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非洲那些打着民主旗号的腐败无能政府,他们侵吞的掉的联合国救济款远远比你想象中要夸张。知道那些钱最终变成什么了吗?他们变成了子弹,炮弹甚至是毒品。即便联合国的粮食分发给了难民,也会很快的被军队收走,作为军用物资,这就是他们的悲惨命运。”
拉格尔格伦张了张口,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放弃了继续反驳的欲望。
“你应该道歉,拉格尔格伦女士。这不是作为一个丈夫的劝告,而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苦口婆心。”
安南缓缓说道,“亚纳耶夫,是他改变了这个世界。”
第九百八十七章 感谢你的选择
轰轰烈烈的拉格尔格伦事件最终以安南妻子登报致歉结束,谁都没有想到以为会态度强硬下去的难民署负责人居然轻而易举的服软,几乎是低声下气的,祈求莫斯科方面的原谅。而亚纳耶夫也的确慷慨的原谅了他们。反正之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在红色势力笼罩之下的欧洲,真理只存在射程和口径之内,斯大林单纯的以为只需要一支钢铁洪流便能创造赤旗遍寰宇,而亚纳耶夫却用八年的隐忍,换来一个重新从深居洞穴之中出笼的苏维埃巨熊。
“待苏维埃重临欧陆之际,诸逆臣皆当死去。”
当年波罗的海谈判之中他曾向与西方勾结的“逆臣”们说过这一句话,即便他们手中拥有着武装力量,声势浩大的想要将俄罗斯,将莫斯科红色政权最后的火苗熄灭在红场上,那一天,亚纳耶夫举行了一场与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之前的红场最后阅兵一模一样的仪式。象征着社会主义工人运动进入了最艰苦的时刻——法西斯的利剑,资本家的炮火,要将他们扼杀在新生儿的摇篮之中。
而1991年时,同样来自西方世界的挑战试图将摇摇欲坠的苏联政权轰然坍塌,他看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加盟共和国背叛了伟大的,牢不可破的红色联盟。看着共产党员在东欧被污蔑,被所谓的民主派人士打倒,踩在地上试图让他们永不翻身。祖国再一次的来到了最危难的时刻。
一个男人站了出来,他们只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副总统,甚至人民在记住戈尔巴乔夫这个蠢货的名字还有他带来的糟糕政策时,也没有记住他之前有过任何的伟大壮举。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最终的结果原本是他们不费吹灰之力的瓦解掉一个伟大的国家,而帝国最后的男人只是徒劳的扑腾起几个水花之后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全军覆没。不过这次显然所有人都猜错了。
亚纳耶夫拯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抓捕了所有试图将这个国家廉价打包出去的卖国贼,甚至不顾引发内战的风险,修改掉宪法条文规定,禁止加盟国从手中分离出去。
戒严,镇压,甚至是战争,谁都以为亚纳耶夫这么做下去只有众叛亲离的结局,毕竟当时连塔曼师都背叛了他们,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出人意料的夸张。
他赌赢了。
换来的是保住千疮百孔的国家统一,没有在动乱和内战之中走向覆灭。
他花了将近八年的时间,让这个国家重新振作起来,让所有人都尊严的活着,不再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假话。
亚纳耶夫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之前说过要让这个国家好看的人,现在要么恐惧的躲在西欧或者美国,瑟瑟发抖的活着,要么在西伯利亚的煤矿里,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他整理着领带,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的景象是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孤独道路。与美国斗智斗勇,与西欧斗智斗勇,甚至与那些该死的叛徒们斗智斗勇。哪怕到半个月之前,曾经信赖的盟友和同伴,也背叛了自己,加入了工人阶级敌人的行列。
苏联再次强盛之后,他已经一无所有。
无尽的荣耀和令人艳羡的权势之后,是深深的孤独感。
一个人走过历史轨迹的厚重和沉淀。
大门被打开,办公室主任走进来,对亚纳耶夫恭敬小声的说道,“亚纳耶夫总书记,会议准备开始了。所有人都在等着你的到来。”
他点点头,说道,“嗯,我随后就到。”
这是在保守派势力落网之后第一次召开政治局会议,某些老朋友的面孔已经不在会议场合上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面孔。最后一道堵塞潮流的基石被搅碎之后,政治局就彻底的迎来一场大变革。内务部的警察敲响了很多莫斯科高官的别墅,告诉他们被逮捕的消息,有些人到最后都不敢相信,卢基扬诺夫居然将所有人都出卖了。潜藏在深处的暗流被连根拔起,一个不剩。
政治局直接更迭了四分之一的官员。
正式宣告了保守派的灭亡,还有改革派的新生。
亚纳耶夫转过身,表情严肃的出门。皮鞋踩踏在走廊上,一如在1991年时走在大理石地板上时铿锵有力,他一个人走过了众多的苦难。
还有永不磨灭的希望,一幕幕在这座宫殿里发生过的故事,在记忆之中悄然浮现出来。政治阴谋,权力的斗争,还夹杂着阴暗的利益交易,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在国家之间的利益面前,化为悄然无声的涓涓细流。
“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贫穷不属于社会主义。”
先哲的教诲依旧在脑海之中回荡,也让他牢记着自己要做些什么。
为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还有人民。
耀眼的光从窗外渗透进来,照耀在他的脸上,表情坚毅,神情坚决,就像是最忠诚的信徒,走过一条虔诚的朝圣之路。
终点是紧闭的一扇门,他将手放在冰凉的门把手上,轻轻转动,推开了门。
光线如同汹涌肆意的潮水向亚纳耶夫汹涌而来,瞬间将他吞没。视线豁然开朗,整个莫斯科权势滔天的人物全部站起了身。
或是深沉,或是惊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亚纳耶夫上台发言。
他上前了一步,踏上了讲台,神情严肃。
会议场合安静的只有他们的心跳声,还有亚纳耶夫总书记的发言声。
“亲爱的同志们……”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是为了决定这个国家的将来和出路,我想在座的各位此时都和我心里一样,经历了动乱与颠簸之后,苏维埃好不容易才回到了正轨。在此,我由衷的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这个国家的支持。”
声音不大,但是每一个音节都准确无误的落入他人的耳朵之中。
“感谢你们,站在人民这一边。”
第九百八十八章 第二号人选
“我们这几年来,走过了最艰苦的时刻。包括西方的封锁,盟友的背叛,甚至是内战的边缘。然而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苏维埃走过了最艰苦的时刻,我们赢得了最后的战争。走出了失败的阴影。”
亚纳耶夫环顾了一下四周围,苏尔科夫,亚佐夫,弗拉基米尔都在静静地听着他讲话,会议场合安静无声。他们都是在这场八一九政变之中过来的元勋,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则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这里。
接替了卡伦尼科夫位置的阿赫罗梅耶夫也非常意外的出现在会议室里,出现在原本不属于他的会议上,有人私底下猜测这是亚纳耶夫在对军队示好,感谢阿赫罗梅耶夫和国防部派遣坦克包围了最高苏维埃大厦,所以军方代表的身影出现在这里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亚纳耶夫的语调非常平静,但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最高意志。
“我们的势力重临东欧,那些该死的叛徒们,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在此感谢在场所有人做出的一切,你们的功劳,将会被世人永远的铭记,与世长存。”
说完,台下掌声响起。
亚纳耶夫所讲的内容已经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在这场政变之后,在座的所有人都将会成为脱胎换骨出来的新的精英阶层,当然,有一个人是例外。
帕夫洛夫同志知道自己应该要离开这里了,即便是亚纳耶夫和八一九委员会的同僚们愿意原谅他的过去,但出于政治因素上的考虑,一个叛徒始终无法坐在苏联总理的位置上,他的辞呈申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要走了吗?”
帕夫洛夫点点头,表现的非常轻描淡写,“走了,该关押的人都在水兵寂静监狱中,我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亚纳耶夫总书记,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某些人看到保守派的身影站在这里,心里终归是不安心的,只有我彻底消失了,才能掐灭他们心里最后的一丝希望。”
亚纳耶夫平静的问道,他靠着走廊上大理石柱,一手夹着烟,缓缓说道,“以后准备去哪里?”
帕夫洛夫深吸一口气,说道,“返回斯摩陵斯克州,我出生于那里,现在也是时候应该回去了。这八年来,我所做的一切也算是做完了,接下来该交给别人了,我推荐科瓦廖夫同志担任……”
“苏联总理一职已经有考虑的人选了。”亚纳耶夫突兀的打断了帕夫洛夫说出的话,“在这个问题上,帕夫洛夫同志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
帕夫洛夫愣住了,没想到亚纳耶夫心中早就有了新的总理人选。
“现任的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将会接替你的位置,成为苏联新一任的总理。”
卢卡申科?
帕夫洛夫第一映像是他一口气扳倒了舒什克维奇那只老狐狸的壮举,当时所有人都传闻卢卡申科的背后有亚纳耶夫在推波助澜,现在听总书记的口风要将他调到莫斯科,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换句话说,他做好了两手准备。
帕夫洛夫主动提出辞职的话,卢卡申科将会第一时间继任苏联总理的职位,如果帕夫洛夫没有递交辞呈,恐怕卢卡申科也同样会被调入中央,此时帕夫洛夫已经大权傍落,亚纳耶夫要替换人选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忠于亚纳耶夫,但怎么说他也是保守派的叛徒。
“总书记同志早就准备好了?”
帕夫洛夫像是卸下了重任,松一口气,“卢卡申科能力不错,如果让他担任苏联总理的位置,也是名至实归,而且他还是白俄罗斯人,也能堵住某些人的嘴巴——别说的那么难听,就好像苏联只是俄罗斯人的苏联一样。”
亚纳耶夫没有在卢卡申科的问题上继续纠结下去,他对卢卡申科能力的认同不用帕夫洛夫多做重复,卢卡申科同志原本就是第二号的人选,如果这次的政变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导致全局崩盘的话,亚纳耶夫会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备案,卢卡申科将会在白俄罗斯组建影子内阁,来抵抗保守派的政权。当然这个几率可能只有百万分之一,所以这位白俄罗斯的老爹才没有机会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大展拳脚。
“早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准备好了,卢卡申科同志,现在应该在赶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帕夫洛夫同志,我建议你应该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一下交接的工作。”
在帕夫洛夫看来,此时的亚纳耶夫显得有些冷漠且不近人情,在政权问题上他的确是说一不二的强人,卢卡申科恰好与他相得益彰。
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帕夫洛夫转过身,最后望了一眼克里姆林宫,很快他将会与这一切告别,最后的结局不过是卢卡申科入驻莫斯科,他一个人黯然伤神的离开这座城市。
“帕夫洛夫同志。”
亚纳耶夫在背后叫住了他,帕夫洛夫愣了一下。
“要不今天下班之后,去我家喝一杯?”
他耸耸肩,说道,“就算是为你举办一场告别晚宴,不是你苏维埃总书记的身份,而是以你老朋友的身份。”
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克里姆林宫的停车场,身着黑色正装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他整理了一下领带,向克里姆林宫大门的方向走去。
熟悉的新面孔总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尤其是这样一张坚毅且沉着的脸,还有同样深沉的目光,走到办公室主任门前,中年男子站在门口停顿了一下,敲响了大门。
瓦列里没有抬起头,只是推了一下眼镜,说了一声请进。
接下来这个中年男子所说的话,却让沉浸在文件堆里的瓦列里瞬间抬起头,望向了他。
“你好,瓦列里主任,我是卢卡申科同志。”
第九百八十九章 三驾马车
卢卡申科感觉这是他一生之中最光荣的时刻,这么多年在白俄罗斯的蛰伏终于等到了回报,即便卢基扬诺夫之前的拉拢他也果断决然的拒绝了。他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里,亚纳耶夫当年可是亲自找到他,要他担当马前卒,将舒什克维奇从最高苏维埃的位置上拉下马。
结局如其所愿,舒什克维奇直到下台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卢卡申科只不过是监察委员会的无名小卒,而在他下台之后,一跃而上成为了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
他的荣耀是亚纳耶夫给的,如同哈萨克斯自治州的纳扎尔巴耶夫一样,他们都很明白自己应该效忠哪个人。
而亚纳耶夫紧紧的盯着卢卡申科,作为另一条时间线上,谢洛夫的接班人,卢卡申科身上的确有着某些吸引他的优秀品质——忠诚,审时度势,大局观。但是也正如他将卢卡申科放在第二号人物,将纳扎尔巴耶夫放在第三的缘故一样,苏联旧时代的官僚们总让他心生提防。他害怕会重新回到旧时代的覆辙之中,一个庞大僵硬的官僚体制会摧毁目前所有的改革成果,起码在这些问题上,弗拉基米尔同志会稍稍让他放心一些。虽然三个人在手腕的强硬态度上都相差无几。
卢卡申科,纳扎尔巴耶夫,弗拉基米尔,三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苏联这个国家的三驾马车,亚纳耶夫所要做的就是协调和掌控好,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党争。
领导人之间的逆向淘汰,他又不是没有见过,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继任者几乎一个不如一个,斯大林同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同时也为这个国家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他抬起头,继续说道,“卢卡申科同志,欢迎加入莫斯科。”
“在你上任成为苏联总理之前,我有一些事情想要跟你强调一下。”
亚纳耶夫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卢卡申科挺起了胸膛,微微低着头继续听他说下去,没人敢对总书记不尊重,对于他,甚至是整个苏联的人民而言,那是一尊里程碑式的雕像。
“你知道为什么我会选择你上台,而不是纳扎尔巴耶夫么?因为我不喜欢一个将来有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家族染指国内事务,靠着垄断的手段敛取大量的财富,然后重新在国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权贵集团势力。卢基扬诺夫倒下去了,他与他背后的党羽都倒下去了,原本那个庞大的权贵集团瞬间烟消云散,但是我不希望看到第二个权贵集团的崛起。”
“这么多年,我有意无意的压制住他,是因为哈萨克自治州不能没有这个人,我们需要他来维护亚洲地区的稳定,日后时机适合的话,我也可能会将他调入中央。至于你,卢卡申科同志,今天我与你说的话是我和你之间的秘密,绝对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如果传出去了,我想你会知道是什么结果。”
在亚纳耶夫的这番敦敦教诲中,坐在对面的卢卡申科听出了三个信息。
第一他不怎么喜欢纳扎尔巴耶夫,但是却欣赏纳扎尔巴耶夫的手段。第二,亚纳耶夫非常忌讳在莫斯科高层领导中形成一个隐形的权贵集团,而且他也不希望看到卢基扬诺夫事件重蹈覆辙。第三他希望卢卡申科可以完全的接替帕夫洛夫手中的工作。
事实上,将两个态度强硬的铁腕式人物放在一起,本来就是非常忌讳的一点,如果能够相辅相成的话还好,一旦无法相辅相成,亚纳耶夫会尽量让卢卡申科和弗拉基米尔同志在某些关系到国家命脉的问题上产生冲突和歧义。
卢卡申科也只是过渡式的人物,反正亚纳耶夫现在还在位置上,这两年能压住对方,等到弗拉基米尔真正的继任之后,他就可以放手了。
卢卡申科原本就是放在弗拉基米尔身边的另外一道保险,也是为了预防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式悲剧的保障。退一万步讲,如果弗拉基米尔没有培养出接班人时却倒在总书记的位置上,那么卢卡申科还能成功的接替他的位置,保障这个国家继续安稳运转。就算连卢卡申科也挂了,还有一个纳扎尔巴耶夫作为最后的迫不得已保险。如果三个人都死了,只能说苏维埃的国祚已尽,还是趁早散伙好了。
“放心吧,亚纳耶夫总书记,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我会顺利的完成帕夫洛夫同志没有完成的工作,并且保证能够完成接下来一系列的挑战。”
才进入总书记的办公室五分钟,卢卡申科就已经感觉到额头上冒出细密的冷汗,能洞穿人心的眼神盯着他,仿佛看穿了内心深处所有的想法。
难怪莫斯科会有传闻,一旦进入了亚纳耶夫的视线,请收起内心中所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好了,说到挑战,我倒是想起,接下来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你提前打个招呼。”
亚纳耶夫总算进入了正题,“关于能源市场的问题,现在欧佩克带头各大金融机构和组织在新千年初开始着手提高国际油价,以应对中东局势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之前两年油价下跌的时代已经控制住了,把控好这一块,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用石油涨价是解决经济危机最好的方式,还没有百分之百完成经济改革的苏联只用这种方式,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卢卡申科同志,我相信你的能力。”
亚纳耶夫对卢卡申科的信任也是源自他在历史上折腾的白俄罗斯算是目前为止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国家,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能利用公有制的优势度过难关,卢卡申科同志的手段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比起那群整天鼓吹休克疗法,全盘市场化的蠢货们,亚纳耶夫宁愿选择更加保守一些的卢卡申科同志,以及他更加保守一些的做法。
“千万不要让莫斯科和苏维埃失望了。”
第九百九十章 世界是他们的
卢卡申科俨然成为了亚纳耶夫最新的一道保险,用来代替即将内退的帕夫洛夫同志。显然帕夫洛夫已经意识到他会成为莫斯科最幸运的叛徒,尽管背负着保守派的政变罪名,但是依然安然无恙的走向了仕途的终点。
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轻松,就像是卸下了全身的重负,让人肩头一松,把弄个事例所有一切都已经有秘书帮忙收拾好,他要做的只是安安静静脱下那身西服,从此不需要在克里姆林宫和苏维埃议会大厦之间来回奔波。
他拿起了桌上的照片,那是1991年的一场合影,八一九政变刚刚过去不久,全国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的稳定下来,苏维埃和加盟国之间的关系拔剑张弓,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内战。亚纳耶夫跟一行人留下了最后的“遗照”,声称假如失败的话,起码世人看到这张照片还能记住曾经有人,为了这个伟大的国度而战斗过。
接下来的情势急转直下,亚纳耶夫几乎单枪匹马的搞定了波罗的海三国的领导人,然后拿着大伊万将东欧国家都威胁了一遍,不服输的车臣开战,被战无不胜的红军打的抬不起头。
所有人都以为能往苏联头上踩一脚时,亚纳耶夫将一个人都巴掌扇了一遍。直到他们不敢出声。
“准备喝一杯吗?”
顺着声音的方向,帕夫洛夫回过头,只见亚纳耶夫拎着一瓶伏特加走到他面前,另外一只手还拿着两个酒杯。
“很久没有开开心心的喝过一杯酒了,或许帕夫洛夫同志应该不会介意在上班的最后一天,喝上离别前的最后一口吧?”
“不介意。”
帕夫洛夫笑着接过酒杯,往里面倒满了伏特加,举着杯子说道,“我们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喝过一杯了?上一次还是在1991年为我的儿子庆祝生日的时候,对吧?”
亚纳耶夫点点头,找了沙发坐下,“没错,上一次都快八年前的事情了,等我忙完了这一年,我们两人也应该好好的喝上一口了,不然真怕以后没有机会了。”
帕夫洛夫盯着杯中的伏特加,缓缓说道,“你在这个时候把卢卡申科这张牌亮出来,也是为了给弗拉基米尔做过度的打算?”
帕夫洛夫酒杯轻轻的与亚纳耶夫磕碰了一下,双方都流露出会心的笑容。按照资历来排,卢卡申科应该在弗拉基米尔同志的前面,即便是接班人的话,他也应该是第一位继承人。只是帕夫洛夫知道有些秘密亚纳耶夫并没有说出口,至于原因,他想对方不开口的话,自己怕是永远不可能知道了。
不过亚纳耶夫还是满足了帕夫洛夫的好奇心。
“卢卡申科也只是旧时代的看守者,虽然按照排列的话,的确算是完美的继承人,但是他给不了苏维埃变革的未来,如果我们的体制,从斯大林时代创立的体制并没有出现僵化的话,那么我会选择他,只可惜我并不需要循规蹈矩的人。当然,我也感到可惜,可惜卢卡申科同志生不逢时。”
亚纳耶夫喝下一口酒,伏特加的甘醇还在口中回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