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尽剑神-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中,孟太虚浑身散发着淡淡的光亮,那是天地元气在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下的使然,那是无数修行人士仰望憧憬的陆地神仙之境。

    卓藏锋早已趁此机会翻滚出老远,站起身拍拍手,一脸得意的笑。

    邋遢道士终究还是上了我的当。

    哈哈!

    远处有早起的鸟儿开始鸣叫,在那些幽暗的树叶底下有无数不知名的虫子可以充作早餐。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卓藏锋知道,不用多久,太阳就会从山后面喷涌而出。

    他忽然有无比的信心,因为他觉得修行之路上的黑暗已经过去。

    天剑宗诸人都松了口气,暂时放下心中的震惊,各自坐于地上,开始调理受伤的经脉气海。

    ……

    天剑宗有独特疗伤功法,可以快速吸收天地元气,调和五脏六腑。

    曙光乍现之时,众人都已恢复了部分元气。

    睁开眼的哪一刻,每个人的目光都在寻找孟太虚。

    毫不起眼的邋遢道士雷霆一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隐藏了惊人的修为。

    这一身惊世骇俗的大虚无玄劲竟然与天剑宗如出一辙,而浩大凛然之处,更是他人望尘莫及,有方寸尺幅涵盖天地的气势。

    谭涛安再是笨,也应该知道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一向行踪无定的老祖不注重衣冠,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遇而安,况且这一身大虚无玄劲,天底下有几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他第一个抢上前跪拜地上,脸上一片虔诚。

    “祖师在上,天剑宗涛字辈弟子谭涛安有眼无珠,冒犯尊颜,请祖师责罚!”

    其他人听闻此言,不啻雷击,争先恐后拜倒,连求饶的话都不敢说出。

    孟太虚迎风捻须微笑。

    “都起来!我老道没这么凶吧?”

    听他这样说,众人更是诚惶诚恐。

    孟太虚望着战战兢兢的徒子徒孙,感叹道:“老道虽则十年不回天剑宗,但你们每个人我都记得。谭涛安六岁时就已经精通本派基础剑法,朱涛雀小名小雀,小时候经常上树掏鸟,而且总爱尿床,其他人老道没见过,想必是后来进入宗门。”

    谭涛安、朱小雀两人听老祖说起小时候往事,竟然不差分毫,心里感动,泪水已在眼眶打转。

    作为高高在上的宗门老祖,他们都已经记不清老人的样子,然而老人家却将他们铭记于心,叙说起来历历在目,这一份情怀怎不让他们感动。

    就是这样一位传说中的人物,面对着徒子徒孙,表现出来的慈爱与关切,平等和随和,让他们感激涕零,继而无比自豪。

    卓藏锋未曾料想到这些牛逼哄哄的打虎者,竟然是邋遢道士的徒子徒孙,看这些人衣着光鲜,神态毕恭毕敬,心头也是大为意外。

    望着铺首贴耳的天剑宗众弟子,他忽然想到段千华教他的磨字诀。

    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收自己为徒,那样我岂不成了眼前这些人的长辈?想到这里,心里暗爽,竟然有些飘飘然。

    孟太虚让这些晚辈都起来,坐在自己身边,老眼含笑听他们讲一些京都的轶闻遗事。

    “太子修炼勤奋,只是进境慢了一些。”

    “皇帝陛下下令建造白马寺……”

    “那位号称天下第一美女的姚采薇选作圣女,不日离京,前往海星天。”

    朱小雀与另一名弟子去虎身上取虎魄真元,抽空也向这边望上两眼,看看道祖有没有提到自己名字。

    卓藏锋无心听他们说些鸡零狗碎的杂事,跑到“炽焰天虎”尸身旁观看。

    人说死去的骆驼比马大,这只死去的炽焰天虎也堪比一头水牛大小,金黄色的斑斓虎纹有利剑劈刺的痕迹,只是皮肉厚实,剑伤并不足以致命。

    朱小雀累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从虎腹内取出一块精光四射的晶石,举在头顶欢呼雀跃。

    卓藏锋不知晶石珍贵,不明白这个家伙为何那么高兴。

    晶莹剔透的“虎魄真元”白光流转,隐隐泛起一股雾气般的光泽,孟太虚轻轻说道:“晶石我留下,回到京都就说老道取走了,有本事让那位皇帝跟老道亲自讨要。”

    当年在天剑宗修行,论辈分,这位皇帝已然是老剑圣徒孙辈,那时候老人没有少指导他,甚至打通“玄窍”,都是老人亲自所为。

    从四十年前就交出天剑宗宗主之位,老人就不再管理宗门事物,给皇帝开“玄窍”不但是因为他是皇家子弟,取慎重之意,也是老人对一代君主的殷殷期望。

    道门老祖的话自然比圣旨还要管用,相信皇帝也绝无异议,再说皇帝陛下也并不知此事,只是委屈了太子殿下。

    然而皇室之中汇聚了天下修行的诸多宝物,“虎魄真元”虽然珍贵,皇家总还有其他的法子。在这个选择上,孟太虚当仁不让,与其说是他偏心卓藏锋,还不如说卓藏锋更需要“虎魄真元。”

    于是没有有异议,即使有不同意见,有谁敢说出来?

    此时,红日喷薄而出,“虎魄真元”在光照下泛着神奇的七彩光芒,安然放在老剑圣脚下的“仙玉神匣”骤然发出鸣啸。

    孟太虚望着一匣一晶石,喃喃道:“是时候开匣见天日了。”

 第二十八章 巨剑万剑

    天上有云滑过,卓藏锋抬头看着那云遮住太阳然后又慢慢从云中露出头,照在身上有一种暖洋洋的舒适感。

    如果他刚开始对孟太虚还有些排斥,心底下一直叫他邋遢道士;甚至因了与青云观老道士的那一层关系,连“老道士”这个称呼都没有用过。虽然叫他“师傅”,那只不过是段千华的授意,并不算心服口服。

    如今在温煦的阳光下,再看孟太虚之时,邋遢道士竟然有了一种圣洁的光辉。

    博大、慈爱、和风细雨。

    天剑宗那些人好不容易见到了开派老祖,自然不能放过讨要修行秘诀的机会。

    就像乡里的小孩遇见家族中慈祥的长者,决不放弃求一些瓜果小钱。

    “道祖,为什么我六品武夫境怎么一直无法突破……”

    “我的玄劲总也不能收发自如。”

    诸如此类的问题,孟太虚都笑吟吟的,认真讲给他们。

    眼看日上中午,看他们还津津有味,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孟太虚缓缓站起身。

    “好了!你们该回长安去了,记住,不准对任何人说遇到我!”

    “还有我。”卓藏锋拍了拍胸脯。

    孟太虚眯眼瞧着他,笑着说道:“嗯,是我们俩。”

    卓藏锋从凶险之地脱身,不用再整日提心吊胆生活,警惕心一去,活泼天真的本性就露了出来。

    孟太虚看少年聪颖灵慧,活泼好动,那是打心底的喜欢。

    就如昨日晚间救助天剑宗,明知不敌却凛然无惧,这份心性也着实少见。

    世上多污浊,唯有童心不可掩。但愿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情怀。

    ……

    回到栖身的石洞,只见门前摆满了瓜果蔬菜,米饭蒸饼,显然是村人得知为害一方的碧血蝙蝠被除自发送来的。

    这代表了乡亲们的热情与感激,还有愧疚赔罪之情,老剑圣与少年顾不得许多,纷纷拿起来大吃大嚼。

    这一番狼吞虎咽,没有道家修真的恬然,没有做客与人的虚伪礼让,反而像是两个饿死鬼投胎转世,在享受人间美味。

    须臾,卓藏锋打个饱嗝。

    孟太虚道:“去洞里睡一觉,醒来我们开匣。”

    说这话时,他的神情很认真,虽然极力掩饰着,但是那种期待的心情却不能瞒过少年略显狡诈的眼睛。

    “你是说开匣?”卓藏锋语气中更是充满了惊喜。

    隐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就要打开,方才吃饱后刚刚袭来的疲惫感立刻一扫而空。

    “你不要高兴嘛。”看着手舞足蹈的少年,孟太虚也不禁笑了。

    打开“仙玉神匣”一事,他焦急的心不比少年差。

    虽然他已经到了喜怒由心的陆地神仙之境,但是离那无喜无悲的天外飞仙境还差那么一截。

    匣子是段千华毕生心血,而今这位剑道中的老伙计去仙域践行约定,但是他对剑道最精华的领悟都存在匣子内。

    “仙玉神匣”打开,就能知道是“段盖过孟,还是孟压过段”。

    这样一大把年龄,也算是千古稀有了,荣禄繁华不再向往,胜负得失之心也在修行的路上洗涤的差不多了。

    唯有与段千华一绝高下之念从未放下,反而是越老越见执着。

    其实胜负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剑道的挚爱。

    还有那个少年,段千华的毕生心血,难道就不能变成我孟太虚的几多期许?

    夜,星光璀璨,银河耿耿,千古悠然。

    卓藏锋站在瀑布下任由冰凉的水浪冲击身体。

    孟太虚让他把身上的泥垢洗净,让他的血脉在水流的冲撞中活跃。

    他有些感叹,世人拜佛烧香都要沐浴更衣,难道开个匣子也要搞个相同的仪式?不过那个匣子是老怪物留下的,老怪物留下的东西比佛祖还要让人敬仰。

    老怪物说匣子打开后,师傅可以帮我洗髓,疏通经脉,那时候我就不会再有性命之忧,可以长命百岁。

    是走那十年寒窗而一举天下知的文路,还是走那漂洋过海满载金玉的商路,都由我自己选择。但是我偏要走那条荆棘满布的修行之路。

    因为只有这一条路可以到达仙域。

    纵使我不能吸收天地元气,纵使我粉身碎骨,我也要走这条路。

    星辉脉脉,洒下柔和的光线,映在水中像是银子在跳动。

    卓藏锋走到青石上,向着凝神闭目的老剑圣点点头。

    之前,孟太虚已经给他说了打开匣后的种种痛苦,此刻点头是再次表明他内心的坚决。

    看着少年依言坐好,孟太虚仰首观望夜空,良久老剑圣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面前划了一个圆弧。

    那枚“虎魄真元”悠悠然飞到卓藏锋头顶,然后悬在那里不动。

    “虎魄真元”在星辉映照下,在他的头顶散发着幽幽的碧蓝光泽。

    孟太虚并未睁眼,以一道浩淼的神识牵引着晶石。

    忽然老剑圣眉毛微动,一股可以融合天地一切的元气激发而出,那枚蓝幽幽的晶石团团旋转起来。

    随着玄劲的催动,晶石越转越快,如果仔细观察,那枚光滑玉润的晶石忽然幻化成一只咆哮奔腾的斑斓猛虎。

    于此同时,“仙玉神匣”发出阵阵鸣啸,忽然直立起来,紧贴在少年的后背上。

    孟太虚感受着“虎魄真元”的灵力,骤然睁眼,喝道:“散!”

    “炽焰天虎”凝聚的晶石突然停止转动,变成一道锋利的光柱,在孟太虚的催动下骤然散入少年的头顶。

    轰然一声巨响,卓藏锋感觉头顶百汇穴就如硬生生打进一个木桩,巨大的疼痛让他猛然失去听觉。头就像快要撕裂一般,整个头颅连同发丝都呈现出碧蓝之色,看起来极是恐怖。

    然后他忽然觉得全身轻飘飘,方才的头痛仿佛梦魇一般,全身上下竟是舒畅无比。

    此时,他的整个身体都变成蓝色,就像是刚从蓝色的染缸中爬出来。

    孟太虚蓄积全身玄劲,调动起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元气。

    这一刻老剑圣无剑胜有剑。

    天上的星芒骤然黯淡起来,仿佛在一瞬间被老剑圣偷窃一空。

    那些微星芒早已握在孟太虚掌中,随着气机越来越深沉,逐渐汇聚成一柄硕大的宝剑。

    这位陆地神仙神情不变,长眉耸动,忽然清斥一声:“开!”

    “仙玉神匣”发出狂风般的尖啸声,应声而开。

    立刻从那匣中飞出无数道金光,照彻毫发。

    那无数道细微的金光迎风而长,蓦然间化作满天闪烁着金光的长剑,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冲击孟太虚那道由星辉凝成的巨剑。

    仿佛无数金色的小蜂凝成一线冲向巨大的窝巢。

    天地间风声肆虐,四周元气尽数被牵引带动,无际无涯,浩大辉煌的剑意笼罩了整个天地。

 第二十九章 天下剑元尽予我

    孟太虚双眉轻锁,神情凝重,心里不停思索着一件重要的事。

    无数道金芒在深黑的夜色中快速凝结为成千上万只剑,铮铮然作响,震得人耳膜生疼。老剑圣轻轻低语:“天下剑元归一,只有段千华有此气象!”

    将剑意凝成实质,则为剑元。这是剑道境界中最高深奥妙的神来之笔。就如诗人灵感的火花,可遇而不可求。

    那轻啸着飞往天际的无数柄小剑恍若万千烟花齐放,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剑光映着剑光,剑影叠着剑影,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仿若银河垂落群星炸裂,又似江河倒灌水浪滔天。

    孟太虚双目炯炯,清癯的脸上露出一种震惊与敬仰的神色。

    “锻剑千华!”

    一口宝剑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捶打,剔除铁器中的杂质,从而使剑更为锋利,充满韧性,称为锻剑。

    而此时匣中放飞的是成千上万道剑意凝聚而成剑元,剑元经过至高修行者以玄劲反复捶打,使之愈发精纯,再以“仙玉神匣”收集涵养,加上不停开匣吸取天地元气,称为“锻剑千华”。

    古籍以及佛典道藏中都有类似记载,但是并没有说明具体方法,更没有明确指出世间哪位修行者曾经练成这种秘法。

    卓藏锋身周出现了一层淡淡蓝光,远远看去似乎被蓝光包围。

    酸、麻、痛、胀,冷、热、舒适,各种感觉走马灯般纷纷袭来,他的脸上出现古怪的笑容,眼中泛着怪异的色彩。

    有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暴怒的斑斓巨虎,又一瞬间,他似乎又成了一条搏击长空的金龙。

    孟太虚御使的巨剑依旧悬在夜空,发着月晕一般的色彩。而那万千剑元凝聚的小剑逐渐向着一方聚拢,炫目的光影如雷电轰击,以飞快的速度汇聚成一柄金灿灿的巨剑,却是阳光般的金色。

    一个像是月亮,一个像是太阳,两柄巨剑在长空霍然相遇。

    这次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山呼海啸,月之银色与太阳之金色在相撞的一刹那,忽然融为一体,在孟太虚的念力下化作一条长长的金光。

    随着老剑圣手势,金光不停变换,忽长忽短,就像老人挥舞着一条金色长鞭,对着茫茫的夜空一下一下抽打着。

    在幽蓝的天幕上,那道金色长鞭直达天际。

    此刻老剑圣衣袍鼓荡,庄重肃穆的表情在一明一灭的金光闪烁中时隐时现。

    这一鞭莫非抽中了天门?

    如果此刻放下金鞭,收敛气机,那么抬脚即可直达天门。

    入天门而跨越天外飞仙。

    老剑圣心神激荡,纵然尘世有万千苦难,他还有未了之事。

    “锻剑千华”,使得他脑中清明透彻,从陆地神仙境一步臻至天外飞仙之境。

    他仰天微微一笑,长鞭骤然抽向端坐地上的少年。

    猛然感觉头顶有万千利箭刺来,那种强烈的痛楚沿着周身经脉运行,从而弥漫全身上下。卓藏锋周身骨骼肌肤仿若被烧红的箭雨射中,头发根根直立而起,冒着一缕一缕的青烟。

    他咬着牙,凭着坚韧的意志力忍受着,豆大的汗珠从肌肤毛孔中渗出。

    这种痛苦的情状就像是有人拿着竹签插入自己的十指;

    就像有人拿着烧红的通条刺进自己的眼珠;

    就像是某些部位被巨大的力量重重击中……

    他感觉经脉血管发胀,里面流淌着刚刚从铁炉内喷涌而出的铁水,他甚至闻到了一股焦臭的味道。

    孟太虚一直盯着他,此刻身形飘动,凌空一指,说道:“是时候了。”

    卓藏锋被一股柔和的力量击中,不由自主卷到空中,飘然坠入瀑布之下。

    瀑布下是深潭。

    冰凉的水中猛然落进一个滚烫的少年,犹如通红的铁块落入深水,哧一声轻响,整个水潭中的水骤然沸腾起来,白色的蒸气浓雾般冲天而起。

    然而就是这么一下,深潭中的水得到瀑布水流的援助,已经蒸发而流失的水分立刻得到补给,复又盈满,从滚热变成温热再到冰凉。

    什么叫死去活来,卓藏锋的体会无疑比任何人都深刻。

    如果说段千华的“锻剑千华”是为了修复卓藏锋的经脉,使之可以像正常人一般生活,那么孟太虚这番苦心就是为了打通他的经脉,使之能够吸纳天地元气。

    在孟太虚看来,你段千华能做到的,我老道也不差。

    你段千华收集天下剑元,凝万剑归一,炼出“锻剑千华”;我老道更上一层楼,兵行险招,以少年体魄为剑模,化万千剑意为铁水,天地做炉,元气为火,再以深潭做淬火之水,铸就这柄“绝世神兵。”

    夜风中,孟太虚白发飘飘,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

    他虽有长髯,自然没有抚摸长髯的清流之貌,只是将手倒背,凌风站在山头,望着连绵不断的瀑布之水一遍一遍冲刷着少年的身体。

    不知过了多久,卓藏锋醒来。

    身下是清凉的碧水,手脚不动而身体不坠。

    他感到奇怪,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只是觉得浑身舒泰,气血充盈。

    一些疑问情不自禁浮上心间。

    “我不是在山上吗?”

    “那个老道士呢?”

    急忙扑腾几下爬上深潭,从瀑布下钻过,沿着旁边崖壁上的青藤,手脚并用爬上顶端。

    山顶的风猛烈,他不由打个寒噤:“阿嚏……”然后看到自己浑身不着一丝,竟然没穿衣服。前行几步,看到地面青石上端端正正放着一件新衣,一个包袱。他顾不得许多,几下穿上,忙着寻找孟太虚。

    有虫儿在草丛间鸣叫,有夜枭在老树上哭闹,星空依旧那样深邃,风儿还是这般清幽,然而,哪里还有孟太虚的身影。

    卓藏锋捡起包袱回到石洞,洞内炉火正盛,那个缺了豁儿的粗瓷大碗安然放在石桌上,下面压着一张绵纸。

    轻触粗糙的海碗,余温未尽,他怅惘地拿起绵纸,就着炉内火光仔细观看。

    上面的字迹端正工整,一手小楷中正平和。

    小友卓藏锋谨启:

    “大道之深之艰,非大志不可成。今别离之际,容老道叙说因由。”

    起首称呼小友,他终究不肯认我这个弟子。

    卓藏锋想这,仔细阅读。

    其后叙述段千华寻访天下剑元的苦衷,以及托付于孟太虚的谆谆之情。

    “非老道不肯奉君,此中缘由本不足道,盖因此次完成‘锻剑千华’,老道已是强弩之末,灯尽油枯,减去几十年寿元不算什么,老道生平志向,食尽天下美味,依然壮志未酬,所以惜此残躯,入海外仙山恢复元气。”

    “关于收徒一事,老道又怎能遽然做主?且不说当今皇帝,就是老道的大徒弟也年近花甲,千思万想,不能决断。老道生平不做荒唐事,唯一的荒唐事就是年少时将师傅饲养的白鹤烹食,现在想来,虽则荒唐实则快哉!”

    “有几件事你必须牢记,从现在起你必须每日以对面飞瀑冲洗,要每日坚持两个时辰,那样可以稳定你经脉中的剑元。”

    “此后你固然无性命之忧,自可长命百岁。”

    看到这里,卓藏锋百感交集。

    段千华不守约定原来全是为了自己,还有孟太虚也为自己折损了几十年的寿元,这些艰辛的付出只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的生命。

    然而再读下去,他又感到悲喜交集。

    “你的性命不但无忧,而且也尽可以走你喜欢的修行之路。”

    我可以修炼了?我能做一名修行者?!卓藏锋来来回回把这段文字看了几遍,眼中突然淌出热泪。

    不知是因为自己终于可以修行而激动落泪,还是因为对两位陆地神仙的付出而感动落泪。

    或许两者都有。

    或许还有一别老道士,再别老怪物,三别孟太虚的离愁之苦。

    “以后行事,要时时想着:段千华生平不做亏心事,孟太虚素来不言荒唐语。”

    “你天资聪颖,虽则有‘锻剑千华’,实则经脉气海中隐藏的剑元是取自九千九百九十九支飞剑,所以你的修行之路要比其他人艰辛百倍。”

    “你丹田气海中的剑元虽然广阔无边,浩大无垠,但尽是天下至阳之气凝结,此后修行要多多吸取阴柔之气,只有阴阳平和,才是大道。”

    “白天阳气最盛,你千万不要强行吸收天地元气,否则无疑火上浇油,此时你只需平心静意,释放体内的剑元之气,须知你每释放一丝元气就增加一丝元气,这是你与其他修行者不同之处,你要仔细体会。”

    “夜间阴柔之气弥漫,此时要注意调节气海,多吸收一丝元气,什么时候你体内的阴柔之气能够抗衡至阳之气,才能算作你真正修行之路的开始。”

    ……

    “你根基固然扎实,但也要走光明正大一路。所以必须去京都太学院,那里的藏书阁不但汇聚天下修行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