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妻嫁到-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莲池眼帘轻放,长长的睫毛偶尔在多彩的烟花当中缓缓眨动,他将灯笼塞了她的手中,轻抚她的发辫:“护身符和香囊我收下了,灯笼送给你,我没有生气,刚才只是在想,你这么想和我相依为命的话,看在你这么听话的份上……”
    宝儿低头一看,灯笼穗上面的护身符和香囊果然不见了,正是恍惚握紧了灯笼,顾莲池倾身一动,一手撩起了她额头的碎发,紧接着他冰凉的额头便是抵上了她的。二人的气息在冷夜的风中交缠,她怔怔眨着眼睛,一动不敢动,他鼻尖轻轻摩挲着她的鼻尖,几次她都屏住了呼吸,以为他会低下头来。
    她忽然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那些刻意被她忘记了很久远的记忆,一下想了起来。
    她的心跳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满目绚丽的烟花当中,清晰得不可思议。
    他到底是叹息一声,又按着她靠在了他的肩头。
    他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看在你这么听话的份上,那以后你就是我的命。”
    呼啸的北风在二人身边吹过,寒冷的冬夜里却只有温暖。
    相依为命这句话或许在新年到来之前,也算一句祈愿,过年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年的到来并未让天子的病情好转,宫里对于他的病情一再隐瞒,只不过多日不朝引起了各种揣测而已。时间过得也快,说话间一月又过,在天气一日比一日暖了以后,徐娅第二个孩子终于在迟了五天之后瓜熟蒂落,落了地。
    郡王府的后院里,也很乱。
    齐赵两国边疆纷争不断,趁着齐国内乱不休,赵国质子也突然失去了踪影。
    林十三违抗军令一直未归,顾修临时任命新将,并命顾莲池即日启程,赶往营地集结军队。精兵营所有外在将士,纷纷在各地返回,宝儿也不例外,她回来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走的时候也不想带什么,但是紫玉如今像个老妈子似地,碎碎念的程度就快突破天际,非给她收拾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让她带上。
    宝儿不耐烦带太多,就牵着自己的马儿,躲着她给它喂草。
    营中带紫玉的话一定是不方便,不过带上小叶子的话还是可以的,顾莲池只一人一马,喜童也同样啰嗦,正是走了一起,还不等两个人打一声招呼,郡王府的后门处,一个小厮急忙跑了过来!
    顾宝铮此时一身戎甲在身,身形高挑。
    她比紫玉还要高一头多,站在几个人当中十分扎眼,喜童牵着马还和顾莲池说着闲话,一抬头却见自家主子的目光已经落在了宝儿的身上,当即闭嘴。
    小叶子才按着紫玉的吩咐给她往马上放些软糕,人就奔着她们来了:“小姐!小姐!生了!生了!”
    紫玉还在唠唠叨叨,一时间也没注意他喊着什么,倒是宝儿听得分明,连忙回身:“什么?我表嫂生了吗?男孩女孩!”
    小厮跑得气喘吁吁,到她面前弯着腰上气不接下气:“千……千金!”
    宝儿一手拿着马鞭,一手扶着马鞍:“太好了哈哈我要去看看!”
    说着利落上马,回头看见顾莲池牵马而行,对他一挥马鞭,回眸一笑:“哥哥先行带队出城,我去去就回随后就到!”
    说着拍马,奔着后门就疾奔了出去!
    紫玉讪讪地来到顾莲池的面前,厚着脸皮往他马上开始装宝儿的行装和干粮,他仿若未见,依旧看着顾宝铮离去的方向。相比较郡王府的后院,李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徐娅的双亲都在,徐太医站在院子里唉声叹气,老夫人正劝慰着他,宝儿到大门口飞身下马,早有小厮牵着马去拴上了。
    她急匆匆地进了大门,正听见徐太医老泪纵横:“命中注定啊,命中注定我徐家无子啊!”
    徐夫人直拍着他的后背,顺着他的气:“算了算了,就是你有心结,昶儿是咱们外孙,也一样的。”
    徐太医狠命跺着脚,一脸的怒其不争:“说好了的,这第二子是要姓徐的,眼睁睁落了地是个姑娘,我知道小娅和李厚都盼着姑娘,正好凑了好字,但是你看以后他们愿意还能有孩子,这一时半会不能生了,我还能活几年!”
    他老来得女,膝头也就徐娅一个,生来身弱腿脚还有点不便。
    这些年也一直期盼能有一男姓徐,之前李厚迎娶徐娅的时候就说了,不论男女第一胎姓李,第二子姓徐。
    此时眼巴巴地盼着盼着,徐娅到底生了个闺女,人小两口子可欢喜了,他如何能欢喜得起来!
    徐夫人也抹着眼泪,扶着他:“都是命,闺女也一样的。”
    徐太医甩开她手去,两只手叠在一起直顿着:“竟说胡话,能一样吗,能一样吗?儿郎能上阵杀敌能保家卫国能继承家业,女娃娃能干什么!你说说女娃娃能干什么,你说说除了养在闺中长大一嫁人还能干什么!”
    说话间,顾宝铮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这姑娘一身银光,箭矢一般咻地冲进后院去了,甚至都没注意到这二老。
    也是俩人刻意站在一边说话怕李厚听见多心了,也是她火急火燎地急着去看侄女,大步流星地就过去了。
    然而,徐太医和夫人却是看得清清楚楚,十八岁的顾宝铮在离京之时,戎甲在身,若是棉甲或者纸甲布甲也就罢了,她向来是和顾莲池一样的,此时穿在她身上的,是一千八百二十五片的铁甲,其重量可想而知。甲衣各个部件由皮线串连,银白的头盔上两边还各有一穗红缨,像一团火似的,衬着她越发英美的脸,英姿飒爽。
    若是弱女子,别说穿上行走了,就是抱着这甲衣走路怕也是行走困难。
    可这姑娘像一阵风似地,就那么在他们眼底疾奔了出去。
    面面相觑,徐太医才刚说过女娃娃能干什么的话,顿时尴尬地摸摸鼻尖,徐夫人看着宝儿的背影也是拍着他手感慨:“瞧瞧人家姑娘家家的,哪里不好了?”
    徐太医轻抚心口,握住了夫人的手:“活生生画里出来的一样,闺中养着的娇小姐,哪里有她半分风骨,老夫也就年轻时候见过戏文中有过这样的姑娘,这副模样上了战场,怕叫那些将士们只当丢了魂魄啊!”
    顾宝铮急忙忙感到了后院,此时徐娅才刚生产,正是清理身体不能见人。
    她在门外叫了两声好嫂子,让她保重身体,进了旁边屋子。
    奶娘正抱着才刚出生的孩子轻轻哄着,一边的李厚正虔诚地跪在窗下,对着观音菩萨磕头:“多谢菩萨保佑多谢菩萨保佑多谢菩萨保佑……”
    宝儿上前,又怕凉气惊了孩子,不敢伸手。
    李厚磕了头,站起身来一抬眸能看见他通红的眼底,像是熬了三天三夜似地:“你这就要走了?”
    宝儿点头,看着襁褓当中的孩子笑得眼睛都弯了:“小宝宝长得好白呀,我看着多想嫂子些,好看!”
    她心里欢喜,伸手来摸孩子的小脸。
    才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小脸特别嫩,奶娘下意识就避开了,只警惕地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样。
    宝儿诧异地抬眸:“怎么了?”
    李厚也看着奶娘:“无事,有话直说。”
    奶娘呐呐道:“小姐还是远些才好,您身上穿着铁甲都带着血来的,孩子眼睛净着呢,容易伤着她。”
    顾宝铮闻言便笑:“是我考虑不周了,实在是这就要走着急了,不过也不用担心,我虽然身在精兵营里,多是随队做些土建活动,还并未真正杀过人,能看一眼我小侄女很是高兴,表哥,我也这就走了!”
    说着转身,李厚对奶娘摆了摆手,连忙跟了她出来:“宝儿!”
    宝儿才走到门口,连忙回头:“怎么了?表哥?”
    李厚伸手按在她的肩头,轻轻掂量了下她的铁甲:“你不知道你嫂子这一胎更为凶险些,我我现在还有点混乱。其实我一直很希望有个闺女,你和清芷小时候都没得到过的那些东西,都有个弥补的机会,既然你执意要去战场,那表哥一定在家里和你嫂子你侄子侄女天天为你祈福,愿你平安回来。”
    顾宝铮点头,拍了拍他的手:“放心!”
    说着大步走下石阶,此时徐家二老正也往这边走过来,捋着胡子的徐太医抬着头,对着李厚脚步匆匆:“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徐良玉,如何?”
    李厚欣喜应下,连忙欠身。
    徐夫人落后一步对着宝儿笑:“姑娘这就要走了,万事小心。”
    宝儿停步对两个人躬身告辞,这就出了李家府院。
    她的马儿还拴在门口,李厚将岳父母迎进门内,再追出来时候,人已经只剩下背影了。
    顾宝铮勒紧缰绳,拍马疾行。
    街上百姓纷纷避让,她一身银光当中红缨闪过,谁若回头看见,当真是惊鸿一瞥。
    一路疾驰到了城门前,列队而行的将士已然全部出城,她快马加鞭,赫然看见城前二人各立一边。顾莲池和常凤栖都在马上,二人身下的马儿都不耐地刨着蹄子,显然站了有一会儿了。
    她到了城前勒马急停:“你们在这干什么?怎还不出城?”
    常凤栖扯动缰绳,错开了身去,这才露出马后的常远山来,他走上前来,对着她重重咳了两声:“ 战场不如训练场,任何时候不得轻敌。”
    说着在怀里摸出一个黄色的平安符来,递给了她:“你曼姨给你和凤栖一人求了一个,拿着。”
    他目光当中,也有许多话说。
    多年的疏远,让宝儿对他略感无语,不过她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多谢。”
    常远山见她完全没有想和他多说一句话的意思,也不勉强,就和凤栖话别:“多护着你姐姐些,爹在京中待命,多半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征,若是赶巧也能遇见。”
    常凤栖自然点头应下。
    宝儿却没注意他们又说了什么,慢慢骑行到了顾莲池的身边来,弯了眉眼:“莲池哥哥,等我呀?”
    顾莲池右手一抬,她这才看见他手里抓着俩根一模一样的铁铩,他分手拿出来一个递了过来,凤目一扫,见凤栖已然别过便宜爹慢慢晃过来了,顿时对着宝儿皱眉:“闭嘴,不许傻笑。”
    顾宝铮连忙闭上嘴,不笑了。
    她接过铁铩背在身后,才是系好,凤栖就到了二人旁边,他扯着缰绳瞥着顾莲池马上挂着的一袋袋东西,嗤笑出声:“顾大公子,这是去打仗啊,还是去春游啊,带这么多东西!”
    顾莲池也不理他,只瞥着宝儿:“走!”
    说着抽鞭拍马,一马当先疾驰了出去!
    顾宝铮嗯了一声,叫了声凤栖,随即追了上去,常凤栖落后一步,快马加鞭。
    初升的日头映着大道上三道影子,慢慢连成了一条线……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月过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了。
    随着军队的南下,从开始穿起的棉衣,到了南边,已经穿不住了。
    北方应当也开始回暖了,南方已经进入了多雨的季节。
    护送粮草在前,顾宝铮随队也到了卞州邢台,。
    赵国质子失踪之后,赵国犹如恶犬大放厥词,天子大怒,盟国彻底翻脸。
    年后顾修已经亲自前往秦韩两国游说两国结盟,不等回还前方战报紧急,赵国本来就主战的一派更是猖狂趁着北风寒冬,竟然偷袭了齐国边疆临水,守卫边疆的将士伤亡惨重,退守晋阳城,一时间坚守不下。就在这个时候,顾莲池奉命带领十万大军直奔边疆增援而来。
    随着往南而来的,是随地可见的尸骨。
    顾宝铮都看在眼里,随军扎营。
    天黑了,邢台的郊外是在一处湖泊之外,连日以来的赶路让她多少有些疲惫,她坐在帐篷里脱下了鞋,鞋底都是土和泥,才挨了一场雨的身上也是湿透了。平时她都是另外几个女兵挤在一处的,齐国改革以来,也有女人参军。
    不过经过训练的女兵多数都会在各地发放出去。
    与宝儿不同的是,她们的目的是收集情报,会去各国各地。
    平时随军时候也多有照顾,才脱下里外,一掀帘子两三个人就回来了。
    进门便能听见其中一个年轻的声音嘀咕着:“我可受不了这南边的天气,说下雨就下雨,里面都湿透了!”
    是红玉,宝儿淡定地拿着手巾擦拭身体,回手拿着干净的衣服穿了身上:“天气恶劣对我们有利,不光是给守城的军民更多喘息时间,也让赵军不得前进一步。”
    红玉过来帮着她拢起长发,提着还滴水的辫子赶紧拿了手巾来擦:“知道了,就是牢骚一牢骚,谁像你这么无趣。”
    顾宝铮穿上了衣服,也在她手中拿回了发辫和手巾来,笑:“多谢红玉姐姐,不过我自己来就可以,我和你们一样,不需要谁照顾我。”
    红玉:“什么什么?你和我们一样,我打死你!你是郡王府千金,不是亲生的,亲生的便是郡主了!哪里能和我们一样,我们没爹没娘的也就剩这个破败的身子了,再说一样我就抽你~”
    她举起手腕来,纤细得很。
    宝儿轻易地就能把这手腕拿下来:“活着都是人,死了都是一摊死肉,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姑娘多数时间竟说呆话,红玉白了她一眼,和旁边也开始脱衣服的青藤柳意玩笑去了。
    这三个姑娘都比宝儿大两岁,在女兵当中千挑万选出来的。
    若讲打架,三个不如宝儿一个,但是若讲风情万种,宝儿自愧不如。
    举手之间,多见妩媚之情。
    红玉不知和她们嘀咕了什么,回头看了一眼宝儿三人都笑。
    宝儿也习惯了,穿戴整齐,到她们三人面前一人一提后领口,都能提起来:“笑什么呢!”
    红玉和青藤连忙回头告饶,柳意却是一下出卖了她们,嘻嘻哈哈说宝儿的小笼包变大了,顾宝铮不由扔下她们,重新脱下衣服将自己胸前两坨碍事的东西缠了又缠,然后结发做男子装扮。
    三人:“……”
    过了邢台,三人就会被人送走,在此地落脚休息也别有用意。
    晚上天凉,吃的东西也都是干粮不曾生火,幸好临行前紫玉在顾莲池的马上给宝儿带了许多秘制牛肉干和密封的干饼,她偶尔实在吃不下干粮就拿出一点来放口中嚼一嚼。
    鞋里重新擦干,又垫了干的垫子穿在脚上。
    行了一天一夜的路,都是疲乏,只等帐中三人都睡下,宝儿摸黑出了帐篷。
    外面巡视的巡逻队来回走过,她身上戴着郡王府的腰牌,行走在军中像她这般白白净净的,做这般打扮的也只此她一人,无人不识。回头瞥见顾莲池的帐篷灯火还亮着,奔着就走了过去。
    每次停下来,顾莲池和几个将领都会一起商议军事。
    平时他不许她离开半步,今日可能是见了她一身湿透,才放了她出来的。
    门口有人守着,顾宝铮才要过去,从背后突然伸出了一只手来,一把搭在了她的肩头,常凤栖也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揽住她不叫她再动一步:“你干什么去?”
    宝儿反手一抓,身子一拧,顿时将他反制,见他直喊着疼才是放开:“我要出去一趟,告诉他一声。”
    常凤栖自然知道她口中的他是谁,他揉着手腕见她还要走,连忙跟了上去:“你要去哪?”
    宝儿不回答他,只是脚步匆匆。
    他跟在她的后面直叫着她:“今日大公子是不会见你的,有什么事不如跟我说!”
    她不理他,到了大帐门口,却果然被人拦住。
    平日相熟的人此时一脸冷漠,传的是顾莲池的令,不许她进去叨扰。
    只得回头,对上常凤栖幸灾乐祸的脸。
    凤栖抱臂,呵呵冷笑:“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你都不相信,今天他顾不上你。”
    说着上前来一把把她拽走:“说吧,你到底是要干什么去,我和你去。”
    相比较一般士兵来说,宝儿行动比较自由,只不过平时顾莲池不许她到处乱走而已,被常凤栖这么一拽,她也只好与他说了:“帮我弄点工具过来,我出去做点事。”
    凤栖问她什么工具,在后勤处拿了两把锹来,两个人牵了马给顾莲池留了话,这就出了营地。
    营地外六七里的管道上,顾宝铮提着灯火下了马。
    常凤栖随即将马拴好,一看杂草荒芜的地方,就知道她要干什么了。
    在来的路上,军队走过这条路,路边有一对母子的尸首坦露在外,当时随军行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下,无人言语。宝儿都看在眼里,晚上拿了工具过来,自然是想给两个人掩盖一番。
    凤栖平时是到不了宝儿身边的,只有在顾莲池无暇顾及的时候,才会给他自由身,让他时刻注意着她的动静,保护她,守着她,相对来讲,二人之间是有共同的默契不能言道。
    两匹马都栓好了,凤栖走了宝儿面前。
    雨后无月,山里山风瑟瑟,一点光亮都没有到处是漆黑一片,此时灯笼就挂在树上,树下不远处的宝儿蹲在路边,不知干着什么。他提起灯火,走了她的身后,提高了些灯火:“你在干什么?”
    低头一看,顾宝铮正在拉拢那女子的衣服。
    一个早已经没有呼吸的女人坦露着前胸仰面靠在树下,那伴同母亲死去的孩子也就两三岁的模样。
    宝儿飞快将女人的身体遮掩好,这才起身:“人死了,也得有脸面。”
    说着拿着锹开始找了软土地方挖坑。
    凤栖也不帮她,就跟着她给她提着亮:“路上遇见多少逃难的尸首了,你埋得过来吗?”
    宝儿也不抬头,一下下挖着坑:“能埋几个埋几个,你看这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逃难,说到底还是天下不平,连个安生的家都没有,我小的时候也和我娘我表哥表姐一起逃过难,哦对了,还有我爹,好歹她们都护着我,才得以存活。”
    凤栖来回走动了下,无奈只得把灯笼高高挂起,也拿了工具过来帮她挖坑。
    宝儿一身的力气好像找到了发泄口,一点也不停歇:“我们住在燕京,感受不到这种死亡的气息,可天下的百姓却在水深火热当中,也不光是我们齐国,从前就听我娘说过,赵国韩国秦国楚国还有些曾经的泱泱大国,打过无数胜仗,却在打了胜仗之后灭国了。”
    凤栖白了她一眼,记忆力超群的他朗声道:“你说的是宋国,从前战无不胜,可他在南面攻破了楚国,中部打败了韩国,西边也降服过秦国,北边又战胜了燕国。国土宽广,军队强大,宋军作战必胜攻取必克,天下为其所号令,然而宋天子昏庸无道,没有三年时间,内战不断国不将国,这便被周围几小国一推平分了。”
    宝儿点头:“对,是你说的这样,可打仗来打仗去,苦的还是百姓,你看那孩子,也就两三岁模样,瘦得皮包骨多可怜。”
    那不光是战乱带来的伤痛。
    而是四处蔓延的瘟疫,难民四处流窜也难以控制。
    常凤栖低头叹息,这些话无论如何不能对她来说。
    本来是不用走邢台的,但是据前线来报,到了南方也只能绕路走过,躲避瘟疫区,不然后果不敢想象。南方的瘟疫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控制,否则顾修也不会亲自去他国结盟,现在齐国大伤,此时战乱将民不聊生。
    真不知道,即使这般齐国还有什么可以依仗?
    也真不知道,为了这样的齐国,宝儿为何还能有报国之心。
    倘若齐国没了,或许他们之间才能有不一样的将来。
    他沉默了片刻,听见宝儿又开始念起了阿弥陀佛。
    二人挖了一个坑,抬了那年轻的母亲和小孩子,放了进去。
    之后她撩袍跪了下来:“我来为她们超度,愿来生生在太平盛世,你们再续母子情缘。”
    昏暗的灯光下,常凤栖学着她的模样,跪了下来,双手合十。
    在顾宝铮闭上眼睛的时候,他回眸看着她,她眉眼间祥和温暖,什么时候看着她,都觉心里安定。他扭过头来,看着面前的土堆,就仿佛是穿过了记忆的长河,又看见了乱坟岗上的那一幕一样。
    晚上也不能久留,顾宝铮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走吧,我们回去。”
    常凤栖对着她伸出来,仰着脸笑:“傻蛋拽我一把。”
    宝儿抓着他的手腕,一把给人扯起来,顺腿就在他后腰上踢了一脚:“欠揍了吧!”
    凤栖哈哈大笑。
    二人朝着马儿走去,他回头瞥了一眼土包,很是轻松:“傻蛋,你知道吗,你这一把是将我从地狱里拉起来的,以后我会报答你的。”
    她回手又在他肩头捶了一记:“说了不许叫我傻蛋,还有你什么时候去地狱了,想报答我很简单了,活到一百岁,长长久久地让我有个弟弟!”
    凤栖抓过缰绳来,上马:“那你也得活到一百岁才行。”
    宝儿也并未多想,单手提了灯笼也是踩着脚蹬上了马:“好啊,我活到一百岁,咱们都子孙满堂,驾!”
    她的话里是带着对这次上战场的美好祈愿,愿他平安的意思。
    眼看着她拍马先走了,常凤栖却是迟了一步。
    他慢腾腾地轻抽马身,调转马头,看着逐渐看不清她的背影勾起唇角:“好,我给你太平盛世,你给我子孙满堂。”
    说着也疾驰追了上去。
    只不过,行了多半路,眼看到营地了,一人骑马而来。
    刷地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