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王世子不肯。当初鲁王世子和夫人想验明正身,可杨家人却遮遮掩掩的,连看都不让看,就赶着把人下葬,现在想起来,不免要怀疑,这杨家是不是早就知道,从西北运回京的,根本不是正主儿!”

丁大夫人打量了秀宁县主一番后,拉着大姑子问:“那就是秀宁县主,旁边坐的是她女儿?”

“是啊!”丁文芙转头看了一眼,“大嫂,那孩子已经跟咱们无关,你可别犯胡涂啊!”

“我知道的。”丁大夫人长声叹息,“只是看着筱安她们嫁人生子。就忍不住要想,她现在如何了!”

刚回到京城时,丁大老爷不时叮嘱妻子,别再去想丁筱清,只是看着丁筱安她们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小家,就连婚事一波三折的丁筱楼和王进苑,都有了人家。她不免要想。丁筱清回了亲娘身边,可已经出阁?

因怕丁大夫人会克制不住自己,所以她身边的人都被叮嘱过。不许提起鲁王府的事,后来她忙着给儿子们相看媳妇,而后又忙着娶媳,媳妇进门后。她要掌理家务,还要教媳妇。接着媳妇们怀胎、生子,总算抱到孙子了,她是有孙万事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便渐渐淡忘了养女丁筱清,

不想,却在这天看到了秀宁县主。让她不由得想起那个孩子来。

她在身边的时候,丁大夫人对她是又爱又恨。毕竟是自小在跟前养大的,她亲生的三个女儿都早逝,如今还活在这世上的女儿,就剩她一个了!思念就像水一样,一旦开了闸就再也关不上。

丁大夫人边走,边心不在焉的想着,丁筱清不会是已经嫁了吧?否则这种场合,秀宁县主怎么没把她带在身边呢?

到了席面上,她心里还是牵挂着,只是在婆婆面前,她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打听秀宁县主的事。

不过,老天爷很帮忙,坐在隔壁的那桌的几位夫人、奶奶对秀宁县主今天竟然出现非常惊讶,席间就一直在说着鲁王府、秀宁县主及楚明心的事,正好让丁大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听到她想要知道的事情。

范安阳和自家两位嫂子,跟丁筱安姐妹坐一桌,丁筱楼甫出阁不久,穿得一身正红,衣上的绣样是如意绣庄新推出的,样式新颖绣工了得,很是引人注目,丁筱安瞧她满脸喜意,心知她婚后过得肯定很好,便不时逗她,直把人逗得要翻脸才作罢。

王进苑则坐在范安阳身边,不时和范安阳小声交谈,范安阳眼尖,看到她双手手腕上多了一对碧汪汪的玉环,便问:“高家老祖宗送的?”

“嗯。”王进苑大方的点头,“我觉得老祖宗待我好得有点过了,不过我娘说,老祖宗这是希望抛砖引玉,最主要是希望日后我能待那两个孩子好。”

范安阳含笑点头,“老祖宗这才是聪明。”

既知杜云启再娶一事,高家的意见仅供参考用,何必去惹人嫌?两个玄外孙可在杜家啊!要是为了争面子,跟杜家撕破脸不相往来,将如何照顾两个没娘的孩子呢?

还不如跟杜家选定的媳妇好好相处,人心是肉做的,不是人人都像万家那样。

十皇子开府成亲之后,皇帝又要准备迁回京城了,接下来就轮到大公主出阁,太后的身体渐好,又有苏女官暗暗引导,太后便觉得,大公主这门亲订的好,这还没出门子,她的身体就一天好似一天。

这日天光晴好,太后看着心情也好,苏女官便凑趣的建议太后,召娘家人进宫来坐坐,太后心想,娘家人好像很久没进宫来了,便点头同意,苏女官急急派人出宫去请。

不多时,富阳侯夫人就带着世子夫人及孙媳妇们进宫来了,一行人浩浩荡荡,诚王夫妻和新晋为庆王的十皇子夫妻正好进宫来,看到这阵仗,不禁多看两眼,进了景福殿后,诚王就跟兰妃说了。

“太后病了这么久,他们家都没进宫来看她,今儿怎么这么大阵仗进宫来了?”诚王道。

兰妃抱着小孙女玩得正开心,听到这个话题,忍不住瞪儿子一眼,“你就会破坏气氛。”

诚王毫无诚意的起身赔不是,“得啦!”兰妃嗔道,“之前富阳侯夫人很勤快递牌子要求进宫见太后,不过每回进来,都惹太后不快,以致影响病情,你父皇就让皇后拦了,现在太后大好,自然要让人家娘家人进宫来瞧瞧,省得在外头胡乱编派皇后不孝的闲言闲语来。”

第一卷 第七百零八章 喜事一箩筐 二

太后宫中,富阳侯夫人捏着帕子频频拭泪,世子夫人坐在一旁柔声劝哄着。

“母亲,娘娘身子大安,您应该高兴才是啊!”

“我这是高兴的!”富阳侯夫人哽咽道。

太后本不耐烦听她哭哭啼啼的,听她说是高兴自己大安,才哭成这样的,不免就消了火气。

“你,别哭,了。”太后有些缓慢的开口,“吵。”

富阳侯夫人听到前头太后叫她别哭,心里暗喜,再听到后头这个字,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了。

太后这是嫌她吵?

世子夫人暗笑,太后年事已高,又是病中,怎耐烦人对着她啼泣不休,听说大公主就是因为这样,才惹得太后不喜的。“母亲,娘娘大安是大喜之事,可不好冲了福气,咱就不哭了吧?”

富阳侯夫人顺着儿媳递来的台阶下来,“欸,欸,不哭,不哭了!”随即又道,“说起来,已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娘娘了,娘娘看来气色真的变好了!”

太后呲牙裂嘴扯出扭曲的笑脸来,富阳侯夫人看了有些心酸,想到当年,得知将进宫侍候先帝时,那个漂亮的小姑娘,站在她面前,发下豪语,“我将来要做皇后、还要当太后,祁皇后就等着被我挤下去吧!”

她还记得自己急急的要捂住小姑子的嘴,这种事情怎么能乱嚷嚷的,要是让人听见了,可怎么得了?而且祁皇后育有皇长子,这皇后、太后都轮不到杨氏来当,宫里头的贵妃、贤妃、玉妃一个个都不是善与之辈。

小姑子生得是漂亮,可是宫里头从不缺漂亮的女人。怎么想也没想到,最后竟然真让她做了皇后,只可惜,连生两胎都是女儿,后来就再没消息。

富阳侯夫人想到了嫡长女杨元露,忍不住轻叹口气,想当初。因为小姑子没生儿子。丈夫就想索性让嫡长女嫁太子,如此一来姑侄两代都是皇后,未来的皇帝一样是他杨家的血脉。

他就不信妹妹生不出儿子。女儿也生不出儿子来!

没想到先帝选了礼部侍郎方雷嫡长女为东宫妃,杨元露连个侧妃都没捞到,最后草草下嫁襄城侯世子为妻,不过好在。皇上后来还是让杨元雪进了宫,还让她生了三子一女。

只是可惜了她的元露!

“母亲?娘娘在问您。十一郎可有消息了?”世子夫人打断了她的思绪,富阳侯夫人回过神忙道,“没有啊!也不知他到底在那儿,都这么久了。也不知他是不是还活着?”

嘴上虽是说着忧心,可脸上的表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世子夫人忍不住别过脸去。婆婆太久没做戏了,这脸皮子僵得完全不听使唤啊!

好在太后精神不济。没有发现她僵硬的表情,世子夫人只得在旁转移话题,省得婆婆一个不当心露了馅就不好,其实让太后知道,也没什么,怕就怕老人家身边侍候的人,一个不留心把消息泄露出去,那就不妙。

却不知皇帝早就知道,杨十一郎是被杨家派人劫走的,楚明心还是皇后派去的人救走的哩!

苏女官领着宫人上茶后,就留在一旁帮着世子夫人,找话题陪太后聊天,让正觉吃力的世子夫人感激的投去一眼。

待用过饭,太后留富阳侯夫人在宫里歇午,富阳侯夫人没有推辞,在宫人的侍候下,去了偏殿歇息,世子夫人则留在太后身边,帮着苏女官服侍太后吃药,然后侍候她睡下。

等药效发作,太后沉沉睡去,苏女官才起身对世子夫人笑言:“亏得有夫人帮忙,太后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太后病中,心绪难免起伏较大,姑姑受累了。”

“侍候太后是我们的本份,无所谓受累,倒是侯府近来听说不平静?”

世子夫人与苏女官早就熟识,知她是太后心腹,便也没瞒她,“十一那媳妇回京了,侯爷想要母亲去接她回来,可母亲怎么肯去,以辈份来说,母亲是太婆婆,亲去接孙媳妇回家,未免太过了。”世子夫人小心的望了苏女官一眼。

苏女官认同的点头附合着,“侯爷夫人考虑的是,明心姑娘虽是鲁王世子的嫡么女,但她已出嫁,便该对婆家婆母们恭敬相待才是。”苏女官顿了下,“怎不让大少奶奶她们去接呢?她们年龄相近,又是妯娌,她们去请,才不会让鲁王世子夫妻以为杨家意欲以辈份来压人。”

世子夫人失笑,“唉呀!苏女官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正是如此。”

当初怕漏馅,所以疑似楚明心的女尸运回京城,富阳侯便作主封棺下葬,鲁王世子想验明正身都不让,现在,楚明心活着回来了,他深恐楚明心说出什么对自家不利的话来,催着妻子去把人接回来,富阳侯夫人不肯去,事情就僵在那儿。

富阳侯夫人不愿去,把事情推给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又怎么肯呢?苏女官这建议好,让大房的侄媳妇去接,她们是同一房的妯娌,是同辈,就算接不来,公爹也不好说孙媳妇什么。

“夫人是当局者迷啊!”苏女官笑吟吟的道。

待到夕阳西下,富阳侯夫人才与儿媳告辞出宫,在回府的马车上,世子夫人便对富阳侯夫人说了苏女官的建议,富阳侯夫人听了眼睛一亮,随即又迟疑问:“她怎么会突然跟咱们家示好呢?”

世子夫人沉吟片刻,“她年纪也不小了,太后虽说大安,可是您也看出来了,太后就算好,也有限了,万一晏驾,那她……咱们宫里还有杨妃娘娘呢!”

说到这儿,婆媳两同时暗道一声不好,今儿进宫,竟然都没想起要去杨妃那儿走动一下!世子夫人还好,富阳侯夫人脸色整个变了!

这个女儿早在怀王议亲时,就跟家里渐行渐远,后来延喜的事情一闹,德惠嫁给怀王,她就彻底跟家里淡了。

今日进宫,她们婆媳又把她给忘了,不晓得这孩子会不会多想啊?

临华殿里,四公主气鼓鼓的托着腮向杨妃抱怨,“外祖母真的忘了咱们了!竟然连派个人来说一声都不曾。”

本该跟女儿一样生气的杨妃却没有生气,相反的,她还笑得挺开心的,因为平王府传出喜讯,虽不是平王妃有喜,不过终归是喜事一桩嘛!

“母妃有了孙子,就不喜欢我了!”四公主见杨妃都不理她,一个劲儿的跟嬷嬷交代着,明日要送去平王府的药材和各式赏赐。

四公主的奶娘忙哄她回房去,四公主又等了好一会儿,见杨妃都不理会自己,气恼的一跺脚走了。

后头杨妃这才抬起头来,“这丫头的脾气啊!”

“四公主还小嘛!等大了就好。”宫人们道,杨妃却摇头,“不小啦!都及笄了,还小呢!”

大公主眼看着就要出阁,很快就会轮到四公主出阁了,杨妃想起来就头疼,“可惜家里的侄儿们没有和她年岁相当的。”

“可不是,要不然嫁回去舅家,是最好了!”

宫人们七嘴八舌的附合着,忽地有个宫人冒出一句,“怀王妃和平王妃娘家好像几位少爷,年纪和四公主相当。”

所有人的动作全都停顿下来,等着看杨妃的反应。

“说的是。”杨妃展颜一笑,“怀王妃家的就不用看了,平王妃家嘛!遣人去问问,看看有没有年龄相当的后生,要生得俏,还得脾气好,最重要的是,屋子里得干净。”

宫人们应声而去,杨妃噙着笑转过身,又再挑起明日要送去平王府的礼。

皇后宫里,雍王正在和皇后说起大公主。

“京里传来消息,说大公主这些天脾气不小,身边宫人噤若寒蝉,就怕她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她自小就是如此,有什么不顺心的,就会立刻发作,我就怕她嫁出去没几天,就把驸马给吓着了。”

以前在她跟前,大公主还会做做戏,去了太后身边,为了讨好太后,她装得可乖了,不过婚事已定,京城宫中眼下都没长辈在,怪不得她就开始露出原形了。

“我原以为,她和二妹她们都是温柔乖巧的。”所以得知大公主狠踩母后一脚,然后去了太后身边时,把九皇子吓得不轻,还以为大公主中邪了呢!原来那才是她的本性,真是想不到啊!

京城宜秋宫里的大公主,因为备嫁中,所以九皇子、十皇子的婚宴,她都不克出席。

宜秋宫里的秋色最是迷人,只可惜大公主被皇帝派来的教养嬷嬷看得紧,每天困在屋里,根本没办法去欣赏,她整个人就像是困兽一样,一点小事就能引爆,侍候她的宫人们每天都引颈期盼,皇上赶紧回京,不然她们快要熬不下去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火气旺盛,大公主原本莹白如玉的脸上,开始冒出痘疮来,可把侍候的宫人们急坏了。

连夜请来御医看诊,开了药方和涂抹的药膏,谁知他才躬身要告退,就被大公主投掷而来的药膏瓷罐给砸得头破血流。

御医怒不敢言,连连告罪捂着伤处匆匆告退。

宫人们急得直跳脚,要是让皇后知道这事,不知会不会怪她们侍候不力啊!

第一卷 第七百零九章 喜事一箩筐 三

从西山迁回没两日,范家派人来说,二少奶奶有喜了!

得了好消息,自然要回娘家去关心一下,范安阳把小念念姐弟打包,一块儿带去范家,大少奶奶的儿子见了小宝就不撒手。

哥儿两个年纪相近,小宝较大,对这个新认识的朋友很是包容,范安阳准备给他在车上玩的竹筒摇铃,被范大公子抢去了,他也不恼,还教他怎么玩,范大公子抓着竹筒摇摇摇,听到里头清脆的铃声,笑开了只长四颗糯米牙的小嘴。

范夫人瞧着不由惊奇,“这孩子倒不是个吃独食的!”

“这我可不知道,大概今天看到同伴,心里高兴呗!”

虽然家里还有两个小娃娃,可是辈份不对,加上四少爷那奶娘上回惹的事,让范安阳不敢贸然让他们处在一块儿。

因此小宝一直都是跟着姐姐玩儿,小念念很有长姐风范,她有什么东西,小宝看了想要,她大部份都会给,只有书和她要交的作业,是不给小宝碰的,不过小宝要是碰了,她也不会骂人,而是好好跟他讲理。

在范安阳看来,小念念是把自己和奶娘几个,以前念叨她的,全拿出来念叨她弟,范安阳猜想,小宝后来不再犯,是因为被姐姐念怕了,不想重温恶梦,就得当个好宝宝,别乱碰姐姐的东西。

之前都是他拿姐姐的东西来玩,没人拿他的,所以范安阳也不知,人家拿他东西,他会不吵不闹,还耐心十足的教人玩。

“这孩子做人大气。将来不管继母生几个儿子,都不会吃味争斗。”范夫人笑容满面,范安阳却皱起眉头,“您这话倒提醒了我,日后得仔细侍候他们姐弟两的人。”

范夫人挑起眉,“怎么?”

“有时本来没啥大事,却因身边侍候的人挑拨。好好的一家人就因着一些小事。而闹得不愉快。”

范夫人想到了高明亭身边的那个奶娘,“说的是,是得当心些。”大少奶奶等她们母女说完话。才走过来,“小宝的脾气真是好,阿洗怎么闹他,他都不生气。”

“那是他已经在车上睡饱饱。一会儿等他想睡了,就没这么好说话了。”范安阳道。

大少奶奶点头。这个小姑子年纪不大,倒是很了解孩子,只是成亲这么久,为何还没传出喜讯呢?让人心里有点没底啊!

范安阳不知她大嫂已经从带孩子。一路想到她怎么还没有喜的事情去了,“我们要过去看二嫂了吗?”

“这就过去。”

二少奶奶住在三房那里的院子,听说是早上起来。反应很大,吓到了侍候的丫鬟。请来大夫才晓得有喜了,把三夫人喜坏了,亲自过来跟范夫人接人手,范夫人才晓得二少奶奶有喜。

三房这边的宅子不小,二少奶奶的新房就在四姑娘的隔壁,范安阳她们从四姑娘院子前经过时,听到院子里吵吵闹闹的,范夫人习以为常,大少奶奶倒是问了领路的丫鬟一声。

“四姑娘身边的两个姐姐年纪大了,前不久都出嫁了,新来的丫鬟不得用,三天两头就惹四姑娘生气。”

三夫人说过她好几回,让她别跟丫鬟们呕气,不得用就教给嬷嬷去教就是,犯不着跟她们生气,只是四姑娘不听,硬是跟两个丫鬟杠上,天天闹得鸡飞狗跳,三夫人懒得跟她说,就由她去了。

只是现在二少奶奶有喜,若她再不收敛,万一吵到二少奶奶,不利她养胎,嗯哼!范安阳和大少奶奶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不过这是三房的家务事,她们大房的人真不好多管,只能快步离开。

四姑娘在院里痛骂着方才梳发时,扯痛她头皮的丫鬟,听说范夫人母女和大少奶奶从她院前经过,却过门不入,不由气得将手里的梳子扔了出去。

“到门口却不进来,难道不是来看我的?那她们来干么?”

侍候她的丫鬟们暗撇嘴,四姑娘在想什么啊?四姑娘是什么身份,哪够格让范夫人降尊纡贵来看她!

“大夫人她们是来看二少奶奶的。”一个三等丫鬟脆声道,“一早听嬷嬷们说,咱们二少奶奶有喜了!”

“有喜就有喜,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全天下就她一个能怀孩子啊!不过怀个孩子就猖狂。”

丫鬟们暗摇头,还以为看着二姑娘有个好归宿之后,四姑娘会有所长进呢!没想到就好哪么一阵子,之后就故态复萌,嘴巴也越发恶毒。

范安阳她们就在隔壁的院子里,四姑娘虽是在屋里,但她骂人时毫不避忌,有点像是故意耍横给二少奶奶看,因此她方才抱怨的声量完全没有降低,范安阳一行人听得分明。

三夫人接了丫鬟通知,急急赶来,踏进院子时,正好听到四姑娘说二少奶奶有喜有什么了不起的话,气得一张脸都黑了。

范夫人同情的上前安抚她,“别跟她一般见识,气坏了自己,不值得。”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知道归知道,这心情难免受影响,二少奶奶就住在四姑娘隔壁,怎不知这姑娘那张嘴恶毒,看婆母脸色不太好,还温声劝了几句。

“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三夫人欣慰的轻拍儿媳的手。

范夫人说笑几句,把话岔开了去,四姑娘院里却是动静不断,看得范夫人和三夫人不由担心,这样环境实不利养胎啊!可是二少奶奶住的是成亲的新房,如今大着肚子,实在不好挪动,万一动了胎气可就不好。

见婆婆和三夫人为此头疼不已,大少奶奶便问,“弟妹是不好挪动的,不如让四妹妹换个院子吧?”

“让她换院子?”三夫人有些迟疑,“这不太好吧?”就怕四姑娘的姨娘闹起来。

“这可是为了范家的子嗣着想!弟妹肚子里怀的。可是三叔三婶的嫡长孙呢!”

也是,为了孙子,三夫人豁出去了,四姑娘和她姨娘要是想闹,就让她们来闹,她接招就是。

探望过二少奶奶,回到关睢院后。大少奶奶便告退去张罗午饭。范安阳才开口问范夫人,“二姐姐出嫁之前,四姐姐不是变好了吗?怎么又变成今天这个样儿?”

“还能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婚事吗?前不久你三叔捎了信回来。说是五丫头的亲事定下了,许给当地一个富户的儿子,是个秀才,人品不错。家风严正,四丫头的婚事却迟迟未能定下。”

她和五姑娘年龄相近。又同是庶女,本就爱互相攀比较劲儿,现在五姑娘的婚事定下,她的终身还没着落。叫她怎么不急,而且看起来五姑娘那门亲事,是顶顶好的。嫡母为她挑的那几家,都不如这家有钱有才。

“三叔这么本事。竟然能帮五姐姐找到这么一门好亲事?”

“我也是这么跟你大哥说,你大哥说,那是你祖父派去的管事帮忙找的,你看这门亲事很不错吧?”

范安阳点头,忽地又想,“是有那儿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好的很,这家家风严正,有三重婆婆,都是极重规矩的人。”范夫人为范五娘的未来感到忧心,“你五姐虽是庶出,可你三婶待她们都很宽容,平日也不用她们到她跟前晨昏定省,去了你三叔任上,也是自由自在惯了,嫁入这样讲究规矩的人家,怕是不好受啊!”

范安阳笑着挽住范夫人的手臂,“只要五姐夫成才,五姐姐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但愿如此了,可是你四姐,哎!真是个傻丫头啊!她越闹,你三婶心里就越不痛快,自然就对她的婚事越不上心,挑的人家和她想嫁的人家,这差距就越来越大。”

三夫人其实很想撂挑子的,只是碍着范太傅,她不敢明目张胆的说不干,如果这两个庶女是老实的,叫她帮着张罗婚事,那也还罢了,偏偏是眼高手低的,一个个拿范安阳的婚事来做标准,也不想想看,范安阳是嫡女,她们两能跟人家相比吗?

五娘以为撺掇着范安菊和四娘去抢六姑爷,自己躲在后头,等着坐享其成,没想到家里不止她一个聪明人,她反而被遣去三老爷任上,三夫人以为没有五娘在旁边使坏,四娘应该老实了吧?谁知也才老实几个月。

“三婶真会让四姐姐搬家吗?”

“肯定会的,你二嫂肚子里怀的,可能是他们二房的嫡长孙呢!你说是嫡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