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因想起上次中秋的事,便不想踏进二叔家,只想着晚上过去一起守岁也就是了,是以,中午并未去。心里只想着,二叔家的午饭,也不过是吃顿饺子,而且二婶子口味清淡,饺子馅总是菜多肉少,还没什么盐味儿,不去也没什么可惜。只要能吃上二叔家的年夜饭就成。岂料午饭竟然还有肉饼。
  杨莺接过肉饼,却没胃口吃,只是叹气。
  杨雁回道:“你快吃啊,我给你带了两张肉饼呢。”
  杨鸣便涎着脸过来道:“雁回,你太瞧得起小莺了,她哪里吃得下两张饼?”
  杨雁回看看杨莺,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肉饼,便往杨鸣那里一递,道:“要不,这个饼就给大堂哥吧。”
  杨鸣立刻欢欢喜喜接了过来。
  杨雁回暗笑,吃了这饼,不睡个一天一夜才怪。俞谨白上回来她们家,在爹娘、两个哥哥、秋吟,共四间卧房外的窗上都点了迷香。每一截都极短,片刻工夫就烧完,只留下一点极细腻洁白的香灰。
  杨雁回连夜就收好了香灰,不想今日派上了用场。这分量,是绿萍那日服用药量的四倍!
  果然,杨鸣才吃了肉饼,就嚷着困,撵了杨雁回和杨莺出去。杨鸿便带了弟妹自回家去了。
  ……
  是夜,因雪后天已放晴,夜空中繁星点点,璀璨无比。只听远近无数的炮声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隔着浓浓夜色,从四面八方传来。隐隐还听见有谁家的孩子高喊着:过年了!
  闵氏锁了街门,只让一家人去后院里放炮玩耍,还命道:“不管前头谁敲门,都不许开。”
  杨崎觉得这做的也太过了,闵氏却道:“过什么过?人家分家,有族里长辈盯着,甚至还立个文书,还找证明人签字按手印。你们老杨家可不是这么分家的。你分得些什么,都是你大哥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别以为我看不出他想干什么,他如今又想上下嘴皮子一碰,说杨家没分家。到时候他是长房,是长子,杨家换他做主。咱们挣下的这一点子家业,他霸占了去,让咱们喝西北风去。”
  杨崎很愤懑,觉得妻子对大哥的成见太大,误会太深。
  杨雁回见爹不高兴了,忙去爹爹膝下承欢,笑道:“爹,大过节的,你就依着娘吧,反正往常咱们一家五口在一起过年,也高兴着哪。爹,我放个花炮给你看啊。是二哥买来的,说这个花炮好看。”
  杨崎忙道:“女孩儿家家的,放什么炮?”
  “要不爹去放,我看着?”
  杨崎便将大哥的事忘在了脑后,给女儿放花炮去了。
  杨家后院里正热闹之际,杨岳两口子忽来到前头,满面惊惶,嘭嘭嘭直砸门。
  周氏哭喊道:“二弟啊,你侄儿不行了,睡死过去了,怎么也叫不醒,这可怎么是好?你倒是开开门啊!”
  杨岳也跟着敲了几下门,却许久不见有人来开门,只好对妻子道:“咱们还是别指望老二家的骡车了,定是弟妹那个婆娘出的坏主意,这才锁了街门不开。还是另想法子请大夫去吧。”

  ☆、第100章 小儿女大闹元宵节

  令杨雁回没想到的是,杨鸣整整睡了两天。后来还是杨岳实在没辙了,狠了狠心,浇了盆凉水,才把他浇醒的。
  不过因了这长长的一觉,杨岳想和二房一起过除夕的阴谋诡计到底是没得逞了。杨雁回这个除夕过得很开心。一家人在一起放烟花,放鞭炮,还围坐在炕上一起包饺子,聊天守岁,其乐融融。
  翌日清晨,村里竟有几户和庄山和关系很近的庄姓人家,来给杨崎和闵氏拜年,差点将闵氏惊到。待反应过来,直说受不起。
  杨家要走的亲戚只有闵舅舅家。需要招待的也只有舅舅家,以及得了主子恩典,初七来杨家做客的崔姨妈。不像别的人家,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门,还要轮番上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门,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没断了走亲戚和招待亲戚。
  杨雁回还不到正月十五时,就已经吵着元宵夜要进京看花灯。还早早约了杨莺和庄秀云一起去,小石头也要跟着去。杨崎与庄山和自是不放心,但几个长辈都对赏灯无甚兴趣,便让杨鸿、杨鹤同去,秋吟自然也缠着杨雁回要去。其实都还是半大孩子,但到底人多,做爹妈的也放心些。
  待到了十五一大早,杨雁回便吵着要早早进京。
  闵氏甚是奇怪:“那花灯要到晚上才有呢。”
  杨雁回道:“到了晚上,城门就关上了,咱们便进不了京了,还是要趁早。”
  杨崎道:“可这也太早了!还是下午再过去,中午咱们一家人吃元宵。”
  杨雁回道:“那就太晚了。今儿从四面八方赶到京城赏灯的人,定然很多。可大家总不能彻夜赏灯不休息啊。去的晚了,客栈的房间便早早被人订下了。还是要早些去,待订好了房间,再出去玩。”她实在是怕走得晚了,被俞谨白盯上。还是早早的进京,让这小子找不着她才好。
  杨崎觉得女儿今儿个着实古怪,也不听她胡言,只是不准她去那么早。闵氏也道:“若真找不到有空房的客栈了,便去江老板那里。他那里地方大,够你们睡一晚。”
  杨雁回只得如坐针毡一般,熬到中午,吃过元宵,才能和众位姊妹一同进京去看花灯。众人在杨家汇合,临走前,杨鹤瞅了几眼妹妹,仍又让她换了身男装。赏灯的人那么多,到时候比肩擦踵,万一有哪个下流男子垂涎妹妹美色,暗地里揩油怎么是好?
  杨雁回大喜,是了,换上男装便安全多了。虽然没那么巧就在京城的大街上撞见俞谨白,但穿成这样总没错。
  庄秀云直乐,还对杨鹤道:“哪里就有那么多的流氓痞子了?大街上人那么多,她又才这么个岁数,还能盯上她?”
  杨雁回心说,那是因为姐姐你没有见识过霍志贤那种烂人啊!当然啦,那是因为姐姐你也没有见识过夜闯女子香闺的俞谨白啊!
  待杨雁回换好了男装,这才又出了屋子,和众人一道往京城去了。
  骡车进入京城后,天色才刚刚擦黑,但各个街道店面商铺都已上灯了。
  秋吟掀开帘子向外瞧,满面遮不住的兴奋,道:“姑娘,这就是赵先生往常教过的什么‘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吧?”
  杨雁回哈哈大笑,看着从四面八方涌入京城来的宝马香车,便道:“你别乱说。这分明是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
  杨鹤嗤笑:“不知道你们主仆两个都在学堂听先生讲了些什么,这时辰还没月色呢。便是要卖弄风雅,也需应景才好。”
  杨鸿将骡车赶到一家看起来实在不起眼,只是尚算干净的客栈前,问店家还有没有空房,待店家告知尚有空房后,他便订了两间上房。小二十分殷勤的招呼客人,主动过来要将骡子牵到后头去。
  杨鸿便问:“店家,今年元宵节,哪里最热闹?”
  小二便笑道:“前些年承天门前有放烟花的,年年都热闹得紧,圣上要带着娘娘们在城楼上赏烟花,看花灯呢。只是今年不同了,承天门前没有烟花,也不让吊花灯了,不过别处该热闹还是热闹。哦,对了,今年元宵节,京里另有趣事。我瞧着客官像是读书人,倒是可往德信街那里逛逛去,那里花灯多,热闹,今年还有猜灯谜的。”
  杨鸿笑道:“猜灯谜倒是不稀奇。”
  小二便道:“德信街那里和往年不一样。虽今年也和往年一样,有专做宫灯的商户人家,在那一代斗灯,看谁家的花灯做得好做得妙。可今年也不知怎地了,有几家书坊也掺和进去了。”
  “书坊?”杨雁回立刻来了兴致。
  小二笑道:“是了,好像是东福书坊牵的头,一下子有十几家书坊响应。今年元宵节,也都各自租赁了地方,挂起花灯,叫那赏灯的人猜灯谜。猜谜的人要是猜不着,就要将那花灯连同一本书,一起买走。要是猜着了呢,便将那花灯连同一本书,一起送给猜谜的人。”
  猜灯谜送书?倒也可算得上是一桩趣事。杨雁回心说,这书坊的人为了宣传自家招牌,也算是用了一番心思了。既然是书坊扎堆,那必然是要去的。
  杨雁回便道:“大哥,不如咱们去瞧瞧?”
  杨鸿好笑道:“我若是不去呢?”
  “这也没关系”杨雁回也笑道,“我自去便是。”
  所以,杨鸿也只好带着一行人,与她同去。
  几个人也没留在客栈吃饭,只一路往德信街走着,在路边看到什么有趣美味的小吃,便买一些填肚子,边吃边玩,甚觉有趣。
  待到了德信街上,一轮圆月早已升起,清冷皎洁,清辉遍洒,却难敌人间这千千万万盏五颜六色新奇精巧的各式花灯。大街两旁那鳞次栉比的商铺也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营业。半空里不时有烟花盛放,华彩灼灼,似要与地上的花灯争奇斗艳一般。一时间人间天上,难分难辨。
  路上也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杨雁回一行人,尽量走在一起,以防走散了。
  小石头人太矮,又小,走不多远便要嚷累,不肯再走了。作为长兄,杨鸿只好一路背着他。
  杨雁回以前便觉得京中街道繁华热闹,但如今夜这般盛况,还是头一次见。她嘻嘻哈哈笑道:“二哥,你说咱们今儿会不会也撞见一出才子佳人赏灯相会,在灯下一见钟情的戏码?”
  杨鹤道:“兴许会吧,才子已有了”一边说,一边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只是不知对我一见钟情的佳人在何处。”
  一句话说得姊妹几个都笑起来。杨雁回指着二哥道:“好不害臊,说这样话,也不嫌牙碜。莫非二哥想媳妇了么?”
  “那倒没有”杨鹤仍旧故意说些玩笑话,逗雁回她们几个开心,“只是觉得你哥哥我一表人才,理当有女子中意才是。不然天下女儿,岂非都瞎了眼?”
  雁回等人果然笑得更是开怀。
  耳畔忽听得有人叫道:“这《封神演义》已是案上最后一本了,若谁猜得中这灯谜,便送他了。”
  杨雁回听人说起《封神演义》,立时来了兴致,忙循声往前头围着几圈人的所在挤了过去。其余人也只得跟上她。
  杨雁回拨开人群,到底是去了最前头。
  只见一个门面偌大的书铺前,摆着几张并在一起的长书案,书案上方几尺处,以红绸缎吊着一排五颜六色的新巧花灯,照着灯下书案上一排书籍。
  书案后站着一个年轻后生,那后生扬着手里的《封神演义》,唾沫横飞,拼命介绍着手里的书:“这《封神演义》可是一本奇书。书里有一妖妇,世称苏妲己,与那后世的西施、貂蝉、玉环一般,皆是生着绝色容颜的祸国妖女……”
  杨雁回一听这话,登时不乐意了,打断那后生道:“休得胡言,商灭全赖纣王,唐亡皆因李氏,与女子何干?你说的这些女子,都是可怜人罢了。帝辛年过六十,强掳风华正茂的苏妲己,这于妲己而言,实在是惨烈祸事。那貂蝉也不过是男子手中玩物罢了。你要讲书便好好讲,何必一边讲书,一边往我们……身旁的女子们头上泼脏水?”
  那后生忽然被一个少年打断了话,甚是不悦,当下便道:“去去去,你要听便听,不听便走。况且这些祸国妖女,世人早有定论的,岂容你胡言?”
  在场女子们纷纷嘘道:“这是哪家书坊,往后万万不来买书。”
  书案前的人一时少了小半。
  杨雁回不由好笑道:“这位小哥,你是在帮你们东家卖书呢,还是帮他赶客呢?”
  那后生便道:“无理之言,我自然要反驳。我方才说的,哪里错了?”
  杨雁回好笑道:“唐代罗隐有诗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书铺里头忽然走出一个少年来,玉面含笑,拱手道:“杨贤弟所言甚是。”
  杨雁回怔了一怔,这才笑道:“季公子,许久不见了。”
  季少棠的笑意不由淡了几分,这称呼是越来越远了。
  书铺内忽又传出一个老者的声音:“文谦,还不进来?”
  那后生闻言,只得放下书,转身进去了。
  老者又道:“少棠,你将《封神演义》一书,重新讲过。”

  ☆、第101章 小儿女大闹元宵节(二)

  季少棠被这老者的话难住了。他平日里所读之书,主要以经史子集为主。另有邢老先生让他抄写的历代珍本典籍。是以,《封神演义》这么大名鼎鼎的书,他虽如雷贯耳,却从未看过。
  但他只略想了想,便向雁回笑道:“杨贤弟,不如你来向大家讲一讲此书可好?”
  杨雁回看到季少棠从书铺里出来,已猜到此处极有可能是东福书坊的摊位。她正想着自己帮东福书坊赶走了那么多客人,定要结下梁子来,岂料季少棠竟做此邀请。她当然也不会客气,便绕过书案,来到季少棠身旁。
  抬头看了一眼季少棠身高,顿觉自己气势不够,便又道:“劳烦季公子搬一把凳子来。”
  杨鸿等人在外头瞧着,只觉甚是有趣,心下都好奇杨雁回会如何向人介绍这本书,便都含笑听着。
  季少棠闻听杨雁回要凳子,忙转身进去,不多时便搬了一把凳子来。
  杨雁回忙站了上去,居高临下看着围观众人,又招呼方才已走开的那拨人:“姑娘们,姐姐们,先莫走开,快来听我说。”
  众女一听,是方才为女子说话的小少年要讲书,便又纷纷回来了。
  只见杨雁回手里挥舞着一本《封神演义》,既不提什么截教、阐教,更不说什么商周之战,只朗声道:“这《封神演义》卖得极好,在坊间极受欢迎,想来读过此书之人甚多。可没读过此书的人,想来也多得很。我今日便是讲给那些没读过此书的人听一听。众位看官,你们道这《封神演义》是写什么的?此书主人公,唤作姜子牙的。年逾古稀,穷困潦倒,乃是一个在渭水边上日日钓鱼的糟老头。他在七十二岁上,才娶了个六十八岁的黄花女儿马氏为妻。”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杨雁回又道:“列位看官莫笑,听我继续说。这个糟老头姜子牙,时常被妻子马氏嫌弃,夫妻争执时,马氏便骂他是饭囊衣架,还敢啐侮他。就是这么一个受尽老婆闲气的糟老头儿,后来经历一番坎坷曲折,最后爵禄高登,成了周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内阁首辅,尽享人间之福!你们说,稀奇不稀奇?”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小石头也跟着拍手大笑。
  杨鹤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走过去,伸手要拉她下来:“快别胡说了,周朝哪里有内阁首辅?”
  杨雁回才不肯就着二哥的手下来,只是道:“我不过那么一说。姜子牙当的那个官,可不就跟咱们大康的内阁首辅是一样的么?内阁首辅也没他厉害哩,连天上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都是他封的呢。”
  杨雁回这么一讲,读过《封神演义》的倒也罢了,没读过此书的,都被勾起了兴致,纷纷嚷着要读。
  杨雁回便向众人道:“方才的小哥已说过规矩了,猜得中灯谜的,便要送一本哩。”
  季少棠忙又道:“诸位若是不想猜谜,只想买书一阅,便请入书铺中来。”
  众人闻言,除了自恃有才的,定要猜灯谜,其余纷纷涌入书铺。这边一热闹起来,途经之人因奇怪为何人群纷纷涌向一间书铺,便也蜂拥而入。
  季少棠不禁笑对杨雁回道:“雁回妹妹果然深谙读者心理。”
  杨雁回一双美眸圆睁,低声道:“季公子,注意言辞。”幸好此际乱哄哄的,人又多,否则给人听见季少棠管她叫“雁回妹妹”,像什么样子?
  季少棠忙笑道:“方才是我大意,杨贤弟多担待。”
  小石头方才听杨雁回讲得有趣,这会也从杨鸿背上下来,随着人潮往书铺里去。他人小腿快,又能见缝插针往里钻,眨眼就不见人了。
  杨鸿忙追了上去:“小石头,慢一些。”
  庄秀云生怕弟弟有个闪失,忙追了进去。杨雁回也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和杨鹤、杨莺、秋吟一同进了书铺。
  这书铺外面已然不小,里面竟然更大更宽敞,一排排的书架依次摆开,上头的书目琳琅满目。小石头自然不会去瞧什么《增广贤文》《三字经》之类,而是直奔话本小说那里去了。
  杨鸿连忙上前牵住他手,道:“你才认得几个字?又读不懂这些书。”
  小石头偏跳着脚嚷着要读《封神演义》。杨鸿便道:“不如咱们去外头猜灯谜?若是猜中了,就能白得了去。”此处是书铺,纵然人多了些,也不好像小石头这样吵嚷。
  “那要是猜不中呢?”
  “那就按照规矩,给你买一盏花灯,再加一本《封神演义》!”
  小石头觉得还是猜谜划算,立刻不吵闹了,当下便道:“好,那咱们快去猜灯谜吧。”
  眼瞅着杨鸿带着小石头出去猜灯谜了,庄秀云和杨莺放下心来,也因被勾起兴致,去瞧话本去了。秋吟只去挑些绣像多是书来看。
  杨雁回倒是没急三火四的去看各类话本小说,反倒是一眼注意到书铺里一个老者。那老者不过是随意站在书铺东南角方向的书案前,身上只着一袭普通圆领长袍,却颇有些遗世独立,仙风道骨之态。此刻,那个被唤作“文谦”的年轻后生,正垂首听老者训诫。老者教训了几句后,便放他走了。
  季少棠对杨雁回笑道:“那位便是邢老先生了。你方才驳斥的那个年轻公子,便是他的幼子,邢文谦。”
  原来这位老人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邢栋甫!他经营的东福书坊,口碑好,销量佳,他本人也是个藏书家。据闻,他手中历朝历代的孤本、善本、珍本极多。待他老人家有了兴致,或者认为时机成熟了,也曾将手里的孤本拿去印刷出售。
  杨雁回正好奇的打量这位老先生,却见邢老先生忽往她和季少棠处瞧来。
  季少棠便上前笑道:“你老人家方才可是将我难住了。我哪里知道那《封神演义》写些什么?只知道讲的是武王伐纣,其余一概不知。幸好我这朋友帮忙解围。”
  杨雁回听季少棠说起她,忙上前拱手施礼道:“邢老先生好,晚生久仰大名。”
  岂料邢栋甫却是含笑打量二人道:“好好好,才子佳人,端是良配。”
  杨雁回立刻红了脸。被人一眼看穿是女儿身也就罢了,可这老头儿说话怎地如此放诞?她忙道:“邢老先生是长辈,怎能初次见面,就开这样玩笑?季公子与我乃是同窗。”
  季少棠倒是很高兴,面上掩不住的喜色,但仍是对邢老先生道:“先生虽喜欢做月老,怎奈杨姑娘是面薄之人,禁不起这样的玩笑。”
  邢栋甫指着对面墙上一幅画,笑道:“我是在说那画上的人。”
  杨雁回和季少棠心知他耍赖,却也无可奈何。
  邢栋甫收起玩笑之色,只是面带微笑瞧着杨雁回,道:“小姑娘方才一番话甚是有趣。方才实是我的幼子无礼了,只好打发少棠出去收拾烂摊子。不想姑娘除了那首《西施》念的有趣,将那《封神演义》也讲得极为有趣。”
  杨雁回便笑道:“我很喜欢读话本呢,尤喜东福书坊的话本。话本小说看得多了,多少也知道些读者心头想法和喜好所在。方才那番话,也不过是在迎合大众喜好。”
  邢栋甫面上笑意更浓:“小姑娘为人也极有趣。”
  ……
  杨鸿本以为猜灯谜难不倒他,相反,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可是他随手挑的这盏花灯,那谜面也不知道是谁拟的,虽风雅,却叫人摸不着头脑。
  他正用心看谜面,小石头却在一边跳着脚扰乱他思绪,一直叫着:“大哥快猜。”
  杨鸿只好道:“你安静些,大哥才好想谜底。”
  小石头这才不吭声了。
  杨鸿一手牵着小石头,复又低头去看谜面,只见上云一句古诗:绿沉明月弦。
  若是按照原来的古诗句来猜,恐是猜不着的,难道要拆开猜?绿沉?明月弦?杨鸿忍不住抬头望了一眼天上的满月。待目光回落之际,忽瞥见前头不远处,一个熟悉的窈窕身姿娉娉婷婷走过。
  杨鸿一惊,忙向前追了两步,只是两下距离虽不远,中间却好似隔着人海茫茫一般。他又觉不对,便停下了步子——林姑娘理应和林太太在余阳才是,怎会这时候出现在京城?想来是自己看花眼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回身往书案处去,谁知一回头,那书案前却不见了小石头。杨鸿大惊失色,忙四下打量,却是四处不见孩子踪迹。他匆匆进了书铺,一眼瞧见妹妹正和一个老者说笑,显是相谈甚欢。
  杨鹤正在翻一本书,杨莺和秋吟身旁也不见小石头。
  杨鸿匆匆来至庄秀云身畔:“秀云姐,小石头不见了,他没进来寻你么?”
  “什么?”庄秀云大惊失色。
  杨雁回远远看到兄长神色不对,忙过来问是何事。几个人情急之下,便一起出去找小石头,季少棠闻讯,也帮着一起找。
  众人出去后,却见到处都是花灯人海,要找一个小孩子谈何容易。几个半大孩子商议一番,只得分头去找,并约定一个时辰后,不管找不找得到,都在书铺前汇合。因杨莺和秋吟年纪小,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