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他在为家族选择避难之地时,不是选择北齐,也非东靖,而是大燕。

如今他登上王位,老王之孙逃往北齐,东靖也虎视眈眈,为求长久安定,他选择向大燕靠拢,事实上,不靠拢也不成啊!黎家先后被两代大王那般折腾,实力已大不如前,现在虽然坐上王位,但根基不稳,不向大燕低头,难道要向北齐或东靖妥协?

当大局底定,他便请托那几位家主,帮他打探大燕京中人事,早些年长子也曾派人搜罗大燕京中权贵的资料,但长子过世后。因没人接手,便与那些人断了连系。

看着手上薄薄几张纸柬,五王子沉吟良久才抬头与侄儿交谈,两个人就纸上的人家讨论了一番。

嘉宝郡王看着那些儿郎的资料,忍不住叹息,“要说这里头条件最好的,当属……”

“别说了。”五王子摇摇头制止侄儿往下说。嘉宝郡王愣了下。点头应诺。

马车缓缓前行,前方的喧乱声不知何时消失了,整齐划一的马蹄声规律的敲击着青石路面。嘉宝郡王打开车窗往外看,他没有看到繁华热闹的燕京,见到的是被屋宇切割成条状天空,这让看惯一望无际天地的他。觉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我们这是跟定南侯他们分道了?”

“定南侯不是说了,进京后。他们还需往皇帝面前去复命,让咱们自行前往四方馆。”

四方馆是大燕专为招待来自各国使臣而设的住所,五王子他们一抵达,便有馆使相迎。因有女眷,四方馆使朱馆使便特意安排他们住在一套三进的院子,将随行的护卫安排好后。朱院使亲自领他们去住处。

对五王子及嘉宝郡王来说,住那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行的目的能不能达成,但对嘉宁郡主而言,此行关乎自己的终身大事,怎能不关切?

南靖伯的计划很成功,嘉宝郡主对怀王的兴趣远远高过莫宇瀚,她不喜欢和羌部人一样勇猛的莫宇瀚,而喜欢斯文儒雅的怀王,尤其莫宇瀚为深入敌后,蓄意留起的络腮胡,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三、四十岁的糙汉子,如何能跟丰神俊朗的怀王相比呢?

姐儿爱俏,不管是那里的姑娘都一样。

当五王子一行人在四方馆安置下来时,南靖伯府的宴会正好要结束,送走了宾客,莫世子夫人才重重叹了口气坐下歇息。

因为她的出身不高,又是父母双亡的孤女,虽然有世子夫人的头衔,但今日来客里,还是有不少夫人看着她的眼光隐含鄙夷。

“今儿辛苦你了!”

“母亲这话可折煞媳妇了。”再累,听婆婆的响起,她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南靖伯夫人摆手让她坐,“今儿你那表嫂也来了。”

“是,不过今儿实在无暇与她详谈。”莫世子夫人低着头小声的回道。

南靖伯夫人淡笑,“这不怪你,总会有机会说的。”

世子夫人笑着应是,南靖伯夫人叹道:“我是真不想让瀚儿娶个异族人回来。”世子夫人点头,她也不想小叔子娶个异族郡主回来,那样的身份势必挟带大笔嫁妆进门,她势必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范安阳去了一趟南靖伯府,却是压根没弄明白,人家为何要请她去,南靖伯夫人很明显是为了给次子相看媳妇,她已经为人妇为人母,唯一的小姑子还不到五岁呢!请她去做什么呢?

隔天南靖伯世子夫人便递了拜帖要来见她,“让她后日再来吧!”

墨香应诺而去。

当天,莫世子夫人依约而至,范安阳才知,原来南靖伯夫人看上了丁筱安的小姑子方茹川,只是方家似乎不愿跟武将家结亲,南靖伯夫人原本打算就此作罢,可是她看来看去,就是觉得方家这姑娘好,便想请托范安阳去递个话,探探方家的口风。

“这是好事!怎么之前你不直接说?”范安阳不懂。

“哎,还不是我婆婆嘛!既然对方姑娘有好感,偏又还大肆举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在为我家小叔子相看媳妇。”莫世子夫人叹气。

范安阳闻言心道,既然对方家姑娘有意,为什么还大张旗鼓的相看媳妇呢?

莫世子夫人讪笑,“我婆婆请了她表妹去探方家的口气,可是一等两个月,都没得到答复,便以为人家拿乔,就来了气,结果月初时,她娘家弟妹到我们家做客时,无意间说起,她那个表妹正在为她自己的儿子相看,对象就是那位方姑娘。”

这是撬人家墙角啊?

“我去帮你们探口风,不过这门亲事不保证成。”

“行,这人情我记下了。”

范安阳抿嘴微笑端茶送客。

砚香侍候她回常苑时,忍不住问:“您为何要帮她们?”

“就当是走亲戚,成了。自然就成就一对佳偶,不成,再坏能坏到那里去呢?”范安阳叹口气。

砚香心道也是,再坏能坏到那去呢?

方茹川的婚姻路与王进苑有的比,一早方父给女儿相中自己的得意门生,不想,还没开始说呢!男方就因一次意外亡故。后来再议亲的对象。则是长辈忽然过世,得要守孝三年,如果对方真的很好。方家不介意让女儿等三年。

可惜不到半年,那后生身边的丫鬟就传出有喜,方父只得另择佳婿,后来又相看上一家。正准备说亲事时,对方家里的表妹却闹了起来。这一闹,长辈们才知道,两小无猜的表兄妹竟然早就有了首尾,已然珠胎暗结。甭说,这门亲事自然又不成了!这一来二去,就拖到了现在。

范安阳让人给丁筱安捎信去。丁筱安看了信,知她来意。便等着她来,待把人接进自己屋里,才哀声叹气道:“这南靖伯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说她有意为莫二少爷求娶我家小姑子?”见范安阳颌首,她才又道:“那她表妹怎么说,她……”

丁筱安顿了下,回忆南靖伯夫人表妹袁夫人的话,再把范安阳所说,拿来相比后,便明白过来,“我说哪!那袁夫人原本一副瞧不上我们家茹妹妹,怎么会突然间改了态度,原来是看有人相中了我们家茹妹妹,她便觉得我们茹妹妹好了,想先下手为强啦?”

范安阳连袁夫人是圆是扁都不清楚,因此对丁筱安的抱怨只回以一笑。

“安姐姐,对那位袁夫人很熟?”

“都是亲戚。”却是没说是怎样的亲戚,范安阳也不多问,转达了南靖伯夫人的意思后,就告辞回家了。

于此同时,羌部五王子向大燕皇帝求娶公主,皇帝不置可否,消息传到后宫,皇后和兰妃都还好,独杨妃宫中有如热锅里被滴了一滴水进去,炸锅啦!

四公主又急又气,啼哭不休闹腾着不要去和亲。

杨妃安抚几回后,脾气也上来了,怒摔女儿一巴掌,四公主愣愣回不过来,杨妃指着她骂道:“你个窝里横的,有本事,你上皇后里去闹啊!”

四公主被吓得愣神,呆呆的望着她娘,杨妃骂了这一句后就委顿在地,她不想让女儿去和亲啊!

宫里的事,瞒不过皇后,没多久,她就知道杨妃宫里闹腾得欢,“皇上都还没说话呢!她们母女就又哭又闹的。”之前传出羌部有可能会请大燕皇帝嫁女,四公主和杨妃就开始闹了,毕竟现在年龄相当,又还没订亲的公主,就只有四公主。

其实一开始传出羌部有意把郡主嫁来大燕,而且还看上怀王,杨妃那几日没少得意显摆,她儿子和雍王一起监军,结果人家羌部郡主只看中她儿子,对皇后所出的嫡子没兴趣,叫杨妃怎不喜坏了!

可她没得意太久,就又传出羌部想求娶大燕公主,杨妃立马变了脸,如果皇帝答应他们的要求,那她女儿就危险了!

虽然有传言说,皇帝言道大燕公主不和亲,但杨妃还是怕啊!

四公主的婚事一天没有落定,就非常有可能会被许嫁羌部。

杨妃因此焦急的想把四公主的婚事定下来,可是怀王妃有喜,没法帮她出主意,只能要平王妃帮忙,可平王妃与四公主姑嫂两感情不睦,四公主觉得她不会真心帮自己相看丈夫。

皇后正在看宫女做针线活,忽有宫人急急到来,“什么事?”皇后身边的女官没好气的白了那宫人一眼。

“姑姑,杨妃娘娘带着四公主去慈和宫求太后做主,给四公主赐婚莫少将军。”

第一卷 第七百五十一章 落定

慈和宫,太后懒懒的靠着椅背看着坐在一旁的杨妃母女,心里直哼哼,哟,现在想到她老人家了啊!早干么去啦!

苏女官在旁边示意宫人上茶和点心,杨妃对着太后讪笑,她方才已经说了一大通话,向太后示弱求情,可是太后完全没搭理她,四公主低着头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的掐进柔软的掌肉里,心里对太后很是不满。

这老太婆对那出身低贱的大公主,都要比她们母女要好,更别说她大姨母和嫁给她五哥的表姐了!杨妃不止一次在女儿面前痛骂太后,要不是太后,怀王的婚事怎么会拖了这么些年,拖来拖去结果却挑上体弱多病的外甥女做王妃。

成亲都几年了,才才生儿子!要是早早成亲生子,说不得这太子之位,早就立了怀王了!

杨妃如是想,却没有想过,皇帝立不立太子,难道是看有没有子嗣的吗?怀王是实质上的长子没错,但,他有嫡子,为什么要立怀王为太子呢?这么些年下来,怀王除了占个长字之外,没有其他表现突出的地方,早些年,曾传出他能文善武的名声,可那也仅仅只有名声而已。

皇帝派人去考较过诸皇子的功课,文课武学统统考过,不得不说,怀王让他很是失望,虽不算草包,但和外传的才高八斗相差太远,就更不用说武学了,怀王连剑都拿不动。

杨大老爷当初为怀王吹捧太过,让皇帝对他期望过高,得知真相时,难免因为名不符实被欺瞒而感到愤怒。

也因怀王的名不符实,令皇帝后来派人去考较诸皇子时。总会时不时亲自在场旁观,只是他都隐身于暗处没被发现。

苏女官见场面冷了下来,悄悄的对太后道:“娘娘,您若不想理这事,不如就以身体不适推了吧?只是四公主到底和您关系不同。”

太后沉吟半晌,问苏女官,“皇上……”

苏女官忙将皇帝对此事的态度说给太后知道。太后心里就有了计较。“让,回去,再说。”

“您是说。让杨妃母女回去,让您考虑考虑再说?”

太后点头,“去查,莫。订没?”

“派人去查莫家给莫少将军订亲没?”

苏女官话声才落,太后便满意的点头。苏女官暗道,太后这是学精了啊!还知道要派人先去查!

太后是怕了,万一自己贸然给四公主赐婚,又重蹈当年楚秀宁和大公主的旧辙。皇帝不怨死自己才怪!

苏女官请杨妃母女先回去,可杨妃怎么肯啊!她就怕太后旨意未下,皇帝就先把四公主许给羌部和亲去。

苏女官见她还待胡搅蛮缠。便板起了脸,“娘娘。太后娘娘身子弱,您今儿突然来跟她老人家提四公主的亲事,就想要她老人家立刻下旨?万一这莫家已经为莫少将军订亲,您让太后事后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当年楚秀宁不就是赐婚旨意一下,硬逼着窦家把原来的婚事给退掉了吗?那还只是宗室女呢!怎么轮到四公主,太后就得考虑再三?

苏女官轻笑,向太后告罪,起身扶了杨妃往外走,“娘娘,太后这还不是怕四公主受委屈吗?您想想,有楚秀宁的前例在,万一太后赐婚,莫家那头却传出来,已经给莫少将军订亲了,那四公主可怎么办?您也知道,楚秀宁的事在京里传得有多难听,您忍心让四公主也遭流言所苦?”

杨妃迟疑了!

“那怎么办?万一羌部真向皇上求娶四公主,皇上不就没理由不应了?”

“您怎么知道皇帝一定会应呢?”

杨妃语塞,说到这里,杨女官己然将她们母女引出殿外,扬起下颌,示意宫人将她母女送回去。

站在丹墀上,看着杨妃母女远去,苏女官才转头交代小宫女,把这消息给皇后送过去。

皇后点头,“知道了,让人跟皇帝说一声。”

对这事,皇帝已经表态,杨妃此举,不啻是不信任皇帝,皇帝会高兴才怪呢!

与杨妃态度截然不同的大有人在,楚秀宁就是其中之一,她是鲁王么女,世子的妹妹,但因和离,儿女从母姓,又从郡主降为县主,如今更废为庶人,她一双儿女的婚事,可谓是雪上加霜,听闻羌部想向大燕求娶公主,那位羌部郡主想嫁怀王,她就动了心思。

如果女儿能替大燕公主嫁去羌部,算不算是为大燕效命,皇帝是不是因此就给女儿一个封诰呢?还有她的宝贝儿子,若是能把羌部的郡主娶回来……楚秀宁想,当年她下嫁窦专时,她爹给她的嫁妆可谓十里红妆啊!羌部的郡主嫁来大燕,那嫁妆岂不要比自己当年更加丰厚?

可是,如今她连封号都没了,是个庶人,连宫门都进不去,更别说见到太后了,要怎么让皇帝知晓,她有心为皇家效命呢?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楚秀宁这辈子大概从没像现在这样动过脑子了,以前在窦家和妯娌、妾室斗智斗狠,都没像现在这样大费周章,只是她想来想去,就没有一个方法能用,进宫门是一关,进到慈和宫又是一关,见到太后,要怎么说服她老人家,又是另一关。

当她绞尽脑汁,想要进宫见太后时,太后派人去南靖伯府探口风,那两个太监才走到门口,正好遇上南靖伯府派人去为莫少将军采购订亲用的物什,得,不用费心去打听了,人家已经要订亲啦!

一个掉头就要走,另一个太监则拉住他,“干么啊?”

“等等,咱们总得先问明白,这南靖伯想给莫少将军娶那家的姑娘啊!不然回宫,太后要问起来,咱们回不出来,岂不是找骂挨?”

说的有理啊!

当下两个人便跟着去采购的一名管事后头。跟着那人进了商家,伺机上前搭讪,约莫过了一刻钟,两人便得意的离开商家回宫复命。

太后得知后,气得眉头直跳,“杨妃,好。好。好!”苏女官忙安抚她,“娘娘别恼,杨妃娘娘可能没想到。南靖伯府早为莫少将军相看好对象了!”

“是,哪家?”

两个太监暗呼侥幸,忙把探听到的消息说与太后,太后恨声。“瞧,瞧!”

莫宇瀚年纪不小了。他家里怎么可能没有打算呢?拖到现在没订亲,只可能是想让他先建功立业,才谈婚事,现在他立了大功回京。自然是要给他娶妻了!

“该。”太后愤愤拍桌,苏女官想了想反应过来,不免苦笑。杨妃因怀王婚事和太后生份,后来平王的亲事。就是由皇帝做主,现在却怕女儿被皇帝拿去和亲,又急急回头找太后,太后会睬她才怪!

会让她派人去查,也只不过是有个合理的借口推了这事!

隔天,有个小太监来找苏女官,苏女官大疑,“谁?”

“不认识的,不过他说是鲁王府的人托他找您。”

鲁王府?鲁王的病情时好时坏,鲁王妃侍疾,已有多时不曾进宫见太后,鲁王世子夫人因为楚明心的事,也不敢进宫来,难道又是楚明心出了什么事,所以鲁王府才会派人找她?

揣着疑问,苏女官疾步出了慈和宫,宫门边,一个小太监站在太阳底下晒得头昏眼花,守宫门的太监们对他视若无睹,看到苏女官过来,才有人喊了那小太监一声。

小太监晒得脸蛋红扑扑的,看到苏女官急急行了礼,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苏姑姑,这是那人托我给您的信。”

“那人是鲁王府的人?”

“是。”小太监笑着把信递给苏女官,苏女官要再问,他已去了老远,苏女官只得把信打开来看,看完之后,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以为皇帝真要答应羌部求娶公主的要求呢?

转身进慈和宫后,她便找了心腹宫女把信送给皇后,由皇后转呈皇上去。

信她是送出去了,但皇帝最后决定如何,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迁往西山避暑的日子又到了,这一年一度的大事,可让范安阳忙坏了,今年可没有小念念帮忙了,而且今年多了儿子一个要照看,她忙翻了。

别看孩子小,出门一趟可是顶累人的,他用惯的东西要带,侍候他的人不能少,天热小孩子活动量大容易流汗,这穿的用的,每一样都只能多带不能少带了那一样。

光是小煦的东西,奶娘和丫鬟们就打包了一车,顾嬷嬷和范嬷嬷却还觉得少,有些东西没带到。

杜云寻看得直摇头,本来还打算删减一番,后来看到清单之后,他又忍不住往上添了好几样,得,让他删减不成反倒又多了一车箱笼,范安阳只得亲自上阵,顾嬷嬷皱着眉头,急急拦住她。

“二少奶奶,您怎么让人把这箱布给搬下来?”这是给二公子裁夏衣和尿巾用的啊!“还有这一箱,这些都是大公子留给二公子玩的。”

“太多了!那些尿布原来就够用了,还带那么多备份的干么?”

“这不是怕不够嘛!”

范安阳冷哼,“用过的洗一洗,晾干了就够用,难不成她们以为去西山避暑,她们的活儿就不用干了?”

别以为她不知道,因为小煦尚小,他身边的大丫鬟几乎没什么事情做,洗衣服、尿布什么的粗活都叫小丫鬟去做,她们整日闲得很,比她这个当主子的还清闲。

顾嬷嬷讪讪的笑了下,让人搬了回去,看到那几个箱笼被搬回来,其中还有备用尿布,也都被搬回来,大丫鬟们不免要问一声。

“嬷嬷,这些怎么都搬回来了?”

那粗使的嬷嬷没好气的瞪那问话的丫鬟一眼,“是二少奶奶让人搬回来的,你要有疑问,直管问二少奶奶去。”

闻言大丫鬟不敢再问,摸着鼻子让人把箱笼搬进屋去。

等进了西山别院,才安置下来,就听闻,皇帝把鲁王外孙女楚静娴许给太后所出的七长公主的长子安西侯,四公主许配给安西侯之弟,九长公主与定安侯的长女许婚鲁王外孙楚建辅。

第一卷 第七百五十二章 福气

临华殿里,药香满室,杨妃扶着额对着女儿轻叹,“也好,嫁到你七皇姑家,她素来脾气温和,你又是小媳妇,她日后必是跟着长子夫妻过日子。”

不用把女儿嫁给异族人,杨妃是松了口气。

四公主却是冷哼,“母妃,我七皇姑才生一子一女,这安西侯之弟是打那儿来的?别是七姑父那个贱妾所出的吧?”

杨妃闻言一愣,望向端着药碗走来的大宫女,大宫女也愣了下,随即想起来,“怕是七驸马兄弟家里的侄儿吧?”

四公主身边的宫人觉得奇怪,四公主下降,自有公主府,就算是嫁安西侯的亲弟,七长公主的儿子,又不用和公婆兄嫂同住,娘娘在急什么呢?

她们却不知,七长公主的驸马年纪纪即早逝,是有其原因的。

老安西侯唐仲德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当年战乱征兵,应该是他大哥唐仲礼被征兵,但他老子娘说,长子才娶妻,还没留后呢!怎么好去当兵,这一去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呢!就想让老二唐仲书去。

可是唐仲书不肯,唐氏一族也不肯,因为唐仲书是他们老唐家最会读书的孩子,年才十三就已考过童试,族长和族老们希冀着唐仲书能考上进士,好让老唐家扬眉吐气啊!

唐家这一辈就四个儿子,小儿子唐仲江还不到十岁呢!于是乎,这征兵的名额就落到了老三唐仲德头上。

唐仲德也算是时运好,有谋略,竟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小兵爬到千户,升上校尉时,正好先帝在为女择婿。对这个曾有一面之缘的千户很有好感,七长公主当时原是不想嫁这么一个武夫的。

但杨太后当时全心都在杨元露身上,想着要如何让太子对她情根深种,非卿不娶,根本无暇理睬女儿。

七长公主嫁入唐家之后,七驸马并未从军中退下来,他南征北讨建功立业。终至封侯。

只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唐家人觉得唐仲德能功至封侯,是他们的功劳,没有他们。他哪能当兵上阵杀敌去,公主府,他们不敢进去,但安西侯开府后。他们便拖儿带女的全住了进去。

此时安西侯的老子娘还在,老人家要儿孙侍奉膝前。所以让唐家大房、二房及小儿子全家,全都住进安西侯府里。

老人家尚在不分家,一家四房全住在一起也不是没有,这些其实也都还好。只是安西侯是打仗起家的,他的私产很多,他是侯爷。府里他最大,公中吃穿用度。全是他供给,孝敬父母尊亲是应该的,兄弟们带着媳妇儿女依附他居住,看在他不在家时,父母由他们拱养,现在养着他们,也没什么。

但为何,兄弟的岳家也要他来奉养?他们的小舅子纳妾,却要花安西侯公中的钱?

他让管事去问清楚来,他老子娘就打上来了。

说他不孝,不敬兄长不爱护幼弟。

当年要他替兄弟们去当兵,大哥且不说了,二哥不是说要去考进士吗?怎么这么几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没考上就没考上吧!老老实实的种庄稼去,也能养活一家老小不是?谁晓得,他仗着是安西侯的兄长,在外头欺男霸女侵占良田,被人告发了,安西侯的老子要他去摆平,还要他帮他二哥安排官职。

安西侯在外头打仗时,都没觉得日子难过,生不如死,回来之后,短短几年就被折磨得不成样,封侯不过四年就撒手人寰。

七长公主带着一双儿女就住在公主府里,安西侯则被她大伯子等人把持住,如果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