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闹。”
杨雁回斜他一眼,道:“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你为何不早跟我说这些事?”其实还是怕他不能理解他吧?其实她到现在也不能理解他是要干什么,但她却相信他!她喜欢他,爱他,也相信他不会做恶,所以,她只要支持他,帮他达成心愿就好了!至于他瞒着她的那些事么,以后反正她也会知道的,就视情节的严重性给他定罪好了!
俞谨白捏捏她下巴:“怕你担心呀。”
“废话,这种事,谁不担心?便是不担心你,也要担心我自己的小命呢。我如今是你的老婆,你若一不小心计划失败,那就灭门的大罪,我怎么活?我若是死了,我爹娘兄长该多么伤心?你说说你,你都要做这种事了,还来娶我做什么?”
“我都回来了,若再不求娶,你岂不是要想法子杀了我?便是杀不死我,你也要咒死我的。为了自己的小命,我也只好娶你。”
“呸!”
俞谨白不再说笑,又问她:“来这里也有几日了,可住得惯么?”
其实杨雁回根本住不惯。她住到首领衙门内后,才觉得自己真是自讨苦吃。这种地方,自然比不上她自己家里人少地方大。她带来的人不少,不过跟俞谨白这些同僚比比,倒也不多。但跟首领衙门这地方比比,这么些人住进来,就显得那地方更小了些。尤其如今,正经住到了首领衙门里,她时时刻刻得想着自己是官眷,不能给丈夫丢人。但是心里一边又怨念,当官的怎地都这么有宾?都不许老婆随意出门,否则就是丢人!这是什么想法?!
不止杨雁回住不惯,那几个跟来的女工也住不惯。她们中好几个,原本就是在杨家果园里帮忙的,拿手的活计是种地。后来杨家果园卖了,在女浴堂附近盖起了花浴堂,这些女工好些也都在花浴堂和女浴堂做事。
在浴堂做事的女工,也要分工种的。那些嘴甜手巧心思灵活的,多半就是招待女客。只有力气,没啥眼力劲儿的,一般都被安排去干力气活了。
偏此次跟来的,都是些做力气活的。闵氏只想着让她们路上能帮忙照看了女儿即可。闵氏买的那两房奴仆,倒是以前也伺候过别人,知道些人情往来。
可这些女工,比杨雁回还住不惯首领衙门。当初只想着,来这里每月的工钱多,还能见见世面。这里管吃管住,每月的工钱都能省下来带回去养家呢。可是千里迢迢来了后,再想回去,那得看杨雁回的意思了。杨雁回一天不回去,她们哪里能自己跑回去。单单每天都想家这一条,便有许多女工受不了。
不过俞谨白既然问了,杨雁回便决定报喜不报忧,她道:“还好。那些太太、奶奶们,倒也好相处。只是有两位是带了小妾到任的,反倒将自己的正头太太撇在老家,操持生计,养育孩儿,孝敬公婆。我虽心知不是那两个小妾的错,心里依旧不乐意搭理她们。你也不许搭理那两个小破官儿,嗯,就是如今在你手底下的那个叫元什么的,和一个叫习什么的。”
俞谨白哭笑不得:“你知道他们如今是我的下属,还叫我不许理他们?”这事儿似乎有些难办啊。雁回真是会给人出难题啊。早知道,他就……早知道她会给他出难题,他也还是要关心关心她的,嗯!
杨雁回闻言,便恶狠狠威胁道:“你只告诉我,这件事,你听是不听我的吧?”
“都听奶奶的。再过几日,我考察僚属时,话里透露些意思,叫他们俩离着我远一些。”俞谨白赶紧答应下来。
杨雁回觉得俞谨白很有可能阳奉阴违。不过其实她也只是为着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让俞谨白不要再跟那两个人渣有私交就好。万一那两个混蛋把她男人带坏了怎么办?她就算砍了他们俩,也挽救不了自己的损失呀!是以,俞谨白既这么说了,杨雁回也就没有逼着他再给什么保证了。
虽然杨雁回报喜不报忧,不过俞谨白还是很体贴妻子的。他倒是不在乎杨雁回四处去走走看看,游玩一番,便将附近的好风景都告诉了她,叫她闲来无事时,带上人随意出去玩。杨雁回却不好意思不顾他的面子。毕竟他自己不在乎被同僚笑,她在乎呀。他若是被人嘲笑了,她还受不住,想去打嘲笑他的人呢。
杨雁回不好天天出去玩,便只好每隔十天半个月的,才带人出去一次,饶是如此,她这行为仍旧是一众官眷里最扎眼最出格的了。杨雁回只好对俞谨白不满道:“我当初就不想嫁给当官的,都怪你,好好的,你当什么官呀!害得我都不能随意出门了。”
不过说归说。杨雁回心里其实很清楚,她如今能走到哪里都被人敬着,其实还是因为,她男人是个官。当然也有一不忿人是敬她这个人的,毕竟她也是个挺有名气的小说作者了。
唉,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哪!杨雁回叹息完了,还是决定,以后要再少出些门。
好在很快就有两位相邻的官眷过生日,要宴请诸位夫人吃酒听曲儿。杨雁回便又隔三差五的吃了一回酒席。但这种酒宴并不是天天有的,无奈之下,杨雁回只得自己找些乐子。
她先是在后头小院里栽种了好些竹子,还对俞谨白道:“这才能凸显我是个文人雅士啊。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啊。”
俞谨白立刻点头表示同意。
那些竹子都是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早已长得十分高大。陕榆这里竹子少,她既想在院子里种些竹子,俞谨白便真个托了人去寻了二十多杆竹子来。
杨雁回对俞谨白的表现十分满意。除了竹子,她还选了合适的地方,种了好些蜀葵,也是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早就长得老高的蜀葵,上面的花瓣繁复,又大又艳丽,大红、嫩黄、深紫、粉白,各色都有。这蜀葵在京郊一带,被唤作烧饼花。种上不久,便有相邻的官眷过来看花,还说,在陕榆这里,这种花被人叫做麻杆花。
待院子里有了高高的竹子,又有了蜀葵后,杨雁回便又命人竖了两架秋千,她无事时,便带着一众妇女在院子里打秋千。
俞谨白有时从前头回来,看到娇妻在竹林掩映,蜀葵做墙的后院里打秋千,便只觉得赏心悦目。他忍不住笑道:“奶奶的名目也真是多,竖个秋千罢了,也要先种上些竹子啊,烧饼花啊的。不过倒是怪好看。”
杨雁回道:“你是真没见过女人荡秋千,还是装傻?说得好像没在白龙镇上活着一般。那些会荡秋千的女人,真能荡出半天高去。我若不重些竹子遮一遮,就这么矮的墙头,咱们的东西邻居,便都能看到你后宅女眷的曼妙身姿了。你乐意?就算你不怕被人笑,你很乐意,我还不乐意哩。”谁知道那东西邻居两位武官,有没有霍志贤的同路人,不过是碍着俞谨白年纪轻轻官职不小,所以不敢造次。若真有那样的人,她被盯着看了,她自己还不高兴呢。就算是她底下的丫头、媳妇、女工们被看了,她也不乐意。
花浴堂的女工们平时着实是闲。统共不过两个主子,光丫鬟就有翠微、云香、秋吟三个。另外还有两房奴仆,那就是两个小厮,两个媳妇子,统共四个人。那七位照看两个主子,简直绰绰有余了,她们好似是白拿钱的。这回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只觉得两架秋千还不够荡的。
翠微和云香有一日,也难得露了一手,一下子便将其余人都给震住了。她两个功夫好,荡的花样也多,身段也好看,简直好似在秋千上跳舞、耍杂技一般,且每每都是秋千飞的半天高了,她两个才做些漂亮的花哨动作。别人看得又是怕,又是惊叹这秋千荡得真是漂亮。
几日后,上门来做客的官眷便明显比往日里多了。众堂客坐不多大一会儿,便就会对着那两架秋千跃跃欲试。她们不好意思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立一架秋千,便来蹭杨雁回的秋千。
杨雁回眼见如此,便又在小院里多摆了张小小的石桌,让大家能坐下来打双陆。
众位官眷很快便将杨雁回这里当做了游玩场所一般。每日里过来说是做客,其实是一起下棋、蹴鞠、打秋千、作诗填词。有几位官太太也十分喜爱读那话本小说,与杨雁回聊起来也是兴致勃勃。
很快,杨雁回的小日子便又过得有滋有味了。
☆、第231章 约会
这些来找杨雁回做客的官眷,都还是很守礼的,每每瞧着快到了男人们下班的时辰了,便都三三两两的告辞了。饶是如此,俞谨白仍能瞧出家中已是一日热闹过一日。毕竟杨雁回总要拿出些果品点心茶水,来招待女客们。有时候,俞谨白回来,那些杯盘碗盏还没来得及撤,偶尔有的女客大意了,还有手绢子或者绢扇落下的。
一日,俞谨白下班回来后,一边饮茶,一边笑问杨雁回:“如今可是过得比早先舒心些了?”
杨雁回道:“稍好一些罢,幸好那些奶奶们也都不难处。要不然,她们愿意来,我还不愿意招待,光赶客人都要想好些借口哩。不过说起来,这也有你的功劳了。那些奶奶们便是看在你的面上,也不敢惹我。当然啦,还是我自己个的功劳最大,我这里要是不好玩儿,她们也不来呀。”
俞谨白失笑:“你自己玩儿也就罢了,还勾了那许多妇人来。”
“不然怎么办?你以为天天困在内宅是多有意思的事儿么?我们也只好自己找些乐子。那妻妾多一些的后宅,又不让女人出门,多余的精力,都不知道拿去干什么黑心事了。我这么做,也算是帮了你那些同僚了。他们的内宅,近来都安静不少吧?他们的奶奶,近来也极少有事没事变着法子折腾他们罢?所以呀,还是得让女人也有些事情做才好。”
俞谨白道:“话虽有道理,可你就不怕,她们把咱们家吃穷了?”
“这倒是不怕。天天上门来的奶奶们,也是不好意思天天白吃饭的。七日前,一位戚奶奶弄了一篓子螃蟹来,说请大伙儿吃螃蟹宴。剩了好些,我不是都留给你了么?连秋吟她们也跟着沾了沾光,打了打牙祭。五日前,一位戴奶奶又拿了好些胭脂水粉来,说她们老家一个什么百年老铺出的,可好了,众位奶奶一人一盒。我瞧着送别人的,净是满大街都有的大路货,独独给我的,那才是上乘的好货色哩,就说那错金镂银的胭脂盒子,就值几两银子呢,想来那一盒胭脂也能值个十几二十两银子吧。不过我不爱擦胭脂水粉,便拿去赏人了。云香姐姐和翠微姐姐爱美,我送她们姐妹了。我只留了胭脂盒子。”
俞谨白刚入口的茶全喷了出来:“我今日才发现你如此小气。你就连同那盒子一起送了又如何?”
杨雁回道:“这可不成。戴奶奶时常过来,咱们这里地方又小,若是哪一日给她瞧见,我将她送我的好东西随手赏了底下的丫头,她该多心了。还是换个胭脂盒子,什么也不妨事。”
俞谨白道:“你就不怕人家闻着那胭脂的香味,看到翠微和云香涂了胭脂后的模样,还是能猜到那胭脂被你赏了人?”
“那便不怕了。那香味没什么特殊的,涂了胭脂后的模样,人人不相同,她能知道个什么?”
俞谨白这才赞道:“果然是进退得宜,思虑周全。”
杨雁回又道:“三日前,徐奶奶送了一篓子鹌鹑来说给大伙儿尝尝,她那一篓子那么大,其实我们这些人,吃半篓子也够了。余下的半篓子,她那都是送咱们的。我便做了椒盐鹌鹑。你吃了不是爷说味道好?今日蒋奶奶又送了两只大熊掌来。那会子,我们已小酌了几杯,饕餮了个大熊掌,爷今晚也准备吃烹熊掌吧。”
俞谨白道:“这位蒋奶奶好生大方。哎,对了,往后你不妨暗示一下大伙儿,再要送东西,就送吃的吧,胭脂水粉我又用不上。美食那是万万不可辜负。”
杨雁回啐道:“我才不去说,送什么都是人家的心意。”
俞谨白哈哈大笑,道:“只要你品尝美食时,莫忘了我就好。”
“放心罢,我不会吃独食的。有好吃的,少不了你。”
俞谨白瞅了一眼杨雁回的身材,道:“你们这些奶奶们,莫吃成胖子才好呀。”不过雁回似乎是不易胖的体质,连日吃了这些好吃的,还是纤腰盈盈,不堪一握,一两肉都没多出来。
杨雁回不满道:“莫非我若有哪天发胖了,你便瞧不过眼了?”
俞谨白忙道:“环肥燕瘦,雁回无论如何都好看。”
“老了呢?”
“老了也不用怕,会有我在身边儿陪着你。”
杨雁回这才满意了:“情话说得真是越来越溜了,今晚赏你个大熊掌吃。”这位蒋奶奶,出手也真是大方,还特地叫了她买的一个厨艺很好的厨子来烹了,真是太好吃了。
“你带来的那个厨子,倒是也会做几样菜,这熊掌他会不会烹?浪费了食材就不好了。暴殄天物啊。”
杨雁回不由笑眯眯去瞧俞谨白:“听爷的意思,您是又想亲自下厨?”
“咳咳”俞谨白道,“我要先提醒一句,这个……吃肉太多不好,容易上火。”
“只要是爷做的,我就不怕上火。”话说回来,宋嬷嬷原本说过,俞谨白不会做饭。永福叔也说过,俞谨白有一年为了给张老先生贺寿,便亲自下厨,想让张老先生尝尝自己的手艺,结果,差一些就把厨房给点了。张老先生的寿没过好,俞谨白也没落好,张老先生认定他是故意的,将他胖揍一顿。可如今看来,俞谨白很会做饭呀。上一回弄了个羊棒骨火锅给人吃,今儿干脆是表态,想亲自下厨做个烹熊掌。若说做那羊棒骨火锅,还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厨艺,一般人都会做,可是想将熊掌烹好,那就需要真功夫了。俞谨白竟是连家中的厨子都信不过,生怕人家浪费了食材。
想到这里,杨雁回便问俞谨白道:“谨白,你是如何会做这么些好东西的?我记着,你临去滇南前,可还什么都不会做呢。”
“人总是会变的么。你先尝过我的烹熊掌了,再来说我的厨艺好不好吧。”
熊掌本就是无上美味,又是养生上品,经过俞谨白的巧手烹制,更是香气四溢,勾引得神仙肚子里也要生出馋虫来呀。
怎奈杨雁回临近中午时便吃过一回了,这一顿,便吃不多。她估摸着,自己最多吃几块,便不能再多吃了。俞谨白也不想大晚上吃这么多肉,便将一只熊掌,一刀切成两半,他们夫妻吃小一些的,另一边大一些的,便叫秋吟端下去,和一众女人们一起吃了。秋吟端走那道熊掌前,还对下两口道:“居然让爷给我们烹了一回熊掌吃,真是折煞小的们了。”
杨雁回笑骂道:“小蹄子,我便没做酸汤乌鱼了么?怎地你只承爷的情,不承我的情?”
秋吟乐呵呵道:“上回爷不是还砸了好多羊棒骨给我们吃么?比奶奶多一回。”言罢,不待杨雁回又骂她,便端了香喷喷的熊掌跑了。
杨雁回苦笑摇头,只得先将这越来越没规矩的秋吟丢开不管,其实也不好管,秋吟都是跟她学的,要么就是被她纵出来的。
这顿饭,杨雁回虽然吃得不多,却依旧很是享受。俞谨白做的这烹熊掌,明显比上午那会儿,蒋奶奶府里的厨子做得还要好吃,而且两只熊掌本身的肉质,似乎也不大一样。不过说到底,这可是俞谨白的手艺,与别人的手艺就是不同。
俞谨白听杨雁回形容了中午那道熊掌的味道,便道:“兴许那个是后掌也说不定,反正咱们这会子吃的这个是前掌。”
“吃个熊掌竟也有这般讲究”杨雁回道,“连前掌和后掌竟还要分一分。”不过这蒋奶奶将这只更好吃一些的熊掌留下来,给她们夫妻来吃,这份心意就已经不薄了。
不几日,便是附近一个镇上过庙会的日子。这个庙会,是整个陕榆最大最热闹庙会。根据俞谨白所说,到时候四面八方的商贩都会云集在庙会上,有卖珠宝玉器、翡翠玛瑙的,有卖布匹的,有卖各色吃食的,也有各种演杂耍的。
杨雁回听着倒是颇为心动,但想一想又觉不对,便问俞谨白道:“你也是头一遭来这里做官,怎么说得好像你见过一样。”
俞谨白道:“我以前跟着师父四处游历时,来过此地。”
提起俞谨白的师父,杨雁回便觉得很过意不去,她问道:“师父他老人家到底在哪里?怎地连你这个做徒儿的也不知道?我到现在,都没能答谢他老人家哩。当初我爹的身体慢慢好了许多,我们全家都十分感激他哩。”
俞谨白道:“他四处云游,很难找到,说来虽惭愧,可也是实情。我这个做徒儿的,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什么地方。”
杨雁回也只好暂时作罢。俞谨白又道:“虽说你很难再见师父,可怜我做徒儿的,也很难见到他,我岂不是比你更惨?怎地你倒先伤心了?”
杨雁回一想,这才由悲转喜。
俞谨白又道:“雁回,这次庙会,定会有其他官眷约你一道出去的,你万万不可答应。”
“为何?”
“跟她们一道出去,你不嫌累得慌?处处还要端着官太太的架子。指不定到了庙会夜里,上灯后,她们能寻个客栈,赁了二层,往下瞧瞧灯就算逛过了庙会。”
“那要是依着你的意思……”
“那日我休沐”俞谨白不由得意道,“我带你出去,咱两个悄悄逛庙会去。甩开她们!”
☆、第232章 庙会
俞谨白要带杨雁回逛的庙会,是附近的一个平凉镇庙会。杨雁回早早准备了一套普通的粗布衣裙,一套粗布裋褐。到了庙会这一日,俞谨白和杨雁回早早离了首领衙门。两个人未带一个婢女、小厮。翠微和云香原本想跟着,却被俞谨白一句“难不成我的功夫比你姊妹两个差不成”给堵了回来。
出了衙门不久,两个人便寻了一间客栈,要了房间,杨雁回进去后,换上粗布衣裙,摘了满头珠翠,随意挽了个简单的发髻,头上只插了一根乌木簪子,略略点缀了一点银饰。俞谨白也摘去头冠,换上粗布衣衫。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这才携手出了客栈。
一路上,杨雁回嘻嘻哈哈,笑得没心没肺,瞧着俞谨白,道:“好好的朝廷四品大员,这会子瞧着倒像个年轻的樵夫。”
俞谨白瞥了她一眼,道:“那正好,别人瞧见我一介樵夫,身边竟有这么一位荆钗布裙难掩天姿国色的如花美眷,不知要嫉妒到何等地步呢。”
杨雁回被夸得心花怒放:“算你会说话。话说回来,你也是个英俊逼人的樵夫呀!”
俞谨白从善如流,点头道:“那是,咱俩去逛个庙会,这平凉镇庙会简直是熠熠生辉呀!”
平凉镇并不远,但俞谨白仍旧怕杨雁回走累了,一直走到僻静之处时,终于忍不住问她:“累么?”
杨雁回一点也不累,她觉得还没走几步路呢,她可没有那么娇气。但是俞谨白既然已经问了,她便道:“累死了。早知道这么远,就雇一顶轿子了。”
俞谨白道:“不如我背你?”
杨雁回便笑起来:“钱袋都在我这里哪。我走不动了你背我,到了庙会上,我给你买糖人吃。哈哈哈。”
俞谨白哭笑不得:“糖人还是留给你自己吃吧。”他俯下身子,让杨雁回趴上来,轻巧的背着她前行。
杨雁回还拍拍他肩头:“驾!”
“我是马么?”
“那自然不是。”
“这还差不多。”
“你是驴啊。”
“……”
“怎么不说话了?生气了?不想做驴么?嗯,是了,寻常人哪里有想做驴的。那你是想做什么?老黄牛?”
“……”
过了会儿,杨雁回才道:“真生气了?不要生气了,大老爷们儿哪里能这么小气?”
“我若是小气,早将你从背上扔下去了。”
“我知道你就算真的生气了,也舍不得扔我下去。”
俞谨白叹道:“雁回,其实你不累吧?”呼吸一直很平稳也就算了,从被他背着一路走来,她还一直很有心情开他的玩笑。
杨雁回笑嘻嘻道:“是不累呀,看你这么想背我,就给你个背着我走的借口咯。”
俞谨白又道:“雁回,唱首歌吧。我记得你唱歌很好听。”
“你想听什么歌?”
“不如就唱《击壤歌》。”
杨雁回“哼”了一声:“那都是我多少年前的糗事了,偏你还记着。”
“我只记得你唱歌好听了,别的都不记得了。”俞谨白赶紧给她留了几分面子。
“那要你先唱,我再唱。我还没听过你唱歌呢。”
俞谨白只好放开嗓子先唱了一曲,不想唱的竟还是一股子陕榆味儿。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杨雁回被太阳晒的眯着眼,脑袋搁在俞谨白肩头,听得津津有味。他的声音很清朗,像风一样自由,像晨光一样朝气蓬勃,她很是享受。待一曲听完,她这才道:“唱得真是难听,还是听我唱吧。我换一首曲子。”
俞谨白苦笑:“你这是又多了个正话反说的毛病啊。”
“你别吵,先听我给你唱么。”
杨雁回换了一首元代的小令。
她的声音如同四年前一样清甜,只是更添了几分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