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尽剑神-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目光转向别处,冷然道:“今日我还想领教卓兄箭术。”
说这些话时,军中铁人那自负的神态,在场之人都看得出来。
这是在提出挑战,卓藏锋扫一眼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众人,看到他们脸上那种期待的表情,微微一笑。
“既然是挑战,何不说得明明白白?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张劲弩不语。
围观众人目光泛出异彩,这是他们早就期望的一战。
“好!我接受你的挑战。”卓藏锋淡淡说道。
众人中有人轰然叫好。
卓藏锋并不理会,却突然道:“但现在我要去大雁塔,凭吊玄奘法师。”
张劲弩眉头轻皱。
“你是想去雁塔题名?”
卓藏锋笑道:“我的名字本来不值得留在上面,但既然拿了这次榜首,自然不能拂逆其他同窗好意。”
他转过头,并不向张劲弩望上一眼,继续说道:“雁塔题名光宗耀祖,我们现在就去。”
边远疆听了此话,急忙上前。
他早就对入龙门榜之后宴乐游玩,幻想过无数遍,自然懂得先进行曲江宴会,其后才是雁塔题名,对卓藏锋打乱顺序感到惊讶。
其实学生们中榜后,无论如何放浪形骸,是先去大雁塔,还是先游曲江,大唐王朝并没有规定,都是自发的。
兴之所至,可以去妓馆领略胡姬舞蹈,也可入教坊听取艳词浓曲,茶楼酒肆,王谢堂前,尽情挥洒。
边远疆等人自然以卓藏锋“龙”首是瞻,劝说无效后,吵吵嚷嚷着上了几辆牛车,向大雁塔进发。
留下边远疆一人站在原地,握着冰冷的弓箭,这位军中铁人一动不动,真把自己站成了一具铁人。
有许多泼皮无赖更是拦车驾马,追随卓藏锋等人而去。
龙门榜青年才俊去大雁塔题名,消息传得极快,早有许多妇女带着孩子等在两旁。
大雁塔塔高九层,是玄奘大师为了保存西方带回的经卷,主持建造。
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张莒与曲江宴后游慈恩寺,乘着酒兴把名字题写在大雁塔下,此举首开风气,引起许多人效仿,此后“雁塔题名”,就被人们视为极大的荣誉。
边远疆早就把皇帝陛下赏赐的龙门玉璧拿了出来,无数人挤挤攘攘就为了让孩子摸到玉璧。
在长安百姓心中,上学的孩子若能摸到龙门玉璧,此后就能够鱼跃龙门,光宗耀祖,这固然寄托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边远疆为人谨慎,拿出玉璧让孩子们抚摸,还不忘了用一条绳索寄在手腕上,生怕在混乱中打碎或者被人抢走。
其他的学生也是小心翼翼,仿佛这些孩子们摸得不是玉璧,而是他们的心肝。
卓藏锋面对众人期盼的眼神,从身上拿出玉璧,顺手抛给一个面目老成的农夫,说道:“让大家挨个摸,一会你负责给我收回。”
说完转身而去,留下那名农夫既惊讶又惊喜的站立原地,然后恍然大悟,喃喃道:“龙门榜首不愧被陛下称作‘龙首’!”
“这是‘龙首’玉璧。”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人群哗啦啦全部冲了过来。对他们来说,榜首的玉璧自然最珍贵,荣耀最大,以此推测效果当然也更加神奇。
把那名带着小孩,望着卓藏锋背影的农夫,想到尊荣显赫的龙首对自己这般放心,感动得语不成声,在让众孩童抚摸玉璧时更加谨慎,生怕对不起卓藏锋的信任。
回头望了一眼密密麻麻的人群,卓藏锋对好不容易挤过来的推己笑道:“饺子就是这般被人发现的。”
推己诧异,瞪着惊奇的眼睛,自言自语般的问道:“这你都知道?”
卓藏锋微笑道:“必需。”
然后抬脚,向巍然耸立的大雁塔走去。
慈恩寺主持早已得到消息,由于大门口人流息壤,不能迎接,此刻站在大雁塔下恭敬相迎。
推己还以佛理,然后走进大殿,虔诚跪拜玄奘大师遗像。
牛粉蝶跟在小和尚身后,看到他满面虔诚,若非玄奘大师在长安民众中的威望无可替代,她早就上去阻拦。
她跟卓藏锋一样的想法,要推己还俗。
主持大僧人将研好的墨呈上来,又拿起一尾紫毫宣笔,恭谨递给卓藏锋。
抬头看壁上,有历届状元、榜眼、探花的题词,他们中间,有的人已经成为盛唐名家,有的人做到公卿王侯,还有许多人早已作古,已然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卓藏锋握笔沉思。
其他学生摆脱纠缠,纷纷跑到雁塔之下。
历年题壁之人,都对书法有一定造诣,受同榜考生信赖,推举出来代笔书写。
卓藏锋的书法在太学院并不驰名,许多学生连他的笔迹都没有看见过。
不过看他颇为自信的神情,让他书写姓名,没有人表示异议。
再次将目光落在壁上,卓藏锋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大唐××年,龙门大试首榜薛断流。”
具体的年代由于时日较长,风吹日晒,字迹不可辨认。
看那笔字迹,充满豪迈狂放之情,金钩银划,奔放豪雄之气扑面而来。
卓藏锋不由将手中笔杆篡的极紧,似乎生怕那支豪笔脱手掉落。
光凭这一笔好字,就足以笑傲书坛,加上卓然天资,剑术通神,难怪剑侯无人胆敢招惹。
所以他胆敢肆无忌惮迫害一个驰名大唐的书法名家。卓藏锋嘴唇轻抿,这个仇一定要报!
抹掉他的名字,这种小儿之举,他还不屑为之。
想起老道士,他霍然想到当初练字时老道士说的话:“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这是王右军的书法之论,相类似的观点还有“藏锋以包其气……”
卓藏锋骤然想通,这何止单单是书法理论,也是修行妙境。
他冷笑一声,沉声蓄气。
推己在旁将龙门榜上学生的名讳一一报来。
嵩山推己……
无妄国边远疆
大唐长安府牛粉蝶
大唐河东人士红孩儿
……
每书写一笔,他就感觉真气流转一遍,而且越转越快,写到后来,他的脑子出现了当年研读过的佛家典籍。
此时,丹田气海涌荡如潮,身上感觉有使不完的气力。以往不太明了的佛家修行法门,突然间醍醐灌顶。
气蓄与笔端,他一边写,一边想道:“难道是玄奘法师在指点与我?”
人人屏声静气,没有人发觉在大雁塔底部,存放万卷经书以及佛门舍利的之处,射出一道杳渺的元气。
轮到书写魏漠然姓名时,这个冷酷自负的家伙突然窜上去,冷冷阻止卓藏锋写下去。
卓藏锋笔法挥洒如云,自带一种狂放纵然之气。围观者赞叹不已!
魏漠然认为自己作为龙门榜中英杰,自然也应该争争风头。
卓藏锋默然不语,岂会不懂魏漠然的心思。心里想着,“我已经开始书写,自然不会半途让给你,你若想露脸出风头,等我写完再说。”
笔尖在壁上轻轻一顿,空下一横,将魏漠然姓名略过不写,继续替其他人书写姓名籍贯。
此时,无数百姓都聚集在雁塔之下,主持大和尚站在一侧,望着少年奋笔疾书,如同天马踏云而行,奔放豪烈,忍不住心旷神怡,连声赞叹。
人群中有书法造诣之人看了,也是齐声喝彩。
卓藏锋写完,轻轻退后,魏漠然就在大家对卓藏锋的喝彩声中踏前两步,奋力将自己名字题写在壁上。
这个来自天下刀盟的少年,书写之时元气流转,那笔如同一把锉刀。
他的书法虽然拙劣,不值一提,但写完之后,众人再看,只见那字迹深入石壁半寸。
石壁坚硬无比,却在柔软的毛笔之下刻进石上,许多学生对魏漠然刮目相看,原来这位天下刀盟的少主,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元气!
即使那些不懂书法,也不懂修行的长安百姓,看到这一幕,也无不惊讶莫名。
魏漠然写完,双手背后,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他在等待众人从惊慌中醒过来,然后发出潮水般的掌声。
无论如何,他赢了一次,而且赢的是龙门大试榜首。
卓藏锋微笑沉默,忽然走前一步,袍袖轻拂,宽大的袖管扬起一股清风,蓦然间墙壁上石沫飞扬。
魏漠然正好站在下风位置,灰白色的石粉劈头盖脸落到身上,如同大姑娘脸上敷粉一般。
他顾不上躲避,扭头望着墙壁,然后脸露震惊之色。
卓藏锋方才所书的姓名,那些黑色的字迹,此刻都已经深入石壁,就像是一把过度用力的刻刀,在雕琢出字迹之后,顺便将石壁穿透。
古人形容笔墨雄劲,多用力透纸背,然而此时,塔底的字迹竟然力透石壁。
一个书法造诣极深的老儒失声惊呼:“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神笔!神笔!”
所有目光都死死盯着那些神奇的字迹,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震撼之色。
许久之后,又一人喊道:“千古一笔!”
瞬间掌声如潮,欢呼声此起彼伏。
推己以及其他让卓藏锋代笔之人,此刻心神激荡,似乎比高中龙门榜还要兴奋。
魏漠然神情委顿,方才的自负之情似乎被石粉遮掩。
站在远处凝神观望的薛断流目注石壁,再向卓藏锋看一眼,雍容的神态骤然换做一副震惊之色,急速穿过人群,带着满腹疑问离开慈恩寺。
等到人群略微恢复平静,那么身负重任的农夫好不容易挤进来。
无数小孩触摸龙门玉璧,他既担心石壁有失,又要照顾到每一个渴望抚摸玉璧的孩童,累得腰酸背痛,头脑发昏。
他憨厚地笑着,向卓藏锋表达谢意。
看也不看将玉璧收起,卓藏锋微笑着对农夫说道:“你白白浪费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农夫茫然不解。
卓藏锋笑道:“摸一次收一文,想想你会赚多少。”
农夫呵呵大笑,说道:“公子开玩笑了!你并非贪财之人,小民早就看出来了。”
说完,随主持僧人进入大殿,向玄奘法师遗像行礼,然后不再停留,走出大殿,对推己说道:“张劲弩想在箭术上赢我,我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第二百七十五章 蟾宫折桂
由于是冬季,看不到曲江两旁的轻柔柳枝,望不到江上碧波红渠,但那蜿蜒的江流中,画舫彩船晃晃悠悠,歌姬舞女临水而立,倒也丝毫不见冬日的萧索。
一行人走下牛车,望见楼阁亭榭间那高大的木架极为显眼。
仔细观望,高架以水桶般粗细的松木搭建,极尽工巧,架高具体尺度不可测算,在碧蓝而冷峭的冬季,仿佛深入到无尽的白云之间。
在那高架的顶端,巧手的木匠以中华独特的框架结构,构筑了一个圆形的阁楼。
卓藏锋抬头仰望,阁楼之上就是青天,青天之下便是白云,红绿蓝粉各色彩条随风轻晃,宛如一轮明月被万千圣光环绕。
两条巨大的彩带从阁楼上垂下,一左一右,正是一副对联。
上联是:“荣降天上”,下联是“宠惊人间”。
无数王孙公子,富贵佳人都仰望着那形似月宫的阁楼,都在纷纷猜测,阁楼中不知道那个美丽的女儿。
这叫“蟾宫折桂”,原本指的是天下学子高考得中,在龙门大试举行的曲江宴会上,阁楼就好比月宫,而端坐阁楼中的女子,就是那月宫神女。
神女的应选者必须才貌双馨,姿容无双,而且在大唐开放的风气下,必须经过长安百姓的承认,就是说能入驻这人造的月宫中,是得到广大民众推举,以及敬重。
被称为月华仙子。
这其实是盛唐开国之君,那位太祖“雀屏中选”的升级版,寓意大同小异。
从拿到龙门大试名次之后,张劲弩就在准备,他不为月宫中的佳人,他的目的是以箭术挫败卓藏锋。
龙门榜上的学生待遇自然不同,早有负责官员安排好座位,一应弓箭,茶水瓜果等物也都准备齐全。
二十九名学生端坐席上,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痴痴仰望。
推己刚刚抬头望了一眼,坐在她身侧的牛粉蝶忽然伸手敲击面前的桌子,小和尚心头一震,急忙眼观鼻,鼻观心,做出一副不为财色所动的淡定之态。
张劲弩并未落座,依旧手持弓箭,脸上表情冷硬,望向卓藏锋的目光,带着挑衅的意味。
就在众人去雁塔题名之时,他也一直站在原地等待。
阁楼顶端有一大红绣球,按照规定,龙门榜上无论哪个学生,能将绣球射落,就可以抱得佳人归,实行“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真真正正做一次天底下最令人艳羡的男人。
看起来不难,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几乎无法实现。
因为与高架相隔一箭之地的落花殿内,一名修行者坐镇,一旦有人射出箭簇,他就会发出元气阻止羽箭射中绣球。
但是主动权依旧掌控在月花仙子身上,如若对射箭男子心生爱慕,她会提前发出信号,以阁楼中的红烛点燃烟火,落花殿修行者看到,就会收去元气,不加阻拦。
这也要求射箭的男子有一定的箭术基础,否则即便是没有修行者阻止,也无法射中绣球。
“蟾宫折桂”比当初卓藏锋破解的“九曲通幽”难度更大,所以无数即便是高中龙门榜的学生都会升起望洋兴叹之感。
这是一个梦,一个人世间最美的梦境,是以不论箭术如何,没有一个人舍得放弃。
按照惯例,有司将这些熟悉的规矩再次向大家申明。
无数双目光望着高架前端坐的二十八名学生,即便是他们还没有射箭,那些人也依然对他们羡慕不已。
不论输赢,仅仅因为他们拥有射箭的机会,就足以让许多人心生艳羡之情。
月宫中是谁,学生们并不知道,只有等绣球掉落之后,月花仙子才会走出阁楼。
但是那些青年士子早就明白月花仙子是谁,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彻夜不眠,茶饭不思,发狂痴呆的名字。
张劲弩来得最早,而且等了这么久,他既不关心月华仙子是谁,也不管其他人艳羡的目光。
但是他的心里十分清楚,能将阁楼上红绣球射下来,在场的学生只有他和卓藏锋能做到。
所以,在有司申明规则之后,他就站立一侧,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纷纷张弓搭箭。
从那箭啸声中,张劲弩就能预估到,他们射出的羽箭运行路径,甚至箭上附有几分真元。
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射箭之时,身在落花殿的修行者元气贯通。
那高高的阁楼骤然发出一道晃眼的光芒,就仿佛一轮圆月洒下一片清辉。
而那原本在阁楼顶端的绣球突然高速飞行,仔细看来,那绣球就在圆月的中部,只是忽东忽西,湖南湖北,有时看得极为真切,有时却有模模糊糊。
来自天师院的一名学生持弓瞄准,只是看那绣球飞来绕去,他的弓箭跟着也动来动去,实在是不敢放箭,最后忍耐不住,眼看那绣球停顿一下,急忙开弓放箭,。
然而那支箭还没有飞到阁楼,就被一道元气给击碎,连箭羽都没有落下一片。
卓藏锋闭眼合目,他知道这是官方为了安全起见,所以射出的羽箭都会被修行者元气阵散,以免伤及百姓。
方才同张劲弩对视一刻,两人心中想法一致,都不着急出手,何妨等待这些学生射箭后再绝胜负。
反正他们无论如何是射不落绣球,就让他们表演一番,图图喜庆。
场间龙门榜上的学生,除了佛门子弟推己,木岸,牛止水孙女牛彩蝶没有射箭之外,都做了一番徒劳之举。
提前他们就知道是这般结果,所以输了之后并不显得失望,只是略有遗憾,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一下子就射掉绣球。
张劲弩终于等到这些学生都毫无例外落败,持弓走向卓藏锋。
“你先来。”
卓藏锋淡淡道:“你先!”
许多曾经在青云榜箭术比试,因为押错了人,输掉银子的闲汉,至死都不会忘记卓藏锋同张劲弩那一次比试。
所以面对两个最有希望射中绣球之人,他们更是印象深刻。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心中却不敢私下猜测,谁赢谁输,他们都缄口不言。
元气发自离此不远的落花殿,卓藏锋与张劲弩两人心知肚明,早就测算出来。
但是那名修行者的境界,他们却无法得知,只能知道,此人的修为远远高过与自己。
张劲弩不再客套,持弓退后数步。
场间有维持秩序的官吏,早已指挥围观者退避数丈。
早已观望许久,对阁楼与地面的距离也估算的差不多,除了不明白隐藏在暗处的修行者会用几分真元之外,就连风力这般细微的影响,都估算了数次。
张劲弩绝不犹豫,按照先前的分析,轻轻搭好羽箭,气机运转,猛然伸臂拉弓。
卓藏锋忽然叫道:“等等!”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箭流星,一箭老牛
张劲弩停手,箭依旧搭在弦上,望向卓藏锋的目光,隐隐有意一丝诧异之色。
从坐在此地开始,卓藏锋就对那些射箭的学生置若罔闻。
他自然明白这些人都是白费力气,但是却并非因此而不注意。
在雁塔题壁之时,从书写第一笔开始,记忆深处的那无数佛经瞬间涌来。他当时就知道自己打通了某种秘境,这是修行者中最为玄妙的一种境界。
这种秘境,对元气积累无用,与剑道造诣无关,但却能加强一个人记忆。
修行者为了记住那些晦涩繁琐的经文,最有效的的途径就是利用神识。
将那些古籍文字,如同雕刻匠人一般镌刻在识海上,从而是使记忆更持久,与此同时,也能延伸扩大识海,使得识海更加清晰,更加一目了然。
高境界的修行者,识海就是一面最精确的镜子,有绘画艺术“尺幅千里”的作用。
再到后来,小时候的抄写过无数遍的经文,渐渐变成了无数金光闪闪的念珠,随着他书写一笔,他就感觉一粒念珠击中识海。
等到所有的字都落在壁上,他感觉到丹田气海充盈,精神陡涨。
然后再参拜玄奘法师遗像。
那一刻,卓藏锋霍然看到宝相庄严的玄奘法师胸前的念珠,等到虔诚礼敬之时,那一串念珠霍然撞在识海深处。
他就在那一刻想通,由于书写时元气并不外泄,不像魏漠然那般张扬,大雁塔中那充满灵性的经书,充满玄奘法师神力的佛们舍利被自己吸取一分。
虽然对元气无补,但他的识海却原来越清晰,越来越壮大。
经过玄奘法师真元击打的识海,就像法师整日敲击的木鱼,带着天地间最为光明正大之气。
试问天下间,再问九霄之上,还有什么样的神力,能将这般坚固的识海震碎?
卓藏锋想出一身冷汗,若非自己气息内敛,或许也不能引发玄奘法师遗留的神力。
此刻拦住张劲弩,不用抬头观望,他的识海中就出现了“月宫”之上的大红绣球。
这一刻,卓藏锋才深切感知,雁塔题名之后,识海的强大,真有改天换地的面貌。
慢慢起身,对熟谙龙门大试游乐方式的边远疆望去,轻声问道:“边兄,射中绣球,能不理会那月宫之人?”
边远疆惊疑望着他,茫然不解。
卓藏锋看出他没听懂自己的意思,认真说道:“就是说不必践行这份婚约。”
边远疆面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心想:“这绣球还从来没有人射中过。”略微沉吟片刻,他笑着说道:“完全可以。”
卓藏锋点点头,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然后走出座位,从桌上拿过弓箭,并没有试探弓弦张力,随意握在手中,走向张劲弩。
“我拦住你,是想告诉你,咱们一同发出羽箭,谁射中绣球,就算谁赢。”
张劲弩信心百倍,毫不考虑,说道:“好!”
一旁有司急忙过来,摆手道:“两位不可!这羽箭飞出去太快,到时候根本无法分辨是谁先射中,让我等如何辨别?”
张劲弩抬起弓稍指了指卓藏锋,意思是这个问题你问他好了。
卓藏锋眯眼望着四处挨挨挤挤的人群,看着曲江上停桨观望的画舫上众人,朗声说道:“我们发箭之时,我的箭是一道红光,他的箭是一道蓝光,如此分明,想必没有人会看错。”
有司骚骚脑袋,心想:“你们这些修行之人,就爱整那花里胡哨的东西。”但还是把这个提议反反复复想了几遍,最后又看向张劲弩。
军中铁人轻轻点头。
看到张劲弩同意,有司放了心,转而面向大伙,将两人同时射箭的规则说给大家。
他主持了许多次蟾宫折桂,在记忆中,或者前辈们的口口相传下,还没有人能成功射落绣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