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柜的道:“倒不是骗子,他们手里有契约文书,明明白白写着,铺子已经转手给他们了。好在我们在京里也都有落脚的地方,不然这乍被赶出来,还不知道去哪儿呢。”
  杨雁回问道:“靳掌柜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掌柜的道:“我今日便收拾东西,带几个老伙计,一起去谈州,看看东家那边的情况。老东家和几位东家,连个信都没捎回来,这事情不对劲儿呀。”
  杨雁回道:“若有了消息,烦请靳掌柜也到俞宅来给我送个信。”
  靳掌柜忙应了下来:“难得俞夫人还念着我们东福书坊,老朽弄明白事情始末后,一定往俞宅递个话。”
  杨雁回这才转身上了马车,秋吟也随后跟了上去。
  马车重新向着俞家的方向缓缓驶去。秋吟纳闷道:“奶奶,你说这到底是怎回事呢?”
  杨雁回唯有摇头:“你奶奶我也不是神仙,我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只是这件事来的也太突然了,其中必有隐情。东福书坊是邢老先生大半辈子的心血,若不是有什么重大变故,一定不会转手卖给他人的。
  如今的杨雁回,想出话本简直轻而易举,根本不需要靠着东福书坊。她随便写个什么故事,都会有人愿意拿去刊刻的。可是她一直念着邢栋甫的知遇之恩,没想过写了新本子后,不再拿给东福书坊。不想东福书坊,竟然突生变故。
  杨雁回一行人回到俞宅后,对家人说起此事,杨家人也颇觉诧异。
  杨鸿私下里对杨雁回道:“只怕谈州那里有什么变故也说不准。”
  杨雁回道:“可是什么样的变故能逼着邢老先生变卖产业呢?东福书坊与朝中数名大员都有来往,不说别的,方驸马当初可是亲自上过邢家的门,将邢老先生请到镇南侯府去,商议为几位小姐出诗集的事呢。自那以后,大康女子结社出版,便蔚然成风。东福书坊这么响的名号,什么人说吞就吞了?不说别的,单说邢老先生就不可能舍得。”况且,东福书坊的生意一向好,这也实在不像是普通的店铺生意持续亏损,老板便将生意盘出去。
  杨鸿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和邢老先生并不熟,似乎你和邢老先生更熟识一些。”
  杨鸿近来心情终于比前些日子好了些了,都有心思打趣妹妹了。毕竟在整垮霍家这件事上,他虽借了萧桐的声势,萧桐背地里也确实动用力量,帮他鼓动过士子,但还是他自己居功至伟呀。想到为弟弟妹妹报了仇,他便多少还能得些安慰。
  杨雁回此时一心记挂着东福书坊,哪里有心情听大哥说这些有的没的,便只是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看来,她也只能先等等靳掌柜的消息了。没弄明白情况前,其余事体,她什么都做不了。
  杨鸿忽道:“雁回,你就先别操心邢家的事了,还是先顾一顾自家吧。”
  杨雁回茫然抬头,道:“咱家怎么了?”
  杨鸿叹口气,再没心思调侃妹妹了,道:“雁回,你……你还是劝劝爹娘,给二弟……”就算找不到杨鹤的尸身,好歹也立个衣冠冢吧。只是说到后面,他始终说不下去。杨鹤死了,他的魂仿佛也丢了,好容易才找回来。自从他与霍志贤对薄公堂后,爹娘便再没有给他脸色瞧了,仍旧跟从前那样疼他。只是,他仍旧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对双亲说这件事。但也总不能叫弟弟做孤魂野鬼,连个墓碑都没有。
  杨雁回一听杨鸿说这个,心里便憋闷的怪难受的。她道:“再等等吧……说不定哪天二哥就好好的回来了呢。”
  杨鸿心里知道,不会有这天了。只怕爹娘和雁回也都知道,不会有这天了。他沉吟不语,不知该如何劝雁回同意。
  “杨举人,俞夫人。”九儿的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
  杨雁回和杨鸿看过去,果然看到九儿站在门外。
  杨雁回起身道:“九儿姐姐又见外了,都说了,叫我雁回就好。你怎么又叫俞夫人了?”
  杨雁回身边伺候的人不多。云香和翠微照例在这个时辰去前后巡查,免得那些守护院子的人不够小心,秋吟去给二老煎汤药了,宋嬷嬷带着几个媳妇子在旁的屋子里做针线活,另又安排了人浆洗衣裳呢。这可好,九儿来了,硬是没个人先通禀一声。
  九儿迈步进来,道:“你们方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杨举人,就不能……不能再等等么?”她的心思如今已是人尽皆知,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她心里这么想,便也就这么说了。只是话说完后,面颊上依然绯红一片。
  杨鸿终究只能道:“那就,再等等吧。或许萧将军,真的能帮我们找到二弟。”其实,他比其他人都更想让二弟活过来。如果真的有奇迹发生,他情愿折寿去换二弟的性命。
  杨雁回松了口气,又问九儿道:“九儿姐姐来我这里,可是有什么事不成?”
  九儿道:“霍家如今倒了,没人能再将我如何了。我听说要不了几日,俞将军也就该从陕榆卫回来了,到那时,我在这里住着也不方便。我想着,和我爹娘、弟弟,还回青梅村去。”
  俞谨白得知杨鹤出事后,便想要回来。只是陕榆卫剿匪之事,还要他收尾。待剿匪之事差不多了,他才向上司请假,要回京来陪伴娇妻。指挥使却不肯便宜了他,叫他顺道押送几个要犯上京。至于那些小喽啰,暂时留在陕榆卫就好。
  俞谨白在踏上回京的路之前,便写过家书。杨雁回算着日子,他也快到京城了。前两日,她和九儿闲聊时,还说起这事来着。
  杨雁回听九儿说要走,忙道:“那不成。你这手还没全养好呢,回了青梅村,倘若再有些什么事,手上留了疤如何是好?就算要走,也得等你这手痊愈了,我才放人哩。”她给九儿用的,全是她能买到的最好的药。九儿的手,比被同样上过拶子又敲了二十多下的人好很多,但毕竟还没有完全好了呢。
  杨鸿也道:“梅姑娘,你还是多留一段时间吧。林姑娘比你住的时间还久,她住的也好好的。”
  九儿道:“我和林姑娘哪里能比,我们……不一样。”
  杨鸿和林妙致如今只要碰在一起,瞎子都能看出来不对劲。两个人分明已是一副眉目传情的架势了,偏偏还不自知。之前,杨鸿与霍志贤每次对簿公堂,林妙致也紧张的什么似的。连杨崎夫妇的脸色,只怕都比林妙致好看一些。她冷眼瞧着,杨崎夫妇也很中意林妙致的。以林姑娘的官吏之女,又是忠烈之后的身份,配高官显贵家的子弟也够了。八成这杨鸿往后就要娶了林姑娘呢。如今只差杨家人提亲,又有人能给林姑娘做个主,同意了这门亲事了。可是她呢……别说杨鹤不在,就算杨鹤在,她又算什么呢?
  林妙致恰在此时端着一盘瓜果走了来。她人还在天井里,便已笑道:“我远远听着,好像有人在说我呢。”
  杨雁回笑道:“是大哥在说林姑娘呢。”
  杨鸿被妹妹这么强行拖下水,很是无奈。
  林妙致道:“杨大哥说我?那想来是没什么好话了。”
  杨鸿苦笑道:“你们就莫再拿我开玩笑了。”
  杨雁回这才对林妙致正色道:“林姑娘,九儿姐姐说要走呢。我们正劝她别走,你也帮着劝劝吧。”
  林妙致道:“这还真是走不得。梅姑娘,我方才陪着杨大叔和杨大娘说话,他们两个这会子正惦念你呢”她说着,将手里的一盘瓜果放到桌上,道,“这个还是二老让我拿给你吃的。我本来要送到你们住的那处院子里,却听到云香姐姐说,你往这边来了,我便将瓜果也都端到这里来了。”
  九儿道:“还要烦杨老爷和杨太太惦记着,我这心里更是过意不去了。”
  林妙致道:“不如九儿姐姐一会儿和我一道去看二老罢?他们看到梅姑娘,一定很高兴。”

  ☆、第258章 剖白

  九儿被林妙致拉着去了二老那里,杨雁回端了水果,送去了九儿一家人如今住的小院里。待她回去自己的住处后,发现杨鸿还在。她问道:“大哥还有事么?”
  杨鸿道:“方才我虽劝九儿留下,那是因为留下对她养伤比较好。在这里到底可以静养,还有你能找来最好的药给她用。可我这个大舅哥,没事带着父母长住在妹妹和妹婿这里,终究不成道理。我该带爹娘回去了,他们如今病好了,霍家的危险也不存在了。”
  杨雁回笑问:“若是大哥要回去,那该将林姑娘安排在哪里呢?咱们家那地方不够大,可没有个专门的院子给林姑娘住呢。若是直接住在咱们家,会不会为林姑娘招闲话呢?毕竟人家还是个未出阁的大姑娘,万一有人多心乱想,你让人家林姑娘以后怎么嫁人?”
  其实林妙致比杨雁回还要长两岁,也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了,再拖就成老姑娘了。只是她父母在几年内相继过世,如今真说起来,她还没给母亲守够三年孝呢。她在贵西的家已经没有了,如今也算寄居在别人家。也不知道她心里如今是什么滋味,只是面上看来还好,人比较开朗大方。饶是如此,杨雁回私下里仍旧严令家中一干仆婢,不许对林姑娘有半分不敬。
  杨鸿道:“这个好办,就让林姑娘继续住在你这里啊。”
  杨雁回含笑问道:“那么小妹斗胆问一句大哥,若是林姑娘住在了我这里,往后她和大哥就不能日日见面了。大哥若是想见林姑娘了,那又该如何呢?”
  这个问题杨鸿还没想过,乍被杨雁回一问,再一深思,忽然觉得,若是真让林姑娘留在雁回这里,他和父母搬走了,往后不能日日想见了,还挺让人……舍不得的。
  杨鸿想到这里,又瞧见杨雁回狡黠的笑意,立刻明白了妹妹的用意,便板起脸来,训斥道:“不许胡闹,如今嫁了人,越发没大没下了,连大哥的玩笑都敢开。”
  杨雁回见杨鸿这样能的反应,笑得更厉害,笑了一会,便又不笑了,道:“大哥,你在这男女之情上,还是比二哥要开窍些的。”
  杨鸿也沉默了。
  杨雁回又道:“大哥,林姑娘人很不错,可惜就是命苦了些,父母去世的太早,她又没个兄弟姐妹。我瞧着她对爹娘不错,咱爹咱娘也喜欢她。你和她郎有情妾有意,又这么般配。我看哪,你还是趁早和林姑娘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杨鸿忍不住敲了妹妹脑壳一下:“你这是在教着大哥私定终身么?”
  “这也没什么不好呢。”
  杨鸿道:“我差点忘了,你这个夫婿,跟私定终身也差不多了。你就别操心我的事了,我如今可没心思和人谈婚论嫁。”
  杨雁回道:“大哥,我没有跟你开玩笑。我方才的话,你好好想想。林姑娘如今是个孤女,就算你现在没心思想这些,你也总该给她一个准话,让她心里有个底。”或许,再等几日后,她真的该劝说爹娘,给二哥建个衣冠冢。若不然,二哥的事便像从未了过一般,杨家人的心里,便再也不可能放下这件事了。然而,活着的人,总该向前看的。
  杨鸿道:“我知道了。我会……会去问问林姑娘的意思。只怕人家没有这个心思,是我自己自作多情……”
  ……
  林妙致和九儿一道在闵氏房里坐着说话。
  闵氏对九儿道:“就听雁回的吧,先住在这里。”
  九儿只得点头应下:“俞夫人的好意,我们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几个人正说着,秋吟将汤药端了进来,还道:“太太,这是最后一碗药了。今儿下午会有太医再来给太太诊脉,若是无事,往后便再不用喝这苦药汤了。”
  闵氏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还能不知道么,想来是什么事也不会有的,往后便不用吃药了。”
  秋吟放下那碗药,又道:“太太如今大好了,也可以自己喝药了吧?我在厨房那边还有药要煎,耽搁了怕是不好,也只能委屈太太一次了。”
  闵氏问道:“怎么还要煎药?家里还有哪个病了?”明明丈夫和儿子已经不吃药了呀。
  秋吟道:“大爷今儿又不舒服了,说是头疼,怕是又犯病了,让按照以前的方子抓来煎。”
  林妙致一听,忙道:“药怎么能乱吃呢?兴许只是普通的头疼,不是犯病了呢。没听说这也会旧病复发的,最多是又受风了呀。”
  秋吟道:“我也不懂这个,只是大爷既让我给她煎药,我照着煎就是了。”
  林妙致听了,对闵氏道:“前些日子一直是我照料他,今儿我再去瞧瞧他去。”言罢,起身走了。
  闵氏瞧着这情形,心里便更明白了些,不由咧嘴笑了一下。
  ……
  林妙致来到杨鸿住处后,见他正好端端在厅里坐着,便笑道:“我以为你还在雁回那里,害得我白白往那里跑了一趟,原来你早回来了。”一边说着,便进了厅里。
  杨鸿佯作不知她的来意,问道:“怎地突然来寻我?有事么?”
  林妙致道:“秋吟说你又病了,要去煎药呢。”
  杨鸿忍着笑,道:“我好着呢,这丫头好端端的,怎么咒我病了。”
  “秋吟哪里有这个胆子乱说话?你若是哪里不舒服,可不许瞒着我。”
  杨鸿道:“林姑娘,我真的很好。既你来了,我倒是有话问你。”
  林妙致在他对面坐下来,问道:“什么话?”
  杨鸿道:“林姑娘来我这里时可有想过,你还是个未嫁的女儿身,咱们两个本应当避嫌的。”
  毕竟男女授受不亲。他们孤男寡女,总是同处一室,若传了出去,肯定是会对林妙致的声誉有影响的。
  林妙致听他这么说,不由脸一红,又道:“原来在船上时,不是人手不够么,只能由我来照顾你。后来,我又只记挂着你的身子了。”
  其实她早想过这个问题了。然而,想也是白想。她还是担心杨鸿,担心到,根本不放心让别人来照顾他。而以杨鸿的为人,从来也不拒绝她的照顾。那么,其实他心里也是喜欢她的,也是想过要和她长长久久在一起的罢?只是,他们都不好意思,也不敢冒昧的将话明说。
  杨鸿唇角忽然笑道:“林姑娘,你听了秋吟的话,便这么急急忙忙的赶来我这里,我……我心里很高兴。”
  林妙致羞的扭头道:“杨大哥,你……你别胡说。”
  杨鸿故意问道:“我胡说什么了。”
  林妙致起身道:“我看你是特意诓了我过来取笑我的,我走了。”
  杨鸿忙叫道:“我还有正经事问林姑娘呢。”
  林妙致这才没急着走了,问道:“何事?”
  杨鸿道:“林姑娘,我冒昧问一句,你……你守孝多久呢?”
  按理说,要守孝三年。只是坊间百姓,又有几人真的守三年呢。连朝廷官员,丁忧期间闹出丑事的,也有不少。
  林妙致一怔:“你……你这是何意?”想了想,忽又道,“你该不是等不……”等不及吧?毕竟杨鸿的年纪也不算很小了。寻常年轻人,到了他这个年龄,成亲的有大把呢。
  只是这话,她又如何问得出口呢。
  话到此处,林妙致闭口不言,沉默片刻,方道:“先慈生前最是疼我,我是定要为她尽孝的。如今我娘她人虽不在了,三年孝期我也是要守满的。多谢杨公子提醒了,我一个还在为母守孝的女子,更不该和外男……”
  杨鸿忙道:“林姑娘,你不要多心。你能这么想,在我看来是最好不过了。”
  林妙致是忠烈之后,世人必会对她有极高的要求和寄望。若林胜卿的女儿也和寻常坊间百姓一样,不能做到位母守孝三年,必然要招致骂名。而杨鸿将来还要考进士,走仕途,若真娶了个没有为母亲守满孝期的夫人,对他自己也是极为不利的。
  林妙致愿意守孝三年,对二人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弟弟尸骨未寒,杨鸿近期真是没心思办喜事,哪怕这个喜事是自己的。
  只是,他终归还是要问问林妙致的意思,若林妙致更想早日成婚。那只要劝说父母,尽快给杨鹤立了衣冠冢,再过百日后,他也才好放心和她成亲。对他们二人不利什么的,他也就顾不得了。只要林姑娘满意就好。
  杨鸿心里的想法很多,但这种时候,却苦于不能明说。真是活见了鬼了。为什么他跟一个喜欢的姑娘谈这些事,竟然如此费力气?费力气也就算了,只怕还说不清楚。
  林妙致还是听懂了杨鸿的意思的。既然他能让她照顾他这许多日子,想来是愿意和她在一起的。他不是那种会白白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人。那么他问这话的意思,莫非是……想知道他要过多久才能娶她?可是他听说,她要为母亲守完孝后才肯嫁人,为何又不失落呢?明明也不急着娶么。竟然还说这样最好不过了……莫非他还想着要为自己的弟弟守孝三年么?没这个道理!那就是为了将来当了官,不会被人拿了他的把柄?
  林妙致想着这些事时,杨鸿看她面上阴晴不定,以为她是真的丝毫不懂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便道:“林姑娘,待你守孝期满后,我便娶你,你嫁我吧?”
  不就是向姑娘表明一下心思么,狠狠心,他还是能说出口的。只是说出来后,他还是出了一头汗。他忽然就有些佩服妹妹和妹夫啊。居然能背着长辈私定终身。

  ☆、第259章 告状(二更)

  杨雁回在林妙致离开后,便悄悄来问杨鸿:“大哥,如何了?林姑娘中意你么?”
  杨鸿看一眼故作神秘的妹妹,面上颇为好笑,但仍是道:“我问过林姑娘的意思,她是愿意的,只是成亲的日子,要过了孝期。”
  杨雁回笑道:“这样不是挺好?林姑娘也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做过小官儿,我想着她也是要守满了孝期才肯嫁人呢。这么做,对她对大哥,都只有好处。只是……林姑娘在余阳,还有别的亲戚长辈么?”
  杨鸿道:“没有了。林典史原本就不是余阳人,因他是帮余阳百姓,才会进京吊死在登闻鼓下。朝廷后来知道林典史原籍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很近的亲人了,所以就将赐给林家的地和宅子选在了余阳。”
  杨雁回道:“这么说,林姑娘在祖籍老家也没有亲戚长辈了?”还真是个彻底无依无靠的孤女啊。这么想着,她便道,“我这位新嫂嫂还真是可怜,大哥日后要待人家好一些啊。”
  杨鸿忙道:“不许胡说。你这么乱叫,若给林姑娘,她肯定要生气的。”
  杨雁回道:“我知道了。哼,就许你们孤男寡女独处,还不许我提前叫一声嫂子了。我走了。”
  杨雁回这才又去了爹娘那里。杨崎在后头指挥人开垦菜园子呢,一直不在。因着九儿和林妙致都已经离开了,闵氏便拉了女儿,到她跟前坐着说话。闵氏道:“林姑娘方才跟我说,九儿要走,我劝住了。待她们走了,我才想起来,哎呦,这里是女儿女婿的家,我哪里就好随意做主呢?”
  杨雁回道:“娘,你是存心的吧?在女儿这里,你永远都是长辈,都是我娘,您可千万别把自己当客。您想让谁留下,就让谁留下。何况娘也知道,我不愿意让九儿离开吧?娘这是帮了女儿呢。”
  闵氏唯有笑:”这丫头,越来越会哄娘高兴了。”
  杨雁回瞧着闵氏高兴了不少,便道:“我还有个天大的喜事,要跟娘说说哩。”
  闵氏奇道:“什么喜事?”
  杨雁回凑到闵氏耳边,小声将方才的事说了。
  闵氏大喜,道:“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若林姑娘……”
  杨雁回忙将食指比到唇边:“嘘,娘小声点,仔细给别人听到。”人家是个孤女,无奈之下,也只能自己上阵和男方谈论婚嫁之事了。要杨雁回说么,便是有父母在,这么干也没什么啊。怎奈这世道对女人的要求太多太苛刻啊。
  闵氏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我省得,不会大声嚷嚷的。林姑娘是个好姑娘,她若肯嫁你大哥,那可真是喜事一件。”
  杨雁回道:“她要给她的母亲也守孝三年呢。”
  “应当是,是个孝顺女儿呀。”闵氏道。
  杨雁回迟疑片刻,道:“娘,女儿想着,这成亲的事,自然要等到三年后的,可定亲不用啊。要不……咱们……还是给二哥,立个衣冠冢吧……”二哥的事总也不了,杨家人心头便好似总有一件事悬而未决。二哥那边还没着落,又要忙大哥的亲事,似乎有些不妥呢。
  闵氏闻言,面上喜色尽去,心下一阵酸楚伤感,道:“鹤儿若是还在,总该给我这当娘的送来个信儿啊。他就是不在了,也该给我托个梦的。可我这些日子,连做梦也没梦见他。只是你大哥才从贵西回来时,那几日,我总梦见他。他站在我跟前,浑身都是血,总跟我喊疼。我说给他上药吧,他就不见了。”
  杨雁回忙道:“娘别伤心了,都是女儿的不是,不该这时候跟娘提起二哥。”
  闵氏道:“你说的对。你二哥的后事,咱们是该操办了。娘其实……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她说着,眼圈越发红了,又道,“咱们活着的人,总要继续好好过日子的。若是一直不给鹤儿料理后事,咱们杨家,便永远也放不下这件事。”
  杨雁回道:“九儿还想再等等,我先前才和九儿一起劝了大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