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燃灯不愧为具大智慧之佛师,情急之中,迅即生智,对释迦摩尼道:“你可知今世之缘,甚于前世来生,善是善缘,孽是孽缘。你今即从孔雀之身而出,既如同是由孔雀所生,今若你杀生孔雀,如杀你母,是不可伤她!”
释迦摩尼一听佛师这样说,一时间竟无可辩驳,再加上众佛在一旁对附和,释迦摩尼无奈,只得收手。
而佛师之佛母一说已出,不能违背,释迦摩尼虽心中极为不愿,但还是得依照佛师所说,尊其为母,后释迦摩尼成为佛尊,也就封其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至此才彻底了结一段大怨。
燃灯佛师见此番争斗已平,忙请药师佛帮孔雀医治背部疾病,许久方才调养恢复。
第二十三章:《佛门雷音震天庭,玉帝颁旨加册封》
燃灯佛师见争斗已平,而释迦摩尼之势已经盛起,知是天意大势所趋,便与众佛和佛徒道:“今日之争,也是因我而起,现如今,我的佛法已经尽数传给了释迦摩尼,其精于佛法,又有无上法力,从今往后,我将佛师之位传与释迦摩尼,你等皆归属其门下,好生追随,将我佛门弘扬广大。”
众佛徒跟随燃灯多年,今听佛师如此一说,皆高诵佛号,大多不舍,但谨尊燃灯佛师之命。
燃灯将身上袈裟披于释迦摩尼身上,作为传承的信物,让原本跟随他的一干佛门弟子,见袈裟即如同见佛门至尊。
释迦摩尼恭敬地领受,那些原本跟随燃灯的徒众至此名正言顺地归于雷音寺门下,释迦摩尼也就此称释迦摩尼“如来”。
如来传承了佛法上尊,在灵山专门打造宝阁,将佛师燃灯好生安顿了。
燃灯逐渐不再参与实际诸事,被今世佛祖如来尊封前世古佛。
而孔雀和大鹏皆被封护法,也重新好生安顿。
灵鹫山也去掉鹫字,更名灵山。
那大鹏自己被占了巢窝,原本属于自己的灵鹫山变成了如来的灵山,心中还存有不平,得了个护法虚名,没有供奉,而大鹏又吃食甚猛,本来每日需一条龙来食用,归了如来佛门,又不得明里吃荤腥,心里怨气滋生,总是想寻机远离灵山,自立而去。
如来终于位居佛门至尊,没有忘却菩提,欲让菩提做架下首座,菩提却说不能与之共称,也不想成其门下,本身已是个自在之仙,只愿独自清净修行。
遂在那千山之中位于,西牛贺州的灵台方寸山,名为“斜月三星洞”,隐身在山林洞中,传徒授法,世外逍遥。
如来见菩提无意出世,也知道无法更改,便对菩提道:“道兄既然不愿留在灵山,也莫远去,有时机,我常来请问。”
菩提点头,送走如来,继续径自修心传道。
菩提虽未谋位,但与如来的交往没断,二人经常往来交流道法,菩提不与那灵山众人往来繁琐,每次都是如来去往那菩提处,二人畅谈佛道大法,他人不知。
燃灯获尊上古佛之称,自此清闲,灵山大都是燃灯的后辈晚生,天地能与其等同资历的唯有三清上神,因此燃灯便经常去与那三清谈经论道,逐步不理灵山诸事。
如来居尊是佛门的大事,佛门遣使者禀告了玉帝,佛门虽然自成体系,但天地各界名义皆归天庭掌管,玉帝得知如来已掌位,现来通告,于是便找来太上老君商量看如何安排。
老君来到玉帝议事的灵霄宝殿,依礼节见了玉帝,玉帝还礼,老君不等玉帝开口,先就说道:“这次找老夫来是不是商议那已经转世修行得道的阿弥陀之事,听说他现在居佛门之尊,法号如来?”
玉帝道:“这天地间的事,哪能有老君不知,正是此事。”
老君说道:“那阿弥陀来自混坤之界,曾与我等一起听鸿钧老祖讲道说法。当年开天之后,和菩提安天地之水火,又在封神大战中倾尽全力。虽然来自外界,但已在此界转世再生,如今称为“释迦牟尼如来”,现如今如来传习燃灯古佛,修成大道佛法,可以领地界尊位。他在西牛贺洲立佛门至尊之位,虽不是天庭任命,但天庭可传旨册封他统领四大部洲,这样以来,天地也得知他的地位和尊位乃是天庭厚恩所至。”
玉帝一听道:“好,就依照老君的建议册封,只是这四大部洲尽皆与他,我又不舍,应该如何?”
老君明白玉帝担忧之处,道:“这一册封之举,是让天下神仙和众人都知道,那如来所掌佛门乃是隶属于天庭。四大部洲方圆广大,一个西牛贺洲足以供养其门徒。名义虽都归属于他管辖,他自不能全部顾及,实际还是归你执掌。”
玉帝一听老君点破要处,心中欣喜,正欲颁布旨意委任,又转念一想,还有不放心之处,于是对老君道:“我还有一事担忧,就是那如来虽位于灵山一地,但是天下诸人凡信奉他佛教者皆可皈依他佛门,如不加以控制,势必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会影响入我道门人数,这又如何是好,而那如来远离天庭,他那里的动向我们无法立刻掌握,多有不妥。”
老君听完玉帝所说,道:“你说的颇有道理,这个也有办法,你可派一名天庭上仙驻守那去往灵山的要道,一来是要那灵山知道想要修行成佛参拜灵山要经过天庭的许可,莫让其随意扩张。二来也好监督那灵山的一举一动,随时向天庭回报。”
玉帝听完老君这样一说,心中忧虑去除了大半,问老君道:“老君,你可有上佳人选?”
老君道:“我有门下弟子,金顶大仙,可担当此任。”
玉帝满意,立刻亲笔写了册封如来的旨意,又手书一委任书,加封金顶大仙正职,派上仙太白金星连同金顶大仙一同前往西牛贺洲灵山雷音法寺,将册封的文书送到。
玉帝要正式册封如来,早有先遣使节提前告知灵山,如来在灵山听闻玉帝要遣使者前来正式册封,不敢怠慢,忙吩咐诸人依大礼盛典安排接待玉帝使者。
玉帝欲册封如来,还发下封赏,重新修建雷音寺。
这此有天宫人力财力支持,天庭工匠力士一并听用,好个浩大工程,耗时多日,新雷音寺宝殿建成,只待册封大典。
只见那新建好的雷音寺大殿,宏伟雄壮,威武精华。黄金瓦迭层于顶,明亮红砖铺尽于地,大殿上放红光,大殿外绕紫霞,瑞彩万条,如同珍宝阁楼。
真是尘缘尽隔去,万劫无动摇。一顶高楼,几层高阁。冲天百尺,耸云凌空,低头观日,伸手摘星。窗棂豁阔,屏风宽厚。四周仙花连片,青松临雨。仙芝向阳,彩鸾白鹤整日盘绕。
灵山遍发请柬,邀请海外、地上诸仙一齐前来同证天降赐福,灵山一干徒众,知是灵山自雷音寺建立以来最大盛事,马上一齐收拾准备,紧锣密鼓,力求无有差池。
第二十四章:《雷音已成,菩萨归位,计收与世同君》
如来领尊了佛门,又受了天庭册封掌管了四大部洲,便着手集结整理佛经,并且安排大徒弟迦叶去办理。
而其他灵山上下准备,话说地上、海外诸仙,闻听如来将受玉帝册封,有请共证盛典,无不为之高兴,纷纷前来祝贺,黎山老母,地仙之祖,十洲三岛仙山神仙尽皆前来,
此间又有文殊、普贤和居于南海的慈航,分别于世间布道。
三神都心怀普渡众生之念,行普渡众生之为,得知那如来在灵山传承了佛法尊位,并要受天庭玉帝册封,便各自赶来投奔以报当年救命之恩。
如来见了三位有道尊者,自然十分高兴。
不多久,册封大典之日已至,灵山上下悬灯结彩,净水洒遍,一尘不染,僧众位列两旁从雷音寺一直到灵山脚下,如来出雷音寺迎接二位使者。
太白金星和金顶大仙到了雷音寺前,被如来率众佛迎进寺内大殿。
太白金星于大殿之上当众宣读了玉帝的圣旨,承认如来领佛门至尊之位,四大部洲册封为了西天如来领地,原本执掌四部洲的四大天王做守护天宫的天神,同时赐下封赏,重修雷音法寺。
并于灵山口,造玉真观,命金顶大仙驻守。
如来听玉帝这样安排,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天庭认可了他和他的佛门,并且册封领地,忧的是,天庭对于其扩张却已设下了限制,并且安排了人员把守。
但天庭是三界主宰,有命须从。
如来接玉帝册封旨意,正式领尊了佛门,受了天庭册封掌管了四大部洲,率众佛僧谢玉帝天恩,又加封文殊、普贤、观音三神菩萨之位,至此连同地藏王菩萨在内。
佛门有四大菩萨:“大智慧文殊菩萨,大践行者普贤菩萨,大慈悲者观音菩萨,大愿念地藏王菩萨,共为佛前护法。”
天庭赐神兽青狮给文殊,白象给普贤,金毛吼给观音三位菩萨为坐骑,以示天恩。
仪式完毕,如来又设宴款待太白金星、金顶大仙与前来一同祝贺的诸仙自不必提。
盛宴已毕,如来亲自率众仙佛送金星和诸仙出山,太白金星离开前又有交待,数日后天庭王母将召开蟠桃盛会,届时如来可领其门下要者参与盛会,如来谢玉帝圣恩,答应一定赴会,送走了金星。
众仙离去,那地仙祖与世同君也正欲回归来处,却被如来派迦叶上前留住。
仙祖见迦叶领佛主之命前来来挽留,便等诸仙离去后前来如来处与那佛祖单独一见。
如来见地仙祖应邀留步前来,十分高兴,急忙上前迎接,延至雷音寺后面大殿同坐。
仙祖不明就里,不知如来单独找他来欲谈何事,但见如来此等安排,一定是重要之事。
二人分别落坐,如来奉上好茶,仙祖忙谢过。如来道:“此次请仙祖观礼,还多谢仙祖赏光。”
地仙祖道:“恭喜位尊佛祖,我等皆存于地界,岂能不来。”
如来道:“仙祖在仙山平日都做何修行?”
那仙祖见问,便道:“只做些静心打坐修炼而已。”
如来道:“仙祖过谦,早有耳闻仙祖法力广大,独自修行,岂不孤单?现我执掌四大部洲,范围广大,正用人之时,何不入我佛门,共谋大业。”
仙祖见如来明示,方解其留意,但他一贯秉持独行天地,本不愿加入任何一方,颇受约束,但那如来乃一教之主,刚加尊位,有天庭册封,气势正盛,在此情形,如违逆其意,后果恐对其不利,那地仙之祖表面沉吟,内心翻滚,仔细紧想应对缘由。
如来看出其有为难之色,也不追迫,只是取茶自饮,等其答复。
少顷,仙祖开口道:“多谢佛祖美意,我区区一个小仙,难当佛门重任,何况我还身负看守要事,不便脱身前来。”
如来一听,不禁“哦“了一声,紧接着问:“不知仙祖有何看守要事,竟不得脱身?”
原来那地仙祖想借看护老君的那个神石一事,作为托词,拒绝如来的邀请。
如来自然好奇发问,于是那地仙祖便把受老君托付看护那神石一事说与了如来听。
如来一听,居然还有这样一件事,略加沉思,道:“仙祖与其沦为替人看守顽石的守护者,不如替我佛门看护四大部洲边界门户,我这西牛贺洲与南瞻部洲边界正要有人守护,因此想请仙祖出马,镇守此处。”
原来,如来深知,这四大部洲虽名义上已经归属其掌管,而实际上那南瞻部洲是三清道门之领地,那里皆为道门势力所在,且有扩张之心,佛门虽一时不能实际掌控南瞻部洲,但是亦不能令那南瞻部洲之三清道门延伸至灵山所在之西牛贺洲境界,因此,须委派一名有大法力者且能与道门上神匹敌者镇守,而这与世同君地仙之祖乃是上佳之选。
那仙祖虽不能完全解如来内心所想之奥妙,但也能从如来口中感受出一二,这的确不是一个好办的差事,弄不好必会得罪三清一方,实在难以接纳此事,但直接推托又有不妥,因此心中充满焦虑,溢于言表。
只见那地仙祖道:“佛祖好意,我心领了,只是一来我本无高强法力,二来,我那人参树尚在那东胜神洲花果山处,我本依此神树才得以长生修行,无奈离不开啊。”
如来听他这样答复,知其深有顾虑,那与世同君虽为天地同生,只拜天地,但是一直独自孤行,未有结派立宗,因此不想依附于任何一方而得罪另外一方,若想劝其皈依,此事甚难。
但这并不能难倒法力广大的如来,如来也趁机向他展示自己法力。
只见如来起身对地仙之祖道:“请仙祖随我来。说完不由分说便拉着他来在殿堂之外。”
那地仙祖不知如来意欲为何,只是跟随他一同出到门外,到了门外,如来拉着他的袍袖,瞬间飞腾,眨眼间便携地仙祖一同来到那花果山上方。
早见那山顶神石伫立,山脚下挺拔生长的正是那高大的神树人参树,上结数十仙果,迎风晃动,熠熠通透晶亮生辉。
地仙祖见那如来有如此飞腾之法,不禁惊讶,又见其来到花果山,一时不知其用意。
如来也不多说,只一挥手,见那千丈神树,拔地而起,那树上鸟虫惊厥,四下飞散,其间更有一只金蝉飞出,如来因见其有仙体,也未多礼会。
那旁边的地仙之祖,一见此情形,不禁惊恐,连忙道:“佛祖,这。。。这。。。”
第二十五章:《计收镇元,金蝉闯宝寺》
那如来佛祖也不答话,又一手携那仙祖,一手托着那神树,直向西区,直惊得那花果山一旁观看的鸟兽皆奔逃躲闪在丛林、洞中远远偷望。
顷刻间如来携那地仙祖又一同来在那南瞻部洲及西牛贺洲之界一处大山,才将那神树轻轻放下,那神树又落地生根,依旧枝叶茂盛,与原来一般无二,就如同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整个过程发生的如此之快,那仙祖都来不及多想,便已完成,只留下一个无比感叹的与世同君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如来见那地仙祖早已惊讶无语,愣愣地惊在那里,便道:“仙祖所忧虑那神树之事,我已替仙祖解决,你看,可否就在此安歇,亦可与你那神树长久守候,至于那所谓的神石,既然它有天意所依,就让它随天地造化去吧。”
此时那地仙之祖已无话可说,见如来有如此大法术,看来今天如有违背,自己连同那棵神树估计都难有善果,于是他心中暗想:“如此与那佛门合作也算不错,有那如来如此法力,毕竟也是一个可靠依托。”
于是那地仙之祖道:“佛祖有如此广大法力,我如何不为佛祖效力,只是我虽为佛门效力,但不欲加入佛门之列,还望佛尊答应。”
如来见其答应,心中大喜,道:“如此甚好,既然仙祖同意与我佛门合作镇守此处,不如我与仙祖一法号:“镇元”,乃显仙祖之威。”
那仙祖本无固定法号,只是人称与世同君,今与佛门合作,得佛祖授一法号,虽自认有不妥之处,但此情形,也唯有接纳,自此便号“镇元子,又名镇元大仙”。
如来又道:“还有劳大仙凡遇那道门有所动作时及时与我佛门通报,不胜感念。”
已是镇元子的地仙祖道:“这是自然。”
如来安置镇元已毕,便回灵山,后遣人助那镇元子在那神树所在之地建起一座仙居,镇元为那山依长生神果之树起名:“万寿山”,又为那居所起名:“五庄园。”
山门外立一石碑,上刻:“万寿山福地,五庄园洞天“,是与那曾经居住的水帘洞前“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对应,以示宗源和记念。
自此,那万寿山处便有一庄园模样处所,依山傍水,内有仙树,仙气缭绕,镇元大仙便在此定居修行,鉴于自己始终孤身一人,多有单薄,便开始招徒传法,久而久之,手下也累积了数十徒众。
话说,凤凰所生那大鹏,原本作为燃灯护法,如今燃灯将佛祖之位传于如来,一时也无正职,顾独自修行。
那大鹏极善飞翔,一展翅九万里,四处游荡,这一日不知不觉已经快飞出西牛贺州地界,来到一处山峦地带。这山上苍松翠柏,仙鹤盘绕,好一幅与天齐的景象。
大鹏低头一看,下面有个院子,琉璃明瓦,气势不凡,心想“这里居然有如此好的去处,不如我下去看看!”
大鹏飞近一看,那居然是与世同君的道观,“五道观”。
那院内正是那颗人参树,大鹏正要飞近看个清楚,只听“吱”得一声,树的枝叶间飞出一道金光。
原来,这飞出的金光便是当日如来所见的金蝉,这金蝉乃是世间开天辟地第一只金蝉,落在这树上,慢慢的有了灵性,今日大鹏突然来到,金蝉见那大鹏硕大无比,飞得近来遮天蔽日,金蝉本就易惊,于是立刻振翅而起,飞了出去。
大鹏本就偏喜飞禽走兽之类,今日见一金色之虫飞将出去,立刻追了出去。
金蝉见大鹏追赶,情急之下,奔灵山方向而去。大鹏飞的极快,谁知金蝉见大鹏穷追不舍,便一路乱飞,穿近丛林之中,大鹏竟一时半会不能将其捉住,不知不觉二人已达灵山地界。金蝉见眼前这有一座恢宏宝殿,错落多屋,正好躲避,便直飞了进去。
此殿正是雷音宝寺,如来正准备设法坛讲道说佛,此时如来正式收的弟子只有迦叶一人,其余都是燃灯的徒众,或者原本自行修行后投奔而来。于是,如来打算找一位乐于并擅长传讲的亲传弟子传播佛法。
此时正开始四处寻找传播佛法的合适人选,忽见得一只金蝉飞了进来,紧跟着,后面的大鹏也飞进来,见如来在此,便收了双翅,但眼睛还在寻找金蝉的踪迹。
如来见此场景,心想这金蝉是那日人参树上的金蝉。于是一伸手便将金蝉收入手中,大鹏上前欲夺,如来拦住大鹏说道“大鹏,不要杀生。”
大鹏道“我在一棵树上发现此物,不想追他竟追到你这里,你交于我吧,我看看是什么好东西,能不能吃?”
如来仔细看了看金蝉,那金蝉正在如来手中发抖,笑道“大鹏,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儿。”
“哦,那是什么?”
“我观此金蝉,乃是开天辟地之时第一只生成的蝉儿,顾生得了金身,现也是得道成仙之体。”
大鹏笑道“那倒是好,我今日吃了他,就算是修行了。”
如来道“不可,这金蝉本不是凡物,擅长脱壳,所以每脱一次壳,便修行增长一分,只是极易受惊扰,一旦受惊扰,便仙性全无,你现在吃他也无用,今日他已经受你惊扰,现在只不过是个凡虫了。”
“哦,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这我倒没有了兴趣,你要那就给你吧!”
如来道“这金蝉好传声扬音,又有仙体,正是个传经佛法的好人选。”
“这金蝉又不是人,如何传承佛法?”大鹏问道。
如来道“看我点化他来!”
只见如来用手,对着金蝉的额头轻轻一点,金蝉马上便化成了人形。
原来,这金蝉本来修行了多年,得了那神树的仙汁,只是尚未修得人形,只差有缘人点化而已,今得佛祖亲自点化,便马上化成了人形。
成了人形的金蝉见了如来便跪倒下拜,感谢佛祖救命点化之恩。
“金蝉,今日你已化作人形,是否愿皈依我佛门,修行成正果呢。”
金蝉开口道“感念佛祖救命点化,我愿意皈依佛门修行。”
“那好,今日我便收你为我座下弟子,你是我收的二徒弟,我再给你取一名。因你前身为金蝉,那就叫金蝉子吧!”
“多谢,佛祖!”金蝉子连忙拜谢。
大鹏见如来收了金蝉,心想“看来一顿美食就没了”,便告辞,转身离开。
金蝉子得了人身,在如来佛祖座下成为其第二个修行门徒,每日听佛祖讲经说法,又把那新整理的佛法拿来刻苦攻读,每每都到三更半夜,专心致志,毫不过问窗外之事。
第二十六章:《王母蟠桃设盛宴,凡女飞升名嫦娥》
天上生活单调寂寞,玉帝自打登基以来,转眼已过去多日,天庭诸事刚刚兴起,每日打理天庭列行诸事,不得清闲,而王母在旁辅佐,事情不多,偏偏那王母却是个极爱热闹的,适逢三月初三王母生辰,王母见此乃是一个庆贺热闹的好机会,便去和玉帝商议。
王母来到玉帝的寝宫,玉帝正在看神仙名册,王母走上前去,对玉帝说:“我生日将至,我想举办一个生日宴会,邀请一些仙班一起热闹热闹。”
玉帝一听,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想来我天宫建立至今,整日的文书朝议,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每日重复枯燥的很呐,是可借此时机聚集仙班同乐。”
王母一听玉帝同意她的意见,便进一步和玉帝商议:“玉帝,你看这宴会如何办法?”
玉帝道:“就请那仙班来一同饮饮仙酒,弄些仙果,大家乐呵乐呵便是了,你来安排,具体操办交给太白金星即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