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俞谨白觉得,再送什么东西大约都是徒劳了的,于是一脸兴奋的去求见萧桐去了:“干娘在上,儿子已请罪数次,雁回她不生气了。”其实萧桐如果不出面的话,还有张老先生。只是老爷子那个性子太别扭了,指不定又要再训斥他一顿才肯帮忙。也说不定根本不会这时候让他向杨家提亲,毕竟杨雁回才死了未婚夫不久。
萧桐瞄了他一眼,这才道:“既那小丫头已消气了,我便亲自走一趟。”
俞谨白喜道:“干娘有心,儿子真是太有面子了!”
……
被俞谨白骗了的萧桐,选了个好日子,亲自登了杨家的门。
这天,正是杨雁回及笄的日子。倒是也没有杨雁回曾经想象的那么热闹。毕竟穆振朝才死不久,杨家也不好给她大操大办。所以,及笄礼匆匆结束,众人略坐了一坐后,便三三两两的散了。唯有闵大舅一家准备到下午再走。
只是谁也没想到,萧夫人会忽然带着礼物上门贺杨雁回及笄。杨家全家上下是真有蓬荜生辉之感。饶是闵氏打理花浴堂日久,又是见过萧夫人几次的,都已是不知该如何招待是好了。
萧桐很快和闵氏坐在一起,聊起了两个孩子的婚事。她笑道:“这回从辽东回来的几个小将里,我瞧着那个俞经历颇为不错。弓马娴熟,为人又颇有情义。听说那孩子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我一时不忍,便收了他为义子。”
闵氏隐隐约约猜到萧夫人是来做什么了,心里倒也挺乐意的。很明显俞谨白这些年都没忘了女儿呀。何况家里人口简单——虽然简单的有些过头。但没人辖制女儿,也省得女儿那个性子会与公公婆婆合气。
果然,就听萧夫人道:“我瞧着雁回也到了可以配人的年纪了,我那个义子也早该娶妻成家了,我便来做一回月老。”
杨雁回悄悄趴在门外,听了这话,撇了撇嘴——哼,俞谨白真是找得好保山!
不过……萧夫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嘛!
就便宜俞谨白这回!!
所以,她也就乖乖回房间去了,没再提出异议。
闵氏听了萧桐的话,笑道:“萧夫人中意的人,必是个好的。萧夫人能想着我们雁回的终身大事,都叫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亲事,我们自然是乐意的。”
萧桐点头,又道:“依着我的意思呢,咱们两家既然都满意,那就先定下来。待过完了年再换庚帖、定婚期。若是这么急急忙忙便要操办,我怕日后他两个在人前也不好做人。”反正已是腊月了,眼看着就能过完年。等出了来年正月再定亲,一说起来,好歹也不是未婚夫才死,杨家的姑娘便急急忙忙配人了。毕竟也是隔了一年。
闵氏道:“萧夫人思虑的极是。”
亲事便这么说定了。
一时有迟来的花浴堂女工过来贺杨雁回。看到萧夫人也在,一个女工喜得一声尖叫:“萧夫人,怎地许久不见夫人来花浴堂了?”
一句话,先是招来了二黑和二黑娘,接着,二黑和二黑娘又招来了更多的人。
杨雁回的及笄礼顿时又变得极热闹了。闻讯赶来的村里人,来了一波又一波。还有人拿着两个鸡蛋来贺杨雁回的,实则就是为了见萧夫人一面。
萧桐起初还应付得来,最后没辙了,只得匆匆起身告辞了。
等临近镇上那些乡绅闻讯来到后,已连萧桐的马车影子都瞧不见了。
杨雁回恨死了那个多嘴的女工。她原本是想等萧夫人和娘谈完了亲事,她好和萧夫人说说话呀。听萧夫人说,她也喜欢读《青女离魂》呢。和自己仰慕的人,聊一聊自己写的小说。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如今都被搅黄了!
不过最美妙的是,萧夫人居然是她的大媒人!!这却是她万万没想过也不敢想的。
杨雁回越想越美,简直要大笑三声!!!
看在俞谨白很会认干娘的份上,杨雁回决定消消气,做个美滋滋的新娘子。
☆、第182章 年礼
杨雁回的及笄礼才过,邢老先生便要回老家去了。如今他的三个儿子,有管刊刻的,有打理几间书铺的。那个曾经被杨雁回当众指责说话对女儿家十分不公的小儿子邢文谦,如今也已能独当一面了,再不会像前几年那般言语莽撞了。
杨雁回便带了两匹潞绸,两匹缎子,两匹夏布,几样糕饼点心,以做赆仪,送去了邢宅。邢老先生便也都高高兴兴受了。一时季少棠也到了,备下了齐整赆仪,来与邢老先生饯行。
杨雁回看到季少棠,便很同情他。
其实季少棠满可以找个比秦菁好太多的姑娘。
秦菁如今是个兄长和生母俱被赶出秦家的庶女,葛倩容和秦明杰因为苏慧男的关系,都不太可能会喜欢秦菁。季少棠好歹也是个举人,年纪轻轻,便可以做官了。找这么个空有尚书小姐头衔的姑娘,实在是委屈了。真不知赵先生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利令智昏?还是赵先生特别看得上秦菁那个高门小姐的头衔?
季少棠穿一件青色道袍,黑鞋净袜,只是整个人都没了往日的神采,看上去憔悴蜡黄,一副病恹恹的模样。还不过是为着来与邢老先生饯行,强颜欢笑罢了。
瞧见杨雁回在,他目中这才有了些神采。
杨雁回今日梳了个望仙双鬟髻,一身浅紫衣衫,娉婷袅绕,婀娜多姿。季少棠不由得又瞧呆了,目光痴转不开。她又美丽又活泼,总是那么讨人喜欢。自从那一年,她辞学后,他们便一日生疏过一日。她总是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让他仰望。她的家世比他好,家底比他厚,就连她自己,也是开浴堂写话本,比他活得精彩恣意多了。
起先他还担忧她被人扣上个“克夫”的污名。不想穆振朝才死,便又有个俞经历扬言求娶。听说那俞经历还是萧夫人的义子。
季少棠也不知该伤心自己,还是该祝雁回能一直好好的。不过想想,至少雁回是越来越好了。这便比什么都好。
邢文谦娘子才过门不久,不知道季少棠对杨雁回有情,便笑道:“听说季举人与秦尚书家的小姐才定亲不久,恭喜啊。”
季少棠的神色顿时更加难看。他那日求了邢老先生做媒,给他和雁回说亲。邢老先生心知问题不在杨家人身上,便先去问的赵先生意见。谁知赵先生对邢老先生态度客客气气,却始终没有答应。过后却将季少棠训斥了一顿,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在背后玩的把戏。你也该有些出息!这么多年了,怎么你就一心吊在杨雁回身上了?她到底使了什么手段?”
转天,赵先生就应了一位应教官牵线说的亲事,还得意道:“我就说了,以我儿的资质,定能娶个高门姑娘。尚书家的小姐,不比举人的妹子强?”
季少棠满心不情愿,求母亲不要如此,赵先生却一意孤行,很快将亲事说定,再无转圜余地。季少棠大病一场,便成了今日的模样。邢老先生与季少棠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将季少棠求邢老先生保媒之事告知杨雁回。
邢文谦娘子眼见季少棠这神色,便心知自己可能说差了话,忙又道:“我去厨下盯着些。”便匆匆避开了。
杨雁回也不知该如何面对季少棠。
其实季少棠今日种种,并非她造成。实在是赵先生有些疯魔了。但她每每看到季少棠瞧她时的神色,温柔的几近哀伤,便没来由的有种承受不起的感觉。她说不出恭喜季少棠的话,便也只得道:“我也到厨下瞧瞧去,今日我亲自下厨,给邢老先生做两道菜,让邢老先生尝尝我的手艺,也算是给邢老先生践行了。”说着,便往后头去了。
秋吟也急急忙忙跟了去,心下还十分纳罕,小姐几时学会做饭了?
……
待酒足饭饱后,众人便同送了邢老先生至运河边上。几个小厮忙着往船上搬抬箱笼,邢老先生立在岸边,又嘱咐了几个晚辈一番话后,这才登舟离去。
杨雁回与众人告辞后,上了自己的车,一路往青梅村去了。
季少棠目送她骡车去得远远的了,还是不肯挪动。众人里,邢文谦与他最是相熟,便劝说道:“少棠,天涯何处无芳草,事已至此,你也该断了你那念想了。”
季少棠长长叹口气,这才随同众人,缓步离去。
……
邢老先生离京回乡半个月后,转眼便到了除夕。
俞谨白着人给杨家送来了许多年礼,各种皮货、布料、香料、精致点心、各色宫灯等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不要钱似的堆过来。
杨雁回看着长长的礼单,不由撇撇嘴,道:“都是些俗不可耐的东西,没诚意。”
秋吟连忙点头,道:“我也觉得没诚意,我还以为又有什么宝船、贝船的送来哩。”
杨雁回道:“小蹄子,你是笑我?”
秋吟道:“不是呀,是我和二少爷打赌了,看俞经历这次又会送你什么好玩意儿。我猜还是船,二少爷说,也该送些别的了。看来我这回输定了。”
杨雁回:“……”
一时杨鹤忽在外头敲门,道:“雁回,你快来看这盏宫灯。”
杨雁回道:“有什么好看?是六角宫灯,还是玻璃绣球,还是……”
杨鹤已拎着一盏宫灯进来了,竟然是一艘金色双层大船,船上落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雁。
秋吟立时眉开眼笑:“还是我赢了。”
杨鹤也笑起来:“果然没新意。”
杨雁回从杨鹤手里,劈手夺过来那宫灯,道:“不许笑!”多好看呀,她就喜欢!
是夜,杨雁回在屋里点燃宫灯,细细观赏。看着那灯时,不由得便想起俞谨白来。
萧夫人倒是大方,竟然将运河边上一所大宅子送了俞谨白去住。
居然就是杨雁回曾经心心念念想知道,里头住的到底是谁的那所宅子。后来杨雁回才知道,那宅子是方家的。方驸马在那里发过玉米种,后来又着人在那里日夜与人讲过如何种红薯。
没想到那宅子今日竟然成了俞谨白的了!
也不知道俞谨白这个家伙孤身一人,如今在那个大宅子里,该怎么过年呢?难道去方家过年不成?还是在育英堂里过年呢?
☆、第183章 新年(二更)
俞谨白近来,白日里去左军都督府上班,晚上便独自睡在运河边上那座前后三进的大宅子里。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换个地方住。
育婴堂他是不想去的。每天还不够给张老先生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训斥的。老爷子精神十足啊,而且似乎很喜欢骂俞谨白消闲磨牙。俞谨白委实受不了老爷子的怪脾气。就算再怎么气他一走三年没有音讯,也该消消火了呀。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跟雁回一个小姑娘似的,记恨他这么久。所以,他决定惹不起躲得起。大不了,他少去育婴堂就是了。
首领衙门他也不想去住,毕竟里头住的全是同僚。也免得每日在衙门里应酬同僚张三,下班后还要应酬同僚李四。
只是眼瞅着快过年了,俞谨白觉得一个人过年,着实悲催了些。便是除夕夜可以去育婴堂,他也拿不准主意去不去。只是到了年下,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的,只有他这里冷冷清清的,着实不好过呀。哎,为啥他不能年前就把雁回娶了呢?
好在萧夫人体贴,很快便打发了几个人来跟俞谨白作伴,说是安排的人来伺候俞谨白。
俞谨白为此着实高兴了一把。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萧桐安排来与他作伴的人,全是旧相识。
待看到阿四阿五时,俞谨白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萧桐为什么又把这两个笨蛋塞给他了?
阿四阿五看到故主倒是很兴奋,一左一右围着俞谨白。阿四道:“咱们兄弟两个早知道,爷是个有本事的,早晚有一番作为。”
阿五道:“我们日日夜夜盼着爷衣锦荣归,也好提携我们兄弟两个呢。”
俞谨白:“……”这话说得也真实在。
阿四又道:“爷放心,夫人能看上眼的奴才,都是嘴紧的。夫人能叫我们来伺候爷,说明信得过我们。不会将爷其实早就是夫人义子的事说出去。”
俞谨白不由摩挲下巴。这倒也是。这连个家伙笨归笨,蠢归蠢,却是从不曾说漏过口风。
那时候,萧桐来见他,有时候是轻车简从,偶尔也会带许多人来。
只是不知萧桐如今如何管住那些奴才们的嘴,让他们一个人也不会乱说出去。
不过这些,就不是俞谨白能管的了。萧桐的人,也只有萧桐管得。
不过萧桐对俞谨白也是真好,派了两个小厮过来后,仍旧怕俞谨白太过寂寞。
就在俞谨白中午时分,复又对着阿四阿五兄弟两个几年没有长进的手艺做出来的一桌饭菜时,萧桐又打发了个人来照顾俞谨白的起居。
俞谨白看到这人,顿时一个激灵————宋嬷嬷她老人家怎地又来了?
宋嬷嬷还是原来那副严肃板正的样子,只是老了好几岁,不像是只老了三岁的模样。主仆几个重又相见,老人家面上到底显出几分柔和之色来。
就在俞谨白差点以为宋嬷嬷的脾气改了时,宋嬷嬷很快又指着一桌子饭菜训起来:“阿四阿五,这饭菜可是你们做的?这也能吃得?”又对俞谨白道,“爷怎地还这么胡乱纵容下人?这样的饭菜,也能由得他们摆上桌来。”
俞谨白瞅了一眼被骂得可怜兮兮的阿四阿五,道:“嬷嬷有所不知,这已比在军营里的饭菜好吃多了。”
宋嬷嬷忍不住长叹道:“爷就是好打发。”
俞谨白才忍不住要叹气呢。他觉得萧桐就是故意派了这位老嬷嬷来折磨他的。
宋嬷嬷这些年,明显没有和阿四阿五在一处当差。俞谨白用过饭后,宋嬷嬷便问阿四阿五道:“你两个如今也老大不小了,可有娶妻成家?”
阿四摇头,道:“没有。”
阿五道:“夫人说了,我们这样的人要娶妻成亲,那得看主子的恩典。主子愿意多花钱,就给我们聘一房好看的媳妇来。主子若是不愿意花钱,我们也只好打光棍罢。”
阿四又看着俞谨白,道:“所以,我们兄弟如今能不能娶上媳妇,就要看主子的了。”
俞谨白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萧夫人这是把你们的终身大事交给我来管了吗?”
阿四点头,阿五补充道:“应该是交给日后进门的奶奶来管。”
俞谨白拿着筷子,直拨拉饭粒,一口也不想吃了。干娘这是要作甚?不光给他找罪受,还给雁回安排活干。虽然说,大家里的女主妇们多是这样。连个小厮的婚配,也都要做主管一管,可俞谨白还是老大不高兴了。
萧桐给他几个乖巧听话用着顺手的下人也行啊,偏又是这几个!还好意思让和雁回两口子管阿四阿五的终身大事!俞谨白忽然变得很想回首领衙门里过日子去。
不过想归想,做归做,俞谨白还是不大想住在首领衙门里,宁可让那地方空着。
所以,他只好又重新和阿四阿五、宋嬷嬷三个生活在一起了。
不过,宋嬷嬷就是宋嬷嬷,老人家很厉害,到底一来,便将此处收拾的像模像样了。每日里带领阿四阿五,做卫生,重新置换家具,亲自下厨做饭等等。
所以,俞谨白除了每天要忍受宋嬷嬷的唠叨外,其他时候,对老人家还算满意。
俞谨白到底也是个官儿了,宋嬷嬷也不似往年那般当他是个孩子一样教训了。这点,张老先生需要好好学学———俞谨白认为。当然,他并不敢跟张老先生去说出他的这个想法。
转眼便是大年夜。俞谨白在留在宅子里过年,还是去育婴堂过年之间,犹豫了一下。后来,还是听了宋嬷嬷的劝,去育婴堂过年。他觉得宋嬷嬷对育婴堂的感情,其实比他深。对比一下,他觉得自己着实不够意思。
幸好张老先生还是有起码的人性的。没有在大年夜里找茬训人,俞谨白和孩子们在一处包饺子,下饺子,放鞭炮,放烟花,倒是过了个热闹年。
待过了年后,俞谨白便开始一天一天的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了。
还有二十九天出正月,二十八天,二十七天,二十六天,二十五天……
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杨家拜个年!
雁回喜欢不喜欢那个宫灯,他还不知道呢。小丫头的火气似乎也太大了些,到现在都还没全消了。硬是不肯让人给他捎个口信。哪怕就说一句,喜欢那盏灯也行啊。
于是,正月初八这日,俞谨白便上了杨家的门,来向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拜年。
☆、第184章 婚前
俞谨白的造访,自然受到了他岳丈和岳母的大力欢迎。闵氏简直恨不能将家里所有的好酒好菜都摆出来招待。
俞谨白对酒菜倒是没什么兴趣,他其实只想看看雁回。偏小丫头知道他来了,反而躲得远远的,绝不肯出房门一步。
俞谨白觉得,这大康朝的规矩也太多太繁琐了些。凭什么他不能随意和自己喜欢的姑娘见面,哪怕这姑娘已经是他的未婚妻了?!
真是太痛苦了!
还有这个杨雁回,真是太狠心了。她又不是没和他单独会面过,还不止一次呀。怎么他来了,她就偏偏要躲起来?分明就是还在故意跟他合气呀!
俞谨白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吃亏了。
毕竟有句话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来杨家这一趟,居然不能见到未婚妻,那简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十秋。
一直到了不得不离开杨家,俞谨白都没能见到杨雁回一片衣角。
俞谨白客客气气的告辞离去了,但其实很生气!!
杨鸿看着妹妹,摇头叹气:“你说你是图什么?”
杨雁回道:“就该让他也尝尝这种滋味。”
杨鸿觉得这真是个蠢招,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说你这是图什么?难道你不想见俞谨白?”
杨雁回却道:“莫非我能直接去厅里见他么?”
杨鸿道:“那会儿娘明明让他去后头瞧咱家后头院子里的一株梅花去了。又叫你去后头看看那群小鸭子,你怎么不去?”真是浪费了娘处心积虑给她们两个制造的独处机会。
杨雁回装傻道:“我才不去,鸭子有什么好看?”
……
俞谨白回去后,只得重新数着日子过。一直到出了正月,萧桐复又上了杨家的们,给两个孩子正式定亲,婚期定在四月。
杨雁回觉得,俞谨白和小子,真能遇见贵人。听说他在辽东时,先是得到郭总兵的赏识。回京后,也是郭总兵将他引荐给萧桐夫妇的。紧接着,这小子就得了萧桐的青眼,被萧夫人收为义子。连亲事,都是萧夫人给他做主。当然了,也没少了张老先生。到后来,张老先生也出过几次头。
张老先生对杨雁回倒是极满意的,后来私底下还对俞谨白道:“这位杨姑娘心肠好,你不在以后,来咱们育婴堂好几次。每次都带了吃的穿的。”
俞谨白:“……”其实俞谨白也觉得杨雁回心肠很不错。他们初次相识那日,杨雁回就因为他是个孤儿,便不忍心追究他偷鱼的事了。但是他觉得,张老先生得出杨雁回心肠好的依据给弄错了。杨雁回去育婴堂,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私心是为了看看俞谨白有没有消息了。这么一想,俞谨白觉得张老先生的依据虽然错了,结论却非常的正确——杨雁回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姑娘了。
至于杨家那边,在年前萧夫人为两个孩子说亲后,便开始着手给杨雁回准备嫁妆了。
各种上好的布料,又是请了庄大娘、焦大娘一起来,几个人一起动手做的新被子,锡器、金银首饰,全套的家具,样样都准备的很齐整。
闵氏给女儿准备的压箱底银子是二千两。还表示,以后花浴堂的分红,杨雁回必须自己收着。
杨雁回说,只要她出嫁后,带了了人去花浴堂,娘不收她的钱就好了,花浴堂那地方,她不想管,只是偶尔有兴致了,想过去玩玩而已。一边又庆幸,俞谨白住的那所宅子,距离青梅村不远。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去花浴堂,都极方便的。
闵氏倒不这么想。她还觉得自己委屈了女儿了。到了关键时刻,她才发现,家里的底子看着厚实,但还是要顾及两个儿子以后的婚事和在官场上所需要打点的花费。能给女儿的,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多。
杨雁回倒是觉得这些也不少了,还道:“那些布料,我做一辈子衣裳穿也尽够了。光被子都准备了三十多床。我哪里盖得了那么多?绣鞋给我做了也有六十双。我一天穿一双,两个月都不带重样的。我自己的润笔攒了好些,娘又陪送我二千两压箱银子。这二千两银子,单在京中买两进的宅子,也够买好几座了。真的够了。我又不是不能挣钱。”
闵氏听的哭笑不得:“哪有你这样的,嫌家里给你备的嫁妆多。”
杨雁回笑:“往后大哥二哥进了官场,用钱的地方多着哩。娘就不用指望他两个做贪官了,只等着往里头填银子吧。”
不巧这话却被正走到门外的杨鹤听到。杨鹤老大不高兴了,一脚迈进来,道:“你就这么小看你哥?”
杨雁回忙讨好的笑:“是太看得起两位哥哥了。就知道两个哥哥将来若是去做官,绝不是贪污受贿的主儿。”
其实想想要离开这个家,要离开爹娘和两个哥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