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户女的高嫁之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六娘和林七娘规规矩矩的给两位表哥福身,不卑不亢,干净利落。

    林六娘如泣如诉道:“还请神婆多费心了,我们姐妹两也盼着姐姐尽快好起来,水灯还是我和七妹一宿没睡做的呢,七妹的手都给竹条扎破了。”

    林七娘伸出缠着纱布的十个指头,诺诺道:“妹妹为姐姐做这么点事,是应当的。”

    林六娘和林七娘谨记永宁郡君的教诲,克制住往程琦身上瞟的冲动。程罗嗤笑一声,这世上的女子就没一个不装模作样的,还不及他的桂桔呢。

    宋老爷看重这次做法,整个过程都是在的。四个一模一样的水灯摆在香案上,神婆念念有词。

    夜幕降临。

    程琦的丫鬟金翠听吩咐去提水灯,大红灯笼沿着祠堂幽暗的走廊,在风中飘摇。风中似乎有呜呜的哭泣声,金翠一边喃喃念着“阿弥陀佛”一边匆匆走着。

    霎时,金翠额头被撞的一懵,只听林六娘的怒骂:“你这个丫鬟长不长眼睛呀,七妹也是你配撞的么?”

    林七娘揉着疼痛的额头,一脚就踹了过去,愤愤道:“你要是耽搁了照冥的时辰,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林六娘和林七娘也是刚巧在提灯的。金翠念及宋老爷和程老爷还在祠堂里,怕被两位老爷听了去,这要是上纲上线说是她有意阻挠筠娘子的照冥,别说一顿打了。金翠惊惧的往地上一跪,哀求道:“奴婢知错,奴婢给两位娘子磕头。”

    林六娘和林七娘也不拦着,由她磕头。

    程琦的水灯,被搁在金翠的手边。林七娘在前面骂,林六娘不动声色的踱到金翠的身后,把自个手上的水灯跟程琦的水灯调换了下。

    林六娘和林七娘也没太为难金翠,数落了她几句,便放过她了。尔后两人对视一笑。

    饶河绵延很长,是整个山坳最大的一条河。虽说已是八月十九,前来放灯的男男女女仍然熙熙攘攘。就算是这等大节,男女大防仍是必不可少。小户的女眷身边都有丫鬟簇拥着,以防未出阁的娘子被男子碰着了。大户的女眷身边甚至有小厮打手。

    放眼望去,河上是一溜子的水灯,如同星光一片。

    有人在抱怨:“小地方就是不好,这条河还是死河,水灯也流不走,蜡烛灭的还在河里占地儿。”

    一有人道:“姐姐就莫抱怨了,就姐姐一人,已经连放了百盏灯了。依我看呀,就是十条河也不够姐姐放的。”

    此人道:“我那是给父亲祈福,祝愿父亲明年高中。自然放的越多,心越诚。”

    林六娘和林七娘戴着盖头不远不近的跟在程琦和程罗的身后。再后面是来看盛况的永宁郡君,徐氏和香姨娘。

    永宁郡君滔滔不绝的说起京城的护城河:“往年我还小的时候,也跟着跑护城河边放水灯,整个京城的百姓差不多都簇拥在那儿,据说还有踩死人的呢,还有抢劫富贵娘子的。焰火冲天,通宵达旦,如今想来都是历历在目。可是如今护城河每日有船过往,皇上便下了令,只中秋一夜才许百姓放灯。还是小地方好,想放到何时就放到何时。”

    而筠娘子屋里这头,鹦格也在喋喋不休的说起京里的护城河,筠娘子看了一眼杨武娘,心头莫名其妙的有了憧憬。此事不提。

    程琦和程罗好不容易排队到一个空地,点了蜡烛,郑重的把水灯放在河面。

    程琦和程罗双手合十,做祈祷状。

    河灯还没飘远,就被一河的河灯给挡住了。

    只听永宁郡君惊讶道:“快看,显灵了!显灵了!”河边的人俱是看了过来。

    只见程琦的河灯上现出褐色的字。

    “程氏显灵了!显灵了!”

    河灯还没飘远,立刻被竹篙捞了回来。

    河灯上面是七个字:“我求林女同春,程。”

    作者有话要说:争取下章把这个永宁郡君结束掉。前章昨晚发了,是没发成功的缘故么?

 第44章 争娶争嫁10

    河灯上面是七个字:“我求林女同春,程。”

    宋家在整个山坳都算富裕的;又有程家这么一门好亲戚;本就惹人眼红。方圆百里的乡亲都聚在饶河边;七嘴八舌开了。

    “我还当程家与宋家要亲上加亲呢;原来程大少爷看中林家女喽!”

    “林家我就不晓得了,不过死了亲娘的嫡女是连庶女都不如的!我可是听张牙婆说了;连一个丫鬟都能几番害嫡女性命……这个丫鬟也不是省油的,一副狐媚相,牙婆本意给卖人为妾的,谁想丫鬟倒是给牙婆支招了;说是跟衢州知州府有关系呢!牙婆趋利,便听信给衢州知州府去了一封书信……哎;这事儿我记的清楚,这个丫鬟叫,叫什么‘秀玫’来着!”

    “林家你都不晓得?宋江氏的姐姐如今就是林江氏,据说林江氏可是来历不小呢。”

    “呀,宋江氏还有姐姐呀?”

    “这话就稀罕了,宋江氏也是爹娘养的,有个姐姐有啥奇怪的!”

    永宁郡君,徐氏和香姨娘推搡簇拥的人群,挤到河边。

    永宁郡君脸色一沉,铿锵道:“我就是你们口中的林江氏,这是我两个女儿六娘和七娘。”

    永宁郡君把林六娘和林七娘往前面一推:“今个乡亲都在,也请给我林家做个见证。我林家好歹也是京城官宦,我林家的女儿恪守大家闺范,虽住在宋家不假,与程家两个少爷可是一句私话都没。都说女要高嫁,商户是最下品,我林家可八竿子也打不上他程家!至于程大少爷做出这等惊世骇俗之事,枉他还是读书人!”

    徐氏脸也沉了下去。虽说当朝文人不乏写诗寄情,就是表表思慕之意,传在人耳中也是佳话一桩。不过,前提是男子不识闺阁女子真面目,或是在酒楼一时兴起被女伎所迷,否则便是私通之嫌。而程琦和林女如今是一个屋檐下,若是永宁郡君撇干净了,那就是程琦觊觎林女毁人名声,拉去见官都是成的。程琦眼下是举人,德行最是重要,名声若是坏了,还谈什么仕途?

    众目睽睽之下,徐氏有些晕,而程琦早就懵了。程罗掩住心底的快意。

    林六娘和林七娘两人把手勾了勾。

    各种指指点点里面夹杂着破锣嗓门,此起彼伏。

    徐氏压住怒火,竭力保持平静。徐氏把整个事情脉络是理了又理,这才恍然顿悟!

    永宁郡君的第一出:在抬秀玫为养女当日,抛出绣花蛇,干掉江氏!意在致死筠娘子!

    永宁郡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指不准筠娘嫁过去便好了,就是筠娘好不了了,这个主我也是能做的。

    就算筠娘子死了,林家也只是娶个牌位回去,然后平白得一百六十八抬嫁妆,一百六十八抬,也足够林六娘和林七娘嫁个好人家了!

    永宁郡君的第二出:利用神婆。

    昨晚徐氏也参与了招魂。神婆念念叨叨,最后下了定论:筠娘子形同枯木,因少阴之气所缺导致,金生水,金气又作少阴之气。若得金,许能不药而愈。若能给筠娘子许一个金气充足的人家,许能熬过这关,程氏心念筠娘子的下半生,只消给程氏一个准信,程氏也不会再缠着筠娘子。

    徐氏当时是一个咯噔,程家就堆在金山上,筠娘子这是铁定要嫁到程家么?

    好在神婆又说了,程家金气有余,奈何火能断金,程家的金气坚而不泽。这是说的好听,难听点就是富而不贵。

    而筠娘子最缺的是贵气。

    也就是说,要筠娘子好,自然是要嫁到贵胄之家。嫁不得贵胄,至少也得官宦之家。神婆虽没指名林家,然眼下林家确实是首选。

    徐氏也总算是松了口气,筠娘子若嫁不得程家,那是连程罗的庶转嫡也省了,可惜了那一百六十八抬嫁妆了!

    眼下徐氏眸中蹿火,恨不得掐死振振有词的永宁郡君。

    眼下才是永宁郡君最关键的第三出:照冥一事,表面是在毁程琦,实则意在把林六娘和林七娘嫁到程家!

    永宁郡君之前有言:我林家是官宦之家,虽说清寒了些,可是名声好呀。主要是,若是两位老爷同意,平哥儿将来的登科,还有大表少爷明年的龙门一跳,我林家自然不推诿。

    本来林家女要想嫁到程家,那也得低声下气的嫁过来。商户为下品不假,可是程家是禹州首富!可是此事一出,要想保全程琦的名声,最好的办法便是林家和程家承认两家的姻亲关系。有了这一层,程琦水灯上的七个字便是佳话一桩了!

    现下永宁郡君显然摆足了架势,咄咄逼人不说,这事要打商量,反倒程家有求于林家了!就凭永宁郡君的手段,还不趁机把程家的脸打尽?

    按理说程琦娶了林家女,也算是龙门一跳的垫脚石了,若徐氏不顾娘家也是好事一桩。可是徐氏这人,打心眼来说,宁可聘筠娘子为儿媳妇,筠娘子守规矩人也温顺。徐氏看人还是很准的,这林六娘和林七娘眉眼闪烁自恃美貌,哪有半点大家娘子的气度?

    徐氏心底嗤笑永宁郡君的痴心妄想,又拿她无方,恨得咬牙切齿。

    徐氏这头在做心理建设,好在身边的赵嬷嬷机灵。赵嬷嬷笑道:“诸位乡亲可瞧明白了,这水灯么,可不是公子娘子拿来寄情用的。哎,实话与你们说罢,宋筠娘身子不大好,神婆看过说是被魇着了。今个来放灯的除了我家两位少爷,还有林家两位小娘子,都是来给宋筠娘祈福呢。我家大少爷又岂会在这时给林家女表明心意?这要是程氏在天之灵,岂不怨死我家少爷了!神婆给水灯做法,水灯上现字,也只能说是程氏显灵了!”

    有人嗤笑:“程氏在天之灵,不急着自个的闺女,反倒急着侄子的姻缘……呵!”

    赵嬷嬷还要再辩,徐氏一把抓住赵嬷嬷的手,狠掐一把。

    鬼神之说从来都是人人敬畏的。若真是程氏显灵,也就是:程琦娶定林家女了!

    徐氏心里都猫爪挠的死去活来。横竖都是:程琦娶定林家女了!

    永宁郡君欠了□道:“这事我林家自然要找宋家要个说法。我林家两女的名声就指着宋老爷和程老爷给个说法了!乡亲若是走的开的,不妨跟我到宋家走一趟。”

    村里最不乏的就是长舌妇,碍于天黑,只有几个好管闲事的婆子走了出来:“那我们就去趟宋家。”

    ****

    宋老爷气的不成,这永宁郡君真是不像话,这是什么鬼怪都能往家里领么?宋老爷一个茶杯摔过去:“想看热闹是罢,都给我滚到瓷窑里看!”

    一婆子被茶杯惊的一跳:“哎呦,原来宋老爷这么大火气呢,难不成宋老爷是心虚了,这程家少爷觊觎一个屋檐下的林女,是铁板钉钉了?”

    又一婆子拈着手绢笑道:“这还用说,恼羞成怒了呗!谁叫程家少爷看不上宋筠娘,看上林女来着!”

    宋老爷自然不会降了身段跟几个婆子斗嘴,冷声道:“你们今个看的热闹与我宋家无关,筠娘娴静规矩也容不得你们置喙半分!”

    宋老爷打心眼的怀疑这些婆子是永宁郡君的枪,寻常遇上这种事,难保女方不被牵连的?可是宋老爷听徐氏说当时几个婆子从四面八方一起哄,永宁郡君义正言辞,人云亦云都指责起程琦来着。那个阵仗,就是徐氏也扛不住。越扛不住就越显心虚,真真是不战而降!

    瓷窑里,灯笼挑起,瓷窑里的下人都被惊醒了,也纷纷过来看热闹。

    徐氏搓着手帕,程老爷一脸鹜色,一脚把水灯给踩塌了。

    程老爷看着木然的跪在脚下的程琦,只差没一脚踹过去,怒道:“别人的水灯好端端的,凭什么你的水灯就出事了?你要是看上林家女,我和你母亲也不是不近人情的,自然三媒六聘一概不少。闹的人尽皆知,败坏林女名声。”

    程老爷表面是在斥责程琦,实则是给他暗示。徐氏也是一个醍醐灌顶,这件事情的关键在水灯上。

    永宁郡君冷笑道:“舅老爷这话就不对了,合该男子犯的错就该牵连女儿家么?我今个就把话撂在这里,若是舅老爷不给个说法,这官司就是打到皇上跟前,我都要打下去!就是人尽皆知,我家两个女儿也是清清白白,容不得舅老爷污蔑暗通曲款!”

    程琦眼睛扫过金翠:“金翠,水灯是我让你去提的,你从中动了什么手脚?”

    金翠惶惶然的跪下,努力回想。金翠低垂的脸上异色一闪而过。

    分明林六娘和林七娘给撞了她一下!

    金翠抬眼看,只见林六娘和林七娘悠闲的很。也是,她就一个奴婢,这事也没个人证物证,以林六娘和林七娘的手段若是反诬是她动手,程老爷为了息事宁人直接把她做了替罪羊,那她可就没有活路了!

    金翠自保道:“老爷,太太和少爷明鉴,我是空着手去祠堂提灯,一路提回来。提给大少爷时水灯明显没问题,奴婢走的一路,都有人瞧着。奴婢……”金翠声泪俱下。

    程琦心里明白这事金翠是搀和不了的。首先金翠没这个动机,其次金翠大字不识几个。

    水灯上怎么可能现字?

    难道真是程氏显灵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准备一章粗长搞定,临时有事写不完了,所以明晚解决。

    明晚筠娘子干掉永宁郡君。

 第45章 争娶争嫁11

    秀棠和秀娇在门外等,筠娘子提着裙子;走到门口时;猛一转身;打开双臂;一把抱住杨武娘的腰。

    筠娘子抬脸,仰望杨武娘的下颚。

    身后的红烛燃烧;帐幔轻摇,陈旧的木家具被擦的发亮。

    那里像一座坟,她被埋了十三年。

    真好,她亲上她的下巴;她是她的新娘,有她的地方;坟墓也是新房。

    筠娘子双眼迸出坚毅的炙火:“武娘,我愿嫁你三叔,未嫁先寡,孀居一生。只求你留在杨府,偶有相伴。虽说女逾二十二不嫁、男逾二十五不娶,由官府强制嫁娶。可是武娘你情况特殊,又是杨国公的嫡孙女,皇上特赦留在杨府也并非不可能。武娘,这是我们的约定。”

    杨武娘摇头不是,点头也不是。箭在弦上,秀棠在外面跺脚。

    筠娘子啄了下她的唇,亲昵的挽住她的胳膊。两人并排踏出房门。

    这一场仗,她不再是一个人,是她与她共同的战役。

    此时永宁郡君如胜利者睥睨众人,宋老爷高高挂起,程老爷皱眉凝思,程琦面如土色,徐氏咬牙切齿,香姨娘抱手看戏,程罗一脸轻蔑,婆子争先恐后,下人窃窃私语。

    秀棠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筠娘子由杨武娘搀着,宋老爷眼尖看到筠娘子,怒道:“真是晦气!你们在我宋家吵吵闹闹,连我儿都惊到了,还不给我滚出去吵去!你们程家和林家,是结姻亲还是撕破脸,那是你们两家的事!”

    筠娘子莞尔道:“爹爹息怒,我来,一是感激舅母姨母亲自为我叫魂,二是感激两位表哥和表妹亲自为我照冥。女儿一口黑血吐出反而清明舒坦了很多。女儿若能大好,神婆功不可没,爹爹可要好好赏赏神婆。”

    筠娘子说的乖巧,脸上有红晕,宋老爷欣慰,喜道:“赏!自然该赏!”

    宋老爷不由想到神婆一言,并脱口而出:“金生水,哪里得金气充足的人家?”

    寻常的官宦人家怎么着也不会愿意为了一百六十八抬嫁妆而娶一个半截入土的商户女!这该多晦气!

    宋老爷与永宁郡君的眼睛对上。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林家得了筠娘子的嫁妆,更有底气与程家叫板了!徐氏那是万爪挠心。

    筠娘子含笑一眼扫过在场的几个贼眉鼠眼的婆子,方圆百里的婆子她都晓得个大概的。而这几个婆子眼生不说,缩头缩脑的,肚子里的脏水都写在脸上。

    这几个婆子多半是永宁郡君的托!

    筠娘子说的很轻巧:“今个表哥和表妹的事,我也有耳闻。我宋家人口简单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几位嬷嬷这么晚既然来了,就不妨看个明白再走。不过,话说前头,我宋家的热闹可不是什么蛇鬼牛神都能看的,这出了一道门口舌是非多。几位嬷嬷想必不是蛇鬼牛神罢?”

    “这是自然,我们都是正经人家的。”

    “秀棠,”筠娘子拔高声音,“拿笔墨纸砚来,把诸位嬷嬷的门户主子都给记下来,再请嬷嬷们摁个手印。这水落石出嘛自然要白纸黑字,嬷嬷们就是见证人。我宋家瓷窑里的下人,都是见证人。想必嬷嬷们也晓得,我宋家在忙季时请方圆百里的嬷嬷前来帮忙也是常事,说来也巧,这名单还过我的手呢。如果是蛇鬼牛神的,我就慢走不送了。”

    婆子们面面相觑。

    一婆子嘲讽道:“哪有看热闹还要摁手印的道理?你们宋家不过是有点钱,还真当自个是大户了!”

    “就是,就是。”应和不断。

    “常言道家丑还不可外扬呢,我宋家的枕头里是糟糠还是棉絮,作甚要扯开来给你们看!天底下就没这样的道理!我宋家请的是见证人,而不是一群长舌妇!”

    “报就报,我是百里外的石家洗衣婆子……”

    “我是……”

    以筠娘子的魄力,把这几个婆子一扫帚打走都不在话下。不过,既然永宁郡君敢出这等损招,她筠娘子不以牙还牙都是对不起永宁郡君这场处心积虑的大戏了!

    程老爷本意是让程琦走仕途,让程罗继承生意,聘筠娘子为程罗的媳妇,与程罗一道支撑家业。日后大房二房不分家,富贵双全。程老爷涩意难捱,筠娘子真是像极了死去的妹妹,与他一道奠定万贯家业的妹妹!程老爷沉默,宋老爷不做主,程琦无形中把希望都搁在了筠娘子身上!

    宋老爷赶紧吩咐人下去抬椅子上来,又命人取了披风。杨武娘挨着筠娘子坐。

    筠娘子道:“今个这事想必诸位还云里雾里的,这其中曲折还是有一段呢。事发起因是这样的,寿安堂的王氏大夫和杨陈氏大夫都来诊过,我已是药石罔救之相……”

    宋老爷惊呼:“我儿莫胡说!我儿长命百岁……”

    筠娘子打断他:“爹爹为女儿想,女儿都晓得。可是爹爹藏着掖着,这事就能瞒得住么?爹爹,昨晚神婆给女儿招魂,神婆见着娘亲了么?”

    秀棠嘴巴一扁,宋福家的在下人中间带头哭了起来,下人们抽泣一片。

    宋老爷心肝裂尽:“我儿好好的,你们哭什么?”宋老爷双眼坚定,“神婆说了,我儿缺少阴之气,只需嫁个金气充足的人家便得好了。”

    “还请爹爹莫再为女儿费心,”筠娘子扑通一跪,“女儿不能侍奉爹爹左右,已然不孝,还劳爹爹添了白发,女儿……”言罢垂泪,“女儿枯木之躯,就不祸害旁人了。我宋筠娘今个就当着大伙的面把话说在前头,宁做孤魂野鬼,只求余生尽孝父亲膝下,便已足矣。”

    宋老爷心慌,见筠娘子郑重其事的说绝命话,再瞧筠娘子一脸红晕,这……这是回光返照之相么?

    宋老爷这个决定不能再等:“我儿且给爹好生活着。我已与永宁郡君商议好了,愿结姻亲之好。本来这话不该当着你一个未出阁的娘子面说,眼下我……我只盼我儿……我儿定能好起来!”

    永宁郡君和蔼可亲的过去搀起筠娘子,拍了拍她的手:“说什么丧气话呢,真是个招人疼的,姨母我呀,那是把你看的比亲闺女还亲。你和弘哥儿的生辰八字都合好了,就等着换帖呢。等你嫁到京城的贵地,还愁没有金气么?阿弥陀佛,我也算是了了你娘的一桩心愿了。”

    徐氏就快晕过去。程琦失落不假,却明显松了口气。程罗暗恨连个死人都争不过来。

    筠娘子故作天真道:“什么金气?金气只有京城有吗?”

    徐氏耐心解释道:“金生水,金气又作少阴之气。俗话来说就是贵气,我林家是京城官宦,这个贵字也是当得起的,二老爷是户部使,林五少爷就是二老爷的嫡子,小名弘哥儿,年方十七……”

    “户部使月俸多少?”筠娘子打断她。

    “月俸五十两白银。”永宁郡君掩住心底的不快。奈何有杨武娘压场,永宁郡君也不敢胡诌。

    宋福家的嗤笑:“我瓷窑里一个季度光花在釉果上就是上千两!”

    “姨母,我以前听母亲讲,大姨父在朝廷任职秘书监,还有个带院子的祖宅呢。如今大姨夫去了禹州做了地方官,这祖宅如今就是二姨夫的么?我还听说京城里寸土是金,好多人连房子都赁不起,有祖宅在,可真是富贵了!”

    “祖宅卖掉了。”永宁郡君只差没恼羞成怒了,“大少爷当年眼尖,相中了开酒楼的营生,便把祖宅卖了开了酒楼。”

    要不是林大老爷的嫡长子林大少爷败了家产,林大老爷没钱疏通,要不然也不至于从一个秘书监灰溜溜的滚到禹州做了监主簿!

    “呀,”筠娘子赞叹,“那林家如今可不就在金山上了!那如今二姨夫家把祖宅买回来了么?眼下二姨夫一家住在哪里呢?”

    卖祖宅,根本就是欺宗灭祖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