 到秋后算账了
  “我同意马里奥总统的计划,加强罗马尼亚军队的建设。”
  康斯坦丁内斯库急需转移矛盾和注意力,他要给罗马尼亚制造一个邪恶势力入侵的机会。尽管非常有可能危及到国家安全,但急需下去自己的政权被人推翻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土耳其军队在被限制在了塞浦路斯,目前为止我们并不希望增加负担。所以只会选择按兵不动,并不会主动的刺激高加索的邻居。我们还没做好两线开战的准备。”
  塞泽尔很清楚贸然的发起挑衅并且惹恼了亚纳耶夫的下场。之前一个希腊加塞浦路斯就差点拖垮了自己的兵力,再加上五十八集团军的强力平推,根本不知道死字怎么写。那些叫嚣着要给予苏联颜色的鹰派们在看到格鲁吉亚军队的下场之后都偃旗息鼓。总算明白为什么不要想着直接挑衅对方。
  如果动真格,恐怕连安卡拉都保不住。
  塞泽尔不是蠢货,听从美国的忽悠主动招惹苏联的话,最终连骨头都不会剩下。他抬起头刚好看向保加利亚总统望向自己的表情,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瞬间明白了什么。
  东欧联盟可以参与,但不能按照马里奥的计划来走。对方就是想让他们当炮灰,再阻拦苏联前进时成为最后阻拦他们的筹码。
  除了康斯坦丁内斯库之外,其他人对于应付美国人的说法已经了然于胸。
  正当马里奥皱着眉头,思考怎么继续进行下去时,塞泽尔诚恳的说道,“但是我们愿意联合北约部队,稳定小亚细亚的局势。对东部愈演愈烈的库尔的工人党武装进行联合打击。”
  塞泽尔巧妙的避开了苏联的威胁,把注意力主要的集中到了库尔的工人党的内乱方面。
  “保加利亚也希望美国陆军方面能够派遣教官来指导我们的军队建设,并且愿意采购一批坦克和装甲车。”
  史托亚诺夫也避开了苏联的话题,没有让马里奥的计谋全盘得逞。建设军队是最后的底线,再往下走就显得有些过火了。
  没有看透局势的康斯坦丁内斯库还想着试图用战争转移民众注意力的方式。
  “罗马尼亚军队需要支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需要在有争议的地区进行军事示威。如果能够有效的压制苏联举动的话,罗马尼亚愿意承担风险。”
  语惊四座。
  太疯狂了。
  塞泽尔和史托亚诺夫用一种不可置信的表情望向罗马尼亚总统,对方一脸平静,早已拿定了主意。
  横竖将来都可能被推翻政权,不如拼死一击,他得不到罗马尼亚,反对派也别想拿到手。
  东欧联合会议在无声中悄然落幕,从白宫出来的代表团都绝口不提发生过什么。即便在记者闪光灯照耀之下,也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沉默。从白宫出来之后,某个巨大的阴谋就在不经意间的酝酿发酵,直到最终的爆发。
  大家都在等待着苏联的答复。遗憾的是克里姆林宫一如既往的平静,平静到大西洋另一端的热闹与自己根本无关,只是冷眼的打量着这出闹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